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绩效评估研究

时间:2022-10-16 04:09:00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绩效评估研究

1问题的提出

在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下,配合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养老压力步步紧逼。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过去30年的高速增长,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并未完全跨越,又赢来了新一轮挑战——“人口老龄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项公共产品,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成效,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发展,就成了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辜毅(2015)等认为城乡养老保险体系存在制度分割和碎片化、养老金待遇差距大、农民缴费水平低及激励不足等诸多不协调问题。刘桂莲(2015)、柳清瑞(2016)、张鹏飞(2017)等发现全国城乡养老保险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养老保险存在区域差异。从已有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处于低水平阶段,无论是待遇保障、基金管理等都存在诸多局限,亟待通过改革创新来加以解决。而纵观目前关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评价的研究,相对定量研究较多,且多是集中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制度运行成效以及可持续方面,对于养老保险的运行财务绩效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缺乏实证研究分析。那么,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其基金的财务绩效怎么样呢?什么因素可以提高其财务绩效,使其收支平衡呢?本文基于2015年统计年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绩效进行DEA-Tobit两步法分析研究,以期为相关部门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绩效和保障水平提出措施建议。

2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务绩效评估

2.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绩效DEA分析。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领取待遇年龄参保人数、基金收入、基金支出、基金结余5个指标作为DEA的投入产出指标,其中3个输入指标,2个输出指标,如下表1所示。通过使用DEAP2.1对2014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财务综合效益进行C2R模型和BC2模型评价,得到了城乡居民年养老保险财务绩效(如下表3所示),并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综合效率分析。由表2可得,以上31个单元的2014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务投资的平均综合效益为0.808,整体运作处于一个较良好的状态,但是,其在全国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北京、天津、上海3个单元有的综合效率值为1,运行状态极为良好,低于平均值较多的地区有青海、西藏、贵州、海南等地,其他地区均衡分布在平均值左右。纯技术效率分析。在非DEA有效状态的单元中,只有江苏、浙江、山东、西藏4个单元的纯技术效率为1,处于技术有效状态,表明其输入输出指标之间的组合是有效率的。而其他24个单元的纯技术效率值未达到1,说明各输入输出指标未达到最佳的匹配状态,存在改善的空间。规模效率及DEA有效状态分析。在31个分析单元中,有北京、上海、天津3个市的财务综合效率值达到了1,为DEA有效状态,这3个市的综合效益达到了相对最优值,输入输出指标之间比例匹配程度良好,整体状况较为合理。在全国大陆地区的31个省、市、自治区的有效性比较中,剩下28个单元的规模效益均小于1。在假定规模报酬可变的条件下,其中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16个单元显示出的是规模效益递减状态;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海南、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单元显示的是规模效益递增状态。2.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务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本节采用Coelli(1998)的两步分析法:第一步通过DEA分析评估出决策单位的效率值,第二步以第一步得到的效率值为因变量,以影响因素为自变量来建立回归分析模型。我们发现DEA效率值在0到1之间(可能等于1),可知其是一种截断数据模型,因而传统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不能满足要求,因此考虑采用Tobit模型。和1%显著。上表可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绩效的投入产出因素中,基金收入、基金累计结余对于其财务绩效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分析可得出基金收入对于财务绩效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但其是具有负向影响的。基金累计结余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绩效具有良好的正向影响效果。对于参保人数、达到领取待遇参保人数、基金支出三个变量来说,其显著性不是很好,参保人数对于达到领取待遇参保人数具有负向影响效果,而达到领取待遇参保人数、基金支出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绩效是正向影响效果。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绩效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进一步分析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城乡可支配收入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绩效的影响,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财务绩效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绩效就更加有效,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其实证结果的影响不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比占财政总支出比越大,说明这个地区对社会保障越重视,而从表3的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其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绩效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绩效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文盲率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绩效具有极其显著的负向影响。通过表3的实证分析发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文盲率越低,城镇化水平越高,该地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绩效就更加接近有效水平。因此,对于DEA未达到有效状态的地区,应该更加重视教育,提高居民教育程度,提高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增加养老保险的有效输出。由表3显示,老龄化程度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绩效显著性不强,说明一个地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绩效与该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并无直接的关系。

3结论及建议

本文利用DEA-tobit两步法核算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绩效发现:(1)地区间发展不均衡;(2)部分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利用率不足;(3)一个地区的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城镇化水平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5岁以上居民的文盲率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以上结论,认为应该从强化政府的社会保障建设责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地区教育水平、加强监督,提高地区养老保险基金利用率等几个方面来推动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平衡。(1)强化政府的社会保障建设责任,补齐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短板”,扩大养老保险范围,吸引更多的人参保,在农村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应加大政府财政投资力度,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吸引更多人参保。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通过中央及地方政策扶持,深化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适当的给农民以财力支持,提高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有助于促进农民消费,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和覆盖范围。(2)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力倾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补齐基础养老金增长机制缺失的“短板”,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养老金的给付水平同步,中央要加强对欠发达地区财力投入,提高补助资金的分担比例,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各地区要通过发展区域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来提高养老保险建设的经济基础。(3)重视教育,提高地区教育水平,城镇化率,补齐教育的“短板”,促进地方开放程度。一个地区的经济与其教育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受教育水平越高,地区城镇化水平越高,该地区的养老保险需求就越大。应该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努力提高地区的教育水平,居民的文化程度,以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绩效,提高养老保险业的有效供给。(4)加快养老保险的立法进程,努力提高养老保险资金的利用效率。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的基础上,再制定具体的养老保险办法,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保护。且要加强民众的监督,努力使政府财政资金透明化,加强养老保险资金的监管和利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消除无效供给。

作者:刘新元 单位:西南大学

[参考文献]

[1]辜毅.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整合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5(04):37-42.

[2]柳清瑞,苏牧羊.城乡养老保险协调度、制约因素及对策——基于1999—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04):3-15.

[3]刘桂莲.中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非均衡发展分析——基于2013年31省数据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05):29-33.

[4]张鹏飞,陶纪坤.全面二孩政策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7(01):10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