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的运用

时间:2022-03-21 09:13:38

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的运用

【摘要】目的探究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4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6.30%,对照组为77.78%,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为88.89%,对照组为62.9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能够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肢体语言沟通;儿科;护理价值

在儿科治疗中患儿极易对医务人员产生害怕、甚至恐惧感,在治疗过程中产生极大的负面情绪,遵医依从性低,在护理过程中如果患儿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将会增加治疗的难度,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病情[1]。相关研究显示肢体语言有助于提供护患之间的沟通,帮助患儿提高依从性。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4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儿年龄4~12岁,平均(7.68±2.10)岁,其中有男15例,女12例,观察组患儿年龄4~14岁,平均(8.19±2.23)岁,其中有男14例,女1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分组比较。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给予用药指导,病情监测以及健康知识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通过眼神、温和的语言以及手势与患儿进行交流,让患儿能够放松情绪,有效的表达自身不适[2]。同时在护理过程中需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通过微笑传递善意,让患儿产生信任感,逐渐消除不安情绪,运用心理学方法,在患儿表达时需要耐心倾听,保持微笑,并且保持视线能够与患儿平齐,在交流中准确掌握患儿的心理变化,以防患儿由于害怕等因素隐瞒了病情[3]。护理人员需要保持庄重的仪态衣着整洁,主动与患儿接触的交流,与患儿建立信任感。如果治疗会让患儿产生疼痛或者恐惧,护理人员需要通过鼓励,安慰以及转移注意力等方式,使患儿顺利完成治疗。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让患儿家属了解治疗方法积过程,避免家属情绪过度紧张,影响患儿的心理状态,同时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的配合度,协助医生顺利完成治疗,避免医疗纠纷的出现[4]。1.3观察指标。通过调查问卷评估患儿的遵医依从性以及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评估标准:患儿积极配合治疗,没有出现哭闹、乱动等情况,则为完全依从;患儿有略微抵触情绪,但大部分时间配合治疗,则为部分依从;患儿哭闹不止,完全不配合治疗,则为不依从。

2结果

观察组有15例非常满意,11例基本满意,有1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30%,对照组有10例非常满意,11例基本满意,有6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7.78%,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3,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为88.89%,对照组为62.95%,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肢体语言就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医护人员通过肢体动作以及眼神交流,将信息传递给患儿,让患儿能够静下心来倾听。本研究对我院近期收治的儿科患儿进行了护理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通过眼神、温和的语言以及手势与患儿进行交流,让患儿能够放松情绪,有效的表达自身不适。通过微笑传递善意,让患儿产生信任感,逐渐消除不安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通过肢体语言沟通有助于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科护理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能够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侯奕婷.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04):3259-32607.

[2]李芳霞.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2):67-68.

[3]李娟,李爱徽.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3):92-93.

[4]江丽娜.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11):853-855.

作者:韩红娟 单位:武安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