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改革

时间:2022-03-18 02:25:00

印度经济改革

改革以来的经济形势

(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但呈波动状态

印度90年代经济改革所带来的成效是明显的。从表1中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1991~1992年度曾跌至谷底,仅1.3%,然而在下一年度就迅速从危机中恢复过来,达到5.1%。1994~1995年度至1996~1997年度连续三个年度都超过或达到7.0%。但是经济增长速度从1997~1998年度开始减慢,2000~2001年度的增长率只有4%。工业增长从1991~1992年最低值0.6%开始,经过4年的努力达到了1995~1996年度的11.6%,之后增长速度又开始下降,估计2001~2002年度的增长率只有3.3%(注:GovernmentofIndia:EconomicSurvey2001-02.)。由于受到气候的影响,农业的增长情况并非令人满意,在改革前的1980~1981年度至1991~1992年度的11年间,农业部门年均增长率为3.4%。与之相比,1992~1993年度至1999~2000年度的7年中年均增长率却下降了31.03%,仅为2.2%(注:孙培钧:《印度当前经济形势与第二代经济改革》,载《南亚研究》2001年第2期。)。农业及相关部门的附加值年增长率从1993~1994年度至1996~1997年度的年均4.5%减至1997~1998年度至2001~2002年度的年均1.2%。

印度经济自改革以来虽然出现过几年较高的经济增长,但增长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究其原因,既有外部的影响和一些周期性因素的影响,又存在着根本性的结构性因素的制约。印度储备银行在其2001年报告中认为,“最近的经济活动减缓似乎反映了结构因素和周期因素的重合,两种因素的比重不同……”(注:AjitKarnik,"SlowdownoftheEc-onomy:WhichWayout"?,EconomicandPoliticalWeekly,October20,2001,p.3970.)持续的高额财政赤字、电力运输等基础设施瓶颈、关键部门的结构调整滞后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工农业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起到了制约的作用。

注:a为临时数字;b为快估数字。

资料来源:GovernmentofIndia:EconomicSurvey2001-02.

(二)国际收支平衡明显改善

从表1中可以看出,印度按美元统计的出口贸易额在1993~1994、1994~1995和1995~1996三个年度增长迅猛,分别达到20.0%、18.4%和20.7%。1994~1995和1995~1996两个年度的进口增长也大幅提高,分别为22.9%和28.0%。但是到了1996~1997年度出口和进口增长率却分别下降至5.3%和6.7%,1997~1998年度只有4.6%和6.0%。2000~2001年出口增长19.6%,比上年的9.5%有更快的增长幅度。2000~2001年度进口增长7.0%,同1999~2000年度16.5%的快速增长相比有所放缓。印度近年来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放慢主要是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遭受恐怖主义袭击后对外需求下降所造成的影响。

到2000~2001年度,国际收支贸易账目赤字从1999~2000年度的178.4亿美元(占GDP的4.0%)下降到143.7亿美元(占GDP的3.1%),无形收入117.9亿美元,可弥补82%的贸易账目赤字,剩余的25.8亿美元赤字约占GDP的0.5%,同1999~2000年的47.0亿美元和1.1%相比有较大改善。外汇储备曾一度降至最低点,仅10亿美元,而到了1993年3月就迅速恢复到64亿美元和1999年7月的274亿美元,2002年1月已经达到494.8亿美元。

(三)外国投资大量增加

印度的经济改革大大放宽了对外资的限制。投资环境改善之后,许多外国跨国公司第一次将眼光对准了印度。不仅当年撤离印度的可口可乐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等重返印度,而且全球500强之中的多家企业,如通用汽车公司、福特公司、索尼、本田、LG国际、AT&T、壳牌、杜邦等跨国公司,也开始纷纷落户印度。从1991~1992年度至1997~1998年度期间,印度批准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达444亿美元,而在1980~1990的十年间尚不足10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实际流入从1991~1992年度的1.35亿美元升至1997~1998年度的30亿美元。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2001年印度又在一些部门进一步放宽了对外资股份的政策,例如对电子商务、信件服务、炼油、宾馆及旅游业、制药业等部门,政府允许的外资股份最高可达100%。

随着外资政策的放开,外国资本流入的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国直接投资、外国机构投资、海外基金(off-shorefunds)以及全球存款收入(globaldepositoryreceipts

)呈上升趋势,而外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以及高利率下的短期资本流入(如外国商业借款和印度侨民存款)的比例减少,目前在印度证券及外汇委员会登记的外国机构投资者已超过500家,其中250多家来自美国。

资料来源:《印度储备银行公报》,2000年10月。

(四)外债结构趋向合理

80年代,印度大量举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导致外债成倍增加。据世界银行《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统计,1991年印度的外债仅次于巴西和墨西哥,居世界第三位。90年代,印度采取了持续谨慎的外债管理政策,强调提高出口增长率,鼓励外国投资,严格控制短期债务,使商业债务掌握在可管理的限度之内。经过几年的努力,外债形势出现好转。首先是短期外债占总外债的比重从1991年3月末的10.2%下降到1998年9月的3.68%,之后又下降到2001年9月末的2.8%。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更促使印度减少短期外债的比例。目前,印度的外债结构已比较合理。在2000年9月债务总额中,长期债务占95.4%,短期债务占4.6%,优惠债务占37.5%。外债占GDP的比率也连年下降,从1992年3月末的38.7%下降到2001年3月末的22.3%以及2001年9月末的21%。偿债率(按现行价格计算)也从1990~1991年度最高水平的35.3%不断下降,并且已经进入一个适宜的水平,至2000~2001年为16.3%。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至2000年9月底,曾是世界第三号债务国的印度已经降至第九位,第一次被世界银行列入“少外债”国家。

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一)财政赤字居高不下

印度政府长期采用赤字财政的办法来获取经济发展所需资金。当国内积累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时,这一部分差额通常由外资或外援来弥补,但是如果仍存在缺口,就需要实行赤字财政。在六七十年代,几乎所有的印度经济学家都高度赞扬过赤字财政。印度在1990~1991年度曾创下了1135亿卢比的财政赤字记录。然而,高额的财政赤字也会导致宏观经济失控和通货膨胀等恶果。1991年印度出现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80年代实行高额财政赤字的结果。

印度政府虽然已经认识到财政赤字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但是长期以来却一直未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说,财政赤字已经成为制约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一大顽症。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只在改革初期从1990~1991年度的8.3%降至1991~1992年度的5.9%,然而在此后的几年里却一直保持在5%~6%之间。由于邦政府也存在类似的财政赤字,导致中央及邦的总财政赤字始终占到GDP的10%左右,这同改革前的情况相比几乎没有什么改观。高额的财政赤字和债务偿还不仅限制了政府必要的生产性投资,而且挤占了私人部门更有效的投资。

印度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巨额财政补贴支出。政府的补贴主要用于化肥补贴和粮食补贴上。政府通过公共分配系统以低于市场价向消费者提供6种关键性商品,差价部分由政府补贴支出。1997~1998年度中央的补贴支出为1964.4亿卢比,占当年GDP的1.4%,而在1998~1999年度粮食补贴就高达870亿卢比。印度通过补贴的办法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而不是通过建设新的农村基础设施如灌溉、电力等来加强农业,这一政策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后果。这种办法本身就是高成本、低效率,是难以维持的,一方面挤占了政府用于对道路、灌溉、技术升级等关键基础设施和社会需求的有效支出,另一方面也挤占了银行的贷款,使中央财政不堪重负。

(二)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利于更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将落后偏远的地区同较先进的地区连接起来。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不间断的电力供应以满足工业发展的基本需要,也需要公路、港口、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来满足生产要素的快速流通以及商品和服务的及时分配,以实现经济的快速运转并形成规模经济从而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印度的基础设施一直比较滞后,对经济发展起着严重的制约作用。1996年《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1996竞争力报告》把印度的基础设施排在49个国家之中的第48位(注:孙培钧、华碧云:《印度国情与综合国力》,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对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来说,基础设施的状况对于刺激国内投资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FDI(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向在广义上分为三类:市场寻求、效率寻求和其他产地寻求(注:N.S.Sin-ddharthan,DecliningInvestmentRateandUnionBudget,EconomicandPoliticalWeekly,March25,2000,p.1051.)。FDI的流向不仅取决于当地市场的规模、该国的收入和经济增长率的高低,还取决于效率的实现。FDI出于对效率的寻求,关心的是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利润。而成本方面的考虑主要是基础设施的状况、劳动力成本等。如果一国的基础设施滞后,势必带来生产的高成本,影响FDI的流入。可见,仅有吸引外资的种种优惠政策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相配合。

虽然印度在吸引外资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并且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是同其他国家相比,印度对外资的利用程度还是很低的。从表3中可以看出印度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同其经济规模相比仍然远远不足。即使是在FDI流入量最多的1997年,其FDI占世界的比重也仅有0.765%,而中国则为11%(注:WorldInvestmentReport,2000.)。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报告认为,即使印度经济在未来的15年中保持6.5%年均增长率,条件之一是每年吸收外资(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

的规模至少要由当前的30亿~50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50亿美元(注:EstimatesfortheFiveCountries,2000-2015inCharlesWolf,AsianEconomicTrendsandTheirSecurityImplications./publications),印度距此目标也还有相当的差距。

资料来源;WorldBankIndicatorsDatabase.

(三)公营部门生产效率低下

公营经济在独立以后的印度经济中一直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公营企业曾经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并吸纳了大量劳动力。2000年公营部门就业人数达1931.4万,私营部门864.6万。公营部门的就业人数几乎占印度经济中有组织部门工人的70%。但是由于缺乏效率,资本投入一产出率低,加上过分官僚化等问题的存在而严重亏损,尤其是各邦公营部门的亏损更为严重。1997~1998年度公营部门的积累为2025.5亿卢比,几乎占国内总积累35217.8亿卢比的6%。而到了1998~1999年度,就降为负1716.9亿卢比,1999~2000年为负1732.6亿卢比。虽然国内总积累从1997~1998年度的35217.8亿增至1998~1999年度的37727.1亿和1999~2000年度的44718.8亿卢比,但这主要来自私营部门增长的贡献。据统计,2000~2001年度公营部门对国内总积累的贡献为负3447.9亿卢比,占GDP的负1.7%(注:GovernmentofIndia:EconomicSurvey2001-2002.)。另外,公营部门存在着严重的超员现象。一些大的公营企业如印度煤炭公司,有近70万员工,据保守估计,其中三分之一是多余人员。类似的现象也存在于银行以及中央和各邦政府公营部门的其他企业之中。

公营部门经营效益的低下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沉重包袱。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力图解决政府的财政负担,增强公营部门的活力。例如在1996年成立了“减持委员会”(DisinvestmentCommission),要求对“非战略性的和非核心领域”的公营部门减少政府股份甚至可以完全私有化。1997~1998年度已将50家公营企业出售股份,减持幅度从5%~49%不等。印度人民党政府还宣布将大部分公营企业股份减少至26%。但是这一进程目前进展缓慢,除个别年份外,实际减持数目与目标差距较大(见表4)。

资料来源:GovernmentofIndia,EconomicSurvey2001-02.

关闭亏损企业是一个老大难问题。除了来自工会和官僚的阻力外,还有法律程序。自1987年至2000年12月,交给工业和金融复兴局抢救的中央直属国营企业有74家,邦一级国营企业有101家,批准挽救计划的中央企业有20家,邦企业有25家,建议关闭的中央企业13家,邦企业22家,宣布不再亏损的中央企业3家,邦企业5家,进展之慢可想而知。随着企业关停并转,安置下岗职工也是一个复杂问题。自1998年印度政府就在国营企业推行“自愿退休计划”,给退休工人补偿金,以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实行经济改革以来根据需要提高了补偿金额。例如自愿退休的纺织工人每人可得8万~10万卢比和一部织机。至1998年3月底,共有227113人选择自愿退休,占242家国营企业职工的10%。

在印度的公营部门中存在着大批长期亏损的病态企业。由于金融机构的大量可贷资金滞留在这些病态企业中,直接影响了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曾经将病态企业是否可以复兴交由“工业与金融重建委员会”来决定,并由该委员会向政府提出建议。但是,关闭病态企业却受到了来自工会的巨大挑战,因而关闭病态企业的改革进展非常缓慢。到1999年11月,总计有170家企业在“工业与金融重建委员会”登记,建议关闭的病态企业29家,实际关闭通知的仅7家。1992年还成立了“全国复兴基金”,用于对员工进行培训、再就业和社会保障,但是收效并不明显。

印度从2002年开始加大了对病态企业的改革力度。政府在2001~2002年《经济调查》中指出,要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工业必须调整结构,提高竞争力。这就要求有充分的破产程序,发展抵押资产市场(distressedassetsmarket),提供简便的资产转移以及灵活的劳动力市场与之相配套。2001~2002年度,议会已经采纳了针对病态企业及破产问题建立“国有公司法法庭”的议案,并决定取消《病态工业公司法》,取消“工业和金融重建委员会”,以使工业的重构进程更快捷、简便。2001年8月人民院取消了《病态工业公司法》。为了缩短1956年公司法规定下的公司停业/破产时间,2001年8月人民院提出了新的《公司法案(修订)2001》议案,以解决病态企业问题。

(四)劳工市场改革进展缓慢

印度政府通过各种立法对劳工市场进行干预。目前,印度中央或邦政府共有45种劳工法,对雇

员的最低工资、公司利润、生产安全、工业纠纷以及工人解雇等做出了种种严格的规定。劳工法有许多限制对于小型企业是免除的,因而实际上起到了鼓励企业保持小规模、非正式状态的作用,不利于扩大再生产和实现规模经济。在1984年至1993年的10年间,超过100名雇佣员工的企业数目仅增加了0.4%,而低于100名雇员的小型企业的数量则增长了3.6%。

印度是惟一一个解雇员工需要得到政府批准的国家,这不仅限制了现有企业的发展,也阻碍了外国资本对印度的投资。劳工法的严格、僵化已经对经济增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工业纠纷法》1982年修正法案为了保护工人的利益,规定超过100名雇员的企业在裁员之前必须得到邦政府的事先批准,而这实际上是很少被批准的。《工业纠纷法》还要求企业工作环境的任何变动都需要至少提前21天通知,这就造成企业间很难调换工人,即使在同一企业内部调换工种也变得不易实现。同样,企业要想停止经营活动或关闭企业也受到严格的限制,这在实际上提高了企业面对市场环境和技术变化时做出相应调整的成本,客观上限制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印度政府2001~2002年度预算报告中就《工业纠纷法》和《合同工法》中存在的僵化规定提出了修改,将《工业纠纷法》中规定的解雇员工需报政府批准的企业规模从100人扩大到1000人以上。这是劳工法改革方面的一大进步,但是关于劳工法的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经济改革的前景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印度90年代的经济改革基本上实现了最初的经济稳定的目标,并经历了几年较快的经济增长。改革结束了长达40余年的政府管制,制定了一些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竞争力的激励性政策,这些政策为印度后来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同时也应当看到,印度经济中一些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的制约因素妨碍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些因素如果不能通过深化改革得到有效的克服,印度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2002~2007)实现8%的经济增长目标将很困难。

印度的经济改革已有10年之久。从1991年拉奥政府上任之初的大胆改革,到其后历届政府的继续推进,表明经济改革在印度社会已经达成了共识,经济改革的进程已经不可逆转,但是今后的改革将面临更多的困难。正如前面提到的,第一代经济改革主要集中在工业、金融、税收等领域,而对农业、劳动力市场、小工业的保留等方面却很少触及或进展缓慢。第一代改革相对容易进行,涉及人群也多为中上阶层,承担的政治风险比较小。而且,不论是取消许可证制度、取消数额限制还是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等,都使改革的涉及人群受益,自然实施起来较为顺利,而对于牵扯到全国60%劳动力利益的农业部门几乎没有实施什么改革措施。同样,对于公营部门的改革,因为关系到大量工人下岗问题,因而遭到来自工会和左派政党的强烈反对。在印度这样一个特殊的民主国家,这些事如果处理不当,势必会造成社会和政治动荡。

尽管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是印度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第二代经济改革”,已经开始就一些以前未曾触及的领域进行改革。比如修改对小工业的保留政策。保留小工业原本是为了保护小工业的生存和增加就业。减少对小工业的保留范围,必然造成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因而难度较大。但是印度政府在2001~2002年度从对小工业保留列表中取消了14种专为小工业保留的项目。这一举措,包括前面提到的对劳工法的修改都被看作是影响深远的结构性改革措施。由于第二代经济改革必然牵扯到立法,势必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极大阻力,但是同时改革的趋势也是不可阻挡的。在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印度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有所表现,惟一的选择是继续扩大和深入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