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病人拔除尿管方式对尿潴留影响

时间:2022-06-10 03:11:00

昏迷病人拔除尿管方式对尿潴留影响

留置导尿是临床最常用的一项基本操作,广泛用于排尿困难、麻醉、手术前以及危重病人的尿量观察等方面[1]。神经外科病人常有排尿功能紊乱,需要留置导尿,临床上因留置尿管时间长,拔管后易引起第一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传统方法采用尿管定时开放后随时拔除尿管,但仍有20%左右的病人需要进行再次导尿,既增加病人的痛苦,又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2009年1月~2011年1月选择我科100例男性昏迷并留置尿管病人对拔管方法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科住院100例留置尿管的男性昏迷病人,年龄35~60岁。其中,脑外伤48例,高血压脑出血52例。留置尿管原因有尿失禁、尿潴留、手术。全部采用气囊导尿管,留置尿管时间为7~20d,平均12d。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年龄35~58岁,脑外伤22例,脑出血28例。其中,手术20例,尿潴留13例,尿失禁17例。对照组年龄37~60岁,脑外伤26例,脑出血24例。其中,手术19例,尿潴留12例,尿失禁19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留置尿管病人在留置后当天即进行尿管定时夹闭、开放;遵医嘱拔尿管,拔管前一般用呋喃西林溶液进行膀胱灌注。灌注前将液体用恒温箱加温至38~40℃,灌注量视情况而定,小于或等于500ml。触及其膀胱感觉充盈时,抽净气囊内灌注液后,适当转动尿管后给予缓慢拔管,同时给予膀胱区按摩,拔管与按摩同步进行。拔管后病人一般可迅速排尿,并可达到冲洗尿道的目的。对照组留置尿管病人尿管定时夹闭、开放,遵医嘱拔尿管,不论膀胱是否充盈随即拔除尿管。

1.3观察指标

记录拔除尿管后至第1次自行排尿的时间。观察拔管后第1次排尿情况:能自行排尿的为自然排尿成功;自行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经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诱导排尿的为诱导排尿成功;需要再次导尿者为排尿失败。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

2结果(表1)

3讨论

3.1神经外科病人因疾病原因留置导尿的几率较高,尤其昏迷病人由于各种反射减弱,在抢救治疗中使用了大量脱水剂,易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下降,成为无张力性膀胱。膀胱长时间处于空虚状态,膀胱内张力减弱,膀胱逼尿肌收缩力降低以致不能正常排尿[2]。因此,部分留置尿管的病人拔管后,还会发生尿潴留,而导致重置尿管,增加了感染的机会,亦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延长住院天数,影响医疗护理质量。

3.2神经外科病人因疾病原因在拔管后发生尿潴留约占25%。掌握拔除尿管的最佳时机,拔除尿管时机选择得当可减少尿潴留的发生[3]。实施早期尿管定时开放,能尽快建立自主膀胱功能,使膀胱的贮存和排尿功能得到继续发挥作用。排尿机制表明,膀胱空虚时逼尿肌在副交感神经紧张性冲动的影响下处于轻度的收缩状态,使膀胱内压保持在0.984kpa,膀胱具有较大的伸展性,当少量尿液充盈膀胱时,膀胱内压上升后很快会回降。当尿量达到400~500ml时,膀胱内压才会超过1.0kpa而明显上升,如果膀胱内压增加至3.43kpa,逼尿肌出现节律性收缩,排尿欲望明显[4],此时,通过在充盈的膀胱上给予一个按摩力既能继续增加膀胱内压,又能刺激昏迷病人膀胱肌的收缩以致排尿。此外,昏迷病人的反应能力下降,应用灌注液体来充盈膀胱比自体尿液充盈膀胱更能加快对病人膀胱感受性的刺激反应而加快排尿,于是大量液体和尿管一起被排出体外。温热刺激会使病人感觉舒适,精神放松,排尿顺畅,从而减少排尿困难和尿潴留[5]。

3.3美国CDC研究表明,尿管留置1天,泌尿系统感染率为10%,大于14天感染率为100%[6]。利用呋喃西林液进行灌注至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拔出后又能立即排尿,起到了及时的尿道冲洗作用,减少了细菌在泌尿道定植的时间,对预防泌尿系感染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