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12-25 03:06:17

税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摘要:湖南作为唯一拥有5家综保区的省份,从中可看出省政府对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视。但在实际运行中,湖南综保区因自身经济总量不足,区内产业层次低对地区经济影响有限。本文将增长极理论运用到综合保税区的实践中,提出应从重点培育创新型或推进型产业,创新政府管理机制和复制推广海关新政三方面来进一步培育综保区作为开放经济的增长极,以充分发挥综保区增长极的作用。

关键词:综合保税区;增长极理论;产业集聚;推进型产业

一、增长极理论及综合保税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涵。20世纪50年代,针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均衡增长观点,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最先提出来增长极的概念,奠定了不平衡增长理论的基础。后来,以布德维尔和赫希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进一步的补充和修正,从而使增长极理论演化成区域发展理论中有影响的发展极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涵为:(1)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2)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增长具有规模性,二是增长具有推动性,三是增长的载体是工业的集合体。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3)增长极既可以依靠市场的力量自发形成,也可以依靠政府的力量诱导形成。一般来说,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不具备增长极自发形成的条件,只能依靠政府有计划的诱导,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发展那些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建立若干个经济增长极,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量,促进这些地区的快速发展。2.综合保税区对区域开放性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的物质载体或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产业、部门、新工业园区、经济协作区,也可以是城镇、城市群等等。中国选择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内陆城市建设综合保税区,依托综合保税区搭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平台,促进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并通过产业关联、地区联系发挥辐射、扩散效应,从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是目前各地政府运用增长极理论打造开放型经济的实践应用。综保区作为开放性经济增长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在于:(1)综合保税区的区位优势、功能定位以及政策洼地,吸引外向型企业进区,通过产业聚集形成外部经济效应,使得自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外部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外部经济效应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重要结果。相比沿海城市,内陆地区对外经济水平不高,为保障和支撑综合保税区经济的发展,在选址上,主要考虑那些区域产业之间基本上形成投入产出链,基础设施已基本具备,并且具备一定的要素禀赋的地区,再加上综合保税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政策优势,吸引了一批优质的外资企业、走出去企业,这些外向型企业基本上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呈现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通过外部经济效应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区内经济的迅速发展。(2)综合保税区通过产业集聚形成的产业带动效应、技术外溢效应、区域品牌效应等一系列效应对邻近地区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撬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有研究表明,综保区的最大贡献不仅仅是自身效益的最大化,而在于带动区外经济的发展。综合保税区对邻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通过区内产业集聚形成的产业带动效应、技术外溢效应、区域品牌效应等一系列效应充分发挥其区域增长极作用。综合保税区作为对外贸易的窗口和开放型经济的平台,区内面积一般不大,不能满足全产业链入区的需要,入区企业主要是产业链上的外向型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资金雄厚,拥有核心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产品附加值高,处于产业链上的核心地位,其他譬如提供原料材、零配件生产等上下游相关产业围绕龙头企业在区内或区外提供配套支持,并拉动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高端入区,周边配套,辐射带动,集聚发展的格局,综合保税区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目标,以产业集聚为支点,通过扩散效应,撬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二、增长极视角下的湖南综合保税区的发展状况自

2006年12月,国内首个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以来,截止2017年底,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综合保税区有70多家。目前,东部沿海拥有综合保税区最多是江苏共计17个,而湖南是中部地区唯一一个拥有衡阳、湘潭、长沙、岳阳和郴州5家综合保税区的省份(见附表1)。湖南综保区建成运行时间虽短,但发展速度快,2017年,全省共完成外贸进出口额2434.3亿元。同比增长3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四,位居中部第一。作为外向型经济集聚地的综合保税区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建成较早的衡阳综合保税区为例,2017全年进出口总值21.72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348.5%;增速位列全省五大综保区第一;一般贸易进出口额3.04亿美元,位列全省第三;共征缴税收总额3.28亿元。当年封关运行的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仅半年时间,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达51.9亿元。但综保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主要表现为:1.综保区发展后劲不足,自身经济总量还有待提高。综保区的进出口量在封关运行后出现过高速增长,但在其后的1-2年内却急剧下滑和阶段性倒退,显示发展后劲明显不足。据统计,2015年衡阳综保区完成进出口55.2亿元,2016年仅完成1.50亿元,同比增长-97.3%,仅占2015年全年的四分之一。2016年湘潭综合保税区在封关运行次年即完成进出口37.2亿元,2017年仅完成14.57亿元,不及上年的一半,同比增长-61.1%。从综保区对地区进出口额的贡献分析,以2017年的数据分析,岳阳城陵矶综保区为55.5%,郴州出口加工区为18.7%外,其他三家综保区都不足10%。综保区的自身的经济实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见附表2资料来源:根据海关总署有关数据整理。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数据为当2017年7月-12月,郴州综保区为原出口加工区数据2.高端产业缺乏,区内产业层次还不足以对区外经济产生辐射作用。相比于全国大部分综保区,湖南省综保区起步较晚,在借鉴其他综保区的经验基础上,湖南综保区的产业定位基本上遵循错位发展,各有特色。衡阳综保区和郴州综保区对接广东产业转移,定位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装备的保税制造业,岳阳综合保税区重点发展国际贸易和现代航运物流业;湘潭综合保税区主要目标是打造区域性智能制造集聚区、国际物流集散区和配套服务样板区;长沙黄花综保区主要发展临空偏好型的物流业、临空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和保税贸易等四大产业。但纵观这几年的发展,湖南五大综合保税区普遍入驻企业质量不高,缺乏高新企业、龙头型企业,特别是外商和跨国公司入驻,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甚至有的综保区入驻企业中的大部分均未开展实际业务,有些企业入驻后因各种原因又转移业务重心,或办理注销登记,或从事与综保区产业定位不适宜的行业。衡阳综合保税区在前期入驻企业达23家,目前实际运营企业企业仅3家;岳阳综保区招商引资工作缓慢,目前仅7个项目开工建设,大部分项目处理签约和在谈阶段。高端产业缺乏,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是目前湖南省各综保区普遍现状,综保区内产业层次还不足以对区外经济产生辐射作用。通过分析,造成湖南省综保区对经济影响有限的原因既有先天不足,也有后天发展的阻力和障碍:(1)湖南省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但外向型经济水平不高。2017年,湖南进出口总额排名全国19位,在中部六省中仅高于山西。很显然,这种对外经济状况无法支撑综保区的长远发展,同时也决定了综保区的起步不高。(2)综保区作为适于贸易、物流和出口加工企业发展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一般规划面积都不大,大多在3-6平方公里,适合资本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入驻。湖南省支撑产业为机电产品、工程装备等出口产品,对占地、厂房面积需求大,入驻园区形成龙头的困难较高。(3)一般认为,依靠全球采购并主要销往国外的电子、信息类产业是海关监管区域的最佳选择,但湖南省在承接沿海城市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中未能抢占先机。加上产业配套能力不强,现代化物流及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物流成本和运营成本偏高,吸引外商投资的优势不明显。(4)湖南省综合保税区主要分布于湖南东部,布局过于集中,经济腹地出现重叠,各综保区各自为政,相互竞争,已形成的优势和资源不能共享。

三、进一步培育综合保税区作为开放型经济增长极的对策建议

1.重点培育创新型或推进型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根据增长极理论,增长极产生的条件是必须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产业或推进型产业,能对上游和下游产业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综合保税区要作为开放经济的增长极,需要培育一批外向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龙头型、支柱性企业;主要途径有:(1)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培育本地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湖南省内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没有技术含量的简单加工为主,可通过税收和土地租赁上的优惠,鼓励出口导向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在区内设立研发中心,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高附加值环节比重,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端产业升级转型。(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高新企业外商投资。有研究指出,相比于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应加大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的招商引资,重点引进先进制造、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培育创新型或推进型企业过程中,应做到:①避免出现飞地经济,所谓飞地经济是指这些新建设的推进型企业同当地的企业资源脱节,出现产业链的断层和连锁效应的中断,严重依赖资源,这些增长极被喻为“嵌在落后地区的飞地”,无法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更不能促进当地经济增长。②协调非贸易公司和贸易公司的比例。非贸易公司是指不处于海关监管范围内的企业,主要指区内金融企业、物流企业等服务贸易型企业。这些非贸易公司的存在为综保区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过多的非贸易公司入驻违背了综保区作为适于贸易、保税物流和保税加工企业发展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建区宗旨,不仅浪费了综保区内有限的土地资源,也挤占了其他贸易公司和生产企业进区的机会,不利于综保区长远的发展。2.创新政府管理机制,优化园区投资和运营环境。我国综保区都是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动建立起来,其积极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一个统一的政府部门来规划和领导,在湖南省经济总量不大,外贸依存度不高的前提下,为避免各综保区之间无序竞争,建议:(1)在商务厅管理下设立一个综合保税区协调处,将全省综合保税区纳入整体规划,负责全省综保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政策制定,招商引资导向及功能设计等事宜。各综保区管委员则负责政策落实、具体招商引资工作、日常运营监管等。建立协调机构有助于打破各个综保区的部门利益,避免重复招商,功能雷同,有利于加强各综保区的资源共享。(2)探索各综保区之间以及综保区与海港、空港的区区联动、区港联动机制,对内形成“一中心+四区”的格局,对外打通综保区与港口的物流通道和海关监管通道,确保各综保区之间,综保区与海港和空港的无缝对接,形成立体多方位的联动体系,优化园区投资环境。(3)切实解决好综保区和入驻企业员工的住房、教育、医疗、购物、银行等公共服务配套,努力营造低成本、高效率、优服务的园区软环境,确保入园企业扎下根来、放手发展。另一方面综保区管委员应多做企业工作,帮助其尽快知晓政策、利用政策、合法经营,同时坚持按国家法律法规办事,不断优化投资环境。3.争取海关新政复制推广,拓宽园区发展空间。2016年11月10日,国务院《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新一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提出将自贸区形成的改革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其中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包括:“入境维修产品监管新模式”、“一次备案,多次使用”、“委内加工监管”、“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大宗商品现货保税交易”、“保税展示交易货物分线监管、预检验和登记核销管理模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保税货物流转监管模式”等7项。另外在全国部分海关特殊监管区试点推行了“内销选择性征税、企业一般纳税人资格、贸易功能区”等多项新政,郴州综保区成为“企业一般纳税人资格”在湖南省唯一的试点区。自贸区可复制政策的落实拓宽了园区企业发展的空间。如常州综合保税区复制推行上海自贸区的“特殊区域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政策以来,已有温康纳、恒泽供应链、天合光能等多家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开展实务操作,有效盘活园区库存资源2万平米,场站业务量提升50%以上。为促进这一利好政策顺利落地,各综保区应结合园区实际,加大对自贸区海关监管新政和试点政策的研究力度,并主动与税务、海关等部门对接,全力争取海关新政尽快在区内推广落实。

参考文献:

[1]安虎森.增长极理论评述[J].南开经济研究,1997(1).

[2]田绿莎.衡阳综合保税区发展不容乐观值得关注[J].金融经济,2017(8).

[3]李正军,张震.湖南省保税物流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8(6).

作者:马红萍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