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及优化研究

时间:2022-06-02 08:46:18

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及优化研究

〔摘要〕为解决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时间成本高、人力资源消耗大等问题,该文通过分析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简化管理流程,加强制度执行力度,引入先进信息化管理,加强人才培养,从而提升医疗设备资源利用率,节约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源,优化医疗设备资源配置。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

医疗设备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是保障临床救治效率的关键。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一般分为论证采购、验收入/出库、维护维修及报废处置4个阶段[1-3],通过对大量医疗设备管理实践的总结,发现其存在时间成本高、人力资源消耗大等问题。医院大多数工程师在进行在院期间医疗设备管理时,没有从全局、全流程把握,缺乏整体观念,导致管理问题频发,影响临床科室使用[4-8]。本文讨论医疗设备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给出可行有效的优化方法,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效率,为其他医院提供参考。

1我院的医疗设备及管理

我院现有医疗设备价值19亿余元,数量大、种类多,新旧比例失衡,大多数设备使用寿命达10年,部分设备使用寿命达15年。同时,我院每年采购和报废的医疗设备数量大,2019年采购数量达1700余台,报废数量达1800余台。此外,我院每年维修数量较大,2019年维修数量达8965次。我院采用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见图1),工程师重点负责验收、维修维护、报废处置等,而在此流程中均需繁杂的填表、签字等工作,花费大量时间。

2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时间成本高

(1)论证采购时间长:论证采购流程繁杂,需花费大量时间。(2)验收时间长:验收阶段包括核对技术参数、设备使用培训等,需耗费大量时间才可完成。(3)维护时间长:定期维护需在医疗设备空闲状态下进行[9],而医疗设备位置分散,空闲状态不定,不能集中地点及时间维护检测,因此花费时间较多。(4)维修时间长:由于我院医疗设备配件储备不充分,更多情况需要从原设备供应商或第三方公司购买,导致维修时间过长;同时维修流程(图2)烦琐,签字多,涉及人员多,耗费时间长。

2.2人力资源消耗大

在信息化管理不充分的条件下,对如此大量的医疗设备进行管理,需投入较高的人力成本。医疗设备的搬运、验收、维修、计量等工作,涉及不同类型的工作人员,包括工程师、计量员、工勤人员等,除设备管理科室工作人员外,临床科室设备管理人员也要参与到日常管理中,例如质量检测,每年需对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呼吸机、监护仪、麻醉机等)实行质量检测,而此类设备只有在空闲状态下才能进行检测,无法实时监测设备的空闲状态,需要管理人员随时关注设备动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检测。

2.3调配困难

临床科室在收治患者多、手术量大时,会出现医疗设备匮乏的情况,需向设备科借用或全院调配。虽然设备科已成立应急设备调配中心,但是设备储备有限,加上临床科室借用较多,导致调配存在困难。根据应急设备调配中心数据可知,2019年我院借用设备达229次,调配设备仅15次。借用需求如此之大,仅依靠应急设备调配中心难以满足全院救治需求。此外,虽然我院医疗设备数量巨大,但是使用状态不明,需要全院调配时,仅通过人工查找各科室医疗设备的台账情况,再通过电话沟通调配,效率低下。

2.4追溯困难

每年清理各科室医疗设备的台账,不可避免地出现部分老旧设备遗失、设备申请无实物报废的情况。同时,临床科室大多重视救治患者,欠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交接无记录或记录不完整。此外,虽然已经制定完整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但是执行力欠缺,导致设备损坏或遗失。

3原因分析

3.1管理流程复杂

管理流程复杂,导致时间成本高,人力资源消耗大,例如在维修阶段,设备的维修签字流程比较漫长,签字完毕领导同意后供应商方可配送配件,此过程时间不定;除签字环节,还视供应商配件储备情况而定,如供应商配件不足,还需从原厂家发货,导致维修过程延长。

3.2制度执行力度欠缺

我院已经制定完整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包括卫生装备质量验收、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维修保修管理、周期性检测/检定、原始记录及检定证书、报废处置等,但是依然存在操作不规范、原始记录不完整、设备丢失等问题,相关人员对制度的执行力欠缺,未按照制度章程完成工作。

3.3管理方式落后

医疗设备档案信息大多采用纸质保管,信息化记录较少,而纸质档案记录信息有限,日常保养维修记录更是欠缺,需设专人管理,浪费人力;同时,无法动态把握医疗设备信息,科室之间沟通以电话为主,导致紧急情况下进行全院调配困难。此外,未实现医疗设备资源共享,对医疗设备资源浪费较大。

3.4创新性不足

医疗设备更新速度快,种类越来越丰富,这对相关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目前,落后的管理方式需要大量人力去完成重复繁杂的工作,大多数工程师花费大量时间在沟通协调和签字流程上,接触新知识的时间较少,与先进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交流的机会更少,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同时,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离职或退休,人才流失,年轻的工程师缺乏经验,不熟悉业务、办事不流畅,导致专业人才紧缺。

4管理优化

4.1简化管理流程

在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应尽量简化流程,合并签字步骤,缩短签批时间。我院采用“压缩流程,并行执行”方式优化医疗设备维修流程(图3),在签字审批阶段同步通知供应商或厂家准备配件,送货后由设备科或授权公司进行维修,提高了维修效率,缩短了维修等待时间。图3医疗设备维修具体优化流程

4.2加强制度执行力度

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由专人保管医疗设备,确保每一次操作都有记录可追溯,避免设备遗失,同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设备管理考核标准,即《千分制考核标准》,形成激励和惩罚机制,每月严格按照标准考核临床科室,实行考核后医疗设备的操作更规范,记录更详细,使用效率得到提升。

4.3引入先进信息化管理

以往医疗设备档案信息大多采用纸质保管,增加了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源消耗,不符合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引入先进信息化管理可以详尽地记录医疗设备信息,方便查询、调用数据信息及分析设备健康状态,优化设备资源配置,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节约纸质资源[11]。基于物联网和信息化管理技术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及技术参数,能够对维修和调配起到积极作用,解决全院设备资源共享问题,提高设备使用率。

4.4加强人才培养

(1)加强对工程师的培训力度,定期培训,例如开展培训会议,制造引进先进管理技术的机会;(2)采取能够避免经验流失的措施,如开发相关专家系统等,保留离职或退修工程师的经验,使年轻的工程师更好更快更全面地学习和发展;(3)鼓励创新,提高工程师责任感,从被动维修向主动维护保养发展,把握主动权,避免设备故障,减少损失。此外,我院设备科每周邀请不同厂家工程师对医疗设备原理、维修方法及维护保养进行系统性讲解,提升院内工程师的技能;积极整理离职或退休工程师的维修经验,形成电子档文件,定期汇总编辑工程师维修经验,录入专家系统知识库,避免经验流失。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提升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山其君,周力.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9):121-123,135.

[2]邝晓敏.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19(12):25-27.

[3]李承君,闫士举.医院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9,43(3):220-222,229.

[4]翟博雅,尹亚丽,郭元利.问题清单管理在医疗设备采购流程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12):144-147.

[5]王衍森.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22):110-112.

[6]宗士伟,李耀辉,杜蒙蒙.医疗设备验收及常见问题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3):177-179.

[7]孙少平,李元峻,周云波,曾福东.医疗设备调配中心监护仪集中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3):132-135.

[8]郑青.医疗设备报废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装备,2018,31(3):97-99.

[9]刘锦初,管青华,刘琳.医疗设备质控检测与预防性维护规范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12):114-117.

[10]刘永莲,陈兵.谈医疗设备管理人才的作用[J].医疗装备,2002(4):41-42.

[11]韩梅,韩力,于囡.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和模式[J].医疗装备,2019,32(20):59-60.

作者:袁先举 苌飞霸 单位: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工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