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创新人才培育形式

时间:2022-09-09 10:15:51

机械类创新人才培育形式

大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思想、精神与能力,必须从入学就开始培养。对于机械等工科类专业的大学生应更加重视自主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完“工程制图”、“机械设计”等技术基础课程后,有针对性组织课外的机械创新设计制作竞赛活动,特别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各类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符合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通过组织参加机械类专业性比赛,更能为广大学生深化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真正夯实今后自主创新的知识基础起着长远而重要的作用[1]。根据笔者多年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经验,本文对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教学理念的创新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创新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了解专业领域最新发展状况,同时要有广阔的思维、独特的见解,能不断调整知识结构,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目前,教学改革大多关注于教学大纲的修改或课程安排的调整,并没有从教学思想和管理上提出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而全国陆续设立的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如“挑战杯”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大赛和机器人大赛等,对深入开展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各类竞赛辅导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专业老师在讲授“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机械专业的主干课程的过程中,将其与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作品相结合,把学生获奖作品和比赛录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既丰富教学内容,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激发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

2大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践是创造的前提,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载体。在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更要着力推动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使各类科技竞赛应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和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各类课外科技活动,如“挑战杯”、机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大赛等,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舞台,系统地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这些都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水平。同时,参加课外科技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为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2.1建立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及创新团队

广东工业大学积极推行“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明确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校长更是鼓励同学们以勇于创新的意识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活动当中,豪情满怀地嘱咐青年大学生“用你们在广工大学到的智慧去引领南中国新产业的崛起,广工大学子将在南中国的科技产业转移的大潮流中撑起一片天。”我校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校团委牵头,各学院分团委协助,在全校范围开展每年一届的科技节活动,积极引导学生申报各类课题,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如学生科研立项、学生创新项目等等,学校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和专业教师的积极投入,保证了本科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健康、有效地开展。机电工程学院领导也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立了长期运行的机器人、动力汽车和现代模型设计等三个大学生创新团队,并由团委科技部负责各类赛事的宣传和赛事组织工作。在师资配备上,选拔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对三个大学生创新团队进行培训和指导,创新团队的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指导老师的课题和项目,这对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舞台。创新团队的成员是各类专业赛事活动的组织者和积极参与者。为营造更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和良好的参赛环境,除由学生为主体大力组织各种宣传活动外,还定期组织“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和“大学生课外科技立项”专题培训和指导。赛前培训包括“作品选题的技巧、竞赛规则的分析、科技立项的要求等具体的问题”,赛中组织专业老师对各个作品进行指导和评审,赛后则对整个比赛进行总结分析,酝酿下一届比赛。通过一系列培训讲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竞赛水平和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2管理与激励机制

学生创新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培养学生的协调管理能力,创新社团在指导老师(专业老师与辅导员组成)的悉心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和管理,尊重他们的个性、兴趣和特长。各创新社团制订自己的管理、定期汇报等制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目前,学校已建立了完善的奖励机制。对于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专业老师根据学生获奖情况核算工作量;职称评定优先考虑政策;学生手册明确规定:对竞赛获奖或通过专利审批的学生,学校给予物质奖励和综合测评加分奖励;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校还设置了“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创新学分认定办法”,支持和奖励从事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老师和学生。奖励措施和资金的保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老师参与。

3结语

近几年来,我们坚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探索,要求以学生学为主、教师教为辅;以加强实践锻炼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研究课题,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工程素养,还要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要大力开展大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特别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基于科技竞赛的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将课外科技活动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实践,取得明显的效果和较好的成绩。四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各类机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挑战杯等竞赛,获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3项,获奖学生近300人次。2009届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周羿还获得了10万元的广东大学生科技创业项目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