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2-05-26 09:41:32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新形势下,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凸显,为了改善能源紧缺的问题,新能源汽车技术就呈现到了众人的视野当中。在汽车行业发展和创新的历程中,不仅需要引进大量的技术性人才,还需要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新型技术的出现,也意味着新型人才的需求。此时就需要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对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了需要探究的主要内容,之后,结合现状,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延伸与创新路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模式

1问题的提出

对学校来说,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人才,需要立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对应的专业技能。我国新能源汽车属于发展速度较快的行业,需要在市场的基础上,不断的正确加人才的需求量,提升专业技术的需求[1]。在实践的过程中,大部分的院校虽然对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方面没有很好的立足当前汽车专业的发展趋势,另外一方面没有充分的满足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与后期就业需求。鉴于此,校企合作模式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将如何创新?就成为了目前形势下,众多学者需要探究的主要内容与问题。

2时代现状

2.1汽车行业发展方向的转变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趋势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人数使用也开始不断的递增,那么人才的需求也就会上升一个重要的档次。我国是汽车生产的主要国家之一,需要在市场行业的基础上,确定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提高汽车技术的创新性。使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的培养方向指明了道路,并满足汽车发展的需求,提高对应的逻辑思维能力[2]。学生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行业发展趋势,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措施。

2.2汽车行业的高技术型人才严重匮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开始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但是,在传统的视角上,大部分培养的都是传统的汽车类型人才,但是对于新型产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区别性[3]。

2.3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无法适应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发展

第一,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并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工作当中。从目前的形势上看,大部分的企业并没有积极的参与校企合作当中,甚至还有部分学校仅仅就是单方面投资教学,忽视了实践部分。第二,校企合作的建设体系不完[4]。不仅无法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探究,并且也很难达到知识学习的有效反馈。第三,院校在实施教学方式建设的时候,忽视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与当前的生产规模。在此种形势下进行好学习,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甚至很难满足创新化的发展需求。

3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3.1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情形下的创新

第一,教学方式创新。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教师也需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提高信息化技术的主要应用,不断的为课程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使用分段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深入理解能力,保持教学方式的创新。不仅需要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还需要结合现实的需要,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战略。在开放性的视野下,使用信息化技术,加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保持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吸收[5]。充分的利用教学资源,将院校和企业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此来达到实践的主要目的,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的额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什么”,之后以“能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电动汽车拥有更强的续航能力需要关注哪些。此时,学生之间就会相互探究,在问题研究教学法的基础上,深入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第二,促进校企之间的联合教学。对于院校来说,只有加大校企之间的关系,才可以在有效的探究中,确定人才的培养方向,不断的完善教学教育改革路径,提高目标建设的针对性。在合作中,共同编制专业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了解为汽车企业发展需求的时候,也可以灵活的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获取工作经验,适应岗位的需要[6]。第三,实施订单培养。可以在企业的需求基础上,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通过订单的方式,下发对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各大院校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根据岗位的需求,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解决计划。打造顺应企业发展的工艺流程,保证有效的技术路线,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3.2学校和企业需要共同建立学习工作平台

此时学校需要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根据“校企合作培养,互利共赢发展”的原则,立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找到可以符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双轨实训课程。另外,还需要结合企业的生产现状,看到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将企业和学校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此来达到高效的教学模式[7]。此外,学校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汽车专业技巧,从开始的模仿向着独立操作的方向进行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与其他的工作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不仅需要维修,还需要保养。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的汽车进行对比,新能源需要更多的耐心与细心。在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内容更加的复杂,操作的时候需要更多的细化。因此,在实施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在全面的视野下,将学校和企业结合起来,构建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例如: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设一个4s门店,属于维修、保养一体化的实训室,还有其他的配件室和多功能会议室。以工作为导向,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最后,院校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比赛,让新能源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专业和一些知名企业进行结合,增强实践的效果,掌握市场的发展规律。教师也可以在实践中,升华自身的理论水平,了解更多的实践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在综合性素养的基础上,合理的引导学生,增强对应的专业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等同于就业,并且在企业中可以得到更为广阔的技术延伸。

3.3全面贯彻人才培养的战略方针

第一,需要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落实好相关的政策与制度,促进两者之间的共同进步。在现实的生活中,新能源汽车属于国际化的趋势,并且在不同的国家中,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只有将院校和企业结合起来,提高两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那么才可以满足教学方案的完善性与针对性。以职位工作能力为导向,建立真实的工作任务,重要对发动机进行探究,提高设备的科学建设力度,扎实基础,促进人才教学模式的融会贯通。认识到其中存在的不足,提高调查的力度,构建对应的课程体系。第二,需要在校企合作制度的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制度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提升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工作热情,加大沟通性建设,保持教学方案的约束性和管理性,合理的引导学校和企业都积极的参与到其中,以此来达到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从企业的视角看,需要加大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力度,加大监督性,让优秀的企业人才到实践基地中进行课程的指导。长久下去,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企业实际生产的氛围,还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的增强自身的综合性能力[8]。学校也需要结合现实的需要,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需要给予最大化的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能力提升。

3.4运用创新型手段进行人才培养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不仅是全球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目前形势下,需要探究的重点。在对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培训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使用多元化的创新教学方式,延伸学生的思维逻辑,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此外,还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验证中形成新的创新理念,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保持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之后,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锻炼平台,在实践中优化自己,在校企合作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执行2+2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保持知识、技能、企业发展的匹配性,让学生更好的适用于企业,主要使用的创新方式是问题研究、内容分析、实践探索、项目研究等。

4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需要根据新能源汽车专业的社会发展需要,分析企业的生产现状,共同建设学习工作站点,强化育人的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更新创新创业的理念。提升对应的教学质量,引进企业高素质人才。缩短磨合期,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扬长避短,强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保持自身的特色性。

参考文献:

[1]曾志平.湖南省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建设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路[J].中国产经.2020(14).

[2]张甲瑞.职业院校“1+N”模式校企合作探究——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J].继续教育.2018(02).

[3]袁菁芸,李步照.赛教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的探究[J].南方农机.2019(13).

[4]郭炬,贾林平,张振英,于江.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8(02).

[5]周宁.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J].轻工科技.2017(10).

[6]杨柳青,疏祥林,潘希姣,刘灵芝,丁舒平.面向新能源汽车和校企合作项目的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7]陈力钧.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思政教育研究——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为例[J].轻工科技.2019(12).

[8]闫永,周波,胡燕.汽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及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0(24).

作者:许书娟 邓秋雅 段佳钢 单位:广西城市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