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

时间:2022-02-01 11:17:50

传统文化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

摘要: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重点从慎独与知行合一、学而不厌与有教无类、安贫乐道与道义重于名利三方面论述了高校教师一定要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自觉传承先贤为师的道德规范,切实提高师德修为,实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关键词:新时代;传统文化;知行合一;安贫乐道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高等教育的前提,也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教书育人,以德为首。高校教师是“理想信念的“传道人”,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教师在中国历来是一个被推崇的特殊的职业,具有较高的道德要求。教师的师德人格与普遍意义上的道德人格不同,它把人格与师格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普通道德人格与职业人格的统一,加强师德建设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在师德修为方面,2500多年前的孔子为中国教师树立了典范。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需要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弘扬和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引导高校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使传统文化师德涵养成为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不竭源泉。

一、“慎独”与“知行合一”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站在“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要求高校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者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当中,坚持立德树人[2]。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者要把自己放在大学生“人生导师”的高度,不断提高认识,在道德修养上做出表率,增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以理想信念引领学生,以道德情操感化学生,以扎实的学识服务学生,以仁爱之心关怀学生[3]。(一)关于“慎独”思想的三点借鉴“慎独”思想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慎独既包括独处时个人品德操守的谨慎与警醒,也包括一种谨慎治学的态度。“慎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高校教师个人修养与职业道德的和谐统一。“慎独”的思想对于师德有三点借鉴,一是“以心治身”,即加强自我修炼,努力追求一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二是“反省”,教师应“一日三省吾身”,谨慎对待自己的言谈举止,时时避免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防止道义偏离。三是“格物致知”,《礼记•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就认为教育就在于“格物致知”,也就是要培养年轻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有高度的责任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看待社会。(二)教师要成为“知行合一”的实践者。“知行合一”具体到师德上,就是教师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首先,高校教师应该在教育上注重知行合一,把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不可能脱离道德意识。其次,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让道德意识指导道德行为。高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铸造者,而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更多的是观察学习,向榜样学习。教育工作者要首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能深受学生欢迎的也一定是具有特殊人格魅力的老师。

二、“学而不厌”与“有教无类”

师者之所以能够传道、授业、解惑,是源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闻道先于学生才能“传道”,潜心钻研才能“授业解惑”,学而不厌,才能与时俱进。(一)“学而不厌”,终身学习。坚持“学而不厌”,才能立足新时代,紧跟新形势,“活到老,学到老”是新时代高校教师应有的职业观念。教师应是终身学习的典范,其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要有创新意识,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因此,高校教师更要时刻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及时更新知识储备,不能因循守旧、照本宣科、一成不变。“学而不厌”既是教师职业发展的要求,也是作为“不误人子弟”的师德的最低要求。(二)“有教无类”的三点启示。“有教无类”也是孔子提出来的教育主张。根据教育部2017年7月公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因而,教育要体现公平,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受教育者,不因其家庭背景、个人资质等区别对待。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今天,“有教无类”对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具有三点启示。1.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提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因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原因,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这是高校教师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宗教信仰学生等等,教师要体现出广博的仁爱之心,一视同仁,应当避免“唯成绩论”,按照学生成绩把学生简单划分成“好学生”“差学生”,更不能“厚此薄彼”。作为学生工作者的辅导员,要避免只关注学生干部,忽略普通同学的倾向。袁振国等人研究认为,优秀的学生、讨喜的学生更占优势,他们会比其他人多得到一些教育资源(提问的机会、表现的机会等)。由此也指出,相较于硬件实施上的不公平,课堂上的不公平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更大[4]。因而,保障每个学生有平等的发展机会,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2.教师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朱熹将“因材施教”解释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因材施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每个人自身特点,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教育。这就要求教育制度、课程设计、考核办法更加人性化,自觉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保护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的不可替代性能得到充分地展现。3.教师要鼓励冒尖创新。当前,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为了早日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了一项最新战略决策,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用以助推高等教育向前发展。双一流建设离不开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国际视野和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有教无类”的超前意识和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应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本,树立全新的个性化教学理念,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使学生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三、“安贫乐道”与“道义重于名利”

谈到教师职业的时候,人们常说,教师应当受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习在谈到师德师风建设的时候,也强调了教师应该“潜心问道”,要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因此,无论什么时候,教师的职业选择就是乐于奉献,安于清贫。教师价值观会直接间接地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教师对于名利的态度也会有形无形地渗透给学生。(一)教师应具有“安贫乐道”的奉献精神。“安贫乐道”来自于《文子•上仁》中的“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孔子曾经称赞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论语•里仁》中提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述而》中也提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都代表着孔子对于“富贵”的理解和看法。他认为“富贵”(钱财、权势地位)是人所向往的,但“道”与“义”是人更应该追求的,“道”与“义”是超于“富贵”的更高层次。他们更看重高于富贵名利的“道”、“义”。这也代表“乐生”、“弘道”、“修己”是本责,忠于“乐道安贫”[5]。因而,“安贫乐道”就是儒家所信奉的道德。传至今天,这种“安贫乐道”的思想,对于今天的广大教师而言,就是一种理想的职业状态。教师“安贫乐道”,就是要有坚定的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需恪尽职守,淡泊名利,专注于教书育人。具体来说,教师应该热爱教育,甘于奉献,要不断探究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用爱心、耐心和热情对待每一位学生。(二)教师应倡导“道义重于名利”的义利观。孔子认为,义重于利,要区分合乎义之利和不合乎义之利,提倡合则取,不合则舍。同时,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点。即为君子者,应该正确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并能因大局利益舍去个人利益[6]。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一系列观点,较为突出的是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这基本奠定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伦理道德的基础,成了大众一直坚守的道德准则。具体是,人在各种利益的诱惑面前,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处于转型期的社会有诸多因素容易诱发教师的名利心。面对各种丰厚待遇、公与私的选择、义与利的取舍,一些教师会存在动摇甚至追名逐利的做法,在名利面前舍弃诚信、抛弃道德的做法不绝于耳。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取“利”但不趋“利”,一切超过“义”要求范围外的活动都不能参与。作为教师,要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四、结语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高校教师一定要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自觉传承先贤为师的道德规范,坚持古为今用,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实现传道者自己首先明道、信道。努力成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实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参考文献:

[1]朱景林.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DB/OL].(2017-02-13)[2017-11-08].opinion.people.com.cn/n1/2017/0213/c1003-29075487.html.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27)[2017-11-08].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3]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DB/OL].(2014-09-29)[2017-11-08].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02/201410/175746.html.

[4]袁振国.教育公平:从有教无类到因材施教[J].上海教育,2016(3):70-72.

[5]辛艳伟.儒道两家的苦乐生死观比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2):24-25.

[6]王玫.传统文化:维系高校外语教师道德精魂的纽带[J].2004(3):81-82.

作者:辛艳伟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