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渗透教书育人思想

时间:2022-11-19 10:17:41

生物化学渗透教书育人思想

摘要:《生物化学》内容博大精深,许多重要的生物化学原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物化学原理,培养同学们的“健康意识”、“环保意识”以及“为人处世”之道,结合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素养”,不但能有效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关键词:生物化学原理;健康意识;环保意识;为人处世;科学素养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教书和育人必须并重、密不可分。《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是研究生命的化学本质的科学,力求从分子水平回答“生命是什么”这一永恒的难题。这门课内容博大精深,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生物化学原理,其中的很多原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适时地将这些深奥的理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但能有效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1结合生物化学的原理,培养同学们的“健康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经常有同学不吃早餐。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健康意识,每学期第一次上课时就重点强调,上《生物化学》课必须要吃早餐,但不能到课堂上吃,还特意问大家,这矛盾吗?同学们都说,不矛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强化吃早餐的重要性。比如讲到“胆固醇的分布及功能”时,强调不吃早餐易患胆结石。胆汁是由肝细胞不断生成的,在非消化期间进入胆囊内贮存,不吃早餐导致胆囊中的胆汁没有机会排出,而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大量析出、沉积,久而久之形成胆结石。再比如讲到“糖酵解”的意义时,重点阐述糖酵解是某些细胞(眼角膜、红细胞,特别是大脑细胞)唯一生成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triphosphate,ATP)的途径,成人每天约需要160g葡萄糖,其中120g用于脑代谢。如果不吃早餐,葡萄糖得不到及时供应,将对这些细胞产生很大的影响。讲到“糖异生”时进一步强调,如果不吃早餐,体内葡萄糖缺乏,将通过糖异生补充,从而加重肝脏的负担。通过一学期的强化,很多同学告诉我养成了定时吃早餐的好习惯,有毕业好多年的同学见到我时,仍然记得不吃早餐的危害!另外,讲代谢部分时,强调肝脏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保肝护肝,需要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不要熬夜,最好在十一点之前入睡,坚持锻炼等。还有“烫发的生物化学原理”“煤气中毒的生物化学原理”“酶原激活的生物学意义”等,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的健康意识。

2结合生物化学的原理,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环保无小事,保护生态环境,是造福社会、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2017年10月18日,主席在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但是,随处乱丢垃圾、过度使用塑料袋等行为随处可见,国民的环保意识亟需提高。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只有自己真正做到了,才会对别人产生正面的影响。平时的生活中,我非常注重低碳环保,比如一水多用、基本不使用塑料袋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会留心挖掘生物化学原理中蕴含的环保理念并不失时机地传达给同学。三羧酸循环(也称柠檬酸循环)是三大类营养物质代谢的枢纽,从草酰乙酸与乙酰辅酶A合成柠檬酸开始,经过一系列循环又回到草酰乙酸,循环中每一种物质被重复利用,最大限度发挥了自身的作用。这启发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循环利用的。每次讲到柠檬酸循环时,我都会把自己的环保理念传授给同学,并倡导同学们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尽量减少白色污染。丙氨酸-葡萄糖循环使肌肉运动产生大量的氨和丙酮酸,两者都要运回肝脏进一步转化,以丙氨酸的形式运送一举两得;在肝脏中,丙酮酸可以生成葡萄糖,氨通过尿素循环排出体外。这样的安排真是太完美了,简直无可挑剔,我们不禁慨叹生命的神奇和伟大。讲到这里,我给同学们展示了一张照片,一个用过的洗衣粉袋子装满了垃圾,然后让大家解读。起初,同学们一头雾水,在我的提示下,一名同学站起来说:“洗衣粉袋子和垃圾都要运到垃圾桶,它们一块运送,既节约了资源,也达到了运送垃圾的目的,这也是丙氨酸-葡萄糖循环给我们的启示!”真是生活中处处有环保啊,这位同学的回答令我十分满意,也博得了大家羡慕的眼神和热烈的掌声。

3结合生物化学原理,教授“为人处世”之道

做人与处事是需要用一生去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只有生命终止,研究和实践活动才能结束,我们才能评价一个人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换句话说,做人做事,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和实践。作为大学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和道德修养,在课堂上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影响学生,以高尚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细细体味,我们会发现,生物化学的原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启发我们学会为人处世。酶活性中心的结构特点有两种学说解释酶与底物的结合,一种是“锁钥学说”,酶的活性部位和底物的形状是互补的,有利于酶与底物的结合;一种是“诱导契合学说”,底物分子或酶分子,或两者的构象同时发生一定的变化后才互补,第二种学说能更好地解释酶与底物识别并结合的动态过程。讲到这里,可以启发同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相互尊重,相互体谅,遇到问题时必须有一方或双方做出让步,才能保证关系融洽,和谐相处。生物化学中有一些迂回曲折的反应,比如,脂肪酸的b-氧化包括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等几个步骤,三羧酸循环中也有类似的反应,提示同学为人处世也需要适当灵活,遇到困难时应多开动脑筋,有时需要另辟蹊径,切忌“不撞南墙不回头”。酶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有接触残基,辅助残基,结构残基和非贡献残基,提示我们,在一个集体中,有的人处于重要地位,有的人处于次要地位,还有的人处于更加次要的地位,但每个人都代表集体的形象,每个人都在为集体做着贡献;如果这个集体是一个小家庭,爸爸妈妈支撑整个家,孩子则是家的“核心”,每个人都非常重要,提示我们每个人都应珍爱生命,努力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丙氨酸-葡萄糖循环则告诉我们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互相支撑,合作共赢。还有酶原激活的生物学意义告诉我们,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4结合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素养”

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自1901年开始颁布以来,有关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共产生化学奖、生理与医学奖合计70余项,是所有学科中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一个学科[1],可见生物化学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将诺贝尔获得者的感人故事融入课堂,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同学们对科学的向往,提高教学质量[2-3]。在氨基酸的化学性质部分,介绍英国著名化学家桑格的传奇故事。桑格是第四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也是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因测定出胰岛素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获1958年诺贝尔化学奖,又因发明测定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序列的方法(即桑格测序法)获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在研究测定胰岛素一级结构过程中,历经10多年,饱尝了数不清的失败,助手也离他而去,一个人坚持实验,终于在1953年弄清了胰岛素的一级结构。桑格一生淡泊名利,以极大的热情投身科学研究,于2013年11月19日在熟睡中去世,享年95岁。桑格还深情寄语中国青少年:“科学研究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你总是可以进行一些不同的尝试,它从来不会使人厌倦,有些人在遇到困难时就泄气,但我在遭受挫折时从来不着急,我会开始设计下一次实验,整个探索的过程都充满了欢乐。”讲到酶的化学本质时,介绍美国化学家,身残志坚的萨姆纳,他首次确认了酶的性质,获得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17岁时打猎被击中左前臂,被切除,从此,试着用右手做每一件事,靠顽强的毅力考入心仪已久的哈佛大学化学专业,后靠着诚意师从福林教授。1926年,提取到尿素酶,还发现酶可以结晶,并阐明酶的化学本质。讲到DNA的二级结构时,穿插双螺旋结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的故事。沃森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从小勤学好问,读了薛定锷《生命是什么?》受到极大的震撼,决心搞清楚遗传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克里克出生在英国北安普敦,从小读少儿百科全书,遇事好猜想,对科学入迷,中学时读了科学家鲍林的著作《普通化学》后,对化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自学生物学和化学。沃森和克里克在英国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一见如故,合作开始DNA之谜的探索。科学家们那种对科学执着、热爱、永不放弃的精神,善于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智慧以及协同合作、攻坚克难的团队意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4]。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生物化学》探究生命奥秘的学科特点,适时地穿插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不但能有效唤起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使其产生探知生命奥秘的欲望,还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增强学习动力。总之,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用心,在教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适时地渗透人生的哲理,以此来影响学生成才的优秀品质和思想,从而真正做到“教书育人”[5]。

参考文献

[1]郭晓强,时兰春.生物化学与诺贝尔奖.医学与哲学,2005,26(5):68-69

[2]朱葆华.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生物学杂志,2009,26(1):89-90

[3]王然,刘永,侯筱宇.诺贝尔奖史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西北医学教育,2010,18(5):985-987

[4]程红娜.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进行励志教育的探索.继续医学教育,2014,28(12):27-29

[5]王勇健,李毅,王星.专科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西北医学教育,2005,13(3):314-315

作者:朱葆华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