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移动学习模式研究

时间:2022-02-07 09:55:16

生物化学移动学习模式研究

1移动学习在基础生物化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基础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及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各生物相关专业如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特种经济动物、畜禽教育、农学、食品科学等各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两大部分,各部分又根据内容划分知识模块,课程章节较多,具有知识点丰富、生物学理论复杂、学生难掌握等特点。在课程教学活动中,为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提升,将移动学习应用在基础生物化学的教学中,使移动学习成为正式学习的有效补充。为了确保移动学习在基础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本研究前期在吉林农业大学开展了相关的问卷及访谈调查。问卷以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特种经济动物等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8份,有效率为93.60%,问卷涉及移动学习认同度、移动学习硬件条件、移动学习资源条件三个维度18个问题。在访谈调查中,访谈对象除了学生还包括相关课程的教师。1.1移动学习认同度。在回收的468份问卷中,74.79%的学生了解移动学习的含义并在以往的学习中使用过移动学习的方式,其余25.21%的学生仅仅理解移动学习的含义,表示并未接触过移动学习,没有学生对移动学习的含义表示不理解。92.73%的学生对在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使用移动学习模式表示赞同,6.41%的学生对此表示无所谓,0.86%的学生表示不赞同。数据表明,学生对移动学习的认同度和接受度很高,而支持移动学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利用智能终端的移动学习更方便、更自由;学习形式新颖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移动学习是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可以提高学习成绩[2]。1.2移动学习硬件条件。移动学习的硬件条件主要包括:智能终端设备以及网络条件两个方面,99.36%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14.96%的学生拥有平板电脑,每名学生平均拥有1.19台智能终端设备。调查显示,智能手机的平均CPU频率1.4GHz,CPU核数四核,RAM存储器2G,ROM存储器16G,支持MicroSD(TF)卡扩展,分辨率1280×720,屏幕尺寸10cm以上,而平板电脑平均的分辨率为2048×1536,屏幕尺寸20cm以上,以上的性能指标完全可以满足移动学习对智能终端设备的要求。在网络连通方面,拥有智能终端的学生100%可以通过数据流量或者学校的无线网络实现上网。以上数据表明,在硬件条件方面移动学习具有可行性。1.3移动学习资源条件。在接触过移动学习的学生中,资源是他们最关注的部分,从移动学习资源的数量上看非常丰富,但资源的有效组织不够,呈现杂乱的状态,学科专业针对性不强,学生检索费时、费力,准确性和质量也不能得到保障,这些问题都给学生选择、利用移动学习资源带来了障碍。98.29%的学生希望建设专门的课程移动学习平台,丰富专业资源,提高学习效果。在资源类型上,38.03%的学生更接受文本形式的资源,原因是文件小,产生的网络数据流量少;25.64%的学生希望增加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原因是可以通过课件来提炼主要知识点;21.37%的学生希望以在线练习的形式整合资源,原因是具有互动性和参与性,有利于对知识点的巩固;14.96%的学生认为视频或者音频形式较好,原因是这类更为直观,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

2移动学习模式的构建

移动学习不是一个松散的过程,而应是经过科学教学设计、组织化的教学过程,其中既要全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以此为目标,本研究将学生、教师、移动学习资源、移动学习技术、学习情境等基本要素整合,提出一个适合基础生物化学课程的移动学习教学模式。该模式由以下四个环节构成,即教学分析、教学设计、移动学习APP的开发、移动学习效果的评价。2.1教学分析。移动学习中的教学分析涉及到整个教学活动,包括对学生、学习环境等的分析。基础生物化学普遍开设在大学二年级,经过一年时间,大多数学生已经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尝试独立思考问题和完成学习任务,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认知能力,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具有较高的热情,但由于专业课程具有难度大、课堂教学进度快、复习不及时等特点,有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挫败感。因此,在移动学习设计及开发阶段要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特征和认知水平选定合适的学习资源。目前,智能移动终端主流操作系统有Android和iOS,2016年二者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了99.3%,Html5技术开发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具有响应时间短、启动更快等特点,对于视频点播方面,它所具备的语义和移动标记功能,相比Flash等传统技术,能更好地应用于Android和iOS操作系统上,iBookAuthor是用来为iphone以及iPad创建交互式多媒体图书的应用程序,这些创新技术和工具的发展为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4]。2.2教学设计。设计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实施的方向,也是教学活动预期达成的结果。移动学习是一种相对自主的学习方式,因此更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5]。在基础生物化学移动学习中应细化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例如在蛋白质化学这一章中明确学生掌握生命的最基本物质———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理化性质,氨基酸的分类、结构及两性本质,初步掌握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学生通过移动学习可以了解课程学习目标、预习新知识点、复习旧知识点、与同学探讨问题、获得教师指导、自测练习,而这些过程都需要相关学习资源以及系统支持。学习资源应保证内容简短、结构紧凑、主题突出,不同的知识点以不同类型展示所表达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例如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实验使用视频类型最为直观。自测练习能使学生及时对自己掌握知识情况进行测试。2.3移动学习。APP的开发经过分析和设计阶段,本研究以移动学习APP的形式将基础生物化学的学习资源和相关功能进行整合,主要包括:注册登录模块、学习模块、自测模块、专题讨论模块、交流模块五个部分,见图1。图1移动学习APP功能模块1)注册登录模块。实现各类用户的注册、登录以及权限校验的功能,为学生提供进入移动学习APP的学习、自测、讨论、交流的入口。2)学习模块。该模块是移动学习APP的核心部分,将各种类型资源,如课件、视频、音频、文本、电子图书、网页链接等按章节和知识点进行有效组织,并定期更新和维护,为移动学习提供资源保证。3)自测模块。基于移动APP的基础生物化学自测模块部分需要大量的试题支撑题库,教研室相关教师和课题组成员经过2年时间组建了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为辅的试题库。该模块可以实现按章节和知识点进行阶段性自测,使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学习情况,从而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调整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进行模拟考试,使学生了解自己对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4)专题讨论模块。针对基础生物化学课程中常见的问题设置专题讨论,鼓励教师参与其中进行相关讲解,向学生介绍相关研究热点和最新研究成果。学生也可以在专题讨论模块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问题,等待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解答和留言。5)交流模块。该模块功能与微信和QQ的即时通信功能类似,学生和教师不需要添加好友就可以自由交流。2.4效果评价。在移动学习APP推广使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效果评价,即在小范围内试用,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对APP相关功能进行改进。效果评价包括以下阶段:1)自我评价。课程教师及项目组成员在APP开发完成之后进行测试和自我评价。2)专家评价。聘请教育、课程相关专家对APP促进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给出改进意见。3)学生评价。学生是移动学习APP的最终用户,因此他们的评价尤为重要,采用访谈的方式了解APP的问题和未能达到学生需求的部分,从而推进APP功能设计和学生预期的衔接[6]。

3结语

随着无线网络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将移动学习与高等教育相融合,构建符合课程特点、学生特点的移动学习模式,必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通过移动学习模式在基础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实践和应用发现,应加强对学生认知水平、学习情境等方面的分析。

参考文献:

[1]朱守业.面向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和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12):67-70.

[2]刘敏娜,张倩苇.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移动学习研究:回顾与展望[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6):81-92.

[3]杨波,张立娜.云服务支持下协作学习方式的应用与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08下):276-278.

[4]张临英,晋欣泉,杨曼,等.基于移动APP的微课程资源优化设计研究[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26(3):32-38.

[5]杨波,张立娜.动态网站开发技术课程跨领域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2下):196-198.

[6]谢永朋,杨英歌.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2下):182-185.

作者:张立娜 杨 波 单位:1.吉林农业大学 2.长春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