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管理研究

时间:2022-03-06 09:06:09

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管理研究

摘要:在这个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迎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显得尤为重要。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给社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计算机技术能够使人们的工作效率、准确率和持续性上取得巨大的改进。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也应快速紧跟时代的步伐,并通过新技术让基础设施建设迈向新的高度。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面积却很少,合理地规划使用这些面积,建设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的基础设施显得极为重要。有些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给当地人民带来极大的不方便,也限制了这个地区的发展。所以需要在兼具效率又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去更快更好地建设基础设施。毫无疑问,信息化建设已经为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打开了新的篇章。因此,文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信息化管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计算机技术;高效率

1概述

1.1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的背景和重要性。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渐成为国家在未来发展中重要的一方面,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基础设施的建设不管是对发展迅速的大城市还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在提高国民经济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上都是一个奠基石,是必经之路,相对于以前传统概念上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基建项目整体做成信息化的管理体系越来越有意义,这将会减少在人力方面、物质资源以及财力资金上的消耗。基础设施建设的信息化对实现城市科学规划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实现城市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增强了人民的幸福感,为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繁荣,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定做出贡献。而且近几年国家也在大力提倡各行各业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搭乘信息技术这趟快车是时代给予我们的机会,我们要利用现在大好的社会资源,响应国家的号召,让我们的工作和信息化结合到一起,这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各单位部门的需要。1.2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的研究思路。随着信息技术的崛起,逐渐带动了各行各业,基础设施建设也不例外,需要和信息技术相结合,运用现有的资源,合理分配,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从我们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来看,缺乏一套便利的管理系统,很多工作的分配和信息的传递过程过于繁琐,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这其中有很多繁琐而单一的工作,完全可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去执行,包括基础建设的筹划、统计、宣传、沟通、交易等,都可以通过管理系统来完成。而我们需要培训使用者和管理者,让大家都熟悉系统的功能,能够通过系统熟练完成沟通交流的工作,尤其是过去很多信息需要通过纸质文件去传递,现在可以在系统中实施传递,实施反馈,既方便了使用者,也方便了管理者,提高了信息的交互效率和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随着项目的进展,我们可以从整体上实时把握项目的进度,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1]。

2基础设施建设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2.1系统设计的目标。系统需要涉及现有基础设施建设的各方面业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期规划、资金统筹、组织实施、人员管理、后期维护等,对于整个基础设施建设的流程都要在系统中有所体现,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并可实现个性化定制,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效率。而且系统要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和稳定性,方便后期功能的添加,业务的扩展,实现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可追溯;同时系统需要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压性,针对大量的业务同时操作能保持稳定的性能[2]。2.2系统功能结构的描述。基建系统模块分为园区规划、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项目信息、立项批复、行政审批、决策纪要、招标管理、合同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验收管理、设备管理、监理纪要、物流管理、资金概算、进度控制、档案管理等18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其特有的意义和功能。具体功能细节如下[3]。园区规划:单位园区规划图、园区建筑效果图及项目竣工建筑照片上传管理和存档。法律法规:相关国家法律、地方和行业法规的共享和查阅。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项目信息:维护基建等项目信息,与项目相关的材料更新及上传。立项批复: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扩初及项目实施方案。行政审批:项目建设的前期报建手续及反馈结果文件。决策纪要:基建会议纪要;基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会议纪要;基建事项的领导审批。招标管理:招标文件;招标报告;其他招标;合同管理:合同台账,签订合同文本附件及合同执行文件扫描件上传管理。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参建单位质量行为,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检查记录。安全管理:(1)安全生产证;(2)施工单位人员安全考核合格证;(3)安全技术交底记录;(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论证记录;(5)绿色安全文明施工检查记录;(6)监理安全责任落实检查记录。验收管理:(1)验收规划及计划;(2)专项验收文件;(3)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验收记录。设备管理:成套设备的采购的相关附件信息。监理纪要:提交项目监理对工程进展报告,包括周报,季报,月报以及会议纪要。物流管理:涉及基本建设过程的桩基桩材料、钢筋、防水卷材、混凝土、焊接钢管等物流进货验收管理。资金概算:投资动态控制表;概算与实际对照表。进度控制:项目总进度表、工程进度表和项目进展图片。档案管理:包括项目前期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使用维护阶段的相关图档。2.3系统业务分析。该系统主要是一个基于基本设施建设的管理系统。面对当前很多工程项目管理仍存在人工管理造成的工程进度慢、效率低、资金业务不透明的现状、项目进程不能完成及时更新的问题,该系统可以使3个用户类型的使用实现如下效果。(1)对于使用者,在本系统的应用下,可实现按照各种关键字查询所关注的模块,进入模块之后也可以对里面的文件进行检索,方便查阅所关注的资料,可查询工程情况,系统对用户进行了详细的等级和权限规划,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责和权限进行相关信息的提交等操作,可实现线上沟通交流。(2)对于负责这个项目的工作人员,能够实现对项目前期的报建手续和反馈结果进行实时查阅,便于对一些资料实时情况进行查询,便于对现场的一些物流情况进行监管等,便捷地对工程项目的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分类管理等操作。(3)对于系统管理员,可以对项目信息进行修改更新操作,对系统用户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权限设置等操作,是整个系统的最高权限拥有者,此外,对整个系统有着整体协调作用,包括系统的改进计划,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信息提交没有实时更新等,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3.1提高系统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系统使用的大部分用户属于普通用户,少部分用户属于管理用户,所以前期需要对这部分管理用户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能够熟练地使用系统,配合用户实现信息的交互,还要求他们能够根据系统的特点,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找出更加快捷方便的使用方法。这部分管理用户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整体上去研究系统,理解系统,有助于在后期的维护过程中给开发人员一个清晰明了的需求反馈。3.2提高对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管理重视程度。目前虽然是信息化大时代,但是大家对这样的信息化转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所有用户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管理,定期举行相关的会议,讨论系统的发展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相关的情况举办一些培训、学习指导类的课程,这样才能尽可能快地让大家融入信息化氛围中来。3.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体系。对于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合理的规章制度提供保障,有了规章制度,才能有既定的标准去遵循;需要大家共同去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整项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随着系统的使用,我们会不断遇到各种问题,根据问题可以适当调整规章制度。

4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分析与评价

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有助于管理和监督基建项目工程的进度,基建信息管理系统是项目管理查阅和服务得以成功实现的重要平台,它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促使工程项目资料管理实现智能化管理,简化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的环节和过程,实现基建系统多元化、一体化。稳定的监管体系,系统、科学、正规、独特的基建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管理体系中发挥着强有力的保障作用,有效地减少员工及管理人员的流动对基建产生的负面影响。系统设置的权限操作、物流管理模块的更新、资金概算的管理、安全控制的管理、工程项目的立项审批、物流过程的监控管理,均为加强基建安全、高效科学管理提供了保障[5]。由于计算机系统处理信息的快速与准确,大大减少了翻阅查询文件资料的时间,快速信息查询功能方便用户获得资讯信息,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的质量。在线查询、实时、快捷的浏览方式、一站式的工程体系,完备的资金结算体系,方便了使用者;精确、清晰的账单使财务人员一目了然,避免以往的资料翻阅,提供快速查询和任意时间跨度上的对比和分析,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工程项目的工作人员从信息管理系统中受益,通过系统对项目的进展实时把控,并记录总结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定期根据要求学习,减少工作失误的概率。对于项目的用材,每个节点的消耗都透明公开,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讨论和提出建议,每个人的意见都可能对项目的进展有所帮助,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方便查询,满足管理人员对项目的整体把握,掌握施工现场的实时情况,确实为基础实施建设管理带来相当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李贵民.关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J].北京规划建设,2009(2):194.

[2]周晟宇,王洪光.浅谈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目标体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9):76.

[3]郑强.浅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9):90-91.

[4]杨长明.施工企业档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思考[J].管理概论,2010(4):17-19.

[5]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编写组.建设工程信息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侯冬薇 陈晓云 廖小平 邢雪荣 单位: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