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调查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6:30

考察调查报告

考察调查报告范文篇1

一、基本情况

(一)安溪县茶叶发展情况

1.县情情况。安溪县地处闽南金三角(厦、漳、泉)中间结合部,距厦门60公里、泉州50公里,面积3057.28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460个村(居),总人口108万,是全省第三人口大县。*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55亿元,财政总收入9.62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4.8亿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

2.茶叶发展情况。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全县现有茶园面积40万亩,年产茶叶4.2万吨(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年交易额45.2亿元,全县涉茶产值达40亿元,从业人员30多万人,茶业受益人口80万人,茶叶收入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6.5%以上,是安溪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日前茶叶产业已发展成集生产、加工、机械制造、包装印刷等产业为一体的大产业格局,拥有全国最大的乌龙茶精制厂——安溪茶厂和全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文化旅游专线被列为全国三大茶文化旅游黄金线路之一。

3.茶叶发展历史情况。安溪产茶始于唐,已有千年的历史,有“闽南茶都”之称。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茶叶资源优势,适时调整茶业发展战略,推动全县茶业发展走上快车道。1995年,安溪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茶业成为安溪最主要的传统特色产业和民生产业。

4.茶叶企业品牌情况。品牌方面,涌现出“凤山牌”、“八马牌”、“祥华牌”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过得硬的品牌。其中“凤山牌”铁观音连续23年获国家金奖,成为钓鱼台国宾馆专用茶;*年7月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批准对安溪铁观音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安溪铁观音”和“安溪黄金桂”两个证明商标,已获国家工商局商标注册。“安溪铁观音”正在申请中国驰名商标。

5、茶叶市场建设情况

(1)基本情况。安溪(中国)茶都建于*年,拥有面积250亩,共有1800个商铺,3000多个交易摊位,约80亩左右的停车场。目前已是一个集交易、博览、展示等功能较齐全的全国茶叶批发市场——中国茶都;在国内市场方面,形成闽南流域、广东流域、长江流域和东北三省四个主要销售区域;在国外市场方面,产品销往东南亚、日本、欧美、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外销量1.2万吨,实现出口创汇2950万美元。*年安溪(中国)茶都共交易茶叶1*吨,同比增比1700吨。在交易总金额10.2亿元中,约5000万元属于在该茶都设店的茶叶包装行业的营业收入。该茶都取得不俗成绩的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今年安溪茶叶全年质量稳定,产量增长;二是该茶都在原有市场气候较浓的条件下兴建,并已成为安溪茶辐射全国的最大集散地;三是“神州行”茶事宣传,带来全国各地茶商到安溪买茶的可喜变化;四是茶都交易秩序公正文明,“绿色茶都”创建活动初见成效。

(2)运作情况。*年初开始筹建,9月份建成一期工程,运作情况是:县政府以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用省、市争取的300万元扶持资金开始筹建,采取商住房地产形式建设茶都,与开发商以一层为店铺,二三层为商住的连体结构为主,其中茶都主楼的一、二楼(一楼的交易大厅和二楼的展览厅、会议室等)无偿提供政府使用。除商住店铺外,二楼交易大厅实际是供茶户、加工厂的茶叶交易。政府支持政策除规划、安排茶都建设方案与土地征用外,主要是通过茶都优惠供地、商住房产开发让利平衡,以及减免税费(仅对交易市场茶农收取1元的交易摊位费)。

(二)松阳县基本情况

1、县情情况。松阳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南邻温州,与金丽温铁路及高速公路接壤,北靠金华,和浙赣铁路龙游站毗邻。总面积1406平方公里。*年全县生产总值21.91亿元,财政收入1.9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3亿元。

2、茶叶发展情况。*年全县新增茶叶投产面积7900亩,茶叶总产量5195吨,实现产值1.71亿元,对农业增幅贡献2.9个百分点,茶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年末茶园面积已达8.47万亩,五年来种植面积以年均发展万亩的速度递增,成为许多乡镇的主导产业,也成为该县的农业支柱产业。

3、茶叶发展历史情况。松阳县是“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和“浙江省良种茶之乡”。茶类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名优茶的发展,促进全县茶叶种植、加工和经营三个环节的合理分离,延伸了产业链,加快了产业化进程。高度重视茶叶标准化建设步入轨道。近几年,相继制定松阳银猴茶、松阳玉峰茶、松阳山兰茶、松阳小凤凰茶等地方农业标准,建立两个茶树良种母本园和十个“松阳银猴”标准化建设优质高效示范基地,总面积433.4公顷。

4、茶叶企业品牌情况。茶叶品牌建设有新成效。银猴品牌,先后获得中国文化名茶、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中国精品名茶金奖、浙江省名牌产品等20多项荣誉称号,“银猴”牌绿茶于*年12月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绿谷青帝、观音露、山兰、碧云天、玉峰等绿茶相继通过有机茶认证。

5、茶叶市场建设情况

(1)基本情况。创建于1993年的茶叶市场,随着交易量的不断扩大,曾经三易场址,*年,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同意正式更名为“浙南茶叶市场”,现已成为全省三大茶叶市场之一和浙西南茶叶集散中心。*年初,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的交易区一期工程和占地2.6万平方米的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市场拥有营业房100间,交易摊位5000多个)。*年,市场茶叶交易量达1.68万吨,交易额4.86亿元,*年1-8月交易量达1.17万吨,交易额4.231亿元,分居全省第一位、第二位,为“省重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省三星级文明规范市场”。

(2)运作情况。从80年代开始,松阳县茶农自发在松阳车站周围进行茶叶交易活动,1993年,松阳县长远公司利用闲置的老车站,为茶农开辟茶叶交易场所。第一期土地80亩,土地性质以工业开发用地政策,由长运公司进行开发,其中部分土地作为房地产性质开发商品房。*年,开始运作第三期开发,总投资*万元,开发形式也是采取房地产开发形式。部分用地作为茶叶市场功能所用。

二、几点借鉴

(一)从安溪茶叶发展情况来看。

*年,安溪茶业总产值45.2亿元,同比增5.2亿元。其一些作法值得我们借鉴。(1)多:产量多优质茶多总产值多。主要体现有:产量多——全年茶叶总产量4.5万吨,同比增长5000吨;优质茶多——全年茶叶质量稳定,优质茶占比提高到九成之多;总产值多——产销两旺,涉茶总产值45.2亿元,同比净增5.2亿元,增幅近年最高。(2)快:决策快增长快应对困难转变快。安溪茶业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产业,党委政府对茶业工作的指导和宏观管理,已经形成信息收集快、针对性强的决策机制;在发展定位上,强调稳妥;在鼓励发展上,思想解放,放手提速;在应对自然灾害、出口技术壁垒和薄弱环节影响上,运用快速调整能力,把困难和影响降到最低。所有这些,都有力保障了全年工作的顺利展开,并取得佳绩。(3)好:品牌好基础好口碑好。*年安溪县茶业工作主要围绕茶叶品牌建设,产业基础夯实和创新茶事宣传3个重点展开。实践证明,这对推动安溪茶业产业化程度提高,提升茶品牌美誉度,扩大市场占有率,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年“安溪铁观音”两度应邀出席联合国地标保护国标会议,品牌影响走向国际化;年初发起生态茶园建设热潮,茶园基地建设等茶产业基础得到夯实;安溪茶叶神州行——“南国行”和“北线行”相继成功举行,影响力波及全国,茶事宣传新形式引人关注。(4)省:茶经营成本低茶价低。*年,安溪县茶管委、县工商、技监和茶业总公司等部门单位,推行了许多为茶业发展服务的新举措,重点是涉茶管理转变思想、增强服务的体现。其带来的直接效果是进一步改善茶叶经营环境,降低茶农茶商产销成本,受益的是茶叶消费者。例如安溪县工商局积极开展行政指导,茶叶品牌向着更高层次进发,质监部门成功推行“安溪铁观音”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志应用,茶叶总公司扩大证明商标使用受益面,加快茶叶审评人才培养,茶叶协会积极发展会员单位,一系列公共服务举措相继推出,有效降低茶农茶商产销成本,刺激了全行业快速发展。

(二)从松阳县茶叶发展情况来看

*年,松阳县实现茶叶总量5100吨,总产值1.71亿元,其在市场建设和管理上的一些作法值得我们借鉴。(1)加强品牌建设。近年来,都组团参加参与“中国名茶博览会”、“济南国际茶博会”等等各种茶事活动,并同苏州茶叶市场、济南茶叶市场结成友好市场,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介的传播作用,积极打造品牌。(2)加强市场交易秩序管理。引进市场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市场通过了IS0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市场与有关部门制订了绿茶的生产、加工、包装等地方技术标准。(3)加强市场管理职能。由政府牵头,成立了浙南茶叶市场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农业、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派出人员进驻市场,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了比较完整规范的管理体系,以市场准入证、检测、巡查执法为抓手,建立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4)加大市场硬件投入。浙南茶叶市场硬件建设是以浙江省三星级文明规范市场标准要求建设和完善的,市场内冷库、宾馆、茶楼、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同步建设,同时积极拓展电子商务、信息网络、现代物流相配套的服务领域,逐步完善市场的服务功能。建立市场专业网站,为经营户搭建网上商铺和商品展示信息平台,拓展销售渠道。还建立了集物流受理、信息配载、零但托运、仓储配送、货物中转、车辆停放等综合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物流中心。

另外,两地市场的一些共同点:1、依托良好的产茶基础和一定的茶市规模,实现了原“产茶找市场”到“市场促产茶”的转变,市场成为推进茶业的动力;2、市场建设及形成依靠政策支持,依靠各部合力维护和推进;3、品牌的宣传与培育有力度,标准化的实施与准入安排有保障,但品牌的统一仍然处在摸索阶段,有待加强。

三、对我县茶叶发展及市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打造一个品牌

在茶叶市场,特别是名茶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品牌竞争,西湖龙井茶品质其实一般,可国内外闻名,是口碑造就了品牌,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必将在市场的大潮中被淹没。做出一个品牌,就必须有做大做好的决心。我们要做大做强“三杯香”品牌。并以“三杯香”作为泰顺茶叶代名词,对技术部门检测合格的茶叶进行分类。根据茶树、加工形状、检测标准等分类,形成“三杯香”系列产品,但“三杯香”总品牌与各企业的商标应有所区别,如可有“仙瑶隐雾”牌三杯香,“雪龙”牌三杯香等,形成一个品牌,多个产品系列,允许企业拥有各自商标,在竞争中提升质量,在竞争中叫响品牌。

(二)加大一系列宣传力度

一是政府要有意识地组织茶叶主产乡镇和企业或大户,集中力量加大名牌产品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营造名牌产品良好的产销环境,鼓励和扶持企业或大户到全国各主要消费市场建立销售窗口。二是今后县、乡镇及各部门的赠送礼品一律用泰顺“三杯香”系列茶叶。三是在国家、省、市、县电视台进行广告。四是每年组织一次泰顺“三杯香”茶叶宣传会、新闻会、茶王赛等,促进泰顺茶叶的消费。

(三)扶持一家龙头

政府部门有的放矢,重点扶持,对注册资金一定规模以上,企业有相当规模,下有生产基地,上有销售窗口,配有生产研究机构、茶叶检验、化验室、技术力量雄厚的茶叶企业。特别在广告宣传上,每年给予一定的配套资金。在国外开窗口或外贸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继续扶持茶叶销售和创利大户给予奖励。鼓励产、加、销、研一体化大户产业化道路,连接农户、基地,使茶农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使泰顺茶叶产业产生良性循环。

(四)建设一个市场

泰顺茶叶市场的建设已迫在眉睫,要提高茶叶市场知名度,市场也必须有一个代名词,如泰顺县“三杯香”茶叶市场、泰顺县茶叶文化市场或浙闽生态茶叶市场。建设市场着重抓好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开发,抓好有形市场,就是启动建设茶叶贸易市场平台,把我县茶叶市场建设成为以经营泰顺茶叶为主,兼营全国各大名茶,并与旅游结合的茶叶贸易平台,抓好无形市场,就是借助现有的泰顺茶叶销售网络,加强市场整顿,巩固现有茶叶市场,拓展未发展的市场领域。

(五)组建一个组织

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的原则和“茶叶龙头企业——茶叶产业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连结模式,把广大农户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走规模发展之路,采取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农户为主体,以技术干部为依托,以基地为基础,实行自我服务,实施品牌战略为载体的合作经营机制。如有经济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牵头,把分散多户生产、销售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泰顺“三杯香”茶业合作社,下设茶叶营销合作分社、茶叶加工合作分社、茶叶生产合作分社。使泰顺茶叶规范生产、加工、销售,确保泰顺茶叶的信誉。

(六)改造一批茶厂、基地

要发挥我县优越的茶叶自然资源,必须把好茶叶加工关,县内要培育一个泰顺“三杯香”标准化、规模化的综合加工厂,改造几十个名茶加工厂和初制厂,加工厂选址必须符合省政府下达茶厂优化改造基本条件,以全力打造一个安全、卫生、消费者信得过的品牌。强化科技对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支撑,以低产茶园改造,无性系良种茶推广,名优茶采摘加工,机械化生产和有机茶发展为重点,加快茶叶生产新技术的研究,同时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园要修筑好道路、生产用房,运输工具能直通茶园,茶园内卫生、无污染源,要鼓励二产老板投资茶业,为泰顺茶叶产业化创造投资渠道。

考察调查报告范文篇2

民政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实际问题的周密调查研究。新疆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且社会发展又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新疆民政工作具有基础薄弱、起点低,民政服务对象多、需求大的特点。由于民政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在实践中,基层民政工作又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统一规范的操作手段,民政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大多带有探索性。随着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加强,基层民政部门的工作领域越来越宽,服务对象越来越多,职责任务越来越繁重,推进基层民政工作步履艰难。夯实基层民政工作,迫切要求民政信息的传递、民政资源的分配、民政对象的管理、民政工作的方式方法等都应适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特点不断进行创新。作为基层民政工作者应了解需求,掌握情况,为此必须重视和加强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方面尤其是民政基础性工作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掌握民政对象的基本情况,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资源的供给并及时发现问题,把握基层民政工作服务和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并把坚持调查研究、亲自动手撰写调查报告作为一项基本功,从以下六个方面强化训练。

一、选定研究的题目

选好题目是成功的一半,要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精心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题目是一个必要条件。首先,选题要注重实践性。精心选题要把握服务社会,指导实践的原则。新疆辽阔的地域特色造成民政对象分布稀疏且种类繁多,民政工作的广泛性、多元性、民政对象的变动性和需求的多样性同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多元文化交织在一起,都给基层民政对象的服务和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这些都是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属于调查研究的范畴。有价值的调查研究关键看它能否作用于社会实践,具有可操作性,达到总结民政工作经验、指导基层民政工作实践、推动基层民政工作的效果。其次,选题要找准切入点。要求基层民政工作者深入学习**届**全会和全国第十二次民政会议精神,全面把握中央有关民政业务的政策措施,明确民政工作的重点与任务,结合本职工作,以每年民政部公布的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课题指南中选研究的题目为主线,以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与民政业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关节点为切入点,以基层民政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回答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例如,推进我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如何在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推行“一肩挑”问题;新疆有条件的地区如何进行农村社区试点问题等都是当前基层民政工作实践中需要研究和探讨的现实问题。

二、钻研民政理论、政策、业务知识

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调查研究是反映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情况和问题,必须用党的方针政策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要求民政工作者必须学习和钻研党的理论尤其与民政业务相关的理论,把握民政政策、熟悉民政业务。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的调查研究要涉及民政工作的某一项具体业务,要求民政工作者必须熟悉本部门、本行业方针政策,精通业务知识,把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三、确定典型的调查对象

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调查研究要以点指导面,必须选择有典型意义的对象作调查,目的在于总结规律性的东西,直接向全局提出要求,指明方向。选择的调查对象要有典型性,即调查研究的情况问题都是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所揭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只有选择典型的调查对象,才能以点带面,在指导一般中发挥作用。

四、采取有效的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是调查研究成败的关键,开会调查、听取汇报是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和常用方法,获取的是第二手资料,为掌握第一手资料,实地考察尤其必要。基层民政工作者应每年抽出时间深入基层,到农村到社区要深入到村到户进行实地考察,置身于调查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中,全面精细地了解事物的全貌。实地考察得来的材料是第一手材料,这是最珍贵的材料,除此之外,综合运用实地考察、开会调查、听取汇报、个别访问、问卷调查等方法,是增强调查研究的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五、客观、全面、深入地调查

民政业务政策理论调查研究的材料来源是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获取,所以调查是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唯一方法,尽可能获取第一手材料,是撰写调查报告的前提和基础。调查必须客观、全面、深入。客观,就是真实、真实性是调查报告的生命线,越是真实就越有价值。调查报告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写,客观事实是调查报告赖以存在的基础。尊重客观事实,以确凿的事实为依据,其人、其事、其时其背景都应准确无误,从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到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都必须以充分、确凿的事实为依据,调查中尊重客观实事,用事实说话,不搞唯心主义,不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偏见确定调查对象、取舍调查材料,要求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精神,这样才能写出真实可靠、对民政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全面,就是防止片面性,调查中注意一是调查的对象要全面,有代表性;二是调查的内容要全面,既要有面上的概括性调查,又要有点上的典型性调查。深入,就是避免走马观花,防止表面化和简单化,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做精细的调查。

六、总结规律性的认识

占有充足的第一手资料,不是我们完成调查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关节点,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例如,对于在我区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如何实现“一肩挑”,从理论上讲应把村委会直选和党支部换届选举联系起来,实行“两选联动机制”,关键要解决村级党组织权力的“合法性”问题,把村级党组织的权利和村民的民主权利联系起来,通过“两推一选”赋予村民参与选举村党支部书记的权利,使党组织权力的“合法性”。理论上最合理的方案在实践中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案,实现“一肩挑”采取是从“村委会主任到村党支部书记”、还是“从村党支部书记到村委会主任”的途径,因地区与地区、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情况而异,需要基层民政部门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掌握的事实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综合分析,通过对大量事实材料的分析综合,分清现象和本质、主流和支流,抓住主要矛盾,揭示规律性的东西,从中提炼出一条条有真知灼见的鲜明观点、结论和建议,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工作提供充分的第一手资料,为制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一篇有价值的调查报告,应结论明确,有理论观点作支撑,这些理论观点是通过事实揭示的规律性的认识。

七、撰写有价值的调查报告

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的调查研究成果最终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反映,撰写调查报告是民政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收集材料的准确性和正确性、材料的分析研究、依据调查结果而提出结论是调查报告的三大支柱。撰写调查报告除了选好题目、钻研理论与业务知识、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等环节以及掌握调查报告的基本写作知识外,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注重事实,以事论理。论理性是调查报告的特点之一,一篇调查报告既不能就事论事,也不能就理论理,必须以事论理,通过对大量的事实材料的分析与综合,揭示事物的规律,分析、研究、综合的过程就是揭示客观规律的过程,就是论理的过程。民政业务政策理论的调查调查报告应当以事实为基础,以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用事实阐明事物的本质,揭示客观规律,阐明观点然后得出明确的结论和建议。

其次,精选材料,突出观点。调查报告要有鲜明的观点,这种观点必须来自材料,同时又必须统帅材料,材料不能游离于观点,观点必须由材料作支撑,要体现出材料与观点之间的逻辑统一关系。要运用典型材料说明观点,所谓典型材料,就是采用的事实材料有代表性、普遍性、指导性。代表性就是推广交流的经验具有一定典型意义,代表了一种主流或一种发展趋势;普遍性就是所揭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指导性就是总结出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可供人们参考和效仿。

考察调查报告范文篇3

民政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实际问题的周密调查研究。新疆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且社会发展又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新疆民政工作具有基础薄弱、起点低,民政服务对象多、需求大的特点。由于民政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在实践中,基层民政工作又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统一规范的操作手段,民政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大多带有探索性。随着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加强,基层民政部门的工作领域越来越宽,服务对象越来越多,职责任务越来越繁重,推进基层民政工作步履艰难。夯实基层民政工作,迫切要求民政信息的传递、民政资源的分配、民政对象的管理、民政工作的方式方法等都应适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特点不断进行创新。作为基层民政工作者应了解需求,掌握情况,为此必须重视和加强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方面尤其是民政基础性工作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掌握民政对象的基本情况,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资源的供给并及时发现问题,把握基层民政工作服务和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并把坚持调查研究、亲自动手撰写调查报告作为一项基本功,从以下六个方面强化训练。

一、选定研究的题目

选好题目是成功的一半,要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精心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题目是一个必要条件。首先,选题要注重实践性。精心选题要把握服务社会,指导实践的原则。新疆辽阔的地域特色造成民政对象分布稀疏且种类繁多,民政工作的广泛性、多元性、民政对象的变动性和需求的多样性同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多元文化交织在一起,都给基层民政对象的服务和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这些都是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属于调查研究的范畴。有价值的调查研究关键看它能否作用于社会实践,具有可操作性,达到总结民政工作经验、指导基层民政工作实践、推动基层民政工作的效果。其次,选题要找准切入点。要求基层民政工作者深入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全国第十二次民政会议精神,全面把握中央有关民政业务的政策措施,明确民政工作的重点与任务,结合本职工作,以每年民政部公布的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课题指南中选研究的题目为主线,以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与民政业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关节点为切入点,以基层民政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回答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例如,推进我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如何在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推行“一肩挑”问题;新疆有条件的地区如何进行农村社区试点问题等都是当前基层民政工作实践中需要研究和探讨的现实问题。

二、钻研民政理论、政策、业务知识

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调查研究是反映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情况和问题,必须用党的方针政策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要求民政工作者必须学习和钻研党的理论尤其与民政业务相关的理论,把握民政政策、熟悉民政业务。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的调查研究要涉及民政工作的某一项具体业务,要求民政工作者必须熟悉本部门、本行业方针政策,精通业务知识,把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三、确定典型的调查对象

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调查研究要以点指导面,必须选择有典型意义的对象作调查,目的在于总结规律性的东西,直接向全局提出要求,指明方向。选择的调查对象要有典型性,即调查研究的情况问题都是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所揭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只有选择典型的调查对象,才能以点带面,在指导一般中发挥作用。

四、采取有效的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是调查研究成败的关键,开会调查、听取汇报是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和常用方法,获取的是第二手资料,为掌握第一手资料,实地考察尤其必要。基层民政工作者应每年抽出时间深入基层,到农村到社区要深入到村到户进行实地考察,置身于调查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中,全面精细地了解事物的全貌。实地考察得来的材料是第一手材料,这是最珍贵的材料,除此之外,综合运用实地考察、开会调查、听取汇报、个别访问、问卷调查等方法,是增强调查研究的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五、客观、全面、深入地调查

民政业务政策理论调查研究的材料来源是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获取,所以调查是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唯一方法,尽可能获取第一手材料,是撰写调查报告的前提和基础。调查必须客观、全面、深入。客观,就是真实、真实性是调查报告的生命线,越是真实就越有价值。调查报告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写,客观事实是调查报告赖以存在的基础。尊重客观事实,以确凿的事实为依据,其人、其事、其时其背景都应准确无误,从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到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都必须以充分、确凿的事实为依据,调查中尊重客观实事,用事实说话,不搞唯心主义,不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偏见确定调查对象、取舍调查材料,要求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精神,这样才能写出真实可靠、对民政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全面,就是防止片面性,调查中注意一是调查的对象要全面,有代表性;二是调查的内容要全面,既要有面上的概括性调查,又要有点上的典型性调查。深入,就是避免走马观花,防止表面化和简单化,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做精细的调查。

六、总结规律性的认识

占有充足的第一手资料,不是我们完成调查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关节点,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例如,对于在我区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如何实现“一肩挑”,从理论上讲应把村委会直选和党支部换届选举联系起来,实行“两选联动机制”,关键要解决村级党组织权力的“合法性”问题,把村级党组织的权利和村民的民主权利联系起来,通过“两推一选”赋予村民参与选举村党支部书记的权利,使党组织权力的“合法性”。理论上最合理的方案在实践中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案,实现“一肩挑”采取是从“村委会主任到村党支部书记”、还是“从村党支部书记到村委会主任”的途径,因地区与地区、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情况而异,需要基层民政部门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掌握的事实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综合分析,通过对大量事实材料的分析综合,分清现象和本质、主流和支流,抓住主要矛盾,揭示规律性的东西,从中提炼出一条条有真知灼见的鲜明观点、结论和建议,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工作提供充分的第一手资料,为制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一篇有价值的调查报告,应结论明确,有理论观点作支撑,这些理论观点是通过事实揭示的规律性的认识。

七、撰写有价值的调查报告

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的调查研究成果最终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反映,撰写调查报告是民政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收集材料的准确性和正确性、材料的分析研究、依据调查结果而提出结论是调查报告的三大支柱。撰写调查报告除了选好题目、钻研理论与业务知识、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等环节以及掌握调查报告的基本写作知识外,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注重事实,以事论理。论理性是调查报告的特点之一,一篇调查报告既不能就事论事,也不能就理论理,必须以事论理,通过对大量的事实材料的分析与综合,揭示事物的规律,分析、研究、综合的过程就是揭示客观规律的过程,就是论理的过程。民政业务政策理论的调查调查报告应当以事实为基础,以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用事实阐明事物的本质,揭示客观规律,阐明观点然后得出明确的结论和建议。

其次,精选材料,突出观点。调查报告要有鲜明的观点,这种观点必须来自材料,同时又必须统帅材料,材料不能游离于观点,观点必须由材料作支撑,要体现出材料与观点之间的逻辑统一关系。要运用典型材料说明观点,所谓典型材料,就是采用的事实材料有代表性、普遍性、指导性。代表性就是推广交流的经验具有一定典型意义,代表了一种主流或一种发展趋势;普遍性就是所揭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指导性就是总结出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可供人们参考和效仿。

考察调查报告范文篇4

一、调查报告的类别

调查报告亦有别称,像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及××调查等都是常见的。

从内容性质分,调查报告有以下六种:

(一)专题型调查报告。

这是针对某个事情或问题撰写的调查报告。它能及时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研究急需解决的具体的实际问题,并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对策,或是建议。

(二)综合型调查报告。

它是以综合调查众多的对象及其基本情况为内容的报告。具有全面、系统、深入和篇幅较长的特点。它与专题调查报告的主要区别点就在于它的综合性上。它使读者可以从报告中看到事物的相对完整的“鸟瞰图。”

(三)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

这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而撰写的报告,它以收集、分类、整理资料并提出问题、报告结论为特点,大多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或载于学术著作中。

(四)实际建议型调查报告。

这是由于实际工作需要而写的调查报告,其主要内容是为预测、决策、制定政策、处理问题等进行调查所获得的材料及有关的建议。

(五)历史情况型调查报告。

这是根据需要以历史情况为对象进行调查而形成的调查报告。它可以供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或问题的历史资料和历史真相。

(六)现实情况型调查报告。

它是以正在发生、发展的一些现实生活为对象进行调查后所形成的调查报告。人们可以通过它了解和认识某些事物和问题的客观现实情况,以作为其它认识活动的依据或参考。

二、调查报告的写法

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主要是:一、熟悉调查报告的结构特点;二、把握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首先,我们来看调查报告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根据这些内容所形成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一)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二)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作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一、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二、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三、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三)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作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一)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二)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四)结尾

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查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五)落款

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其次,我们要把握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调查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一)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对调查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主题宜小,且宜集中;要尽量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副。

(二)取舍材料

首先,要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舍弃与主题无关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其次,要经过鉴别,精选材料,不仅使每一材料都能有用,而且能以一当十。

(三)拟定提纲

这是调查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调查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四)起草报告

这是调查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在写的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标点符号和表达方法,还要注意灵活地划分段落。

考察调查报告范文篇5

调查报告又叫调查研究报告,应该说后者是它更准确的名称。因为它不仅是调查的产物,更是研究的产物。调查报告主要功能是搜集情况,并通过对调查所得情况的深入研究,提出一定的见解。因此调查报告是根据某一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某一事务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后,将这些调查和分析的结果系统地、如实地整理成书面文字的一种文体。像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及××调查等都是常见的调查报告体裁。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

1、真实性。真实性是调查报告首要的、最大的特点。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靠事实说话。这一特点要求调研人员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彻底抛弃"假大空"的虚伪作风,不仅报喜,还要报忧,不仅要充分肯定工作成绩,还要准确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写出真实可靠,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

2、针对性。这是调查报告所具有的第二个显著特点,这是由具有很强的工作针对性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项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大型调查研究,要花费较大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不是随意组织进行的,而是针对一些较为迫切的实际情况,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因此调查研究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上,必须中心突出,明确提出所针对的问题,明确交待这一问题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3、典型性。典型性是指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以及所揭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这种典型特点在总结经验和反映典型事件的典型调查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4、系统性。调查报告的系统性或完整性是指由调查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具有说服力,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地、系统地交待清楚。不能只摆出结论,而疏漏交待事实过程和必须的环节。因为这样的疏忽势必造成不严密、根据不足以及不足以令人信服的印象。这里所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不是要求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要方面,写出结论的推理过程。

总的来说,调查报告就是论证系统,逻辑严密,摆事实,讲道理,具有强烈的说服力,从而使之成为科学决策的可靠资料。

三、调查报告的类型

从内容性质分,调查报告有以下六种:

1.专题型调查报告。专题型调查报告,就是侧重某个问题进行较深入的调查后形成的报告,这类报告一般常常在标题上反映出来。它能及时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研究急需解决的具体的实际问题,并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对策,或是建议。

2.综合型调查报告。它是以综合调查众多的对象及其基本情况为内容、作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反映的报告。具有全面、系统、深入和篇幅较长的特点。它与专题调查报告的主要区别点就在于它的综合性上。它使读者可以从报告中看到事物的相对完整的“鸟瞰图。”

3.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这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而撰写的报告,它以收集、分类、整理资料并提出问题、报告结论为特点,大多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或载于学术著作中。

4.实际建议型调查报告。这是由于实际工作需要而写的调查报告,其主要内容是为预测、决策、制定政策、处理问题等进行调查所获得的材料及有关的建议。

5.历史情况型调查报告。这是根据需要以历史情况为对象进行调查而形成的调查报告。它可以供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或问题的历史资料和历史真相。

6.现实情况型调查报告。它是以正在发生、发展的一些现实生活为对象进行调查后所形成的调查报告。人们可以通过它了解和认识某些事物和问题的客观现实情况,以作为其它认识活动的依据或参考。

另外,有些调查报告可以是以上几种类型的结合形式。

四、调查报告的写法

不同类型的调查报告,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基本写法是相通的。

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一是熟悉调查报告的结构特点;二要把握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调查报告的结构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2.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

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3.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

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

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4.结尾

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查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5.落款

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二)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调查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1.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对调查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

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

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

主题宜小,且宜集中;

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副。

2.取舍材料

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查资料",在组织调查报告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

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

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

③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

3.布局和拟定提纲

这是调查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查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

调查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4.起草报告

这是调查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

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条目观点);③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考察调查报告范文篇6

调查报告又叫调查研究报告,应该说后者是它更准确的名称。因为它不仅是调查的产物,更是研究的产物。调查报告主要功能是搜集情况,并通过对调查所得情况的深入研究,提出一定的见解。因此调查报告是根据某一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某一事务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后,将这些调查和分析的结果系统地、如实地整理成书面文字的一种文体。像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及调查等都是常见的调查报告体裁。

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特点

1.真实性。真实性是调查报告首要的、最大的特点。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靠事实说话。这一特点要求调研人员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彻底抛弃"假大空"的虚伪作风,不仅报喜,还要报忧,不仅要充分肯定工作成绩,还要准确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写出真实可靠,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

2.针对性。这是调查报告所具有的第二个显著特点,这是由具有很强的工作针对性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项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大型调查研究,要花费较大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不是随意组织进行的,而

是针对一些较为迫切的实际情况,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因此调查研究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上,必须中心突出,明确提出所针对的问题,明确交待这一问题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3.典型性。典型性是指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以及所揭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这种典型特点在总结经验和反映典型事件的典型调查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4.系统性。调查报告的系统性或完整性是指由调查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具有说服力,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地、系统地交待清楚。不能只摆出结论,而疏漏交待事实过程和必须的环节。因为这样的疏忽势必造成不严密、根据不足以及不足以令人信服的印象。这里所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不是要求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要方面,写出结论的推理过程。

总的来说,调查报告就是论证系统,逻辑严密,摆事实,讲道理,具有强烈的说服力,从而使之成为科学决策的可靠资料。

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类型

从内容性质分,调查报告有以下六种:

1.专题型调查报告。专题型调查报告,就是侧重某个

问题进行较深入的调查后形成的报告,这类报告一般常常在标题上反映出来。它能及时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研究急需解决的具体的实际问题,并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对策,或是建议。

2.综合型调查报告。它是以综合调查众多的对象及其基本情况为内容、作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反映的报告。具有全面、系统、深入和篇幅较长的特点。它与专题调查报告的主要区别点就在于它的综合性上。它使读者可以从报告中看到事物的相对完整的“鸟瞰图。”

3.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这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而撰写的报告,它以收集、分类、整理资料并提出问题、报告结论为特点,大多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或载于学术著作中。

4.实际建议型调查报告。这是由于实际工作需要而写的调查报告,其主要内容是为预测、决策、制定政策、处理问题等进行调查所获得的材料及有关的建议。

5.历史情况型调查报告。这是根据需要以历史情况为对象进行调查而形成的调查报告。它可以供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或问题的历史资料和历史真相。

6.现实情况型调查报告。它是以正在发生、发展的一些现实生活为对象进行调查后所形成的调查报告。人们可以通过它了解和认识某些事物和问题的客观现实情况,以作为其它认识活动的依据或参考。另外,有些调查报告可以是以上几种类型的结合形式。

四、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法

不同类型的调查报告,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基本写法是相通的。

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一是熟悉调查报告的结构特点;二要把握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调查报告的结构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2.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

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3.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4.结尾

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查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

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5.落款

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般来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1.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对调查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

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

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

主题宜小,且宜集中;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副。

2.取舍材料

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查资料",在组织调查报告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公务员之家:

3.布局和拟定提纲

这是调查报告构思中

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查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

调查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4.起草社会实践报告

这是调查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

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条目观点);③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考察调查报告范文篇7

调查报告又叫调查研究报告,应该说后者是它更准确的名称。因为它不仅是调查的产物,更是研究的产物。调查报告主要功能是搜集情况,并通过对调查所得情况的深入研究,提出一定的见解。因此调查报告是根据某一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某一事务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后,将这些调查和分析的结果系统地、如实地整理成书面文字的一种文体。像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及调查等都是常见的调查报告体裁。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

1、真实性。真实性是调查报告首要的、最大的特点。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靠事实说话。这一特点要求调研人员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彻底抛弃"假大空"的虚伪作风,不仅报喜,还要报忧,不仅要充分肯定工作成绩,还要准确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写出真实可靠,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

2、针对性。这是调查报告所具有的第二个显著特点,这是由具有很强的工作针对性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项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大型调查研究,要花费较大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不是随意组织进行的,而是针对一些较为迫切的实际情况,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因此调查研究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上,必须中心突出,明确提出所针对的问题,明确交待这一问题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3、典型性。典型性是指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以及所揭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这种典型特点在总结经验和反映典型事件的典型调查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4、系统性。调查报告的系统性或完整性是指由调查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具有说服力,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地、系统地交待清楚。不能只摆出结论,而疏漏交待事实过程和必须的环节。因为这样的疏忽势必造成不严密、根据不足以及不足以令人信服的印象。这里所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不是要求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要方面,写出结论的推理过程。

总的来说,调查报告就是论证系统,逻辑严密,摆事实,讲道理,具有强烈的说服力,从而使之成为科学决策的可靠资料。

三、调查报告的类型

从内容性质分,调查报告有以下六种:

1.专题型调查报告。专题型调查报告,就是侧重某个问题进行较深入的调查后形成的报告,这类报告一般常常在标题上反映出来。它能及时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研究急需解决的具体的实际问题,并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对策,或是建议。

2.综合型调查报告。它是以综合调查众多的对象及其基本情况为内容、作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反映的报告。具有全面、系统、深入和篇幅较长的特点。它与专题调查报告的主要区别点就在于它的综合性上。它使读者可以从报告中看到事物的相对完整的“鸟瞰图。”

3.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这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而撰写的报告,它以收集、分类、整理资料并提出问题、报告结论为特点,大多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或载于学术著作中。

4.实际建议型调查报告。这是由于实际工作需要而写的调查报告,其主要内容是为预测、决策、制定政策、处理问题等进行调查所获得的材料及有关的建议。

5.历史情况型调查报告。这是根据需要以历史情况为对象进行调查而形成的调查报告。它可以供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或问题的历史资料和历史真相。

6.现实情况型调查报告。它是以正在发生、发展的一些现实生活为对象进行调查后所形成的调查报告。人们可以通过它了解和认识某些事物和问题的客观现实情况,以作为其它认识活动的依据或参考。

另外,有些调查报告可以是以上几种类型的结合形式。

四、调查报告的写法

不同类型的调查报告,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基本写法是相通的。

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一是熟悉调查报告的结构特点;二要把握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调查报告的结构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2.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

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3.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

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

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4.结尾

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查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5.落款

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二)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调查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1.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对调查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

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主题宜小,且宜集中;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副。

2.取舍材料

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查资料",在组织调查报告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

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

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

③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

3.布局和拟定提纲

这是调查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查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

调查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公务员之家:

4.起草报告

这是调查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

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条目观点);③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考察调查报告范文篇8

调查报告又叫调查研究报告,应该说后者是它更准确的名称。因为它不仅是调查的产物,更是研究的产物。调查报告主要功能是搜集情况,并通过对调查所得情况的深入研究,提出一定的见解。因此调查报告是根据某一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某一事务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后,将这些调查和分析的结果系统地、如实地整理成书面文字的一种文体。像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及××调查等都是常见的调查报告体裁。

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特点

1.真实性。真实性是调查报告首要的、最大的特点。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靠事实说话。这一特点要求调研人员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彻底抛弃"假大空"的虚伪作风,不仅报喜,还要报忧,不仅要充分肯定工作成绩,还要准确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写出真实可靠,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

2.针对性。这是调查报告所具有的第二个显著特点,这是由具有很强的工作针对性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项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大型调查研究,要花费较大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不是随意组织进行的,而是针对一些较为迫切的实际情况,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因此调查研究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上,必须中心突出,明确提出所针对的问题,明确交待这一问题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3.典型性。典型性是指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以及所揭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这种典型特点在总结经验和反映典型事件的典型调查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4.系统性。调查报告的系统性或完整性是指由调查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具有说服力,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地、系统地交待清楚。不能只摆出结论,而疏漏交待事实过程和必须的环节。因为这样的疏忽势必造成不严密、根据不足以及不足以令人信服的印象。这里所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不是要求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要方面,写出结论的推理过程。

总的来说,调查报告就是论证系统,逻辑严密,摆事实,讲道理,具有强烈的说服力,从而使之成为科学决策的可靠资料。

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类型

从内容性质分,调查报告有以下六种:

1.专题型调查报告。专题型调查报告,就是侧重某个问题进行较深入的调查后形成的报告,这类报告一般常常在标题上反映出来。它能及时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研究急需解决的具体的实际问题,并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对策,或是建议。

2.综合型调查报告。它是以综合调查众多的对象及其基本情况为内容、作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反映的报告。具有全面、系统、深入和篇幅较长的特点。它与专题调查报告的主要区别点就在于它的综合性上。它使读者可以从报告中看到事物的相对完整的“鸟瞰图。”

3.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这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而撰写的报告,它以收集、分类、整理资料并提出问题、报告结论为特点,大多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或载于学术著作中。

4.实际建议型调查报告。这是由于实际工作需要而写的调查报告,其主要内容是为预测、决策、制定政策、处理问题等进行调查所获得的材料及有关的建议。

5.历史情况型调查报告。这是根据需要以历史情况为对象进行调查而形成的调查报告。它可以供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或问题的历史资料和历史真相。

6.现实情况型调查报告。它是以正在发生、发展的一些现实生活为对象进行调查后所形成的调查报告。人们可以通过它了解和认识某些事物和问题的客观现实情况,以作为其它认识活动的依据或参考。另外,有些调查报告可以是以上几种类型的结合形式。...四、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法

不同类型的调查报告,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基本写法是相通的。

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一是熟悉调查报告的结构特点;二要把握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调查报告的结构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2.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3.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4.结尾

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查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5.落款

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般来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1.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对调查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

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

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

主题宜小,且宜集中;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副。

2.取舍材料

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查资料",在组织调查报告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

3.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

3.布局和拟定提纲

这是调查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查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

调查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4.起草社会实践报告

这是调查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

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条目观点);③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考察调查报告范文篇9

事务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日常事务时用来沟通信息、安排工作、总结得失、研究问题的实用文体,是应用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这类管理类文体处理的日常事务亦为公务,所以事务文书属于广义的公文范畴。它与狭义公文(行政机关12类13种,党内机关14种)的区别在于:一是无统一规定的文本格式;二是不能单独作为文件发文,需要时只能作为公文的附件行文;三是必要时它可公开面向社会,或提供新闻线索(如简报)或通过传媒宣传(如经验性总结、调查报告等)。

简报的写作

简报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或者是某项中心工作、某次重要会议中用的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反映情况、汇报工作的期刊式文字载体。其特点是文字短、内容新、反应快、形式活。

一、简报的类别

简报的名称很多,常见的有《简报》、《简讯》、《信息》、《动态》、《通报》、《通讯》及《内部参考》、《情况反映》等。从不同角度对简报有不同的分类,按内容来分,可分三种。

1、综合简报

它全面、综合反映编发单位工作进展、思想动态、成绩缺点等概况。综合简报多常年定期编发,例某高校党委、校长办公室编《工作动态》。

2、中心工作简报

它主要是为配合、推动当前某项中心工作,掌握思想动态、交流推广经验而编发。中心工作简报多在一定时期内不定期制发。例某市委路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编发《路教工作简报》。

3、会议简报

它报道会议概况,反映会议交流经验和探讨的问题,传达和贯彻会议精神和决议。会议简报用于大中型会议,视会期长短及规模在会议期间可只编发一期或多期。例某校学代会秘书组编发的《学代会简报》。

简报的编写

(一)报头

简报首页上端1/3处由分割线将报头与文稿部分分开,报头由以下四个必备要素构成:①、简报名称,一般套红、居中、字体稍大印刷;②、期数,印于简报名称正下方;③、编印机关,一般为制发简报单位的办公部门或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及会议的秘书处(组),要求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印于分割线左上方;④、编印日期,印于分割线右上方,要求年月日齐全。除以上四个要素,视简报内容,保密要求,还可以增加简报编号、密级(或使用范围和要求)等要素。

(二)文稿

根据文体性质和文稿来源,简报的体式可分四种:一是报道体,它及时、简明、准确地叙述、报告部门、行业、系统、领域内最新发生的新情况、新动态。其文体十分类似动态消息、动态信息;二是汇篇体,这是在众多稿源基础上剪辑而成的类似综合消息的简报文体,其信息量大面广,能做到点面结合反映全局性情况;三是总结体,其文章即一般意义的总结,但内容有典型性有推广价值,编入简报能发挥其指导一般的作用;四是转引体,即将他单位有参考借鉴意义的材料完整地或篇段地摘编转引。

1、按语

按语是代简报编制机关立言,是对文稿及使用作出说明、评价,如说明材料来源、转引目的、转发范围,表明对简报内容的倾向性意见及表示对所提问题引起讨论研究的希望等等。按语的位置在报头下,标题前。它视需要而使用,并非每篇必有。一般在转引体、总结体及重要的报道体、汇篇体简报文章前才配用按语。

按语可分三种类型:一是题解性按语,它类似前言,主要对文稿产生过程、作者情况、主体内容作简要介绍;二是提示性按语,它侧重于对简报内容的理解揭示或是针对当前实践应注意事项的提醒;三是批示性按语,它往往援引领导人原话或上级机关指示结合简报内容对实际工作提出批示性意见。

2、标题

根据简报的体式,标题也有不同写法。动态性较强的内容多采用单行式新闻标题,简短明快地交待事实、揭示中心,在总结体简报和其他体式简报中,一般使用文章化标题。

3、目录

简报文稿通常是一期一篇,根据需要也可以是一期为一组性质接近的文章。如是一组文章,则须在报头下设计“目录”一栏,将各篇文章标题先印于此,然后依次刊出每篇文章。

4、正文

因体式各异,简报正文格式相去甚远。报道体、汇篇体类消息结构往往前有导语,后有主体、背景等;总结体可完整地将“总结”刊于简报;转引体则因所引文章不同,正文或可能是片断章节,也可能是整篇文稿。

(三)报尾

在简报末页下1/3处用分割线与文稿部分分开,分割线下与之平行的另一横线间内标本期简报的“报、送、发”单位名称,右侧注明本期印数。

计划与总结的写作

一、计划的写作

计划是单位或个人对未来一定时间内要做的工作从目标、任务、要求到措施预先作出设计安排的事务性文书。

(一)计划的种类

从性质、内容、时间等角度可划分出不同种类的计划。从形式分有以下三种:文件式计划,分目标、要求、措施、步骤等环节,写作严谨具体,内容重大并有一定篇幅;条文式计划,以列出任务为主,较少涉及措施、步骤等;表格式计划,通常用于项目较多又具共性的内容,有时辅之适当文字说明,使计划简洁明了。

计划是个统称,像规划、纲要、设想、打算、要点、方案、意见、安排等都是根据计划目标远近、时间长短、内容详略等差异而确定的名称。

规划是一种时间跨度长(三年以上),范围广,内容较为概括的计划。例:《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纲要和规划相同,它们都是各级领导机关根据战略方针,为实现总体目标对某个地区或某一事项作出长远部署。不同的是纲要比规划更为原则和概括,一般只对工作方向、目标提出纲领式要求和指导性措施。例:《市2000年经济发展纲要》。

设想是一种粗线条的、初步的、预备性的非正式计划。相对来讲,其适用时限较长。例:《市拓展就业安置门路的设想》。

打算也是一种粗线条的、其想法不太成熟的非正式计划。相对设想,它的内容范围不大且考虑近期要做的。例《学校争创文明校园的打算》。

要点是将计划的主要内容择要摘编,使之简明突出,它适用于时间相对较短的计划。例:《局19年工作要点》。

方案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一般适合专项性工作,其实施往往须经上级批准。例:《市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意见属粗线条计划,它适用于上级向下级布置工作任务并提供基本的思路、方法,交待政策,提出要求等。例:《公司关于下属企业19年扭亏增盈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意见》。

安排是短期内要做的,且范围不大、内容单一、布置具体的一类计划。例:《系第周工作安排》。

(二)计划的写法

1、标题计划标题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计划的制订单位名称、适用时间、内容性质及计划名称。视计划文本的成熟程度,有可能出现第五个部分,即在标题尾部加括号注明:草案、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等。如《市19年再就业工程实施方案(讨论稿)》。

2、引言计划通常有一个“前言”段落,主要点明制订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对基本情况的说明分析。前言文字力求简明,以讲清制订本计划的必要性、执行计划的可行性为要,应力戒套话、空话。

3、主体如果说引言回答了“为什么做”的问题,那么主体要回答“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等问题。

目标与任务首先要明确指出总目标和基本任务,随后应根据实际内容进一步详细、具体地写出任务的数量、质量指标。必要时再将各项指标定质、定量分解,以求让总目标、总任务具体化、明确化。

办法与措施以什么方法,用什么措施确保完成任务实现目标,这是有关计划可操作性的关键一环。所谓有办法、有措施就是对完成计划须动员哪些力量,创造哪些条件,排除哪些困难,采取哪些手段,通过哪些途径等心中有数。这既需要熟悉实际工作,又需要有预见性,而关键在于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唯有这般,制订的措施、办法才是具体的,切实可行的。

时限与步骤工作有先后、主次、缓急之分,进程又有一定的阶段性,为此在计划中针对具体情况应事先规划好操作的步骤、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限及责任人。这样才能职责明确、操作有序,执行无误。

4、落款在正文右下方署名署时即可。

总结的写作

总结是单位或个人对过去一个时期内的实践活动作出系统的回顾归纳、分析评价,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用以指导今后工作的事务性文书。

(一)总结的种类

从性质、时间、形式等角度可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总结,从内容分主要有综合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种。综合总结又称全面总结,它是对某一时期各项工作的全面回顾和检查,进而总结经验与教训。专题总结是对某项工作或某方面问题进行专项的总结,尤以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为多见。总结也有各种别称,如自查性质的评估及汇报、回顾、小结等都具总结的性质。

(二)总结的写法

1、标题

文件式标题一般由单位名称、时限、内容、文种名称构成。例:《局19年度拥军优属工作总结》。

文章式标题以单行标题概括主要内容或基本观点,不出现总结字样,但对总结内容有提示作用。例某企业的专题总结《技术改造是振兴企业之路》和某高校的专题总结《我们是如何实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

双行式标题即分别以文章式标题和文件式标题为正副标题,正题揭示观点或概括内容,副标题点明单位、时限、性质和总结种类。例:《知名教授上讲台教书育人放异彩——大学德育工作总结》。

2、正文

前言一般介绍工作背景、基本概况等,也可交待总结主旨并作出基本评价。开头力求简洁,开宗明义。

主体应包括主要工作内容、成绩及评价、经验和体会、问题或教训等。这些内容是总结的核心部分,可按纵式或横式结构形式撰写。所谓纵式结构,即按主体内容从所做的工作、方法、成绩、经验、教训等逐层展开。所谓横式结构即按材料的逻辑关系将其分成若干部分,标序加题,逐一写来。

结尾作为总结的结束语可以归纳呼应主题、指出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意见或表示决心信心等语作结,要求简短利索。

3、落款一般在正文右下方署名署时。如是报刊杂志或简报刊用的交流经验的专题总结,应在标题下方居中署名。

调查报告的写作

人们在完成了调查工作之后,为了使调查的成果形成为文字,就要撰写调查报告。那么调查报告是怎样一种文章体裁呢?调查报告是根据调查研究的成果写出的反映客观事实的书面报告。由于调查报告是调查与分析、实践与理论、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实用性文体,是从调查目的通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桥梁和工具,它在社会生活、经济活动和人类的其他实践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亦有别称,像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及调查等都是常见的。

从内容性质分,调查报告有以下六种:

(一)专题型调查报告。

这是针对某个事情或问题撰写的调查报告。它能及时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研究急需解决的具体的实际问题,并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对策,或是建议。

(二)综合型调查报告。

它是以综合调查众多的对象及其基本情况为内容的报告。具有全面、系统、深入和篇幅较长的特点。它与专题调查报告的主要区别点就在于它的综合性上。它使读者可以从报告中看到事物的相对完整的“鸟瞰图。”

(三)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

这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而撰写的报告,它以收集、分类、整理资料并提出问题、报告结论为特点,大多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或载于学术著作中。

(四)实际建议型调查报告。

这是由于实际工作需要而写的调查报告,其主要内容是为预测、决策、制定政策、处理问题等进行调查所获得的材料及有关的建议。

(五)历史情况型调查报告。

这是根据需要以历史情况为对象进行调查而形成的调查报告。它可以供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或问题的历史资料和历史真相。

(六)现实情况型调查报告。

它是以正在发生、发展的一些现实生活为对象进行调查后所形成的调查报告。人们可以通过它了解和认识某些事物和问题的客观现实情况,以作为其它认识活动的依据或参考。

二、调查报告的写法

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主要是:一、熟悉调查报告的结构特点;二、把握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首先,我们来看调查报告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根据这些内容所形成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一)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二)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作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一、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二、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三、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三)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作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一)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二)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四)结尾

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查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五)落款

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其次,我们要把握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调查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一)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对调查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主题宜小,且宜集中;要尽量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副。公务员之家:

(二)取舍材料

首先,要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舍弃与主题无关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其次,要经过鉴别,精选材料,不仅使每一材料都能有用,而且能以一当十。

(三)拟定提纲

这是调查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调查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四)起草报告

这是调查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在写的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标点符号和表达方法,还要注意灵活地划分段落。

考察调查报告范文篇10

社会调查报告是调查报告的一种,目的是调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或某一现象,以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尽快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解决。社会调查报告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公众关心的社会经济与发展问题,它注重真实、具体、典型的事例与数据,注重分析事情产生的背景、成因,意义或危害性,也可适当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

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

社会调查报告内容必须结合专业内容进行选题、调查,同时也为毕业论文的撰写作前期的调查与收集工作。

社会调查的方法

调查的方法可以采取实地观察、深入访问、开调查会以及问卷调查、统计核算和统计报表等一系列的方法。

实地观察:就是深入到调查第一线进行直接观察,它能得到最真实、最可靠、最生动的材料。通过观察可以了解事物发生发展的运动状况,可以捕捉到事物的某些特征,写作起来就有真情实感。

深入访问:也即是采访、个别调或蹲点考察,对于重要的材料、只有知情人才掌握的材料,必须用此种方法才能收集得到。而且要讲究方法:调查前要考虑好该提的问题并记在心里;调查过程中要讲情来意和目的,解除对方顾虑,并作好记录;调查结束使对方心情愉快,并留有下次采访余地。

开调查会:即把知情人集中起来召开会议了解情况。一般性的大众化的材料使用这种方法。它要根据事先准备好的调查提纲逐一进行提问,请回答。这样可以得到全面、详细、充实的材料。

问卷调查:是一种根据调查需要拟制一份调查表格,寄发到所要调查的部门和个人,待他们填好后直接寄回的书面调查。具体作法是,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把有关的调查项目,设计成一份合理、醒目的调查表,然后把表发给被调查者个人或单位填写。设计的问题应该是让对方乐意回答并从容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又要便于统计、归纳。

统计调查:统计也是一种调查,而且是经济类各专业必不可少的一种调查方法。一般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它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综合的,统计数据的来源可以是单位的统计报表、财务报表,也可以是其他情况反映。

社会调查报告对材料的要求:在搜集材料上要博采勤记,既要掌握第一手材料,又要掌握间接材料;既要有现实材料,又要有历史材料;既要了解“面”上的材料,又要有“点”上的材料;既要了解正面材料,也要了解反面材料;不管哪一类材料,都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调查到手的材料数量很多,又杂乱无章,还有许多非本质的东西,因此必须对调查到手的材料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深入到本质,从中提出几个问题或观点来,或是几条经验,或是几条教训,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研究,从研究中寻找规律。

具体的分析研究、提炼观点的方法可以采取:

1、综合分析,高度概括。对于调查得到的材料,我们应进行归纳处理,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加以概括。这种概括是在材料分类整理的基础上的理性升华,概括应高度凝练,努力抓住它的实质,既不模棱两可,也不模模糊糊,必须是斩钉截铁、明明白白的。

2、相互比较,同中求异。对于调查得到的材料,我们要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区分,繁复众多的事物,通过比较才能化简,通过比较才能做出选择。比较的方法很多,可以做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地域空间的比较,事物性质的比较,理论研究与实验结果的比较等等。

3、去伪存真,揭示本质。调查是从现象入手的,而研究就要透过现象抓本质。只有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有真正的发言权。这也是一种剔除法,把伪善的、假的东西剔除掉,真的、本质的东西就显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