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思想哲学意蕴

时间:2022-06-13 04:37:16

精准扶贫思想哲学意蕴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多个场合提出新的扶贫脱贫思想,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切合中国实际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整体性与局部性的统一,外在性与内在性的统一,短期性与长期性的统一,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客观性与能动性的统一。精准扶贫思想是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最新扶贫理论成果,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扶贫理论。

关键词:;精准扶贫;系列讲话;哲学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其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对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先后到阜平、定西、琼海、湘西、临沂、兰考、喀什等贫困地区调研,就加快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反复强调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对扶贫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指示、新要求、新部署。在全面了解分析中国贫困状况的基础上,从全局角度对新时期的中国贫困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切合中国实际的精准扶贫战略。经过3年多的探索与实践,精准扶贫战略从理论构建到实际操作都已成熟,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为全党全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的扶贫开发新思想新战略是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创新实践和主要经验的升华和总结,它精辟阐述了扶贫开发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扶贫理论,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

一、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它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扶贫的普遍性就是把握扶贫的一般规律,精准扶贫思想首先注重把握扶贫工作的共性问题,共性的扶贫要求和方法对个别性、特殊性扶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强调,“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1]这就体现了扶贫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于扶贫问题,不但要重视其普遍性,更应该重视其特殊性,在坚持普遍性基础上,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贫困的成因、扶贫的措施以及扶贫的要求,全国会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更应该因地区而异、因家庭而异、因个人而异。指出:“扶贫、脱贫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2]“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3]这些论述都说明了精准扶贫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扶贫的特殊性。过去,采取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针对性不强,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了扶富的现象,这已经不适应新时期扶贫的需要,必须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而要做到精准精确,必须研究贫困的特殊性。因此,要正确处理扶贫过程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一方面,要注重把握贫困的普遍性,从宏观层面、整体角度指导和引导精准扶贫工作,不偏离中央精准扶贫思想,不脱离中央基本扶贫精神;另一方面,要特别注重把握贫困的特殊性,只有把握住贫困的特殊性,才能因地制宜,因贫施策,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问题。

二、体现了整体性与局部性的统一

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协调各局部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整体由局部组成,离开了局部,整体就不能存在,局部也制约着整体发展。贫困问题既是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贫困个人自己的事情,更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事情,是关系到第一个百年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大课题。把消除贫困看做是党的重要使命,看做是实现中国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的关键。但精准扶贫脱贫并非易事,众多难题需要破解,众多利益需要调整,众多方面需要协调。这就必然要求中央做好顶层设计,面对全国整个盘子,提出整体思想战略,制定整体扶贫策略。2014年1月25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制定国家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4]这样,对全国性精准扶贫工作就有了一个整体的指导思想。同时,扶贫问题既是国家的整体方略,也是局部地区的发展问题,是局部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的事情,贫困地区需要根据国家的整体扶贫规划、扶贫战略,因地制宜地开展好本地区的扶贫工作,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扶贫脱贫政策。强调:“要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向农牧区、边境地区倾斜……把对口援疆工作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的工程。”[5]“搞好扶贫开发,重点抓好特困地区和特困群体脱贫。民族地区是全国扶贫攻坚的硬骨头……要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6]这些论述都体现了精准扶贫工作整体性与局部性的关系。即既要看到国家整体上的扶贫要求和策略,也要重视局部地区,特别是贫困还比较严重、脱贫仍比较艰难地区的扶贫问题;整体的方针策略可以为局部的精准扶贫提供指导方向,局部的精准扶贫又可以为整体的精准扶贫提供经验积累,两者相互促进。

三、体现了外在性与内在性的统一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解决贫困问题的外因是社会的外在力量,内因是贫困主体的内生力量。贫困不仅是某个人、某个家庭的事,也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事。解决贫困问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注重外在性的帮扶,强化社会扶贫脱贫合力。强调:“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3]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发表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7]可见,解决贫困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依靠外部力量增强扶贫脱贫的能力。同时,更加重视扶贫的内生力,他强调,贫困地区不能完全躺在国家和社会帮扶上。如果是这样,就是花了很多精力和投入暂时搞上去了,也不能持久。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8]所以,脱贫的主体无论是个人、贫困家庭,还是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根本上还是要依靠自身的内生力。脱贫不能一味地依靠外部“输血”,更重要的是自身“造血”,要从解放思想入手,教育引导广大贫困地区群众破除“等靠要”观念,树立“宁愿苦干、不能苦熬”的思想理念,坚持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地位,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热情激情,挖掘个体资源,发挥个体优势,提高个体能力,靠辛勤劳动改变落后面貌,靠自己双手摆脱贫困,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内生动力”论充分体现了扶贫工作要重视贫困主体的作用,让贫困群体在思想上想脱贫,在行动上要脱贫,在技术上能脱贫,才能最终摆脱贫困。可见,精准扶贫需要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既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中来,注重外在性的帮助和扶持,形成扶贫合力;更要转变贫困主体的思想观念,提升贫困主体自身的内生力量,提高他们脱贫的实际能力。

四、体现了短期性与长期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表现为发展的稳定性和短期性,运动表现为事物发展的持续性和长期性。解决贫困问题既具有短期性的特征,也具有长期性的特征。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实现如期脱贫,可以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决不能有半点含糊。2015年6月18日,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3]他还说,要“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实现民族地区贫困家庭和困难群众稳定脱贫。”[9]因此,精准扶贫,需要把握好时间节点,首先实现短期目标,保证到2020年实现脱贫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精准扶贫工作又绝不是在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当前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越往后,剩下的人口贫困程度越深、脱贫难度越大。同时还要看到,稳定脱贫是一道更不容易过的坎,一些刚过贫困线的群众抗风险能力差,得一场病、遭一场灾、市场行情不好,很可能就会返贫。这些都决定了扶贫必然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曾把摆脱贫困比喻成水滴石穿,他说:“就拿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发生巨变,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的变化。”[10]58所以,扶贫脱贫,必须目标一致,矢志不移,长期坚持,“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上下功夫。”[11]精准扶贫是一个短期目标实现和长期决战的过程,做好短期扶贫工作,实现短期脱贫,可以为长远脱贫打好根基,坚持长期扶贫脱贫,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达到脱贫的最终目的。

五、体现了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只有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才会有更高层次的精神活动。而人的精神活动,或者说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扶贫既要体现在物质上,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需要,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要体现在精神上,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水平。强调了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的重要性,他说:“贫困地区要走上富裕的道路,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为此,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成为我们最紧迫的中心任务。”他还说:“但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10]149当然,对于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而言,摆脱物质贫困是第一位的,首先要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通过发展产业、资金整合、社会帮扶等方式使贫困群体能够在吃穿住、教育、医疗等方面得到基本保障。在摆脱物质贫困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摆脱精神贫困。精神贫困是导致物质贫困的主要根源,思想意识的落后往往造成经济水平的落后,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与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保守直接相关。摆脱贫困,从根本的意义上说是要摆脱思想和思路的贫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说过:“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10]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摆脱思想意识的贫困需要加强对贫困家庭、贫困人员的教育培训,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劳动和技术能力,树立脱贫的自信。多次强调,扶贫必扶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他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12]这些论述都说明了扶贫不仅要体现在物质上,更要体现在精神上,把扶贫与扶智结合起来。既要通过物质扶贫积极进行精神扶贫,也要在精神扶贫中做好物质扶贫,相辅相成,两手抓两手硬,如此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六、体现了客观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种客观实在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却能够为人类所认识。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能够认识客观世界,而且能够改造客观世界。贫困是客观存在的,贫困的解决也具有自身的内在规律,我们首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扶贫脱贫的客观规律。指出,“扶贫工作……切忌空喊口号,不要提好高骛远的目标。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特色经济。”[13]就是要求我们要把握住贫困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实际的扶贫目标,制定符合实际的扶贫政策。同时,扶贫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贫困人口多,致贫原因复杂,政策衔接难度大,特别是一些特困地区发展内力严重不足,这都要求我们必须在尊重贫困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3]一些地方扶贫成效不大,精准脱贫不明显,很大程度上在于当地的干部和群众积极主动性不够,习惯于被动扶贫,政府给什么就要什么,没有积极主动脱贫的意识和苦干实干的精神。实现稳定持续脱贫,必须把握住扶贫脱贫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总之,精准扶贫脱贫要做到客观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尊重事物的客观性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不尊重客观性,不从实际出发,就不可能找到扶贫的真正有效道路。要正确地把握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扶贫脱贫的规律性认识就会认识不足,就不可能真正的解决贫困问题。

作者:邓义昌 单位:中共商丘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N].人民日报,2013-11-06(1).

[2]春节前夕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N].人民日报,2016-02-04(1).

[3]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N].人民日报,2015-06-20(1).

[4]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4-01-26(1).

[5]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30(1).

[6]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1).

[7]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5-10-17(1).

[8]谈扶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9-01(7).

[9]贵州省民族和外事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N].贵州日报,2014-12-22(1).

[10].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2.

[11]关于扶贫开发论述摘编: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EB/OL].www.jingzhunfupin.com/yaowen/2015/1224/8525.html.

[12]给“国培计划(二○一四)”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回信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勉励广大教师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9-10(1).

[13]稳中求进改革创新[N].人民日报社,2013-1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