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0:20:58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范文篇1

1.1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调查

1.1.1地理位置五通庙,位于南宁市新阳雅里村永和大桥东侧江北大道北面。新阳雅里村隶属南宁市西乡塘区新阳街道,成立于1980年,分为上坡、中坡、下坡三部分,村委办公地点位于北际路13—1号。辖区总人口2691人,其中,常住人口1395人,流动人口1296人。

1.1.2文化意义五通庙位于五通庙渡旁,因渡而生。古时,五通庙渡是南宁邕江边上一个水上交通的重要渡口,过往的客商从此渡口经过,通往南北做生意;而生活在邕江边上的水上人家则“靠江吃江”,成为南宁渡江短程货运、客运和横渡的主力,他们在邕江两岸开设了五通庙渡、县门渡、府门渡、老口渡等近百对渡口,日夜摆渡,服务于两岸的物流、人流。因此,彼时五通庙渡的繁盛促成了五通庙的香火鼎盛,而五通庙则保佑了水上往来的船只和生薏人家的平安。一个地方的寺庙文化是一个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构成部分。时至今日,五通庙仍香火旺盛,许多老南宁人和经商人士十分信奉,是南宁人节日拜神的重要去处之一,每到农历初、十五,五通庙的往来香客众多,场面壮观颇为壮观。

1.2构成要素调查

1.2.1管理维护五通庙管理现状不佳,保存的历史资料很少。一方面,从五通庙的历史由来看,五通庙多为民间所建,一直都没有得到正规庙宇的待遇;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归属和收益权属的问题,五通庙现由当地的人(水上船民和雅里村的村民)集资重修,政府并没有出资进行修建管理,所以庙宇外观不佳。

1.2.2建筑构成五通庙共有三间平房庙宇和一个后院,坐北朝南临江,前庭有水泥砌成的香槽,黄色墙上绘有八仙过海、唐僧西天取经和一些纯粹抽象的涂鸦,还有一块让求子心切的香客抱得光滑可鉴的观音石,供奉着如来、观音、管水三界的神、龙母和代表官运和财运一身的关公。

1.2.3周边环境五通庙位于邕江河滩地,受河道防洪影响,周围是新阳雅里村村民的菜地,有菜园、鱼塘以及香蕉等果树。

1.2.4文化活动五通庙后院有施粥的粥亭,平时有放生、放河灯等祈福活动。南宁传统的水路法会、师公戏也会在佛祖、观音诞辰时在此上演,可谓是最原始的地方性法会场所。

2评估

2.1建筑历史评估

明朝时候五通庙曾进行扩建,规模达到最大,民国时改作小学,毁于“”期间,重建于20世纪80年代,2000年以后重新修建。

2.2文化价值评估五通庙是一个草根宗教地方性朝拜场所,其性质基本不出宗教信仰或者民间信仰的范围。就建筑本身而言,其美学价值、历史考古价值和科学价值乏善可陈。但是作为地方宗教朝拜的遗址,五通庙对本城市居民的文化心理影响十分重要。从日常活r、广on西st城ru镇c建tio设n动的规律性和规模可见,其获得许多城市居民的认可。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心理的象征性地标,可视为地方居民保持地域性自然或文化系统的精神层面的延续,在保护地方文化心理作用上意义重大。

2.3保存现状评估

(1)建筑功能需保留,空间形式需作改善。

(2)建筑外部环境较特殊,处于城市防洪线以下,并有菜地、鱼塘等原始农田景观,需在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维护河漫滩的生态状况。

(3)仅有观音石可作古物保存。

2.4居民意愿评估

目前由村民自发经营,并不愿意接受政府统一管理

3保护和利用

3.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在城市发展建设中,领导干部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具体到在对待宗教建筑遗产问题上,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政策,要把宗教建筑当作城市的珍贵历史财富和重要文脉加以保护,尤其是在确定宗教建筑是否需要保护时,必须慎重。要经过文物部门鉴别,确无保存价值的,才能放弃保护。不能把宗教建筑遗产当作新建筑的障碍来看待,以免具有价值的宗教建筑被毁。

3.2加强对宗教建筑遗产的保护力度为使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宗教建筑真实、完整地流传下去,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要及时对有保护价值但尚未公布为保护单位的宗教建筑提请有关部门进行评估,在保护方案成熟后,包括在建筑风格保护区的紫线范围内严禁建设任何新的建筑等,报政府审批公布和加以严格控制保护,使历史建筑及其生境能够得到根本的保护和延续。

3.3制定保护性规划首先要编制文化保护规划。一方面,五通庙尽管带有一定迷信色彩,但可以引导成为积极健康的民俗文化场所。民俗活动的行动主体是村民和市民,需恢复及重新界定五通庙的文化含义,但应与精神文明建设方向协调一致。另一方面,修建庙宇先要经过宗教局批准,然后经过土地管理局颁发土地使用证,经过建设规划部门批准设计图。这其中面临两大困难:一是由于五通庙的集体土地性质,在行政审批和管理程序上有一定的困难;二是五通庙属于民间信仰,不是合法的宗教需要。因此,在规划定位前必须要做好文化规划,理顺现阶段的矛盾。其次,在文化定位的前提下,编制实体规划设计,重点根据规划定位布局功能空间,并且协调好城市防洪与渡口文化景观、河道景观的关系。

宗教文化范文篇2

什么是文化?从本质上说,人类虽是自然的产物,但文化却是人类创造的一种与自然相对的非自然体系,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类超脱动物性的一切活动的产品。文化发展的动因来源于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乃是人类心灵智慧之光的外在形式。

文化本身的范围不易界定,抛开政治、经济的层面不说,人们习惯上至少将宗教、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社会伦理学(包括民俗学)作为基本的文化要素,它们都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在这五大要素中,科学和哲学是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花朵,伦理学是人类对善的追求,文学艺术则是人类对美的追求,此四者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但这些认识尚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因而都是有限的相对知识。只有宗教,特别是从各种具体的宗教中抽象出来的元宗教精神,则是超越时空界限的“全”,是人类心灵的完整状态,是超越人类理性的非理性体验,是至真、至善、至美、至全的无限境界,是人类对绝对的宇宙本源的悟解。

近代学者有以美学(文学艺术)或德育(伦理学)代替宗教的想法,这是行不通的,文化的宗教、哲学、科学、美学、伦理学五大要素是不能互相取代的。宗教是人类文化的母体,是人类一切精神创造活动的资源,是文化的最高层次。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和社会伦理都是由宗教派生出来的,并以宗教信念为支柱才能发展。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和道学都隐含着元宗教精神,这可从老子《道德经》和孔子的《论语》中表现出来。《道德经》讲“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尊道贵德,不弃人,不弃物;使人求以得,有罪得免;常善救人,以百姓心为心;不善者亦善之,不信者亦信之;对道要敬畏,如冬涉川,若畏四邻,俨兮若客,这类元宗教精神体现了宗教家悲天悯人的信仰情怀。《论语》也讲“祭神如神在”;“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敬天而不敢欺;吉月必朝服;迅雷烈风必变;“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叹凤鸟不至,见获麟而悲;“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足见儒学亦敬天而畏天命,怀有诚惶诚恐的元宗教精神和信仰情怀。

宗教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更是把人类生存的最终价值建立在宗教的根基上,他们人类生存的权利意识本身就是基督教文明的产物。无论西方或是东方,元宗教精神激起并以之为支往的社会伦理观念和人生价值信念,皆可历千万年而不衰,亦非靠权力诱导制造的短期政治行为所能取代的。李约瑟博士说:“科学、宗教、历史、哲学与艺术创造是我们人类认识宇宙的五种经验形式,如果谁对这个或那个方面缺乏认识,他就不能算是一个完美的人。”(《李约瑟与中国-序》)

现代西方科学和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源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这是不争的事实。不仅西方,东方的中国也是如此,中国古代科学和道、儒二家哲学皆源于古代原始宗教的巫史文化,佛教之哲学源于宗教更不必说了。原始宗教的巫史文化是人类童年时期非理性思维活跃阶段的产物,它是不能同迷信划等号的。这种巫史文化包罗在道学之中,而中国的古代科学一直走在全世界的前列,据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考察,中国科学就是从道学中孕育出来的。儒家的礼乐,本来是巫史祭天祀祖时的宗教仪式,这也是有史可考的。

因为任何民族的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必须有一批科学家和哲学家去忘我探索,这和儒生读经求官的人生动力不同,而是要以一种价值观和人生信念为基石。自然界及科学技术乃至形而上的哲学真理本身并给不出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因为价值判断乃是以人为主体抉择的。人的主体作出价值抉择,又须有一种信念,深信科学和哲学探索事业有价值,才肯为之忘我奋斗作出牺牲。

在中国,这种信念归根结底来源于对“道”的终极信仰。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发明创造,中国哲学史上的诸家学说,说穿了,都是古人对天地之道的忘我追求,他们揭示道的奥秘的理性思维是建立在对道之本体存在的非理性终极信仰之上的。在西方,近代科学和哲学的迅猛发展,其驱动力亦来源于上帝创造的宇宙具有内在理性的信念,这信念植根于基督教特别是《旧约》创世观的传统,又受古希腊柏拉图哲学的孕育。

对宇宙的宗教情感乃是近代科学家推进科学前进的最高驱动力,牛顿和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划时代的天才发现,也是依赖对宇宙理性结构的信仰,依赖于要理解宇宙中一点一滴理性的渴望。西方科学史家w·C·丹皮尔曾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一书中注意到三者的关系,论述了科学、哲学、宗教之间的内在联系。牛顿、开普勒那代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动机来源于上帝创世的宗教信念,他们相信上帝创造的世界是有秩序的,因之行星运动三定律发现后不去争发明权,而是首先给上帝写赞美诗。日本学者佐藤进教授也认为,“哈密顿最小作用量原理”是在基督教教义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运动守恒定律是根据神的单一性原理推导出的结论。①

1940年爱因斯但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科学、哲学与宗教大会”上说:“有科学而无宗教乃是跛足的科学,有宗教而无科学则是失明的宗教”。这段话后来成了人们广泛引用的名言,其实宗教和哲学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三)

在上一个世纪末,中华民族由于清帝国的腐败、封闭而至于落后挨打,痛感到开放变法和引进西方先进科学、哲学的必要。中华民族的许多有识之士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在中国重复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历史使命,反对神权,扫除愚昧和迷信。

20世纪以来,对于中国大多数民众来说,讲接受西方文化不如说接受西方的启蒙主义文化更确切一些。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内地又照搬了前苏联反宗教、无神论、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科学”的旗号和“马列主义”乃至政治斗争融为一体,科学(包括社会科学)上的是非之争往往被引导成政治上的路线之争。

自50年代至“”期间,某些打着“科学”旗号的“理论权威”往往以哲学思辨代替科学实验,甚至以政治斗争的需要来阉割科学和哲学,于是出现了“真理有阶级性”的命题,思辨出“物质无限可分”的无法证伪的原子模型,表演了批判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闹剧。这些“理论权威”不仅是名符其实的伪科学家,而且是欺世盗名的伪哲学家。

因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伟大领袖同志早在“”期间就告诫全党,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他断言“我党真懂马列的不多”,提醒人们要善于识别那些“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骗子”!

(四)

人们知道,西方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科学家曾为打破基督教神学的黑暗统治争夺科学的生存的权利而斗争,1600年天主教会法庭曾对布鲁诺施以火刑,1633年又对伽利略进行了野蛮的宗教审判,因之西方18世纪出现反神权的思想启蒙运动是具有特定历史条件的,马克思早就把中国的传统政治体制称为“家长制的权力”,在这种家长制政体中君权政治一直摆在最突出的位置上,宗教仅是君权政治的工具,中国民众需要争民权而抑君权,因之不能正确理解西方社会文艺复兴时期争人权而抑神权的文化背景,反而对启豪注意者对基督教中人权等价值观的世俗化解释觉得很合口味。

西方文化将人和自然处于对立的位置,三百多年前培根认为人类进步的标志就是以科学的力量认识世界和征服宇宙,并提出“知识即权力”的口号,促进了近三百年来西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当自然科学叩开20世纪之门时,人们普遍相信牛顿、拉瓦锡等人奠定的科学大厦已经完美无缺,以后不会再有惊人的新发现了。1900年4月27日,英国物理学家凯尔文勋爵(即威廉·汤姆逊)踌躇满志地宣称,物理学的天空已明朗洁净了,只剩下两朵“乌云”,一朵“乌云”联系着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另一朵“乌云”和麦克斯韦---玻尔兹曼能量均分学说有关。然而,正是这两朵“乌云”在20世纪酿起了一场空前的暴风雨,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

人们知道,西方的思维方式是以形式化的逻辑体系为基石的,因之数学化便成了判定所有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如经济学)是否发展成熟的标准,在19世纪末,数学、逻辑工具也日益完善,亚里士多德的演绎科学的理想近乎实现,人们期望着全部数学定理的形式化。然而,20世纪以来,哥德尔不完全定理证明在形式体系中完备性和一致性不可得兼,由此打破了西方追求完美的逻辑形式化体系的迷梦,在量子力学领域内,海森堡发现了测不准原理,使决定论的物理定律变为统计性的几率描述,爱因斯坦和维特根斯坦在陷入苦恼时终于发现人类的理性是有极限的,爱因斯但推崇直觉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维特根斯但认为理性限度外的东西就不要用语言去描述它。这样,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哲学的研究进展,后现代思潮和非理性主义兴起,展开了对神圣化了的脱离人文文化传统的工具理性统治和“科学主义”的批判。

另外,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形成一种信念,认为大自然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可以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经济的无限增长和尽情的物质享受,而不须向大自然支付什么。高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是不可停止的,人类社会没有增长的极限。然而“科技万能”的工具理性固然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也同则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这种大自然的报复终于延伸到文化层次,人成为科学技术产品的奴隶,环境污染的危机带来人类心理上、生理上的多种社会病。因之,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觉醒后,中国道学回归自然的生态智慧受到许多西方有识之士的欢迎。

人们看到,本世纪西方社会的科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划时代的进步,这个进步的最有意义的特征,就是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迷信,揭露了“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和“工具理性万能”的思潮奴役人类的危险。这样,20世纪与其说是科学的世纪,不如说是在科学面前恢复人的尊严的世纪。

更为有趣的是,本世纪末期有关人的生命潜能和所谓“超心理学”的研究由于同旧的科学理论范式相冲突在科学界引起一次次争议,人们发现在这个学术领域还被一片乌云笼罩着。美国等发达国家某些权威机构投资研究人体生命潜能和异常心灵效应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俄罗斯字航之父齐奥科夫斯基和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教授都支持人体科学和心灵潜能的探索,这大概并非由于他们不懂“马列主义和自然辩证法”,也决非像某些出尽风头的伪科学家含沙射影地暗示他们对科普知识的愚昧和无知!

现代科学对于宏观的宇宙和微观的基本粒子都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而对于人本身,人的大脑及其精神活动,对于生命和心灵的本质却知之甚少。这个研究领域是科学、哲学、宗教三者相互交叉的领域,古代宗教家的心灵体验和修炼实践需要从现代科学和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现代分析心理学家荣格对中国内丹学及心灵异常现象的研究成果将会得到高度评价。生命科学将成为21世纪的带头学科,现代生理心理学、心身医学、脑科学特别是认知科学将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五)

然而在中国,由于我们照搬了西方的现代科学及20世纪之前的科学迷信,广大民众对于科技促使人类最终进步并造福人类这种启蒙主义者制造的神话深信不疑,面对工具理性万能的思想会给自己带来生态破坏等灾难性的后果缺少根本的反省,而是迫不及待地实行以西方工业化为模本的现代化。

在宗教上,中国的思想家更是缺少睿智的反思和元宗教意识,对宗教的文化功能认识不足,仍然把宗教的全部功能都视为“鸦片”。再由于中国历史上发生过鸦片战争,鸦片的含义不仅是麻醉剂,而是一种祸国殃民的,全国人民恨之人骨。特别是我国由于长期受前苏联反宗教、无神论宣传的巨大影响,多数人缺少宗教学知识,学术界也有一些人认为宗教信仰是愚昧无知,是“傻子遇到骗子”,从而把宗教同科学、哲学对立起来。

近几年某些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权威”继续坚持西方文化中心论的顽固立场,散布西方早已过时的“科学主义”、“技术主义”思潮,危言耸听地打着“反伪科学”的幌子否定宗教学的学术研究成果。他们将道教斥为“封建迷信”,将内丹学斥为“伪科学”,将术数学斥为“精神垃圾”,迷惑了不少群众。他们无视党的宗教政策,其舆论导向错误地把宗教等同于迷信活动,认为反迷信就要反宗教,连研究宗教的学者也横加迫害。

在这方面我国曾有过历史教训,宗教学的研究时紧时松地受到批判封建迷信政治运动的冲击。从50年代后期中国大地泛起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狂想,到“”十年浩劫,《宪法》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被否定,宗教文化被斥为“封建迷信”,宗教学的研究被划为禁区,不仅宗教界爱国人士深受其害,而且连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者也不遑宁处。

社会实践证明那种认定宗教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反动、落后意识形态,企图依靠行政命令或其他强制手段一举消灭宗教的想法或做法,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和非常有害的。

(六)

人类文明都不能没有自己理想的超越世界,例如西方人的“上帝”,中国儒家的“天”,佛教的“佛”,伊斯兰教的“真主”乃至老子的“道”,这种一切价值之原的超越世界是文化体系的支点,它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是不可取代的。在宗教中,“道”、“上帝”、“天”、“佛”、“真主”等都是无限的本体,而对无限本体的终极信仰恰恰是元宗教精神的支点。世界上的一切有限之物,诸如国家、民族、圣人、领袖、科技、教派、主义、学说等,皆不能承担人的终极信仰。一个国家或民族一旦将有限之物误导为信仰对象,往往会产生狂热的偏激情绪,造成仇恨、残杀、压迫等可怕的后果,这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了的。

信仰不含历史规定性及局部利益的无限本体,则可产生一种悲天悯人的信仰情怀,一种敬畏和“原罪”的自我反省意识,从而发现人类心灵深处的良知,为社会造成一种慈善和宽客的价值观念,由此提高本民族的伦理素质和生存质量。对无限本体的信仰是宗教的根本特征,而对有限之物的信仰则是迷信,由此可知,信仰对象的不同确定了宗教和迷信的根本界限。

“元宗教”不同于被统治阶级利用的具体宗教,尽管统治集团以把某种具体的宗教利用为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和控制人心的工具,但元宗教对无限本源的信仰情怀却是统治者无法抹煞的。元宗教精神源于对无限本体的敬畏和信仰,是对人类“原罪”和现世罪恶的反省及人类生存理想信念的忘我追求,它超越于现世的具体宗教,但又体现在现世宗教特别是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乃至道教之中。

在历史上,当统治阶级蜕变为少数人的利益集团的专制政权时,都不约而同地将人民的宗教信仰引向崇拜有限之物的迷信上,从而滋生出许多罪恶现象而貌似有理。试想一个国家或民族,人们缺少元宗教的敬畏和信仰情怀,没有对罪恶的省察意识和自我良知的发现,不畏天道,不畏伦理,不畏法律,统治者肆无忌惮地滥用权力,民众侥幸行险不择手段地谋取私利,社会必然充满各种伤天害理的罪恶,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渴望宗教的拯救。

宗教和法律是相互依存的,缺少宗教的法律失去了超越世俗权力的神圣光环,人民仅将其视为世俗权力的压迫而感受不到“天理的伸张”。如此摒弃宗教而空谈“法治”,则社会上仅有“权力崇拜”而无“法律崇拜”,法律再多也无人自觉遵守,人民的正当权利得不到神圣的保障,法律终究要失掉公正性,走到人民的对立面去。如此看来,在市场经济的时代里,人的宗教信仰情怀实际上是法治社会的基础,一个缺乏元宗教精神的民族是无法进入现代法治社会的。

另外人们还须认识到,宗教信仰自由乃是人类根本的自由,是人类异于禽兽的文明标志。宗教信仰自由关乎着人的尊严,是人的价值主体性的基石,是人作为价值抉择主体的标志。没有宗教信仰自由则没有基本的人权,人格的尊严便可被任意践踏,更不可能有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等其他一切自由,也谈不上思想解放、民主和法治。宗教信仰自由乃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前提,我国的思想界必须对此树立起清醒的认识。

(七)

本世纪以来,一方面是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人投入了教会的怀抱,另一方面是学术界一些人认为宗教是野蛮人的迷信残留物,该由科学启蒙思想取代它。1902年,瑞士分析心理学家荣格在题为《论神秘现象的心理学及病理学》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每个人都有一种追求“心理完整”的自然倾向的观点。荣格发现,现代物质文明的进化并无法掩饰人类内心所具有的原始民族之心灵特征。他得出结论:现代人的精神之所以苦恼,是由于缺乏元宗教的信仰寄托所致。每个人的潜意识中,不仅蕴藏着他的个体从胎儿、幼儿到童年时期的记忆,而且还包含着他的种族发生和演化的心理文化历程。童话、神话、幻觉、梦等等表现出来的原始宗教意识是每个人本能所具有的,换言之彻底无信仰心理的人是不存在的,世界上至今也没有发现哪个民族是有宗教免疫力的。

一个民族缺乏终极的人生价值信念是难以长久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千年兴旺的秘密隐藏在宗教之中。过去,我国由于缺少实事求是的宗教学理论研究指导,学术界在宗教学的认识上缺乏高度和广度,甚至使群众陷入信仰有限之物的怪圈之中,从而对传统文化的元宗教精神进行了自阉式的毁坏。中国几千年来儒家政教合一的传统不仅同政教分离的现代社会不相容,而且往往在宗教狂热中掺杂进政治因素,也成为造成社会动乱的隐患。宗教问题是和民族问题纠缠在一起的。历史上民众的宗教信仰渠道堵塞必然导致“邪教”丛生,“妖言”流传,民心沸动,而宗教革命的出现往往又催发社会革命,这说明“宗教无小事”。

今天,我们要使整个社会长治久安,就应当理顺党的宗教政策并促进宗教革新以适应现代化的进程,使宗教信仰真正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像同志说的那样,“利用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和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③“公务员之家有”版权所

注:

①佐藤进:所谓科学技术是什么?三一书店,1978。

宗教文化范文篇3

一、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宗教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极具旅游价值,宗教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吸引游客,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各种宗教信徒总数约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以朝圣、做弥撤和烧香拜佛、考察研究为主要内容,因为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强烈的求知欲望都会转化为旅游动机,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地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伊斯兰教克尔白圣殿)、耶路撒冷(基督教耶稣圣墓教堂、伊斯兰教阿克萨清真寺、犹太教所罗门圣殴)、伯利恒(犹太教古以色列大卫王的故乡、传说中耶稣降生之所)、意大利罗马、梵蒂冈(世界天主教的中心)都成了国际旅游业发达的地方。

中国宗教种类齐全,既有土生土长的宗教如道教;也有外来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更有受外来宗教影响而产生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如明教、白莲教等。仅国务院公布的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各种宗教名胜古迹就有150多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与宗教有关的名胜古迹共有3000多处。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吸引了海内外信徒、专家学者和一般游客。佛教文化对中国有着深刻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佛教教规、礼仪和宗派,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寺院、石窟和佛塔,其数量之多、艺术之精、历史之久是中外驰名的。1987年国务院公布的汉族地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就有142座。丰富的佛教文化具有同一性中的差异性、特殊性:如同是佛寺,五台山的宏伟建筑与九华山的民舍构造就各具一格;同为雕塑,山西云冈的石雕和天水麦积山的泥雕、泥塑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艺术技巧。如果进一步分析的话,则会发现佛教的三大建筑都会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宗派和不同的地区而显示出不同的风采。

再以被奉为道教崇拜的神--妈祖为例,每逢妈祖诞辰(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湄洲祖庙内外人山人海,香火鼎盛,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以台湾最为突出,总要抬着妈祖像回来探亲、进香还愿。

当然,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宗教派别的差异,全世界的宗教信徒都有自己向往的圣地,在宣传招徕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根据宗教文化的特点,丰富旅游商品,增收创汇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如出售各种宗教纪念品,佛教的木鱼、进香袋、数珠、雕像,提供斋饭;道教的“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画幅、介绍宗教名胜古迹的书籍。以佛教胜地普陀山为例,其针对游客的类型、特点,结合本地的实际,出售各种各样反映普陀山风貌的图像和以观音菩萨为主的佛像,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用宗教节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宗教文化的传播一些宗教节日,由于符合人们心理要求,不仅是信徒的节日,也成了民间流行的节日。基督教的圣诞节、复活节等流行全球,傣族的浴佛节(泼水节)、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其新奇感和神秘感颇具魅力。

宗教音乐艺术以其深邃淡泊的旋律、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人们,特别是佛教音乐、基督教的圣歌圣乐都深受信徒的欣赏,成为举行宗教仪式和欢庆宗教节日必不可少的内容。

宗教文化也可以通过间接的形式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宗教文化中的许多人物、故事和传说非常生动,被搬上了电影、电视和文学作品并广为传播。如《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唐僧取经的故事和一些风景名胜如火焰山等,《八仙过海》中的道教名山、故事都随着电视、小说的传播而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并激起一些潜在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电影《少林寺》的上映,使其成为广大武术爱好者和旅游者必到的地方。

宗教文化对旅游饭店也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显示出准备投资的饭店以某一国家或某一宗教信仰者占到相当大的比重时,那么投资的饭店必须有相适应的设施及膳食供应,绝对不能对客人的宗教信仰和风俗匀惯有所违反和触犯。所以,在一些有宗教名胜古迹的地区应投资建造符合宗教规定的饭店或房间。如果在清真寺附近投资建饭店接待伊斯兰教信徒,而饭店没有专门供应牛羊肉的膳食设施,也会引起客人的不满。总之,针对不同宗教信仰的游客,应提供相应的接待服务。如对穆斯林来说就不能提供由猪肉制作的菜肴;对佛教信徒就应设斋饭;逢“佛成道节”应提供腊人粥;基督教圣诞节时应制作圣诞树,举办圣诞晚会,分送圣诞贸卡等小礼物等等。

宗教文化不仅对硬件--饭店设施有影响,而且对软件--管理与服务也有要求。在承担接待宗教信徒任务的饭店中,员工应具备丰富的宗教文化知识,这样管理者才能针对不同宗教信仰的客人采取、制定正确的接待方案;服务员才能对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导游也才能为客人作更好的导游讲解。

二、旅游业对宗教文化的影响

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新的旅游市场的开拓,吸引了更多的客人前来游览、朝圣和学术考察交流,这些都有利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对宗教文物古迹也起着保护、修缮的作用。

发展旅游业,就要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其中对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是过去和今后的重要任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及有关文物保护法规的颁布执行,许多宗教文物古迹都得到了恢复和维修。如承德避暑山庄、敦煌莫高窟等都置于国家的保护之下;云南的筇竹寺、承德的外八庙、北京的潭柘寺等也修缮一新;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的泉州也被列为中国第一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许多宗教组织恢复了活动,宗教文化遗产得以整理、传播,文物古迹也得到保护和修缮,重现昔日的风采。由于党和人民政府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许多濒临消失或年久失修的宗教文物古迹得以保护和修复,重新发挥了作用,而旅游业的发展,也迫切要求对宗教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和开发,经过恢复和修缮的宗教。文化遗产如寺庙宫观,使游客可以身临其境,欣赏各种宗教的文化艺术,增长各种宗教知识,使宗教这一人类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播。而随着海外各种宗教旅游团的到来,为中外宗教界人士提供了许多加强联系互相交流的机会,对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学术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外,随着信徒和游客的不断增多,许多人捐赠钱款,为宗教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维修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当然,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不只是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由于旅游人数的增多,带来了一些人为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如游客在宗教旅游区内乱涂乱刻乱扔东西,大声喧哗,破坏了宗教名胜古迹独有的宁静和超凡的气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会给宗教文物古迹造成一定的损害。如峨嵋山金顶,198l年旺季时游客蜂涌而上,一些年轻人竞劈床板,扯草垫来烤火;食堂的饭碗也被搞得一个不剩,三天之内,仅金顶一处就造成直接损失一万元。游客造成的火灾使峨嵋金顶被焚于一炬。再如驰名中外的佛教石窟敦煌壁画也由于人数的大量增多,游客的呼吸和汗水所起的化学作用而引起大量剥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遗产不只是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何防止和消除这些不利的东西,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有的宗教名胜古迹已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条例,如在宗教旅游区范围内禁止乱扔乱涂乱刻行为;禁止游客烧烤、野炊、砍伐树木;禁止燃放爆竹、烟花;禁止对各种宗教雕塑、壁画摄影;限制游客人数等等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总之,不能“保”了旅游,而“丢”了宗教文化遗产。

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都起到促进的作用。旅游活动是人们需求层次提高的一种表现,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要,通过旅游可以增长人们的宗教文化知识,陶冶性情、修心养性。到宗教名胜古迹的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不仅有一般游客,更有朝圣者、宗教信徒和专家学者。因此旅游活动的发展也是人们传播了解、探讨和研究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古代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明代外国传教土利玛窦来华传播基督教。现代旅游更是一座沟通各种宗教文化交流、研究的桥梁。如来华的游客中,就有大量的宗教信徒、朝圣者和专家学者;有的更组成了宗教文化考察团,而国际上还有专事宗教旅游的旅行社。1991年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他们所到之处,就提出对宗教名胜考察和学术交流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国际上最新的宗教文化信息。通过游览、考察和研讨等活动,促进了各国各地宗教文化的交流和研究。

再者,旅游活动的发展也使得一些宗教节日、仪式、用品、教规、音乐和饮食逐渐地传播开来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当然,旅游活动的发展对宗教文化也有一些冲击,如一些宗教独有的教规、仪式等慢馒地失去了神秘感和特性,有的甚至变成一种纯商业性的娱乐活动。

三、旅游业与宗教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我们知道,宗教名胜古迹的开发具有保护传插宗教文化和发展旅游业双重意义,对此应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认真执行,严格区分正当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非法宗教活动的性质,不能让非法宗教活动在宗教名胜古迹区内得以进行。

宗教文化范文篇4

本文作者:潘宏纹邓路遥工作单位:广西社会主义学院

宗教和顺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三种文化的复合体,其中“和内外,顺古今”是宗教和顺文化的主要精神旨归。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从产生之初就与整个人类社会发生互动与影响。从政教关系角度来说,宗教和顺文化体现了在政教分离前提下,国教并重,爱国与爱教的统一;从社会功能角度来说,宗教和顺文化体现为反观于内、求诸于外时都能够达到一种理想有序状态及其伦理道德资源对于社会公序良俗的构建;从文化视角看,宗教和顺文化体现为一种凝聚力与向心力。(一)宗教和顺文化是一种爱国文化历史上,宗教间的战争或宗教迫害往往成为国家、民族灾难的开始。从中东局势和苏联解体来看,宗教因素是影响现代世界区域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由宗教间的仇恨或分歧导致的国家分裂、政教灭亡的情况客观存在。因此,宗教间的和谐团结是一个国家发展统一的前提。所谓“和”,即与己和,与他和。“和”的最高境界就是与祖国和衷共济、生死相契的爱国之心、赤子情怀。爱国主义是我国各大宗教秉承的优秀传统。“不依国主,法事难立”,我国宗教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兴衰视为唇齿相依的关系。宗教和顺文化是我国宗教处理政教关系、教教关系,爱国护邦的重要表现。虽然我国各大宗教教理教义不同,但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却殊途同归,形成爱国统一战线。在民族危亡的重大历史时刻,五大宗教往往能够深明民族大义,精诚团结,一致对外。抗日战争时期,伊斯兰教代表人士提出了“争国不争教,保国即保教,爱国即爱身”的抗战主张,号召全国的穆斯林兄弟放下信仰的狭隘,与其他拥有不同信仰的同胞并肩作战,击退日寇,捍卫中华民族领土与主权的统一,涌现出以马本斋为代表的一大批抗日爱国民族英雄。佛教界则一贯主张把上报国恩放在教义的首位,“救国即是学佛,学佛必须救国”,认为“无国就无法卫道”,[3]佛教经典中还有《仁王护国经》、《报国土恩经》等爱国典籍。当时,中国佛教会会长敬安禅师也说“我虽学佛未忘世,国仇未报老僧羞”,表达了佛门弟子抗日救国、抵御日寇的爱国决心。(二)宗教和顺文化是一种秩序构建“和顺”的目标是各宗教在反观于内、求诸于外时都能够达到一种理想有序状态。宗教和顺文化从目标上来说,是为了达到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护与保持,强调了宗教自身、宗教与社会、宗教与国家及宗教间的一种秩序构建。一是教内关系和顺,各大宗教能够做到组织团结,信众和睦。二是教与教关系和顺,我国各大宗教地位平等,历史上没有产生一教独大的特权宗教或国教,相应地减少了宗教间的利益、权力纷争,五教同辉成为宗教和顺格局的直接写照。三是宗教与国家特别是国家政权的关系和顺。政教关系反映了宗教与国家的亲疏远近。历史上,政教关系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张力。尤其是在政教合一、神权高于王权的时刻,这种张力表现得更为明显。从中世纪的神权至上到近代政教分离原则的确立,西方的基督教兴衰史集中反映了这种张力的存在。我国的政教关系始于商周,从先秦开始,秦始皇的“天人之分”原则确立和“人定胜天”思想的形成,使中国的政教关系从政权创建之初就形成了政教分离、皇权高于神权的例制。大一统的封建政权以绝对的力量优势凌驾于宗教的权威和神圣之上,所以我国宗教从立教之初就把自己定位于从属文化的角色,自身主动作出调整和改变,积极寻找与传统主流文化的契合点,从大局出发,以国家利益为重,妥善处理了政教关系。四是宗教与社会关系和顺,这主要体现了宗教伦理的价值所在。宗教普遍具有止恶扬善、济苦扶弱、精进节制、奉献利他等丰富的伦理文化资源。从社会功用看,宗教慈同和爱等超越性伦理是对忠信节义等世俗伦理的有益补充,对人心秩序、社会秩序的构建起到抚慰、疏导的作用。近代佛教领袖太虚曾提出“宗佛法以建信基”、“用老庄以解世纷”、“宗孔孟以全人德”[4]的理念,强调的就是佛道和顺伦理在构建社会秩序中的独特价值。(三)宗教和顺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从约瑟•耐提出文化软实力理论以来,文化的力量与价值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5]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来看,文化虽然不是直接生产力,但由文化所生发出来的民族凝聚力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力源。从文化视角来看,宗教和顺文化代表的是一种文化软实力。它是我国宗教界对民族、国家的一种文化认同,是其凝聚力、向心力的集中体现。宗教狂热、宗教极端和宗教分裂势力一直是宗教界内部不和谐的因素,也是影响我国和谐政教关系、破坏我国稳定团结的消极力量。在此情境下,宗教和顺文化作为一种价值引领,积极教育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教、与党同心,发挥了凝心聚力、团结信众、争取民心的作用。伊斯兰教主张的宽恕、诚实、公正、团结、以礼待人,基督教强调的“爱人如己”、“爱人是最大的法则”,佛教倡导的众生平等、自觉觉他、诸善奉行、诸恶莫做、乐善好施、敬老爱幼、惩恶扬善,道教追求的宁静、淡泊、宽忍、重生等这些人文精神都是宗教和顺文化的精华,通过合理利用和积极弘扬,能够转化为信教群众对国家的认同。

弘扬宗教和顺文化既是兴国兴教的现实之需,也是符合文化发展特别是先进文化发展规律的必然。宗教和顺文化是处理宗教与社会关系、积极推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有效途径。发扬宗教思想中的和顺文化,有助于提升宗教自身的文化品位,改善宗教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一)弘扬宗教和顺文化,符合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创新能力,只有在不断创新和升华中,一种文化形态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与活力。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需要保持其文化的时代性与创新性,不能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否则,必然受到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就像欧阳竟无所说的,宗教如果“不方便善巧,则必将滞于一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历史上众多的民族宗教、部落宗教之所以最终消亡,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文化没有做到及时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进而被后来的先进文化所替代。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之所以能够从民族宗教、地域宗教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主要在于它们保持文化嬗变,能够适应不同历史时空。“基督教是‘适应时势的宗教’,即基督教能不断自我更新,以适应变化着的时代的要求,这是宗教发展的带有普遍性的规律。”[6]宗教和顺文化的提出,是我国宗教界在宗教文化方面的又一次理论升华与创新。历代以来,我国宗教界十分重视自身文化创新与思想建设,通过自身的调适,积极地与主流文化融通对话。唐代佛教界在传统山林佛教的基础上提出了“农禅并重”的思想,把参禅悟道与劳动实践相结合。近现代再次提出了佛教“学术化”的主张,倡导加强佛学思想研究,阐释佛法精义,提升佛教的文化品位。当前“人间佛教”建设凸显了佛教契理契机的入世性,说明佛教并非完全出世、蹈空,出离世间,而是具有务实救世的实际作用。此外,基督教的“神学建设”、伊斯兰教的新“卧尔兹”解经活动,都是现代宗教在当前社会大发展、思想大变革时期所作出的文化回应。宗教之所以千年不朽,没有像社会学家预设的那样,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宗教会在世界“趋魅化”的过程中逐渐消亡,主要还在于宗教内部所进行的思想创新与文化突破。宗教和顺文化是我国宗教在新的历史时期,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作的一种积极努力,也是宗教顺应时势的一种文化姿态。(二)弘扬宗教和顺文化,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现实要求宗教和顺文化的主旨在于“和而不同”前提下的求同存异,息争而谓之和,同归同向而谓之顺。宗教和顺文化的意义在于协调相异事物间的关系、缩小两者分歧、寻求最多的契合点。弘扬宗教和顺文化,是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现实要求,也是妥善解决制约宗教发展的消极因素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三教合一”到“五教并存”,再到“相适应”,我国宗教发展始终与现实国情紧密结合。宗教作为一种坚持有神论的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存在本质的区别,“宗教与社会主义是一道政治难题”[7],合理解释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在以唯物主义无神论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国度,宗教如何求同存异、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积极增强宗教的社会适应力是我国宗教面临的时代课题。当前,我国宗教界内部矛盾繁杂,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冲突与对抗普遍存在。例如,有的宗教组织内部戒律松弛,自律不严;宗教管理机构权责不分,人员分歧大、合作难;邪教、地下教会、家庭教会等非法组织活动扰乱秩序、误导信众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制约着宗教与我国社会的关系。宗教和顺文化的提出,有助于宗教间消除分歧、化解矛盾,在求大同、存小异的基础上增进理解,从而把矛盾斗争的离心力转化为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力。(三)弘扬宗教和顺文化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弘扬宗教和顺文化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宗教文化是糟粕与精华并存,在弘扬宗教和顺文化中要做到合理扬弃、理性取舍,避免盲目的宗教崇拜或宗教狂热。二是坚持差异性与统一性的并举。宗教和顺文化重在止争求和,同向存异,在此过程中不能忽视各大宗教的文化差异性,不能一味地强调同而不尊重异,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宗教文化范文篇5

1.1宗教与文化相互促进

宗教和旅游自古就有着源远流长的密切关系。从教徒们为了朝圣拜祭而离开常住地前往宗教名胜所进行的简单的前夕游历活动,到今天旅游者为了观赏宗教山川、领略宗教文化、感受宗教氛围以及学术的考察和交流等目的而进行的各种综合性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已经成为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旅游价值,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了新的旅游市场,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和游客,带动了宗教旅游景区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作为人类的一种文明和文化行为,到现在的一种经济行为,是与人类历史共同演进的。旅游的本质其实是各种文化的交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反映在宗教文化方面就是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朝圣和学术考察交流,这些不仅利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且依靠宗教旅游的收入,还为修复和重建寺内景观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而良好的寺内景观和旅游基础设施的支持,又会吸引更多的信徒和游客,从而形成良性发展的循环。因而,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在宗教名胜古迹的修复,研究和文化交流上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这就使宗教与旅游结缘,宗教促成旅游,而旅游又推动了宗教的发展。宗教与旅游具有双向促进和依赖作用。

1.2旅游对宗教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初期,人们往往只看到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而没有进行综合效益的评估,随着大众旅游的进一步盛行,人们逐渐发现,旅游业的过度发展正严重破坏着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宗教旅游也是如此。我们看到:宗教旅游为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促进了宗教文化交流,也对宗教文化遗迹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游客的增多,带来对景区的一些人为破坏和环境污染;游人到处乱写乱画,文化古迹遭游客践踏破坏;有的地方没有合理的规划,无序的建设宾馆和商铺,严重影响了宗教庄严的氛围;更严重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的问题,宗教景观都在名山胜水之间,环境清幽,而现在宗教旅游景区游客可以说是人满为患,文物古迹、建筑和花草树木人为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正经受着严重的威胁。保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防止和消除这些不利的东西,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宗教文化范文篇6

一、美国社会的宗教现状及特征

美国是整个西方社会中宗教性最强的国家。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依其根深蒂固的信仰和价值观行事,并非受经济和心理因素驱动”①,美国有别于其他工业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民众对组织性宗教团体的承诺。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早期移居北美的绝大多数是在英国不堪遭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主要定居在新英格兰地区。这些基督新教徒(TheProtestants)把北美大陆视为自己的宗教避难所,是自由之信仰、勤劳以致富的“世外桃源”。17世纪末,在洛克的“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思想的影响之下,新英格兰的清教徒们首先打响了反对英国殖民者的独立战争,并最终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基督新教(Protestantism)也由此确立了其作为美国本土主义宗教牢固的基础性地位。19世纪的两次移民潮给美国带来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元文化及宗教,形成美国社会宗教多元化的局面。这些随移民而来的“外来宗教”中对美国社会及民众影响较大的是天主教和犹太教。“二战”以后,大批天主教徒步入美国中产阶级行列,并逐渐融入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中。然而,基于美国是由基督新教徒所建立这样一个强大的事实,天主教徒在美国可谓是命运多舛。早期新教移民中的很多人对于欧洲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和宗教迫害都无比痛恨。因此,他们反抗教会专制,要摒弃天主教繁琐的宗教仪式并寻求一种能和上帝直接对话的新教模式,并把这种愿望和主张当成了美国这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对本土主义基督新教的偏袒在国家政治生态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在美国自建国以来的四十四任总统之中,除约翰•肯尼迪一人是天主教徒外,其他均是基督新教徒。天主教徒被排挤于核心利益圈之外,穆斯林或信仰其他宗教的人若想踏足其中更是无从谈起。但是,随着近年来不断涌入美国的信奉天主教的拉美移民数量的增加,美国国内天主教徒的数量也逐渐超过基督新教徒,其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状况也得到改善。2008年,奥巴马总统的当选被认为是美国社会在种族观点问题上的大转变,传统宗教观念也向前迈了一大步,比如现任副总统乔•拜登就是天主教徒。

二、宗教与电影的融合

去教堂或会堂并不是美国人接触宗教、获取宗教知识的唯一途径,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不管他们是不是教徒,无论他们信仰哪种宗教,他们知道的“所有关于宗教的事情都是源于电影”②。许多早期的电影制作人和基督教教士、牧师等神职人员都认为,基于《圣经》内容的影片能够将“娱乐”和“宗教信仰”这两个原本毫无关系的概念相融合。一部拍摄正规、内容严肃的宗教题材影片,既能起到教化的作用,还能给人们启迪。通过电影来“影响人们的人生态度、宗教信仰和行为方式”③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由此,以《圣经》故事为蓝本的历史片、爱情片以及探险片大量涌现。影片中的情节和人物成为后来许多人心目中认定的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史实再现,影片中的对白取代《圣经》中的文字成为人们通用的“宗教语言”。基于电影比宗教文本和传统的传教更为直观、易懂的特性,宗教电影逐渐成为教会认可的“极具教化作用的穷人的圣经”;与此同时,电影也成为学者们探究美国社会宗教文化的上佳渠道:电影向人们展示当前的社会价值所在,并告诉人们如何去改变。学者们宣称,若想知道美国人信仰什么,就去电影院看看正在上映什么。尽管对宗教电影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满,各宗教团体还是会通过电影来传述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并自行创作了数量可观的影片。早在1918年,天主教艺术协会(CatholicArtAssociation)就制作了一部表现劳工阶层天主教徒的电影《罪人》(TheTransgressors)。20世纪50年代,基督教电影委员会(ProtestantFilmCommission)资助了一个系列短片的拍摄和制作,目的是通过这些短片来提出有关道德及宗教的问题。从票房的角度而言,这些影片中的绝大多数都不值一提,然而却能全面地反映出教徒们对于自身及其周围世界的看法,社会文化价值堪称典范。

三、美国宗教电影的特点

应该说摄像机记录下了几乎美国所有的宗教传统,然而制片人对这些传统感兴趣的程度大有不同,他们会选取其中的某些方面来进行拍摄和艺术加工。纵观美国宗教电影的历史,电影制作者们以不同的方式拍摄过大量关于宗教的影片,然而他们对于天主教的关注和表现却是最为持久和普遍的。资深影评家罗杰•艾伯特(RogerEbert)就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美国人对天主教的热情源于其对有组织宗教的崇敬,而天主教教会是存于世上的最古老的、最具沿承性的组织。”自无声电影时代以来,天主教的人物、仪式等就是主流影片中的固有因素。天主教有着人人可见的完备繁复的宗教仪式以及等级严密的权力体系,这些特点在电影中都得到了全方位的呈现。与天主教徒在美国的主流文化及政治生活中被边缘化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美国电影,特别是主流电影中,美国的宗教是天主教,而不是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之所以能雄踞美国电影工业的核心地位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天主教徒”是外来移民的身份表征,以区别于本土主义的基督新教徒。表现在电影中,就是爱尔兰移民(以及后来的意大利移民)在“老社区”(oldneighborhood)里聆听天主教牧师布道,吟唱天主教赞美诗,去天主教学校上学,老社区因其成员共同的、坚定的信仰而有着强大的聚合力。当电影制作者们要在影片中表现对友谊的忠诚、家庭的聚合、民族传统的魅力等主题时,就会选定那些在老社区中的天主教徒。电影制作者们愿意拍摄关于老社区的影片,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大部分电影观众都来自那里。1930年的时候,美国国内天主教徒的人数已达总人口的20%,并密集地聚居在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城市里。这些天主教徒希望电影能体现出他们是如何看待自身的生存状态的。值得一提的是,同时期居住在以基督新教徒为主的城市中的不法之徒(urbangang)在影片中也被赋予了天主教徒的身份。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美国主流社会对天主教的贬斥。撰稿人托马斯•费拉罗(ThomasFerraro)认为,在讲述天主教相关内容的影片中充斥着暴力犯罪的现象绝不应该仅仅被看成是电影制作传统中的一个细小的会随着外来移民的同化而逐渐消退的分支。

宗教文化范文篇7

一、传统陶瓷中的儒教文化

中国传统陶瓷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儒教文化深深的烙印。儒家思想贯穿于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已渗透进国人的骨子里,对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审美观、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教的基本教义是:敬天、奉祖、孝亲、忠信、仁义、崇礼、性善。儒教最根本的思想是礼和乐。中国传统陶瓷中的日用瓷中有很多反映儒教文化的器皿与陈设品,我们可以看到儒教文化中的吉祥、和合、中庸等思想。如丹凤朝阳(凤凰、太阳)、龙凤呈祥(龙凤纹)、六合同春(鹿、鹤、梅花)、多寿多福(蝙蝠、桃子)等祥瑞题材。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儒家思想往往以玉比喻人的许多美德,孔子曾论玉说:“夫玉者,君子比德焉”。宋代的龙泉青瓷达到了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顶峰,是巧夺天工的人工制造的青玉。龙泉窑的类玉青瓷是儒教文化思想的一个典型代表。所以类玉瓷器一直以来都深受古人的尊崇。

二、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道教文化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其对于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生活方式等都有比较大的影响,道教崇尚“天人合一”,认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宁静、超然物外。中国丰富的传统陶瓷艺术中蕴含有大量道教文化,在中国传统陶瓷发展的不同阶段皆有所体现。

首先,在意蕴上,宋代的陶瓷艺术深受其影响。宋瓷改唐三彩的富丽华美之风,追求一种淡泊、平淡的风格,简洁优美,很少有繁缛的装饰,主要以单色釉为主,这充分体现了宋代陶瓷沉静雅素的美学品质。宋代人喜欢赏玩最具“天人合一”境界的宋汝瓷。以道家之“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等理念为指引,以“五色使人目盲”等思想为评判的标准。

其次,在造型上,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有各种道教文化器物,如葫芦瓶、香炉、八卦瓶、八卦碗等。另外,还有很多道家人物瓷雕、塑像,如八仙、南极仙翁、福禄寿三星等。特别是明代,由于嘉靖皇帝对道教的尊崇,这时出现了大量带有道教文化色彩的陶瓷礼器。在嘉靖时期的《江西大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嘉靖七年以前,案毁不可考。十年磁碟、钟一万一千,爵二百。十五年青花白地福寿康宁花钟一千八百,十六年爵盏二百七十”。

再次,在装饰上,很多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器物上带有明显的道教色彩。如人物有八仙过海、麻姑献寿等;植物有仙桃、灵芝、万年松等;动物有云鹤、飞马、白鹿、麒麟等;除此之外,还有祥云、八卦等。总之,道教素材经常作为中国传统陶瓷创作的题材,从中也可以看出道教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佛教文化

宗教文化范文篇8

关键词:泉州;宗教旅游;营销策略

1泉州市宗教文化资源概况

泉州,位于福建东南海滨,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港口。唐、宋、元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世界各种宗教的传教士纷至沓来,传教于此。在这里,中西文化长期和谐相处,多元共存,深厚的宗教文化积淀,使泉州成为“世界宗教博物馆”。

泉州佛教。泉州素有“泉南佛国”之称。东汉末年,中国江南地区也有了外来的僧侣译经传教者。后来,又有隋末皇泰年间建的安海“龙山寺”,唐垂拱二年建的开元寺等佛教寺院出现。唐、五代时,泉州的佛教发展呈上升兴旺态势。在增修建开元寺之后,又在城东一隅增建了“承天寺”等。至唐末,佛教建筑寺庙在“泉州”辖区内,就有数十座。而且出现不少高僧,翻译大量经典,佛学著作也不少。宋时,与“泉州港”的兴盛相呼应的缘故,佛教发展仍呈上升态势。宋代以后,泉州的佛教渐趋世俗化,但仍继续发展。

泉州历代建造的佛寺有名称可考的多达800多座,现尚存339座。泉州的佛寺,大多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巍峨壮观,具有特色,许多寺院被列为各种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佛寺,并且是重要的旅游景点。

泉州道教。西晋太康三年,在泉州府治南建置了该地最早的道教宫观,称白云庙(玄妙观的前身),这是泉州道教历史发展最重要的里程碑。位于涂门街的通淮关岳庙,始建于宋代,因为主祀关帝,附祀岳王而得名。泉州的东凤山下,有东岳行宫;万岁山下有真武庙;著名的老君岩在清源山下;泉州城内还有天后宫、龙宫庙、净真观等。可见,泉州的道观散布很广,信奉者不在少数。

道教对泉州建筑、绘画、雕刻艺术的影响。神佛造像、庙宇的出现使泉州雕塑、建筑出现新的气象。明代道士董伯华所绘的“风、云、雷、雨”4幅道教神像,即被称为“四顾眼”的珍品,是古代泉州道教艺术的代表作。

此外,元妙观、东岳行宫的主殿建筑形式,都采用重檐歇山顶建筑,整体美观稳重,内部空间廓大。元妙观、东岳行宫、府城隍庙和法石真武庙的山门,都采用牌坊体建筑,且多为三开间庙门,气派恢宏,十分壮观,是闽南地区的典型古建筑群。

泉州摩尼教。作为明教在世界上的最后消亡地,晋江草庵至今还保留着世界上最完整的明教遗址。这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实证。草庵位于泉州晋江罗山镇苏内村,始建于宋代绍兴年间,初为草筑故名,为全国现存的最完整的摩尼教遗迹。草庵寺建在一高台上,后依巨石作壁。寺内正壁天然石上,雕凿圆形佛图,中有摩尼光佛雕像,雕刻于公元1339年。光佛高1.52米,宽0.83米。其石为白色花岗岩,佛像脸部则呈辉绿色,手部呈粉红色,服饰呈灰白色,天造地设。佛像长发披肩,脸方眉弯,耳大垂肩,颔下两撮长须下垂。身着广袖僧衣,无扣,有襟结下垂作蝶形,双手叠放在盘腿上,掌心向上。雕像背景刻波线状佛光,世称“摩尼光佛”。草庵的摩尼光佛和摩尼教寺庙都是世界惟一仅存的。宋元时期,泉州的摩尼教活动比较公开,也非常活跃。据悉,摩尼教传入我国时又称“明教”。摩尼教于公元3世纪中叶在波斯创立。公元694年传入中国。明初,由于明太祖嫌其教义上逼国号,于是遣散教众,毁其宫,摩尼教从此一蹶不振,逐渐被其他宗教所融合。因此,泉州草庵摩尼教寺便成了仅存的珍贵史迹。而草庵得以幸存,至今仍是个谜。

泉州伊斯兰教。宋时泉州港同阿拉伯世界的贸易尤为频繁、昌盛。后来由于来经商者留居的穆斯林日益增多,为保持其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在城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侨居的穆斯林创建了涂门街的“圣友寺”(即目前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清净寺)等伊斯兰教场所,在南门一带还有穆斯林商贾聚居的“蕃坊”,侨居的商贾被称“蕃客”,或被称为“南蕃回回”,构成泉州城区的一个独特的居住“坊”区。元代,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空前发展,大批穆斯林商贾、工匠、宗教职业者接踵而来泉州,这是最大规模的穆斯林进入中国。然后再加上此前进入的穆斯林及其后裔,后来便逐渐演变成为中国民族的一部分而被称为“回族”人,该民族以信仰伊斯兰教为特征。元代,在泉州的外商“数以万计”,是泉州伊斯兰教鼎盛时代,城内和城郊建有清真寺七座,除了有“圣友寺”以外,还有“也门教寺”、“穆罕默德寺”等伊斯兰教场所,以作这些穆斯林商贾们礼拜和社交活动,并出现了“回半城”、“蒲半街”的盛况。

泉州基督教。基督教在唐代贞观九年第一次传入中国,中国称之为“景教”或“秦教”,属于聂斯脱里派。唐会昌五年,唐武宗禁佛灭教,景教也不能幸免,北宋时景教在内地已不复存在。元朝时聂派第二次传入中国,同时另一教派方济各派也传入中国,1294年罗马教皇特派孟德哥维奴到北京做方济各派的总主教,孟德哥维奴派了3名意大利人来泉州做方济各派主教。目前,泉州发现的基督教碑刻属于两种不同的教派,大致都是元代的,元代以前的只发现一块。明万历十年,基督教第三次传入中国,意大利耶苏会教士艾儒略,在福建活动25年,足迹遍及南平、建鸥、福州、泉州等地。明末,基督教在泉州建立了13座教堂。清朝雍正五年,基督教第四次传入中国,意大利传教士马尔蒂尼(卫匡国)、西班牙天主教士塞拉莫雅都到泉州进行传教活动。目前,泉州共有基督教堂120多座,天主教堂2座。

2泉州市宗教文化旅游的市场定位与目标选择

2.1塑造整体形象,做好市场定位,明确营销方向

泉州市号称“世界宗教博物馆”,其宗教文化的多元性和兼容性很少有城市能与之媲美。为了使泉州市宗教文化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并使之具备特色和魅力,必须借助政府的导向作用,为泉州市的宗教旅游树立起自己的市场形象,可以以佛教为主相继推出道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为特色的营销方式,形成众星拱月的宗教文化形象。

2.2选择客源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发泉州的宗教旅游资源

定期在泉州、厦门、漳州等周边地区进行宗教旅游促销活动,并辐射到福州,甚至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进行重点推介。与厦漳泉三角州区域城市进行广泛合作,实行资源整合、景区互动。多举行相关的学术会议,让中外学者对泉州地区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体验。还可以邀请厦门南普陀佛学院的历届校友来泉考察,开坛讲经,因为他们中很多人现在担任海内外名山大刹的方丈,名声远扬,对客源市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随着海峡两岸的交流、沟通,大量的台湾游客涌入内地,使旅游市场中的台湾客源出现了迅速增长的势头。其中,宗教旅游尤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泉州是台湾同胞主要的祖籍地之一,台湾的宗教信仰与大陆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神缘”的影响很大。自然,泉州也有一些台湾同胞顶礼膜拜的神明及祖庭。其中,最负盛名的有泉州安海龙山寺。据统计,目前台湾约有400多座龙山寺,数量很多且规模宏大,但最早的龙山寺是建于明代,而泉州的龙山寺却建于隋朝,所供奉的千手千眼观音造于东汉,即佛教初传中国之时,所以泉州的龙山寺作为台湾龙山寺的鼻祖,早就驰誉海峡彼岸,为台湾的信徒们所深深仰慕了。发挥泉州这一宗教资源的吸引力,活跃两岸的宗教文化旅游活动,龙山寺在这方面的意义比起湄洲妈祖庙来说毫不逊色。况且泉州的妈祖庙(即天后宫)名气也不小,是古代中外航海者出海前求神佑护和祈风之地,尽可仿照湄洲妈祖庙,充分发挥“温陵妈祖”在台湾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开拓台湾的客源市场,对于泉州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有600多万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110多个国家、地区,其中90%居住在东南亚各国。这些华侨华人的宗教信仰大部分也同闽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该在充分做好第一、二代华人回乡朝圣工作的基础之上,同时针对第三、四代乡土观念不那么强烈的特点,下大力气宣传促销,吸引他们回来游一游。

3泉州宗教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

3.1产品策略

(1)积极扩展产品组合。

宗教旅游的精髓是宗教法事活动与传统宗教文化的完美结合,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目前泉州宗教旅游产品过于倚重宗教朝拜与法事活动参与类,产品组合宽度有限。宗教朝拜与法事活动参与类产品也主要局限在消灾、解厄、祈福、敬神,对宗教传统文化和风俗挖掘不深,产品组合深度不够。可以通过把宗教文化的沉寂用更为丰富的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吸引旅游者。比如开展春节庙会,佛法讲解等。

(2)整合宗教旅游线路。

在宗教旅游线路开发上突出宗教色彩,并注意与风景名胜组合设计,可以将泉州这些宗教旅游资源组合成以下旅游专线: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喇嘛教三世佛造像一日游;安溪清水岩一日游;晋江草庵摩尼教遗址——清源山——天后宫一日游;清净寺——灵山圣墓——穆斯林后裔村穆斯林风情一日游等。同时也可针对无宗教信仰的人士开辟“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系列旅游产品,以“佛教精品”为主线,参观泉州五大教,游览泉州胜茂。

(3)旅游纪念品精品化。

台湾大甲妈祖的魅力无远弗届,台湾商人利用大甲妈祖南下绕境进香期间,推出与妈祖有关的吊饰、衣物及用品,全都大卖,其中吊饰最受欢迎,常卖到缺货。因此,泉州宗教旅游也可以推出与宗教有关的纪念品,如妈祖公仔、纪念衫等,将旅游纪念品精美化、时尚化。可以是参加宗教法事活动只送不卖、也可以是量贩出售等以吸引更多的参观游览者,尤其是年轻的一代。

3.2渠道策略

现阶段泉州宗教旅游还是应以直接渠道为主,间接渠道为辅。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效益后可转换为间接渠道,借助旅行社所设计的旅游线路,招来旅游者。

3.3促销策略

面向城市周末、节假日休闲游客市场的宗教旅游产品由于其客源市场地域集中性很强,可以采取广告促销和人员推销双层推进的促销策略。在城市的主要市场干道悬挂路牌广告以吸引尽可能多的潜在旅游者的关注;针对家庭短途出游计划决策者主要为妻子的特点,选择在女性观众数量多的电视节目、广播节目、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在互联网的本城市主页上链接旅游推介开展网上宣传,在居民社区、大的购物场所、大型活动会场等地进行人员推销等。广告词应独具特色并深入人心,如“想到了就来拜拜”等。

对于依托风景名胜区的宗教旅游产品,则主要采取非人员促销形式。在所依托景区的出入口以及旅游集散地使用醒目的广告牌吸引游客的注意,引发游览兴趣;针对互联网受众群对广告厌烦的心理特点,在综合网站上开展泉州宗教文化的知识传授。

参考文献

[1]林静.武汉市宗教旅游营销策略[J].中国商界,2008,(3).

[2]熊元斌,邹容.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策略浅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10).

宗教文化范文篇9

关键词:宗教文化旅游业关系。

宗教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各种宗教从起源到现在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对世界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多,许多宗教信徒也加入其中,宗教信众的进香、拜佛、朝觐活动产生了巨大的旅游流,同时,宗教建筑、雕塑、宗教活动等也强烈地吸引着非信众的普通游客。在一定条件下,宗教文化可以转化为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宗教文化的发展及传播。如何处理好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极其重要。

一、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一)宗教文化为旅游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宗教作为人类创造的社会文化形式之一,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深化了人类文化。宗教包含着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这些都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阴山山脉发现的阴山岩画是较为古老的宗教遗存,贺兰山岩画也大量地记载了中国北方的原始宗教,这对游客了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有着巨大帮助。现代寺庙中,各种宗教题材的绘画也成为人们了解当地宗教文化的重要环节,从远古时期的图腾石刻,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佛教石窟到近代宗教题材的雕塑;从原始祭祀音乐到现代佛教寺庙的佛教音乐、基督教堂中的教堂音乐等。不同种类的宗教,其制度也各不相同,使得各国各地区的法律制度不仅受本地区其他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

宗教礼仪丰富而复杂,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只有身处宗教文化浓郁的地区才能真正感受各种宗教礼仪的区别。到中亚地区,必定要接触到伊斯兰教教徒的饮食起居、社会交往、人生仪礼等,而我们必定要尊重教徒们的各种礼仪,同时也要了解不同宗教的禁忌。所以,宗教对旅游地及旅游过程的文化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宗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中,我们不能忽视寺院教育、医疗卫生、慈善事业等。我国的各个佛学院、西方国家由教会开办的学校、神学院等构成的寺院教育;教会医院、育婴堂(孤儿院)等构成的医疗卫生机构;它们都是宗教的载体,对旅游也有特定的价值。

(二)宗教文化为旅游业提供了众多人文景观。

世界上各种宗教的信教人数约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宗教信徒的信仰与求知欲望转化成旅游动机,形成了以探求宗教文化为目的的旅游潮流。各国各地区形成了许多宗教圣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耶路撒冷、罗马、梵蒂冈、印度等都成为国际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些宗教圣地成为旅游者到该地区必去的目的地。在我国,宗教种类齐全,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与我国的道教共同发展传播,对我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1亿多人信仰各种不同宗教,宗教活动场所8.5万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很多宗教场所有几大宗教在我国发展中留下的文物古迹,它们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中必不可少的人文景观。2006年,在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80处中,宗教古迹就有250多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佛教为例,在我国中原地区,游客可以感受到汉传佛教的魅力;到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游客感受到的是藏传佛教的深邃。同时,佛教根据派别不同,地域不同,其寺院建筑等景观也有所不同。宗教文化胜迹成为现代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旅游资源。

(三)宗教文化间接地影响旅游业及其他方面。

宗教文化中的人物故事通过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传到千家万户。如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讲述唐朝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其中佛教文化深入人心,同时也有一些风景名胜区,如被誉为“孙大圣故里”的江苏花果山风景名胜区、火焰山,等等。另外一部以佛教为题材的电影《少林寺》

影响更加巨大,无论是武术爱好者还是旅游爱好者,在影片播出之后更是大量来少林寺景区参观游览。宗教文化间接地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另外,宗教文化对旅游饭店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弘扬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新时期,旅游者到宗教信仰浓郁的地区参观游览时必定要品尝该地区最具特色的饮食,如新疆、宁夏等地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较多,针对这一情况可安排到当地清真餐厅用餐,感受伊斯兰教的饮食文化;在五台山游览时,游客也可以品尝斋饭。这就要求投资一些与当地宗教文化相适应的旅游饭店来满足游客的需求,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也要加大软件投入,提高服务人员的文化水平、服务意识等。

二、旅游业对宗教文化的影响。

(一)旅游业促进宗教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宗教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方式有神职人员的传教、宗教信徒的传教等,而信徒们以朝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成为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旅游活动是人们对物质、精神等追求提高的具体表现,通过旅游过程能够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加其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也包括对不同地区的宗教文化的理解。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呼和浩特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大召为建成最早的藏传佛教寺院,同时也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记载了呼和浩特从建城到现在的沧桑巨变。来呼和浩特旅游的游客中几乎有95%以上的游客会选择到大召参观游览,以了解本地区的历史、风土人情,对于蒙古族所信仰的藏传佛教也有更深的了解,对藏传佛教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佛教圣地五台山的菩萨顶、峨眉山的华严寺、九华山的天台寺等地,每天都是游人如织、朝山进香,有浓郁的宗教气氛。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成为穆斯林们向往的地方,一千多年来,这三大圣地成为他们崇拜、景仰和朝觐的首选地。教徒们以能来到麦加朝觐瞻仰为一生中最大幸事,每年朝觐季节来到麦加的朝觐者有200多万人。

(二)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宗教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宗教政策及文物保护工作得到落实,许多宗教文物古迹得到修缮和恢复。一些寺庙道观的修缮和发展旅游业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地区的宗教活动也得以恢复,许多古籍、文物古迹得到保护,重现了昔日的风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内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寺庙也在逐渐恢复历史原貌。梅日更召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位于包头市昆都仑区西30公里处,始建于1677年。梅日更召是全球范围内唯一用蒙古语诵经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召庙。

新中国成立初期,梅日更召尚有5座殿堂,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然而,在“”中,殿堂、佛像、经书和法器均遭到严重破坏。近几年,寺院经堂、僧舍得到修缮或重建,传统的蒙古语诵经逐步恢复。现在,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游客来到梅日更召,都会这浓浓的宗教文化所吸引。梅日更召蒙古语诵经被列为内蒙古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宗教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旅游产品单一,开发体验性强的项目,恢复重建历史上著名寺院。

上世纪我国旅游业刚刚起步阶段,百姓中流传着“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说法,形象地指出了当时人文景观中大多以寺院为主,游客每到一地必定安排参观寺庙,使游客对于寺院并不感兴趣。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宗教活动场所都纳入旅游市场当中,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宗教文化旅游市场规划,推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寺院供游客参观。在旅游产品上不应以观光或求神拜佛为主,应多开发一些参观宗教仪式、宗教活动的旅游线路,以游客为主体的参与性项目应该增加,这样才能使游客真正了解宗教文化的内涵。对一些历史上非常著名且对当地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寺院在原址上进行重修,恢复其历史原貌,继续开展宗教活动,并不是为了发展旅游业继续新建一些寺院,这样更有助于宗教文化及旅游业的发展。

(二)避免宗教庸俗化及伪宗教的出现。

宗教有严格的教规教义,有各自的祀神体系,这是一个宗教特征性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一些宗教旅游寺庙的经营者不顾宗教的基本规定,在寺庙中高价出售各种物品甚至出现了“高香”(价格昂贵)。有的寺庙中聘请一些“高僧”以能预知未来为名,为游客看相,往往都会说其家中亲友有难,必要请神保佑,等等。既欺骗了消费者、败坏了游客的兴致,也败坏了宗教的声誉。有些不法分子看到宗教旅游的高回报,私自建庙造像,假借开光物品,高价销售,牟取暴利。这些都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宗教旅游场所应避免此类事情发生,旅游监管部门应加强管理,净化旅游市场。

(三)加大对导游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加其宗教文化知识。

导游员是旅游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其知识含量尤为重要。培训高水平的宗教旅游导游员,使他们既有较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又有专业的宗教知识素养。聘请专家及寺院高僧为导游员授课,使他们真整了解宗教文化的内涵及本地区宗教的发展状况,为地方经济服务,提升本地区宗教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宝贵贞。近现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变[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吕大吉。宗教学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沈祖祥。旅游宗教文化[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宗教文化范文篇10

一、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宗教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极具旅游价值,宗教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吸引游客,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各种宗教信徒总数约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以朝圣、做弥撤和烧香拜佛、考察研究为主要内容,因为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强烈的求知欲望都会转化为旅游动机,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地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伊斯兰教克尔白圣殿)、耶路撒冷(基督教耶稣圣墓教堂、伊斯兰教阿克萨清真寺、犹太教所罗门圣殴)、伯利恒(犹太教古以色列大卫王的故乡、传说中耶稣降生之所)、意大利罗马、梵蒂冈(世界天主教的中心)都成了国际旅游业发达的地方。

中国宗教种类齐全,既有土生土长的宗教如道教;也有外来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更有受外来宗教影响而产生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如明教、白莲教等。仅国务院公布的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各种宗教名胜古迹就有150多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与宗教有关的名胜古迹共有3000多处。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吸引了海内外信徒、专家学者和一般游客。佛教文化对中国有着深刻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佛教教规、礼仪和宗派,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寺院、石窟和佛塔,其数量之多、艺术之精、历史之久是中外驰名的。1987年国务院公布的汉族地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就有142座。丰富的佛教文化具有同一性中的差异性、特殊性:如同是佛寺,五台山的宏伟建筑与九华山的民舍构造就各具一格;同为雕塑,山西云冈的石雕和天水麦积山的泥雕、泥塑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艺术技巧。如果进一步分析的话,则会发现佛教的三大建筑都会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宗派和不同的地区而显示出不同的风采。

再以被奉为道教崇拜的神--妈祖为例,每逢妈祖诞辰(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湄洲祖庙内外人山人海,香火鼎盛,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以台湾最为突出,总要抬着妈祖像回来探亲、进香还愿。

当然,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宗教派别的差异,全世界的宗教信徒都有自己向往的圣地,在宣传招徕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根据宗教文化的特点,丰富旅游商品,增收创汇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如出售各种宗教纪念品,佛教的木鱼、进香袋、数珠、雕像,提供斋饭;道教的“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画幅、介绍宗教名胜古迹的书籍。以佛教胜地普陀山为例,其针对游客的类型、特点,结合本地的实际,出售各种各样反映普陀山风貌的图像和以观音菩萨为主的佛像,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用宗教节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宗教文化的传播一些宗教节日,由于符合人们心理要求,不仅是信徒的节日,也成了民间流行的节日。基督教的圣诞节、复活节等流行全球,傣族的浴佛节(泼水节)、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其新奇感和神秘感颇具魅力。

宗教音乐艺术以其深邃淡泊的旋律、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人们,特别是佛教音乐、基督教的圣歌圣乐都深受信徒的欣赏,成为举行宗教仪式和欢庆宗教节日必不可少的内容。

宗教文化也可以通过间接的形式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宗教文化中的许多人物、故事和传说非常生动,被搬上了电影、电视和文学作品并广为传播。如《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唐僧取经的故事和一些风景名胜如火焰山等,《八仙过海》中的道教名山、故事都随着电视、小说的传播而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并激起一些潜在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电影《少林寺》的上映,使其成为广大武术爱好者和旅游者必到的地方。

宗教文化对旅游饭店也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显示出准备投资的饭店以某一国家或某一宗教信仰者占到相当大的比重时,那么投资的饭店必须有相适应的设施及膳食供应,绝对不能对客人的宗教信仰和风俗匀惯有所违反和触犯。所以,在一些有宗教名胜古迹的地区应投资建造符合宗教规定的饭店或房间。如果在清真寺附近投资建饭店接待伊斯兰教信徒,而饭店没有专门供应牛羊肉的膳食设施,也会引起客人的不满。总之,针对不同宗教信仰的游客,应提供相应的接待服务。如对穆斯林来说就不能提供由猪肉制作的菜肴;对佛教信徒就应设斋饭;逢“佛成道节”应提供腊人粥;基督教圣诞节时应制作圣诞树,举办圣诞晚会,分送圣诞贸卡等小礼物等等。

宗教文化不仅对硬件--饭店设施有影响,而且对软件--管理与服务也有要求。在承担接待宗教信徒任务的饭店中,员工应具备丰富的宗教文化知识,这样管理者才能针对不同宗教信仰的客人采取、制定正确的接待方案;服务员才能对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导游也才能为客人作更好的导游讲解。

二、旅游业对宗教文化的影响

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新的旅游市场的开拓,吸引了更多的客人前来游览、朝圣和学术考察交流,这些都有利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对宗教文物古迹也起着保护、修缮的作用。

发展旅游业,就要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其中对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是过去和今后的重要任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及有关文物保护法规的颁布执行,许多宗教文物古迹都得到了恢复和维修。如承德避暑山庄、敦煌莫高窟等都置于国家的保护之下;云南的筇竹寺、承德的外八庙、北京的潭柘寺等也修缮一新;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的泉州也被列为中国第一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许多宗教组织恢复了活动,宗教文化遗产得以整理、传播,文物古迹也得到保护和修缮,重现昔日的风采。由于党和人民政府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许多濒临消失或年久失修的宗教文物古迹得以保护和修复,重新发挥了作用,而旅游业的发展,也迫切要求对宗教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和开发,经过恢复和修缮的宗教。文化遗产如寺庙宫观,使游客可以身临其境,欣赏各种宗教的文化艺术,增长各种宗教知识,使宗教这一人类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播。而随着海外各种宗教旅游团的到来,为中外宗教界人士提供了许多加强联系互相交流的机会,对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学术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外,随着信徒和游客的不断增多,许多人捐赠钱款,为宗教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维修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当然,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不只是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由于旅游人数的增多,带来了一些人为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如游客在宗教旅游区内乱涂乱刻乱扔东西,大声喧哗,破坏了宗教名胜古迹独有的宁静和超凡的气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会给宗教文物古迹造成一定的损害。如峨嵋山金顶,198l年旺季时游客蜂涌而上,一些年轻人竞劈床板,扯草垫来烤火;食堂的饭碗也被搞得一个不剩,三天之内,仅金顶一处就造成直接损失一万元。游客造成的火灾使峨嵋金顶被焚于一炬。再如驰名中外的佛教石窟敦煌壁画也由于人数的大量增多,游客的呼吸和汗水所起的化学作用而引起大量剥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遗产不只是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何防止和消除这些不利的东西,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有的宗教名胜古迹已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条例,如在宗教旅游区范围内禁止乱扔乱涂乱刻行为;禁止游客烧烤、野炊、砍伐树木;禁止燃放爆竹、烟花;禁止对各种宗教雕塑、壁画摄影;限制游客人数等等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总之,不能“保”了旅游,而“丢”了宗教文化遗产。

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都起到促进的作用。旅游活动是人们需求层次提高的一种表现,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要,通过旅游可以增长人们的宗教文化知识,陶冶性情、修心养性。到宗教名胜古迹的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不仅有一般游客,更有朝圣者、宗教信徒和专家学者。因此旅游活动的发展也是人们传播了解、探讨和研究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古代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明代外国传教土利玛窦来华传播基督教。现代旅游更是一座沟通各种宗教文化交流、研究的桥梁。如来华的游客中,就有大量的宗教信徒、朝圣者和专家学者;有的更组成了宗教文化考察团,而国际上还有专事宗教旅游的旅行社。1991年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他们所到之处,就提出对宗教名胜考察和学术交流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国际上最新的宗教文化信息。通过游览、考察和研讨等活动,促进了各国各地宗教文化的交流和研究。

再者,旅游活动的发展也使得一些宗教节日、仪式、用品、教规、音乐和饮食逐渐地传播开来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当然,旅游活动的发展对宗教文化也有一些冲击,如一些宗教独有的教规、仪式等慢馒地失去了神秘感和特性,有的甚至变成一种纯商业性的娱乐活动。

三、旅游业与宗教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我们知道,宗教名胜古迹的开发具有保护传插宗教文化和发展旅游业双重意义,对此应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认真执行,严格区分正当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非法宗教活动的性质,不能让非法宗教活动在宗教名胜古迹区内得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