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形象定位设计探析

时间:2022-01-27 02:55:00

旅游形象定位设计探析

旅游业开发非常成功的国家其经验之一是塑造整体旅游形象。将其整体而非若干景点作为旅游吸引力因素来推动市场,借助形象吸引旅游者,如新加坡推出“非常新加坡”。国内成功的旅游目的地也大多具有独特迷人的旅游形象,如香港的“动感之都”等。旅游目的地成功的形象设计与表现已成为其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条件。具有不可移动性的旅游产品只有通过其形象的传播才能为潜在旅游者认知,并促使其产生欲求,进而转化为旅游动力。形象是影响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目的地形象准确定位和创意设计是目的地旅游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1.旅游目的地形象概述

1.1相关概念

1.1.1旅游形象

旅游形象是一个人对一个目的地的信任、意见及印象的总和。国外学者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品牌功能和人们对旅游目的地内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特征的总和,或是强调某人心中的目的地形象,主要受公众媒介对这个目的地的描述、报道影响。国内专家学者对于旅游形象的定义,虽然在表述方面有差异,但其观点实质基本相似。简而言之,则是旅游者对旅游地一种总体的认知和评价。

从旅游地层面来讲,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对本身的各种要素资源进行整合提炼,有选择性地对旅游者进行传播的意念要素,它是旅游地进行对外宣传的代表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它是旅游地自身的主观愿望,是旅游地希望旅游者获得并形成的印象。这种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统一的意念,是旅游目的地传递给游客的关于目的地最精华的信息,从而使得游客形成对目的地最直观的综合性感知,也是公众的识别标志,使得旅游地在信息、传媒造就的各种形象的大海中能够被识别和自我认同。

1.1.2旅游形象与形象定位

形象定位是通过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全面的形象化表述,提出旅游形象的核心内容,即总体形象。旅游形象定位就是要使旅游地深入到潜在游客心中,并形成生动如画、鲜明而强烈的可感知形象,它是对区域旅游资源及产品特色的高度概括,要求简洁凝练,既体现地方性,又给游客余以遐想空间。形象定位是进行旅游形象设计的前提,为形象设计指明方向。

1.1.3旅游形象与地方文脉

文脉即“脉注的内义”,是文采(外显的东西)和气脉(内蕴的精气)的结合。文脉是一种综合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四维时空组合。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或区域来说,文脉是由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绮丽融合而体现的旅游目的地(区)文化形象,它“脉注”在旅游区,体现文化主题或者说文化精神,给旅游者以特有的文化感受。

文脉是旅游形象内容的源泉,是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也将成为制定旅游目的地(区)对外营销传播所展示的营销形象的主要依据。

1.2旅游形象的意义

对旅游客源市场来说,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地各种要素资源所形成的意念要素的集合,是旅游地的客观形象在旅游者心中的反映,它有助于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知清晰化、亲近化,也是影响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决策的重要因素。如果目的地形象能让旅游者联想到美好的旅游过程,与旅游者的需要一拍即合,那么这一目的地就会在旅游者心中占据重要位置,当其在购买旅游产品时,就将倾向于选择该目的地。

旅游形象定位还使得旅游地“内部”利益相关者(政府、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社区等)对旅游地形成一种认识、评价、概括和抽象,并成为其在旅游业发展实践中的行动准则或指导。

2.山东旅游形象创意——“大家的山东”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意识到旅游形象以及构架在独特形象基础上的旅游品牌战略对于其发展的重要性。2007年山东省旅游局先推出“文化圣地,度假天堂”的形象宣传口号,继而推出了“好客山东”的旅游主题形象,向旅游者展示山东人热情好客的品德和齐鲁文化兼容大气的内涵,并使之成为山东的旅游品牌标识。这个主题定位,当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较好的传播效果;但“好客山东”稍显发散有余、定向不足,核心意象定位还可以提升到更高的高度——“大家的山东”。

2.1山东旅游形象定位——“大家的山东”

追求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文化享受是旅游者的核心利益诉求。与旅游者建立情感关联,拉进与其心理距离,即以情感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打动市场,将是旅游目的地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法宝。遵循旅游形象定位要立足于文脉、追求独特性和时代性的原则,并关注旅游者的情感诉求和情感关联,笔者将山东旅游形象定位为:大家的山东。

2.2“大家的山东”的内涵阐释

2.2.1“大家的山东”旅游形象构成要素

旅游形象是在目的地地方文脉、旅游资源特色和旅游市场感应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目的地旅游产品的本质进行提炼,并通常升华、抽象为一句形象口号。通过形象口号的宣传,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地理和文化环境有—个间接的印象。

“大家的山东”这一主题形象根源于山东的地方性和文脉,能涵括山东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和现代民族、民俗文化,构成该形象的支撑要素则是山东的名山、秀水、名人、民俗和古文化。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素有“齐鲁之邦”、“孔孟之乡”之称。拥有氏族文化遗址、古国故城、宗教胜迹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山东地貌类型多样,低山、丘陵、平原、海岸皆备,且大河纵横、泉湖广布,形成了山河秀丽的自然景观。山东多数景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较好,其代表“大”有泰山、青岛,“小”有蓬莱阁、趵突泉等。山东还拥有众多“古”而颇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如潍坊的风筝、淄博的灯会、泰安的庙会、鲁西南的戏曲、曲艺、武术和遍布全省的旱船、高跷、秧歌,古老的婚嫁仪式及潍县的木版年画、胶东的编织刺绣等,而且这些民俗也能为旅游者提供充分的参与和体验空间。

2.2.2“大家的山东”的内涵阐释

“大家的山东”这一形象用语中,“大家”是人,是胸怀,是文化,也是承诺。从具象到抽象层面,“大家”隐含了以下四层意义。

第一,“大家”是实指,指以孔孟为代表的学术大家。然而山东的圣贤“大家”远不只孔孟,山东堪称“大家”之家。齐鲁大地创造了鸿儒孔、孟及先贤大舜,孕育了作为中华文化重要源头之一的齐鲁文化,进而又熏陶和培育了一大批名家墨客,甚至于帝王将相。齐鲁大地,英才辈出,山东冠名以“大家”之家,绝对名至实归。

第二,山东就其本身资源来说,名符“大家”之实。山东的风景风情多元而综合。儒家文化有孔孟,道家福地有崂山,佛教古刹有灵岩;仙境驾蓬莱,山脉登岱宗,海滨傍胶东,湖泊荡大明,风情看潍坊,老区看沂蒙;看发展还有青岛海尔。因此,山东是资源“大家”。

第三,“大家”崇尚仁义的品质和包容天下的胸襟,历千秋万载而形成一种地域胸怀和气质,造就了山东人兼容、大气、爽朗、热情的“山东性格”,也形成了山东有“大家”包容气质的地域氛围。

第四,“大家的山东”是传递给公众的承诺一山东是大家的,是天下人的。山东是大气雄浑的,山东人是胸怀广博而热情的。山东向大家敞开怀抱,随时迎候大家,山东和山东人能为至鲁的游人营造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因此,“大家的山东”不仅精炼地描述了山东的特点,也巧妙地表现出了山东作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者

的联系。这种形象的表述简洁凝练、豁达大气、具有感染力,同时也准确地表达了山东的文化灵魂。

2.3“大家的山东”意象解读

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是用意念要素传达给旅游者的信息,不像地理形象那般需要全面、真实的描绘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和社会状况等。目的地形象表述则应选择具有地域代表性和指向性的吸引物作为主题形象的构建意象,并强调和突出目的地的独特之处。对山东旅游形象的提炼,可以运用泰山,黄河、泉城泉水、大明湖、胶东滨海等自然山水及孔孟圣贤等文化因素为意象,定位其支撑形象——“山水气度,圣贤风范。”该支撑形象由物象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相互融合、共同构成。

山水既是景,也是文化。山水积淀为气度,更是一种厚重的文化。用真山实水解读“山水气度”这个形象则是:登泰山众山小,居高临天下,帝王封禅祈邦安;泉鲜活,湖微漾,黄河万里奔人海,海纳百川,容青岛万象。“圣贤风范”这一形象更是不言而喻。由物及人,“人”才是真正意义上文化的代表和反映,及其传承和发展载体。因而,山水孕育的“气度”和圣贤熏染的“风范”不仅是山东的地域胸襟和气质,也是山东人的气质。山是本,水为源,悠远的儒文化的积淀和熏陶,造就了山东人刚劲质朴、兼容大气、爽朗热情,有革新精神又不失灵活温雅的气质。这种气质在当今的齐鲁大地不乏明证。

2.4“大家的山东”的营销传播

形象定位的最终表述往往用一句主题口号加以概括并传播,主题口号设计则需要遵循“内容来自于文脉,表达针对游客,语言紧扣时代,以及形式借鉴广告”的原则。即目的地形象设计和表达要立足于文脉、体现独特性和时代性,并易于流传和记忆。

“大家的山东”的精髓仍在于其所传递的文化。该形象最独特的创意在于它在展示文化精髓的同时,传递了一种目的地与游众的联系。“大家的山东”的文化精髓体现在:“大家气度,喜纳大家。”这也较好诠释了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的好客理念。由是,山东不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彰显文化的载体,一个兼容大气的“大家”,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胸怀喜迎游众,招待游众,笑看游众。

由文化内涵可推及该形象的Cl策划和形象口号。为此,可设计山东的主题形象传播用语为:“大家的山东,等着您!”也可结合支撑形象一起使用,即:“山水气度,圣贤风范。大家的山东等着您!”该口号也较好地体现了时代性,即表达了一种“参与”和“体验”的时代要求,且表达简洁、质朴而真诚,易于流传和记忆。既然山东是大家的,山东就可以成为大家的家外之家。这个家的胸怀是广博的,氛围是轻松自由的,有“好客、待客”的从容,山东的大门随时都敞开,等着游客归来如归家,其乐融融。

“大家的山东”是山东旅游形象和人文形象的有力结合。该主题形象不仅本身大气简练,体现齐鲁文化的精要内涵,且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关怀精神,具有亲和力。同时,也能有效地传承和发展2007年山东省推出的“文化圣地,度假天堂”这一旅游形象口号,维持山东旅游形象的连贯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