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质押回购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时间:2022-01-04 08:40:04

股票质押回购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股票质押回购业务自开展以来已经成为证券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但近年来股票市场波动剧烈,且实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股票质押回购业务也随之面临较大的风险。本文从股票质押回购业务发展状况入手,分析该业务存在的风险种类,对其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交易门槛低、信息披露质量差、违约处置实施难等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股票质押;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股票质押回购业务即融入方(融入资金方,以个人客户和机构客户为主)将标的股票向融出方(融出资金、且获取证券相应质权方,以证券公司为主)质押,融出方对质押股票的市场表现进行评价,按照一定的质押比率融出资金;双方协商一致后签署协议,并于质押到期后,融出方向融入方收回贷款本息。股票质押业务可以有效缓解企业上市的信贷约束,提高融资市场便捷程度,其形式主要分为场内质押和场外质押两种。新时代背景下,金融创新加速发展,我国实体经济融资难、债务率高的问题逐渐暴露。201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股票质押回购业务,首批试点的9家证券公司在业务启动当日达成了17亿元的融资数量。随后的几年,股票质押回购业务因其安全性高、标准化程度高的特点,受到了证券公司的高度重视。此外,股票质押业务也具备办理手续简便、税收和过户存在优惠、便捷的优点,自业务推出以来,规模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截止2017年,股票质押回购业务规模达到顶峰,突破6万亿元。2018年,股票质押回购业务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股票市场的跌宕起伏凸显了股票质押业务的风险。上证综指跌幅达到29%,触及2440点,1000只股票价格突破预警线,89%的个股出现负收益情况,且存在上百家公司退市的问题。受此影响,股票质押回购业务违约率大幅上升,股票质押数量增长率下降了40%,股票质押市值增长率为-54.59%。2019年股票质押数量增长率持续下降33%,股票质押市值增长率为-31.36%,且2020年仍旧处于下降趋势中。因此,为了维持股票质押业务的稳定发展,中国证券业协会监管层加强了对股票质押业务开展的限制,对其发展提出新要求。如何切实防范股票质押业务风险、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成为该业务发展的核心问题。股票质押回购业务风险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1研究成果

2013年国内股票质押回购业务开展后,国内学者展开了大量研究。陈霞(2016)通过对比沪深两市股票质押业务情况提出证券公司需在质押条件上加强规范。陈娜(2017)从股票质押量、供给结构等方面对我国股票质押业务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股东的信用风险、股票价格波动风险、流动性风险是业务开展中最主要的风险类别。李倩等(2018)在研究新三板公司股票质押业务时得出,新三板企业开展该项业务的原因主要分为拓展融资途径、维护企业控制权、维护自身权益三类。牛泽林(2018)在研究股票质押标的物时提出,控制风险应适当加大监管强度、防止股票价格剧烈波动而导致的资产贬值问题。陈晓燕、楚文帅(2019)在研究股票质押风险时提出,股价的剧烈波动和平仓行为都会加剧业务风险,甚至出现非正常的风险转移。杨玉成(2019)对股票质押业务风险展开研究,针对现在下行的宏观经济环境做出分析,认为只有加强对资金融入方、质押股票及其存续期的风险处理才能对业务进行有效管理。

2股票质押回购业务风险种类

2.1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指由于变现能力不足导致资金融入方无法正常经营的风险。股票质押回购业务中,如资金融入方无法以合理价格获取足够的资金运营业务,或存在风险时,资金融出方无法以合理的价格清理质押股票,这两种情况均属于流动性风险。

2.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指由于股票市场行情变化导致质押股票价格发生剧烈波动而产生的风险。变动情况主要包括标的股票价格大幅下跌、股票停牌等,以上情况都可能导致资金融入方违约风险增大,由市场风险转化为信用风险。

2.3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指因操作系统失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风险,从而诱发资产损失问题。主要包括:工作人员越权操作、账户不清等;因系统问题出现的交易失败或纰漏;股票质押业务交易或执行中出现的错误。

2.4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指股票质押业务的资金融入方因未按合同规定时间还本付息而产生的违约风险。虽然股票价格波动会严重影响业务风险,但信用风险主要影响因素仍旧为融入方资金实力水平,其自身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指标是主要风险管控对象。

3股票质押回购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3.1业务交易门槛低

股票质押回购业务因其成本较低、资金来源广泛、效率较高等特点,成为证券公司业务中的热门项目。近年来,中小证券公司为了追逐利益,扩张股票质押业务,不断降低其准入门槛,对资金融入方尽职调查力度降低,调查不充分;在项目存续期内没有进行事实监控,没有持续对资金融入方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对外担保情况进行有效合理的监管。此外,股票质押业务没有实行有效的“盯市机制”,当质押股票的价格出现大幅下跌,且低于警戒线时,证券公司往往放低门槛,仅采取提醒资金融入发补足保证金、补交质押物的方式来管控。如资金融入方持续出现财务问题或经营问题,质押股票价格持续走低,极容易出现资金紧张、违约或无法补足保证金的问题,此时就容易诱发信用风险。在宏观经济下行阶段,股票质押价格的确定只简单的采用市价和20日股票均价的定价标准,未能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行情进行量化考评,如上市公司业务流动性下降,其股票变现价值下降、变现难度增大,未来市场占有率下滑,信用风险也会随之加大。

3.2信息披露质量差

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是股票质押回购业务调查的核心内容,其信息的质量和披露的时效性是调查的基础内容。资金融入方的基本财务情况是计算质押率的关键因素。如资金融入放在披露信息时存在信息造假、披露延迟等问题,会严重降低其信息的价值。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选择性披露问题,上市公司在进行信息披露时,为了推动股价上涨、便于资本运作,往往对公开信息的披露进行选择,不利于股价运行的信息选择不进行披露。根据近两年数据显示,达到70%质押率水平的上市公司,其信息披露质量并没有达到优质水平;而信息披露质量处于良好以下水平的公司,质押率水平却达到20%左右。

3.3违约处置实施难

当上市公司在参与股票质押业务的过程中存在违约、违法行为时,主要的处置方式为卖出、处置过户、纾困基金、司法诉讼这四种。对于第一种卖出处理方式,流程较快、价格合理,但是限制条件多,且缺乏有效的市场化协商机制,违规处置效率较低。第二种处置过户方式在进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股价持续贬值的问题,且出清速度难以提高。纾困基金作为政府纾解资金困难的处理办法存在准入门槛高的问题,近年来监管制度不断加严,政府部门不断提高门槛,且资金到位速度较慢,都导致该方法实施困难。司法诉讼处理方式同样存在较多问题,如程序繁琐、时间较长、受偿率偏低等。

4对策建议

4.1提高准入门槛及管理水平

证券公司在开展股票质押回购业务时,应加强上市公司筛选标准,提高准入门槛。根据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水平、行业前景、资产规模、股票交易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严格审查其质押的资格,对于存在连续亏损、发生实质违约和重大诉讼、处于停牌期或存在其他负面信息的上市公司,取消其质押资格。在质押率的制定上,应综合考评其价格所处高位情况、近期涨跌幅水平,且严格按照监管要求,最高值不可超过60%。除此之外,对于不同性质的股票应设置不同的质押率上限,中小板股票应低于50%质押水平,创业板低于40%。当上市公司存在估值过高或股价波动率较大情况,应在质押率上限的基础上向下调整质押率。在警戒线和平仓线的设定上,应对不同股票种类进行不同的设定,如针对指数成分股和非成分股可以设置差异化警戒指标。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全面收紧,股票质押比例持续下降,股票质押业务风险管理的重点也更多的转移到存量业务上。对于已经质押的上市公司股票,应时刻关注其股票价格的运行态势,实行严格的预警及盯市制度,不可采取放任态度。当股票价格跌破警戒线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及时补仓;当股票价格触及或跌破平仓线,也应严格根据合约谨慎采取变卖股票的平仓策略。对存在退市风险、股票近期市场表现差、价格波动剧烈、存在停盘风险、违约率较高的上市公司,不可出现超质押率质押的情况。针对可能出现重大重组、法律诉讼、监管处罚等特殊情况的股票,还应设定严格的动态评估体系,细化风险等级,进行严格的、特定的风险管理,且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资质评估,合理计提减值准备。股票质押的风险管理和信用评价还应在存续期内加强盘中监控,对上市公司资本定价和业绩对赌状况展开详细调查,整合风险信息,灵敏且迅速的做好风险预警工作,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强化贷后管理,对存在问题的资金融入方采取归还本金、增加担保、补充质押等有效措施,尽可能的保障公司权益。

4.2完善信用评价体系

在对资金融入方的信用水平进行评级时,证券公司风控人员应对上市公司的经营能力、资产水平、负债情况、还款能力等方面进行详细考查,对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体系、企业引用信息公信系统、司法处分公示系统,全方面收集整理上市公司的财务资料和信用记录、诉讼数据、负面名单、不良信用记录、实际控制人、对外担保等重要信息。证券公司还应加强舆情监控,及时搜集负面新闻,并有效辨别信息真伪,同时评估负面信息存在的风险隐患,采取措施提前缓解风险。此外,在动态信用评级制度的完善上,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质押率、警戒线、平仓线的量化管理;加强对上市公司资质等级、交易数据等信息的考核力度;充分考查股票流动性和上市公司业绩数据真实性;将上司公司股票的基本面、价值、波动性等数据展开多维度计算;且科学计算资金融入方股票质押业务履约水平、违约概率;重点分析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现金流数据、异常财务指标。

4.3健全违约管理体系

当股票质押业务需要进行违约处置时,政府应完善市场化协商机制,适当放开支持额度,提高违规处置效率;对待处置中可能出现的股价持续贬值的问题,金融相关部门应加快出清速度;在纾困基金准入门槛的问题上,政府部门应适当放宽门槛,提高资金到位速度,确保资金能够合理配置运用;同时,司法部门应加强效率,提高诉讼处置速度。此外,对存在重大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金融监管部门应从严处理其相应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并要求该公司在日后的经营中提高公开披露信息的质量和水平。尤其在注册制实施后,上市公司门槛进一步降低,对于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约的公司,金融监管部门应完善退市制度,采取更为严格、坚定的管理和惩罚措施。

5结语

我国股票质押业务自起步以来不断发展,出现信息披露质量低、质押率过高等问题,使得市场风险不断放大。2018年后股票市场出现大幅下跌,市场监管加严,股票质押市场整体收缩,业务发展仍存在发展问题和管理风险。基于此,股票质押回购业务的需要加强管制,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陈霞.关于开展挂牌股票质押回购交易业务的思考[J].清华金融论,2015(8):83.

[2]陈娜.金融去杠杆背景下股权质柙融资业务的思考[J].上海金融.2017(8):78-84.

[3]李倩,付佳.新三板挂牌企业利用股票质押融资的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1):305.

[4]牛泽林.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和应对机制探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8(06):62-63.

[5]陈晓燕,楚文帅.金融去杠杆背景下股票质押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例[J].西部金融,2019(01):16-21.

[6]杨玉成.新形势下股票质押业务的风险管理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9(11):158-160.

作者:单文韬 单位: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