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刘三姐主题学研究

时间:2022-03-16 11:43:44

民间艺术刘三姐主题学研究

一、引言

广西民间艺术刘三姐是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提倡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化自信的前提下,运用主题学的研究方法,对广西民间艺术刘三姐背后隐藏的主题思想、主题流变、主题与母体的关系、主题的特征和文化意象等,进行系统研究,总结提炼出隐藏在广西民间艺术刘三姐背后的主题思想,梳理出这些主题在不同时代的演变脉络,探究出其主题与母题的延承关系,研究其文化意象系统,挖掘出潜藏在广西民间艺术刘三姐背后的精神范式和文化基因,及其独特性,与广西民间艺术刘三姐文化生态不断变迁的复杂亲密关系,从而为广西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和完整性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从新的视角和理论高度,寻求新的方案,建言献策。同时,也丰富和增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生态的多样性,提升了对广西优秀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文化自信。

二、刘三姐的母体意象与原型

提起广西,人们很容易想到歌仙刘三姐(又称刘三妹、刘三姑等,下同)。在广西,关于刘三姐的故事,千百年来从民间传说到文献记载不断演变。并且广西很多关于刘三姐流传的地方,大都把刘三姐说成是本地人。那么在这么多刘三姐的神话、传说和文献记载中,刘三姐的原型究竟是什么?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GustavJung,1875—1961)认为:“原型”就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从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普遍意象。即原型是人类长期的心理积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因而是作为潜在的无意识进入创作过程的,但它们又必须得到外化,最初呈现为一种“原始意象”,在远古时代表现为神话形象,然后在不同的时代通过艺术在无意识中激活转变为艺术意象①。因此,荣格的原型理论有时指“集体无意识”,有时指“原始意象”。论文中的“原型”,采用荣格“原始意象”这个概念。但是,荣格的“原始意象”中的“意象”,与中国古典艺术中“意象”的内涵不同,如果直接用“原始母体”或“母体意象”,则更能准确诠释中国艺术的母体,主题也更为准确。要寻找刘三姐的“原型”,或者说要寻找刘三姐的“原始母体”,可以从壮族古老的民间宗教古籍《壮族麽经布洛陀》中寻找刘三姐的出处。《麽经布洛陀•本磨口八》中“麽丑魂姆”有这样的唱词:“三界三王置(天地水三界由三王安置),四界四王造(天地森林和四界由四王创造);额九头造河(九头额造河沟),龙九头造泉(九头龙造泉)。嘹三妹造友(嘹三妹造爱情),鸟九头造果(九头鸟造果);甫安洛造怀(那位造水车的人造牛),婆九头造姆(九头婆婆造猪)。”②这里“王”指的是壮族全知全能的创世神、始祖神、智慧神和宗教神布洛陀。其中“嘹三妹造友”中的“嘹”字,在壮语中含有“玩耍”“唱歌”“娱乐”和“恋情”的意思,“友”字则指男女的“婚恋”“情爱”和“情人”。“嘹三妹造友”是指爱唱歌好玩乐的三妹,受布洛陀之命,创造出了人间的山歌和爱情。这里造“友”的“嘹三妹”,就成了人间歌神和爱神的象征。秦汉以后,随着中原战乱,大量汉族南迁,汉文化在岭南越人地区获得了广泛传播,越汉文化开始交流和互相吸收,壮族先民开始用汉语编写和演唱自己的山歌。在壮汉文化交流中,由于壮族先民原本没有姓,但是汉人不知“嘹”的含义,就根据汉人的姓氏,把“嘹三妹”写成了“刘三妹”,并用文献记载下来。清初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女语•刘三妹》中,就把“刘三妹”称为“始造歌之人”。后来人们又把刘三妹尊称为“刘三姐”,从此,“嘹三妹”便以“刘三妹”“刘三姐”之名被封为“歌仙”,并以各种各样的故事和歌式在岭南各民族中广泛传播,出生在壮族先民原始蒙昧时代的嘹三妹,艺术时代完成了由歌神到歌仙的转变,成为岭南各族人民歌神和爱神的象征。刘三姐作为人间歌神与爱神的象征,从文献记载的壮族先民所唱的《越人歌》中,也能追溯到其文化渊源。“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③这首产生于春秋时期的《越人歌》,表达了越人船家少女与楚王子同舟共游的喜悦心情,以及对楚王子的仰慕之情。并且目前在广西平果县流行的嘹歌与《越人歌》,在五言体式、韵律压腰脚韵,以及歌的开头起兴句式方面,仍有很多相同和相似之处。可见,刘三姐就是壮族先民这种好歌擅唱的特定民族文化环境和心理的象征与体现,是壮族先民歌谣文化“尚越声”古风余韵的继承和发扬,是以尊崇人的聪明才智和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主题意象体现。因此,关于刘三姐的原型与母体问题,可以从壮族创始布洛陀神话中的歌神与爱神的象征“嘹三妹”中窥见其原型,也可以从文献记载的壮族先民女子唱的《越人歌》中探寻其文化渊源,还可以从现在壮族情歌嘹歌所继承的艺术风格中,去寻找其演变踪迹。

三、刘三姐主题意象的变迁

(一)新中国成立前刘三姐的主题意象。1.新中国成立前民间传说中刘三姐的主题意象。新中国成立前岭南各地刘三姐传说讲述的刘三姐是一位出身贫寒、聪明善良、能歌善唱、勤劳能干、不嫌贫爱富,又颇具有几分巫神巫仙性质的农家女子。如宜山县(今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民间刘三姐的传说中认为:刘三妹是唐代宜山下涧村(又说中枧村)壮女,唱歌,哥哥担心刘三妹唱歌耽误干活,便铺床挡门不让妹妹出去唱歌,但刘三妹会遁隐术,照样出去唱歌。哥哥要求刘三妹煎软石头,才允许她唱歌,刘三妹也能做到。刘三妹和哥哥比赛锄地、砍柴,哥哥都比不过刘三妹。哥哥趁和刘三妹一起去砍柴时,砍断藤条,加害刘三妹。三妹掉下河,漂到柳州,哥哥到柳州鱼峰山寻找刘三妹,刘三妹已经升天成仙。柳州民间传说认为:刘三妹漂到柳州,被在柳江上打鱼的渔翁救起,后刘三妹在柳州鲤鱼峰的鲤鱼岩唱歌,成了歌仙。扶绥县刘三妹民间传说认为:刘三妹貌美勤劳、唱歌,附近没有人能唱赢她。县里一位绅士贪图刘三妹美貌,给刘三妹母亲送来几十两黄金说亲,三妹不同意,愿意同一砍柴小伙子结婚。城里绅士送来更多黄金,三妹还是不答应,刘哥便趁三妹上山砍柴时,把三妹推下河,三妹死后,歌声仍留在山上的崖壁上,过路人仍能听到石壁上有刘三妹的歌声。桂林市刘三妹的民间传说认为:刘三妹和她的情人白马郎同游桂林七星岩,二人曾在石台上唱歌,唱了三天三夜,许多人来听,后来三妹要走,白马郎依依不舍,忽然刘三妹化作一尊石像成仙去了,后人便把这座石台称作“歌仙台”。④从以上广西各地的民间传说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前民间传说中的刘三姐的主题意象,大都是一位出身乡野,唱歌,聪明过人,勤劳能干,心地善良,不嫌贫爱富,而又具有几分神气和仙气的淳朴农家少女。故事情节的主要矛盾,还是刘三姐和哥哥刘三的封建家庭伦理矛盾。2.新中国成立前文献记载中刘三姐的主题意象。新中国成立前刘三姐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文中记载刘三妹乃春州(今阳春)人也,文中并没有对刘三姐做详细解说。对刘三姐作详细解说的是明代作者孙芳桂《歌仙刘三妹传》。传中记载刘三妹生于唐中宗神龙年间,七岁好笔墨。十二岁通经史,善为歌。十五岁,歌名益盛,千里之内,闻风而来。十七岁,有邕州少年张伟望,读书解音律,造门来访,乡人敬之,筑台西山之侧,令两人登台为三日歌。后二人又登山上高台,继续比赛唱歌,至第七日,两人都化为山上石人,成仙而去。清顺治年间进士王士祯的《池北偶谈》也记载有相传唐神龙年间,刘三妹与邕州白鹤秀才登西山高台为歌三日。秀才歌芝房之曲,三妹答以紫凤之歌等,至二人竞唱到第七日夜晚,两人皆化为石。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著的《广东新语》也有刘三妹的记载。刘三妹相传为始造歌之人,生于唐中宗年间,年十二,淹通经史,善为歌。三妹解音律,遇某种人,即以某种声音作歌,某人奉之为式。刘三妹曾与白鹤乡一少年登山而歌,七日夜歌声不绝,俱化为石。清张尔翮撰写的《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记载了作者访友所见的刘三妹:刘三妹乃一善歌佳人也。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甫七岁即好笔墨。年十二,能通经传而善为讴歌。年十五,受聘于林氏,来和歌者终日填门,但没有一位胜过刘三妹。年十七,朗宁白鹤乡一少年秀才张伟望,慕名而来和刘三妹对歌。乡人敬之,为二人架一高台,二人于高台上,一唱阳春,一唱白雪,不分高下。后三妹曰,此台太低,请登山顶高台与君子长歌七日如何?于是二人登山顶,偶坐而歌,若出金石,闻声于天。至七日,乡人乃遣童子数人登山以请,二人亦化为石。三妹所许林氏登山以看真假,亦化为石。新中国成立前文献记载中的刘三姐的主题意象,与新中国成立前民间传说中的刘三姐的主题意象相比,则变成了一位好笔墨、淹通经史,解音律,善为歌,遇某种人,即以某种声音作歌,某人奉之为式的始造歌之人和懂礼法的大家闺秀。与刘三姐婚配的少年,与前面民间传说中的刘三姐相比,也由乡下的淳朴劳动青年,变成了通经博古的秀才书生。新中国成立前文献记载中的刘三姐的主题意象与民间传说中的刘三姐的主题意象相比,显得有些学究气,少了一些淳朴、自然和大胆的乡野气息。但是,无论新中国成立前民间传说中的刘三姐的主题意象,与新中国成立前文献记载中的刘三姐的主题意象有怎样的差异,刘三姐主题意象中最核心的部分,即刘三姐主题意象中,刘三姐唱歌,心地善良,聪明过人的主题意象,始终没有发生变化。(二)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刘三姐的主题意象。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宜山县(今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业余作家邓昌伶将刘三姐民间传说改编成剧本,据考证这是改编刘三姐民间传说的最早剧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邓昌伶改编的刘三姐神话剧本,在当时既没有发表,也没有引起很大关注。1954年,在宜山县文化馆工作的覃桂清,在收集宜山县中枧村刘三姐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整理,把刘三姐民间传说改编成文本化的刘三姐,几乎原封不动地寄给了报社,但是没有被报社采纳。此时覃桂清正准备调离宜山,恰在此时覃桂清结识调到宜山高中教书的萧甘牛。在调走之际,覃桂清把自己收集整理的刘三姐传说故事,交给了萧甘牛。萧甘牛又通过自己到宜山中枧村的采风和调研,在覃桂清刘三姐传说故事的基础上,增加了刘三姐的对象李示田和财主莫仁怀(莫人坏),因为萧甘牛的改变契合了当时阶级斗争为纲的大背景,1956年9月,这篇以刘三姐为题的刘三姐民间传说改编,很快发表在《新观察》上,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代背景和国家话语,开始影响刘三姐主题意象的演变。1957年,宜山桂剧团根据萧甘牛发表的《刘三姐》文本,创作了桂剧《刘三姐》。1958年冬,柳州市委宣传部主持了一次座谈会,会后决定由柳州剧团选择刘三姐作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创作题材。1959年元旦,柳州市文化馆干部曾昭文完成了彩调剧《刘三姐》的编写,被称为第一方案。第一方案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增加了说媒和对唱两场戏。1959年3月,第一方案参加柳州市文艺会演,4月参加了南宁市的全区献礼汇报演出,受到了各界观众的好评。1959年5月15日,在上级的支持下,刘三姐第二方案创作组成立,组员由曾昭文、龚邦榕、邓凡平、牛秀、黄勇刹组成。1959年6月底,第二方案创作组经过采风,创作出彩调剧《刘三姐》第二方案。后经过集体修改,1959年7月底创作了彩调剧《刘三姐》第三方案。第三方案主要包括抢亲、说媒、对歌、禁歌、反禁歌和骑鲤鱼升天等,其中禁歌、反禁歌成为全剧的主线。1959年8月14日,第三方案在柳州首演后,又先后到全区各地和南宁市会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形成了全区争演《刘三姐》的热潮。1960年4月11日至27日,全区举行了《刘三姐》的文艺汇演。1960年元月初,创作组根据全区会演的讨论经验,创作了第四方案,但创作组对第四方案仍不满意,又于1960年2月底创作完成了第五方案,禁歌和反禁歌依然是贯穿第五方案的主题。1960年初,自治区党委成立了以郑天健为负责人的改编小组,以彩调剧《刘三姐》第三方案为基础,吸收其他剧团的一些情节,打乱原有的情节,重新编排,于1960年6月,把彩调剧《刘三姐》改编成歌舞剧《刘三姐》,包括:投亲、护山、诡计、拒婚、对歌、阴谋、布阵和抗禁八场,以及尾声传歌。歌舞剧演出后,受到各界好评,1960年7月歌舞剧还到北京进行了三个月的汇报演出,其间还在中南海和怀仁堂为国家领导人进行了汇报演出,受到等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表扬。彩调剧《刘三姐》上演后,受到了北京歌剧院的重视,北京歌剧院派遣著名编剧家乔羽等到柳州协助该剧的修改和提升,乔羽到达柳州后,与其后到达柳州的长春制片厂的导演苏里一拍即合,产生了把彩调剧《刘三姐》改编成电影的想法。1960年4月1日至12日,编剧乔羽在彩调剧《刘三姐》第五方案的基础上,创作了电影文学《刘三姐》的剧本。电影中的刘三姐,是一位唱歌、聪明、大胆和具有明显阶级觉悟的、敢于反抗的壮族姑娘形象,以唱歌、对歌和禁歌为主题,展开了刘三姐带领众乡亲与财主莫怀仁的阶级斗争。电影《刘三姐》还突出了爱情描写和广西的地域色彩描写,把刘三姐的民间故事传说与广西优美的地域美丽山水景色结合起来,被称为歌美、人美和景美的三美佳品。1961年电影《刘三姐》在全国公映后,继而在港澳台和东南亚开始公演,立刻引起了轰动,旋即风靡东南亚,乃至走向全世界,刘三姐成为国内、东南亚,乃至全世界的知名人物。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刘三姐的主题意象,由于受当时时代背景和国家话语“以阶级斗争为纲”文艺政策的影响,刘三姐的主题意象由新中国成立前民间传说中唱歌的农家少女和文献记载中知识渊博的大家闺秀,演变为带领众穷苦乡亲进行阶级斗争的女英雄。故事主题也由新中国成立前刘三姐与哥哥的家庭伦理斗争,转变成刘三姐领导穷苦乡民,与地主和官府的禁歌与反禁歌,霸占茶山与反霸占茶山的阶级斗争。与刘三姐对歌的对象,也由砍柴的樵夫和秀才等,转变为由地主莫仁怀请来的封建帮闲文人。(三)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刘三姐的主题意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当时以发展地方经济为主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政策方针指导下,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单一的国家意识形态话语为主的刘三姐主题意象,被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历史内涵的传统文化符号为主题的刘三姐意象所取代,刘三姐的主题意象,又在市场经济这张无形大手的支配下,获得了新的商业主题意象的表征和建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文化商业资本的进一步发展,导致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昔日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想象,刘三姐又成了迎合大众对昔日偶像的怀念和广西少数民族风情的符号象征和想象,刘三姐被转化为广西各地方的文化商业资本符号意象。如广西各地的“刘三姐”文化旅游公司、“刘三姐”剧团和“刘三姐”大观园等。其中举办最有名和最成功的,应该是南宁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和桂林的《印象•刘三姐》。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方政府开始轮流举办“三月三歌节”。1993年,“三月三歌节”,开始更名为广西国际民歌艺术节。1999年,广西国际民歌艺术节改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是一场由南宁市政府主办的,集商贸、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大型国际节庆活动。从2002年开始,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始实行“政府办节、公司经营和社会参与”的市场化办节机制。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这种大众文化实行的文化产业运行机制,明星文化成为其消费焦点和经济增长支点,但是传统的刘三姐的主题民歌,却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核心和支柱。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传统的刘三姐歌圩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把传统的刘三姐的主题意象,转变成市场机制下的新的刘三姐主题意象。同时,传统刘三姐的民歌和主题意象,也借助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走出了广西,走向了全国和世界。2004年3月20日在桂林阳朔首演,由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越任总导演,梅帅元任总策划和制作人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集刘三姐民族品牌文化、桂林山水旅游文化和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品牌效应于一体的视觉盛宴和文化精品,实现了经济、文化和旅游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印象•刘三姐》演出包括《序•山水传说》《红色印象•对歌》《绿色印象•家园》《金色印象•渔火》《蓝色印象•情歌》《银色印象•盛典》《尾声•天地唱颂》等七个场次。“在表演的过程中伴之以电影《刘三姐》的歌曲,从听觉上强化观众——特别是中国观众——关于半个世纪前的经典影像的印象和联想。演出的画面与声音配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刘三姐传说’的构思。”⑤《印象•刘三姐》将刘三姐的民族文化意象与桂林山水旅游相结合,并运用了新的商业合作形式进行创意,重新阐释和建构了新的时代背景下刘三姐的主题意象。

四、刘三姐主题意象变迁的原因

通过以上对广西民间艺术刘三姐母体意象、原型和主题意象不断演变的分析得出,刘三姐主题意象不断变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社会和时代的需要,造就了刘三姐主题意象的变迁,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刘三姐主题意象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前民间传说中刘三姐的主题意象,是一位爱唱歌、唱歌好、聪明善良和勤劳能干的农家少女。新中国成立前文献记载的封建文人眼中刘三姐的主题意象是一位知书达理、知识渊博和能歌善唱的大家闺秀。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开始当家做主,无产阶级的文艺思想成为刘三姐再创作的指导思想。由于受到当时社会和时代的影响,刘三姐的主题意象被塑造为思想觉悟高、疾恶如仇的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和女英雄。从前是刘三姐和哥哥的家庭伦理矛盾,在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戏剧和影视剧的改编中,转变成刘三姐带领众乡亲与财主莫仁怀的阶级斗争矛盾。原来刘三姐是和农夫、樵夫对歌,后来演变为是和几位秀才的对歌,再后来转变为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刘三姐带领众乡亲,与财主莫仁怀请的走狗封建帮闲文人的对歌。刘三姐带领群众与财主和官府的抗税、抗租,禁歌和反禁歌斗争等,所塑造的刘三姐主题意象,则被打上了当时时代和社会的烙印。其次是民间艺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刘三姐主题意象的变迁。刘三姐属于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大都由不识字或者识字不多的劳动人民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因此,民间艺术具有口头性、集体创作性,以及变异性和传承性等特点。如各地刘三姐的传说中,大都认为刘三姐是本民族和本地的传说。所以,刘三姐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会随着不同的创作者和不同时代的需要,而有不同的变化。比如在故事情节方面,仅刘三姐的结局方面就有成仙说、传歌说和化石说等。在刘三姐的人物意象演变方面,刘三姐从聪明善良、勤劳能干的农家少女形象,封建文人眼中的大家闺秀形象,转变为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带领众乡亲进行阶级斗争的女英雄形象,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广西各地资本符号的意象象征等。再次是刘三姐收集和整理者的审美意识和知识局限,是刘三姐主题意象变迁,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前民间传说和文献记载中刘三姐主题意象差异和变迁的主要原因。民间传说中的刘三姐主题意象是劳动人民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劳动知识,集体和口头创造的刘三姐,是一位勤劳、聪明、爱唱歌和唱歌好的女歌仙。旧社会由于受到封建儒家学说和伦理道德的影响,按照他们的儒家审美标准塑造的刘三姐主题意象,则是一位知书达理、知识渊博、智慧聪明、唱歌和恪守礼教规则的大家闺秀,这主要是由于他们之间的审美意识和知识局限造成的。最后是接受者的审美需要和审美趣味,也是刘三姐主题意象变迁的重要因素。如在以上刘三姐主题意象的不断演变中,接受者的审美趣味和思想感情等,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转化为商业资本符号的刘三姐展演和旅游,一切以取悦游客和吸引游客为目的。脱离了原生民俗的刘三姐旅游表演,转变成了取悦游客的具有观赏性的审美主题幻想。当然,影响刘三姐主题意象演变的原因很多,比如钟敬文提出的“‘故事牵连说’,即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往往从其他故事借用某个情节,造成两个故事传说情节上的‘牵连’”⑥。即刘三姐的一些民间艺术情节,在别的民间艺术情节中,也经常出现,刘三姐的故事情节,有可能是把它们借用过来,成为多个故事情节“牵连”,从而使刘三姐民间艺术不断地获得丰富、提高和变化,成为刘三姐主题意象不断演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五、结语

通过对广西民间艺术刘三姐母体与主题意象的关系,刘三姐主题意象的演变,及其背后原因分析,论文得出,从嘹三妹、刘三妹到刘三姐、《印象•刘三姐》,由于受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影响,民间艺术自身的特点,与收集整理者和接受者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和知识局限等的影响,刘三姐的主题意象不断变迁。但是,刘三姐唱歌、歌才过人和智慧聪明等主题意象,以及以对歌为核心的故事情节,却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很少发生变化。因此,刘三姐唱歌、歌才过人和智慧聪明的主题意象,以及以对歌为核心的故事情节,所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就是潜藏在广西民间艺术刘三姐背后的精神范式和文化基因。这同时也为广西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和完整性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启示。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西民间艺术刘三姐的主题意象,其次生文化形态,是可以随着背后文化生态不断变迁,而进行活态创新和发展的,但是其最为基本的精神范式和文化基因等主要文化形态,却需要不断的保护和传承下去。

作者:高尚学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