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岩土地基处理对策

时间:2022-04-24 03:59:00

建筑岩土地基处理对策

某高层建筑,由高层主楼15层、12层、10层及裙房2层组成,建筑面积为19800m2,高层主楼设地下室2层。高层部分呈三角放射式,平面呈Y形,长、宽水平距离各为40m,高层、低层总长104m,总宽62m。建筑物高度,高层为56.4m,裙房为10.6m,高层主楼平面如图1所示。建筑场地较平坦,场地标高71.000~72.OOm。地基土层情况是:从地表面向下,第1层新近沉积土[O41,厚0.40~2.70m,第2层膨胀土[Ol1,厚4.70~26.OOm,第3层碎石土[Q1],厚o.50~2.70m,第4层花斑灰岩fO2lJ岩溶发育,溶洞较多,最大直径为2.Om,小溶洞较多。除在膨胀土层中有滞水层外,在基岩中未见地下水。根据物探及钻探结果,基岩埋深南浅北深,高层部位基岩面起伏最大幅度为14m左右,裙房部位尚较平缓。裙房仅2层,无地下室,基础埋置较浅,采用十字交叉梁基础,基底不直接接触基岩面,基底下加砂垫层适当处理使地基均匀。高层主楼箱基埋置较深,岩土地基复杂,本文主要介绍这部分的地基处理。高层主楼场地典型工程地质剖面如图2所示。全避开基岩陡坎,决定建筑物向东南方向再移位3m。在按施工图纸开挖基坑,挖至一5.O00m时,普遍进行了钎探。在普遍布孔间距4m,局部间距2m,个别间距lm后,发现建筑物地基下的基岩起伏变化较勘察报告提供的大。按移位后的新位置,在12层东墙轴线下的地基仍有局部基岩埋置较浅,基本与箱基底平,即基坑挖至箱基底标高后,这部分岩石即露出基坑底面。在箱基底的其他个别部位也有距箱基底小于1.30m的岩石,这部分岩石虽未露出基坑底面,但其距箱基底太近,对箱基均匀受力十分不利。基坑开挖并钻孔钎探后,发现了土洞,其位置深度在离箱基底近lOm处,洞宽1.5O~2.OOm,洞深5.60m,洞中底部高2.30m被泥砂充填,洞中上部3.30m为空洞。考虑今后建筑物使用后,地下水位改变时,土洞再次被水冲刷,可能再被扩大,也有可能改道,土洞虽距箱基底较远,但因上部荷载大,箱基埋置深,仍在影响范围之内。

1处理方法

(1)本工程地基下卧层基岩表面坡度较大,在移位后靠近陡坡处坡度仍大于10%,并且在北部出现基岩石芽局部隆起出露。由于基岩表面倾斜,使基底上层厚薄不均,所以,要考虑岩面上土层厚度的变化、地基土的承载力和压缩性相差悬殊而引起箱基的不均匀沉降,并考虑上覆土层沿基岩面滑动的可能性。具体处理方法是:对隆起的基岩与箱基底持平者,小炮炸除1.30m,上做1.OOm厚砂垫层,分层夯实。对隆起的基岩与箱基底小于1.30m者,也要炸除一部分,炸至距箱基底1.30m,做砂垫层,至箱基底留出300mm。为解决箱基底沉降不均问题,把整个箱基底铺300mm厚瓜子片状石屑垫层,使箱基底形成一个褥垫,具体作法如图3所示。

(2)对土洞的处理。岩溶土洞分活土洞及死土洞两种,一般走水的土洞为活土洞,不走水的土洞为死土洞,其处理方法也不同。本工程发现土洞后,复经密布钻孔,查清土洞的范、规模,经压水测试,各钻孔水道均通畅,确定土洞为活土洞。活土洞的处理原则是疏导地下水,使其水流通畅。处理措施是:从基坑底向下挖井,挖至洞顶,清除洞内泥砂,洞底分层铺填块石,厚度为2.30m,上铺碎石,厚度为3.30m,至洞顶以上即用灰土夯填,直做至石屑褥垫层下。

2常用处理方法分析

(1)岩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处理软弱部分,即压缩性较高的地基,使其适应坚硬部分,即压缩性较低的地基。例如本工程移位后,计划采用箱基局部坐到基岩上的混凝土现浇层上,这是由于基岩顶面距箱基底较近,而大部分采用箱基底做桩基的作法,这部分基岩顶面距箱基底较远。因造价高、工期长,且基岩溶洞分布规律未完全探清,因而未予采用。根据工程具体情况,也可采用局部大开挖、换填,或用梁、板跨越等方法。这种处理方法其处理效果好,但不经济,且施工工期长。另一类是处理压缩性低的地基,使其与压缩性较高的地基相适应,做到调整岩土交界部位的相对变形,避免由于该处应力集中而使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褥垫法是处理岩土地基中常用的既经济又安全可靠的方法。本工程采用石屑褥垫法,目的是调整南北不均匀沉降,因为基岩面上的土层厚度不均,悬殊较大。根据有些高层建筑地基处理经验,采用石屑做褥垫层,由于其遇较硬地基后,能自动滑动,产生较好的调整地基变形的作用。褥垫层的厚度视所需调整的沉降量而定,一般采用粗砂、碎石、级配卵石300~500mm,采用石屑,厚度300mm即可。

(2)对下卧层基岩面坡度较大的地基,除考虑地基承载和变形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外,还应考虑地基土沿倾斜面滑动。当基岩表面相背倾斜,且离基础底较近时,相当于大孤石地基,应予炸除处理,换成褥垫层。当基岩相向倾斜,彤成沟道时,对建筑物的危害相对减小,视沟道深度及建筑物荷载大小确定处理。对局部隆起的地基及大块孤石地基,当其距基础底较近时,对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十分不利,一般应预处理。常用的褥垫处理方法,造价低,施工方便,效果较好。

(3)褥垫层法是通常对岩土地基处理常用的、简易的而又可靠的方法。褥垫层所用的材料有粗砂、碎石、级配卵石、石屑等。利用粗砂、碎石作褥垫,其调整地基的压缩性较好,但采用级配卵石、石屑,其适应硬、软/f‘的地基,利用其滑移性好,可以更好地调整地基的压缩性,调整地基的不均匀变形。对碎石、石屑褥垫层,浇筑混凝土基础垫层时,应注意使混凝十水灰比小一些,防止水泥渗入褥垫层,将褥垫层材料胶结,其滑移不自由,使褥垫不能发挥作用。对粗砂褥垫层,天然级配的河砂、卵石褥垫层,因构成隙较少,这个问题不突出,但也应注意施工质量。

(4)岩土地基的处理,不能只是孤立地处理地基,应对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作为整体考虑,因为它们是共同工作的,在许多情况下是互相补偿的。建在岩土地基上的建筑物,除加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外,对于红线外。根据该市的规定,不允许锚杆穿过用地红线,因此不能采用。

3支护结构设计

3.1支护桩设计

支护桩各段设计参数见表2。表2支护桩各段设计参数计算桩长/m边坡有效桩长/一n桩径/n1m桩问距/n筋(含锁【=_I梁)东侧AB段151449001.218+25东北侧BC段1716.410001222击25北侧CD段15l44900l2I8由25西北侧DE段l5144900l216+25西南侧EF段1413.4900l216+25南侧FA段l514.4900l216+25支护桩有效桩顶标高为一3.400m,即嵌入锁口梁0.1m。主筋均匀J置,桩底端2.0m范围主筋减半。箍筋,加强筋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3.2桩顶喷锚支护设计

(1)南侧及东侧:桩顶边坡放坡开挖,第一级坡高1.5m,坡比1:1;其F土体在锁口梁施工时沿搅拌桩垂直开挖。中间设置1.0m宽平台。坡面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采用小6,喷射混凝土为C20,喷射厚度10em,加速凝剂l%。

(2)北侧及西侧:桩顶喷锚支护结构部分锚杆共两排:建筑物较长、体形又较复杂,而地基硬、软明显悬殊时,应用沉降缝将建筑物分开,以减小由于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危害。对高层建筑与低层裙房不便设沉降缝时,可采用预留施工后浇带法,待高层主体完成后,再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以减小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后浇带从基础作起直至上部全部结构,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上部结构及基础采取措施后,再配合地基处理,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3)加强地质勘察,彻底掌握岩土地基情况。在复杂地质条件F,建造高层建筑,其地质勘察工作更应加强,为结构设计提供的地质报告更应详尽、准确。工程地质勘察布孔较一般情况下为密,深度应探至基岩面,并深入500ram,待开挖基坑后,再进行加密钻孔补探,遇地质构造复杂的局部部位要重点探测,直至完全掌握情况为止。也可先在建筑场地进行物探,即用物理方法(例如地震波)在地面上探出地层构造情况,工程地质勘察据此布孔,再进行详察。用物探开路,再用工程地质勘探_羊察,二者结合,较易摸清岩土地基的地质构造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