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农保发展SWOT解析

时间:2022-06-27 02:45:59

政策性农保发展SWOT解析

一、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概述

近年来,农业保险在安徽省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的重点,并且引起了社会及广大农民的高度关注。2004年中国保监会在9个省市开展农业保险的试点,安徽就被确定为试点省份之一。2005—2006年保费收入分别为138万元和120万元,比2004年有所回升。2006年农业保险被作为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部分,得到了中央、地方的高度关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2007年安徽农业保险得到迅速发展,保费收入高达5343万元,是2006年的近45倍。2008年,安徽农业保险迎来了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全面开展,安徽省被确定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试点省份,同时,08年4月,安徽省出台了《关于开展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安徽省政策性保险工作全面启动。而且2008年成立了安徽省第一家保险法人机构——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各项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不断推进。在重灾之年,农业保险试点为参保受灾农民提供了保险保障,同时在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9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把政策性农业保险纳入“民生工程”,安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行各项财政补贴80%,安徽农业保险的发展从此步入快车道,农业保费收入高达4.05亿元。试点这三年期间,国内各县(区)的农业保险覆盖率逐年增加,综合承保率也超过了85%,理赔兑现率、提高农户参保率和保险覆盖率,基本上都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1.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增加如今重视农业保险的农民人数日益增加,主要是由于市场存在不确定因素和众多灾难给人们带来了巨大危害,因此农业保险对风险的分担与转嫁作用越来越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同时近年来我省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当前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正逐步增加。

2.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首先农业保险制度体系基本形成。自08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来,安徽省共制订了8个配套制度和办法,形成了“1+8”的农业保险制度框架,为农业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次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基本建立,截至2010年3月底,全省乡镇农业保险服务站(点)已建成1102个、在建102个,设立村级农业保险服务点7872个,签定协议、聘用乡村协保员11673人。农业保险经办和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为农业保险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劣势(weakness)

1.农民收入水平低,投保意识较弱农民收入水平低,是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原因,这直接导致农民保险购买力有限。而且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农业灾害日益频繁,风险较大,投保农业保险的预期收益有限,因此农户对参保一事显得并不那么积极。农民对农业保险缺乏兴趣还有一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由于生活条件差,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农业保险相关理赔程序了解甚少,一些专业术语更是无法理解其表述的意思。而一些农户常常对自然灾害报以侥幸的心态,而投保意识更为薄。

2.农业保险风险大,理赔难安徽省位于长江、淮河中下游,属中纬度地区,受南北气候影响较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比较高。但与周边省份比较,安徽省农业保险产品的费率偏低,而保险责任范围较广。这使得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一直高居不下。同时农业保险的理赔难操作,理赔过程中存在亏损理赔难、责任确定难、费率厘定难的实际问题。

3.试点品种难以满足农户需求目前,安徽省开展中央财政补贴的农业保险试点品种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玉米、大豆和能繁母猪、奶牛,基本上涵盖我省主要大宗农作物。但蔬菜、瓜果、茶叶、商品畜禽、水产、林木等经济附加值高、具有安徽特色的品种,虽然农户保险需求强烈,但由于没有财政补贴政策,目前还不能有效开展。

(三)机遇(opportunity)

1.国家政策的支持近几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前景,更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重要工作之首。2004—2009年间,每年的国家中央一号文件中都会针对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明确要求。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我国工业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财政实力也随之增强,农业补贴的范围逐渐增大、补贴力度也在增加,促进了农业哺育工业阶段快速向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发展。

2.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的全新调整2011年7月13号安徽省省政府办公厅以皖政办〔2011〕52号转发省财政厅、省农委、省政府金融办、安徽保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管理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此通知主要是将规范经营管理和完善制度设计两个层面,重点提出统一的思想认识、规范查勘定损、统一理赔流程、加强承保管理、落实工作经费、把握原则要领等十几项核心要点,是继2008年省政府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后为提高服务“三农”全局能力的基础,更进一步奠定农业保险发挥强农惠农政策效应而制定的一份全新的纲领性文件。

(四)挑战(threat)

1.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撑虽然目前我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管理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但是目前我省还没有完全建立有关农业保险的相关法律条文。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组织体系、业务范围、经营管理、费率厘定、赔付标准、优惠政策等缺乏法律依据,不利于其业务的持续健康。

2.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管理有待提高目前国内农业保险发展时间较短,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缺乏监管的技术和经验,还无法掌握其操作规律,农业保险有涉及多个部门的利益,操控起来非常困难,需在实施中协调相互关系,期间还要总结归纳成功经验,整个流程进行下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均有待提高。同时,还应加强政府监管部门的灵活性和前瞻性。

三、发展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对策

(一)政府加大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力度

农业保险想要得到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而且政府的扶持还应覆盖整个农业保险发展的各个方面,实行农业保险税费减免,对经营农业保险的机构减免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各项税收以及工商管理费等各种管理费;提供农业保险费补贴;开放农业保险市场,降低农险市场的准入门槛,降低农险的保险费率等。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农业保险知识的普及与教育,加大农业保险的推广力度。

(二)加强立法的保障作用

制定农业保险法律法规,界定农业保险性质,明确政府支持措施和农业保险各方面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农业保险行为。《农业保险法》的颁布也必须及早提上日程。同时为确保在立法层面上树立农业保险的相关地位,国家在法律或者法规的平台上对农业保险应予以大力支撑。

(三)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是根本

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参保的基本条件,因此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是重中之重。中央“一号文件”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是加速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助推器”。为确保中央制定的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有效实施,政府应该对农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充分理解农民的做法,从而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满足农业保险发展的基本条件。

(四)健全基层服务网络,培养高素质人才

依托基层政府或组织建立完善保险服务网络。首先应该提高单位内部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其次还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专业保险人员,建立一支工作责任心强、整体素质高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基层服务队伍。特别要注重对既懂保险又懂农业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五)农业保险的数据积累和科技手段更新

由于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农业保险基本由中国人保独家垄断,分业经营以后农业保险规模逐步缩小,近十年来,相关积累农业保险的数据相当稀少,因此在我省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应该逐步积累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灾害发生情况等相关数据,测算出灾害发生的相关规律及预防措施,把农业保险的防灾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与此同时,要逐步更新理赔的科技手段,引入GPS定位,卫星遥感检测、定量灾害分析等科技手段,使得农业保险的服务工作逐步跟上形势需要。

(六)尽快打破国元农业保险独家垄断的局面,扶植专业化保险公司参与竞争

目前安徽省从事农业保险的仅国元农业保险公司一家,社保的农作物、养殖业、林业、多农经济作物名目繁多,一家公司难于应付。借鉴国外经验,政府应尽快储存专业化保险公司的成立,如林业保险公司、畜牧业保险公司、经济作物保险公司等,形成合理的竞争局面,确保农民在多种经济的经营活动中获得保险保障,形成分工协作、相互竞争,完善服务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