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考试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6:04:48

科学考试总结

科学考试总结范文篇1

决定报考公务员后,通过对专业、自身能力、专长与职位的匹配性分析,职位前景与我所做的职业规划的契合度分析,以及现实性因素:工资、福利、晋升空间、工作自主性等比对,等综合性的考虑,在可报考的相关部门中择定其一,后报名、缴费。虽然,已经决定全身心地备考,但是毕竟“民以食为天”,为避免“手中无粮,心里发慌”的窘境,遂选择:“进可攻、退可守”边工作边学习。现在想来,事实上工作、学习两不误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毕竟在其位、谋其事,不可过分偏重。于是对工作更谨慎、细致,统筹时间,提高效率,工作之余挤时间。

首先,我要谈一谈怎样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因为报名时间距考试时间也就是说备考时间仅一个月,所以详尽的复习计划尤为重要,计划不仅要定出每天的学习进度、更要细到每个小时每一分钟完成什么。

做计划有一个前提很重要,那就是,明白自己的优劣:哪方面能力强、哪方面能力弱,做到有的放矢。本人文字功底较强,平时较喜欢研读时政、喜欢思考、评论和写作,对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来说,因为功夫下到了平时,所以在备考的阶段可以省去很多精力。对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来说,共有五个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每个模块的测查点不同,考查的都是你是否具备公务员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素质。在计划前,我先做了几套真题测查了一下自己的弱点所在,以保证我在复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接着,就是学习的阶段。明白了自己的弱项,那就是集中精力补充知识了。我是文科出身,数字敏感性不强,相应的数量关系、判断推理以及资料分析也就成为我的弱项。事实上,每个模块都是有做题技巧可言的。复习的过程就是理顺这些技巧。所谓的技巧,<考试&大收集^整理>大家都是熟知的。比如,数量关系模块,基本上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及其综合应用。在掌握基本的原理后就是通过做题来练就你对规律掌握的熟练度,不停地做题以加深自己对命题的理解和规律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答题顺序也是很讲究的。那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会做的、得分高的。这就需要考生自己把握。但也不可偏重。所以平时有时间还是要多看看人民网、新华网和光明网上的热点及评论。把这些东西理顺了,形成自己的观点,必要时也可以写写,写的好的东西还可以投稿,一举两得。另外,半月谈也应多看看,这样对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措辞严谨性是很有帮助的。

可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考试时间做了调整顺延了近两个月。因为复习计划详实、时间丰盈,在两个多月的备考时间里复习更是有的放矢。

在这里我重点说一下冲刺阶段。考前一个月,对于公务员考试备考阶段来说,正是处于考前冲刺阶段。因为之前考试科目的弱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这个阶段我要做的便是扎实根基,固本强根。对于行测来说,这个阶段还是做题,不是做模拟而是做真题。如果各位认真研读一下历年国家及各省市的真题,你会发现:多数题目是相通的,可以说,考题多出自一个题库。所以,做真题是很重要的,也是你消化知识、沉淀知识的一个过程。

有条件的考生尽量把行测答题时间安排在上午,申论的答题时间安排在下午,以提升这个时段的兴奋度。需要注意的是做题不仅仅是在做题,切不可为了检验自己的复习程度得高分在有限的时间答不完题目。只有把每次演练当成真正的考试,有一点紧张度,在做题过程中严格按照两小时答题制,才会对考试有所帮助。行测的作答时间应尽量控制115分钟内,留出5至10分钟的填涂答题卡的时间。

作答完毕,再找原因、做总结,不仅总结错的、更要总结对的。有人一定奇怪,为什么一定要总结对的,请问,做对的题目一定会做吗?不是!其中寓意自己体会。把手中的真题做了一遍之后,还是要总结。你会问:前面总结了,现在还总结什么。前面总结的是对、错的原因,现在总结的是系统知识、是规律,即同类题目的做题规律。上过辅导班的学生,可能会疑问,辅导班里老师已经讲过相关题目的规律,做题就是加深对规律的掌握。是的,因为你提前知道了题目的规律性,但是这个阶段更要总结。因为规律只是个大环境,其中还有潜藏的暗礁,考生很容易在规律中迷失。比如,你知道数量关系里的等差等比数<考试&大收集^整理>列的应用,但是它所有的变形你都了然于心了吗?

而对于申论来说,这个阶段所要做的是把自己把握的热点拿出来再梳理一遍。归类、汇总,与中央的大政方针结合。比如,大头娃娃、三鹿事件等这反应的是诚信问题;华南虎事件则反应的是政府的公信力的问题;还有10月份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突出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等等。那么你就要理一下有关三农问题的所有政策。而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和利为民所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等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是根本的落脚点。

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人都明白,紧张的心理是很难完全克服的。所以,平常的练笔更应当作实战对待。另外,把考试当回事的人都有种感觉,越是接近考试紧张感越强。这不是什么心理问题,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是一种临战的状态。在这段时间,我个人经验是坚持继续晨读和晨练。不仅舒缓了紧张感,而且通过晨读让我可以加深知识的沉淀、更多更扎实地吮吸着知识的精华。我一定行,自信亦是从现在开始。

科学考试总结范文篇2

决定报考公务员后,通过对专业、自身能力、专长与职位的匹配性分析,职位前景与我所做的职业规划的契合度分析,以及现实性因素:工资、福利、晋升空间、工作自主性等比对,等综合性的考虑,在可报考的相关部门中择定其一,后报名、缴费。虽然,已经决定全身心地备考,但是毕竟“民以食为天”,为避免“手中无粮,心里发慌”的窘境,遂选择:“进可攻、退可守”边工作边学习。现在想来,事实上工作、学习两不误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毕竟在其位、谋其事,不可过分偏重。于是对工作更谨慎、细致,统筹时间,提高效率,工作之余挤时间。

首先,我要谈一谈怎样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因为报名时间距考试时间也就是说备考时间仅一个月,所以详尽的复习计划尤为重要,计划不仅要定出每天的学习进度、更要细到每个小时每一分钟完成什么。

做计划有一个前提很重要,那就是,明白自己的优劣:哪方面能力强、哪方面能力弱,做到有的放矢。本人文字功底较强,平时较喜欢研读时政、喜欢思考、评论和写作,对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来说,因为功夫下到了平时,所以在备考的阶段可以省去很多精力。对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来说,共有五个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每个模块的测查点不同,考查的都是你是否具备公务员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素质。在计划前,我先做了几套真题测查了一下自己的弱点所在,以保证我在复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接着,就是学习的阶段。明白了自己的弱项,那就是集中精力补充知识了。我是文科出身,数字敏感性不强,相应的数量关系、判断推理以及资料分析也就成为我的弱项。事实上,每个模块都是有做题技巧可言的。复习的过程就是理顺这些技巧。所谓的技巧,<考试&大收集^整理>大家都是熟知的。比如,数量关系模块,基本上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及其综合应用。在掌握基本的原理后就是通过做题来练就你对规律掌握的熟练度,不停地做题以加深自己对命题的理解和规律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答题顺序也是很讲究的。那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会做的、得分高的。这就需要考生自己把握。但也不可偏重。所以平时有时间还是要多看看人民网、新华网和光明网上的热点及评论。把这些东西理顺了,形成自己的观点,必要时也可以写写,写的好的东西还可以投稿,一举两得。另外,半月谈也应多看看,这样对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措辞严谨性是很有帮助的。

可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考试时间做了调整顺延了近两个月。因为复习计划详实、时间丰盈,在两个多月的备考时间里复习更是有的放矢。

在这里我重点说一下冲刺阶段。考前一个月,对于公务员考试备考阶段来说,正是处于考前冲刺阶段。因为之前考试科目的弱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这个阶段我要做的便是扎实根基,固本强根。对于行测来说,这个阶段还是做题,不是做模拟而是做真题。如果各位认真研读一下历年国家及各省市的真题,你会发现:多数题目是相通的,可以说,考题多出自一个题库。所以,做真题是很重要的,也是你消化知识、沉淀知识的一个过程。

有条件的考生尽量把行测答题时间安排在上午,申论的答题时间安排在下午,以提升这个时段的兴奋度。需要注意的是做题不仅仅是在做题,切不可为了检验自己的复习程度得高分在有限的时间答不完题目。只有把每次演练当成真正的考试,有一点紧张度,在做题过程中严格按照两小时答题制,才会对考试有所帮助。行测的作答时间应尽量控制115分钟内,留出5至10分钟的填涂答题卡的时间。

作答完毕,再找原因、做总结,不仅总结错的、更要总结对的。有人一定奇怪,为什么一定要总结对的,请问,做对的题目一定会做吗?不是!其中寓意自己体会。把手中的真题做了一遍之后,还是要总结。你会问:前面总结了,现在还总结什么。前面总结的是对、错的原因,现在总结的是系统知识、是规律,即同类题目的做题规律。上过辅导班的学生,可能会疑问,辅导班里老师已经讲过相关题目的规律,做题就是加深对规律的掌握。是的,因为你提前知道了题目的规律性,但是这个阶段更要总结。因为规律只是个大环境,其中还有潜藏的暗礁,考生很容易在规律中迷失。比如,你知道数量关系里的等差等比数<考试&大收集^整理>列的应用,但是它所有的变形你都了然于心了吗?

而对于申论来说,这个阶段所要做的是把自己把握的热点拿出来再梳理一遍。归类、汇总,与中央的大政方针结合。比如,大头娃娃、三鹿事件等这反应的是诚信问题;华南虎事件则反应的是政府的公信力的问题;还有10月份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突出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等等。那么你就要理一下有关三农问题的所有政策。而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和利为民所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等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是根本的落脚点。

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人都明白,紧张的心理是很难完全克服的。所以,平常的练笔更应当作实战对待。另外,把考试当回事的人都有种感觉,越是接近考试紧张感越强。这不是什么心理问题,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是一种临战的状态。在这段时间,我个人经验是坚持继续晨读和晨练。不仅舒缓了紧张感,而且通过晨读让我可以加深知识的沉淀、更多更扎实地吮吸着知识的精华。我一定行,自信亦是从现在开始。

科学考试总结范文篇3

1.心态调整要做好

考前一周,考生关键要做好心态调整,简单的说就是战略上要藐视,战术上重视。具体来说考生在此时要做到既自信,同时又要给予即将开始的考试足够的重视,做好最后的冲刺。

2.总结提升最关键

考试临近,考生不应再沉迷于题海中,而应多在总结上花些时间。一是可以把自己以前做过的题拿出来再做一次,看看自己还有哪里会再次出错;二是多注意总结,再次做以前的试题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些新的方法,对于这些解题方法以及快速解题的技巧,一定要注意多进行总结,力争提高自己快速解题的能力。例如对于言语理解与表达题,抓住首末句或关键词,可有效提高阅读速度。

3.答题速度不可少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量较大,时间较紧,需要在考生保证答题准确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升速度。要达到这一目标,一是要如上所说尽量总结快速解题的技巧与方法,另外,考生的熟练程度同样是非常关键的。

建议各位考生在考前最后一周内,每天抽时间做一套模拟题,培养考试状态,有效提高答题速度。

4.答题次序要优化

由于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试题量较大,涉及内容多,考生可能会出现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全部答完的情况。为了尽可能地获得高分,建议各位考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答题次序,最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分数。

5.查漏补缺莫忽视

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对于暴露出来的弱点要及时查漏补缺,但注意,对于自己以前没有复习过的题型或者内容,不要过于纠缠,保证最后一周的效率,不要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到对一个新题型或新知识点的学习中。

6.时政热点多了解

此时对于《申论》的复习也应以复习为主,可将时政热点再次梳理一遍,至少对时政热点做到知其然,在考试中遇到相关内容时不会因对其不了解而无法把握到重点

科学考试总结范文篇4

决定报考公务员后,通过对专业、自身能力、专长与职位的匹配性分析,职位前景与我所做的职业规划的契合度分析,以及现实性因素:工资、福利、晋升空间、工作自主性等比对,等综合性的考虑,在可报考的相关部门中择定其一,后报名、缴费。虽然,已经决定全身心地备考,但是毕竟“民以食为天”,为避免“手中无粮,心里发慌”的窘境,遂选择:“进可攻、退可守”边工作边学习。现在想来,事实上工作、学习两不误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毕竟在其位、谋其事,不可过分偏重。于是对工作更谨慎、细致,统筹时间,提高效率,工作之余挤时间。

首先,我要谈一谈怎样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因为报名时间距考试时间也就是说备考时间仅一个月,所以详尽的复习计划尤为重要,计划不仅要定出每天的学习进度、更要细到每个小时每一分钟完成什么。

做计划有一个前提很重要,那就是,明白自己的优劣:哪方面能力强、哪方面能力弱,做到有的放矢。本人文字功底较强,平时较喜欢研读时政、喜欢思考、评论和写作,对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来说,因为功夫下到了平时,所以在备考的阶段可以省去很多精力。对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来说,共有五个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每个模块的测查点不同,考查的都是你是否具备公务员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素质。在计划前,我先做了几套真题测查了一下自己的弱点所在,以保证我在复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接着,就是学习的阶段。明白了自己的弱项,那就是集中精力补充知识了。我是文科出身,数字敏感性不强,相应的数量关系、判断推理以及资料分析也就成为我的弱项。事实上,每个模块都是有做题技巧可言的。复习的过程就是理顺这些技巧。所谓的技巧,大家都是熟知的。比如,数量关系模块,基本上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及其综合应用。在掌握基本的原理后就是通过做题来练就你对规律掌握的熟练度,不停地做题以加深自己对命题的理解和规律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答题顺序也是很讲究的。那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会做的、得分高的。这就需要考生自己把握。但也不可偏重。所以平时有时间还是要多看看人民网、新华网和光明网上的热点及评论。把这些东西理顺了,形成自己的观点,必要时也可以写写,写的好的东西还可以投稿,一举两得。另外,半月谈也应多看看,这样对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措辞严谨性是很有帮助的。

可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考试时间做了调整顺延了近两个月。因为复习计划详实、时间丰盈,在两个多月的备考时间里复习更是有的放矢。

在这里我重点说一下冲刺阶段。考前一个月,对于公务员考试备考阶段来说,正是处于考前冲刺阶段。因为之前考试科目的弱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这个阶段我要做的便是扎实根基,固本强根。对于行测来说,这个阶段还是做题,不是做模拟而是做真题。如果各位认真研读一下历年国家及各省市的真题,你会发现:多数题目是相通的,可以说,考题多出自一个题库。所以,做真题是很重要的,也是你消化知识、沉淀知识的一个过程。

有条件的考生尽量把行测答题时间安排在上午,申论的答题时间安排在下午,以提升这个时段的兴奋度。需要注意的是做题不仅仅是在做题,切不可为了检验自己的复习程度得高分在有限的时间答不完题目。只有把每次演练当成真正的考试,有一点紧张度,在做题过程中严格按照两小时答题制,才会对考试有所帮助。行测的作答时间应尽量控制115分钟内,留出5至10分钟的填涂答题卡的时间。

作答完毕,再找原因、做总结,不仅总结错的、更要总结对的。有人一定奇怪,为什么一定要总结对的,请问,做对的题目一定会做吗?不是!其中寓意自己体会。把手中的真题做了一遍之后,还是要总结。你会问:前面总结了,现在还总结什么。前面总结的是对、错的原因,现在总结的是系统知识、是规律,即同类题目的做题规律。上过辅导班的学生,可能会疑问,辅导班里老师已经讲过相关题目的规律,做题就是加深对规律的掌握。是的,因为你提前知道了题目的规律性,但是这个阶段更要总结。因为规律只是个大环境,其中还有潜藏的暗礁,考生很容易在规律中迷失。比如,你知道数量关系里的等差等比数列的应用,但是它所有的变形你都了然于心了吗?

而对于申论来说,这个阶段所要做的是把自己把握的热点拿出来再梳理一遍。归类、汇总,与中央的大政方针结合。比如,大头娃娃、三鹿事件等这反应的是诚信问题;华南虎事件则反应的是政府的公信力的问题;还有10月份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突出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等等。那么你就要理一下有关三农问题的所有政策。而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和利为民所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等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是根本的落脚点。

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人都明白,紧张的心理是很难完全克服的。所以,平常的练笔更应当作实战对待。另外,把考试当回事的人都有种感觉,越是接近考试紧张感越强。这不是什么心理问题,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是一种临战的状态。在这段时间,我个人经验是坚持继续晨读和晨练。不仅舒缓了紧张感,而且通过晨读让我可以加深知识的沉淀、更多更扎实地吮吸着知识的精华。我一定行,自信亦是从现在开始。

科学考试总结范文篇5

决定报考公务员后,通过对专业、自身能力、专长与职位的匹配性分析,职位前景与我所做的职业规划的契合度分析,以及现实性因素:工资、福利、晋升空间、工作自主性等比对,等综合性的考虑,在可报考的相关部门中择定其一,后报名、缴费。虽然,已经决定全身心地备考,但是毕竟“民以食为天”,为避免“手中无粮,心里发慌”的窘境,遂选择:“进可攻、退可守”边工作边学习。现在想来,事实上工作、学习两不误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毕竟在其位、谋其事,不可过分偏重。于是对工作更谨慎、细致,统筹时间,提高效率,工作之余挤时间。

首先,我要谈一谈怎样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因为报名时间距考试时间也就是说备考时间仅一个月,所以详尽的复习计划尤为重要,计划不仅要定出每天的学习进度、更要细到每个小时每一分钟完成什么。

做计划有一个前提很重要,那就是,明白自己的优劣:哪方面能力强、哪方面能力弱,做到有的放矢。本人文字功底较强,平时较喜欢研读时政、喜欢思考、评论和写作,对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来说,因为功夫下到了平时,所以在备考的阶段可以省去很多精力。对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来说,共有五个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每个模块的测查点不同,考查的都是你是否具备公务员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素质。在计划前,我先做了几套真题测查了一下自己的弱点所在,以保证我在复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接着,就是学习的阶段。明白了自己的弱项,那就是集中精力补充知识了。我是文科出身,数字敏感性不强,相应的数量关系、判断推理以及资料分析也就成为我的弱项。事实上,每个模块都是有做题技巧可言的。复习的过程就是理顺这些技巧。所谓的技巧,大家都是熟知的。比如,数量关系模块,基本上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及其综合应用。在掌握基本的原理后就是通过做题来练就你对规律掌握的熟练度,不停地做题以加深自己对命题的理解和规律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答题顺序也是很讲究的。那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会做的、得分高的。这就需要考生自己把握。但也不可偏重。所以平时有时间还是要多看看人民网、新华网和光明网上的热点及评论。把这些东西理顺了,形成自己的观点,必要时也可以写写,写的好的东西还可以投稿,一举两得。另外,半月谈也应多看看,这样对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措辞严谨性是很有帮助的。

可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考试时间做了调整顺延了近两个月。因为复习计划详实、时间丰盈,在两个多月的备考时间里复习更是有的放矢。

在这里我重点说一下冲刺阶段。考前一个月,对于公务员考试备考阶段来说,正是处于考前冲刺阶段。因为之前考试科目的弱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这个阶段我要做的便是扎实根基,固本强根。对于行测来说,这个阶段还是做题,不是做模拟而是做真题。如果各位认真研读一下历年国家及各省市的真题,你会发现:多数题目是相通的,可以说,考题多出自一个题库。所以,做真题是很重要的,也是你消化知识、沉淀知识的一个过程。

有条件的考生尽量把行测答题时间安排在上午,申论的答题时间安排在下午,以提升这个时段的兴奋度。需要注意的是做题不仅仅是在做题,切不可为了检验自己的复习程度得高分在有限的时间答不完题目。只有把每次演练当成真正的考试,有一点紧张度,在做题过程中严格按照两小时答题制,才会对考试有所帮助。行测的作答时间应尽量控制115分钟内,留出5至10分钟的填涂答题卡的时间。

作答完毕,再找原因、做总结,不仅总结错的、更要总结对的。有人一定奇怪,为什么一定要总结对的,请问,做对的题目一定会做吗?不是!其中寓意自己体会。把手中的真题做了一遍之后,还是要总结。你会问:前面总结了,现在还总结什么。前面总结的是对、错的原因,现在总结的是系统知识、是规律,即同类题目的做题规律。上过辅导班的学生,可能会疑问,辅导班里老师已经讲过相关题目的规律,做题就是加深对规律的掌握。是的,因为你提前知道了题目的规律性,但是这个阶段更要总结。因为规律只是个大环境,其中还有潜藏的暗礁,考生很容易在规律中迷失。比如,你知道数量关系里的等差等比数列的应用,但是它所有的变形你都了然于心了吗?

而对于申论来说,这个阶段所要做的是把自己把握的热点拿出来再梳理一遍。归类、汇总,与中央的大政方针结合。比如,大头娃娃、三鹿事件等这反应的是诚信问题;华南虎事件则反应的是政府的公信力的问题;还有10月份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突出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等等。那么你就要理一下有关三农问题的所有政策。而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和利为民所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等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是根本的落脚点。

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人都明白,紧张的心理是很难完全克服的。所以,平常的练笔更应当作实战对待。另外,把考试当回事的人都有种感觉,越是接近考试紧张感越强。这不是什么心理问题,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是一种临战的状态。在这段时间,我个人经验是坚持继续晨读和晨练。不仅舒缓了紧张感,而且通过晨读让我可以加深知识的沉淀、更多更扎实地吮吸着知识的精华。我一定行,自信亦是从现在开始。

科学考试总结范文篇6

异步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的顺利开展,其前提是需要学生事先阅读大量的知识,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工作。此时,教师就需要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给学生一个学习范围,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之前自主的预习。例如,在学习与探究“科举制度的利与弊”这一问题的课前,教师可以问学生当代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与古代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相同吗?学生会很肯定地说不同。那么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呢?学生通过电视、电影、书本中肯定听说过科举,老师继续说:对,科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国家选拔人才制度,那么它始于哪个朝代,终结于何时呢?其中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这种制度的利与弊是什么呢?科举制度与教育相关,学生自己正在接受教育,肯定会对这种制度充满好奇。教师先将学生分为一个实力相对较差的学习小组和两个实力较强的学习小组,那个实力较差的小组负责探索科举制度的起止时间、发展进程以及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实力较强的两个学习小组其中一个小组负责探讨科举制度的弊,另一个负责探索科举制度的利。小组成员之间又将问题细化,进行分工研究。

二、课堂教学

在课堂中,教师让学生对“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进行讨论总结,一名学生说:“古代科举制度始于隋朝,采取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这与我们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有相似之处,让各州在每次推荐几个人参加考试,考试合格的可以直接做官。之后,让京官五品以上推荐人才,再参加考试。这时期主要以推荐加考试取士。唐朝时期,将科举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之后增加了武举。常科是每年分期举行,制科是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这个时期,明经、进士是常科主要的科目。明经主要是考帖经、墨义,进士主要考诗赋,唐朝的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著名人士的推荐。这个时期科举取士主要依据知名人士的推荐结合良好的考试成绩。可见,皇帝对选拔人才的重视。在宋朝,科举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其中进士科最受重视,这个时期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并确立了三年三级考试,州试、省试、殿试。殿试之后才可直接做官。而且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建立了防止徇私的新方法。可见国家对科举的重视程度之高。但是到北宋末年,糊名和誊录流于形式,这主要是因为政治混乱,君主昏庸,官员腐败造成的。但是从隋朝一直到明朝科举制度一直呈不断发展的趋势。到明朝,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主要是明代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学院成为了科举培养人才的唯一方法。这个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明朝以前,考试成绩主要依据考生的文采,对文章的内容与格式没有过多限制,但是在明朝之后,考生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有科举取士又叫八股取士。八股文有严格的措词、结构、字数、句法限制。清朝的科举同样是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沿袭明朝的八股取士。八股文的严格限制可能与君主实行思想控制有关,避免知识分子利用文字发表不利于朝廷的言论。”学生对科举制度在不同的时期有了一定的总结后,教师再对学生的总结进行一定的指导,将学生不足之处指出,这个学生大致将不同时期的科举特点总结出来了,但是对于州试、省试、殿试,乡试、会试、殿试,是怎样开展的没有作简要叙述,并让其他学生补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课后作业

在课后作业中,合理的安排,让学生以课堂中学习的知识为练习,进一步拓展与之相关的知识,学生通过不断地拓展知识,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需要学习的历史知识。例如,在科举制度这次课后,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一篇八股文章,并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对于八股文能够有更深的了解,从而进一步理解八股文造成的不良影响。

科学考试总结范文篇7

主要是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招考工作的有关安排安排,今天召开这次会议。总结工作,惩办先进,布置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区上下做好今年的各项招考工作。刚才,同志通报了获全省普通高考优秀考点的相关情况,李楠同志总结了年招考情况、布置了今年的相关工作,刘宪同志与局部考点负责人签订了考试管理工作责任书》此,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受到惩处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就做好今年的两考”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去年。各相关部门立足自身职能,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密切配合,实现了平安两考”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受到省、市的惩办和奖励。前不久,国家和省、市召开了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邹世平副市长在济南分会场对今年的招考工作提出了守住底线、不碰红线、达到标线”具体要求。对此,一定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认清当前的招考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从当前的大环境来看,今年的招生考试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就目前的平安环境来说,高考平安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我深入细致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加大防范力度,绝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和闪失;二是公众监督的力度越来越大,对考试公正、透明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科学、规范地组织好“两考”工作,坚决防止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三是两考”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某一环节的小问题处置不当,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动摇,甚至带来非常大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必需高度重视,超前谋划,采取更加科学缜密、扎实有效的措施,从严治考、周密组织,切实维护好教育的良好声誉,维护好考生的根本利益,确保今年“两考”工作顺利进行。

二、千方百计确保平安。坚决预防和杜绝各类平安事故的发生。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三个安全”一要抓好考卷平安,确保不泄密。要认真落实各项平安失密制度,对试题的分发、运送、保管及答卷回收、运送、保管的各个环节,做好失密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都要符合国家的有关失密规定;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试卷失密室做到逐一检查、消灭死角、不留隐患”确保平安失密的硬件达标,捍卫和失密人员合格上岗。二要抓好考试平安,确保考风正。要认真研究制定周密、科学的工作方案,加强对监考人员的培训教育,强化监考人员廉政意识和纪律观念;要进一步加大对考生诚信考试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针对高科技作弊的防范能力,切实维护好考风、考纪;要组织巡视组,加强对考风、考纪的巡视和督查,对由于工作失职、失察造成重大过失或不良影响的要做到有错必纠,有案必查。三要抓好考生平安,确保无事故。要坚持预防为主,加大平安隐患排查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突发问题应急处置机制;要围绕交通、卫生防疫、应急救治等各个方面,积极做好各项应急准备,为考生提供平安的食宿、卫生和交通环境。

科学考试总结范文篇8

**是***规模最大的市级规范化学校。近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校现有教学班**个,学生***人,教职工***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市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已经十分完善。****年**月**日---**月**日,我校成功的组织了山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制定方案,确保考试工作落实到位

为保证这次考试的顺利进行,我校专门成立了“山东省2004年信息技术等级考试考点领导小组”和“山东省2004年信息技术等级考试义和中学考务领导小组”,明确任务与责任,做到人员落实、时间落实、任务落实;精心制定了《义和中学信息技术考试实施方案》,保障学校各部门、各岗位工作的高效运行,使本次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为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立足实际、从细从严,树立义和中学良好的考风

不等不靠,多方筹集资金,积极实施电化教学,提高我校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含量。我校现有一口多媒体教室,三口微机室,一口语音室,其他实验室、阅览室、图书室等功能齐全,内部设施基本达到国家1类标准。微机室与各办公室联网,建有自己的校园网,为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提供了可靠的硬件设施;为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和效益,学校制定了教师素质培训计划,通过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操作能力和理论基础,有多位教师在省市级电脑操作和课件制作比赛中获奖,为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提供了雄厚的软件环境。在候考室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向考生宣读考生注意事项和考生守则,使广大考生消除了紧张情绪,端正了思想,明确了本次考试的意义;考生在监考人员的安排下有秩序地就座,凝神自信、认真答卷,自觉遵守考场纪律,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全体监考人员克服一切主客观上的困难,认真履行监考职责,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考生,维护了良好的考场秩序,使我校“诚实、文明、团结、拼搏”的良好考风再一次得到谱写。

三、齐抓共管,团结协作,共创省级优秀考点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本次考试作为一项形象工程来抓。镇政府亲自组织交警大队、供电站和公安局的负责同志到我校参加“山东省2004年信息技术等级考试”考务会,为我校信息技术考试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考试期间,山东省自考办孙科长、市教育局王明华、石树生、赵兰云等领导亲自到校巡视,询问考试情况,对我校的考务和管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教育局纪检委书记樊学东、招生办副主任赵龙江亲自到校定点督导,有效的促进了考务工作的开展。区教育局与学校负责校长签订责任状,密切协作,层层落实,确保了考试工作的严密性。科学的管理,规范的组织,健全的制度,为我校争创省级有效考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当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操作错误时,显得束手无策,缺少应急处理能力。考生对计算机的操作熟练程度还有点于进一步提高。

2、在做Word试题的过程中,出现了部分考生不会使用“撤消键”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散学生的思考,培养勇于实践的兴趣和能力,培养积极应对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部分学校学生的键盘操作能力很差,打字速度无法达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打字指法的训练,增强对键盘的识别能力和熟练程度。

4、部分考生出现了心理过度紧张的现象,在试题面前一时不知从何下手。知识与能力非常重要,但是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样是成功的关键。

科学考试总结范文篇9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招考工作的有关安排部署,总结工作,表彰先进,部署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区上下做好今年的各项招考工作。刚才,先领同志通报了获全省普通高考优秀考点的相关情况,同志总结了年招考情况、安排了今年的相关工作,刘宪同志与部分考点负责人签订了《考试管理工作责任书》。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就做好今年的“两考”工作,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去年,我区“两考”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各相关部门立足自身职能,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密切配合,实现了“平安两考”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了省、市的表彰和奖励。前不久,国家和省、市召开了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邹世平副市长在分会场对今年的招考工作提出了“守住底线、不碰红线、达到标线”的具体要求。对此,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认清当前的招考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从当前的大环境来看,今年的招生考试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就目前的安全环境来说,高考安全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细致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加大防范力度,绝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和闪失;二是公众监督的力度越来越大,对考试公正、透明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科学、规范地组织好“两考”工作,坚决防止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三是“两考”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某一环节的小问题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波动,甚至带来非常大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超前谋划,采取更加科学缜密、扎实有效的措施,从严治考、周密组织,切实维护好教育的良好声誉,维护好考生的根本利益,确保今年“两考”工作顺利进行。

二、千方百计确保安全。坚决预防和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两考”工作的底线和基本要求,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三个安全”。一要抓好考卷安全,确保不泄密。要认真落实各项安全保密制度,对试题的分发、运送、保管及答卷回收、运送、保管的各个环节,做好保密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都要符合国家的有关保密规定;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试卷保密室做到“逐一检查、消灭死角、不留隐患”,确保安全保密的硬件达标,保卫和保密人员合格上岗。二要抓好考试安全,确保考风正。要认真研究制定周密、科学的工作方案,加强对监考人员的培训教育,强化监考人员廉政意识和纪律观念;要进一步加大对考生诚信考试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针对高科技作弊的防范能力,切实维护好考风、考纪;要组织巡视组,加强对考风、考纪的巡视和督查,对由于工作失职、失察造成重大差错或不良影响的,要做到有错必纠,有案必查。三要抓好考生安全,确保无事故。要坚持预防为主,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突发问题应急处理机制;要围绕交通、卫生防疫、应急救治等各个方面,积极做好各项应急准备,为考生提供安全的食宿、卫生和交通环境。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两考”工作政策性强、责任重大,关系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各考点和各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领导,抓好落实。一要认真学习领会今年“两考”的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措施。二要强化领导责任。实行“一岗双责”和“一把手”负责制,考试期间,各考点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亲自坐阵指挥,深入细致地做好指导协调工作,确保每项考务工作都周密细致、万无一失。三要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每项工作都要责任到人,逐级签订责任书,实行责任追究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使“两考”工作做到科学有序、配合默契、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四要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公安部门要密切与招考办和考点的协作配合,着力加强考前及考试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与监控;交警部门要做好考点周边的交通管制,引导、教育考生安全出行;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要做好考点及周边地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考生住地和考点周边餐饮业的监督检查;环保部门要加强“两考”期间噪声源的监控管理,为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复习、考试环境;其他部门也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两考”的相关保障工作。

科学考试总结范文篇10

一、提高认识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前提

所谓教学专题研究,就是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探索教学规律的研究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然而,并非所有教师都能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专题研究的作用和意义.有的教师课务很重,感到没有时间进行教学专题研究;有的教师认为教学专题研究是专门从事教研人员的事情;有的教师则对普通任课教师能否开展教学专题研究,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信心;有的教师还认为搞教学专题研究会分散精力,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有的教师认为搞教学专题研究花费时间,但研究成果未必就能在报刊上发表.

因此,为了搞好教学专题研究,首要任务是要弄清进行教学专题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扫除上述心理障碍.在实际中,若任课教师不搞教学专题研究,只凭教学经验,也许能把课勉强地讲下去,但教学质量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若能结合教学进行专题研究,用科学方法研究教育对象和教学规律,就能使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也会使教育者的教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实践证明,教师只要重视教学专题研究工作,认真实践和总结,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例如,研制物理新教具就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前几年,笔者曾把它作为一项教学专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首先对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必做的演示实验逐个进行分析,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找出现成的教学仪器的不足之处,从中确定几件重要的实验装置作为主攻对象,再根据推陈出新的原则,进行新教具的设计和制作,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检验和进一步改进,最终研制出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型“牛顿第三定律演示器”、“动量守恒定律演示器”、“全电路欧姆定律演示器”、“电阻定律演示器”、“电流天平”、“自制光栅”等,对物理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我又把有关总结文章分别寄往《物理通报》、《物理教师》、《江苏教育》等杂志,由于改进的仪器在教学中有实用价值,所以文章都得到了各地物理教师的好评.“电阻定律演示器”,曾在江苏省教委主办的“物理自制教具研讨会”上被评为二等奖,并推荐参加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的“全国理科自制教具研讨会”,在会上进行了演示实验,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赞许.1995年,《物理教师》杂志又发表了我的“推陈出新和几件新教具的研制”的教学专题总结文章.

二、找准选题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重要途径

如何确定教学研究课题,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关键.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任课教师应该从中学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所教学科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这种从教学实际中选题的方法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任课教师课务较重,很少有较多的时间去作纯学术性的大课题研究,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有利因素,抓住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这样就能快出成果,提高教学专题研究的效率.

就物理教学而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很多,例如,如何解决物理难教难学的问题;如何提高高中女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问题;如何解决学生物理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问题;如何转化后进生的问题;如何提高物理教学课堂效率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物理会考和高考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在确定研究课题之前,应该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是否对这个问题已经研究过,还存在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这样可避免重复性研究.例如,如何全面考查中学物理教学质量,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期中考试和期终考试只进行90分钟的闭卷笔试,它不能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个问题,我同两位青年教师就把它列为一个研究课题,专门研究改进的方法,并在高一物理期终考试中实施了我们研究的综合考试方法:采用标准化测验形式,闭卷考查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技能;再采用撰写物理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采用实验操作考查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考完以后,采用无记名的问卷形式,让学生发表对这次考试方法改革的看法,教师则对考试方法改革的实践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综合考试法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际水平,反馈性强,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易于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是中学物理教学中一种较好的考试方法的结论.

综合考试方法报经中国物理学会国际交流组专家评阅,被推荐在“中日物理教育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并发表在日本《物理教育通讯》和中国《国际物理教育通讯》英文联合版上,介绍给了中、日两国的教育工作者.

三、掌握教育理论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重要保证

教学专题研究是用科学方法探索教育规律的实践活动,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教学规律.任何脱离教育理论的研究都是没有普遍意义的.

一般来说,中学教师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是有所了解的,但只凭这些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与理论,掌握教育统计和评价方法,更应掌握与教学研究专题相关的教学理论.如果没有掌握教育理论,就谈不上教学专题研究,最多也只能是教学经验总结.若能以正确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就能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例如,在92届高中毕业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一批尖子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了具体地逐个分析,找出他们在物理学习上的特点和不足之处,然后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考前指导.结果,这些学生在物理高考中均获得优异成绩.笔者所教班级有4名学生获得高考物理满分,从而顺利地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等全国名牌大学.后来我撰写了有关这一专题研究的总结文章——“物理高考满分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考前复习指导策略”,经专家评审,参加了“1993年桂林中外物理教师学术交流会”,全文收入会议论文集中,并发表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上.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交叉科学的出现,给教学专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教学专题.因此,教师除了要掌握教育科学的一般理论知识和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地学习与教学专题研究相关的各门知识,特别要注意学习新学科,比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为了更好地从事教学专题研究和交流研究成果,还应提高外语水平和微机操作能力.否则,即使研究成果水平再高,交流起来也很不方便,更难进行国际交流.

四、撰写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是教学专题研究的重要任务

在教学专题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应认真撰写教学专题研究论文,这是推广教学专题研究成果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可惜的是,有些教师花了不少时间进行了一些教学专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对撰写教学专题论文却不感兴趣,结果是研究成果不能及时推广和应用.实践证明,教师只要以高度的热情、坚定的毅力、浓厚的兴趣去撰写教学专题研究论文,就一定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例如,我们年年都要搞高中物理竞赛辅导工作,学生竞赛成绩也不错,不少学生在江苏赛区获得一等奖,也有的学生获得全国决赛一等奖和二等奖.但是,究竟怎样才能搞好物理竞赛辅导工作?它有哪些客观规律?这些都是值得很好研究的.于是,我们就把它作为物理教研组的专题研究课题,由我和另外两位老师组成课题组,进行专门地研究和实践,并注意加强总结性的撰文工作.由于大家共同努力,物理竞赛辅导的方法、内容和相关练习很快就撰写成文了.后来这项教学专题研究总结在全国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年会上进行了交流并荣获全国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