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在村镇规划的应用

时间:2022-08-26 09:28:33

测绘地理信息在村镇规划的应用

乡村是一个包含自然生态、经济生产及居住生活的有机系统。受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民族性格的共同影响,贵州地区分布着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村寨,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且具有极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特色村寨的规划、构建形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紧密结合,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演变和时间沉淀出的文化精华。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小城镇及乡村建设力度,从政策角度肯定了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价值,各地以此为契机陆续对村镇开展统一规划,力图在测绘技术及相关地理信息资源的支持下做好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四川大学建筑系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3个专业开展了测绘与聚落认知、聚落保护及更新规划相结合的古建测绘专业实践,将近4年对贵州省屯堡村落本寨、荔波县落水葩古寨和贵阳市镇山村的测绘、调查、科研和规划设计的相关成果汇编成《贵州民族村寨测绘与保护更新设计》一书,经东南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9月出版发行。书中呈现的优秀案例既有充分的理论阐述,也有具体的规划方案,测绘信息详尽、论述充分,对于教学而言是一部制作精良、编者团队专业的实用教材。

在“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共同推动下,乡村规划与建设已成为当前乡村发展的重要内容,即根据乡村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历史传统因地制宜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村地区空间和社会面貌的明显改善。长期以来,农村地区扮演着供给土地和劳动力的角色,对于各具特色的乡村来说,高强度和均等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入并不能解决当下村镇规划中面临的困境。当前村镇规划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忽视了乡村空间原有的环境组织肌理和地域特点,体现传统文化和风俗的建筑特色和文化符号被任意更改。其次难以适应乡镇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缺乏对村民社会结构和组织关系的解读。再次缺少数据信息和相关技术的支持,如地域空间内整体的数据影像资料,综合地形因素、建筑物信息以及人口变化情况等。加上我国地域广大,乡村环境复杂、文化多元,村镇规划需要充分尊重乡村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化规律及承载的乡村居民的情感、血缘和社会关系。《贵州民族村寨测绘与保护更新设计》一书充分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实地调研贵州民族村寨的案例,为乡村规划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村镇规划涉及大量数据信息。众所周知测绘技术可以为建设和规划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村落需要用好测绘技术在数据测量和获取地理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收集好现状数据和资料,为村镇规划建设工作提供指导。测绘大致分为前期、广告13中期、后期等3个阶段。

前期测绘人员借助专业知识和仪器对现场现状开展测量,测量完成后绘制图纸。如《贵州民族村寨测绘与保护更新设计》一书绘制的本寨总平面图、建筑布局图、不同街道的立面总图、街道不同角度的立面图、青龙寺平面图、青龙寺位置示意图、青龙寺剖面图、双狮院平面图和双狮院剖面图,这一系列图纸为指导古寨开发规划奠定了基础。特色村寨是贵州旅游产业的重要分支,本寨整个寨子坐北朝南,背靠青山视野开阔。这里保留的屯堡文化直观地反映在当地的聚落建筑上,不论是空间布局还是结构、材料都呈现出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书中针对本寨规划设计的保护更新方案中,首先是拓宽游览区末端的道路,实现游人休息场所向古村落水景风光的自然过渡,同时新建一座观景亭,使游人可以看到位于本寨东北角的荷塘全景,荷塘与道路间新增水榭平台,进一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拆除了原本建在本寨村口的现代建筑,一方面可以集散、转换人流,另一方面扩宽了原本中心广场,保持了村落整体风貌的完整性。如此完成了中后期测绘任务,即在现状图纸和规划工程图纸的基础上把规划方案落实到建筑用地上,保障工程的建设时序和规划设计的科学性。水葩古寨由于四面环山,道路弯曲错综复杂,整个村寨都是吊楼木房,建筑布局多是并联式,同时水族人民特有的习俗也对整个村落的建筑产生了影响。调研小组测绘了水葩古寨的总体鸟瞰图、村落透视图、整个建筑群落的透视图、街道内部的透视图、总平面图及重点建筑的平面立体图,测量完毕后在不改变村寨空间内在机制的前提下提出了“传统村落保护”“慢生活理念下的体验式水族村落”“以产业更新为主导的水葩古寨保护与营造”等3个规划方案,给出了从规划编制到管理再到实施的具体对策,使得空间性、文化性和时间性统一地呈现在规划编制中,不论是产业发展、空间建设还是基础设施配套都切实体现在了实施路径的不同阶段。可见随着现代科技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测绘工作获取的地理运行信息和采用的技术手段在规划应用中为延续乡村风貌和反映村民意愿提供了基础资料。村镇建设,规划先行,规划指导建设已经成为城乡建设的惯例。村镇的合理布局直接关系到其后期的稳定发展。通过论证和研究并结合乡村实际设计的规划方案不但保持了传统村落的生命力,也使得乡村建筑重新焕发活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取得了明显成果,对村镇土地资源空间信息与分布情况的精准测量和分析为实现村镇规划的系统性布局提供了数据支撑,加上政府部门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引,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和现代建筑科技完美体现在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风貌中。《贵州民族村寨测绘与保护更新设计》一书运用现代化策略,将镇山村打造成了布依族传统文化与梯田景观相融合的体验式艺术小镇。镇山村三面环水、一面环山,是典型的民族村寨。调研小组重点测绘了5个建筑,得出了周边环境、景观资源、生态环境现状、产业结构、人口情况、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教育资源及整个村落的经济技术指标,同时进行了地理区位和交通区位分析。根据测绘数据、调研成果和相关规范,在保留布依族民俗文化原真性的基础上开发了定制庄园和互动农业等特色农林业产业。引入了大地艺术节,游客可以一边欣赏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艺术家的作品,一边感受布依族的节庆活动氛围。

在武庙周边创办了布依学堂,展示当地特色农耕、服饰、语言和建筑文化,将艺术与乡村风貌完美融合。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水文、林地资源开展老屋的艺术化改造。结合布依族传统特色文化设计了生态博物馆,为当地打造了民俗艺术走廊。陆路和水路打通了区域间联系,为游客提供了多样的观景路线,做到了保护与开发并重,坚持了资源融合、挖掘特色和主体参与,形成了“两轴一带四核心”的规划布局,将传统生态文化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空间是通过人类有意识的活动而产生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村镇规划根据人们长期适应空间环境和思想观念变迁的价值体系,为传统乡村空间植入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功能。标准和规范性的测绘工作及专业的土地规划为村镇规划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综上所述,开展规划实践应重点关注至少3个方面。一是村镇规划应建立在对乡村科学认知的基础之上,掌握乡村社会特征和居民行为特点,把握影响整个空间规划的重难点。二是村镇规划应坚持多学科视野选择技术手段,村镇规划实质是多层次、多领域、多要素及多部门的综合实践,科学的时间目标、静态的图纸绘制和动态的施工过程关联度极高。三是村镇规划应满足多样化需求,做到把空间秩序内化在生产逻辑中,实现村民目标与政府目标的完美结合。

作者:张小苏 单位:河南地矿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