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体系范文10篇

时间:2023-10-08 17:21:38

课程建设体系

课程建设体系范文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管理模式;探究

课程建设一直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部门启动课程建设就是想要全面提升高等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贡献,全面提升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准以及教学水准。课程建设就是为了推进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成效,培养高质量、高水平人才。课程建设的管理模式决定了高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对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建设管理的目的是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指导、服务与保障,促进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文章就此问题展开积极研究以及分析,对如何有效地进行课程建设和管理,给出科学的改进措施,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并在全省范围内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课程建设管理模式,希望对我省高职院校在保持各自课程建设特色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一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

高职教育目前正处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课程改革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主题,在这样特殊的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工作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课程建设涉及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方面面。1.1课程管理制度不规范。经调查研究发现,高职院校的课程管理制度建设并不完善,大部分学校没有出台课程建设管理及评估办法,对于课程建设其他环节的管理制度不规范,甚至缺失,整个课程管理制度建设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制度建设的不规范和无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职院校对于课程管理的无意识。1.2课程管理机制不完善。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大部分学校只是将课程建设看作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项目向上申报,在课程建设时也只为了评定而建设,没有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并且没有长远、统一的策划,没有一个标准的管理系统,课程管理主体过于单一、课程管理方式过于机械、课程建设的目的、任务、举措以及保障机制均比较模糊。1.3对课程建设指导力度不够。大部分高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将外观做得非常美观,并且还给出了很多新的想法以及教学改革中需要进行的教学计划。但在实际开展的时候却缺少内涵的教学录像以及改革效果,再加之缺乏课程管理经验,致使学校在课程建设的管理层面上重立项检查,轻课程评估,导致建设效果不够明显甚至没有效果。1.4教学资源没有达成真正意义上资源共享。经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只是因为课程的评审对网站实施了简单的建设,却没有真正运用到教学工作当中,因此,此类教学资源都被闲置了起来。并且花费成本引进的网络授课平台没有真正意义上达成授课的网络化,导致此些教学素材库、网络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平台被浪费。

2课程建设以及管理方式

2.1强化精品课程建设和管理。在强化高校课程建设以及管理时,首要工作就是实施课程建设责任制,将责任划分到每个人,建立课程领导小组。院校的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能够在教学领导的带领下,由教务处及评估专家组成,教务处进行组织以及协调工作。课程建设小组将由系主任以及课程负责人参加,在实施的过程中重点由课程负责人进行安排。同时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课程负责人由教学能力强、专业水准高且具有一定组织力以及领导力的教师担任,负责课程的监督工作,极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参与到课程建设当中来,提升教师的踊跃性。2.2发挥二级学院的过程控制以及监督效用。学校的课程建设是为了从真正意义上提升教学成效以及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了发挥出精品课程的积极效用,因此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及时展开追踪监督以及监管,但学校要是每年都对每项课程展开逐步审查工作也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可以取消课程负责人年度“自查”的过程,变为由系组织有关教师对其展开年度审查,对审查结构不满意的课程要进行相关的点拨以及帮助,进一步强化系的监督职责,确保课程建设可以顺利发展。除此之外,在课程建设周期满的时候可以使用“预验收”的方法,只有系预验收符合的课程才可以以系名义向学校提交验收申请。2.3完善课程网站建设,实现网络平台互动的功能。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宗旨就是为了确保达成资源共享,促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就不能离开网络平台。要想达成这个目标就需要规范网络平台建设的要求,标准上网资源的规格,提升网站制作的水准。同时还要保证网络平台建设工作在未来可以稳步地开展,防止出现为申报来建设课程的情况。服务学生就需要强化网络教学互动板块的建设,并且改进以及提升软件的功用,保证教师以及学生可以使用网络进行有关的教学以及管理活动,强化监督检查,监督课程负责人要对网上资源的内容展开不定期的改进以及完备。2.4加强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2.4.1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制订课程建设规划是课程建设管理重要的依据。学校课程管理部门要做好《课程建设的十三五建设规划》,指导各二级学院开展课程建设规划,做到五个明确:明确的建设理念、明确的建设目标、明确的建设内容、明确的建设方法、明确的建设保证。根据学校课程建设十三五规划,各二级学院制订本学院的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2.4.2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推动课程标准规范建设。课程的标准化建设是指通过全面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估,规范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促进课程的整合、重组、发展与创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对专业课程体系的原有课程进行标准化建设。通过对这些课程的检查与评估,促使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保证课程的动态发展和不断完善,使其符合人才培养对课程的基本要求。2.4.3培育与筛选。课程培育是课程建设过程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课程培育是指学校课程管理部门根据课程建设规划,依据专业师资队伍、课程性质、实践教学等方面,从二级学院筛选一批重点课程,打造优质课程。2.4.4课程评价体系建设。按照课程教学评价标准,挖掘课程元素的关键指标,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实行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制;在课程建设上实行教学团队负责制;在课程考核上实行学校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方式;在课程质量上实行标志性成果下的多元评价机制。

3课程建设管理的保障机制

3.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课程建设组织管理,有效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课程建设的指导作用,各二级学院将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将建设成效作为教学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3.2健全评估机制。按照《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以及相关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建设评估工作。不断完善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不同阶段,实行动态评价与反馈机制,促进课程建设质量不断提升。3.3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课程负责人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力量,要给予课程负责人课程管理的权限。课程建设负责人的主要权责是享有本门课程的授课、教改项目与精品课程或教材申报、学习考察交流的优先权,负责制定课程建设计划、组建课程建设团队、落实课程建设任务、制定学期教学的授课计划和实训指导书、确定教材并组织实施以及课程建设的日常管理。3.4组织多元的课程建设团队。课程建设负责人应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功底,还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最前沿的行业企业知识融入到课程建设中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实课程建设内容。课程建设团队成员也应采用行业企业人员、高级职称教师、中级职称教师,采用中青年结合的方式,调动各成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创造性。3.5完善课程质量管理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听课、评教、督导、检查以及自我诊断等活动,建立学校、二级学院、专业、课程四级教学质量层级保障机制,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学校领导及教学管理部门、二级学院等负责人对课堂教学活动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常态化参与,有效达成课程教学目标,使教学质量呈现螺旋式上升。3.6加强课程保障与激励机制建。课程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建立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将课程建设成效纳入教学业务考核,作为评优评先、职称评聘、职务晋升、人才称号等的重要指标。对建设成效显著、取得一定标志性成果或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课程,学校课程建设管理部门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4结束语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是一项巨大的任务。在学校领导、教务处以及各个系的紧密关注中,依照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展开高效的改进方式,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课程建设团队之间的一致努力,确保课程建设工作可以顺利展开。在建立实用、高效的课程的时候,有关工作者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精准的课程建设以及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可以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进一步达成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以及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宗慧敏,康爱彬,王斌,等.高职院校精品课建设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才智,2014(15):25.

课程建设体系范文篇2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是教学建设中最基本的建设,它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人才培养关键点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只有加强课程建设,才能保证教学质觉。课程建设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与教研室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建设。本文就高校课程建设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课程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链

1.搞好课程建设必须要提高认识。质量是高等教育办学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最,就要从教学的最基本建设———课程建设做起。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和建设,教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毛作。其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了解学科课程发展的最新动态,担负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因此,应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重视课程建设;,各部门领导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政策要倾斜,经费要保证。对课程建设卓有成效者要给子表彰和奖励,使他们自觉地参与教学改革,参与课程建设。教研空是按专业建立起的教学、科研基层单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室的建设工作,取决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对课程建设的投入。以教研室为中心,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学科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各课程负责人要按照合格课程与优秀课程基本条件和建设方向。详细写出课程建设的日标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应注重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把着眼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把课程建设深入到整个教学活动和课程体系中去,使教学的各项工作到一个高层次.优化组合成一个整体,使大部分本科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形成较完整的反映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课程改革计划和可行措施,使课程改革和建设取得成效。

2.摘好课程建设要有明确的质员标准。高等教育质量是个多维的复合概念,其标准是适应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统一。适应性是高等教育质址的本质属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社会需要检验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尺度。多样性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二属性,是保持和传递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也是培养公民素质,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满足社会对人才开发和应用等。要不断地总结、探索与实践,建立出一套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合格课程、重点课程、优秀课程建设的质址标准。经过统等规划,分期、分批建设,采取自评自建与集中组织审评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少数重点课程、优秀课程与合格课程相结合,深入研究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建设的功能和实效性。发展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第三属性,是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而变化,是适应性质址的衡址标准。既要继承传统,义要突破前规;要从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方面转变认识;要从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课程的特点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上进行探讨;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要从传授知识、提高技能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使高教通过2——3年的教学建设,绝大多数的必修课程达到高水平,并创建具有特色的古内重点课程,使高教的整体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3.搞好课程建设.要认真分析课程的现状。高等学校条件有的相对较差,需要建设的项目很多,我们必须根据课程的现状,结合高等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抓主要矛盾。对提高教学质员影响大的关键是课程建设.如对一些.环课率高,授课面广的土干课程,给予重点资助;从课程设置中确立一批覆盖面宽、直接影响学生理论基础与准本技能的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作为重点课程进行建设。加强篆础理论、墓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抓好专业主干课建设,以重点课程建设带动相邻的系列课程的建设。高校应设立课程建设与奖励专项基金,要把重点课程建设和优秀课程评选作为一项整体工作,坚持评建结合,以建为主。应以墓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对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主干学科、主千课程为对象,通过“分期分批,立项建设,评建结合”,有计划地开展校级一类课程建设。在合格课程的基础上,争创评选省级优秀课程。

二、建设优秀课程,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要以优秀课程建设为中心,重视课程体系的改革和系列课程建设,建立新课程结构体系。

1.课程体系改革。要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专业特点、办学层次,招生规模以及各门课程在整个培养计划中所处的地位,制定出全校课程建设目标。对课程及其结构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围绕知识、能力、索质协调发展这条主线,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必须具有内容衔接紧密,交叉渗透,符合人才培养和教育客观规律的特征,并且在内容涵盖和组成形式匕体现学科课程及其内容的系统性。建立各课程群(包括公共基础课程群、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等)。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课程群由原有的课程、新设的课程与基本素质教育和专业课程密切相关的选修类课程构成。对专业课程进行分化、重组和新建。(l)课程分化—为适应高师教育学科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趋势。促进学科课程的分化;(2)课程重组—打破完全按学科设置课程的模式,在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进行融合重组;(3)课程新建—根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新建一批新兴学科课程和边缘学科课程。

2.强化系列课程建设。系列课程包括主干课程和分支课程。以主干课程适应学科的发展,以分支课程适应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由他们参与开展各学科和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合作,切实解决系列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前后衔接和专业课的内容更新等问题。.主干课程为必修课。分支课程为选修课、讲座等,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增加学生学习的卞动性、选择性和学习兴趣。各种选修课程的安排相对不集中在一段时问内,而是恨据专业需要和教育的不同阶段,分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利主干与分支课程间的相互渗透,形成主体交叉,有利于主干课程的发展和各课程的相互贯通。

3.合作建设课程是课程体系改革重点。要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就要加强素质教育,增设素质教育课程。目前文化素质教育的选修课课程建设是我校的薄弱环节,缺乏相关学科和师资。因此.我们要与综合性院校合作,加强我校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选修课程的建设,并采取促建的办法,以校际间、学科间学术交流为主进行合作。通过与综合性或多学科性大学联合开课或交流授课,进一步丰富选修课教学内容,形成历史、哲学、社会科学、语言文学、艺术类和自然科学专业选修课。

三、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需要

建立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教师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建立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热心教学工作,有敬业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是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培养21世纪人才的可靠保证。我们要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列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师资”的原则,制定和实施我校“人才培养工程计划”,设立主讲教授和主讲教师制。采用校内外培养并举,以校内培养为主的策略,加速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应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鼓励一部分中青年教师在投入教学时,给予时间上和精力上的保证。通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师的敬业精神、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教书育人,建立一支业务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重点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注意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通过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发挥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教学研究活动,将老教师的作用与中青年教师培养相结合,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学术活动。沟通信息,加强协作,更新知识,增进学科间的校际间的交流,通过校内外各种培训班培训,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师科研思维能力,业务能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充实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授课质量;通过实行真正的教师聘任制,引入竟争机制,创造良好气氛,使广大教师积极承担教学工作。

四、严格教学管理,开展教学评估

1.促进课程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教学管理部门要建立课程建设档案,认真研究,分析课程建设的鹅本情况、达标程序、成绩与问题。我校扩招后,虽然底子较薄,条件较差,但越要强化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扎扎实实工作.大力整顿和规范我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竹理水平和效率。加强课程建设和其它教学基本建设,通过教学督导、教学考评、教学检查观摩、教学追踪测评、教案检查评比、听课评课、听取学生意见、考试成绩分析和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从教学摹本环节抓起,加强教学质星监控严格教学管理,增强各课程的管理意识,强化教师的质址意识。在今后2-3年内,力争把我校各专业的80%主干课程建设成为校级优秀课程,30%达到省级优秀课程。

2.加快题库建设,建立严格规范考试制度。考试不仅能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能反应教师知识水平。在考试中围绕命题中心环节,能否真实反应教与学的情况,试题必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准确性;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在考试中要改变过去单纯的课程考试,逐步增加实践考试所占比例;加强考试管理,做到“三严”,即严格考试、严格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加强考试分析和考试监控。今后将采取购进题库软件与自行出题相结合,进一步扩增题库址,加快实施教考分立。在几年内完成主干课程和重点建设课程的计算机试题库和题卡建设,提高考试质量。

课程建设体系范文篇3

关键词:艺术设计学;应用型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取决于直接面向学生的课程建设和实施,本文以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应用型课程城市品牌项目策划为例,分析课程建设和实施的现状与问题,系统化构建应用型课程建设方案,并通过课堂教学检验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课程建设层面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论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内在联系。

一、艺术设计学应用型课程建设思路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满足创意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即以该专业的学科视角科学构建艺术学、设计学、传播学、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的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培养懂艺术、能设计、会经营、善管理的创意策划与设计管理人才。课程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主要通过学科的完整性、理论叙述的详尽性、思想观点的统一性、结构体系的严密性、教材编写的规范性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3]。为培养学生高层次的专业视角与核心素养,艺术设计学专业依据交叉学科知识体系重构了基础型课程体系,同时开设了应用型专业选修课,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如新媒体项目策划、会展项目策划、艺术市场项目策划,以及本文的案例课程——城市品牌项目策划。案例课程的内容包括城市品牌定位、城市品牌形象、城市品牌传播、城市品牌文化等以城市为主体的品牌管理理论的应用与延伸,通过项目调研、项目策划、品牌设计、项目管理等训练方法巩固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下面,笔者以城市品牌项目策划为例,分别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这四个层级,阐释应用型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一)课程理念

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介于学术研究型人才和职业技能型人才之间、将高深学问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需求的大多数[4]。然而,相对于学术型人才培养已经积累的丰富经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在从“层状”转向“网状”的课程体系中重构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对高深学问的自我意义建构,是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关键。据此,可将案例课程的课程理念概括为“要求学生具备高深学问的知识素养的同时,又能运用高深学问去研究解决社会问题”,此乃构建应用型课程建设方案的重要依据。

(二)课程内容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理念为课程建设确立了价值导向和规范,也为案例课程的内容编排提供了框架性指导。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在课程实践前既要为学生搭建具有可塑性的知识框架,又要从实践知识出发,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双向互动关系[5]。然而,案例课程尚未形成清晰的、稳定的、成熟的课程内容框架。究其原因,作为新兴发展起来的研究方向,城市品牌涉及城市营销、城市识别设计、城市管理、城市规划等多学科交叉领域,而边缘学科的知识体系、内容框架、教学模式和训练方法尚无可对标的先进经验。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构建艺术设计学专业视角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整合边缘学科的实践知识,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展开理论的实践应用,是搭建案例课程内容框架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

(三)课程实施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最后都要通过课程实施来体现。现代课程理论认为,教学的重心在于学生的学习,应充分体现学习共同体的功能特征,即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形式[6]。案例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讨论、小组学习等多种方式共享知识,学生通过项目团队制互相监督进度、相互协作、检验彼此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然而,目前案例课程中的学习共同体成员仅由课内师生组成,共同学习理论知识、共享实践经验的教学效果仍有待提升。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丰富学习共同体的构成,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案例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课程评价

目前,高校在进行课程建设时,常把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没有认识到课程评价对于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7]。课程评价不仅是推进课程建设的制度保障,其本身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核心是教学成果评价。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案例课程应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主要以项目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效果为参考,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与应用能力。然而,目前案例课程侧重实践能力方面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评价。理解和掌握学科理论和实践知识是进行实践应用的先决条件,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基。因此,适当调整当前课程评价的方式、侧重点和尺度是案例课程在建设过程中的迫切需要。

二、案例课程城市品牌项目策划的课堂教学

在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理念重构过程中,案例课程城市品牌项目策划在课程建设方面存在边缘学科的知识结构不清晰、教学模式和训练方法单一化、教学成果评价标准有待调整等突出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三点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对应的课堂教学目标(表1),同时明确了艺术设计学应用型课程建设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四个关键问题:构建适用于应用型课程的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形成适用于应用型课程的教学内容;探讨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政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规划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成果评价方案。下面,笔者将逐一对基于教学1902022.05目标的课堂教学实施情况,以及上述问题的实际解决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一)构建适用于应用型课程的交叉学科知识体系

整体而言,已有的代表性文献的学科背景大多以城市营销为主,从艺术学视角介入城市品牌的研究成果还处于积累阶段,尚未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框架。由于教材体系是知识体系框架的具体体现,因此,构建适用于案例课程的教材体系是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深圳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仅有艺术学部的城市品牌项目策划出现“城市品牌”这一关键信息,管理学院的城市管理学、经济学院的城市经济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城市地理学等,则从各自的学科背景构建与城市研究相关的知识体系,只能作为案例课程核心知识的扩展和补充,在教材体系构建上不具备参考价值。在中国大学慕课和优客联盟上搜索“城市品牌”关键词,几乎没有相关的在线课程资源。应用型课程教材体系的理论知识内容框架的搭建,要注重突显学科专业优势,实践知识的内容框架则应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同时建立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从而达到知识框架体系化的教学目标。据此,以“城市品牌+定位”“城市品牌+识别”“城市品牌+推广”这三大板块划分案例课程的教学内容,目的是形成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有机融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理论研究、设计实操和项目策划的关键能力。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大纲,细化教学内容,形成教材体系,突破了以往应用型课程以非结构性的案例分析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设置更为合理、全面,为艺术设计学应用型课程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形成适用于应用型课程的教学内容

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内容,在中国知网检索“城市品牌”“城市品牌建设”等主题,截至2020年9月,共有1105篇学术期刊论文和119篇学位论文。从主题的共现矩阵中可知,城市品牌研究主题多集中在“城市品牌建设”“城市品牌形象”“城市品牌塑造”等宏观层面,在“城市品牌传播”“城市品牌定位”“城市品牌营销”等应用型研究上也有一定的热度。另外,虽然“体育赛事”“地域文化”“旅游城市品牌”“品牌视觉形象”等主题共现次数较少,但是在案例课程的内容设置上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由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双向互动,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融合实践应用环节,加入翻转课堂、校外调研、成果汇报等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教学形式,形成“引发兴趣-吸收知识-探索实践-应用成果”的应用型课程建设方案。在教案设计方面,尝试以丰富的视觉感知案例阐释高深的理论知识。如在介绍城市品牌定位理论时,以“I♥NY”“香港飞龙在天”“熊本熊”等经典案例的视觉符号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在介绍城市品牌与城市体验的关系时,从设计学科视角出发,整合大量的动态作品进行讲解。实际课堂实施的效果比较理想,可作为应用型课程的教学内容范式推广和普及。

(三)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政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课程建设中应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学研结合等政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政产学研合作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将具有不同价值体系的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发展区域社会经济层面上统一起来,形成知识领域、行政领域和生产领域的三力合一,从而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8]。城市品牌理论与实践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中由课内师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以深圳为例,行政机关、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城市品牌研究和城市形象宣传,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文化信息办公室、深圳市商务局等部门相继推出城市宣传片,以及整合营销推广策略。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引进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2020年度课题“创意城市网络背景下的深圳城市品牌定位研究”,引导学生在创意城市网络背景之下,遵循城市研究、市场营销、品牌设计的多学科交叉研究路径,以提升深圳国际竞争力为目的进行城市品牌定位研究。该课题与案例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以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为支撑,以市政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在引导学生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把课堂产出转化为学术成果、产业成果和社会成果,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行业要求。通过明确项目目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项目调研和设计实践,课程产出了丰富的深圳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作品(图1),形成了高质量报告和高水平学术论文。同时,引入校外导师,为学生开拓视野和提升技能创造机会,努力促进各部门、企业、团体等与课程形成长期的、固定的、深入的合作关系,进而成立正式的校企合作教学项目。

(四)规划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成果评价方案

由于包括案例课程在内的大部分应用型课程均偏向于训练和评价学生项目策划的实践能力,不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成果评价,几乎没有针对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所以案例课程的作业形式在以往的品牌设计和活动策划的基础上,增加了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的撰写任务。课程实施中增加了专业论文写作技巧的讲授,要求学生以“深圳设计之都”“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城市品牌”等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学习、归纳和简评。最终,学生通过对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论学习,完成了多篇学术论文,分别从城市营销、品牌设计、市民认知、人文关怀等角度进行了学理探讨,并形成了研究成果,格式规范、篇幅适中、观点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案例课程依旧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其中,个人作业、小组作业和平时表现调整为各占总成绩的1/3,均衡考虑多种作业形式的表现与成绩,包括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品牌设计、活动策划等,形成适应应用型课程建设的教学成果评价方案。通过在教学成果评价中加重理论知识能力考核的占比,为应用型课程建设提供了教学改革范式,初步实现了学生专业能力均衡发展的教学目标。

结语

本文通过全面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框架、现状和发展趋势,构建了基于案例课程城市品牌项目策划的知识体系框架和教材体系框架,形成了系统化、结构性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了具有可行性的、适用于案例课程的合作教学方案,以及符合艺术设计学专业毕业质量评价要求的教学成果评价方案,检验了应用型课程建设方案的实施效果。由此,基本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即知识框架体系化、教学模式多样化、能力培养均衡化,为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应用型课程设置,乃至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和学科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改革范式。

参考文献:

[1]谢尚果.增强高校科技创新的供给能力[N].广西日报,2019-4-15.

[2]谢幼如,黄瑜玲,黎佳,等.融合创新,有效提升“金课”建设质量[J].中国电化教育,2019(11):9-16.

[3]魏小琳.后现代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7(7):90-94.

[4][5][6][7]潘懋元,周群英.从高校分类的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3):4-7.

课程建设体系范文篇4

一、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

1.高职部级精品课程建设覆盖学科广,精品课程逐年递增

2003年,《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了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地方和学校加强课程建设。

2003年至2009年,教育部先后开展了七届精品课程遴选,累计评选出3080门精品课程,其中高职部级精品课程812门,占全国部级精品课程总数的26%。从历年的建设情况来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逐年在增加,并且高职精品课程增加的幅度还较大。仅2008年和2009年就评选出高职部级精品课程400门,均超过当年全国部级精品课程总数的30%以上,其内容覆盖材料与能源类、财经类、电子信息类、法律类、公安类、公共基础课、公共事业类、环保、气象与安全类、交通运输类、旅游类、农林牧渔类、轻纺食品类、生化与药品类、水利、土建类、文化教育类、医药卫生类、艺术设计传媒类、制造类、资源开发与测绘类共计20个一级学科。

2.高职部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日益完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一直参照本科精品课程的指标体系。自2003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标准》(征求意见稿)以来,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每年都在不断修改与完善,2007年更名为《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并且还根据评审需要制定了本科与高职两个指标体系,2008年和2009年又在2007年评审指标的基础上做了较大修改,其一级指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实践教学、教学效果、特色及政策支持等六项的基础上增加了课程设置,二级指标调整更大。这些调整使高职部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日益完善,这更有利于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精品课程。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措施及主要内容

1.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领导和规划

(1)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领导。有力的领导是精品课程建设顺利开展的保证。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科、教师队伍、学生、教材、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和改革,而且其内部各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只有通过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精品课程建设才能形成合力,创造精品。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涉及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实验实训、信息技术、网络等多个部门,因此需要加强精品课程建设领导,成立精品课程建设领导机构,全面负责精品课程建设的领导协调,组织召开精品课程建设会议,制定学校精品课程的综合规划以及有关制度文件和激励政策,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检查与评估等,以确保精品课程建设有序进行。

(2)制定科学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制定科学的规划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建设规划一方面要突出精品课程建设的计划性、目标性、阶段性、整体性及层次性,另一方面要立足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定位,与专业建设、产学研合作及服务社会紧密结合。应搜集学校的师资、课程、教学、特色、实验条件等方面信息,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可用资源,参考其他院校先进经验,在全面、认真分析汇总调查信息基础上提出精品课程建设要达到的具体可操作质量标准及具体措施。

2.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定位。高职院校国家精品课程是能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与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和人才培养工作规律,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手段灵活新颖,教学资源能有效共享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课程。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国家精品课程,是根据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基本特点,以岗位能力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重要支撑和明显促进作用,真正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课程。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应紧紧围绕“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展开,不仅应有广博的知识基础,而且最好能够承担一定水平的科研项目,以便使最新研究成果能及时反映在教学中去。可以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的技术专家,或者引进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学历的中青年教师,改善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同时加大教师基本素质的培训。对于新进的青年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安排他们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培养相应技术的实践能力和相应的动手能力,通过培养、引进、聘用、传帮带等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学术造诣高、事业心强、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经验丰富、特色鲜明的教师梯队。

(3)教学内容的优化和创新。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内容要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应该具备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的特征。要通过跟踪研究把学科前沿的内容不断地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展示给学生,并应由学生去探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中要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内容应占有相当的比例,并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接轨。要积极采取措施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内容融入课程建设中,要求课程负责人及课程组成人员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教学成果,争取有一定数量的教学研究,起到交流与辐射的作用。

(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手段现代化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和主要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思维的培养,鼓励教师采用“教、学、做合一”、任务驱动、案例式、讨论、启发式、现场、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立足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手段方面,结合课程特点,大力投入硬件设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积极有效地采用多媒体教学,同时构建起计算机网上教学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和共享。

课程建设体系范文篇5

关键词:核心素养;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的关键是课程建设。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是哲学通识教育的关键,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起基础性作用。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哲学通识教育需要以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着眼于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变革、知识创新能力的养成等方面。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应用型地方高校广东海洋大学为例,探索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路、内容和路径,以期创新高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培养具有主流价值共识、优良道德品格、传统文化底蕴、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批判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

一、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路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以“问题聚焦、素养导向、理念遵循、方法创新、资源整合、内容改革”为整体思路,顺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趋势,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了奠基性作用。第一,聚焦四个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课程体系不健全、功能定位不准确。高校将通识课定位为公选课、知识普及课,课时安排零散,学分比重低。二是通识课程与思政课程相脱节。没有将思政教育融入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固化。三是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分离。专业教育在传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时有天然的优势,但塑造德行则是短板。通识教育的缺失往往导致学生在人文素养形成、创新能力培养和批判思维训练等方面出现问题。四是教学方法不灵活、考核方式不科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落后、考核形式单一,教学质量整体偏低,有的课程甚至沦为“水课”。第二,明确一个导向。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聚焦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培养具有主流价值共识、优良道德品格、传统文化底蕴、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批判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第三,遵循一个理念。遵循大通识理念,打通文史哲,实现人文科学内外联通,促进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联通以及文理交融。强调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交叉融合,并融入信息化新技术新方法,突显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第四,突出两个重点。以经典阅读教学法和研讨式教学法改革为重点,构建经典阅读“四步法”和研讨式教学“五步法”,并以此为动力推进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整体改革。第五,整合三大资源。整合哲学通识课、哲学专业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三大课程资源,构建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第六,改革四大内容。以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考核的改革为主要内容,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变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来开展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二、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内容

高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是基于目前该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着眼于转变课程建设理念、变革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完善课程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第一,转变课程建设理念。以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为依托,尝试转变高校哲学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加强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探究能力,从而真正把学生领进哲学的思想殿堂。第二,变革课程教学内容。在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尝试克服目前高校哲学课程教学内容源于权威教材的确定性预设弊端或选自经典原著的实用性缺失,精选重大的哲学问题、重要哲学人物、经典的哲学观点、现实的人生或社会问题,结合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特别是中国社会的发展,力图回答现实的重大哲学问题。第三,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在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坚持采用专题研讨式、经典阅读式、案例汇报式、哲学家介绍式、小组合作式等教学模式,并尝试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改善教学效果。第四,完善课程考核方式。在哲学通识教育课程考核上,尝试改变传统单一的标准化闭卷考试方式,采用多元的考核方式,制定过程性考核、小组合作学习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一体化考核方案,考核成绩分别占课程成绩的30%、30%和40%,并且在考核中增加学生课堂发言、小组讨论、案例汇报等环节的比重,并在期末终结性考试中选取多样化的考试内容,突出哲学通识教育课程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特征。

三、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路径

高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路径,应以现有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口,从课程体系构建、大通识大思政大人文理念确立、通专结合以及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课程建设路径。第一,通识核心+通识拓展: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以人文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分制改革为契机,依托学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以本科生的哲学、伦理学、逻辑学以及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通识核心课为主干,以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中国传统文化等通识拓展课为辅翼,并依托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等若干门网络通识拓展课,构建分层次、分类型的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第二,通识教育+思政教育: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坚持将思政课当中的哲学内容贯穿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始终,充分挖掘哲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哲学和伦理学的内容,发挥思政课的通识育人功能,贯彻大思政理念,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哲学通识教育的全过程。同时,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将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比如,突出伦理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通识课程具有的培育道德品格、涵养人文精神的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第三,理念变革+内容融合:突破传统教学理念和内容。遵循大通识理念,打通文史哲,促进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联通以及文理交融。通专结合,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引领哲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以大通识理念指引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发展,以创新实验班改革促进哲学通识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融合发展。在专业教育中贯穿大通识理念,通过哲学通识教育课程资源的相互融合及其向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渗透,以及专业技术手段的融入,发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势。第四,方法创新+考核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通过研讨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为基本形式,改变传统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满堂灌”的局面,使学生真正思考、感悟和体验人文精神。以经典阅读这一哲学通识教育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为抓手,通过开展文本选择、阅读教学、学生参与、课后活动等环节,对哲学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同时,改革考核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将小组合作学习、专题研讨、经典阅读、网络教学平台的参与和使用等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实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变革。

四、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创新

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应树立以人文通识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着力创建经典阅读“四步法”和研讨式教学“五步法”,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第一,树立以人文通识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将哲学通识教育界定在人文通识的概念上,实现哲学内外联通,把新技术融入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同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思政、哲学、逻辑学、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均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设置哲学智慧等通识教育拓展课,以及志愿服务等通识实践环节,构建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在哲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海洋文化、海洋伦理等内容,促进学生海洋文化观、海洋道德观、海洋国土观等海洋价值观的形成,深化学生海洋人文底蕴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核心素养的培育,推动哲学通识教育的良性发展。第二,创建哲学经典阅读“四步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创建“课外经典阅读、读书笔记整理、读书报告撰写、课内小组汇报”的哲学经典阅读“四步法”。从经典阅读这一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切入,对《论语》等哲学经典著作进行解读,建立经典文本与学生当下生活的关联,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衔接,把学生带入经典文本所在的历史语境和生活世界。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和反思、自我检讨和纠正,实现道德体验的自我完善。第三,探索研讨式教学“五步法”,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探索和构建“选取研讨主题、设计研讨内容、小组主题报告、课堂交流讨论、教师点评总结”的研讨式教学“五步法”,贯彻“互联网+通识教育”理念,利用APP、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教学效果明显改善,手机作为学习工具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在课程考核上,采用多元的考核方式,强化过程性考核,将主题研讨、经典阅读、小组合作学习、网络教学平台利用、课后活动开展等过程性环节纳入考核体系,通过小组学习报告、网络学习成果、经典诵读活动等方式体现课程考核的多样性、开放性与灵活性特征。广东海洋大学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在人文创新实验班课程教学和思政课教学、研究生通识课程建设、哲学通识课程团队建设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自2010年以来,学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在本科生人文创新实验班的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中逐步实施和推进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尤其是实施小班教学,开展研讨式教学和经典阅读,贯彻哲学通识理念。同时,将文史哲通识课程和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在研究生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然辩证法概论等哲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中,贯彻了整体改革理念。特别是实施了专题研讨式教学和哲学经典阅读的改革和实践,要求学生独立阅读文本、查找资料、完成主题汇报和学习报告。这深入发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由此可见,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体系范文篇6

工程管理专业系列课程建设是对工程管理所涉及到的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系列的专业特色课程进行课程一体化建设,具体地包括以《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为代表的技术、经济、管理与法规等四个系列中的专业特色必修课课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见图1。工程管理专业系列课程的建设的目标包括:(1)在内容上,加强系列课程之间内容的衔接与联系,加大教学内容整合力度,并对不同层次的课程提出不同的要求,便于课程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内容搭接;(2)建设层次分明,风格统一,考核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共性与个性的建设;(3)通过系列课程的建设,深化和加强学科建设,推进教师之间的配合与协作,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4)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按照系列课程教学要求来设置实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系列课程建设还必须体现强化基础理论、处理好学科重点与内容交叉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体系和实践环节的整体优化等目标。系列课程必须相互支撑,构成合力,不能是单门课程的简单叠加。

二、工程管理系列课程的共性与特性建设

1.系列课程主要建设内容

工程管理专业系列课程建设各课程具有共同的建设标准与内容:(1)完善教学文件的建设。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习题集、案例库、实验指导书等齐全完备,质量高,并能严格执行。1)组织参与各门课程建设的教师认真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大纲,使教学大纲适应学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时数的要求,课程内容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既重视基本理论、设计原理与方法等基本知识知的讲解,又注意介绍学科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2)加强试题库及案例库建设。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教师编写系列课程的试题库。试题库的建立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基本训练,还能规范和完善考试制度。同时根据课程教学中应采用大量案例教学的特点,结合本地区大量工程实践或国内外的工程实践编制各门课程的案例库,重在进行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还可结合工程实例编写读书报告,或撰写科技小论文,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根据系列课程的特点和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需要,在系列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研制、购买、收集整理等途径增加多媒体教学资料,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强教学直观性、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修改性强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弥补教材相对滞后的不足。(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系列课程建设为契机,从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教学队伍的目标出发,通过教学研讨、教学观摩、教学竞赛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派相关教师相关的教学培训,参加相关教学会议,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4)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加强实验室及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系列课程建设中各门课程应设置与完善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课外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的配合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搞好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教师与企业科研合作的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本着双赢的互惠互利原则,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服务社会,通过学校、学院等不同层面与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综合性、专业性、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架起学生和老师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5)注重教学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将讲课及教学环节(批改作业、辅导、答疑、研讨课、实验、考核等)的质量较长时间内稳定在较高水平,注重学生能力、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主讲教师授课效果要获得听课学生和后续课程任课教师的好评。(6)注重教学改革与教育研究。要求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等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和教学成果总结。工程管理专业系列课程体系建设框架,如图2。

2.系列课程建设中各门课的建设特色

在满足系列课程共性要求的前提下,系列课程中各门课程应具有自己的建设特色。本文以《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建设为例,阐明各门课程的建设特色。(1)通过多媒体资料库的建设达到“虚拟施工现场”的效果,提高间接性实践教学效果。工程技术类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根”。其中,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在工程管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实践性强,讲授难度相对较大。且存在内容多、学时少、教学目标高、涉及面广、工程实践性强等特点。在课程建设中,重点收集与整理大量与建筑施工相关的工程图片,照片,录像视频,动画等资料,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达到以丰富的图形界面、逼真的视频动画、生动的音响效果,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动态性和表现力,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主动性,大大缩短认知进程,提高讲授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总之,通过课程建设,使课堂教学环境达到一种“虚拟施工现场”的效果,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吸取“间接实践经验”,弥补课时较短,实践时间不足的缺憾。(2)改善教学条件,通过直接与间接实践教育提高工程管理学生实践能力。建筑施工课程教学必须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方面入手,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直接经验是通过课内实验环节,结合课外实习与生产实习使学生直接接触工程实际,增加直观经验。间接经验包括阅读专业刊物,间接接触工程实际。课程建设中应注重教学条件的完善,引导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扩充性资料,间接接触工程实践。例如,国内著名的建筑施工类刊物有《施工技术》、《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等,这些刊物介绍了大量典型的施工案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施工管理的好经验及招投标新动向。经常阅读这些刊物,可间接获得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还可通过为学生提供典型的专业网站帮助学生获取更为广泛的信息。同时,完善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方案、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方案。在网站上提供相应的规范规程与工艺标准,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基础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等,供学生免费下载学习。

三、工程管理专业系列课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课程建设体系范文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机制;建设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发展迅猛,网络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课程、知识的学习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学习方式的改变推动了知识获取渠道的快速拓展。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在线开放课程的快速发展为网络学习、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提供有效的途径和工具。应用型本科高校规模和数量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占比超过半数[1]。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快速发展,建设完成了一批课程,如何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质量,进一步扩大开放共享的范围,形成课程建设使用的良好生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建设的现状

2015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使用和运行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极大地推动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步伐。在线开放课程的大力建设,成为今年“疫情”下高校做到“停课不停学”的有力支撑和前提条件。通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当前课程建设呈现如下特点:(一)课程运行平台众多。课程建设需求推动了整个平台的快速发展,当前形成了企业、高校多方参与的状态,有国家层面的平台,如“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等,也有各企业平台,如“超星”课程平台、“智慧树”平台、“学堂在线”平台等,各地区高校成立了区域性课程联盟如“优课联盟”平台等。各类平台积极开展课程的建设使用推广等工作,应用型高校成立的区域性联盟平台在课程建设数量等方面占有较大的比重。各家从事互联网教育的企业围绕课程建设需要推出了课程平台服务、拍摄制作服务等内容,推出了“平台+课程建设”和“企业端+校内平台”等多种选择组合模式,各企业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二)课程数量快速增长。应用型本科高校认识到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很多高校推出在线开放课程专项建设计划,课程建设在数量上面得到了快速增加。就笔者所在高校而言,学校自2014年就开始慕课试点课程的建设工作,近些年更是加大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力度,2019年和2020年分别立项建设33门和27门在线开放课程,其中已建设完成35门课程分别在中国大学MOOC、优课联盟等平台上线。同时,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自身建设的在线课程基础上组建在线课程共享联盟,如首个全国地方高校优质MOOC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优课联盟平台,截止到2020年7月,其上线课程有477门,加盟高校有153所,选课人数突破了100万人次。当前的课程建设基本覆盖了通识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等,同时也推动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和在线实践类课程的快速发展。(三)高质量特色课程不足。建设课程数量增多的同时,也存在较多的重复建设情况,在专业基础类课程的建设中体现较为明显,特别是针对同一专业课程的建设,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如《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同一课程平台上,每门课程都建设有20余门内容相近的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时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特点和专业特色的高质量课程数量不多,能体现应用型本科办学特色的课程不多,课程建设存在“同质化”现象,尚不能满足学习者要求。

二、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建设质量有待提升。课程一体化设计存在不足,建设者还存在一些固有的观念,由原来的精品课程建设模式到新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思考不够,特别是在移动互联时代下建设思维转变明显不足。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过于重视资源的呈现,如大量的授课或是讲授的录制视频、大量的习题和参考资料的展现。主讲教师重视根据大纲要求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各类知识如何有机结合和恰当的呈现。教师需要考虑如何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到知识组织“架构师”的转换,要从学科和专业层面思考如何更好地组织知识点,满足学习者随时学习的要求。在线开放课程需要课程团队教师从建设开始对课程运行进行总体规划,对知识点的教学模式运用进行具体设计,以适应高校中越来越广泛的翻转课堂、SPOC或全开放式的在线运行场景需求。课程上线运行时,课程团队需要高度重视自主式学习和互助式小组学习等学习模式,要从操作层面来进行整体设计,才能发挥课程网络教学带来的有利因素。同时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其建设的课程有较强的应用性特点,课程可能面向专业领域或是工程应用较多,课程教学中需要一定的实践环节和实操训练。(二)学分互认机制不完善。部分课程商业平台对通过课程学习者可以发放课程学习完成的“学分证明”,设置了“学分银行”机制,有些联盟平台也提出了加盟高校相互承认学分的机制,但是由于各高校的教学管理机制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导致具体实施时遇到很多操作层面上的困难。学分互认机制不仅在高校间存在困难,同样在各类教育机构和高校之间也存在困难,高校针对教育机构或企业推出的校外课程如何去认定学分、如何去抵换校内课程学分等方面都存在困难和问题,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特点进行设计,更多的是围绕自己学校需求来建设课程,在知识体系构建、教学实施与教学开展有自身的办学要求和专业特点,因而导致各校间课程教学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推进专业课程的学分互认上会面临问题,校际间缺少学分互认的统一机制,这也极大地制约了课程的使用运行。(三)课程的共享推进不够。课程建设基本是高校或是教师自已单独建设为主,缺少“共享为核心”的课程建设机制[2,3],校际间以“课程群”理念建设课程机制还没有形成。建设完成的课程局限于学校校内的课程开设,选课人数不多。有些课程没有根据在线开放课程的特点形成对社会学习者和其他高校共享开放的局面,课程的使用效率不高。2018年和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定文件中,对课程的开放共享提出了明确的应用效果与影响的要求,课程应当要在其他高校或是社会学习者中共享范围广,应用模式多样,应用成效好。因此,如何构建以“共享为核心”的、面向“课程建设和平台建设”的“生态化课程系统”是课程建设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进一步扩大课程的受众面,形成面向全社会开放的课程共享的重要方面。

三、推进课程建设的路径

(一)建设优质课程,统一管理标准。对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围绕课程全过程生命周期,针对不同的使用场合,围绕课程达成目标,做到课程设计与结构体系完善,知识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展现丰富,运行方式灵活多样,资源更新及时,问题解答实时高效。针对课程特点,可以利用虚拟实验技术,将满足条件的线上虚拟实验和线下实操实践相互结合,提升课程运行质量。管理标准统一是进一步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可避免同类型同层次高校相近课程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可以探索通过“专业课程群”等方式来开展合作共建,优势互补,优势共享,共建优质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以提升课程的建设水平。如某些专业可以根据工程认证的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的相关要求,推进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等优质课程的共建共享。(二)统一课程评价,推进学分互认。首先在线开放课程需要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或通用的课程标准,建设统一的课程评价是开展共享的一个基础条件,也是提高课程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探索脱离于教师和学习者主观学习的评价体系标准,如机器评价、学习同伴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等[3]。因此,需要加大课程标准特别是同类型高校的相互紧密联系,出台相应的课程评价标准,或是依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课程评估,形成有一定共识的课程评价体系,为课程学分互认打下基础。其次要在尊重高校办学自主权、平衡各方诉求的基础之上,建立高校之间的合作规则、学分管理规则、学分互认运行规则等体系,各个高校自身建立与学分互认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推行学分制和选课制度[4]。(三)重视学习体验,课程成果共享。基于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学习必须体现“学习者为本”的教学理念,学习模式的创新和课程资源的设计开发都要围绕这个基本理念。相比之前的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模式,在线开放课程更要关注用户体验和交互学习效率。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从WEB端过渡到手机移动端,提供高效便捷的课程学习及课程建设管理技术的高效支持,对快速推进课程的开放共享有重大的意义[5,6]。课程的共享方式应该多样,在推动多方参与的课程共同开发、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和资源购买等多种方式基础之上,可提供校际共享、校内共享、校企共享和社会共享等多种共享方式。在线开放课程在校外共享时也可以采取学历、非学历和辅助资源等多种方式。校际学历共享主要采取校际学分互认等方式。校企之间的课程共享合作可为企业和行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业务提升的通道,会大大提升企业培养自身员工的效率,节约人力资源培训的成本。这种方式开启了在线课程走向校外的可行方式,无疑也是推进应用型本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共享的一种较新的方式。

四、课程建设的机制建设

(一)课程的选择标准。在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之初即需确定课程建设的选择标准。首先课程建设要有利于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课程的选择既能够展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又要选择社会关注度高的课程,建设可以提升专业影响力的课程。其次课程要立足共享使用的角度来确定。从受众角度考虑,课程不仅要立足于面向本校学生使用,同时也要满足同层次兄弟高校学生需求和行业领域内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需求以及社会大众自身学习的需要。第三方面,课程的应用性特色要明显。要选择专业基础好、行业化特色明显、以及校企合作机制健全的课程,课程内容要与职业标准对接。选择的课程教学团队要整体实力强、素质高,课程负责教师在行业领域内要得到认可,教师要有较高的建设热情、奉献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二)课程的建设标准。课程建设从多个方面提出建设标准。一是课程的设计理念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二是课程的知识点设计在符合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要符合学习者的网络学习特点;三是课程资源建设要有丰富的多样性,要紧跟专业行业的应用实际,注重知识的先进性;四是课程呈现方式要采取视频与多媒体动画和高清图片等“富媒体化”呈现方式,根据在线学习的特点,每个视频尽量不要超过十五分钟;五是根据平台软件特点设计界面,要求课程学习操作方便快捷,易学易用;六是注意课程评价,既要注重评价角度多元化,更要注重对学习者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来衡量课程质量;七是从技术层面设计课程技术指标,要有良好的人机介面,运行保障可靠。(三)完善课程的保障标准。首先学校要制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规划,明确归口建设与管理职能部门和协助部门,理顺各方面关系,切实保障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有序与高效。课程建设采取项目制方式进行立项管理并拨付专项建设经费,并切实保障课程上线运行后所需要的后续经费。其次由教育信息技术教师与课程教师组成课程技术保障组,并引入专业的制作团队,从教师的课程设计到课程呈现整个过程中做好技术保障工作。(四)课程的成果认定标准。学校需要制定在线开放课程的成果奖励和激励机制,给予教师对应的工作认可,将在线开放课程纳入学校质量工程奖励的范围。在课程建设完成开始上线运行后,学校计算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与传统课程相对应,可提升工作量的计算标准。在认可教师知识产权和劳动付出的基础上,根据制定的有关文件规定分别给予奖励。

五、课程建设实践

基于上述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的思考,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笔者所在高校确定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即按照“引进来,走出去;重点先行,全面推进”的建设思路,逐步提升在线开放课程在学校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引进来”就是引入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等通识类和公共选修类课程和其它在线课程平台上高质量的专业基础课程,重点丰富通识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体系。“走出去”就是主动加入校际慕课建设联盟或者是校企慕课建设联盟,通过联盟平台,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重点先行”就是先行选择特色鲜明、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课程按在线开放课程的要求进行建设。“全面推进”就是在总结建设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建立保障体系,有步骤有计划地全面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数量,提高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质量和使用的范围。下面以笔者所在高校《探索“视”界-视光学与视觉科学导论》课程为例,简单说明在线开放课程的具体做法。(一)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在建设之初该课程就通过学校、医院和相关行业企业组成一个共建共享课程建设联合体,签订有关的协议,约定相互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强大的课程团队来建设完成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构建了临床医学技术、眼视光学应用、视光行业前沿进展为主线的“全方位、专业化”课程体系,主任医师、教授带领的教学团队,将科研成果与课程教学密切结合,通过将视觉科学的基本概念、眼视光医学的理论体系,与视觉保健和康复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时代视觉品质优化技术的拓展等有机融合,持续优化课程内容的“科学性、新颖性”;并采用项目化教学内容、混合式教学模式、数字化教学手段构建出“理实并重、产教互通”的课程方案。(二)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课程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面向所有学习者进行实时在线教学,并辅助利用微信、QQ等社交媒体,拓展课程网络平台的师生互动功能;针对在校专业学生、公选课学生,课程采用线上在线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教师能够根据教学需要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如对已开发教学资源进行信息增补及视频再处理,经线下多媒体教室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验证后,再投放到下一轮MOOC课实施平台上,推动了MOOC辅助教学资源的持续开发;学生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将自媒体技术与中控展示平台连接后,微课、翻转、项目引导等多样性教学方法得以开展,实现了教学实施的现场反馈和教学效果的即时评价,教学方法更加灵活生动。(三)开展校企共享教学。该课程不仅在校内、相关高校投入使用,也在(上海)明月镜商学院、博士伦大学、(江苏)万新学苑、强生视光学苑等企业学院投入使用运行,作为企业人员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教程,学员通过中国大学MOOC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修完课程指定模块获得相应学分,为提高行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及业务能力提供了课程支撑。(四)推进课程社会共享。课程团队通过行业平台E+E学院及电视网络等传媒平台,选取网络课程平台特定课程模块内容,以微课及访谈等形式,向行业从业人员及广大群众普及视觉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依托学校“南京市青少年视力健康科普教育基地”,利用在线开放课程的视频资源等,课程团队面向学校地区的4000余名中小学生开展视光普及教育,积极开展“爱眼护眼”知识讲座及义务普查,在青少年视力跟踪及视觉知识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得到了很好的社会应用效应。该课程同样通过中国大学MOOC平台面向社会开放,截止当前共有36000余人选课,课程建设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成为一个很好的建设案例。

六、结束语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一体化的课程知识体系设计,建立课程评价体系标准,建立多方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推进校际间学分互认机制建设,以形成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良性循环。通过这些措施来提升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更好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陈小虎,黄洋,冯年华.应用型本科的基本问题、内涵与定义[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4):1-5+28.

[2]冯年华,陈小虎,吴钟鸣.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6(03):58-61.

[3]陈琳,唐毅谦,周明圣.慕课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困难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5(04):51-53.

[4]冉利龙,胡海斌.远程教育课程共享、学分互认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05):15-18.

[5]温小非,朱炯,仇培涛,等.高等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研究及实践[J].大学教育,2019(08):42-44.

课程建设体系范文篇8

关键词:网络营销;精品课程;管理机制;建设与实践

所谓“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部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等的一系列政策。强调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重点抓好“建设计划、教学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和有效评价机制”等方面。高职高职院校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要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从专业建设的整体规划入手进行选题,周密组织加强研究,着眼提高质量,建立精品课程的激励和评价机制,调动精品课程建设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精品课程评价多元化发展。完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的目标应包含激励学生乐于参加企业活动,增强学生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着重要求学生学会交流和展示。下面就以高职院校《网络营销》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为例来探讨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实践。

一、精品课程的选题及目标设定

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专业中最重要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将技术与商务融合将传统与网络对接的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现有的课程教学一般偏重理论知识体系的传授,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上相对薄弱。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设计,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前后贯通的系列技能训练为依托,将网络营销业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期取得最优的人才培养效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网络商务信息的搜集、整理;会进行营销平台的策划与建设;会利用不同的互联网工具和营销方法进行网络策划推广和网络促销;会利用即时沟通工具进行在线洽谈和客户服务,能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网上创业。[1]选择<网络营销>课程为精品课程经历了课程申请,所在系部进行初审并推荐,教务处组织人员审核,学院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公示评审结果,院长办公会议审批等过程。精品课程的选择就是要整合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打造学院品牌专业及课程,提升学院的教学实力、知名度。同时也可促进广大教职工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相应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实践

学校日常教学需要按照日常的教学管理要求进行。那么获准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网络营销>当中的规划课程的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等也是要按照教学管理的要求纳入日常教学管理当中。当然针对精品课程的特殊性,在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学院又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机制。

1.健全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机制

构建管理有效课程建设决策系统,建立由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教务处长参加的课程建设工作决策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即主管管副校长具体负责、教务处统筹规划、各学院负责组织实施的组织模式,从学校到学院,直至课程负责人,一级负责一级,形成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局面。以课程负责人(主讲人)为核心的教师团队负责具体的建设工作,要做到精品课程建设涉及到的每一项工作任务都具体落实到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实实在在做好日常的网络营销课程资源的收集积累工作。

2.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制度

(1)制定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实施办法中要制定严格的申报和评审程序,形成逐级申报制度;制订出精品课程的评价体系,详细规定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以及需要达到的指标标准;制定精品课程建设监督检查工作程序,做到“有章必依”,切实把好过程关,防止出现突击建设、后续建设乏力的现象;制定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奖惩制度,只有赏罚分明才能规范精品课程建设工作。(2)完善奖励机制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取得优秀建设成果的教师在科研立项、岗位津贴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尤其是对获得闺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及其团队,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精品课程建设的持续发展。(3)加强资金的投入与管理高校必须以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为依据,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资金的分配与使用进行科学安排,优先保证师生评价高、有特色与优势的课程的建设所需资金。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应按实施规划确定课程建设目标、内容、日程安排、经费使用计划,并按计划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各系部负责申报批准的项目的日常管理和检查,配合制订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及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学院教务处负责政策指导、实施规划评审、年度检查、评估验收等宏观管理,对经费划拨、经费支出进行审批。

3.完善课程建设工作评估体系

课程建设工作评估体系重点是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学科教学状态评价体系及其激励机制,对课程质量、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实行全面评价,对课程建设进行有效调控。一是按照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原则构建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对课程建设实行学生、教师和领导全员评议,并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档次。二要构建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学生素质提升水平实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评。

4.网络营销精品课程的实践

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就是应现代企业岗位专业技能要求而量身打造有高技能的职业人才。同时也顺应时代潮流让学生改变就业观念,改就业为创业,实现“就创”并举的多样化就业模式。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网络贸易实战和个人网络创业为网络营销精品课程的结业实践课程。针对企业营销贸易类岗位,培养贸易信息搜集、分析、处理能力;供求信息、管理能力;网络贸易平台选择、评价等职业能力。通过网络店铺的创建于经营,以适应网络创业大趋势,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如综合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的需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2]三、结语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因此精品课程建设是确保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建立一批高质量、高水平、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曹晓燕 张强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体系范文篇9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保障措施

1引言

课程是教学建设的基础,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是在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过程中,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商务英语是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简称商贸职业学院)开设不久的专业,所以要将商务英语创办成为课程观明确、课程目标清晰、课程结构完整、课程活动多样的专业,需要进行大量的教学实践和总结。商务英语具有应用型交叉学科的特点。这就需要在进行课程建设时,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作为重心,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作为课程设置的两个基本点。以“一个重心,两个基本点”来进行我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将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培养符合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本文拟从专业课程建设目标、专业课程建设包含的几个方面以及保障措施来阐述商贸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思路。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目标

商贸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力求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将建设更优的课程体系、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出发点。为了提高语言能力,学生必须巩固已学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系统地掌握商务英语的基本词汇及表达方式。在专业适用领域,学生要了解相关的商务知识,熟悉各种商务活动和商务英语有关行业的基本术语及其内涵,了解涉及国际贸易、经济等领域的基本词汇,并熟悉其意义;要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的商务文书(例如商务信函、备忘录、商务报告、企划书)的写作规范和格式,了解他们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掌握商务交流中的技巧和礼仪,建立有效的沟通。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所学英语语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知识等运用到实际的商务环境中,练习和提高英语沟通技能,掌握设计、组织和完成商务模拟活动的技能,发挥团队精神,培养协调合作的能力。

3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主要方面

(1)课程结构建设

商务英语专业以培养具备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来进行课程结构的设置。为了职业素质的提高,分别设置综合素质和文化素质课(如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为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课程设置,分别为职业基础能力课、职业核心能力课、职业实践能力课;同时还应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应包含《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外贸函电》等课程。通过设置该课程结构,在开展教学及教法研究时,会更加有针对性,并对下一步精品课建设打下基础。

(2)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商贸学院商务英语专业需要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个学历高、年轻化、极具发展潜力的教学团队能够胜任专业与课程建设任务。要加强梯队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的作用,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保证教学和科研投入,提高学术自主发展能力,加强后备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选拔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为课程建设储备人才与力量。学院应进一步鼓励教师参加岗位技能资格认证,建立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条件鼓励教师外出交流学习、提升学历,使专兼职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要在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强化教学方法改革,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问题式以及协作互动式教学方法。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鼓励教师学习和利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创办有个人特色的微课堂或网上课程。可以利用在线平台增加师生互动,当堂内容及时消化,课后疑问及时解决。在实践教学方面,要把课程小论文、课外实践、社会调查等环节纳入课程教学内容。还可以采取实训作业、实训设计、案例分析、上机操作、岗位模拟训练、顶岗实习、企业实习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行统一鉴定考试的专项技能课,必须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鉴定考试并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在课程设置上安排实训课,还应建立商务实训室进行仿真操作实训,更贴近于工作环境,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融合。通过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培养方案制定考核标准,切实保证各个环节的教学质量。

(4)考核方法改革与试题库建设

课程建设中也应注重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加强过程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和技能考核;加强对综合素质的考查。探索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型学习。目前商贸职业学院已经开始推行综合性的考核评价方式,商英专业未来会推行过程性考试、论文考试等多种考试模式,强化机考、网考,完善现有各专业必修课试题库建设。除了考试方式的多样性,也要注重考试的时效性,分阶段进行测试可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情,及时反馈教师教学信息,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4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制度保障

①教学管理制度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依据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出更细致的、更符合商英专业发展的制度,如听课评课制度、过程性督查制度及教学质量检测评估制度等。②实习实训制度实训课作为商英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更需规范和管理。合理、可行的实训制度可以使实习实训的教学环节有组织、有计划、有考核、有落实,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③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为了进一步维护和稳定教学工作秩序,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动态监控,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商务英语专业需要实施教学质量保障监控机制,对教学管理及教学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情况进行监督控制与评价,包括专业定位、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跟踪等,科学地鉴定教学质量的全面状况,并提供反馈信息,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2)加大经费支持和教学条件建设

建立课程建设专项资金,本着择优扶持、重点建设、分期分批的原则,在经费投入上保证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着重支持精品课程建设。根据课程建设计划给予课程建设的分阶段投入,并根据课程评估结果,合理安排建设经费。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研究立项,促进广大教师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和研究。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条件建设,拓宽课程教学资源,优化多媒体教学条件,及时更新多媒体教学设备,改善课程教学条件。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把商英专业课程建设工作作为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教师在课程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作为教学成果表彰奖励。对评选的校级精品课程,提供一定建设经费,并给予配套经费资助和重点支持。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应将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英语语言技能训练有效结合,充分体现商英专业复合型的特点,不仅会使商英教学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也能够让商英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根据该专业课程体系,学生将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以及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商务知识。在实践中,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岗位中,符合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冬梅.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历程[J].学园,2014(4).

课程建设体系范文篇10

一、湖南大学金融学课程与专业建设成绩

近5年来,在张强教授、杨胜刚教授等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湖南大学金融学课程与专业建设取得优异成绩。在全国28个具有金融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中,湖南大学金融学是国内唯一拥有3门国家精品课程和3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的金融学专业。

(1)课程建设卓有成效。金融学专业课程建设坚持以“立体化”为导向,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目前,金融学专业拥有3门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2门“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2004年,杨胜刚教授主持的“国际金融学”率先进入国家精品课程系列;张强教授(2006年)主持的“货币金融学”和彭建刚教授(2007年)主持的“商业银行管理学”也相继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金融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已形成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的完整发展体系。金融学专业课程建设坚持以“国际化”为导向,加强双语课程建设。2008年,“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系列课程群(包括“国际金融学”、“国际结算”、“国际金融函电”)被列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金融学专业课程建设坚持以“高端化”为导向,加强规划课程建设。2005年杨胜刚教授主编的部级精品课程教材《国际金融》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并于2006年被列为“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目前该教材已经被国内80余所高校使用,这标志着我院的国际金融学课程建设迈入国内先进水平。2008年,彭建刚教授主编的《商业银行管理学》也被列入“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

(2)师资建设整体提升。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2008年,以张强教授领衔的“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以其突出的教学业绩、良好的职称结构、优化的学历结构、合理的年龄结构,被评为部级教学团队。在教学名师工程建设方面,杨胜刚教授多年来一直坚持改革与创新并举、教学与科研相济,他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为本科生讲授专业课程。在教学中,理论讲授透彻,联系实际得法,运用案例恰当,尤其是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观察现实问题并进行科技创新。真正做到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方法、本土化人才培养与国际化教学视野的有机结合。2009年,杨胜刚教授被评为全国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3)专业建设凸显特色。多年来,湖南大学金融学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化人才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坚持“文理渗透,学科交叉、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专业发展思路,以精品课程体系建设为主线,通过组建教师团队、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建设教材体系、完善实验教学平台、加强教学管理等措施,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金融学专业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及长江以南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示范基地。2008年,金融学专业被评为湖南省特色专业。

二、突出课程建设在专业与学科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近几年,伴随着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湖南大学金融学专业积极推进以“两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为特征的弹性学制下的学分制和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进行教学”的现代教学观,通过“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课程建设,加强通才培养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改变过去以科目为本位和以经验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建立侧重于知识体系的简约化和结构化以及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整体性、探究性的课程新模式,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趋向宽口径、厚基础。在课程体系设置的变化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国际性。作为重点大学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注重与国际接轨,使学生所学能更接近现实和服务于社会,注重提高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就业能力和国际化程度。这一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体现国际化、以国际问题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部分课程采用外文经典教材和双语教学、聘请国外知名学者讲授部分专业课程等。

(2)综合性。新世纪的金融业既是知识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又是应用性、涉及面很宽的专业,既要研究宏观经济,又要研究微观经济,还包含着管理学的内容。因此,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应加强多学科的综合性,既让学生掌握经济、管理、会计、法律、统计等各类专业基础知识,也让学生学习人文、社会和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识,此外还扩充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鼓励教师开设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课程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因此,文理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是我院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特色。

(3)动态性。现代社会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客观上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不能是封闭的和僵化的,而应是开放的和有弹性的。我院金融学专业积极推进“两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特征的弹性学制下的学分制,其目的在于解决学生素质和社会需要差异的矛盾,以弹性的教学内容增进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

(4)实践性。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模拟训练、创新训练、课程大作业、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湖南大学金融学院从实际情况出发,以抓好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程建设为切入点、突破口,全面推动教学建设,促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突出课程建设在专业与学科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以之作为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1)课程建设能适时体现学科及专业的内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学科及专业从名称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其在特定的时期具有特定的内涵与外延,即它是有变化的,而这种变化是通过课程这一载体来体现。

(2)课程建设能造就优秀教学团队。由于科学发展和学科交叉,个人行为与教学能力作用有限,必须发挥团队与群体优势。在宏观微观结合的理念下,宽口径、厚基础地培养有良好金融背景的专业人才,金融学专业在“两阶段”教学模式下优化金融学课程体系结构,构建出货币金融、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工程等四大课程群组,形成了四个由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任负责人,由合理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为主讲教师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经常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师资水平的整体提高,为课程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课程建设可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它首先要求教师对该课程设置的本质目的和教学目标有清晰认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教学时数的限制,及时革新教学内容,充分体现科学性与先进性。

(4)课程建设强化了教材建设。金融学院一方面鼓励教师编撰有特色的高水平教材和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辅导书,提高国内优秀教材选用比例;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引进国外原版优秀教材并借此推行双语课程教学,实现与国际通行的教学模式接轨。同时加强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满足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需求。

(5)课程建设启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金融学作为与现实金融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单一的传统面授和黑板笔记式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金融人才培养要求。金融学院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采用了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课程大作业、创新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实行了考试方法改革,实现了三结合的教学方法,即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研习相结合。

(6)课程建设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金融学院已基本建立了相应的较为全面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三、以本科“质量工程”为契机促进课程、专业和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

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2007年,教育部推出“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金融学课程与专业建设面临难得的发展新契机。从特点上看,教育部的“质量工程”以项目为依托,通过项目凝聚和整合教学资源,通过项目加大对教学的投入,通过项目实现本科教学质量由点到面的提升。从内容上看,“质量工程”主要推出三个层面的项目:在专业上,推行国家特色专业。

在课程上,以“立体化”为特征,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以“国际化”为导向,新推出部级双语示范课程。在师资上,面向教学集体推出部级教学团队,面向教师个人推出部级教学名师。从结构上看,“质量工程”包括三大层面,呈现出“专业—课程—师资”的层级特征。其中专业是“质量工程”的顶级层面,体现本科教学的最高层次;课程是“质量工程”中间层面,表示本科教学的中观层次;师资是“质量工程”底层,反映本科教学的教学要素层次。我院金融学课程与专业建设已经实现中间层次的整体突破和底层的部分突破,下一步一方面需要实行由课程向专业和师资的“双向延伸”,另一方面实行课程、专业与学科的整体推动。金融学专业实现中间层次的整体突破和底层的部分突破后,紧接着的是实行“双向延伸”:一是向上延伸,即向顶级层次延伸,力争部级特色专业立项;二是向下延伸,即向底层延伸,提升师资的整体水平。

(1)向上延伸:力争部级特色专业立项。湖南大学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建设实现了国家精品课程和部级双语示范课程建设的大发展与大突破,这为金融学专业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重要支撑,从而加大了部级特色专业立项的可能性。我们要根据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科学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深入改革教学内容、努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发挥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办出专业特色。我们将在金融学专业已经被评为湖南省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在2010年前努力将其建成部级特色专业。

(2)向下延伸:提升师资的整体水平。应该说,金融学专业的师资建设具有优良的传统,目前已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取得部级教学团队立项就是最好的证明。下一步我们需要在师资的国际化上进一步下大力气,既要着手“走出去”,更要重视“请进来”。一方面以部级教学团队的建设为契机,继续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在部级教学名师取得突破的基础上,打造更多的不同层次的教学名师,从而实现师资建设的“点”与“面”的更好结合。

除了“双向延伸”之外,金融学院还要加强课程、专业与学科的联系,实行三者之间的整体推动。

(1)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加强课程、专业、学科建设。加强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就是要让学生学到实在的知识,掌握实在的本领,把学生培养成“精品”,能满足社会需求。学院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入手,在教学途径上,走“学研产”相结合的道路,鼓励、资助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开展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把精品课程、品牌专业、重点学科作为重要工程建设。学院以精品课程、重点学科和品牌专业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动学院的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学院加强课程学科专业建设,以优秀教学团队主讲精品课程,以3门精品课程支撑起学院的品牌专业,品牌专业打造学院的优势学科,优势学科和品牌专业形成学院的办学特色,提升学院的地位。学院把精品课程、品牌专业、重点学科作为重要工程建设。

第一,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按照“强化基础、注重特色、精心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强建设。一方面,建设精品课程体系。在现有的3门国家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和5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实行政策扶持,形成一般课程——院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的更为完整的精品课程发展层级。另一方面,建设双语课程体系。我们要以“国际金融”等3门部级双语示范课程的立项为契机,加大投入,发挥现有师资的国际化优势,建设好现有双语课程,同时鼓励建设更多的双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