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企业税收筹划的应用

时间:2022-08-19 10:28:00

对分课堂在企业税收筹划的应用

摘要:《企业税收筹划》作为财会类学生的专业课,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主要以税法作为理论基础,案例分析作为实践应用研究。传统的教授模式使得课堂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研究将“对分课堂”应用于课程中,将课堂主要分为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补充总结这4个部分。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对分课堂;税收筹划;隔堂对分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10月教育部了6号文件《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中指出要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要优化高校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着力打造一大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企业税收筹划》这门课程是在学习了《初级会计》《中级会计》《税法》《管理会计》等课程的基础上开展的,尤其是以《税法》为基础。《税法》课程的特点是法律条款,内容琐碎并且容易遗忘,课程理论性很强,导致课程容易枯燥。讲解《企业税收筹划》又必须先了解相关的税法条例,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节税筹划。而且《税法》课程的进度与《企业税收筹划》所需要的理论进度不统一,造成了必须先教授部分的《税法》理论知识。笔者以地方二本院校河南城建学院为例,将“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首次应用于《企业税收筹划》课程教授当中。整理了传统模式下教授课程存在的问题,如何将“对分课堂”应用在课程教学当中,总结了初步实施“对分课堂”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更好的打造顺应教育部提倡的“金课”,提升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在课程中真正的学到知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企业税收筹划》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参与度低,积极性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堂课下来基本都是老师在讲,偶尔会有提问,时间也短,涉及的人员也少。而且老师讲课的基本原则基本上都是事无巨细,全面覆盖,讲解内容都很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全面性、完整性。学生在课堂上只需跟着教师的脚步听讲就可以,在此种授课模式下,教师不停的灌输知识,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学生的参与度极低,从而兴趣点也很难被激发,积极性也就减少了。这种教学模式与小学、初中、高中并无区别,但是大学主要培养的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脱离老师与家长的安排,能够自主的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知识的汲取,而不是仍像小孩子一样,缺少主见,总是听从家长父母的安排,没有自己的思考。

1.2学习成果考核方式单一,考核成绩片面化

现如今大部分高校的专业课考核方式都是由平时成绩,卷面考试成绩所组成。虽然加入了平时成绩的比例,但是平时成绩大多是由签到,课堂表现所组成,主观性较强,甚至于老师会提高平时成绩来使学生达到及格分,平时成绩也失去了其该发挥的作用和该具有的意义,使得学生仍为了考试而考试,或者在期末考试前进行突击,浪费了平时的学习时间,使得考试成绩片面化、失真化。1.2.1课堂效率低下一节课的时长是45分钟,哪怕是学习优秀的学生也不可能一直全神贯注的听讲,而且此课程的理论基础非常琐碎且枯燥,如果不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大部分都需要死记硬背,面对这种一贯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上课容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放弃了课堂时间选择课下自行再学习。期末考试也仅仅在考前突击,课堂效率较低,且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程度较低,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突击,往往考完试就会把所学的知识忘记。课堂本身就是让学生慢慢消化、理解、掌握知识的一个过程,这样才能真正的将知识融会贯通,深刻的记忆在头脑当中。课堂效率的低下使得教学效果大大下降,也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1.2.2师生交流较少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很少,最多是老师是当堂提问,但是提问的结果学生也未必都能回答出来。师生沟通少,使得老师不能及时发现课程效果,学生也无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单方面的输出得不到反馈,久而久之会使得教师觉得学生没有积极性,学生觉得课程枯燥,不利于课程的开展和优化。

2“对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对分课堂”这一概念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它是一种新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张教授结合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其核心理念就是把课堂的一半时间交给学生,大致把课堂教学分为了3个部分: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因此“对分课堂”也称为PAD课堂。其主要流程是通过老师讲授部分的知识作为引导,再将与知识点相关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和讨论,讨论完成后进行汇报,最后由老师总结和补充。因为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搜集资料与讨论的时间长短也会不一致,有时当堂可以讨论出来有时无法当堂得出结论,因此就会产生“隔堂对分”与“当堂对分”的情况。针对《企业税收筹划》这门课程笔者做了如下规划(如图1)。

2.1教学设计

(1)教师讲授:第一个环节就是以教师为主的知识讲授,相对于以前传统的填鸭式讲授,现在的讲授不再是全方位,详细的讲授,更多的是进行框架式的讲解,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以企业所得税为例,筹划的方式总体来说有降低计税依据、纳税人身份的选择、小微企业的纳税筹划、供货方纳税人身份的选择等等。将主要的方法进行讲解后,引导学生按照思路去寻找有关的条例法规,可以初步调动学生对于理论基础的学习兴趣。这样避免了传统教授一味讲解理论方法的弊端,不会在最初就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2)学生小组讨论:学习完理论基础后,进行案例搜集的任务布置,本研究的实验班级为财务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总人数为80人,学生每8人一个小组,共10组。每组成员可自行寻找有关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案例。若教师认为讨论的话题可以在当堂讨论完毕,那么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这个平台讨论任务,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讲解。若教师认为讨论的话题无法在当堂课程讨论完毕,教师仍可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任务点进行隔堂对分,通过平台的统计模块来监督每个学生是否完成课下作业。(3)小组代表发言:完成案例的搜集后,每个小组选一人为代表在课堂上为班级同学进行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小组代表采取轮流制,这样可保证每个同学的参与度。一个小组完成讲解后,教师可对小组代表的发言及表现进行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4)教师补充总结:10组发言完毕后,老师对案例和知识点进行点评和总结,对于遗漏的案例类型和知识点进行补充。在此基础上老师的补充和总结也不再枯燥无味,在学生们对案例和知识点已经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补充,大大减少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同学听不懂的情况,将对分课堂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2.2教学效果分析

笔者对于开放此课程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80份问卷,收回80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新的教学模式整体是受学生们喜欢图1对分课堂实施流程图的,课上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课上的讨论也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课堂的利用率有所提高。课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督促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而且课下任务量大部分学生也是可以接受的。虽然部分同学习惯了下课无任务不喜欢课后任务的学习,但大部分同学对于课后任务还是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对于教学模式,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课堂相比以前变的生动有趣,有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点。少部分学生还不太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觉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压力小,“对分课堂”课下的任务相比之前要多,压力比之前要大。对此情况我建议学生改变心态,克服自己的惰性心理,融入以后自然会发现其乐趣。综上,从整体来说,“对分课堂”的应用提高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点。考核方面也更加的全面化,对于平时成绩的考核贯穿了课程的始终,使得平时成绩更加有效化,使得期末的考试成绩更加系统化、合理化、真实化。

3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

3.1经过一学期的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很明显的

(1)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兴趣,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己寻找相关的法规理论政策能初步理解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自己再寻找现实案例,进而分析案例,既能将理论知识记牢,又能将知识运用在实际案例当中。真正做到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2)提高了课堂利用率,小组讨论与小组发言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迫使本来不愿意动脑的学生进行思考,不会完全放弃课堂的学习时间,在课堂上基本人人都进行了参与,不再白白浪费课堂的宝贵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利用率。而且在每堂课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学生也会真正的将知识融会贯通,不止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应试学习”,让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力量。(3)有利于老师与学生线上线下的交流以及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小组讨论会产生团队凝聚力,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环节,及时知晓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促进教学的开展。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学习与教师讲授这两个方面更好地相互配合,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3.2存在的问题

(1)因为首次实施此教学模式,对于教学环节整体的把握、专业知识的引导能力还不够加,不仅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对教师的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授课经验不够丰富,专业知识不熟练的老师还不能很好的实施该教学模式。(2)小组代表发言时因与个人相关较大也会出现小组中其他人的不作为,形成了“小组代表”之间的比拼,违背了建立小组的初衷。

4结语

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模式是教师们的终身课题,虽然在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相信随着老师们不断的优化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互相汲取经验,交流感受,一定会使课程建设的更加完善。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建立终身自我学习的习惯,满足高校当前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颉晓银.为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贡献宁夏智慧——宁夏积极探索创新素养教育新路径[J].宁夏教育,2020(12):34-38.

[2]李珊珊.地方高校“新财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新建构主义理论[J].河北企业,2020(12):140-141.

[3]任爱华,赵蔚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税收筹划”课程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2):111-115.

[4]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05):5-10.

作者:王怡文 王继楠 单位:河南城建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