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

时间:2022-10-28 09:09:12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

1关于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

1.1因温差形成的收缩裂缝

建筑结构处在温度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结构的一定收缩膨胀。如果施工时在低温季节完成的,那么完成后因季节变化随之温度上升,这样在混凝土的内部就会出现温度的应力,同时也会产生向外释放的挤压力。若温度差异大,此力就会超出规定的范围和限度,随之就会出现混凝土裂缝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后浇带这项技术,它主要用在温差较大的施工中以克服温差导致的建筑裂缝。为此,在事前的控制阶段,就要把“温度应力”放在首位考虑,事先给裂缝做出预留,这样就方便在混凝土内部收缩、硬结后执行浇筑后浇带的任务,进而实现整体性结构的构建目标。

1.2处理裙房结构问题以及基础设计问题

后浇带施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设计(不超过22层的楼房)以及裙房结构设计、基础结构设计中,但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和了解建筑施工地基也有重力方面的沉降影响,需要合理的进行后浇带施工。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首先要借助于地基的沉降量来得出后浇带进行浇筑的适当时间,施工人员应在后浇带施工设计前计算、核对整个裙房的结构以及基础强度,以便在连接成整体时计算出后期结构体因为沉降而形成的内部应力。这个过程里的施工顺序为:先进行建筑结构的主楼施工,然后进行裙房方面的施工,再进行后浇带方面的浇筑施工。

2建筑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分析

2.1选择合理的时间以及断面形式

施工时为避免因受力太过集中而造成的建筑结构变形,同时也为了防止在浇筑后浇带后的直缝问题,在选择断面形式方面就要设置成同混凝土结构断面形式一样的断面形式,此外我们还要在后浇带施工的时间选择方面,考虑混凝土完成构建的时间是在两个月以内,后浇带的浇筑施工在沉降工序完成后方可进行。裙楼施工总量相对小于22层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施工总量,如同一时间段内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就会出现裙楼提前竣工,而22层以下的建筑主体施工尚未完成的情况。这样一来,两个建筑之间的沉降时间有的较早有的较晚;还有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产生沉降会大于裙楼荷载的诸多原因,这一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施工者要等到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彻底地沉降完成后,方可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工序。这需要在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设计图纸里进行说明,因施工材料、施工季节不同,浇筑时间需要被延后一段时间。

2.2设置合理的宽度和间距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采用需要保持建筑施工结构良好的整体性,这个前提并不意味着切割建筑施工结构整体为相互之间没有关系的模块,而是要设计合理的间距及宽度。例如,在对于不超过22层楼高的楼板以及基础有受力效应处的钢筋就不能被断开、切割,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施工结构有一个良好的整体性,这才符合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标准要求。如果建筑施工中需要采用的后浇带的跨度很大时,施工人员就要对受力的钢筋进行断开、切割处理以方便施工,但是需要在后浇带以后的浇筑过程中再进行焊接联接处理,这样施工就可以避免楼板因为两头过大受力而导致的结构下垂弯曲现象产生。

2.3建筑中后浇带的施工位置及施工温度

在建筑施工中采用的后浇带施工技术位置选择尤为重要,需要选择混凝土构件接受外力最小的那一部分。对于建筑施工中的剪力墙施工,不会在中部位置处设置后浇带,要在大梁和模板上选择极佳方位,方可防止因为剪力过大以及弯矩过大造成的构建压力。材料的选择首先需要清理干净裂缝,清理积水,保证后浇带的构件表面有超过24h的湿润度。施工材料要选择无收缩类型的微膨混凝土,在进行垂直施工缝的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在混凝土初凝时借助于压力水来冲洗,冲洗到混凝土出现骨料,然后再冲洗干净钢丝网。在后浇带温度设置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进行浇筑工序,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新老部分能够较好地进行结合。根据资料数据显示,最合适的施工温度为10℃,这也是热力理论学科里物体膨胀与收缩最佳的结合温度。后浇带混凝土要在浇筑完成后的2~3d内结束,以便于防范混凝土的干裂问题,为此一般会选择在早晨或者傍晚时段完成这项工作。

3结语

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在现代的建筑施工项目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它有效地防止了建筑施工裂缝的出现。这项技术的应用对解决建筑施工主体的裂缝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提高施工质量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青英 单位:山东同泰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