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对小学生竞选行为的作用

时间:2022-03-07 10:54:10

小学德育对小学生竞选行为的作用

摘要:研究基于当下小学学校德育的开展情况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利于小学生有效参与竞选的实施办法,同时考虑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对小学生参加班干部竞选在德育参与下的影响作用。功利性德育导致小学生当班干部的利己性,而服务性德育则为了使小学生获得双赢,实现竞选班干部利人利己。本研究从小学德育的视角,理解小学德育如何及怎样影响小学生班干部竞选,并从竞选目的、行为、作用对小学生心理进行剖析。

关键词:小学德育;小学班干部;竞选行为;小学生德育发展

1引言

小学德育指小学阶段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它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正面、积极的言语、行为示范,对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冲击,进而引发学生做出自己的选择的教育活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学生的思想行为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对小学德育与小学竞选行为进行了实质性分析,并拟出小学德育对小学生竞选行为起着基础性作用。

2小学德育的特点

2.1小学德育的主导性

在学生学习德育活动中,学生是道德认识与发展的主体,德育影响和教师是客体,教师是德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小学阶段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社会的影响,在掌握道德、法纪、心理、思想等知识方面与教师的指导密不可分。小学生要想认识和了解世界就要学习说话和写作,要想创造和感受世界就要运用语言去描绘和指称。而青少年儿童正处于学习语言的过程,正通过这一过程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相互沟通。在小学德育中教师通过语言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传授道德知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中感受到这并不仅仅是语言中和单纯事物的反映,更是生活的德育和能被理解的德育的存在。通过教育者语言的指导和熏陶,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在学校德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制定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的教学策略,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为小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通过发挥小学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了解学生、唤醒学生,缩短了德育“现实”与“虚拟”的情感空场。

2.2小学德育的基础性

小学德育以文明生活习惯和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及五爱情感教育为重点内容,德育内容针对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出发。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小学德育以培养小学生养成基本行为道德规范为出发点,与青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人性发展的学龄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在学校接受教育,学习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小学德育的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从青少年儿童所必须养成的行为习惯为根源,促使小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这一阶段德育的知、情、意、行的要求,使小学生充满自信,进一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3小学德育的集体性

科尔伯格提出的“公正团体法”是指通过对道德环境中的道德气氛、隐性课程的设置来培养、塑造、推动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发展。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与成人在一起的时间逐渐减少而与同伴在一起的时间逐渐增加。同伴间通过明确或是暗含的规则来影响他们的成员,例如遵守怎样的规范等。小学生通过遵守同伴群体的行为规范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因此,假如一个群体倡导的是反社会行为或者是不良的道德时,就会通过同伴群体间的道德氛围或规则影响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品质。此外,同伴的交往也影响着竞选结果。小学德育通过塑造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集体的教育环境或开设有关团体精神的课程,促使小群体形成利他的行为规则,从而使小学生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小学生竞选行为的本质性内涵

小学生竞选,是小学生社会性发展、自我角色认同的表现,也是维护班级集体荣誉的体现。通过肇庆市城市及郊区小学的中高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3.1小学生竞选的基本情况

班干部的内涵是奉献、义务和责任,但选择班干部还需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和服务同学的意识。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竞选班干部不仅仅是“优秀”的标准,更重要的还有责任,尤其是集体意识。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主要受到外部动力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61%小学生曾担任过班干部。在竞选方式上,城区小学的班干部多数通过同学们选举推选出来,而乡镇小学则多数由老师指定。据调查,约75%的学生会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竞选班干部,这类学生更适合当班干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伦理学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奉献,就在应该奉献、必须奉献之中揭示善的涵义。”因而班干部对小学生而言就是奉献最好的体现,他们向往成为班干部,更多的是为了班集体而奉献自己。

3.2小学生竞选的动机

进入小学之后,儿童受外界影响,会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优秀小学生的评价标准,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小学阶段中,小学生追求成为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而班干部在小学生眼中无疑是“好孩子”的代名词。所以大多数小学生会根据这一标准,从而产生当班干部的强烈愿望。但由于正处于前习俗水平阶段,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是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来判断好坏是非,这使得他们容易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产生错误的追求。因而当问到“您想当班干部的原因是什么?”时,回答“想获得成就感”的学生占34%,回答“想得到老师的重视”的占27%,回答“父母渴望”的占21%,而回答“身边的朋友是班干部”的有13%。由此可见,小学生竞选的动机多数是为了获取成就感、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赏,而不是真正为班级服务。他们认为当上班干部对自身有利,所以把当班干部看成是于自身有利的事,忽略了班干部的本质和它的存在意义。此外,因受到群体心理的影响,有小部分学生会因身边的朋友是班干部而萌生当班干部的想法。小学德育的集体性促使小学生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相似的品质和追求。

3.3小学生竞选的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尽管小学生竞选的动机与班干部的内涵不一致,但是当问到“在班干部竞选期间,您希望您的父母能帮助您什么?”时,多数学生的回答是“我要靠自己的努力”。由此看出,小学生争当班干部纯粹是为了成为自己心目中的优秀小学生,而并非向往权力。过半数学生认为当上班干部的好处是“能锻炼自己”,可以看出班干部的形象在小学生的眼中仍是正面的。身处于集体中,以集体来规范自身,逐步形成以集体为主的价值观,因而有大约42%的班干部能实事求是地为班集体服务,在班级管理中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希望发挥所长为集体服务,而这样的班干部是最令人满意的。透过各种关于小学生竞选的报道,许多人都会认为很多儿童是因为班干部背后的权力。但是调查发现,92%的小学生并不认为通过送礼获得支持是正常的行为,反而会喜欢通过自身努力来获得支持。小学生对成为班干部的向往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班干部竞选中奉献、公正、责任等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4小学德育对小学生竞选行为的作用

4.1对小学生竞选目的的作用

依照科尔伯格理论,处于习俗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其中,寻求认可定向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为根本。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基于以上认识,研究可见,小学生竞选班干部的行为实则为社会化的过程,即尊重一定的参选规则,竞选班干部一职以满足班级、父母、老师或自身的需要。在小学德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多运用游戏渗透德育知识,但是如果教育者过多地将没有正面的引导价值的社会现象渗透到德育课堂中,仅给予“适者生存”的解释,则会导致小学生在班干部竞选时产生“榜样”作用,将导致小学生在班干部竞选过程中产生自我利益的获得大于服务他人的认知的形成。在小学学习的黄金时段,青少年儿童开始从思想上逐步走向成熟,积累各种科技文化知识,形成了基本的价值观。中国小学德育纲要培养目标是小学德育在实施过程中须贯彻落实的。为此,小学校园要发挥其美育功能,建立合理的校园文化组织体系,既要培养青少年儿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又要防止培养目标落实出现“空洞”。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学校要建设完善的指导体系。同时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设以学生为特色的主体性活动。基于小学德育游戏性是日常生活的表征这一特点,教育者在践行小学德育内容时,创设各种竞选游戏情境,将学生引导到具有一定氛围的游戏情境中,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小学生在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处于一种超于功利的审美状态,在遵守游戏规则、相互合作的观念下促使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使得道德教育更贴近学生。培养青少年儿童具有分辨利他、功利现象的观念和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班干部竞选目的。

4.2对小学生竞选行为的作用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小学德育的基础性为小学生竞选班干部行为提供了行动指南,它促使小学生的竞选班干部中展现其自身热爱集体,在集体中团结互助、热爱劳动、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并在竞选过程中展现自身良好的意志和品格。学校实施德育受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的指导,培养小学生所必需的生活知识和技能。在小学生班干部竞选过程,学校德育发挥其作用,正确的学校道德教育给小学生带来积极的行为表现。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判断是非的。此阶段,小学生不具备自主选择与决策的能力,参与班干部竞选时会表现得缺乏主见,以他人为行动标杆。此时教育者应该与受教育者对话,在对话式教学中,使得双方对世界的认知真正融合,在校园中教师通过语言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情感上的熏陶,促使小学生在课堂上做到情景交融,习得道德知识、升华道德情感,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反作用于竞选行为中,在班干部竞选中实现自我,体现人性的价值与尊严。而处于自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他们对正误的判断更多的是依赖行为者的内部意图,而不是客观结果本身,这种为儿童自己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此阶段的小学生已经能将外在的“社会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我要求”①,在竞选中通过内化的小学德育要求对自己的竞选行为做出判断和修正。

4.3对小学生竞选结果的作用

德育作为竞选行为的思想根基,从本质上对小学生竞选班干部的动机以及行为产生作用。杜威指出:“一切教育都能塑造智力的和道德的品质,但是这种塑造道德工作在于选择和调节青年天赋的活动,使他们能利用社会环境教材。而且,这种塑造工作不只是先天活动的塑造,通过活动进行塑造。”②教育离不开实践,道德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通过具有复杂性的、连贯性的实践,人实现自身的超越。实践是一种社会互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交往对德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实践是在交往中进行的,即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中进行。各种形式的交往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途径。此时,小学阶段的青少年儿童与同伴交往的相互作用逐渐增加,德育在同伴交往中实践,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德育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竞选的结果和当选者的道德认识,从而“掌控”其意向发展方向。例如,以与其的亲密度来判断班干部竞选的候选人,这会使得竞选结果偏离利他的轨道。此时,小学德育应该践行其集体性,在校园德育文化中对各种群体进行思想和行为上的熏陶;选择和安排好学生的活动,贯彻主题性原则,使活动成为学生自愿参与的活动以促使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在群体中产生积极的、利他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规范。同时这些影响的发生脱离不了环境的作用,随着小学生当选班干部能够向积极方向发展,家庭、学校、社会,作为德育教育的三大系统,在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学生基于德育的竞选行为的基础上,三者应加强教育理念联系,坚持育人方向,形成教育合力。政府积极弘扬奉献精神,推广关于公平公正意识的公益广告,社区张贴正确价值观的宣传。学校与家庭坚持“家校一体”的教育方式,动用有利的教育资源,调动积极因素,为小学生形成正确班干部竞选思想———积极参与竞选班干部,怀着公平的意识参与竞选,勇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提供有利条件。

5结论

德育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的竞选行为深受德育的影响。由于小学阶段的儿童道德水平较低,学校和教育者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影响群体渗透德育,使小学生勇于承担当班干部的责任,锻炼自己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由此使小学生在参与竞选中树立公平意识,培养合作、学习、服务、奉献精神。

作者:露舒 蔡文欣 甘楚君 吴敏娜 郭佩杭 单位: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石兰.学校德育最优化整合的实践与理论[M].上海:百家出版社版社,2001.

[2]王维娅.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系列教材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8-1.

[3]刘在花.莫让“官本位”思想玷污小学生[J].中国德育,2012-12-08

[4]朱树忠.小学德育中情感体验教育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5](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8,29.

[6]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范成树.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9]詹万生.和谐德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0]朱梅梵.立美育德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11]彭未名.交往德育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