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期电子商务类教学革新

时间:2022-08-23 11:35:11

新经济时期电子商务类教学革新

一、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

电子商务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将成为21世纪贸易活动的基本经济形态,中国的电子商务也正在蓬勃发展。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众多的工业和商贸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采用电子商务方式,电子商务将在商务活动中扮演主要角色。据有关专家预测,中国在未来十年大约还需要200万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这都为电子商务人才市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目前设有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院校有400多所,经过几年的探索与总结,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法不断修改、提高。然而电子商务是个新兴专业,是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新事物,这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方式、方法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目前中国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普遍不理想,突出表现为三低现象:

(1)就业率低。据统计,中国登记在册的企业已达到870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初步估计,未来中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中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人才总量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些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时本应抢手,但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是47%,这种状况不容乐观。

(2)就业层次低。已就业毕业生多数就业中小民营企业,从事网站开发与维护等简单工作,形成了与高职院校毕业生和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重叠和竞争的局面。

(3)就业对口率低。很多学生感觉四年下来要技术没技术,要专业知识没专业知识,学的面挺广,但什么都没学精,结果就业方向五花八门,很多学生放弃专业去从事销售、推销、保险和零售等工作。导致学生就业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说明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目标定位与市场需求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和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经济、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管理、法律等相关学科,各门学科融于一体,强调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在人才培养的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中国的电子商务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对电子商务及其教育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认识,教学方面存在比较大的不足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影响和制约专业发展

教育教学观念是指导教学的良好思想保证,新的经济思维、新型贸易方式、互联网应用技能等等,都可在前卫的思想观念指导下科学发展,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该专业教学要培养的是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网络经济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改革过去注重学科体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旧观念,树立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一切为学生发展、就业、创业,提供智力、经济、思维等方面的支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2.教学模式老化,师资结构不合理

在教学模式上,教师授课方式仍然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说、教为主,学生主要以听为主。但是,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由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等课程组成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复杂和多变性,单一的书本说教方式将所有的商业行为固化,是无法满足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学习、理解和应用的。另外,由于多数专业教师并非电子商务专业出身,本身也很少参加商业活动,更少参加企业的实际操作和管理,极大限制了对学生进行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程实训指导以及毕业设计等方面的指导。有些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有些是管理专业的教师,甚至还有些课程是其他专业的老师代上的,更谈不上专业的对口。由于横跨了工、管两个学科,造成一方面工科方面的老师在讲解计算机方面专业知识的时候只是能讲授一些纯理论方面的知识,而不能从如何应用该技术的角度考虑,教学内容显得枯燥、难懂。另一方面管理学专业的老师只是讲授一些管理、商务方面的的知识,而不能将计算机技术如何应用于商务、管理的活动及计算机技术新的发展方向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这两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都存在着不足,计算机方面转过来的教师对商务了解得少,懂商务的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又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大多数教师只是理论教学,缺乏电子商务的实践经验。

3.理论教学过多,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在课程安排方面,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按学科安排教学,大部分课程是教师先利用课本讲解理论,学生在课堂或者课堂进行一些简单的课后练习。其实,这样的教学组织模式其教学效果都比较差,学生掌握到只有一点点的入门理论知识,很难做到学以致用。而且由于各个科目没有连贯性,存在着很大的脱节,学生掌握到的部分理论知识都是独立的科目的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很差。

4.实践教学环节单一、老套,与社会需求脱节

实践教学仍然是以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相结合,但是短短的几十个学时教师除了讲解一些理论知识以外,真正留给学生的实践时间很少。另外,由于实践教学的内容以教师布置和课本课后知识为主,内容很缺乏系统性,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社会的需求也是脱节的,导致学生掌握到的知识很单薄,人才培养的目标没有达到。

5.闭门造车式培养,与社会联系不多

由于学校对电子商务的市场需求分析不清楚,教学计划和组织形式还是大部分凭借教师的经验来定。培养的目标没有贴近市场的需求,不能了解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子的人才。处于闭门造车的阶段,跟社会的联系太少。

6.学生毕业后,处处不对口

由于传统的培养方式导致我们的学生没有系统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的理论,也没有娴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能学以致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出现令人遗憾的是一方面是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涌入社会,另一方面是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却不能招聘到合适的电子商务人才,二者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结构性缺口。这个缺口凸显了当前普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几点思考

1.专业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鉴于电子商务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普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适应新经济条件下的既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又具备一定的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其中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站开发与维护、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管理等,管理理论包括管理学、网络经济学、网络企业管理、网络营销、网络消费者行为学、项目管理等,这些都是在专业课程设计中重点突出的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可以考虑开设两个方向,一个侧重技术,一个侧重管理。当然更大胆一点的设想是技术和管理并重,采取3+2学制,即五年制本科教学,定位于高端复合型应用人才,避免在人才培养定位上与高职院校和计算机专业培养定位的重叠。

2.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核心课程应从多角度开发建设,包括能体现信息技术、商务管理和网络经济的基础类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系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类核心课程以及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甚至更有前瞻性的前沿类核心课程三个层次。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应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厚基础”的目的是使学生打好理论知识的基础,把握科学的研究方式方法。所设置的课程不是针对某单一职业岗位,而是针对相关岗位群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专业技术的训练、着眼于转岗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人才培养基础知识的全面性。“宽口径”的目的是使人才满足多样化、实用化的需求状况。课程和教学内容要适应岗位群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要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以就业为导向,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强调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必须大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时,应做到:第一,组织相关教师参加有关院校及社会团体举办的培训班,鼓励教师到先进院校进行专业进修;第二,组织教师参与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心得的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参加电子商务学术交流;第三,鼓励教师积极承担或参与电子商务课题研究;第四,建立高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到电子商务企业挂职、参与企业电子商务项目研发;第五,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建立校外专家库,支持学校面向社会聘用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积极邀请互联网经济的成功人士到院校讲座和交流,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4.加强实践教学

电子商务专业相比其他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践教学,改善教学效果。(1)继续完善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尤其是试验软件的建设。采购更加贴近商业实践的模拟软件,或者组织本校师资自己开发针对性更强的模拟软件,鼓励优秀的学生参与到软件开发中来,并给予立项和资助支持。(2)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道路,走多方面培养人才途径,改革封闭教学与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习惯,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将学校与企业结合起来,将求学与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同步或交替训练。将教书与办实业、搞科研结合起来,将校内系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校外适应性的知识应用、模拟上岗训练结合起来,建立起开放型的有利于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学、产、研结合的新途径。真正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达到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在实习方式上,更多地采用导师指导下的集中实习,改变过去学生缺乏目的性的自由分散实习,加强实习的针对性与考核性。(3)完善导师制,鼓励并指导学生参与全国性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重点改革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通过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大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尤其是专业实践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团队合作的能力,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并向别人学习的开放平台。(4)引入“工作室制”培养,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工作室制”培养以典型工作岗位为基础,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和具备较强研究、设计、开发经验的专业教师为教学团队,充分尊重学生自愿进入各专业工作室学习与创新创业。培养形式上采用开放式教学,学生在专业导师指导下全程直接参与项目的开发。(5)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和创业实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在资金、场所等资源上给予支持,推动学生的创新与知识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改革教学方式与手段,建立新的考核模式

积极倡导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行启发式、问题式、案例式、项目式、讨论式教学;积极推行电子商务仿真模拟实践、实验室操作、利用校企合作参与工厂实习、实训等方式;改变传统的考试方法,采取笔试、口试相结合、课堂考试与实际操作考试相结合、演示评分、作品评分等多种考试方法。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多种方法、多种途径的考核模式,包括课程设计、答辩、课堂讨论、市场调研、创新制作等方面,增加实操技能方面的考核,以实际处理能力作为主要考核指标,以实际操作能力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进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特别是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的考核。四、结语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设置只有短短十余年,电子商务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对电子商务及其教育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认识,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定位尚不成熟。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遵循系统化原则,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培养有别于高职院校和计算机专业的适应新经济条件下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