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学时效性研究

时间:2022-02-23 07:56:00

基础会计教学时效性研究

独特的框架体系和严谨的逻辑关系是一门学科特征。要想将基础会计这门学科学习得得心应手,掌握它的基本框架和内在规律是非常必要的。

一、基础会计课程中各章的相互联系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目前各学校开设的基础会计课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及归入相关的篇章,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学科的了解。其内容有:第一章会计基本理论;第二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第三章复式记账;第四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第五章会计凭证;第六章会计账簿;第七章财产清查;第八章会计报表;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

1.如何从账务处理程序来看相关各章之间的彼此关系

填制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体系中的基本环节,然而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就是必须做到真实、完整和合法,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财产进行清查,是为了更好地确保会计账簿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而编制报表的定期制定是根据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来编制的。

2.对各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步骤演示

(1)原始凭证是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作为办理业务手续的书面证明,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原始凭证也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经过审核无误后记账凭证才能根据原始凭证进行填制,如发货票、收据、借款单等的填制。

如某A公司向某B公司销售一批价值20000元的商品(商品已发出),A公司收到一张经承兑的商业汇票。其实一张商业汇票就是一项应收而未收款的权利的增加,即使并未收到货币资金,也是一项资产的增加。虽然并未付出货币资金但是对B公司来讲是一项负债的增加也是一项应付而未付款的义务。作为两个公司的会计主体就一定要加以认识,这一笔经济业务对两个公司的会计主体来说,既产生不同的权利也产生不同的义务。从权责发生制的角度来讲,货款虽然没有收到但A公司在销售当期中却能确认收入。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基础如何应用,这就体现在权责发生制上,仅是入账的时间得到解决,而入账金额的多少则体现在计量属性上。如何做好计量属性,这就要求我们会计人员具备相关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具备一定的素质,还要考虑会计计量属性和会计计量单位。

作为会计对象要素的分类项目,会计科目或会计账户是与会计对象密切相关的,这笔经济业务通过会计分录体现出的形式所作的反映,会计科目中包括了会计分录中的“应收票据”和“主营业务收入”。而第二章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通过对其学习我们就会了解到“应收票据”和“主营业务收入”各自核算的内容是什么?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符号就是会计分录中的“借”和“贷”,借方的收票据和贷方的主营业务收入又是怎样反映的呢?如何应用经济活动的借贷记账法?这些我们都要通过对第三章中借贷记账法的学习才能掌握。

(2)原始凭证对会计账簿进行登记。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包括: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凭证。在第九章中主要讲的是账务处理程序,为什么经济业务量会多少存在差异呢?那是因为核算单位的规模大小和性质不同引起的。

二、通过对比掌握基础会计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的工作方法

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在该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会计分录和“丁字账”,是为了更加方便地将会计教材中的复式记账法教予初学者学习。如何将计分录与会计凭证以及“丁字账”与会计账簿的关系联系起来呢?其实,在企业中会计分录和“丁字账”就是编制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而会计分录和“丁字账”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记录经济业务的手段之一。

此外,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在今后从事会计工作中能更好地掌握会计基本技能,这也是我们案例教学的目的。

三、结论

为了让初学者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初奠定良好的基础,需要我们通过案例教学把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更好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对其学习在今后的会计工作中能更好地处理好各种特殊复杂的经济业务,也能够准确地填写各种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对各种业务的账簿和成本能正确地进行登记和核算,做好会计报表的编制。总体框架体系的搭建是必不可少的,它能使整个知识体系变得一目了然、十分清楚,通过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