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探讨

时间:2022-02-22 11:30:42

汶川地震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探讨

摘要:汶川8.0级大地震的发生,不仅导致了龙门山构造带上映秀—北川断裂约240km、彭县—灌县断裂约100km区域地表破裂,同时也形成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地震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地震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立足于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汶川地震特色地质遗迹资源为核心,评估其地震地质遗迹资源,构建汶川地震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体系,为龙门山地区乃至整个四川的灾后重建提供一个有效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地震遗迹;可持续发展;研究

0引言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众多的地震地质专家对地震的地表破裂程度、区域分布、展布规律、动力学机制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同时,汶川地震所表现出独有的新、奇、特的地质特征以及人文资源也为我们研究震后汶川灾区乃至整个四川省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一方面,它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另一方面也是保证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灾区特色产业所急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1基本情况

地震遗迹(EarthquakeTrace)是地质遗迹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类型,它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其是由破坏性的地震作用,以突然爆发的形式造成的具有旅游功能的自然遗迹景观,故又称为地震遗迹旅游资源(EarthquakeTraceAttractions)。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震灾害防御与地质及地震遗迹资源的保护及综合开发利用等日益受到重视,地震遗迹成为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研究内容涉及古地震遗迹发现及识别、地震遗迹地学意义、类型划分及开发保护等方面。目前,对于龙门山地区地质遗迹资源的相关研究已相对成熟,李晓琴等(2002)曾对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及其意义、地学旅游资源优势、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2007年开始的《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普查报告》更将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地区的地质遗迹以及相关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提升至新的高度。但是,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前,对于龙门山古地震遗迹资源的调研几乎为零,众多研究者并未意识到龙门山各种地质遗迹资源与地震事件的匹配过程。汶川地震发生后,人们逐渐开始对龙门山地区汶川地震遗留下来的地震遗迹资源展开了调研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分类与评价以及开发与保护对策的研究(唐勇等,2010)。同时,对于汶川地震的特色地震遗迹资源的科学研究也进入一个迅速发展和提升的阶段。

2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意义

1)学习研究地震及次生灾害的区域。汶川地震是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上近千年内发生的一次特大型内陆地震,在龙门山地区及其周边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质遗迹和地震遗址,所以研究意义巨大。汶川地震触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形式多样、类型丰富,集中展示了由于地震而直接引发的滑坡、崩塌、堰塞湖、地裂缝等多种样式的地质灾害类型。这些地质灾害因为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直接作用,显示出了自身独特性、典型性与唯一性;因此对这些典型地震型地质灾害分布情况、成因机制、运动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地学意义及价值。2)保护地震地质遗迹的必然选择。汶川地震所形成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是汶川特大地震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的财富,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地质资源,又是很好的地质旅游资源。因此,汶川地震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应遵循“立足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所以对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发展与保护是其有效合理利用的最佳选择。3)旅游观光与地质科普的最佳结合。现今的传统旅游项目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旅游人群的旅游新奇感,而且目前的旅游形式大多限于名山大川、文物古迹的观光性旅游;对地质类及地质科普类的旅游大多数游客有着很浓的猎奇感。对汶川地震地质遗迹的开发与保护,一方面可以依托汶川地震震后地质遗迹景观的独特观赏价值,为游客提供一个最佳的地震地质灾害展示平台,形成新的旅游增长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旅游观光的同时普及地学知识,提高旅游的新奇度和旅游的整体质量。4)提升四川省整体旅游品味,树立四川省汶川地震震后旅游形象。四川省的旅游业大多以生态观光和人文观赏型旅游为主,其旅游产品也以传统的旅游项目较多。汶川地震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不仅将带动四川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同时也能与周边旅游景区形成互补性联动,增强区域竞争优势;而且对四川省汶川地震地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也将大大提升四川省整体旅游的品味,有助于树立四川省地震地质旅游品牌。

3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评价

1)高端品质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由于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构造带特殊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特征,近30年来龙门山构造带一直是国际地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龙门山构造带目前仍处活动状态,规模巨大、形成时间长、构造形式复杂、变形显著、露头极好、地貌和水系是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地质记录,已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在此地质背景下,汶川地震的发生无疑为国际地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活样板,在今后的20~30年内,龙门山构造带将成为全球地质学家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2)种类丰富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汶川地震所形成的地震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具有典型的独特性、新颖性和代表性。它是一次板块内部发生的典型的浅源灾害性特大地震,地震地质遗迹保存相对较为完整且类型丰富。尤其是以映秀、都江堰、北川、青川为代表的地表破裂、次生地质灾害、被地震破坏的建筑群、地震遗址、遗物、纪念物等更是特色鲜明。同时,这些类型多样的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各自代表了地震对不同区域、不同对象的影响强度和作用方式的差异性。比如:北川县城代表了对极震区城市的毁灭性破坏;映秀镇遗址代表了对极震区乡镇的毁灭性破坏;汉旺遗址代表了对位于强震区的工业区的毁灭性破坏。因此,汶川地震遗址所具有的独特性、新颖性和代表性特征将成为四川省特色旅游资源最有效的吸引力,可以形成高等级的部级地质公园,打造多条地震地质遗迹体验旅游线路,同时汶川地震地质遗迹也是世界级品质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3)开发条件优越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汶川地震发生后,其本身形成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地震地质遗迹景观。而灾后建设又广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获得了较高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国家也相应颁布了大量鼓励灾后重建的政策和配套资金,为地震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普通民众也积极参与到灾后重建的工程中,特别是许多专家、学者的加入,为汶川地震遗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4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1)循环战略。生态脆弱地区的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与发展必须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本底,突出地域特色作为前提条件;也只有真正做到这点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开发进程,同时也只有如此才真正地实现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2)总体布局,分区发展战略。在四川省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中,应当同本地区主要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既要从整个区域的生态、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全盘考虑,又要针对局部城镇实施特殊发展策略,总体规划龙门山地震带影响区域内的主要地震地质遗迹景观及受灾城镇。结合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区域差异性特征,合理安排开发序次,重点开发、优先发展主要区域,以点带面。3)近远期相结合战略。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与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历史进程,因此政府职能在此时尤为重要,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培养自然本底,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还原能力,构建地域特色的地震地质遗迹为基础。远期则采用自下而上、区域监控的方式,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特色旅游资源为主导;加速经济、社会环境与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协调发展,从根本上寻求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4)项目带动,优化升级战略。强化地震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项目支撑及与该区域其它专项规划的有效对接。以地震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为抓手,以旅游生产力布局及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实现汶川地震地质遗迹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结语

汶川地震地质遗迹的保护及旅游恢复重建是地震灾难发生后的一项重要事务,其影响和作用远远大于单纯的抗震救灾。通过汶川地震地质遗迹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可以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实现生态修复和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促进灾区灾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同时,地震地质遗迹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尽早通过编制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组织有关力量对资源进行评估和保护性开发,这样才能促进灾后重建工程的有效建设,促使灾后生态、经济、社会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同德.地质公园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崔鹏,韦方强,何思明,等.5•12汶川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及减灾措施[J].山地学报,2008,6(3):280-282.

[3]李勇,周荣军,DensmoreAL,等.龙门山地震带的活动构造与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力学文摘,2009,22(4):1-12.

[4]许强.汶川大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与特征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9,20(2):86-93.

[5]唐勇,覃建雄,李艳红,等.汶川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分类及特色评价[J].地球学报,2010,31(4):575-584.

[6]阚兴龙,李辉,周永章.汶川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热带地理,2008,28(5):478-482.

[7]李晓琴,覃建雄,殷继成.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保护[J].山地学报,2004,22(1):12-16.

作者:赵旭 李晓军 莫晓峰 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