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探究

时间:2022-09-28 05:44:10

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探究

摘要:交通事业单位资产是履行交通职能、推动交通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以此增强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手段,实现良好的改革效果。

关键词: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研究;实施策略

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既是事业单位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是资产管理理论的现实反映,是新时期交通事业单位必须面对的问题。交通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体制虽然已经做出了许多改革调整,然而随着时代的革新与发展,原有的资产配置问题与矛盾已经逐渐显现,再加上监督工作不到位,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交通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针对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改善原有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还可以提升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理想的管理效果。

一、加强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交通事业单位内部现有的资产无论在数量还是资金额方面都是较为庞大的。资产既是交通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完成上级交付工作的基础条件,又是单位本身需要认真履行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只有将资产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促进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才能促进单位事业的稳步发展,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提升空间还很大,事业单位在内部强化资产管理工作的同时,可以及时发现一些原先遗留下来的待处置资产事项,并进行妥善处理后,实现账实相符的资产管理目标,并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将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的实际效用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现阶段会计信息化建设与科学化节约管理已经深入人心,对于交通事业单位而言,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是推动其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模块优化与升级的过程。这样一来既加强了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又提升了预算报表编制的精准度,有利于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交通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畅展开。

二、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产产权不清晰。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了对外贸易的显著增加,另一方面也使得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交通事业单位资产无论在规模还是等级方面都较为重要,而现阶段却存在资产产权不清晰这一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所有权方面不清晰。交通事业单位在管理体制与投资主体的双重影响下,导致一些资产产权的关系处于一种复杂的状态,特别是对于不同层级的单位产生的资产产权问题,如中央与地方、集体与职工等投资主体投入形成的资产,更是无法轻易进行判定。其次,占有使用权混乱。一些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年代限制或是历史因素的影响,部分资产虽然归主管部门,然而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则由下属部门使用并负责维护工作,然而在出现问题的过程中难免发生相互推卸,无法确定管理责任以及责任人的问题,责任的落实成为一纸空谈。2.资产配置的科学性不足。现阶段交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来源多样,既包括上级拨付的资产,也包括事业单位内部自行购买或自行管理的资产。资产构建资金来源形式多样,而对于单位内部的资产配置标准却未能及时制定并形成科学化的指标,这种缺乏约束力与监督力的资产配置环境,给单位内部随意采购、过分追求办公条件的完整性等采购活动提供了生长的空间,一些重复性购置与任意性购置比比皆是,资产配置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无从谈起,资产的出口和入口管理相互脱节。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虽然已经按照单位要求进行了资产方面的配置,然而其结构比例却存在较大的问题,一些存在基础设施数量不足的问题,另一些虽数量充足却未能将辅助设备、设施购置齐全,致使购置的资产无法产生预期作用,出现了不必要的资产浪费。这都与单位内部不重视资产配置的科学性有很大的关系。3.资产处置规范性差,造成资产流失。交通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这些资产虽然现阶段归交通事业单位使用、占有,然而无论从资产的性质还是法律依据方面来说,均为国家所有。近些年随着交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单位资产数量也逐年递增,对于其内部的资产而言是完全不允许私有化的,然而单位的一些工作人员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或是出于其他不良目的,未能够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批报审核就将单位内部的资产进行了自主处理,而处置所得也归己所有,造成无资产、账目可查。有的单位在发现问题之后,管理人员仍然选择瞒报不处理的消极处理方法,也并未进一步追责或要求当事人履行赔偿责任。除此之外,单位内部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与经费进行物资的采购,然而部分资产并未能用于日常工作,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流失。如因流动资产管理不到位、无形资产带来的流失或是决策层决策安排不当或处置失误造成的无效资产增加,致使资产不当流失问题时有发生。

三、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优化建议

1.更新资产管理理念,不断完善现有资产监督机制。交通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条件,交通事业单位为我国的交通运输工作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保障,作为广受瞩目的公共事业单位其资产管理的水平与质量更加关键。新时期单位需要面对的资产管理工作更为复杂多样,只有明晰现有的资产管理特点,将其特有的继承性与创新性传承下去,做出积极的改变与管理方法上的突破,才能实现预计的管理效果。交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转变思想,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将其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进行合理地融合,坚持资源整合与共享,尽可能地减少浪费现象的产生,实现现有资产管理的持久性。只有先从理念上有所认识,才能实现现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形成科学配置、节约使用的管理理念,促进该项工作的科学化、常规化管理。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理念的革新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应细致剖析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规律特点,将单位内部资产运行的每一个步骤规划到位,运用全面的监管体系进行资产监控。交通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认真遵循国有资产的价值核算,编制资产决算并做好进一步的监督检查工作。2.构建预算与审批制度,明确权责关系。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与资产使用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别,要想实现理想的管理效果,交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就应结合单位内部的真实情况,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所需资金的情况进行资产预算的安置工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未来发展需求与财力、资产的实际配套性等客观因素,将原先盲目购置、积压严重的问题彻底解决掉。一旦原先制定的预算通过了上级审批,如未有极特殊的情况不应再做变更,对于一些没有采购预算的项目,管理人员不能予以批准。交通事业单位应结合规定要求定期递交政府采购预算和采购实施计划,并在内容中详细列出货物的实际情况、工程细节等,一旦发现其中存在不符合要求的采购项目,应及时处理,确保预算项目符合实际需求,进一步规范预算资金的使用,全面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与此同时,交通事业单位内部应将权责发生制原则落实到位,以便更好地将现有资产的损耗费用科学、全面地反映出来,以实现当期收入与支出项目的配比,确保财务管理风险的可控性。3.关注交通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核算,建立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规范。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离不开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长期投资建设,交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认真研究基础设施准则,关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资产问题。通过结合我国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与管理维护现状,确定存量资产价值评估方案,并建立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规范。交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以政府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为切入点,构建全面的会计核算制度。结合前期统计的本单位应作为政府会计主体予以确认的交通基础设施存量情况,设置相应的会计明细科目。在会计核算要求的推动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相关业务部门强化原有的交通基础设施资产的管理工作。工作人员还应从内控管理规范的角度构建交通基础设施资产财务管理与内控规范,确保交通基础设施资产的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与此同时,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了当今社会的各个行业,在交通基础设施资产管理改革方面信息化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交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做到与时俱进,积极改革,借助现代计算机管理系统,构建一个符合日常工作需求,能够体现交通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全貌的信息化平台,以便帮助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其资产存量情况,使资产动态化管理成为常态。

综上所述,交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交通事业单位作为一个为人民群众提供交通服务的公共性部门,一方面为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支撑性作用。针对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中的一些问题与管理难点,工作人员不应视而不见,应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实现国有资产运作的规范性,提升单位内部现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交通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交通职能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梁琳浩.关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财会学习,2019(18).

2.何傲雪.交通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16.

作者:杨扬 单位:青岛市公路事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