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02-19 04:28:21

机械加工工艺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使得企业的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进入转型期,在此背景下,大部分企业为谋求更好的发展,开始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引进。作为培养一线技能人才的技工院校,有责任、有义务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人才。为了培养出的学生,更快进入企业工作状态,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需要学校注重课程与实践一体化改革。然而就目前院校机械加工工艺教学现状而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暴露出众多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在阐述一体化教学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当前机械加工工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机械加工工艺具体案例,对机械加工工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旨在促进机械加工工艺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理论丰富与实践能力强的机械加工人才。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十分复杂,要想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就需要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实质是引进人才。换言之,企业市场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竞争。因此,作为一线培养技能人才的院校而言,有必要结合市场需求,加强相关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改革,为企业发展输送大量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然而就目前院校机械加工工艺教学现状而言,在众多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造成机械加工工艺教学难以培养出大量应用型人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机械加工行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以机械加工工艺为主题,在阐述机械加工工艺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基础上,从建立“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大纲、模块设计及组织实施过程、课程考核过程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机械加工工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希望为机械加工工艺“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1一体化教学相关内容概述

所谓“一体化教学”,参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中的相关说明,可以总结出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概念,主要是指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为终极目标,借助典型工作任务,突出学生主体与中心地位,结合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与内容,按照工作步骤及学生自主学习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1]。《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颁发之后,全国各地技工院校开始了相关探索,并在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下,进行了实践。在众多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部分课程开展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摒弃了传统理论与实践相分离教学方法,完成了以职业为导向,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关融合的转变[2]。“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理实一体化”教学朝向深度方向发展,仅仅存在一些简单课程教学中,在众多教学计划中,大部分课程尚未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课程便是当中尚未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突出代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3]。

2机械加工工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机械加工工艺作为一门应用型较强的专业课程,然而在实践教学中,由于现实要求等众多因素的存在,促使机械加工工艺课程教学无法真正意义上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与当今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4]。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大力推进的今天,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满足不了众多需求,在企业、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要求的情况吓,机械加工工艺课程教学有必要进行创新。接下来,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机械加工工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一一介绍。2.1教材内容与社会需求存在差异。现如今,技工院校机械加工专业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大部分由本科院校教材内容缩减编制。然而在内容方面,本科院校教材更加侧重理论与逻辑推理。更为重要的是教材内容在大量删减之后,教材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在面对教材时,难以将其连贯起来,个人自主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教材在内容上,选择的案例图片,也是过时的图片,更为主要的是图片中的零部件呈现方式,主要是以二维方式展示[5]。然而部分学生在空间想象力方面,较为薄弱,面对这样的教材,自然会表现出盲目一面,难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机械加工人才。除此之外,我国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工艺水平不断提升,在教材案例过于陈旧的情况下,造成教师教学不符合当前学生学习需求[6]。与此同时,企业当前对毕业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希望与学校实现无缝对接,也就是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就业时能够快速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以此减少企业培训费用[7]。2.2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过于落后。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深入人心的今天,部分教师,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存折,对参与到“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中具有一定的抵触,依旧按照个人意愿,实施纯理论教学,也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讲台下认真听讲的教师个人表演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全班学生个性化需求[8]。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在具体的授课时,往往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照搬讲解,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无法开展因材施教。除此之外,课堂教学中,缺乏先进的教学手段,难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一来,机械加工工艺教学效果势必欠佳。2.3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尚未有机统一。机械加工工艺课程理论教学主要以概念、原理讲解为主,在课堂授课时,单纯进行理论讲学,势必会影响到课堂活跃氛围的营造,课堂将会变得枯燥乏味,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学生自然而然不愿参与到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影响到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而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提升。另外,机械加工工艺课程所安排的技能训练,仅是完成一个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及工装设计[9]。由于学生在之前的理论知识学习时,兴趣低下,造成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影响到后续的技能训练。换言之,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相应的技能训练也仅能在纸面上完成,尚未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落实到实物生产加工中去[10]。这样一来,将难以真正意义上发挥技能训练的作用,这对培养新时代企业所需的多元化、技能应用人才极为不利。

3机械加工工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机械加工工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实施中,存在众多问题,在企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对机械加工工艺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教学与企业需求出现了巨大矛盾。为保证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需要积极开展机械加工工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充分发挥现有设备与教师资源,促进机械加工工艺课程的发展。3.1制定课程一体化教学大纲。一体化教学大纲的制定,需要结合企业用工的实际需求,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深入调查与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引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一体化教学大纲的合理性,并且在制定完成之后,需结合实际实施情况,进行适当修正。鉴于机械加工工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为企业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为企业输送大量人才,并注重校企无缝对接。基于此,机械加工工艺“理实一体化”教学对象应为即将进入企业实现的学生,模块课程时间设计为五周为一个周期的模块一体化学习任务。关于模块内容的选择,通常以企业实际产品为蓝本,结合教学实际设计模块任务,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在课堂上完成模块内相关产品的设计、工艺、加工、装配以及检验工作[11]。值得注意的是机械加工工艺教师在具体的授课时,需结合企业产品的具体零件,结合机械加工工艺,有效传输工艺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12]。3.2课程一体化模块设计及组织实施过程。院校需在开展机械加工工艺“理实一体化”教学之前,进行必要的企业调研工作,具体调查学生实习企业产品类型及生产情况,并收集相关信息,并涮选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学条件的产品。根据机械加工工艺“理实一体化”课程大纲要求,可将机械加工工艺课程分为产品三维及工程图设计、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设计、零件加工及产品装配四个项目。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教师需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平均分组学习,每一组设立一个小组长,主要责任是负责小组内任务的分配与协调工作,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套产品:①在项目一中,“理实一体化”教师需根据项目的具体任务,有针对性讲解机械加工工艺相关的知识点及与之相应的软件使用方法。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完成设计、装配等工作,并且需要借助现代先进虚拟装置完成虚拟装配及运动仿真任务,使得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借助系统训练巩固机械加工理论知识,并有效提升个人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②在项目二中,“理实一体化”教师需结合项目中的零件加工工艺,详细讲解机械加工工艺课程中所涉及到的机械加工工艺知识。学生在听取教师讲解之后,结合理论知识,完成项目机械加工工的编制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整个编制过程中,教师需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避免学生出现错误,以此有效提升编制效率。③在项目三中,学生主要任务就是结合编制的机械加工工艺文件,进行具体的机床加工。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维护整个车间的安全,即时刻关注机床运行状况,一旦发现问题,需及时解决问题,或者是采取有效措施,例如疏散学生,保证学生安全,为学生的机械加工技能训练奠定基础。然而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安全工作中,除了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之外,还需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安全操作意识,规范学生实践操作行为。④在项目四中,学生需在教师布置具体任务的情况下,结合项目装配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零件的装配与修调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装配环节中,学生需要亲身参与到装配工作中,避免实践训练形式化,以此充分发挥技能训练的既有作用。针对上述一体化模块设计思路,技工院校需为机械加工工艺“理实一体化”教学配置一间专用教室。关于专用教室,需具备两项功能,分别是理论教学功能与技能训练功能。因此,专用教室除了配备多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之外,还需配备具备完成各种机械加工的设备。根据具体的机械加工工艺“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配置机械加工工艺“理实一体化”教室,包括:数控铣/加工中心、装配平台、数控车床、普通车床以及讲台等。3.3设计课程考核过程为加强机械加工工艺“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性管理,有效提升学生机械加工工艺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课程考核中,需增加技能训练考核比重,并且需要结合机械加工工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考核方式,通常情况下,采用过程考核与卷面考核相结合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在项目确定之后,由小组共同完成项目,之后教师结合每组完成的整体情况,对产品进行综合等级评定。产品综合评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生分组进行互评,将互评成绩计算出平均成绩,将其作为总成绩的30%;二是“理实一体化”教师评定成绩,这部分的成绩,占据更大的比重,即产品综合评定的70%。关于过程成绩与卷面成绩的比重划分,过程考核与卷面成绩分别占据总成绩的70%、30%。3.4机械加工工艺“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分析。在实际机械加工工艺教学中,教师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所培养出的学生,对专业课学习兴趣与专业能力与机械加工专业培养目标具有一段距离,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所进行的机械加工理论教学,仅仅存在课堂中,并且过于注重机械加工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实践技能训练与教学在实训车间开展,教师仅是单纯讲解机械加工操作,没有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解读,造成学生对理论理解不够透彻,长期以往,形成了理论-实践-理论的反馈知识链体系。机械加工工艺专业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旦分开,在不同的时空中完成,将会导致理论教学脱离实践训练,这样直接造成的结果就是理论课游离技能实践之外,实践操作无法得到专业理论知识的支持。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在机械加工工艺课堂中的应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直接影响到机械加工工艺教学效果。机械加工工艺“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立足于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现实需求,以企业职业岗位要求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课程内容,以现实职业活动过程为组织教学的资源,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的机械加工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借助系统的技能实践训练,巩固理论知识,并切实提升实践能力,为学生尽早进入工作状态奠定基础。同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能够让学生体验整个工作过程,让学生在实习或者是学习期间,完成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4结语

综上,机械加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增加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基于此,作为培养一线技工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有必要重视起机械加工工艺“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培养出大量符合企业发展现实需求的人才。但是在开展过程中,遭遇到了众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推进机械加工工艺“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与发展。

作者:雷丽竹 李治辰 单位: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