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课堂教学设计分析

时间:2022-12-10 04:46:17

基础护理学课堂教学设计分析

1教学目标设计

笔者所选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的护理专业用书《基础护理技术》第2版,该教材的编写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本次节选内容为第14章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操作,与之相关的输液反应也时有发生。空气栓塞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它一旦发生,就可能导致患者缺氧乃至死亡,十分凶险,因此掌握急救措施以及预防尤为重要。对于静脉输液操作,安排了三次实训:第一次课主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静脉输液的流程,做到熟悉;第二次课继续巩固静脉输液流程,同时在练习的基础上引入一临床情景——空气栓塞,教会学生掌握它的预防和急救措施,以更好地应对临床问题,这两部分内容连续学习,可以保持知识、技能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第三次课则在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流程的基础上穿插输液故障等的学习,通过给学生设置常见的输液故障,让其自主讨论,在实践中帮助学生解决临床问题。本次课截选第二次课的授课安排。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解剖、生理学知识以及吸氧、输液的操作流程和卧位的相关知识,这为本次课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笔者教授的是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她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医学及护理基础知识,能够较好地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工作,但他们在学习时只注重掌握单个知识点,脑中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对于书本知识的内化能力欠佳。根据临床护理岗位调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护理课程标准以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确定本单元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准确说出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掌握空气栓塞发生机制、正确安置空气栓塞的急救体位。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学会团队合作,培养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慎独”、“爱伤”观念、在救护中能争分夺秒、护爱生命。

2课前准备

在授课之前,笔者制作学案,上传视频和自制的微课到QQ群,并课前自学任务和自测题到雨课堂,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案及自测题,为学习新课做知识储备。

3课中实施过程

笔者把授课地点放在学校基础护理实训中心,并准备好了充分的练习用物供教学使用,帮助学生进入护士职业角色,从而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首先,为了唤醒学生对于静脉输液流程的记忆,笔者发放操作评分表供学生参照练习。让大家在练习过程中巩固操作,而后随机抽取一组学生分步骤地完成整个流程的反示教,即片段式地分工完成加药、排气、穿刺、拔针等环节,引导其他学生对照操作评分表评价不足之处,最后由笔者评价补充并抛出问题:1.你觉得影响排气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影响排气成功的因素,并制定计划解决问题。2.为什么操作过程中我们要强调“排气”的成功率、“检查有无气泡”以及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引出输液反应——空气栓塞。在设计学习任务时,笔者采用了以情景模拟法为主线,任务驱动为导向的形式布置任务。本次课的教学重难点主要集中在对临床表现的识别即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上。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笔者将学生带入临床情景当中。环节一:情景再现。首先,笔者请一组同学表演一段输液室“患者发生空气栓塞”情景剧,引导各组学生观察、讨论,通过组内讨论总结临床表现,并辅以幻灯上总结的临床表现和水泡声的声频,帮助学生识别并记忆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以将书本中抽象的文字总结成表格,帮助学生记忆掌握。环节二:现场救护。请第一组同学继续模拟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请另一组同学上来模拟抢救的措施。在对患者的抢救中,让学生运用书本的知识,加深对空气栓塞急救措施的理解。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后点评护理措施是否到位,错误的护理措施教师及时纠正。并辅以幻灯上总结的护理措施,帮助学生记忆空气栓塞的护理措施。环节三:案例分析。案例的发生,不仅要会处理,更要学会分析,从根源上找准原因,做好预防。请各组学生进行讨论后回答,并辅以幻灯上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而对于发生机制这个难点的突破,我对动画进行了适当的加工,课前又重新发到群中,通过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讲解出来,加深对空气栓塞发生机制的理解,并引导学生依据空气栓塞的发生原因说出预防措施,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课堂小结。利用思维导图总结本次课的知识点。环节四:直通护考。为了检测目标达成度,及时查漏补缺,笔者选取历年护考真题上传到雨课堂,及时检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会针对性的抽取一些学生完成本次课的相关操作,以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动手能力。

4结语

本次教学以理实一体、学生主体为主要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整个过程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和核心能力建设;课前准备充分,全面分析,对教学内容顺序作适当调整;科学整合、充分开发教学资源,借助手机视频、雨课堂等软件帮助学生学习;课堂实施科学使用教法,重视指导学法,开展学习效果多元评价,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谢春晓 单位:江苏护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