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时间:2022-10-07 04:13:29

小学语文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坚持立德树人,使小学生真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在深化课程改革中努力实现。语文课堂则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优势,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核心价值观;重要性

1引言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1]。如何坚持立德树人,使小学生真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在深化课程改革中去努力实现。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活泼好动、只是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兴趣。如果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空洞的言行说教,无法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启发。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教学合一”的教育思想理念,先生的教应该和学生的学联络。有了这种联络,然后先生与学生才能自得自动[2]。教师课堂教学要适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坚持终身学习的品质,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更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润物无声般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更加适宜学生兴趣培养和人格发展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价值观取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价值观取向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真切的语言,配以直观的图画、加上音乐和视频的渲染,使学生置身于教材内容之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才会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在心灵上同文章内容产生共振,从而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道德情操和高尚的人格教育。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话,思想教育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那天》是-篇精读课文。文章以汽车得而复失和人物的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通过精彩的细节描写,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在面对道德难题时,父亲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后,最终坚守了诚实、守信。这是比物质财富更加珍贵的财富。可见,《那天》是培养学生“诚实、讲信用”的范本,同时也具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文章中父亲矛盾的心理描写以及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是突出人物品德的关键。笔者通过课件进行图文对照,展示父亲的矛盾心理,让学生体会这些矛盾使父亲在后无法喜悦,面临道德上的难题。最终,父亲放弃了中奖的汽车,选择了诚信。学生通过视频,观看父亲打电话时的动作表情,再现文章主人公的形象。学生通过观看课件,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理解了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道理。又如在教学《将心比心》这篇课文时,我首先播放公益广告中给妈妈洗脚、扶老携幼等的视频录像,提问学生观看视频故事后,想说些什么?把直观生动的视频带入课文,新颖且能激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画面中回味,激发学生的兴趣。接下来围绕课文中的两个将心比心的生活场景故事,利用课件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从直观浅谈认识,再到文章中加深理解,在文中感悟,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将心比心的含义,理解人与人之间要多一点宽容和理解的道理。只有这样,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笔者先通过PPT播放一组图片,配上抒情的音乐,为孩子们讲述了汶川大地震时的骨肉绝别,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躯为孩子搭建起生命的空间而自己却付出生命的故事。孩子们听后深受感染。学生带着沉重的心情走近洛杉矶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故事,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为了让学生从故事中受到更加深切的感染和教育,笔者将每一部分的内容都配上了真切的图片,便于学生感悟和理解。同时,在教学中穿插了地震前后及地震来临时的视频录像,学生亲眼目睹了高楼大厦转瞬间变成了残垣断壁,豪华的商业街顷刻间一地狼藉。大地震引发的爆炸吞噬着人们最后的希望,昔日美丽的家园如今变得如此破败不堪。同学们在一片哀叹声中,会对地震中父子俩的生命更加关切,在这次大地震中,父子俩又将会演绎一场怎样的故事呢?面对现实场景,学生们急需且渴望看到生命的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通过课件展示一幅幅父亲生动感人的画面,36小时不断地挖,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父亲,出示这样的句子: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这就是父亲,怎么会变成这样呢?在这36小时里都发生哪些触目惊心的场面,请闭上眼睛想想?放音乐。学生在音乐声中想象父亲的期盼和为实现对儿子的一句承诺而付出的代价。学生伴随着音乐声,教师范读课文,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带入课文的意境中,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浸入课文主人公的身上,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感知课文所描述的美好价值观取向和对儿子一句话的承诺所付出的代价。随后,教师播放制作好的生活视频,让学生结合自身,通过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感受父爱的伟大,人间的温情。

3在作文写作训练中,通过多媒体平台和素材,引领和指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文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或生活感悟。然而小学生的生活都是“两点一线”,没有太多的生活拓展空间,让学生写出真实生动的生活场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谈不上写出对生活太多的感悟。通过多媒体技术平台,把生活的真实场景搬到了课堂,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截取生活画面及素材,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和情感。在课堂上,大家共同观看和欣赏、共同讨论和体会,更加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生活场景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让课堂和生活浑然一体,生活即课堂,课堂也是生活。这样,学生写起来也就有话可说,有自己的见解和感悟。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时,习作训练要求:通过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美好的品质,感受真情的美好,懂得关爱他人。在习作前,我引导学生留意自己身边或媒体报道,或到社区走访等,从小事着手,把自己身边发生的和收集到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例,用图片、视频、录音、录像的形式拍录下来,在习作课上,学生们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和事例,以讲故事,放录像、录音等形式展示出来,学生一边播放,一边声情并茂地描述事情的经过。大家通过耳濡目染,心灵上受到了感染。随后,学生分组进行交流、体会,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学生在写之前,我引导学生想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情境里?事情发展变化的过是程怎样的?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学生在内心冲动的情感下,自然写起来胸有成竹、水到渠成。这次习作中,班级中赵精粤同学《一碗面的温度》写得较有真情实感。文章最后写道:“面,我早就吃完了。可他的温度,还一直在温暖着我的记忆。”这篇文章就是通过生活中爸爸不顾天气恶劣,顶风冒雪为自己购买一碗面的生活小场景,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心里活动描写等,体现父爱的伟大及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学生就是通过平时留心观察事物,通过播放视频,再现生活场景后受到的启发,才会写得真实感人。只有对生活有感触,才会有所表达、有所记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竭力使我们的每个学生从幼年起就能以精心爱护和细心关怀的态度对待每棵树、每丛玫瑰、每株花草和每只小鸟,一句话,一切有生命和美好的事物。非常重要的是,要让这种关怀爱护之心变为习惯[3]。”生活中,笔者抓住学生喜欢动物、植物、花草等美好事物的心理,就让学生平时留心观察事物,用手机或相机抓拍生活中美好的画面,学生把照片和视频带到课堂,让学生观看后并谈谈自已喜欢的原因,以及拍摄时的感受,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学生观看讨论后,再要求学生以《我喜欢的……》为题,开展习作练习,学生不仅兴趣浓郁,而且写有所思、所得。影像和视频既能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又能让学生长时间地保留记忆,避免学生提笔无影。学生只要有话想说,就会有话可写。这样,写出来的内容再也不会枯燥无味,才能有真情实感,受到的感染和教育才会更加深刻。

4利用多媒体技术平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好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增加学生的信心和认同感。随着手机和摄像机等技术产品的普及,使人类和自然以及社会联系得更加紧密、和谐。让学生利用现代化的生活设备,“走出去,请进来”。让社会即学校、社会即课堂变的更加简易自如,学生的课堂变得更加广阔。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如何让学生适应未来的生活,构建终身学习的能力,知识、技能和社交三方面缺一不可,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而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而又真实的拓展空间,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深入生活和社会,体会人生的价值。同时用手中的现代化设备记录生活的场景和画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同时更能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让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如开展感恩教育,通过让学生亲自感恩父母、感恩他人,为家长和他人做一件感恩的事等,用手中的手机拍下感恩的画面,放到班级微信群互相学习、鼓励,同时,教师精心布置活动后,让学生把拍摄的感恩画面和视频带到课堂,在多媒体平台上播放,学生们共同学习、讨论、评价等,升华了学生的感恩之心、感恩之情;同时,学生通过手中的手机、相机等,拍摄下课外开展社区实践和社区调查活动的画面,在课堂上播放,学生能更加亲切地感悟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的好处,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加以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去感悟和理解。5利用多媒体技术平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和讲故事比赛,培养学生核心价值理念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教学的篇幅内容更加突出,这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需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讲经典故事等活动,在提高学生说写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培养积极人生态度、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在学生传诵经典的活动中,利用好多媒体平台和现代化的设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起到更加鲜明和生动的教育效果。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不仅能跨越时空,而且能再现更加生动鲜活的场景。在学生诵读和讲故事的同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图片、播放音乐、PPT课件、视频影像等多种方式,将朗诵者的思想和情感带入到诵读的意境中,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紧贴到诵读内容的主人公的身上,与他(她)同呼吸、共命运,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来感知诵读所描述的美好价值观取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时代对美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比个性成长的以后几个时期都要强得大多[4]。教师应该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由此看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设朗诵的情境,营造氛围,比单纯的朗读效果要好得多,学生诵读后的反响也会截然不同。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为先,使小学生真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核心素养为内涵的教育理念,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又与“以核心价值观居先”的教育思想相融合[5]。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声情并茂,具有独特的教育教学优势,把语文课堂变成了一个动态学习、富有情趣的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多媒体辅助教学必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课堂教学不仅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的生活技能,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对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龚孝华,黄泽纯.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观念与新新行动[M].天津:天津出版传媒,2018.

[2]原载1919《时报.教育周刊.世界教育新思潮》第1号.

[3]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四卷[M].2001:550.

[4]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三卷[M].2001:264.

[5]龚孝华,黄泽纯.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观念与新新行动[M].天津:天津出版传媒,2018:22.

作者:吴文英 单位:淮北市烈山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