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经济管理信息化探究

时间:2022-07-11 10:26:29

互联网下经济管理信息化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同时,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时代来临。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必须改革经济管理模式,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文章就此展开了讨论,先是结合实际分析了传统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实现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管理;信息化;途径

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社会经济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这给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企业应积极改革经济管理模式,并整合现有的资源,强化企业经济管理成效,从而有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传统经济管理的问题

从实际来看,传统经济管理模式的应用现状并不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管理框架比较单一。经济管理框架的系统性、完整性能直接反映出经济管理质量。因为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施主要就是对人力资源、产品营销等经济活动进行管理,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实际上,单一的经济管理框架只重视成本,或只重视生产,并不重视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在互联网背景下,这种问题会严重阻碍到企业的发展。第二,企业经济管理手段落后。传统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强调企业的经济效益。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企业经济管理手段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所以,企业需及时转变经济管理手段,从而促使企业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环境。第三,企业经济管理组织松散。人才是保证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的经济管理组织机构不完善,且人才缺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第四,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虽然经济管理工作得到了大部分企业的重视。但是相关的经济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使得经济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其经济管理制度的更新远不如企业发展速度。加之,部分管理人员缺乏长远的眼光,并不重视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导致企业经济管理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二、互联网下经济管理信息化途径

(一)构建信息化的经济管理框架。互联网既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活动,也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此,企业应当正视这种变革,深入了解互联网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结合经济管理内涵,搭建信息化的经济管理框架,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首先,以信息系统建设为基础,重构经济管理体系。从实际来看,传统经济管理框架不仅仅存在着重心缺失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与企业运营管理脱节的问题。所以,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应重构经济管理体系,实现其内部管理、外部运营的有效结合。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管理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制定科学的经济管理方针、经济目标,并负责经济管理变更、政策实施。第二,在重构经济管理体系时,应依据国家的经济方针、目标及企业编制的经济管理手册。第三,利用互联网,创新经济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齐全的经济管理体系。其次,应实现业务模式与管理模式的融合,从而通过业务反馈来优化管理框架。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可落实岗位职责,做好业务分配与管理,进而通过最终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了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否到位。最后,应结合互联网时代特征,架构管理框架。比如在原有的管理框架上,将物流、资金流、风险等纳入其中,重构更加完整的经济经济管理框架。另外,还应实现微观管理、宏观管理的有效融合,提升经济管理框架的系统性、科学性。其中微观管理是指成本、风险等管理要素。宏观管理则是指发展战略、经济规划等管理要素。(二)经济管理手段信息化。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企业应当积极创新经济管理手段,以应对新形势。从经济管理过程来说,经济管理手段包括信息收集、组织实施、信息反馈等。对此,企业可将信息技术与这些手段相结合,实现经济管理手段的信息化。首先,应搭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从而为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奠定基础。对此,企业可充分借鉴其它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积极引进有效的信息管理技术,从而搭建出符合自身实际,且科学、合理、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时,为了保障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应用效果,企业还应完善相关管理管理制度,并构建出科学的管理标准,从而真正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其次,企业还应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完整的经济管理数据库。同时,还应结合经济管理手段,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从而实现经济管理信息技术与管理数据的融合,保证经济管理数据的及时更新。这样就能够为企业调整经济管理目标、策略提供可靠的信息参考。对此,企业可充分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传输技术等先进技术,发挥各部门的经济管理价值。最后,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方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所以,在经济管理中,企业还应积极尝试新方法,采用新的经济管理手段。以大数据技术为例,企业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生产、运营等数据,从而有效解决传统经济管理的不足,降低企业的决策风险。同时,企业还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数据信息的控制,促进经济管理方案的不断优化。最重要的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可构建不同类别的经济管理数据,从而方便企业合理把握各种经济要素。(三)完善组织,加强人才培养。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若要真正实现经济管理信息化,就应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并完善相关组织机构,从而保证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首先,企业应健全组织机构,为企业经济管理提供基本的组织保障。企业应指定经济管理层人员及各基层管理人员,并明确个人责任制,使每个参与经济管理的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其次,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现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人才之间的竞争。所以,在落实经济管理工作时,企业应当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建设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管理团队。比如,企业可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活动,提升在职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企业还可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充实企业经济管理团队。最后,企业还应当注意定期进行人才的培训。毕竟,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经济管理人才的信息化水平。(四)完善经济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只有制定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才能约束管理人员行为,保障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够围绕着该管理制度展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首先,在经济管理制度中,企业应完善其财务预算制度、支出制度,并明确一下规定:第一,企业若要进行发展项目的投资,则应邀请专业的人士,进行项目调研,确定项目的可靠性、发展前景及效益,从而有效避免资金浪费,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分配。第二,要求财务人员能够针对各项经济活动支出,制定详细的支出表格,从而尽量使财务支出制度更加完善。第三,对于企业的各种事务的报销、管理,财务人员应简化报销、管理流程,实现财务资源的优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财务支出、预算的合理性。其次,在经济管理制度中,应明确后勤、管理、人力等费用管理标准,合理控制企业资金流。比如在后勤设备的采购中,企业应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设备,从而保证后期设备采购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再者,在经济制度中,企业还应当具体明确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标准、方法。比如要求财务部门积极应用ERP管理系统,并要求各部门人员积极配合财务人员,做好经济活动的管理。另外,还应规定财务支出、预算的信息化,将相关支出、预算工作归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从而全面实现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最后,在管理制度中,还应明确构建信息化的安全机制。毕竟,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也会受到互联网安全威胁的影响,影响到企业经济管理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所以,企业应及早在经济管理制度中,明晰安全管理手段,并在实际管理中,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切实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总之,通过制定有效的经济管理制度,才能保障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有效落实。但企业一定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全面、详细、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实现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不仅提升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而且也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互联网背景下,行业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这一毕竟下,企业若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应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加强经济管理。所以,企业应构建信息化的经济管理框架,并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完善经济管理制度,从而为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奠定基础。同时,企业还应积极采用信息化的经济管理手段,真正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胡长福.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技巧[J].农民致富之友,2019(8).

[2]吴晓阳,任晓雪.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建议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2).

[3]叶红霞.云时代背景下经济管理信息化探究[J].现代商业,2018(26).

[4]杨琴琴.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经济管理信息化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17).

作者:王妮娜 郑明伟 单位:潍坊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