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下公立医院革新

时间:2022-08-17 05:48:13

新经济下公立医院革新

2010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各地区选择试点,并且逐渐向全国推广。公立医院作为推动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主力,它的改革对我国医疗行业、医患关系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社会各界都非常期待公立医院改革之后,能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但是改革的过程是系统而复杂的,它不但涉及政府职能的转变,还关系到民生问题,如何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达到预期的效果,已经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公立医院的改革方向

公立医院是指由政府出资,其资金体系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体系的医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营医院。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就是秉承公益性,公立医院是国家政府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而设立的重要组织机构,它是公益性的,不以营利为目的。近几年,我国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法律制度体系还不健全,缺少医院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很多公立医院采取各种手段、方式自行“创收”,使公立医院的定位日益模糊,公立医院更像一个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忽略了公立医院最基本的东西,也就是它的公益性。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是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健康是每一位公民最基本的权,这不但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我国发展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医疗改革必须以公益性为导向,失去这一导向,公立医院的发展必然会陷入困境。

2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措施

(1)转变理念。各级党政机关要积极转变观念,摒弃以GDP增长为纲,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错误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要运用统筹、规划、行政以及法律手段对医疗市场进行规范化的引导,保证竞争的多元化、规范化,以此来大幅度提高我国医疗的总体水平以及覆盖面积。我国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医疗管理机构,它独立于卫生行政部门之外,主要负责对公立医院的资产、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同时要不断丰富医院考核的内容,比如增加民众健康指数、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指数等相关指标,以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2)健全补偿机制。公立医院要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确定医疗服务价格,降低药品、检查的相关费用,逐渐取消对药品加成的政策,这部分资金则可以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医疗保障以及扩大政府投入等手段进行补偿,打破医院内部的利益关系,使老百姓真正能吃得起药、看得起病。同时完善支付手段,探索按病种收费、总额控制等方式,切实降低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政府也要加大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公立医院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重点学科,以减轻公立医院所承担的压力。

(3)提高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由于公立医院的资金是由财政拨付的,所以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内,公立医院并不注意对资金的合理使用,浪费、闲置的现象经常出现。现阶段,公立医院必须调动起医院内部的所有力量,依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产业功能,对管理的内容、方法、方式进行有效更新与改进,深入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全面提高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监督与控制,保证每一个环节有序进行,充分依靠医院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医院的技术水平,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

(4)加强成本控制。对医院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首先要更新成本核算理念,将医院的会计核算分为医疗项目核算与科室核算,由部分成本核算发展为全面成本核算。其次,要完善两级成本核算机制。科级的成本核算必须要以科室为基本的核算单位,对医技、行政以及辅助科室都要实施成本核算,并且按照每一个科室的具体职能与岗位责任来健全成本核算的执行方法,最终制定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院级的成本核算则需要全面反映公立医院的收支情况,并且以科级成本核算为准,对全院的成本项目的成本费用情况进行集中反映,院级成本核算与科级的成本核算是相辅相承的关系,只有在对科室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时,才能看清哪个科室对成本的影响较大,进而更有效地对成本进行控制。最后,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指标,切实保证成本控制制度的执行。医院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建立考核指标之后,能够有效保证成本控制制度的落实,从而降低成本,使医疗费用大幅度降低,使老百姓能够享受到更实惠的医疗服务。

3总结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的改革始终都要以公益性为导向,而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我国医疗服务的质量,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内外医改的经验告诉我们,公立医院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这不但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使公立医院真正实现改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