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床旁环境消毒集束化管理策略

时间:2022-06-17 04:05:07

ICU床旁环境消毒集束化管理策略

摘要:目的探讨ICU床旁环境消毒集束化管理策略的制定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ICU床旁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点分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和观察组(2020年7—12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消毒,观察组采用集束化管理,评估消毒效果,比较两组清除消毒效果、空气菌落情况和住院时间及护理人员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仪器设备、床单位、操作台面及治疗带的荧光剂标志物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物体表面细菌及手部细菌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人员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制定ICU危重症患者床旁环境消毒措施流程并进行集束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觉性与依从性,增强消毒效果,降低多重耐药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ICU床旁环境消毒;集束化管理;消毒效果;空气菌落;依从性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以救治各类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为主的诊疗体系,集中必要的仪器及各科室专家,经过专门训练的护士对各科急危重患者集中加强治疗和护理[1]。ICU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发生感染的高风险区域,其环境、医疗设备及护理人员卫生等成为多种致病菌和多重耐药菌的存留与定植的场所,进而导致医院感染暴发[2-3]。新生儿免疫抵抗力低下,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特别是新生儿病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更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感染范围较广、易感染因素多且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因此,寻找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改善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4]。但关于ICU床旁环境消毒集束化管理策略的制定及效果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不同时间ICU床旁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ICU床旁环境消毒集束化管理策略的制定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ICU床旁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点分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和观察组(2020年7—12月)。ICU床旁环境包括病房地面和墙面、治疗带、床单位、操作台面以及相关仪器设备表面等。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消毒。按照《层流洁净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行常规的消毒、隔离工作,采用清水清理地面,采用250mg/L含氯消毒剂将抹布浸润,擦拭物体表面,包括仪器设备表面、窗台等,每天2次,床单位每天1次,7d内更换,并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终末消毒,每个床位配备手部消毒液并定期采用荧光剂检查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质量及检测物体表面、护理人员的手微生物的情况,每月1次[5-6]。观察组采用集束化管理进行消毒。首先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对全体成员进行加强培训,组织各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和保洁人员学习医院感染方面的规章制度,每月1次,学习内容包含正确的清洁方法、消毒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感染意识,加强控制能力,确保各人员均能明确规章制度,控制感染的方法。其次,针对重症监护病房内的物品放置情况及手消毒的放置点进行调整,确保清洁用品的供应,定期抽查,检查基本措施的预备情况并公布基本设施消耗情况。科室的仪器设备表面清洁及消毒工作由专人排班执行,保洁人员在护理人员指导监督下完成清洁消毒工作,包括病房地面、操作台、床单位、治疗带等物体表面,做好清洁消毒记录并采用物体表面清洁消毒量化评价,均采用荧光剂标记法由小组成员对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效果进行评价,每周2次,用时2d,当天感染控制小组人员独立布置荧光标记物,次日进行检查,每月采用0.9%氯化钠溶液浸润棉拭子,收集护理相关人员的手机物体表面,进行细菌培养检测,提高各科室的合作默契度,积极配合感染小组的检查并将每次记录进行整理,每个季度进行1次医院感染综合分析报告,按时反馈。1.3观察指标①清除、消毒效果。分别对仪器设备、床单位、操作台面及治疗带的荧光标志物清除情况及物体表面、人员手的细菌情况进行评价;②空气菌落情况和住院时间。记录两组干预后空气菌落数和消毒5h的菌落总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③依从性。通过查阅资料自制调查问卷表[7],分别从护理人员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清洁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及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部卫生清洁情况进行评价,分为完全依从、基本依从、不依从3个方面,完全依从:全部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手部清洁;基本依从:大部分遵从规章制度进行手部清洁;不依从:不遵从规章制度进行手部清洁。依从率=完全依从率+基本依从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清除消毒效果比较干预后,观察组仪器设备、床单位、操作台面及治疗带的荧光剂标志物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物体表面细菌及手部细菌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菌落情况和住院时间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空气菌落数及5h菌落总数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2.3两组护理人员依从性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并频繁使用呼吸机等可诱发ICU患者病房感染;同时,医疗设备、床单位表面及护理人员的手等均为细菌提供繁殖的场所,易出现感染情况[8]。临床上,通过卫生清洁剂消毒,可最大程度上清除细菌,控制医院感染。近年来,ICU危重症患者床旁环境消毒采用集束化管理,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仪器设备、床单位、操作台面及治疗带的荧光剂标志物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物体表面细菌及手部细菌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ICU床旁环境消毒采用集束化管理可提高物体表面的清除率,提升消毒效果。临床研究表明,传统清洁模式不能彻底清除污染细菌,因此,寻找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尤为必要。集束化管理是集医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为一体的管理方式,通过全面的预防和护理,有针对性、有目标的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管理策略,进而实现预防和干预的目的[9-10]。集束化管理策略通过组建质控小组,从人员进行干预,加强培训,优化物品放置布局;同时,对物体表面清洁程度进行评估,加强各科室之间的联系,采取无缝管理,并大范围应用荧光标记布点,从而加强物体表明清洁程度,提高消毒质量,促使管理持续增强,提高环境质量。利用荧光标志物评价清除效果并检测物体表面的细菌,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细菌监测合格率,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11]。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空气菌落数及5h菌落总数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ICU床旁环境消毒采用集束化管理可显著增强效果,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既往研究[12]表明,护理人员通过手传播细菌所引发医院感染约占30.00%,因此,保持手部卫生尤为重要且手部卫生属于可控因素。预防护理人员手部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途径,且控制感染方式较为方便、简单、有效,通过集束化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预防感染的意识,养成护理人员保持手部卫生的习惯,提高洗手的依从性和正确率,有效阻断手作为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降低感染发生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护理人员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ICU床旁环境消毒采用集束化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依从性。集束化管理不仅能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增进各科室的联系,还能优化环境消毒程度,加强消毒效果,明显改善病房环境,减少环境中致病菌和多重耐药菌的定植,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患者的康复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13]。综上所述,通过对ICU危重症患者床旁环境消毒措施流程的制定,进行集束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觉性与依从性,提升消毒效果,降低多重耐药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煜伟,王宏鑫,吴丹,等.神经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2018,13(10):1576-1578.

[2]陈志伟,赖英,邓宇聪.集束化干预措施对某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防控效果的研究[J].华西医学,2019,34(3):267-271.

[3]李娜,刘丽君,冯艳萍,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VAP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11):2090-2093.

[4]赵会杰,王力红,张京利,等.重症监护病房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统感染集束化干预策略的效果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7):92-96.

[5]梁娜,潘成梅,蒋维娜.集束化干预预防ICU病人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的临床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5):680-682.

作者:周军丽 徐萍 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