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04-01 11:08:20

公共管理学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PBL教学法是一种教育范式的革新。PBL教育理念是指以成果为目的的一种能力导向教育理念。基于此种理念,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创造和设计丰富的学习环境,以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主体的转变,达到全面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团队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本文梳理PBL教学方法的缘起与定义、基本要素、教学思路及其优势,根据管理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与PBL教学法实践的必要性,提出PBL教学法运用于公共管理学教学中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PBL教学法;公共管理学;教学改革;策略

1问题式学习的缘起与概念

1.1定义。PBL简称问题式学习,是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医学教育领域的一套完整设计学习情景方法。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方式,由Barrows教授于1969年首次提出,此种教学方法已经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知名度。具体而言,PBL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目标、以问题为基础、以教师作为导向,并带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教学方式。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差异在于其强调任务性和问题意识,而传统的教学法则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讲授。PBL主要通过制定和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将学习与解决问题挂钩,让学生投入问题的解决中,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性探索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得科学知识,并塑造和培养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敏锐力。PBL教学法不同于案例分析法。主要有三方面。其一,PBL教学法更注重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过程,而案例分析法是在教师已经讲授了课程的相关知识,学生根据掌握的相关知识,通过案例进行解析的方式进行知识巩固和展现的一种学习方法。其二,PBL教学法注重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即学生、教师与专家成员在一个真实的情况下对问题进行团结协作,一同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的是指导性作用,进而能极大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而案例分析法在无团队合作情况下也可进行。其三,PBL教学法要求学生要提供一套可公开分享的“成品”,即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其作为课堂的学习成果呈现。而案例分析法仅要求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对某个案例进行剖析,不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创新实践。1.2基本要素。PBL教学法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几点。其一,问题导向。作为以问题为驱动导向的教学方式,其主轴是以问题为核心教学点。其二,真实性。PBL教学法中涉及的问题都必须是学生在其专业领域可能遇到的“真实”问题。因此,所设计的问题属于非结构化也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案,解决的方法靠学生自主探寻。其三,自主性。PBL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讲授技巧,而学生需要自主承担学习的责任,并对自我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1.3教学思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学生进行分组探讨—得出最优答案—教师总结与点评。教学思路大致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为了提出合适的问题,教师需要在上课前查阅课程有关的文献、教材与资料,进行整合提出问题并发给学生。其次,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给出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并分小组进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的最终讨论成果将通过课堂展示呈现。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对资料阅读和解决问题方案以及结果呈现进行补充和点评,并对学生存在不足之处做出总结。1.4优势。其一,PBL教学法相对轻易获得来自各方提供的可靠信息,并能为学生营造轻松、主动的氛围,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并充分表达自身观点。其二,由于PBL的自主性特点,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正确认识,教师也更容易通过学生的表现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同时此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发现新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三,PBL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在多方面提升学生寻找资料、学习资料、自主获取新知识,以及口头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这对学生未来在专业领域的实践工作将非常有利。PBL教学法创新了教学领域“被动式”教学的固有方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突破了以往的“教师主讲、学生参与”的模式,形成了“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关键、课堂气氛是灵魂”的教学思维。此外,教师的身份也重新获得定义,即从学生的“知识库”转变成学生知识探寻的向导、促进者和信息咨询者。因此,相较传统教学法,PBL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潜力和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创新、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2基于公共管理学教学的PBL教学法必要性分析

2.1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由于PBL教学法实践上需要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搜索,因此为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需要去查阅文献、书籍以及各类与问题相关的课外资料,并将搜寻到的资料进行整合形成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可以快速拓宽学生搜集学习资料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学生被动式学习,教师一味灌输的教学方式有极大的意义。2.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PBL教学法提升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搜集资料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我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PBL教学法通过要求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相较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法,更能快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不仅达到学生获取知识的目的,也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因此,PBL教学法对于突破学生“动脑不动手,学习不实践”的现状有极大的作用。

3基于PBL教学法的公共管理学教学改革策略

3.1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理论知识丰富的课程,若单凭教师的口头传授,学生在理解与把握上难度较大。PBL教学法通过问题式学习融入教学中,其固有的教学场景设计能极大提高教学质量。在公共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行政管理专业相关知识与时事热点进行无缝隙融合,在对专业知识进行全面分析的情况下,设计合适的场景,抛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也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以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3.2创设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PBL教学法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意愿。由于其问题驱动的教学要素,要求学生在得到问题后自主参与资料的搜集、讨论,自主对文献和资料进行消化后探讨出最优方案。公共管理学这门课程属于导论性质,其中很多章节如人事行政、领导科学、政府公共关系学、行政伦理学都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毋庸置疑,主动参与、积极收集资料、喜欢发言的学生能积极承担学习任务,达到良好的预期教学效果,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予以积极鼓励。而对于仍习惯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特征,努力创设宽松融洽的学习气氛,以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充分调动每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学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3.3为学生提供多学科学习素材。PBL教学法基于某一个问题或者某一个项目实施开展,但并不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专业或者行业里。作为研究与学习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在真正地钻研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领域时,须与时俱进,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因此,在PBL教学应用于公共管理学课程时,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鼓励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融合,交叉研究,尝试着将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与知识内容等引入到特定的问题与项目研究中,使学生能够拥有较为宏观的视野,较为深刻的学科认知和较为全面的学习心态。3.4提升教师教学素质与教学技巧。在教师层面,PBL教学法对教师知识面、教学技巧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运用PBL教学法时,教师须具备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并对课程内容有熟练的把握,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范围,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剖析,选择合适的例子并从中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此外,教师须具备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方法探索时要适当教授技巧和把握课堂节奏。同时,教师还须具备调动和激发学生积极性的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总结归纳能力,在学生探索问题和搜集资料时及时给出指导意见以及探索技巧,并在学生提出方案后进行归纳分析。3.5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学习热情。PBL教学法的实施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的积极配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动力因素。由于大部分学生习惯性满足于“灌输式”和“被动式”的学习,欠缺发现问题意识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单纯追求“高分数”而非知识的获取,故此可能对PBL教学法产生抵触,认为此种教学方式在浪费时间。因此,PBL教学法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公共管理学课程的相关知识,积极搜索和查阅文献,形成小组团队协作以及知识公开分享,对问题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反思,进而寻求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所以,这也要求学生迅速转换角色,从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问题讨论,从自身出发,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WikieK,BurnlsL.ProblembasedLearning:Ahandbookfornurses[M].London:PalgraveMacmilian,2003.14.

[2]LoanD.How-to-doguidetoProblem-BasedLearning[M].UK:UniversityofManchester,2004.5.

作者:黄蓝 单位:广西梧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