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的创新

时间:2022-01-07 09:26:37

论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的创新

一、网络文化对德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目前,在我国中学,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文化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互联网正影响着中学生的精神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网络信息所拥有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化、时空的无限性等特点,都为德育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德育工作除了面对多元、复杂、嬗变的网络文化,更处在快节奏的社会潮流驱赶之下,德育方法、德育手段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与生产不同,德育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式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自有其发展规律,而不是靠外在的添加剂“催熟”,更不能用一般指标量化。网络又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无限生机和发展机遇,拓宽了德育教育的渠道和手段,另一方面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新冲击、新情况、新课题。我们必须积极面对,正确引导,科学管理。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日趋成熟的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开始对道德认知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并且开始形成自己的道德认知体系。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这比传统的家长、老师强制灌输的方法,更能促进他们道德认知的发展。

二、网络文化与德育工作的创新模式

新时期,网络文化的出现和发展使德育环境焕然一新,尤其是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自由性、快捷性等优点,为德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不仅体现在德育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得以创新,更体现在德育工作的科技含量、文化含量以及管理含量的提升。

1.强化网络培训,优化德育队伍

开展网络道德教育,需将德育内容融于网络之中,这便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一定的教育艺术,而且还须具有一定的德育信息加工和制作技能。高中德育教育要培养一批跨学科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都过硬的网络工作人才,让他们发挥自身一职多能的优势,利用网络为学生道德养成办实事、树典型。要转变现有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利用网络及时了解高中生的思想状况,开展有意义的网上思想交流,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德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教育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适时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以弥补网络教育的情感缺失。

2.建好德育网站,抢占德育阵地

“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学校应将网络德育作为研究的重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自己的网络阵地,抢占网络教育的制高点。引导广大教师研究网上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对策,加快德育软件的开发和德育资源库的建设,以满足教师、家长、学生之需要。积极推进德育项目化和学校特色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立体网络。针对学生关心的问题,可在德育网站主页中开设多个栏目,也可把经过筛选的学生感兴趣的信息下载,以此占领学校德育的时空。利用德育立体网络网开展“网上选班长”、“优秀学生评选”等活动,可加强学生与学校以及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3.完善管理机制,创新德育模式

(1)开展“网上对话”———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2)开设“网上论坛”———架起师生家校沟通的桥梁;(3)丰富“QQ空间”———建设师生对话交流的平台;(4)强化“网络管理”———实行网络德育管理常规化。

4.加强网络监管,建构有效防线

提高教育对象的信息识别能力,加大对高中生上网的引导与教育,让学生懂得在互联网这个知识宝库中到底能做些什么,如何挖掘宝藏,如何与自己的学业相结合等问题。针对网络文化的多元信息流的冲击,要对网络保持高度的关注,做到了解、知情、监控。一是学校网络中心要明确管理规范,要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互联网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二是加强对网吧等社会网络资源的统筹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努力营造长期适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从而积极主动利用互联网这一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穿透力强的载体加快建设校园文化的网上传播。针对一些热点问题提出正确的观点,进行正面的引导,使网络处于可控状态,从而形成高中德育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德育与网络文化的相互促进和可持续发展。总之,开放的网络文化带来了一系列发展与创新的机遇,从而给高中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网络文化这一新兴文化形态对校园德育教育的价值。当代德育工作者以何种态度和方法对待网络文化,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网络文化价值合理性的高度,也决定着校园德育建设的有效程度。我们在充分了解网络文化的优势与不足的前提下,应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以确保学生道德品质可以得到积极健康的发展,从而以崭新的姿态,构建健康的网络平台,用耐心、细心和自信心,谱写德育教育新篇章!

作者:朱灿斌 单位:湖南省浏阳市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