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改革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24 06:49:00

课程标准改革管理论文

今年秋季,我市九年义务教育的起始年级,将要全部参加课程改革的实验。这意味着我市的课程改革试验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意味着我市将有更多的教师,要以课程改革试验者的身份,来面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也可以说,大家将要肩负起一种使命,承担起一种责任。面对着这样的机遇和挑战,要想在课改实验中尽到一名语文教师的职责,有许多事情要做。但摆在第一位的就是要学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是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一个纲领,一个依据。无论是教材的编写、教学的实施、教学的评价,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都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有些老师可能认为我教的是教科书,教科书怎么编,我怎么教就行了,学不学《课程准标》无所谓。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出来的,但教科书能不能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能不能体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则是另一回事。实际上课改实验,本身就包含着对教科书的检验这一目的。教科书已经打破了一家独尊的局面,现在是百家争鸣的态势。除了人教版的,还有苏教版的,语文出版社的,北师大的。这些不同出版社的教科书可能各有千秋,也可能会各有不足。对于其中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我们就有进行改造或弥补的责任。此外,即便教科书编得很好,也还有个如何使用、如何拓展的问题;也还有个如何将死的书本,变为活生生的教学实践的问题。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直接面对《课程标准》,直接学好《课程标准》,否则将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所以说,学好《课程标准》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一、《课程标准》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产物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是2001年7月正式颁布的,但它的颁布不是偶然的,有着广阔的改革背景和深厚的历史积淀。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课程标准》的出台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的问题,已经提了多年(80年代末90年代初),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境地,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距离我们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还没有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观念层面上和操作层面上的充分准备,还缺乏在这两个层面上对教师的明确的指导。1999年我国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这次课程改革的成功将使素质教育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得到解决。这次课程改革第一个重要的工程就是推出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以解决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层面上和操作层面上的问题。这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大前提,没有这个大前提后面的事情都无从做起。所以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的同时,《课程标准》的研制也就开始了。可见它是多么重要。其间经过多次修改并向各个方面的人士征求意见,包括教研员、一线教师、专家学者、中外企业的高层领导(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最后又请了7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文史学家、艺术家、教育专家进行了审议。这样才于2001年7月正式颁布。

2.《课程标准》的出台是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必然结果。

自建国以来,语文教学的改革起起落落从来没有停止过。当然各个学科都在搞,但搞得最热闹,起伏最大问题又最多的是语文学科。特别是1978年吕叔湘先生对语文教学提出尖锐地批评以后的20多年以来,语文教学的改革之风长盛不衰。语文教学走过了辉煌而又令人迷惘、艰难而又充满希望的路程。在这一过程之中,虽然成绩与失误并存,共识与分歧同在,许多大家关切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但是在实践上,我们积累了许许多多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在理论上我们大大开阔了眼界,对当今世界的各种流派的语文教育理论我们都有了了解。特别是经过1997年开始的那场大讨论,我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丰富了许多,深刻了许多。因此,主观和客观上都要求对这几十年的实践与探索作出一个总结。而《课程标准》也就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这一历史的责任。实际上课程标准集中地反映了当前语文界对语文教育的反思和大多数人的共识。《课程标准》中的每一字句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的积淀与沉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学好课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的,因为你必须了解每一字句后面所包含的历史过程,才能对这它的丰富内涵有深刻的理解。

二、学习《课程标准》应把握好几个要点

1.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

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在以前的大纲中有过几种不同的表述。

1956年大纲:一种重要的有力的工具。

1963年大纲: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

1978年大纲: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1986年大纲: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1992年大纲: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1996年大纲: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2000年大纲: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1年课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有力工具——基本工具——基础工具——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属于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是近50年来的我们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发展的轨迹。

从以上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工具性的烙印在我们的教学中是很深的。

1996年的高中大纲首次有了新的突破,在工具之前加上了“交际”二字作定语,这就对语文这一工具所特有的性质和功能有了一个更科学的界定。也就是说语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不是我们学习和工作中的诸如铅笔、钢笔、圆规、三角板等这类工具,而是人与人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这是其一。其二是特意指出了语文“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就告诉我们语文不是一个什么没都有的空壳,它是反映人类社会的事、理、情、志,表现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等丰富的精神内容的。这里已经包含了语文是具有人文性的这样的一层意思,只不过还没有明确提出。它的局限性也就在这里,它还是从工具的角度来认识语文的。“载体”是什么,是传递或运载其他东西的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还是工具。所以这种表述还没有突破工具这一范畴。

尽管如此,还应该说1996年高中大纲的提法为《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界定,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因为它与课标的提法只有一步之遥了。

《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表述有三点新的发展:

其一,指出了语文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它本身就是文化。这就对语文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二,为后面明确提出语文的人文性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其三,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长期以来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有了一个结论。

1997年以来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是非常激烈的。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是要摒弃工具性,独树人文性;

一是要坚持工具性,兼顾人文性;

一是要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程标准》使二者统一了起来,应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突破。

刚才已经多次提到人文性这一概念了,到底应如何来理解呢?现在我们就专门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人文性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要说清它的来龙去脉,不是这一篇文章能完成的。我想我们用个化繁为简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说语文的人文性,不说一般意义的人文性。我认为所谓语文的人文性,就是说语文不能离开人而独立存在,语文离不开人的精神活动,人的精神活动也无法离开语文。这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其一,语文与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的认知无法分离;

其二,语文与人的思维无法分离(人要将自己意识中的东西加以反思,一定要将意识活动中的东西变成句子才行);

其三,语文与人的交际无法分离;

其四,语文与人所创造的文化无法分离。

如果离开了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的认知、人的思维、人的交际、人所创造的文化,语文会是什么呢?

总之,语文和人的精神活动无法分离。一方面是人的精神活动创造了语文,另一方面语文又在改造着发展着人的精神世界。这就是语文的人文性。

2.了解语文课程的作用

《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这是历次大纲中都明确过的,强调语文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这次课程标准的新发展。这种表述全面地说明了语文对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奠基作用。

这两个基础是由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所决定的。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过程,也是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启发想像、展开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促进人际沟通、社会交往,培养合作精神、健康个性和良好习惯的过程。所以,语文具有打下人生本色的奠基作用。

3.树立四个基本理念

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是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又是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语文教学将要由于这一理念的提出而发生巨大的变革。

语文素养一词最早见于2000年版的初中、高中大纲,但是在这两大纲中只各出现一次,而且与“语文素质”“人文素养”“语文能力”并列使用,意义不明确,地位不突出。真正在语文教学思想上起革命性变化的,是200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它对语文素养的认识,在初中、高中新大纲的基础上大大推进了一步,那就是将语文素养视为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理念、第一理念。可以说,当今语文教学的许多新概念都是从语文素养这基本理念派生出来,或与它勾连的。可以说是语文素养的理念支撑着新的语文教学思想理论的基石,课标的指导思想一言以蔽之就是“语文素养论”。关于语文素养,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表述的: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素养是什么,它包含哪些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它与过去所提倡的“知识”“能力”“训练”等和现在的“积累”“感悟”“自主、合作、探究”等有什么关系等,这段文字并没有给我们做出明确的解释,专家们的说法也不尽相同。语文素养这一理念到底应该如何把握呢?

实际上它是一个由多层结构组成的,综合性强,包容量大,而且具有开放性的体系。有一种冰山理论比较形象地说明里这个问题,现在介绍给大家。这种理论认为构成语文素养的要素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其一是外显的言语行为——听、说、读、写;其二是支持这些行为的知能因素——语文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悟、语文思维;其三是参与和支持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语文学习动机、语文学习态度、语文行为意志、语文学习习惯;其四是言语行为的基础和背景——语言积累、知识视野、思想修养、审美情趣、智力水平、人格个性。

这四个层面组合在一起就像是一座冰山,露在外面的是听、说、读、写这四种言语行为,但这只是这座庞大的冰山的一角,支撑着这一角的是隐藏在海水下面的知能因素、心理因素和基础背景。

言语的主体在完成一项言语具体任务的过程中,主体对这项任务的具体感悟和思维水平是能否顺利完成这项任务的前提,主体是否具备与任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是能否顺利完成这项任务的基础。可见,这第二个层面是直接支持着听、说、读、写行为的核心和关键,是这一层面的活动直接操纵着听说读写的外显行为。而言与主体对这项任务是否具有积极的态度和热烈的情感,能否调动起既有的认知结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否有坚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困难,则就与第三个层面的心理因素紧密相关了。第四个层面虽然对第一个层面的外显行为的实施不具有直接的操作性,但它却是整座冰山的依托,从更广更深的背景上支持着、影响着其他三个层面。实际上各个层面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不能理解为一种单向影响、单向作用的关系。

以上关于语文素养的理解给我们以下的启迪:

第一,语文教学应促进学生全面与和谐的发展。语文教师不能只看到语文教学浮出水面的表层行为,而应当指导学生深入广泛地打好隐匿在水下的基础,练好支配言语行为的“内功”。要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倾向,强调在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主动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再一次说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育,不是语文教学的分外之事,可有可无的伴随之事,而是语文教学的份内之事,是多种因素综合、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第二,语文素养的理念必然会促进语文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实践的深入改革。一门课程目的理念的变化,必然会带来课程实施过程和方法的更新。语文素养的各种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很难在以语文课本为中心、以语文课堂为中心、以语文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实现。换言之,浮浅的池水,难以负载巨大的冰山。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要求语文课程的内容能够提出基于生活真实情境的语文问题,能够提供需要解决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语文任务,并以此启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的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还要求语文教学应该设计“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撑学习者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总之,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应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复杂社会”。

第三,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一定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界限。因此,需要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师们协同一致、连续一贯的努力。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各门学科的学习基础,语文教养的形成和发展,必将促进学科课程的综合发展趋势,促进各科教师的联手合作与及时交流。

⑵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重视熏陶感染,尊重独特体验

语文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语文教学要重视熏陶感染。余秋雨先生说:“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这实在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语文对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要靠在潜移默化中的熏陶、感染才能得以实现的。那种纯操作性、技术性的机械训练只能把本来充满美感和情趣的语文学习搞得味同嚼蜡,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阅读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决定了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过去的我们往往追求对课文理解的统一,对问题答案的统一,统得太死,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极为不利。现在,应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对于文学作品,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要允许甚至要提倡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哈姆雷特”和独特的“林黛玉”。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如何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如何推进学生发展自己的独特体验,将是我们的重要课题。

②学习的主要途径是实践

课标中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指出了实践是母语学习基本规律和方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有一种先天的语言学习机制,只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实践这种语言(听、说、读、写),这种先天的机制就会越来越发达,就会形成语感,从而在操作层面上掌握语言的运用。语文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参加语文实践“习得”的产物。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的不时依靠语文知识体系的掌握,而是依赖于实践中丰富具体的语言感受,这种感受通过积淀化入主体的认知图式,从而形成语文能力。因此,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语文的实践,离开了语文实践的语文学习是不可思议的。语文实践从广义上说,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课堂上的读、写、听、说的实践,一是突破了教科书和课堂的范围与生活各个领域联系更为密切的读、写、听、说的实践。第一个层面是教师和学生所熟悉的,我们每天的教学都在进行这样的实践。但是语文的学习仅仅依靠这种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种囿于教科书的实践有它的局限性。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这种实践不能提供真实的交际情境,也难以进行真正的交际活动。而语文能力获得,不仅仅要求主体的亲历性,即学习的主体必须真实参与言语过程,或者说学生必须有真实发生过的言语内化的心理过程;而且还要求环境的真实性,语文教学必须为主体的“真实的”言语活动提供同样真实的言语环境。没有真实的言语环境,也就不可能有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没有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也就谈不上言语主体的言语感受的积淀和言语能力的养成。因此,能否设计好于学生的学习实际紧密结合的课内课外的语文实践,教学能否取得成功和实效的关键。

③关照汉语的特点

A.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形体优美;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读音有四声之分,富于音韵美;造词功能强大。

B.词汇丰富,近义词、反义词可选的余地极大,量词和语气词很多。

C.词形变化极少,词序和虚词对表意十分重要,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D.语篇所包含的信息量大,意义灵活,重在意会和整体感悟,给人以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E.修辞手段十分丰富,有150多种。有许多是汉语所特有的,如,对偶、顶针、回文、拆词等。

汉语的上述特点启示我们,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因为,这一特点使得语法规则的强制性相对较小而语言组合的灵活性较大。表达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经验,依靠语感。而在阅读中;感悟的意义则更大。语感的培养,必须通过多读。多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只有大量阅读语言材料,才能充分了解语词的“分布”,才能学习更多的表达式,才能更好地比较和区别各种表达式的表达意义,才能了解不同表达式的不同语境。古人提倡“读万卷书”,其中就有这样的目标。二是反复地读名篇佳作。只有反复地诵读,才能更好地体悟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并反过来体悟某些表达式的特殊意义和特殊价值,才能从语音、词汇、语法的不同角度综合地体悟语言运用的奥妙和规律。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中也应当包含这样一个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当前,特别应当提倡朗读。要读得书声琅琅,读得痛快淋漓,读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一个从来不懂得享受朗读的学生,不会是语文水平很高的学生;一所听不到书声的学校,更不可能是好学校。

上述特点还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当重视虚词。如果说语文教学还应当让学生学一点语法的话,那么虚词便是其中的主要内容。这是因为,一方面,词序的把握在相当程度上靠语感,而虚词的使用则理性得多。另一方面,虚词,特别是连词在书面语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日常口语。只有学好虚词,才能自如地运用书面语,并提高口语的水平。而且,虚词的使用与思维的发展关系密切。当然,虚词的教学也应当是动态的,结合语用实际的。比如副词“才”,可以以“那一年,他才四十二岁”为例。这句话表达了对焦裕禄同志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让学生去掉“才”试试,立刻变得冷冰冰的;再换一个“已经”试试,更糟糕,好像嫌他活得长了。这样学生就能生动地领悟到恰当使用虚词的重要。

新编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有很多地方是注意体现汉语言文字的特点的。教材中的识字部分有不少是采用了韵语识字的方法,而且句子都是对偶的。例如人教版的一年级下册的识字部分共有8课,课文全部用韵语编写,或三言,或四言,或七言,或杂言。有的课文还整篇由对偶句组成。这些识字课文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有节奏,有韵律,学生可以感受到汉语音韵美、对称美,而且所表现的内容也充满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学生在学会了汉字的同时,也会受到美好意境、美好感情的熏陶感染。如《识字3》:“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花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桃对李,柳对杨。山青对水秀,鸟语对花香。”课文以大自然的24种景物组成了六组对偶句,这六组对偶句则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若干幅优美的画面。读课文,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了众多的景物,而且能够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不仅认识了生字,而且在朗读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对偶句的节奏和韵律,积累对汉语的特点的感性认识。

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形式问题,它是与人的精神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在方式、方法的后面有着深刻的人文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要在学习方式上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这就是要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以使学生有一个与他们自身的发展行适应的广阔的空间。建立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要花大力气进行摸索的,切忌将其简单化、形式化。

就拿合作学习来说,有的老师以为只要在上课的时候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多进行几次讨论就算是基本落实了。其实并非这么简单。这其中有许多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①怎样分组?

课堂上,我们常见的合作学习形式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座位的编排一般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那么,这样的分组是否合适?合作学习的分组有没有什么讲究?

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另外还可以考虑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的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总之,合作学习的分组技术不同于以往的能力分组或兴趣分组——这些都是同质分组。

合作学习为什么强调异质分组呢?这是因为同质分组已被实践证明是弊多利少,它容易养成学生盲目自信或过度自卑的心理,而异质分组的最大好处恐怕就在于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既知己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

②合作小组的人数,多少为宜?

国外研究一般建议4-6人,根据我国大班教学的实际,也可以考虑将7-8名学生分为一组。一般而言,2人配对、4人相邻合作学习,对空间场地的变化要求不是很高,较容易实现。6人分组可以采取马蹄形排座,8人分组可以采用双人双排课桌前后相邻,等等。

③有没有基本的规则?

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组建了合作小组后,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议论,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还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小组内应该有一定的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组织者、激励者、检查者、协调者、报告者、操作者等,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赖,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再如,学生在讨论前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否则,就容易出现“搭便车”的情况,等等。

④教师要如何调控?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此,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重点要做的是精心设计,全程把握(分析学生、设置目标、选择任务、匹配策略、展开过程、评估结果)。但是,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比如说:

A.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

B.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C.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教师可以抽取小组中的一人做噪音监督员,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互相移近一点。如果小组讨论接下来声音小多了,教师应及时返回去表扬。

D.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虽然小组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方式都不会相同,但教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做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也能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

E.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或可以自由活动,前提是不能影响他人。

F.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除了这些,还可能出现别的情况,比如说学生不愿意参加小组活动、学生经常缺席,等等。当然,这些头疼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教师应有耐心和爱心,经常鼓励和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被人尊重的滋味,然后慢慢引导他们加入小组学习。

⑤学习的内容需要不需要选择?

这个问题很重要。不需要也不可能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方式。一般来说,较简单的认知学习任务,只需要个人独立自学或开展全班教学即可。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任务,可以采用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全班教学、小组学习与个人独立学习是三种基本课堂组织方式,其作用难以互相取代,应该依据教学任务、教学主体与教学环境条件等因素恰当地选择匹配。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也不要把这三种学习方式看得很神秘,认为高不可攀。比如,许多老师总觉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似乎还比较好进行,探究式学习就不知怎样下手。其实,只要选好了恰当的切入点,探究式学习并不难开展。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生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考虑到学生对“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炼字的名句比较熟悉,可能会兴趣不高。于是他另辟蹊径,他说,如果写着首诗的作者不是王安石而是其他的人,那么不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遭遇、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情趣,要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是不是只有用“绿”字才好?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思维一下子打开了,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如果作者是一位顽皮的小姑娘,用“戏”字就更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如果是一对恋人隔江相望,用“吻”字更能表现人物的心情;如果是一个思乡心切的游子,则用“到”字更能体现作者的心态。以往人们是把“春风又绿江南岸”作为炼字的典范来学习的,自然认为“绿”是最恰当的。但是角度一变,问题就有了,可研究的东西就来了。学生的这个设想人物身份和选择新字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一点也不神秘。

⑷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课标专辟一节来谈这个问题,是以往的教学大纲从来没有过的。这应该归功于对语文课程资源意识的觉醒和对母语教育特点的审视。开放的课程体系便先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课程的资源是开放的。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学习母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满耳皆汉语,满眼皆汉字,处于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这就使得学习语文,既有优越的条件——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又有丰厚的语言、文化资源。语文课程又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天然联系的课程。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凡现实生活中有的且适合语文课程的,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关键在于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校内的,如校园景观、图书馆、广播站、校园网;当地的,如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课程资源;当时的,如节日、纪念日、刚刚发生的鲜活的重要事件和有价值的社会现实。把它们有计划地、及时地引进到语文教育、教学之中,可以大大加强语文课程和时代的联系,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以使语文课程内容成为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比如,中国近代史的风云变幻与天津是紧密相关的。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在天津留下了可以追寻的遗迹。再比如近年来天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是旧貌变新颜。这些我们可以加以开发利用,形成有特色的地方课程资源。

其二,课程的形式是开放的。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要善于利用本地的自然的和人文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一定要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的状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自由读写课,课外识字交流与展示,语文知识与能力竞赛,谈天说地,新闻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

其三,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并不局限于课前的教学设计,而是根据上课过程中的情况,临时创造一些与学生的实际联系的更为紧密的内容与情景。例如有位老师在教《乌鸦喝水》时,学生把盛水的瓶子不小心打破了,很紧张。教师不仅没有批评学生,反而说:“大家想一想,这位同学打破了瓶子对你学这篇课文有没有什么启发?”课堂立刻活跃了起来。同学们都说:“这位同学帮乌鸦找到了一种新的喝水方法。”老师说:“对呀,他是用打破瓶子的方法来告诉我们一种新的喝水方法。我们一起来谢谢他!”学生的恐慌被消除了,课堂的学习内容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犹如有位老师在教《小雨沙沙》一课时,突然下起了小雨,教师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听雨、赏雨、沐雨,读雨、品雨,突如其来的“干扰”反而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变得更有情趣。

四、遵循规律,选择策略

在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指导下,落实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还必须要遵循语文的学习规律,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所遵循的规律从大的方面说主要有两条。一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一是母语学习的规律。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是:记忆力与年龄成反比,理解力与年龄成正比。母语学习的规律是:母语的掌握主要靠习得。从这两条规律出发,有许多的教学策略可选择,但是最主要的有以下四种。

1.但求多记,不求甚解

人从幼儿学习语言起,都是在生活中反复接触某些词句,从而获得印象,并把他们记忆在脑海里;在接触与记忆的过程中,由不了解到有所了解,并逐步加深理解;以后又在自己的应用中逐步比较全面深入地理解与掌握,甚至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这中间记忆是首要的一环,它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记住了才能对它进一步理解,才有利于需要时的应用。连记都没记住,一切就都落空了。比如你接触了“望洋兴叹”这个词语,当时虽然理解了,但没记住,那么这个词语还不属于你,到需要用时,你是想不起来的。反过来,如果你对这个词语当时虽然不大理解,但是记住了,以后又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接触它,那么你就逐步理解并会运用它了。

冰心曾说过:“积累词语,像银行折子一样,存得越多,支取才会越多。”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词语、句子、诗词、文章),应该是语文教学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们记忆是强项,只要把该装的装进了脑子,即使理解的不深,甚至全不理解,也没关系,以后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就会逐步理解。例如,孟浩然的《春晓》一诗,两三岁的孩子背这首诗,可能只觉得很有节奏,很好听,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也许全不知道。上小学的孩子读这首诗,可能知道是在写一个人春天的早晨睡了一个懒觉,被鸟叫吵醒。这个年龄的孩子有了睡懒觉的经验,可能也关心过鸟叫。所以他们对一、二两句的体会比较鲜明,对后面又是风又是雨则可能不大清楚了。中学的孩子读这首诗,有了学习的紧张,也有了来自各各方面的压力,也许有人会感叹诗人闲适的生活和自由的心灵;生活在都市烟尘中的孩子,也许有人会悠然产生对大自然的向往。

总之,他们的理解是和自身的经验相关的。在他们记忆力最强的时候,不让他们在头脑中尽多地储存文质兼美语言材料,而过分地追求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是得不偿失的。但求多记,不求甚解,追求的是语文教学的远期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逐渐显现出来。我们切不可犯鼠目寸光的毛病。人教版的教材学了不少古诗,只要求朗读背诵,没提其他的要求,是恰当的。

⑵先学使用,后明道理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能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不是能够用什么理论去分析语言文字。他们所要掌握的主要是程序性的知识,而不是陈述性的知识。在他们所学的课文中虽然包含着许多有关语法、修辞、文体、写作、逻辑等方面的法则、原理,但一般地来说,这些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不重要的。一是这些法则、理论是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归纳、抽象出来的,而他们所积累的语言材料,所接触的语言现象还是十分有限的,让他们理解掌握这些理论并非易事,弄不好就会破坏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二是这些理论大多是陈述性的知识,对于分析静态的语言现象是有用的,但对于他们运用语言文字并不能直接产生作用。因此,语文的学习千万不能像学习数理化一样,先讲公式、定理、定律,然后再做习题。一定要把学会使用放在优先的地位,道理可讲一些,但要恰到好处,不可本末倒置。1987年中学大力推行新语法,结果效果很不理想,不得不做出调整,大加删减,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⑶发展书面,带动口语

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是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两个方面的,那么这两者应以何者为重呢?实际上儿童在学龄前就已经基本掌握了口语,这是一个人的语言发展的低级阶段。因为口头语词汇量较少,冗词较多,随意性大,不够严谨,句子结构简单,很少用复句,难以将复杂的意思表达得准确严密。局限在口头语言的环境,语言是很难再有大的发展提高的。而书面语词汇丰富,简洁、凝练、高雅,语序严格,句式和句子结构多种多样,能够恰当地表达复杂的意思。所以一个人要想使语言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学习书面语言,或者说必须要经受书面语言的熏陶,否则很难登堂入室。因此学习书面语才是一个人语言发展的高级阶段。学生进学校是来干什么的呢?是学书面语的,是经受书面语的熏陶的。书面语发展了,也会促进口头语的提高。课程标准虽然增加了口语交际的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书面语地位的降低,文言文的数量要求有了增加就很能说明问题。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头脑。在教学中要尽快引导学生完成从口语学习向书面语学习的过渡,培养起良好的书面语的学习习惯,为终身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⑷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课程标准》中说:“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这次出台的课标多次强调了要培养良好的语感,实际上语感也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没有语感论也就没有新课标。而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呢?是诵读。诵读便于言语本身的记忆,能够将文章的语言转化为读者自己的语言,形成语感,丰富词汇和规则,发展自己的语言;能体会能使诵读者被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所打动,获得情感体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汉语言的音律美和意境美也只有通过诵读才能有深刻的体会。专家们一般认为诵读有如下的作用:

积累优秀的语言材料;

在头脑中储存起感性的语言模型;

形成从大脑发音器官、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良好的反应机制;

更充分地感受汉语的独特之处。

因此诵读应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招,越是低年级,诵读就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