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时间:2022-11-15 08:58:59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目前医学界就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尚未达成统一共识,大多数学者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生于结肠和直肠部位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特征,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相关报道显示,患者发病与饮食、感染、精神、职业、是否持续坚持治疗等因素关联密切,具有病程缓慢、治疗周期长、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大多数患者在症状基本控制后即会选择出院接受居家护理和治疗[2]。为了提高护理效果,探讨更加科学的临床护理方案,本文以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就不同的护理模式的预后效果进行了探索,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2~64(50.45±6.31)岁;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UC-DAI)包括轻度活动期26例、中度活动期20例。观察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21~65(50.36±6.19)岁;UC-DAI包括轻度活动期28例、中度活动期1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均符合《内科学》(第7版)中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3];②均接受药物治疗;③临床资料保存完整。1.3排除标准。①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②药物过敏;③合并肾、肝、肺功能障碍;④妊娠及哺乳期病例。组间基线数据均衡性良好。1.4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饮食指导、用药方法指导、告知患者服药注意事项、出院后电话随访等常规护理内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主动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因素、治疗方法、遵医嘱加强自我护理管理对改善预后的重要性等内容,做好答疑解惑工作,结合患者心理情绪变化给予其针对性心理疏导,加强护患沟通和交流,通过树立预后成功康复案例、病友交流等方式,树立病人治疗信心。并根据病患日常工作、生活状态,为其介绍溃疡行结肠炎护理工作的要点内容,积极争取家属支持,使患者在家人的陪伴和鼓励下坚持日常锻炼,比如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健身项目。②饮食指导:为患者及家属发放溃疡行结肠的日常饮食健康手册,结合患者对各类食物的耐受度将其分成安全、轮替和禁食等不同级别,患者日常宜进食易消化、质地柔软、高热量的事物,严禁使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果蔬、乳制品等易引起腹泻情况的食品。③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各项用药注意事项,者详细介绍药物用量、服用方法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嘱咐患者当出院后出现不适症时切勿擅自停药,应来院就诊,遵医嘱用药,待患者症状缓解后指导患者逐渐减少用药剂量,定期检测血细胞。④卫生教育:叮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及食品卫生,切断感染源。⑤灌肠前宣教:主动为初次灌肠病人讲解灌肠的必要性、目的和操作方法、预后效果等内容,在灌肠前拉上布挡,为患者营造私密空间方法,在操作期间充分保护病人隐私,减轻患者紧张情绪,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⑥出院指导:通过手机微信、QQ、电话随访等方式,与患者保持日常沟通和交流,及时为患者在线解惑,争取家属配合,使家属从旁监督,督促患者形成健康生活习惯。1.5观察指标。①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3]评价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水平,评价项目包括健康知识水平(17项)、自护责任感(6项)、自我概念(8项)、自我护理技能(12项),各条目按照非常不像我(0分)、有一些不像我(1分)、没有意见(2分)、有一些像我(3分)、非常像我(4分)5项评分,满分172分,转换成百分制,评分越高代表自我护理能力越高。②根据患者干预后健康行为评价自我管理效果。1.6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xˉ±s),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两组百分率比较采用Fisherχ2检验;由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α=0.05。

2结果

2.1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自我管理效果对比。观察组自我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经常腹泻会直接损害人体肛周局部的黏膜组织,加剧日常排便不适感,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甚至会降低病人对疾病治疗的主动性和信心[3]。国内外相关报道证实,通过加强临床干预有助于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病患的自我护理能力,促使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助于缓解病情,对防控疾病复发尤为关键[3]。本文实践后证实,经过全程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各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对比显然更高,充分说明观察组采用的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护能力,对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管理效果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大量研究结果证实,多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和了解,护士了自我管理和饮食护理,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加剧了临床不适症[3]。本文采用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通过住院护理、出院指导、心理护理、生活方式干预等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从根本上防控疾病复发诱因,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效果优良。有学者对66例溃疡行结肠或者研究后发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个体化护理等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其中实施该项护理模式的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3.94%,有效提高了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对改善患者生活品质、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4]。本文实践证实,观察组遵医用药、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自我监测患者占比与对照组相比较显然更高,充分表明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管理效果更具优势,有助于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用药、锻炼习惯。

综上所述,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使患者形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预后良好,因此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甘艳军,宴洁影.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4):3548-3550.

[2]刘坤,于晏,王英杰,等.协同护理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质量和住院次数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50-52.

[3]张红芳,卢芹.自我管理教育在10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2):262-263.

[4]周爱芳.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1):156-158.

作者:刘沛 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