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贫困生帮扶实证研究

时间:2022-02-21 10:59:30

精准扶贫贫困生帮扶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贫困生的消费结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本科院校贫困生在消费结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上的特点。通过精准帮扶、心理辅导、思想教育和课程引导等方式来帮助本科院校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本科院校;贫困生;调查分析

一、基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贫困生的调查数据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样本情况。1.问卷调查情况。用定量研究的调查法对广东地区的贫困生的消费状况来研究。研究对象是该院336名在册贫困生。本次调查共发放33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23份,有效回收率为96.13%。2.问卷基本内容。内容分四个部分,共36个题目。首先是基本信息,其他三部分针对消费的多个领域来调查,含贫困生的消费行为、日常消费和学习活动消费的特点等。3.样本构成情况。在基本人口学信息方面,问卷按性别、家庭居住地和年级来区分被调查者。据统计,被调查者中男生203名,女生112名,性别分布基本平衡;按家庭居住地,山区18人,农村275人,城市22人,数据不平衡是因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按年级,大一117人,大二21人,大三128人,大四49人。大二大三总人数少,贫困生数相应较少。(二)研究发现。1.文化水平是制约家庭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父母文化程度调查上,63.49%是小学,53.33%是初中,8.89%未上过学。仅10.79%、0.95%是高中及大学。2.贫困生收入来源单一、消费结构多元化。大部分贫困生收入是来自父母(63.49%)及学校资助或贷款(20.32%)。有97.78%将食品置于月支出的大头,第二是学习费用(67.94%),再是交通费用。28.89%将通讯费用置于月支出的第三。3.贫困生大体上科学消费。调查数据显示:87.94%有合理安排自己的消费种类,93.33%有目的性购物;55.24%能记下部分花销,34.92%能了解基本的消费情况,极少数不理会其消费情况。4.购物方式的多样化、支付方式的多元化及网络购物的普遍化使大学生的消费趋于快捷化、网络化。[1]从短期消费情况及总体消费意愿看,74.6%乐于网上消费,出于品种齐全、价格便宜、时尚有趣、方便快捷和节省时间目的;有25.4%趋于实体店。在支付方式上,91.34%选择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方式,极少数用现金。5.贫困生有生活要求,安全消费意识增强。[2]在近期外出就餐上,52.70%偶尔外出,33.33%几乎不外出,8.89%从不外出,仅5.08%常外出就餐;在因超前消费而出现借钱上,54.92%从不,28.57%几乎不、13.97%偶尔,仅2.54%经常;在网购超前消费上,66.35%是等有钱再说、20.95%默默打工攒钱,少数是分期付款和网络借贷。6.多数贫困生消费有计划性,实用和价格是其消费的关注点。据统计,60.32%会制定月消费计划,而39.68%不会。在影响消费的因素上,53.97%是促销活动、58.41%是价格调整、88.89%是实用和67.62%是价格。

二、思考与讨论

(一)一通过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切实帮助到贫困生,塑造健康的消费心理。从问卷分析看,大多数人是理性消费的。但是,部分人出现超前消费,一是电子支付的普遍化和超前消费风气的影响,二是攀比、炫耀等心理。可见,应重视贫困生消费心理的思想建设工作,建立切实的教育体系,如开设合理消费、消费心理分析的课程和传统美德的宣传讲座等来引导其塑造健康的消费心理、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二)贫困生的消费目标明确。贫困生的消费看重实用和价格,反映了其消费理念的理性消费目标的明确。贫困生能根据本身实际需要进行合理消费,看重性价比是其基本消费特色。

[参考文献]

[1]林江.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的青年消费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60-61.

[2]陈亮.贫困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观研究[D].西南大学:西南大学,2010:17-19.

作者:上官望 林洁彬 简铭瀚 黄文彪 王妙玉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