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艺术在学前教育的应用

时间:2022-10-09 10:12:40

民间剪纸艺术在学前教育的应用

摘要:剪纸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千百年来文化历史积淀的产物,集中全面地体现了我国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和审美理念,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我国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文通过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以及结合温州乐清的细纹刻纸背景,探寻其在学前教育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意义。剪纸是高职高专学前美术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学前教育中有效开展剪纸教学,不仅充分激发学生的艺术思维,并就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发扬与流传,是我们需要努力去探究的。

关键词:剪纸艺术;价值;学前教育;传承与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剪纸的形式和制作手段现在越来越丰富,产生出了富有自己地方特色和地区的剪纸文化与特色,剪纸有它独有的民族性、观赏性、装饰性、实用性。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深入,美术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也是学校的美术特色工作的重要举措。我校自己编写的《手工》教材,里面涵盖了剪纸课程,内容由浅入深,从简单到繁,通过对“剪纸”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剪纸的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与创新能力。

一、剪纸艺术的教学目标

通过我校编写的课程与我们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相结合,讲解了剪纸的概念和剪纸的种类,让学前教育的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剪纸艺术特点,课堂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领略到古老艺术的魅力,使学生掌握了剪纸的形式、对称方法、套色等方法,从简单的点、线、面入手,到比较复杂的团花图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民间剪纸在学前教学中的教学意义与价值

(一)精神与技艺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积淀了数千年的民族底蕴,它的素材来源于人民的生活民俗活动,有很强的地域性,以当地的民族文化作为落脚点,有共性,也有个性,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2]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集智慧与创造的产物,是一种精神文化,人民群众在创造时,没有带任何功利的思想,创造出了适合于我们大众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作品。民间剪纸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系列的艺术寓意与形象,融入了各种植物、动物、人物形象,每个形象符号有自己的独特含义,不仅仅表达的是一种图腾崇拜,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祝福的美好愿景,人们还用谐音来表达寓意,是中国文化象征的地位的体现。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是民族的根,所以将剪纸艺术与校本课程结合起来,让学生懂得尊重地方民族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感受我们民族文化的艺术内容化,弘扬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

(二)滋养美学概念,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创新渠道

民间剪纸艺术是集美学与艺术创造为一体,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祝福,在学校开展剪纸课题的教学活动,有助于系统的学习民族文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很强,比较不喜欢平淡的理论讲授形式,故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学前教育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及时点拨引导。如剪纸第一课讲到“剪纸的概念”,剪纸运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黑白分明,并且每个图案背后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期望与寓意。剪纸题材来源于生活,有“朴素、通俗”的特点,也有“大气、神韵”,使学生动手又动脑,提高了学生对剪纸美学的理解,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的不断交替、撞击,才会引发学生无穷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剪纸技能技巧的同时,又探索出了新的教育理念。[1]

三、在学前教育中如何开展民间剪纸艺术教学

幼儿是学前教育的对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代表,学前教育也不是一种简单的教育,不仅仅只简单的传授知识与文化,而应该是人格的塑造和文化素养的培养。那么这些品质的培养,离不开对我们本土优秀的文化的了解,欣赏和感受我国传统文化带来的精神情感和体验。在幼儿教育中融入民间剪纸艺术,是一项重要和大胆的举措。[3]

(一)结合幼儿的生理年龄特征,制定可行的学前教育教学计划

学前美术教育课程要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展开教学,幼儿课程安排需要灵活、多变,因此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可通过民间艺术的介绍,再到剪纸艺术的视频或者图片,比如通过简单的图形--认数字,或者小动物的头,利用剪纸艺术,将数字剪成特色的图案,可以进行增加各种纹样的装饰。又或者通过皮影戏故事形式,让幼儿进行讨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结合我校的校本课程《手工》——剪纸,了解剪纸的基本种类,常用纹样,再到表现形式(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折叠团花剪纸纹样等,引导学前教育学生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制定基础课程,从简单的点、线、面,纹样入手,让孩子的手部肌肉得到锻炼,加强肢体的协调性,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有更好的挖掘智慧和创造能力。根据校本课程内容,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结合培养的总目标,选择适合幼儿阶段的简单的剪纸课程,比如简单的对称图形,叶子、花朵、交通工具等,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或者四方连续的方式,裁剪出可以在课堂上操作的图形,课后再进行梯度练习,拓展稍微难一点的剪纸课程,起到课中巩固,课后拓学的作用。

(二)民间艺术教育与教学方法的融合

引导学生感悟民间剪纸作品的艺术美,渗透民俗文化教育,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师课前任务,学生通过教师的任务单,可以自行分组,小组成员和组长,学生通过文献的查找、网络上的搜索收集,或者去博物馆展览馆去查找资料,学习相关的剪纸基础知识与理论,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收集大量文献,自主归纳概括的能力,又锻炼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4]2.经验分享法。通过课前的任务单的学习,采用小组分享的方式,在课中进行经验的分享交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传播人,也让学前教育的学生提前体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小组成员将汇总的知识填写在成员表格中,组长进行上台汇报,采用ppt汇报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知识概况的能力。3.实践教学法。了解了民间剪纸艺术来源于人民生活,为了锻炼学生去更深刻地理解民族文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加当地的博物馆或者文化馆、展览馆,鉴赏著名的剪纸作品,并且可以现场教学,了解剪纸的技法,学习前辈们的优秀剪纸的构图与创作构思。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剪纸艺术欣赏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现代的课堂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是现在课堂上比较常见流行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通过白板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仪器,讲解民间剪纸的历史发展,收获丰富的情感体验;针对优秀作品的分析,观看剪纸艺术大师的剪纸过程,直观地学习到了剪纸艺术作品的技法;并且可以通过师生讨论,逐步观看剪纸的步骤,让学生扎实地学到剪纸艺术的方法,加深了对剪纸艺术的理解。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演示每一个步骤,学生可以跟随老师一步步操作练习,实现教、学、做相合一。

(四)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课外丰富剪纸文化

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室资源,制定规范教室的使用规章,选举学习小组组长,发动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兴趣小组的活动。教师通过邀请民间优秀的剪纸教师或者艺术工作者到教室进行现场授课,通过外授老师的指导,更能促进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热情,让学生成为校本课程的创新者,实践者。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剪纸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民间剪纸艺术馆或者手工作坊,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假期安排学前教育的学生深入开展民间剪纸艺术学习,调查和研究温州地区的著名剪纸之乡——乐清的《细纹刻纸》,平阳的《太平钿剪纸》,全方面认识家乡的民间剪纸文化,感受家乡剪纸的特点之美,从而热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学生参与剪纸文化交流活动,比如传统节日上的剪纸作品,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鼓励学生参与这类活动的作品展出,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对剪纸文化的求知欲望,领略本地区的剪纸文化内涵,引起对剪纸艺术的共鸣。2.开展校内剪纸比赛,以赛促练。根据学生的水平情况,可以分组分年级段进行校内的选拔竞赛,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让学生去积极尝试。反映新时代的美好生活,社会主义建设等题材,展现正能量、地方文化的剪纸作品。并设置奖项,激励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作为领导、评委,评选出优秀作品,并将优秀的作品进行展出,这样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师的认同,也让更多的学生喜爱上传统文化。比如元宵节,可组织班级进行猜灯谜、剪纸活动;端午节可进行龙舟龙的文化的比赛,把民间民俗活动和课程结合,起到让学生拓展研究民间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构建以传承文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3.借助剪纸艺术,打造校园环境文化。校园环境要构建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创造有地方特色又民族文化的校园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校风,对学生发展会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剪纸课程、剪纸活动等途径,进行校园环境创设,比如在教室中,可张贴剪纸形式的名人名句。其次,也可在走廊上,粘贴学生的优秀剪纸作品,如十二生肖、梅兰竹菊等。再次,校园内,可以悬挂教师的优秀剪纸作品,教师的作品可以给学生以引领示范的作用;悬挂学生比赛的优秀作品,营造浓厚的剪纸艺术氛围,让学生进行投票,让每个学生有自主发言的权利,带给学生身心的快乐与放松。最后,每个月每个班级可以设计出具有自己班级特色的黑板报,结合文字、古诗等形式,内容可以是古代剪纸的发展历史、各种人物或者故事等。通过将剪纸融合到校园里,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我国剪纸艺术的热爱之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激发师生、生生的剪纸热情与兴趣,提高了剪纸技能,又起到了宣传我校剪纸文化的特色作用。

(五)将传统的剪纸文化与现代元素、现代思维相结合

从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来看,剪纸艺术也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也将面临失传的边缘。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让传统文化的剪纸艺术与现在艺术多元结合,比如创造出综合材料的方法技法等,创造出新的剪纸元素,碰撞出新的火花,使其具有历史性又有现代性。[5]

四、结语

基于此,开发民间剪纸艺术的校本课程,将剪纸艺术嵌入到学前教育当中,并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不仅传播了精神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并利用现代化教学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等,满足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唤醒了学生对家乡本土艺术文化的热爱,充分实现了民间艺术与课堂教育相结合的特点,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生根与发芽。

参考文献:

[1]潘鲁生,苗红磊.民俗文化——剪纸[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154-155.

[2]刘小霞,白素英,潘婷.民间美术在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

[3]孙茜.论美术教育的人文化与学生素质培养[C].全国优秀美术教育论文集,1999.9.

[4]王大根著.美术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邓福星主编.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作者:金露 单位: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