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22:02:14

综合评述

综合评述范文篇1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启示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专家学者正在研究公共管理问题,比如厦门大学陈振明教授在他主编的《公共管理学》一书中介绍了西方政府管理(行政学)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所出现的三次范式转换,即从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再到新公共管理学的三次重大突破。②国家行政学院季明明教授在“当代公共行政的改革实践与公共管理学的崛起”一文中也指出,当代“再造政府”的行政改革浪潮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体系,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崛起作了铺垫;公共行政、公共事务、公共政策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的三大支柱。③综合上述两位专家的看法及其他国内相关文献,应该说在对公共管理尤其是公共管理的讨论中,有两点看法是共同的。

1.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出现与各国行政改革的浪潮是密不可分的,它有力地推动了“重塑政府运动”。在凯恩斯理论的影响下,当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市场并获得巨大成功时,与“市场失灵”相伴随的“政府失灵”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一方面政府对社会、市场的管理,不仅使政府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成为“万能政府”,而且政府对外管理的实际效率也很低,在不少方面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政府中官僚机构膨胀,效率低下,财政支出扩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要求政府进行改革。人们在“实用主义”、“小政府意识形态”、“商业动力化”④等思潮的影响下,要求政府把公共事务特别是公共物品(服务)民营化;推进社区主义,建立理想的政府、市场、社区三足鼎立的公民社会;加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发展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用企业精神再造政府,把企业管理中的组织文化注入到政府组织中,提高政府部门的竞争力。

在全社会和学术界都在反省政府的角色与作用时,英、美、新西兰等国政府掀起了一股大力推进行政改革的浪潮。在英国,从撒切尔政府起就不断提出了一系列坚持市场取向、减少政府干预的行政改革方案。从“阶段革新计划”到“公民宪章运动”,在民营化、公私竞争与融合、公共部门引进私人企业的管理机制、承诺公共服务的内容与标准、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等问题上,英国的行政改革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当然,这种改革被不少人称之为“宁静的革命”。八十年代初,美国的里根政府发动了一场大规模地放松甚至废除政府管制的变革运动,并由此设计了一种使政府官员不仅对管理过程而且要对管理结果负责的新体制。克林顿政府继续推进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提出了若干重塑政府的原则与措施,如把竞争机制引入政府机构,大力降低行政成本,建立“顾客导向”的管理服务体系,以企业精神重塑政府,使政府机构成为“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在这场全球化的行政改革浪潮中,新西兰的改革十分激进,因而它备受人们的关注。新西兰的政府再造运动的主要做法是:政府将那些具有商业性的职能与可以开展竞争的服务,从公共部门中分离出来;财务报告、预算、拨款等均需要考虑绩效;在政府部门中区分决策与执行两种不同功能;按契约中规定的竞争原则,在政府部门的部长与执行官之间,签定“绩效协议”、“采购协议”等,强化各自的职能。⑤

西方国家,特别是OECD国家的行政改革及其政府再造运动,为新公共管理的兴起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背景。“新公共管理被学者冠以各种不同的名称(如‘经理主义’、‘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以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等),这反映了人们对正在发生的行政改革的不同看法。尽管如此,但他们确实存在着某些共识:从传统公共行政关注管理过程中的效率转变到极大地关注管理结果以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⑥

2.公共管理研究,特别是新公共管理学是在公共行政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本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批判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越来越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新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与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行政学一反以往过于重视效率的价值观,在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目标中加入了“社会公平”,围绕着“分权”、“参与”、“沟通”等民主行政中的若干问题一直展开讨论。同时,他们反对文官中立,认为在不平等竞争中,这种角色本质上是欺负弱势群体的帮凶。⑦政策科学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针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过于重视官僚制理论,以及把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割裂开来等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明确地提出了要对政策制定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即从政策问题构建到政策方案制定,从政策执行到政策评估全面展开讨论,并提出要改善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公共选择理论以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为出发点,证明市场是最有效的机制,因而需要减少政府的管理职能,把一部分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通过市场来提供。总之,新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公共选择学派都从学科建设方面,有力地批判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为它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一定新的理论依据。然而由于各自的弱点与缺点,它们并没有完全获得预想结果。

七十年代美国有许多企业管理学院将研究范围由企业内部管理扩展到外部的社会管理,产生了被人们称之“企业管理型”的公共管理模式。它不同于那种“政策科学型”的公共管理模式,而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认为公、私部门的管理实质上并无大的差异,企业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完全可以运用到公共部门。人们为了统一这两种模式,因而就诞生了新公共管理学这个学科。⑧尽管人们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问题仍缺乏完全共识,但象早期那样,用“公共管理”一词简单代替“公共行政”,或者视“新公共管理学”也如“政策科学”那样为“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等看法,不可能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

二、中外学者对公共管理基本模式的理解

应该说,国外对公共管理学模式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把公共管理的实质内涵定义为政策分析、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对外关系。也有人把公共管理界定为政治管理、资源管理与方案管理。⑨OECD公共管理委员会对“公共管理”的看法是:它更倾向于从效率、有效性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来关注结果;高度集权的科层结构已为分权式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体制下,不仅关于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的决策更强调后者,而且也为民众和利益集团的反馈限定了范围;它能灵活地获得替代直接管制的可行方案,这些方案可能带来以低成本为基础的更有效的政策结果;它极大地关注由公共部门所直接提供的服务效率,包括在公共部门内部和公共部门之间营建竞争性环境;它强化了公共核心部门的战略能力,以指导政府的变革,并允许政府自动地、有弹性地、以最低成本对外部变化和各种利益需求作出反应。⑩

我国大陆学者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文章还是以介绍国外研究的现状为主。我们能看到的有关公共管理的专著有三本,其中之一是我国行政学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夏书章先生的新作《现代公共管理概论》(2000年)。其他两本是陈振明教授主编的《公共管理学》(1999年)和张良教授等所著的《公共管理导论》(1997年)。下面我们仅就公共管理的定义、公共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等四个方面,从他们的著作中摘录出有关内容供讨论。

1.公共管理(学)的界定

只限于指政府工作的狭义公共管理(也是狭义的行政管理),而不限于指政府工作的广义公共管理(也是广义的行政管理),如公共事业和所有其他非政府部门、单位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其实企业内部也有行政管理)都不得越过其所管辖的范围和事项。(夏书章)(1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主要是政府)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的学问。(陈振明)(12)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采取各种方式对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张良)(13)

2.公共管理主体

传统的行政学把行政的研究范围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上。尽管它们是研究的核心主体,但公共管理学不仅明确地将其他国家机关(立法、司法机关等)当作研究对象,而且也把其他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纳入其研究范围。(陈振明)(14)从公共管理的定义看,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对政府可作广义理解。它不仅指包括了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构的广义政府,而且还涉及执政党的机构。(张良)(15)

3.公共管理的客体

公共管理的客体:社会问题、公共项目、公共财产和资源。社会问题是那些只有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需要解决的问题。公共项目是最直接的可见对象。公共财产和资源主要包括公共设施、公共物品和产品、公共信息资源、社会人力资源、公有企业和公司。(张良)(16)

4.公共管理的职能

任何一个团体、单位、部门都有大体相同或相似的、关系全局和全过程的工作项目,如决策、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协调、监督、财务等等。(夏书章)(17)公共管理从属于一般的管理过程,更多地是一种政治过程,其公共性与政治性的特征十分明显,同样它要具备决策、计划、沟通、协调等基本环节。(陈振明)(18)公共管理是一个由问题确立、解决方案的提出到决策实施和效果评估这样一个基本过程。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是公共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张良)(19)

三、评述

几乎所有国内外学者都承认,新公共管理学的发展是在国外行政改革的实践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中诞生的。它的产生为完善政府管理提供更有力的理论基础。尽管有人把它称之为公共行政学的分支或者公共行政学的新范式,但它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行政学。

关于公共管理活动的范围界定,有些学者把它确定为在政府(广义或狭义)内;有些学者则把它从政府组织外推到其他公共组织;还有些学者把它再外推到除政府组织外的其他团体、单位,包括企业在内。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关系全局和全过程的事。这样,狭义的公共管理就是狭义的行政管理,广义的公共管理就是广义的行政管理。

与公共管理活动范围相联系的就是公共管理主体问题。对此国外相当多学者仍然认为政府是唯一主体,而国内学者多数都认为是政府以及相关的公共组织。

因为公共管理实质上是一种管理,所以为了能全面地了解公共管理产生的来龙去脉,十分有必要重温“管理”提出的背景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早期,商业经济的发展与生产的社会化,使企业逐步成为社会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一方面竞争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资本家把追逐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唯一的目标。那时人们关注的管理实质上是企业管理,而企业管理的本质是以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来实现目标和任务。这就是说管理,具体到企业管理,它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效率,即利润最大化。这自然需要研究效率问题。泰勒对这问题的阐述可能更加露骨:“在科学管理上,劳资双方在思想要发生大的革命,这就是双方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盈余的分配上,不再把盈余分配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们要将注意力转向盈利增加的数量上,使盈利增加到如何分配盈余的争论成为不必要。通过共同努力就能创造比过去大得多的盈余。”(20)泰勒正是通过他提出的科学管理,以此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在提高效率的做法上,法约尔在一定程度上比泰勒高明一点。他认为实现管理的高效,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也就是人们通常提到的五大职能;并把企业管理中这些理论又进一步地推广到一般管理上,自然也包括政府管理。这就形成了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科学管理时期。

这种讲效率并以效率为中心,强调整个管理过程都围绕着效率的思想,几乎影响了管理学发展中的全部内容,因而就产生了国内外绝大多数管理学家对管理的定义:管理可看成是这样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使得人的努力和物资资源能有效地配置,并实现某个目标。(雷恩)(21)每当人们联合起来去实现某一个目标时,他们就创造了一个组织,它有潜力完成任何一个独立所不能完成的工作。组织的成功与否在于它能否有效地获得使用各种资源来达到特定目标。联合并指导使用资源的工作叫管理,是刚刚提到的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戴维?R?汉普顿)(22)

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把“管理”看成是围绕实现目标的过程,旨在提高效率。为此,人们需要利用计划、组织、控制、激励等手段。这种定义一直在西方管理学思想史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至于我们国内的绝大多数管理科学著作,差不多对“管理”也都是这样定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23)这种从企业管理总结出来的管理思想,在向其他领域外推时,始终都强调以下几点:1.管理的目标是既定的。2.管理是一个过程。3.管理是为了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4.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是计划、组织、控制和激励等。

人们自然会想到,公共领域中的管理包括政府部门的管理,显然与企业管理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多在“公共”二字上。公共组织中的目标与企业目标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不同的。公共目标也考虑“效率”因素,但同时还必须考虑“公平”因素。后者在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中不仅不可能提到,就是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也很少考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公共行政学才独树一帜地把社会公平放在显赫的位置上。这个学派的努力虽没有产生预想的结果,但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是值得人们在公共管理研究中认真思考的。

企业管理认为,只要在生产过程中把各种资源协调好就能够实现所获取的目标最大化,所以管理的客体主要是资源。而公共管理所面临的往往是社会问题,因而管理不会简单地都表现在资源的协调上。社会问题一旦成为公共管理问题,它就是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这种从问题出发,以制定与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中心,并需要评价执行效果好坏的思路,正好与公共政策研究的基本思想是相同的,难怪有人说公共管理可视为一种政策管理。

企业管理为了效率,为了有效地配置资源,其实现手段或者叫做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控制、激励。毫无疑问,公共管理的有效性也与这些职能相关。但前面已经提到,公共管理不仅要注意到效率问题,而且要研究公平问题,以及与此联系密切的公共责任、公共权力、公共道德、公共文化等。

企业管理目标因为非常明确,所以人们往往更多地注意过程管理。而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效率和公平,这既要关注过程又要关注结果。西方从事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很多学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对结果管理进行研究的意义。公共管理由注重过程转向注重结果,这无疑是合理的,但关键是如何实现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的统一,以保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综上所述,由最早从企业管理中提炼出的“管理”内涵,运用到行政管理直至公共管理中,这中间是有质的差别的。它们分别作为“管理”类的分支有其共性的一面,但因各自研究对象上的差别,又各有其个性的一面。对企业管理来讲,管理主体认为企业目标十分清楚,那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而更多地着力于提高效率上,集中要解决的是资源如何有效配置,人们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环节上,这是一种过程管理。对公共管理来说,其目标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除了要掌握好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环节外,还要认真履行公共责任,用好公共权力,提倡公共道德;解决资源配置中的矛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社会问题,如何增进公共利益并能公平地分配,所以公共管理既要讲过程管理,又要讲结果管理。也许有人会问,以上所讨论的“公共管理”的内容在“行政管理”中不是被人讨论过码?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我们的回答很简单:那就是管理主体不同。也许还会有人问,专家们不是把管理主体从狭义行政管理外推到广义行政管理领域,包括企业中的行政活动,这中间又有什么差别?我们的回答也很简单:公共管理的本质集中体现于公共利益上。除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有企业外,多数企业管理的本质是追求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并不等于公共利益,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别就在一个“公”字上。我们认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活动中的“行政管理”不属于公共管理范畴,即使它们部分地承担了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责任,即使它们在管理活动中也有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事关全局和全过程的项目需要做,因为对这些项目的研究是属于“一般管理”而不是“公共管理”的事。需要指出,不以营利为目的是区分企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关键还要看组织活动的宗旨,在根本上是否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一个组织、小团体或者非正式组织,甚至家庭也常常有共同利益存在,但这些共同利益绝不是社会的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①(11)(17)夏书章.现代公共管理导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导言”,7(2),3.

②(12)(14)(18)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37,39,34.

③季明明.当代公共行政的改革实践与公共管理学的崛起[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3):5.

④⑤詹中原.新公共管理[M].台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1,10(5).

⑥OwenE.Hughes,PublicManagement&Administration,TheMacmillanPressLTD,1994,58.

⑦⑧⑨黄荣护.公共管理[M].台湾: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20,24(2),31.

⑩“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DavidG.Mathiasen,TheNewPublicManagementanditsCritics,InternationalPublicManagementJournal,1999,No.2,92.

(13)(15)(16)(19)张良等.公共管理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5,49,15(4),21.

(20)李长武.近代西方管理思想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53.

综合评述范文篇2

有关公共管理探究的综合评述我国即将启动MPA项目。因为MPA(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被译为“公共管理硕士”,即其中的Administration被译成“管理”,而不是如以往那样更多地译成“行政”,因此,MPA内涵的外推使得公共管理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如此受人关注。我们认为,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公共管理都存在着许多重大新问题尚未讨论清楚,十分有必要对其展开争鸣。比如,PublicAdministration和PublicManagement都翻译成“公共管理”,它们之间的区别究竟在哪里?难道仅仅是适用层次不同?有些学者认为,Administration指层次高的管理,Management指层次低的管理。假如是这样的话,我国探究生专业目录在管理科学类中,把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定为“PublicManagement”,而把二级学科“行政管理”定为“PublicAdministration”的看法,似乎从道理上讲不通。①同样,在MBA中BusinessAdministration译为“工商管理”,这里所用的Administration,又如何用层次的高低来解释?也有人认为Management主要用于操作层面,更多地从技术角度讨论管理新问题。假如仔细查阅中外管理学的相关?鳎孟笳庵掷斫庖膊惶妗K淙晃颐遣豢晒谧⒅卮室澹肥敌枰娑韵质等险嫠妓饕幌拢骸肮补芾怼庇搿耙话愎芾怼薄ⅰ靶姓芾恚ü残姓薄ⅰ捌笠倒芾怼钡牧涤肭鹁烤乖谀睦铮?/P>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启示目前我国已有许多专家学者正在探究公共管理新问题,比如厦门大学陈振明教授在他主编的《公共管理学》一书中介绍了西方政府管理(行政学)的发展和演变历程中所出现的三次范式转换,即从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再到新公共管理学的三次重大突破。②国家行政学院季明明教授在“当代公共行政的改革实践和公共管理学的崛起”一文中也指出,当代“再造政府”的行政改革浪潮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体系,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崛起作了铺垫;公共行政、公共事务、公共政策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的三大支柱。③综合上述两位专家的看法及其他国内相关文献,应该说在对公共管理尤其是公共管理的讨论中,有两点看法是共同的。1.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出现和各国行政改革的浪潮是密不可分的,它有力地推动了“重塑政府运动”。在凯恩斯理论的影响下,当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市场并获得巨大成功时,和“市场失灵”相伴随的“政府失灵”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一方面政府对社会、市场的管理,不仅使政府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成为“万能政府”,而且政府对外管理的实际效率也很低,在不少方面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政府中官僚机构膨胀,效率低下,财政支出扩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要求政府进行改革。人们在“实用主义”、“小政府意识形态”、“商业动力化”④等思潮的影响下,要求政府把公共事务非凡是公共物品(服务)民营化;推进社区主义,建立理想的政府、市场、社区三足鼎立的公民社会;加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合作,发展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用企业精神再造政府,把企业管理中的组织文化注入到政府组织中,提高政府部门的竞争力。在全社会和学术界都在反省政府的角色和功能时,英、美、新西兰等国政府掀起了一股大力推进行政改革的浪潮。在英国,从撒切尔政府起就不断提出了一系列坚持市场取向、减少政府干预的行政改革方案。从“阶段革新计划”到“公民宪章运动”,在民营化、公私竞争和融合、公共部门引进私人企业的管理机制、承诺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标准、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等新问题上,英国的行政改革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当然,这种改革被不少人称之为“宁静的革命”。八十年代初,美国的里根政府发动了一场大规模地放松甚至废除政府管制的变革运动,并由此设计了一种使政府官员不仅对管理过程而且要对管理结果负责的新体制。克林顿政府继续推进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提出了若干重塑政府的原则和办法,如把竞争机制引入政府机构,大力降低行政成本,建立“顾客导向”的管理服务体系,以企业精神重塑政府,使政府机构成为“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在这场全球化的行政改革浪潮中,新西兰的改革十分激进,因而它备受人们的关注。新西兰的政府再造运动的主要做法是:政府将那些具有商业性的职能和可以开展竞争的服务,从公共部门中分离出来;财务报告、预算、拨款等均需要考虑绩效;在政府部门中区分决策和执行两种不同功能;按契约中规定的竞争原则,在政府部门的部长和执行官之间,签定“绩效协议”、“采购协议”等,强化各自的职能。⑤西方国家,非凡是OECD国家的行政改革及其政府再造运动,为新公共管理的兴起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背景。“新公共管理被学者冠以各种不同的名称(如‘经理主义’、‘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以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等),这反映了人们对正在发生的行政改革的不同看法。尽管如此,但他们确实存在着某些共识:从传统公共行政关注管理过程中的效率转变到极大地关注管理结果以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⑥2.公共管理探究,非凡是新公共管理学是在公共行政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本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批判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越来越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新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和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行政学一反以往过于重视效率的价值观,在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目标中加入了“社会公平”,围绕着“分权”、“参和”、“沟通”等民主行政中的若干新问题一直展开讨论。同时,他们反对文官中立,认为在不平等竞争中,这种角色本质上是欺负弱势群体的帮凶。⑦政策科学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针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过于重视官僚制理论,以及把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割裂开来等新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明确地提出了要对政策制定的全过程进行探究,即从政策新问题构建到政策方案制定,从政策执行到政策评估全面展开讨论,并提出要改善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公共选择理论以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为出发点,证实市场是最有效的机制,因而需要减少政府的管理职能,把一部分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通过市场来提供。总之,新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公共选择学派都从学科建设方面,有力地批判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为它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新的理论依据。然而由于各自的弱点和缺点,它们并没有完全获得预想结果。七十年代美国有许多企业管理学院将探究范围由企业内部管理扩展到外部的社会管理,产生了被人们称之“企业管理型”的公共管理模式。它不同于那种“政策科学型”的公共管理模式,而是从企业的角度来探究公共管理,认为公、私部门的管理实质上并无大的差异,企业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完全可以运用到公共部门。人们为了统一这两种模式,因而就诞生了新公共管理学这个学科。⑧尽管人们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新问题仍缺乏完全共识,但象早期那样,用“公共管理”一词简单代替“公共行政”,或者视“新公共管理学”也如“政策科学”那样为“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等看法,不可能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二、中外学者对公共管理基本模式的理解应该说,国外对公共管理学模式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把公共管理的实质内涵定义为政策分析、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和对外关系。也有人把公共管理界定为政治管理、资源管理和方案管理。⑨OECD公共管理委员会对“公共管理”的看法是:它更倾向于从效率、有效性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来关注结果;高度集权的科层结构已为分权式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体制下,不仅有关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的决策更强调后者,而且也为民众和利益集团的反馈限定了范围;它能灵活地获得替代直接管制的可行方案,这些方案可能带来以低成本为基础的更有效的政策结果;它极大地关注由公共部门所直接提供的服务效率,包括在公共部门内部和公共部门之间营建竞争性环境;它强化了公共核心部门的战略能力,以指导政府的变革,并答应政府自动地、有弹性地、以最低成本对外部变化和各种利益需求作出反应。⑩我国大陆学者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探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文章还是以介绍国外探究的目前状况为主。我们能看到的有关公共管理的专著有三本,其中之一是我国行政学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夏书章先生的新作《现代公共管理概论》(2000年)。其他两本是陈振明教授主编的《公共管理学》(1999年)和张良教授等所著的《公共管理导论》(1997年)。下面我们仅就公共管理的定义、公共管理的主体和客体、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等四个方面,从他们的著作中摘录出有关内容供讨论。1.公共管理(学)的界定只限于指政府工作的狭义公共管理(也是狭义的行政管理),而不限于指政府工作的广义公共管理(也是广义的行政管理),如公共事业和所有其他非政府部门、单位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其实企业内部也有行政管理)都不得越过其所管辖的范围和事项。(夏书章)(1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探究公共组织(主要是政府)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的学问。(陈振明)(12)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采取各种方式对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张良)(13)2.公共管理主体传统的行政学把行政的探究范围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上。尽管它们是探究的核心主体,但公共管理学不仅明确地将其他国家机关(立法、司法机关等)当作探究对象,而且也把其他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纳入其探究范围。(陈振明)(14)从公共管理的定义看,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对政府可作广义理解。它不仅指包括了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构的广义政府,而且还涉及执政党的机构。(张良)(15)3.公共管理的客体公共管理的客体:社会新问题、公共项目、公共财产和资源。社会新问题是那些只有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公共项目是最直接的可见对象。公共财产和资源主要包括公共设施、公共物品和产品、公共信息资源、社会人力资源、公有企业和公司。(张良)(16)4.公共管理的职能任何一个团体、单位、部门都有大体相同或相似的、关系全局和全过程的工作项目,如决策、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协调、监督、财务等等。(夏书章)(17)公共管理从属于一般的管理过程,更多地是一种政治过程,其公共性和政治性的特征十分明显,同样它要具备决策、计划、沟通、协调等基本环节。(陈振明)(18)公共管理是一个由新问题确立、解决方案的提出到决策实施和效果评估这样一个基本过程。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是公共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张良)(19)三、评述几乎所有国内外学者都承认,新公共管理学的发展是在国外行政改革的实践和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中诞生的。它的产生为完善政府管理提供更有力的理论基础。尽管有人把它称之为公共行政学的分支或者公共行政学的新范式,但它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行政学。有关公共管理活动的范围界定,有些学者把它确定为在政府(广义或狭义)内;有些学者则把它从政府组织外推到其他公共组织;还有些学者把它再外推到除政府组织外的其他团体、单位,包括企业在内。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关系全局和全过程的事。这样,狭义的公共管理就是狭义的行政管理,广义的公共管理就是广义的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活动范围相联系的就是公共管理主体新问题。对此国外相当多学者仍然认为政府是唯一主体,而国内学者多数都认为是政府以及相关的公共组织。因为公共管理实质上是一种管理,所以为了能全面地了解公共管理产生的来龙去脉,十分有必要重温“管理”提出的背景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早期,商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使企业逐步成为社会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一方面竞争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资本家把追逐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唯一的目标。那时人们关注的管理实质上是企业管理,而企业管理的本质是以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来实现目标和任务。这就是说管理,具体到企业管理,它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效率,即利润最大化。这自然需要探究效率新问题。泰勒对这新问题的阐述可能更加露骨:“在科学管理上,劳资双方在思想要发生大的革命,这就是双方不再把注重力放在盈余的分配上,不再把盈余分配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们要将注重力转向盈利增加的数量上,使盈利增加到如何分配盈余的争论成为不必要。通过共同努力就能创造比过去大得多的盈余。”(20)泰勒正是通过他提出的科学管理,以此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在提高效率的做法上,法约尔在一定程度上比泰勒高明一点。他认为实现管理的高效,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也就是人们通常提到的五大职能;并把企业管理中这些理论又进一步地推广到一般管理上,自然也包括政府管理。这就形成了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科学管理时期。这种讲效率并以效率为中心,强调整个管理过程都围绕着效率的思想,几乎影响了管理学发展中的全部内容,因而就产生了国内外绝大多数管理学家对管理的定义:管理可看成是这样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使得人的努力和物资资源能有效地配置,并实现某个目标。(雷恩)(21)每当人们联合起来去实现某一个目标时,他们就创造了一个组织,它有潜力完成任何一个独立所不能完成的工作。组织的成功和否在于它能否有效地获得使用各种资源来达到特定目标。联合并指导使用资源的工作叫管理,是刚刚提到的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戴维·R·汉普顿)(22)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把“管理”看成是围绕实现目标的过程,旨在提高效率。为此,人们需要利用计划、组织、控制、激励等手段。这种定义一直在西方管理学思想史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至于我们国内的绝大多数管理科学著作,差不多对“管理”也都是这样定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23)这种从企业管理总结出来的管理思想,在向其他领域外推时,始终都强调以下几点:1.管理的目标是既定的。2.管理是一个过程。3.管理是为了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4.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是计划、组织、控制和激励等。人们自然会想到,公共领域中的管理包括政府部门的管理,显然和企业管理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多在“公共”二字上。公共组织中的目标和企业目标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不同的。公共目标也考虑“效率”因素,但同时还必须考虑“公平”因素。后者在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中不仅不可能提到,就是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也很少考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公共行政学才独树一帜地把社会公平放在显赫的位置上。这个学派的努力虽没有产生预想的结果,但他们所提出的新问题是值得人们在公共管理探究中认真思索的。企业管理认为,只要在生产过程中把各种资源协调好就能够实现所获取的目标最大化,所以管理的客体主要是资源。而公共管理所面临的往往是社会新问题,因而管理不会简单地都表现在资源的协调上。社会新问题一旦成为公共管理新问题,它就是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这种从新问题出发,以制定和实施解决新问题的方案为中心,并需要评价执行效果好坏的思路,正好和公共政策探究的基本思想是相同的,难怪有人说公共管理可视为一种政策管理。企业管理为了效率,为了有效地配置资源,其实现手段或者叫做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控制、激励。毫无疑问,公共管理的有效性也和这些职能相关。但前面已经提到,公共管理不仅要注重到效率新问题,而且要探究公平新问题,以及和此联系密切的公共责任、公共权力、公共道德、公共文化等。企业管理目标因为非常明确,所以人们往往更多地注重过程管理。而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效率和公平,这既要关注过程又要关注结果。西方从事公共管理学探究的很多学者,已经充分熟悉到对结果管理进行探究的意义。公共管理由注重过程转向注重结果,这无疑是合理的,但关键是如何实现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的统一,以保证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综上所述,由最早从企业管理中提炼出的“管理”内涵,运用到行政管理直至公共管理中,这中间是有质的差别的。它们分别作为“管理”类的分支有其共性的一面,但因各自探究对象上的差别,又各有其个性的一面。对企业管理来讲,管理主体认为企业目标十分清楚,那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而更多地着力于提高效率上,集中要解决的是资源如何有效配置,人们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环节上,这是一种过程管理。对公共管理来说,其目标是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除了要把握好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环节外,还要认真履行公共责任,用好公共权力,提倡公共道德;解决资源配置中的矛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社会新问题,如何增进公共利益并能公平地分配,所以公共管理既要讲过程管理,又要讲结果管理。也许有人会问,以上所讨论的“公共管理”的内容在“行政管理”中不是被人讨论过码?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我们的回答很简单:那就是管理主体不同。也许还会有人问,专家们不是把管理主体从狭义行政管理外推到广义行政管理领域,包括企业中的行政活动,这中间又有什么差别?我们的回答也很简单:公共管理的本质集中体现于公共利益上。除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有企业外,多数企业管理的本质是追求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并不等于公共利益,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别就在一个“公”字上。我们认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活动中的“行政管理”不属于公共管理范畴,即使它们部分地承担了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责任,即使它们在管理活动中也有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事关全局和全过程的项目需要做,因为对这些项目的探究是属于“一般管理”而不是“公共管理”的事。需要指出,不以营利为目的是区分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关键还要看组织活动的宗旨,在根本上是否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一个组织、小团体或者非正式组织,甚至家庭也经常有共同利益存在,但这些共同利益绝不是社会的公共利益。【参考文献】①(11)(17)夏书章.现代公共管理导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导言”,7(2),3.②(12)(14)(18)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37,39,34.③季明明.当代公共行政的改革实践和公共管理学的崛起[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3):5.④⑤詹中原.新公共管理[M].台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1,10(5).⑥OwenE.Hughes,PublicManagement&Administration,TheMacmillanPressLTD,1994,58.⑦⑧⑨黄荣护.公共管理[M].台湾: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20,24(2),31.

综合评述范文篇3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启示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专家学者正在研究公共管理问题,比如厦门大学陈振明教授在他主编的《公共管理学》一书中介绍了西方政府管理(行政学)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所出现的三次范式转换,即从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再到新公共管理学的三次重大突破。②国家行政学院季明明教授在“当代公共行政的改革实践与公共管理学的崛起”一文中也指出,当代“再造政府”的行政改革浪潮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体系,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崛起作了铺垫;公共行政、公共事务、公共政策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的三大支柱。③综合上述两位专家的看法及其他国内相关文献,应该说在对公共管理尤其是公共管理的讨论中,有两点看法是共同的。

1.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出现与各国行政改革的浪潮是密不可分的,它有力地推动了“重塑政府运动”。在凯恩斯理论的影响下,当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市场并获得巨大成功时,与“市场失灵”相伴随的“政府失灵”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一方面政府对社会、市场的管理,不仅使政府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成为“万能政府”,而且政府对外管理的实际效率也很低,在不少方面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政府中官僚机构膨胀,效率低下,财政支出扩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要求政府进行改革。人们在“实用主义”、“小政府意识形态”、“商业动力化”④等思潮的影响下,要求政府把公共事务特别是公共物品(服务)民营化;推进社区主义,建立理想的政府、市场、社区三足鼎立的公民社会;加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发展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用企业精神再造政府,把企业管理中的组织文化注入到政府组织中,提高政府部门的竞争力。

在全社会和学术界都在反省政府的角色与作用时,英、美、新西兰等国政府掀起了一股大力推进行政改革的浪潮。在英国,从撒切尔政府起就不断提出了一系列坚持市场取向、减少政府干预的行政改革方案。从“阶段革新计划”到“公民宪章运动”,在民营化、公私竞争与融合、公共部门引进私人企业的管理机制、承诺公共服务的内容与标准、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等问题上,英国的行政改革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当然,这种改革被不少人称之为“宁静的革命”。八十年代初,美国的里根政府发动了一场大规模地放松甚至废除政府管制的变革运动,并由此设计了一种使政府官员不仅对管理过程而且要对管理结果负责的新体制。克林顿政府继续推进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提出了若干重塑政府的原则与措施,如把竞争机制引入政府机构,大力降低行政成本,建立“顾客导向”的管理服务体系,以企业精神重塑政府,使政府机构成为“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在这场全球化的行政改革浪潮中,新西兰的改革十分激进,因而它备受人们的关注。新西兰的政府再造运动的主要做法是:政府将那些具有商业性的职能与可以开展竞争的服务,从公共部门中分离出来;财务报告、预算、拨款等均需要考虑绩效;在政府部门中区分决策与执行两种不同功能;按契约中规定的竞争原则,在政府部门的部长与执行官之间,签定“绩效协议”、“采购协议”等,强化各自的职能。⑤

西方国家,特别是OECD国家的行政改革及其政府再造运动,为新公共管理的兴起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背景。“新公共管理被学者冠以各种不同的名称(如‘经理主义’、‘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以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等),这反映了人们对正在发生的行政改革的不同看法。尽管如此,但他们确实存在着某些共识:从传统公共行政关注管理过程中的效率转变到极大地关注管理结果以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⑥

2.公共管理研究,特别是新公共管理学是在公共行政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本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批判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越来越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新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与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行政学一反以往过于重视效率的价值观,在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目标中加入了“社会公平”,围绕着“分权”、“参与”、“沟通”等民主行政中的若干问题一直展开讨论。同时,他们反对文官中立,认为在不平等竞争中,这种角色本质上是欺负弱势群体的帮凶。⑦政策科学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针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过于重视官僚制理论,以及把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割裂开来等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明确地提出了要对政策制定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即从政策问题构建到政策方案制定,从政策执行到政策评估全面展开讨论,并提出要改善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公共选择理论以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为出发点,证明市场是最有效的机制,因而需要减少政府的管理职能,把一部分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通过市场来提供。总之,新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公共选择学派都从学科建设方面,有力地批判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为它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一定新的理论依据。然而由于各自的弱点与缺点,它们并没有完全获得预想结果。

七十年代美国有许多企业管理学院将研究范围由企业内部管理扩展到外部的社会管理,产生了被人们称之“企业管理型”的公共管理模式。它不同于那种“政策科学型”的公共管理模式,而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认为公、私部门的管理实质上并无大的差异,企业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完全可以运用到公共部门。人们为了统一这两种模式,因而就诞生了新公共管理学这个学科。⑧尽管人们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问题仍缺乏完全共识,但象早期那样,用“公共管理”一词简单代替“公共行政”,或者视“新公共管理学”也如“政策科学”那样为“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等看法,不可能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

二、中外学者对公共管理基本模式的理解

应该说,国外对公共管理学模式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把公共管理的实质内涵定义为政策分析、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对外关系。也有人把公共管理界定为政治管理、资源管理与方案管理。⑨OECD公共管理委员会对“公共管理”的看法是:它更倾向于从效率、有效性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来关注结果;高度集权的科层结构已为分权式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体制下,不仅关于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的决策更强调后者,而且也为民众和利益集团的反馈限定了范围;它能灵活地获得替代直接管制的可行方案,这些方案可能带来以低成本为基础的更有效的政策结果;它极大地关注由公共部门所直接提供的服务效率,包括在公共部门内部和公共部门之间营建竞争性环境;它强化了公共核心部门的战略能力,以指导政府的变革,并允许政府自动地、有弹性地、以最低成本对外部变化和各种利益需求作出反应。⑩

我国大陆学者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文章还是以介绍国外研究的现状为主。我们能看到的有关公共管理的专著有三本,其中之一是我国行政学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夏书章先生的新作《现代公共管理概论》(2000年)。其他两本是陈振明教授主编的《公共管理学》(1999年)和张良教授等所著的《公共管理导论》(1997年)。下面我们仅就公共管理的定义、公共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等四个方面,从他们的著作中摘录出有关内容供讨论。

1.公共管理(学)的界定

只限于指政府工作的狭义公共管理(也是狭义的行政管理),而不限于指政府工作的广义公共管理(也是广义的行政管理),如公共事业和所有其他非政府部门、单位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其实企业内部也有行政管理)都不得越过其所管辖的范围和事项。(夏书章)(1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主要是政府)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的学问。(陈振明)(12)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采取各种方式对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张良)(13)

2.公共管理主体

传统的行政学把行政的研究范围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上。尽管它们是研究的核心主体,但公共管理学不仅明确地将其他国家机关(立法、司法机关等)当作研究对象,而且也把其他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纳入其研究范围。(陈振明)(14)从公共管理的定义看,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对政府可作广义理解。它不仅指包括了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构的广义政府,而且还涉及执政党的机构。(张良)(15)

3.公共管理的客体

公共管理的客体:社会问题、公共项目、公共财产和资源。社会问题是那些只有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需要解决的问题。公共项目是最直接的可见对象。公共财产和资源主要包括公共设施、公共物品和产品、公共信息资源、社会人力资源、公有企业和公司。(张良)(16)

4.公共管理的职能

任何一个团体、单位、部门都有大体相同或相似的、关系全局和全过程的工作项目,如决策、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协调、监督、财务等等。(夏书章)(17)公共管理从属于一般的管理过程,更多地是一种政治过程,其公共性与政治性的特征十分明显,同样它要具备决策、计划、沟通、协调等基本环节。(陈振明)(18)公共管理是一个由问题确立、解决方案的提出到决策实施和效果评估这样一个基本过程。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是公共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张良)(19)

三、评述

几乎所有国内外学者都承认,新公共管理学的发展是在国外行政改革的实践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中诞生的。它的产生为完善政府管理提供更有力的理论基础。尽管有人把它称之为公共行政学的分支或者公共行政学的新范式,但它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行政学。

关于公共管理活动的范围界定,有些学者把它确定为在政府(广义或狭义)内;有些学者则把它从政府组织外推到其他公共组织;还有些学者把它再外推到除政府组织外的其他团体、单位,包括企业在内。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关系全局和全过程的事。这样,狭义的公共管理就是狭义的行政管理,广义的公共管理就是广义的行政管理。

与公共管理活动范围相联系的就是公共管理主体问题。对此国外相当多学者仍然认为政府是唯一主体,而国内学者多数都认为是政府以及相关的公共组织。

因为公共管理实质上是一种管理,所以为了能全面地了解公共管理产生的来龙去脉,十分有必要重温“管理”提出的背景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早期,商业经济的发展与生产的社会化,使企业逐步成为社会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一方面竞争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资本家把追逐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唯一的目标。那时人们关注的管理实质上是企业管理,而企业管理的本质是以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来实现目标和任务。这就是说管理,具体到企业管理,它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效率,即利润最大化。这自然需要研究效率问题。泰勒对这问题的阐述可能更加露骨:“在科学管理上,劳资双方在思想要发生大的革命,这就是双方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盈余的分配上,不再把盈余分配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们要将注意力转向盈利增加的数量上,使盈利增加到如何分配盈余的争论成为不必要。通过共同努力就能创造比过去大得多的盈余。”(20)泰勒正是通过他提出的科学管理,以此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在提高效率的做法上,法约尔在一定程度上比泰勒高明一点。他认为实现管理的高效,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也就是人们通常提到的五大职能;并把企业管理中这些理论又进一步地推广到一般管理上,自然也包括政府管理。这就形成了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科学管理时期。

这种讲效率并以效率为中心,强调整个管理过程都围绕着效率的思想,几乎影响了管理学发展中的全部内容,因而就产生了国内外绝大多数管理学家对管理的定义:管理可看成是这样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使得人的努力和物资资源能有效地配置,并实现某个目标。(雷恩)(21)每当人们联合起来去实现某一个目标时,他们就创造了一个组织,它有潜力完成任何一个独立所不能完成的工作。组织的成功与否在于它能否有效地获得使用各种资源来达到特定目标。联合并指导使用资源的工作叫管理,是刚刚提到的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戴维·R·汉普顿)(22)

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把“管理”看成是围绕实现目标的过程,旨在提高效率。为此,人们需要利用计划、组织、控制、激励等手段。这种定义一直在西方管理学思想史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至于我们国内的绝大多数管理科学著作,差不多对“管理”也都是这样定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23)这种从企业管理总结出来的管理思想,在向其他领域外推时,始终都强调以下几点:1.管理的目标是既定的。2.管理是一个过程。3.管理是为了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4.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是计划、组织、控制和激励等。

人们自然会想到,公共领域中的管理包括政府部门的管理,显然与企业管理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多在“公共”二字上。公共组织中的目标与企业目标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不同的。公共目标也考虑“效率”因素,但同时还必须考虑“公平”因素。后者在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中不仅不可能提到,就是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也很少考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公共行政学才独树一帜地把社会公平放在显赫的位置上。这个学派的努力虽没有产生预想的结果,但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是值得人们在公共管理研究中认真思考的。

企业管理认为,只要在生产过程中把各种资源协调好就能够实现所获取的目标最大化,所以管理的客体主要是资源。而公共管理所面临的往往是社会问题,因而管理不会简单地都表现在资源的协调上。社会问题一旦成为公共管理问题,它就是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这种从问题出发,以制定与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中心,并需要评价执行效果好坏的思路,正好与公共政策研究的基本思想是相同的,难怪有人说公共管理可视为一种政策管理。

企业管理为了效率,为了有效地配置资源,其实现手段或者叫做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控制、激励。毫无疑问,公共管理的有效性也与这些职能相关。但前面已经提到,公共管理不仅要注意到效率问题,而且要研究公平问题,以及与此联系密切的公共责任、公共权力、公共道德、公共文化等。

企业管理目标因为非常明确,所以人们往往更多地注意过程管理。而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效率和公平,这既要关注过程又要关注结果。西方从事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很多学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对结果管理进行研究的意义。公共管理由注重过程转向注重结果,这无疑是合理的,但关键是如何实现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的统一,以保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综上所述,由最早从企业管理中提炼出的“管理”内涵,运用到行政管理直至公共管理中,这中间是有质的差别的。它们分别作为“管理”类的分支有其共性的一面,但因各自研究对象上的差别,又各有其个性的一面。对企业管理来讲,管理主体认为企业目标十分清楚,那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而更多地着力于提高效率上,集中要解决的是资源如何有效配置,人们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环节上,这是一种过程管理。对公共管理来说,其目标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除了要掌握好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环节外,还要认真履行公共责任,用好公共权力,提倡公共道德;解决资源配置中的矛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社会问题,如何增进公共利益并能公平地分配,所以公共管理既要讲过程管理,又要讲结果管理。也许有人会问,以上所讨论的“公共管理”的内容在“行政管理”中不是被人讨论过码?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我们的回答很简单:那就是管理主体不同。也许还会有人问,专家们不是把管理主体从狭义行政管理外推到广义行政管理领域,包括企业中的行政活动,这中间又有什么差别?我们的回答也很简单:公共管理的本质集中体现于公共利益上。除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有企业外,多数企业管理的本质是追求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并不等于公共利益,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别就在一个“公”字上。我们认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活动中的“行政管理”不属于公共管理范畴,即使它们部分地承担了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责任,即使它们在管理活动中也有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事关全局和全过程的项目需要做,因为对这些项目的研究是属于“一般管理”而不是“公共管理”的事。需要指出,不以营利为目的是区分企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关键还要看组织活动的宗旨,在根本上是否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一个组织、小团体或者非正式组织,甚至家庭也常常有共同利益存在,但这些共同利益绝不是社会的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①(11)(17)夏书章.现代公共管理导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导言”,7(2),3.

②(12)(14)(18)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37,39,34.

③季明明.当代公共行政的改革实践与公共管理学的崛起[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3):5.

④⑤詹中原.新公共管理[M].台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1,10(5).

⑥OwenE.Hughes,PublicManagement&Administration,TheMacmillanPressLTD,1994,58.

⑦⑧⑨黄荣护.公共管理[M].台湾: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20,24(2),31.

⑩DavidG.Mathiasen,TheNewPublicManagementanditsCritics,InternationalPublicManagementJournal,1999,No.2,92.

(13)(15)(16)(19)张良等.公共管理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5,49,15(4),21.

(20)李长武.近代西方管理思想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53.

综合评述范文篇4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启示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专家学者正在研究公共管理问题,比如厦门大学陈振明教授在他主编的《公共管理学》一书中介绍了西方政府管理(行政学)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所出现的三次范式转换,即从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再到新公共管理学的三次重大突破。②国家行政学院季明明教授在“当代公共行政的改革实践与公共管理学的崛起”一文中也指出,当代“再造政府”的行政改革浪潮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体系,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崛起作了铺垫;公共行政、公共事务、公共政策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的三大支柱。③综合上述两位专家的看法及其他国内相关文献,应该说在对公共管理尤其是公共管理的讨论中,有两点看法是共同的。

1.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出现与各国行政改革的浪潮是密不可分的,它有力地推动了“重塑政府运动”。在凯恩斯理论的影响下,当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市场并获得巨大成功时,与“市场失灵”相伴随的“政府失灵”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一方面政府对社会、市场的管理,不仅使政府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成为“万能政府”,而且政府对外管理的实际效率也很低,在不少方面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政府中官僚机构膨胀,效率低下,财政支出扩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要求政府进行改革。人们在“实用主义”、“小政府意识形态”、“商业动力化”④等思潮的影响下,要求政府把公共事务特别是公共物品(服务)民营化;推进社区主义,建立理想的政府、市场、社区三足鼎立的公民社会;加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发展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用企业精神再造政府,把企业管理中的组织文化注入到政府组织中,提高政府部门的竞争力。

在全社会和学术界都在反省政府的角色与作用时,英、美、新西兰等国政府掀起了一股大力推进行政改革的浪潮。在英国,从撒切尔政府起就不断提出了一系列坚持市场取向、减少政府干预的行政改革方案。从“阶段革新计划”到“公民宪章运动”,在民营化、公私竞争与融合、公共部门引进私人企业的管理机制、承诺公共服务的内容与标准、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等问题上,英国的行政改革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当然,这种改革被不少人称之为“宁静的革命”。八十年代初,美国的里根政府发动了一场大规模地放松甚至废除政府管制的变革运动,并由此设计了一种使政府官员不仅对管理过程而且要对管理结果负责的新体制。克林顿政府继续推进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提出了若干重塑政府的原则与措施,如把竞争机制引入政府机构,大力降低行政成本,建立“顾客导向”的管理服务体系,以企业精神重塑政府,使政府机构成为“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在这场全球化的行政改革浪潮中,新西兰的改革十分激进,因而它备受人们的关注。新西兰的政府再造运动的主要做法是:政府将那些具有商业性的职能与可以开展竞争的服务,从公共部门中分离出来;财务报告、预算、拨款等均需要考虑绩效;在政府部门中区分决策与执行两种不同功能;按契约中规定的竞争原则,在政府部门的部长与执行官之间,签定“绩效协议”、“采购协议”等,强化各自的职能。⑤

西方国家,特别是OECD国家的行政改革及其政府再造运动,为新公共管理的兴起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背景。“新公共管理被学者冠以各种不同的名称(如‘经理主义’、‘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以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等),这反映了人们对正在发生的行政改革的不同看法。尽管如此,但他们确实存在着某些共识:从传统公共行政关注管理过程中的效率转变到极大地关注管理结果以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⑥

2.公共管理研究,特别是新公共管理学是在公共行政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本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批判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越来越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新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与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行政学一反以往过于重视效率的价值观,在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目标中加入了“社会公平”,围绕着“分权”、“参与”、“沟通”等民主行政中的若干问题一直展开讨论。同时,他们反对文官中立,认为在不平等竞争中,这种角色本质上是欺负弱势群体的帮凶。⑦政策科学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针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过于重视官僚制理论,以及把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割裂开来等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明确地提出了要对政策制定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即从政策问题构建到政策方案制定,从政策执行到政策评估全面展开讨论,并提出要改善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公共选择理论以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为出发点,证明市场是最有效的机制,因而需要减少政府的管理职能,把一部分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通过市场来提供。总之,新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公共选择学派都从学科建设方面,有力地批判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为它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一定新的理论依据。然而由于各自的弱点与缺点,它们并没有完全获得预想结果。

七十年代美国有许多企业管理学院将研究范围由企业内部管理扩展到外部的社会管理,产生了被人们称之“企业管理型”的公共管理模式。它不同于那种“政策科学型”的公共管理模式,而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认为公、私部门的管理实质上并无大的差异,企业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完全可以运用到公共部门。人们为了统一这两种模式,因而就诞生了新公共管理学这个学科。⑧尽管人们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问题仍缺乏完全共识,但象早期那样,用“公共管理”一词简单代替“公共行政”,或者视“新公共管理学”也如“政策科学”那样为“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等看法,不可能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

二、中外学者对公共管理基本模式的理解

应该说,国外对公共管理学模式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把公共管理的实质内涵定义为政策分析、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对外关系。也有人把公共管理界定为政治管理、资源管理与方案管理。⑨OECD公共管理委员会对“公共管理”的看法是:它更倾向于从效率、有效性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来关注结果;高度集权的科层结构已为分权式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体制下,不仅关于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的决策更强调后者,而且也为民众和利益集团的反馈限定了范围;它能灵活地获得替代直接管制的可行方案,这些方案可能带来以低成本为基础的更有效的政策结果;它极大地关注由公共部门所直接提供的服务效率,包括在公共部门内部和公共部门之间营建竞争性环境;它强化了公共核心部门的战略能力,以指导政府的变革,并允许政府自动地、有弹性地、以最低成本对外部变化和各种利益需求作出反应。⑩

我国大陆学者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文章还是以介绍国外研究的现状为主。我们能看到的有关公共管理的专著有三本,其中之一是我国行政学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夏书章先生的新作《现代公共管理概论》(2000年)。其他两本是陈振明教授主编的《公共管理学》(1999年)和张良教授等所著的《公共管理导论》(1997年)。下面我们仅就公共管理的定义、公共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等四个方面,从他们的著作中摘录出有关内容供讨论。

1.公共管理(学)的界定

只限于指政府工作的狭义公共管理(也是狭义的行政管理),而不限于指政府工作的广义公共管理(也是广义的行政管理),如公共事业和所有其他非政府部门、单位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其实企业内部也有行政管理)都不得越过其所管辖的范围和事项。(夏书章)(1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主要是政府)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的学问。(陈振明)(12)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采取各种方式对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张良)(13)

2.公共管理主体

传统的行政学把行政的研究范围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上。尽管它们是研究的核心主体,但公共管理学不仅明确地将其他国家机关(立法、司法机关等)当作研究对象,而且也把其他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纳入其研究范围。(陈振明)(14)从公共管理的定义看,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对政府可作广义理解。它不仅指包括了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构的广义政府,而且还涉及执政党的机构。(张良)(15)

3.公共管理的客体

公共管理的客体:社会问题、公共项目、公共财产和资源。社会问题是那些只有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需要解决的问题。公共项目是最直接的可见对象。公共财产和资源主要包括公共设施、公共物品和产品、公共信息资源、社会人力资源、公有企业和公司。(张良)(16)

4.公共管理的职能

任何一个团体、单位、部门都有大体相同或相似的、关系全局和全过程的工作项目,如决策、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协调、监督、财务等等。(夏书章)(17)公共管理从属于一般的管理过程,更多地是一种政治过程,其公共性与政治性的特征十分明显,同样它要具备决策、计划、沟通、协调等基本环节。(陈振明)(18)公共管理是一个由问题确立、解决方案的提出到决策实施和效果评估这样一个基本过程。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是公共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张良)(19)

三、评述

几乎所有国内外学者都承认,新公共管理学的发展是在国外行政改革的实践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中诞生的。它的产生为完善政府管理提供更有力的理论基础。尽管有人把它称之为公共行政学的分支或者公共行政学的新范式,但它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行政学。

关于公共管理活动的范围界定,有些学者把它确定为在政府(广义或狭义)内;有些学者则把它从政府组织外推到其他公共组织;还有些学者把它再外推到除政府组织外的其他团体、单位,包括企业在内。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关系全局和全过程的事。这样,狭义的公共管理就是狭义的行政管理,广义的公共管理就是广义的行政管理。

与公共管理活动范围相联系的就是公共管理主体问题。对此国外相当多学者仍然认为政府是唯一主体,而国内学者多数都认为是政府以及相关的公共组织。

因为公共管理实质上是一种管理,所以为了能全面地了解公共管理产生的来龙去脉,十分有必要重温“管理”提出的背景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早期,商业经济的发展与生产的社会化,使企业逐步成为社会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一方面竞争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资本家把追逐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唯一的目标。那时人们关注的管理实质上是企业管理,而企业管理的本质是以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来实现目标和任务。这就是说管理,具体到企业管理,它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效率,即利润最大化。这自然需要研究效率问题。泰勒对这问题的阐述可能更加露骨:“在科学管理上,劳资双方在思想要发生大的革命,这就是双方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盈余的分配上,不再把盈余分配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们要将注意力转向盈利增加的数量上,使盈利增加到如何分配盈余的争论成为不必要。通过共同努力就能创造比过去大得多的盈余。”(20)泰勒正是通过他提出的科学管理,以此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在提高效率的做法上,法约尔在一定程度上比泰勒高明一点。他认为实现管理的高效,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也就是人们通常提到的五大职能;并把企业管理中这些理论又进一步地推广到一般管理上,自然也包括政府管理。这就形成了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科学管理时期。

这种讲效率并以效率为中心,强调整个管理过程都围绕着效率的思想,几乎影响了管理学发展中的全部内容,因而就产生了国内外绝大多数管理学家对管理的定义:管理可看成是这样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使得人的努力和物资资源能有效地配置,并实现某个目标。(雷恩)(21)每当人们联合起来去实现某一个目标时,他们就创造了一个组织,它有潜力完成任何一个独立所不能完成的工作。组织的成功与否在于它能否有效地获得使用各种资源来达到特定目标。联合并指导使用资源的工作叫管理,是刚刚提到的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戴维·R·汉普顿)(22)

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把“管理”看成是围绕实现目标的过程,旨在提高效率。为此,人们需要利用计划、组织、控制、激励等手段。这种定义一直在西方管理学思想史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至于我们国内的绝大多数管理科学著作,差不多对“管理”也都是这样定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23)这种从企业管理总结出来的管理思想,在向其他领域外推时,始终都强调以下几点:1.管理的目标是既定的。2.管理是一个过程。3.管理是为了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4.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是计划、组织、控制和激励等。

人们自然会想到,公共领域中的管理包括政府部门的管理,显然与企业管理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多在“公共”二字上。公共组织中的目标与企业目标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不同的。公共目标也考虑“效率”因素,但同时还必须考虑“公平”因素。后者在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中不仅不可能提到,就是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也很少考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公共行政学才独树一帜地把社会公平放在显赫的位置上。这个学派的努力虽没有产生预想的结果,但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是值得人们在公共管理研究中认真思考的。

企业管理认为,只要在生产过程中把各种资源协调好就能够实现所获取的目标最大化,所以管理的客体主要是资源。而公共管理所面临的往往是社会问题,因而管理不会简单地都表现在资源的协调上。社会问题一旦成为公共管理问题,它就是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这种从问题出发,以制定与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中心,并需要评价执行效果好坏的思路,正好与公共政策研究的基本思想是相同的,难怪有人说公共管理可视为一种政策管理。

企业管理为了效率,为了有效地配置资源,其实现手段或者叫做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控制、激励。毫无疑问,公共管理的有效性也与这些职能相关。但前面已经提到,公共管理不仅要注意到效率问题,而且要研究公平问题,以及与此联系密切的公共责任、公共权力、公共道德、公共文化等。

企业管理目标因为非常明确,所以人们往往更多地注意过程管理。而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效率和公平,这既要关注过程又要关注结果。西方从事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很多学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对结果管理进行研究的意义。公共管理由注重过程转向注重结果,这无疑是合理的,但关键是如何实现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的统一,以保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综上所述,由最早从企业管理中提炼出的“管理”内涵,运用到行政管理直至公共管理中,这中间是有质的差别的。它们分别作为“管理”类的分支有其共性的一面,但因各自研究对象上的差别,又各有其个性的一面。对企业管理来讲,管理主体认为企业目标十分清楚,那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而更多地着力于提高效率上,集中要解决的是资源如何有效配置,人们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环节上,这是一种过程管理。对公共管理来说,其目标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除了要掌握好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环节外,还要认真履行公共责任,用好公共权力,提倡公共道德;解决资源配置中的矛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社会问题,如何增进公共利益并能公平地分配,所以公共管理既要讲过程管理,又要讲结果管理。也许有人会问,以上所讨论的“公共管理”的内容在“行政管理”中不是被人讨论过码?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我们的回答很简单:那就是管理主体不同。也许还会有人问,专家们不是把管理主体从狭义行政管理外推到广义行政管理领域,包括企业中的行政活动,这中间又有什么差别?我们的回答也很简单:公共管理的本质集中体现于公共利益上。除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有企业外,多数企业管理的本质是追求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并不等于公共利益,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别就在一个“公”字上。我们认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活动中的“行政管理”不属于公共管理范畴,即使它们部分地承担了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责任,即使它们在管理活动中也有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事关全局和全过程的项目需要做,因为对这些项目的研究是属于“一般管理”而不是“公共管理”的事。需要指出,不以营利为目的是区分企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关键还要看组织活动的宗旨,在根本上是否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一个组织、小团体或者非正式组织,甚至家庭也常常有共同利益存在,但这些共同利益绝不是社会的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①(11)(17)夏书章.现代公共管理导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导言”,7(2),3.

②(12)(14)(18)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37,39,34.

③季明明.当代公共行政的改革实践与公共管理学的崛起[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3):5.

④⑤詹中原.新公共管理[M].台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1,10(5).

⑥OwenE.Hughes,PublicManagement&Administration,TheMacmillanPressLTD,1994,58.

⑦⑧⑨黄荣护.公共管理[M].台湾: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20,24(2),31.

⑩DavidG.Mathiasen,TheNewPublicManagementanditsCritics,InternationalPublicManagementJournal,1999,No.2,92.

(13)(15)(16)(19)张良等.公共管理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5,49,15(4),21.

(20)李长武.近代西方管理思想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53.

综合评述范文篇5

关键词:评述;实践;案例法学

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有正确的掌握法律学习技巧,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涯中与时俱进,走在法律工作的最前沿。由于法学教育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仅仅强调法律理论教学,往往会造成理论过时及实践脱节等教学问题。在我国法学领域很早就启动了案例教学,一些学者也为此编撰了系统的案例教学资料。法学教学中的“案例反应速度”越来越快。然而,对于何谓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到底是理论教学抑或实践教学,以及法学教育是否应以案例教学为主体等问题,即便在盛行案例教学的国家,也并非毫无争议。不过,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即使在以综合性大学为基础的专业法学院。案例运用也仍处于初级阶段案例主要被用来解释或论证理论判断。或者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阅读材料。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学尚未进入“以案例为中心”的案例式教学阶段。充其量是处于“运用了案例的理论教学阶段”。对于笔者一直讲授的法律硕士教育而言,由于法律硕士主要是为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而开设的,如何使其教学特点凸显实务性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但在这几年法律硕士实践课程的讲授中,笔者认为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系统思维并没有很大效果。因此,在课堂中,探索性开展了案例评述教学方法。现根据教学体会和经验对其相关问题阐述如下。

一、传统案例教学法的不足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由教师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案例环境之中,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自身所学所见,去发现和分析问题,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最终达到增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目的①。案例教学在法学课堂中极为常见,但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存在很多问题。

(一)案例教学等同于用法条分析案件。往往在老师讲过一些法规条文之后,找出适合于这个法条情景的案例给同学们分析。这种案例教学方法其实就等于通过实例来讲解法条。其意义在于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法条的具体应用。但对案例之外的其他法学理论和各理论之间的相互联系则认知不足,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把握,导致学生难以形成缜密而严谨的法律逻辑思维,不利于系统掌握法律概念、原理和基本体系,从而造成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关要求严重脱节。

(二)传统案例教学都没有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限制和束缚。比如,合同法的课程中只针对有关合同的案例进行讲解,刑事诉讼法课程中只适用刑事办案程序方面的案例,行政法课程只使用行政违法的案例。甚至在某一课程中的总则和分则部分、不同章节部分,也使用的是不同的案例。正如有学者所言,传统上案例教学限于本学科问题,从学科划分角度看是有合理性和必要性的,但它的弊端在于割裂了学生对实体法和程序法以及案件整体的全面理解和把握,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是不利的。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学生往往对某个理论知识理解清楚了,而遇到综合情况时就不知所措。究其原因,是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割裂了案例教学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三)案例教学方法没有真正实现学生主导。在传统的案例教学中,教师通常的做法是讲解案例内容,然后指出其该适用什么法条进行分析。学生参与的部分最多不过之找出该案例与哪一法条的适用有关。学生参与度较低。

二、案例评述课的起源

案例教学起源于英美法,大陆法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实例研习。英美法系国家,各大学法学院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基本目标,从学生刚进校学习时就以具体的案例为学习内容,并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分析逐步形成和加强法律意识,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完成学生的法律训练。所以,英美法系国家在法学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案例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法。针对传统案例教学法的不足,如何避免现有案例教学方法的困境,透过案例材料指导学生发展其实证思维能力和理论响应力,增强其理论发现能力,应是案例评述课程的主要目标。因此,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本质上与案例教学法相同,就是通过具有经验的法学教师的引导,讲授如何讲法律运用于实践当中。但不同于传统案例教学方法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到作为一个法律执业者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式;并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和研判,将所学习的法律知识加以运用。笔者认为,我们的案例评述课程也应该借鉴英美的做法,从“小切口”入手,引导学生懂得“大道理”。不过,由于英美属于判例法国家,如果结合我国法学体系和教学背景,开设案例评课程就显得尤其重要。值得庆幸的是,最高院开展的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际案例。在课程设计中,合理运用裁判文书网,引导学生搜集同类型案件,分析法官判决意见就具有了坚实的资源。

三、案例评述课程的优势

为了避免案例评述课程沦为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必须对案例评述课的特点有充分了解。一般认为,案例评述课程的优势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与传统案例教学相比,案例评述课强调在注重系统化的理论素质的培养基础上,注重实践性的应用能力的训练。通过典型案例进行评述,目的不是局限于对该案例的分析与解决,而应重在通过了解和掌握分析解决案例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非典型事物与事理,并进而能够解决普遍的问题。这是探讨新型案例教学方法的方向和目标。

2.课堂讨论随时随地可能展开。由于案例评述课经常会提出各种问题,涉及到程序法和实体法的许多规定,而如何理解这些制度,以及这些制度究竟应如何运用都可能需要进行讨论,由同学们积极发言,阐述观点。因此,案例评述课一定是学生主导课堂,教师的角色主要在于引导和规范教学环境。

3.案例评述课突破了单一的学科设置。事实上,每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案例都可能涉及到不同学科的知识,案例评述课可以针对实际案例中的程序法、实体问题进行充分展开,不局限于单一学科,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案例远远比书本中的理论更复杂,从而通过案例评述课程更好培养系统思维。由此可见,案例评述课却不同于案例教学方法,它作为一门独立开设的课程,侧重于教会学生一种研究方法,同时通过该研究方法对学生进行理论思维训练。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案例评述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因此对其教学要求也相对比较多。笔者认为,在实施案例评述课程中,需要具备的条件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1.计算机教室。由于案例评述需要对已有案例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进行分析,之后再分析法院判决。因此,完备的网络教室是必须的。网络教室需要为每一位同学配备可以上网的电脑,通过裁判文书网查到相关法律文书。

2.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能够随时展示同学们在案例评述课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需要同学们随时展示观点,并写出来给大家讨论,因此一个多媒体教学设备也是必须的。

3.更充分的时间。案例评述课的时间比简单的案例教学课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基本上,对一个案例进行完整的分析,至少需要涉及当事人是否适格、诉答是否合理合法、判决书说理是否充分透彻等几个方面。一个完整的案例评述至少需要两次课时间。因此,在进行该课程时,需要老师合理规划上课时间。

四、案例评述课的个案评述演示案例

案例评述课的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将某一案例交给学生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类似案例以及法官意见对本案进行评述。致力于深化学生法律思维,同时案例评述课可以避免使案例教学成为佐证理论判断的工具。目前我们进行的案例评述课由于仅处于探索中,因此也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第一步,选取案例。由于目前我国已经确立了比较完善的裁判文书上网制度,因此,选取案件的自愿相对丰富。不过,在选取案件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判决书说理部分过于简单,与美国、德国等国家案例教学对判决书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而这些又非短期内能够予以解决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能通过律师或法院所找到个案全过程材料,判决说理部分过于简单的问题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弥补。当然,其中若涉及个人隐私问题,就需要在课堂上加以注意。

第二步,分析程序法上的相关问题。一般是结合原案诉讼请求和答辩意见先进行分析,即由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对当事人的诉答进行分析。这部分分析的内容包括当事人是否适格,诉答是否合法合理。这部分的研讨,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根据个案如何正确提出诉讼请求和答辩,进一步掌握诉讼请求概念的特点、表达和特点。同时,由于诉讼求的提出通常需要结合相关实体法进行,这样,同学们在掌握的民事诉讼程序法中相关概念的同时,也通过个案更好掌握了相关实体法知识。例如,在分析一起因婚外情引起的离婚诉讼赔偿案件中,由于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包含了对第三者提起损害配偶权的赔偿。在分析该案诉讼请求时,首先要求同学们对原告提出的诉求进行分析,从程序法角度,分析其是否满足了诉讼请求明确、具体的要求;当事人是否正当。同时从实体法角度,分析其诉求是否合乎法理。然后就有同学在讨论中提出,原告在该案中对第三者提出侵害配偶权的损害赔偿是不妥当的。因为根据婚姻法的的规定,离婚损害赔偿的被告只能是配偶一方,而不能是婚姻关系之外的第三人。在此基础上,逼着引导同学们讨论了当事人和正当当事人的概念和区别;继而去分析了《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中关于离婚损害赔偿的先关规定。如此,通过这个具体案例,同学们感觉到所学收获非常大,对相关概念和制度的理解非常深入了。

第三步,分析法院裁判文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要挑选通过两级法院审判的案件进行评析。在许多法院裁判文书中,存在说理不充分的情况,具体体现在“本院认为”部分的论述不够细致,心证形成过程的公开不够全面彻底。在对所选取得裁判文书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首先细致讲解了自由心证的概念、心证公开的具体内容,司法裁判文书改革的相关措施和实践意义。然后让同学们情景带入,分析如果自己作为当事人,对法院的裁判文书说理有何异议,并当即把这些异议的理由阐述出来。

第四步,是教师点评总结阶段。案例评述结束后,教师应进行点评和总结。这实质上是对法学知识的系统化整理工作,保证法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是十分必要的。在点评总结时,教师应将案例中涉及的法学概念和原理与分析案例相结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法学理论,帮助学生找到分析案例的切入点和关键问题之所在,熟练运用法学理论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的疑问耐心地讲中的观点、理由、分析、结论以及表达技巧等进行综合的评价和指导。

第五步,完成案例评述课的总结。案例评述。案例评述课程的结课方式应该是是教师将某一案例交给学生,让学生结合所学所分析和讨论的全部内容书写案例评述。其内容应包含对诉答的分析、对类似案例以及法官意见的分析、对本案法院判决进行评述。通过案例评述的行文结构,一般包括:引文、案件事实、类似案件判决比较、法官意见、法理分析以及结论。在相关案件判决比较部分,学生需要案件判决结果差异背后的原因加以研究和考量。在法官意见部分,学生要了解法官对于案件的分析思路、法官之间的焦点分歧以及法官运用案例的过程。在法理分析方面,学生要通过对法律价值或法律原则方面的阐述,深化法律思维。

[注释]

①张红梅.案例分析法在保险教学中的应用.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5.

②杨海涛.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改革探析.钦州学院学报,2014(1).

③王泽鉴.法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法学,2013(4).

综合评述范文篇6

关键词:科学供暖;节能减排;气象服务

1引言

为适应社会对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预报服务正在向精细化方向发展[1],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正在全社会构建和完善[2],气象部门正在利用高科技设备,快速及时地把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等气象服务综合信息传播到社会各个领域,帮助政府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把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3]。本文提出了利用阜新专业气象服务业务工作平台现代化手段,通过提供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用于阜新市冬季科学有效供暖,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用户需求调研

为了充分利用气象现代化技术开发供暖服务新产品,确保产品制作准确及时,克服过去人工查算、统计、绘图效率低且易出错的弊端,提高工作效率,为供暖公司提供切实所需的气象服务产品。2014年8月,笔者同其他科技人员一同走访了市供暖公司,征求了对方的意见和要求。根据供热公司的要求,参与了阜新专业气象服务业务工作平台的开发、研制.平台中供暖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供暖期间(10月21日~3月31日)每周制作未来一周天气预报,并投入业务使用。旬初制作上旬逐日平均气温,月初制作上月气象条件评述并附有温度曲线图;二是供暖期结束后(4月10日前)制作本采暖期的气象条件评述,并配有本采暖期与上一年采暖期的日平均气温对比曲线图。

3服务产品制作与

3.1未来一周天气预报制作

每周一制作、未来一周天气预报。首先利用平台拷贝由市气象台的阜新未来7d天气预报报文文件,对其进行解码、显示。再利用T639、欧洲、日本等数值预报产品对接收的预报进行合理订正,编辑、制作最终阜新未来一周天气趋势和天气、风向风速、最高最低气温要素预报产品,按双方约定的方式(暂时采用传真方式)提供给供暖部门。

3.2前期气象条件评述制作

为供暖公司提供的前期气象条件评述服务产品包括:每月初制作和上个月配有日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的阜新市气象条件评述,4月10日前制作本采暖期的气象条件评述,并配有本采暖期与上一年采暖期的日平均气温对比曲线图。

3.2.1温度变化曲线绘制、保存

利用平台提供的曲线绘制功能完成前期日平均气温变化曲线的绘制。画线界面给出了“温度变化曲线”(按钮1)、“温度对比变化曲线”(按钮2)二个选项,按钮1用于上个月日平均气温变化曲线绘制,按钮2用于本采暖期与上一年采暖期的日平均气温对比曲线的绘制。当选择按钮1时,曲线1选项框自动置为实显活动状态,可选择曲线绘制的起始日期,执行“【生成】曲线图”命令,程序将自动画出曲线共浏览校对。确认无误后,执行“【保存】曲线图”命令,保存曲线图留作备用。当选择按钮2时,曲线1、曲线2选项框均被自动置为实显活动状态,可选择二条曲线绘制的起始日期,绘制本采暖期与上一年采暖期的日平均气温对比曲线,生成、保存方法与上个月日平均气温变化曲线操作相同。

3.2.2前期气象条件评述服务产品制作

上个月气象条件评述产品主要包括:分别从月、月中各旬角度,将上月的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与前一年和多年(30年)同期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进行对比分析,给出评价结果,并附有月日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供暖期气象条件评述产品(图6)主要包括:分别从本供暖期、逐月角度,将本供暖期的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与前一供暖期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进行对比分析,给出评价结果,并附有本采暖期与上一年采暖期的日平均气温对比曲线图。

4结语

利用阜新专业气象服务业务工作平台,共为供暖部门制作冬季供暖期间气象服务产品50多期,既实现了科学供暖、节能减排,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确保了为用户所提供的气象数据资料的精准性,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王秀丽 孙宝利 单位:辽宁省阜新市气象局

参考文献:

[1]张继赢,费杰,邢宇航,等.基于数值产品乡镇天气预报方法研究与应用[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7,23(1):22.

综合评述范文篇7

(一)文献评述的类型

综述和述评统称为文献述评,是对某时期某学科或某专题所发表的原始文献中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综述和评论,主要特点就是“述”和“评”,由于两者的重点、程度和水平上的不同,而有综述和述评之分。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述评又称专题述评。

(二)专题述评与文献综述的区别

1、专题述评是对某学术专题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说、评论、展望和预测,因此对作者的素质要求较高,一般由专家或学科领头人撰写,故又称“专家述评”;文献综述是根据科研、教学和医疗的需要,围绕某一学术专题,收集某时期内的有关文献资料予以加工整理而成的综合性文献。

2、专题述评的重点在“评”,包括对专题研究状况的评价、展望、预测和建议,而“述“只是“概述”,处于次要地位,是评论的辅垫,不强调面面俱到,更不要材料罗列;文献综述则重点在“述”,因本身就是经过加工的二次文献,因此讲究材料详实,有检索价值。文献综述有多种类型,大致可分为文摘性综述和分析性综述两种。文摘性综述又称综合文摘,是对原始文献进行客观地综合性摘述,以提供详尽的资料为目的,不掺杂撰写者本人的观点,由读者对综述的内容作出判断;分析性综述,它通过对原始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后表达作者的意见和见解,既有回顾又有瞻望,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提炼新思路、新方法。

二、医学文献评述的撰写方法

(一)基本结构

1、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包括文题、署名、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索引等部分。具有强调文献性、时限性、专题性的特性。

2、专题述评的基本结构包括文题、署名、内容提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参考文献等。由于作者多为学科专家和课题带头人,有的期刊在发表此类稿件时,在正文之前、文题和署名之后,常附有作者简介及照片,帮助读者了解作者,增强文章权威性。

(二)基本步骤与方法

1、选择合适的题材;

2、广泛搜集和阅读资料;

3、构思和拟定写作提纲。

(三)注意事项

1、文献综述

(1)文题,一般由文献引用、时限、综述主题加文体标志性词语组成。如《十年来消化性溃疡治疗进展综述》,“十年来”为综述时限,“消化性溃疡治疗进展”为综述主题,“综述”为文体标志性词语。但有时可省去标志性词语和时限,采用“近况”、“进展”、“概况”等模糊词语,多属研究历史不长的课题或泛指近几年的情况。

(2)贵在资料详实,如遗漏太多尤其是权威性资料,则降低了综述的价值。因此,详尽占有文献资料是先决条件。

(3)尽可能引用一次文献,经过加工的二、三次文献往往带有加工者的主观倾向,可靠性大大降低。

(4)篇幅不宜太长,一般3000-5000字。

2、专题述评

(1)文题拟法基本是课题主词语(学术专题)加文体标志性词语。如《近十年中风病研究述评》,《血证研究述评》、《中医内科急症的治疗和研究》。也可省略标志性词语,而以“展望”、“现状”、“未来预测”等词语与主词语搭配而成。

综合评述范文篇8

随着对美术教育的不断探究,我们逐渐认识到,美术学习并非一种单纯的学习形式。它涉及创造美术形式的能力,培养将美术理解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能力。美术欣赏课就可以通过教师在指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理解、想象、正确认识美术作品,认识到各种美术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逐步成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人。欣赏•评述作为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四大学习领域之一,同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欣赏•评述”在保持好原有“欣赏”部分学科特色的基础上,突出了评述行为作为美术欣赏活动有机组成部分的价值。这样的做法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科的人文性质,使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系统性、整体性更强,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突显审美性

“欣赏”不单指观赏美术作品时心情愉悦,更深入的意思应该是通晓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在的含义。审美是美术教育的主题,它贯穿整个教学大纲和全套教材之中,实际上早已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可以说是每课必用。审美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学生自己对美术作品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认知过程的欣赏后加以评述,从建立审美意识到形成审美认识,最后成为审美表现。美术欣赏不能只以教师或书中搬来的、片面的、孤立的观点去统筹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而应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参与评价。曾经我听过一堂美术欣赏课,教师在讲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一字一句都按描述的“达•芬奇用画笔表现了蒙娜丽莎惊人的容貌,那神秘的微笑像谜一般使人永远难忘……”此教法先入为主的将固定的观点强加于学生,无论现代学生是否欣赏“蒙娜丽莎”的神秘,是否喜爱“蒙娜丽莎”的忧伤,都得无条件地接受,都得认为这就是“美”。所以在听课当中我就听到有几位学生窃窃私语:“阴森森的像巫婆”、“没有眉毛有麻风病”、“一脸浮肿……”课堂中的小议立即被老师严厉的眼光所制止。当然学生的个人审美观不一定都是健康的,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

二、找准评述点

“评述”是指对作品的特点、质量、意义的全面评价。这就是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应该给予的评价是全方位、立体、综合式的。即包括作品形式语言的特点,作品隐含的意义,与以往相区别的仍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探究学习,“欣赏”是“评述”的基础,“评述”一定要为“欣赏”服务,这可以理解为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通过教师“演讲”来照本宣科。

三、体现自主性

教师一味讲到底,学生漠然不知所措是欣赏课中经常遭遇到尴尬的局面。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群体,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贯穿课堂当中,以学生的兴趣为抓手,全方位组织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可利用的资源之一,教师的任务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为主。如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在出示欣赏作品后,把观察的时间给几分钟学生,然后让学生尝表述下对作品的初步感觉;接着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刻观察作品,从色调、韵美,思想等方面给学生加上作品的情绪。必要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价,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既发扬了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四、彰显创新能力

综合评述范文篇9

各位来宾,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2003中国大学生广告辩论赛的比赛现场。

这次比赛一共吸引了来自于全国八所著名高校的广告和新闻传播专业的队伍参加,通过四场紧张的预赛,厦门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四支劲旅进入到了半决赛中,今天我们就要再来个一分高下,看看究竟哪个队能最终夺魁?进入到决赛之中?

希望这次比赛能够给众多的广告学子们一次展示口才和综合素质的机会。

希望这四支参赛队伍能够再接再厉、把握机会、超水平发挥。

希望我们的观众朋友能够体验到一次激情与智慧的碰撞。

(几天来各路辩手充分展现了他们的风采,使我们大开了眼界,同时也使我们各位对什么是出色的辩论,什么是优秀的辩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好,现在马上那个就要进行的是半决赛阶段的第一场比赛。

下面我们用热列的掌声有请代表队和代表队双方队员上场。

回到座位,就座

好,现在请双方队员就座。

宣布正反方情况,正反方队员自我介绍,学校和专业简介

今天的正方是代表队,反方是代表队

下面我们首先请正方的同学进行逐一自我介绍:…………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正方的学校和专业背景………

好,下面我们再请反方的同学进行自我介绍:…………

我再来介绍一下正方的学校和专业背景………

看得出来,今天坐在场上的两支队伍都是“过关斩将,志在必得”。

宣布比赛规则

下面我再来宣布一下比赛规则

(比赛规则虽然大家都已经知晓,我现在再来一次重申。)

本次比赛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两场,

上半场是对一个固定辨题的辩论,分为开篇立论、攻辩、攻辨小结、自由辨论、总结陈词五个部分,预赛的辨题已经发到参赛队员的手中。

下半场是对一个广告片段的即兴评述。

总分是300分,上半场占总得分的70%,下半场占30%。

具体的一些比赛规则,我会在每一个环节开始之前予以强调。

介绍评委、评委主任:

现在我向大家特别介绍担任本次比赛评委的是:

担任本次辩论赛评委会主任的是:2003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电视广告中心主任李文明先生

担任评委会副主任的是:

南开大学演讲艺术团总监、团长、南开大学辩论队总教练艾跃进教授

担任本场比赛的点评嘉宾的是:-----------------------

担任本场比赛的其他评委还有:

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院长乔均教授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刘卫兵教授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助理、企业行政管理学教研室主任、

暨南大学辩论队教练:卢文刚老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吴刚教授

宣布辩题、介绍正反方观点:

我们辩论的话题离不开广告,有人说,广告是当今社会最具活力的一门艺术;也有人说,广告是最具影响力的一种营销手段。

在广告中运用了很多的表现手法,比如比较的手法。也有人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运用的不是比较手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有比较的意味和实质。那么在广告中运用比较手法,对广告的效果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辩论的题目。

正方的立场是:在广告中运用比较手法,对广告的效果有利。

反方的立场是:在广告中运用比较手法,对广告的效果有弊。

对这个现象,相信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思考做出不同的回答。

(中国当前广告业是最多使用女性形象的一个行业。“女性化”成为了一种时尚,成了传媒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女性形象深得广告主与广告人的青睐,其中有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内涵

有人认为,广告糟蹋了女性的形象,也有人说:女性因为其形象较男性具可观性和多样性,因此广告商不过是迎合大众的心理,而在广告中多采用女性形象,用不着大惊小怪。)

所以我们今天的辩论题目就是:

广告中使用女性形象,是提升了女性地位,还是贬低了女性地位?

正方的观点是:广告中使用女性形象,提升了女性地位。

反方的观点是:广告中使用女性形象,贬低了女性地位。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辩题。

希望今天的8位辩手在这个问题上也会做出令人信服的论述。

上半场辩论赛:

好,现在我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首先请正方一辩进行开篇立论,注意时间是2分钟,在最后30秒会有铃声提示。(好,有请)(计时开始)

下面请反方一辩进行开篇立论,时间是2分钟,在最后30秒会有铃声提示。

谢谢正方一辩和二辩选手,刚才正反方都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并进行了阐述,接下来我们开始短兵相接,进入到双方的攻辩阶段。

现在我再把攻辩的规则给大家再次重申一下:

攻辩方只能提问,每次只能提一个问题,提问时间不能超过15秒。

答辩方只能回答,不能反问,回答时间不得超过20秒。

我们首先请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攻辩,时间是1分30秒。

下面再请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攻辩,时间也是1分30秒。

下面请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攻辩,时间1分30秒。

下面请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攻辩,时间1分30秒。

好,现在攻辨结束,有请反方一辩进行攻辨小结,时间是1分钟。

下面我们再请正方一辩进行攻辨小结,时间也是1分钟。

好,谢谢双方一辩的攻辨小结。经过正反两方几位代表的攻辨之后,接下来又是他们施展辩才的时刻了。在自由辩论开始之前,我有必要在此重申一下规则。

自由辩论阶段共10分钟,正反方各占5分钟,每一位辩手每次只能向对方提一个问题,不允许连续发问,每一位辩手每次发言最多用时1分钟。一方发言之后,另外一方要马上发言,否则时间照计。

好,现在我宣布自由辩论正式开始。首先请正方同学发言。

(一方蓄势待发,一方老谋深算)

(一方防守兼备,一方滴水不漏)

好,现在我们进行上半场辩论赛的最后一项,双方总结陈词。

(刚才这段自由辩论可谓非常的精彩,而各方的第四位辩手所将要作的总结陈词,往往更是举足轻重。)

首先有请反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3分钟,最后30秒会有铃声提示。

接下来请正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也是3分钟,同样有铃声提示。

(今天这场辩论赛可谓美轮美奂!要取得好成绩还取决于真正地理解和掌握辩题的内涵,)

好,谢谢双方四辩的总结陈词。

刚才我们进行的上半场是一个规定话题的辩论,

下面我们很快要进入到比赛的下半场,就是由大赛组委会提供一个电视广告片,双方选手根据广告片的内容发表即兴评述,评述的观点可以跟上半场自己所持的立场相同、不同、或者没有关联。

我们主要考察辩手们对广告的感受和理解。

下面我们就首先一起来看一看这个广告片,请看大屏幕。

………

好,现在请双方参赛队员退场,给你们5分钟的准备时间。

我们在现场的观众朋友,大家今天是来观摩比赛,比赛是为了拿奖,乘这5分钟的时间,我给大家提供一个锻炼头脑和拿奖的机会,大家也可以对刚才的这个广告片进行评述,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们大赛组委会将会有一分精致的礼品送出。

…………

下半场即兴评述:

好,观众朋友,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2003中国大学生广告辩论赛(预赛)阶段的-------比赛,由--------代表队对---------代表队,

双方在上半场辩论的题目是-------------

现在马上进行的是下半场的比赛。

(比赛的过程十分的精彩。正反双方更是通过你来我往的交锋,充分体现了语言的艺术,辩论的魅力和个人的实力。)

参加我们这次比赛的八支队伍都是全国著名高校的传播或者广告专业的学生,这两个专业都要求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有丰富的实操经验,也就是说要理论联系实际。所以上半场我们考验的是参赛选手的逻辑、推理和快速反应等抽象思维能力,那么下半场我们就要考验他们的鉴赏、评论和分析总结的具象思维能力。

这个即兴评述阶段总共8分钟,双方各用时4分钟,每一位队员最多用时一分钟。

好,下面我们言归正转,根据刚才抽签的结果,

我们首先有请()大学一辩进行即兴评述。

下面再请()大学一辩进行即兴评述。

有请大学二辩进行即兴评述。

有请大学二辩进行即兴评述。

有请大学三辩进行即兴评述。

有请大学三辩进行即兴评述。

有请大学四辩进行即兴评述。

有请大学四辩进行即兴评述。

好,谢谢正方和反方的四位选手。

现在我们参赛选手的比赛内容已经全部进行完毕,

现在请我们的五位评委暂时离席进行评分。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送我们的评委暂时离席)。

趁这个时间我们也让现场的参赛选手和观众朋友们放松一下,大赛组委会为大家提供了一些优秀广告的片段。请大家欣赏。

评委入场、点评

好,观众朋友,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2003中国大学生广告辩论赛半决赛阶段的-------比赛,由--------代表队对---------代表队,

(比赛的过程十分的精彩。正反双方更是通过你来我往的交锋,充分体现了语言的艺术,辩论的魅力和个人的实力。)

现在评委们都已经评判完毕,

下面我们首先要请本场比赛的点评嘉宾------本场比赛进行点评。-------请

宣布比赛结果、优秀辩手、进行公证,预告下一场比赛

谢谢()的精彩点评,可以说高屋建瓴,让我们有一种拨云见月、豁然开朗的感觉。

“丰富的知识底蕴、良好的心理素质再加上运用自如的辩论技巧是取得好成绩的条件。”

从表面上来看,辩论赛仿佛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然而它所引发出来的知识与智慧,特别是辩手们表现出来的个性的风采和整体的青春魅力,我认为都超越了辩论本身。

经过一场纯枪舌剑的战斗,我想现在大家和我一样都在盼望着比赛的结果,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激动和紧张。对这样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真的是难分伯仲。但是比赛总是有输有嬴,我们只能有一个获胜方,所以下面我要宣布比赛的结果:

本场比赛双方的得分情况是:-------------

获胜的队伍是:--------------,恭喜你们。他们将进入两天之后的决赛,希望你们有更出色的表现。

欢笑永远属于胜利者。

同时----------代表队的在场上的出色表现和奋勇拼搏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对他们表示感谢。希望你们不要弃擂,总结经验,扬长补短,避实就虚,今后取得更好的成绩。

经过评委会投票,产生了本场比赛的优秀辩手,他就是:-------------

向这位同学表示祝贺。

好下面,我们再请公证人员对本场比赛的结果进行公证。

综合评述范文篇10

一、讲究序列,提高效率。

学生对作文规律的认识和技能的掌握,遵循着由局部到全局,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的循环往复的认识规律。根据这个认识规律以及“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中学议论文写作也完全可以遵循“由局部到整体”“由浅显到深奥”的序列进行训练。

(一)“由局部到整体”是内容范围逐步扩大的训练序列。

所谓“局部训练”,从内容来看,是单项训练;从篇章来看,是片断作文。如多角度立论、论点的表述、论据的选择等环节的训练。而所谓“整体训练”,则是一种综合性的写作训练,是在局部训练的基础上,对议论文写作从题目的拟定、论点的确立、论据的选择、论证方法的运用,以及合理安排篇章结构的全方位的作文训练。

1.局部训练

局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突破议论文写作中的单个环节。在训练中,要注意诱导学生,使他们通过这一训练能做到举一反三;同时还要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结合他们的思维特点,真正地使学生掌握并熟悉这一环节。比如在训练学生对材料作文多角度立论时,首先应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对整则材料作全面的思维聚焦。其次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尽量开拓思路,扣住材料的本质意义进行多角度立论。最后指导学生揭示出材料的社会价值,作为最佳的立论角度。

例:下面一则材料,可从哪些角度立论?

一位顾客在一家商店闲逛。逛着逛着,她的眼睛突然迸出兴奋的火花。本来不想买东西的她,立刻喊来售货小姐,要买一架德国制的正宗名牌货——斯坦威三角钢琴,标价牌上偏偏少了一个零!这显然是制作标牌的工作人员粗心大意所致。

售货小姐看了标牌有错误,不敢作主,便请来股长,股长了解缘由和真相后也婉言回绝。顾客毫不让步,连部门经理出面斡旋都不为所动。最后总经理出场了。总经理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当场定夺:按标价卖!而且送货上门,免费调音,直到满意为止。

提示:要写好多角度的材料作文,关键是选准最佳角度。这则材料若从顾客角度考虑,可有以下几项立论:“机遇属于敏锐的人”(A);“成功需要据理力争”(B);“如此便宜不该占”(C)。若从制作标牌工作人员的角度,可立论为“粗心大意危害大”(D)。若从总经理的角度,可立论为“错误也是机遇”(E)——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一个商店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法宝,那位总经理将错就错,极其巧妙地为自己商店树立起良好的恪守信誉的形象,给人的启示是极为深刻的。显然,上述五个角度以(E)最佳,(C)项次之,(A)、(B)分别只扣了第一段和第二段材料,(D)项过于肤浅平俗。

通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学生对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论应准确、新颖、有意的原则便有了清晰的认识,并能逐渐熟练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一个好的论点需要有准确可靠、充分典型的材料证明。所以,紧接着可以对学生进行选择论据的训练。选择论据,又涉及到材料的引述、对材料的分析等环节。如果这些环节突破了,论点的表述也就水到渠成并顺理成章了。同时,为下一步的整体训练打下了基础。

2.整体训练

“整体训练”是在局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训练。它是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整地合情合理地表达某种观点的写作训练。这种训练的基础应是局部训练达到一定的程度。目前许多教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大多重视整体训练,而轻视或忽视局部训练。依笔者愚见,中学议论文写作训练,还是按“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为好。其实“整体训练”和“局部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在“整体训练”中不断发现作文的缺陷,从而又不断地进行有重点的局部强化训练,相互推进,达到提高整体写作水平的能力。

由“局部到整体”的序列训练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更广的范围积极进行辩证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力。

(二)“从浅显到深奥”,是内容不断深化的训练序列。

由于“内容”通常指文章表达的宗旨(观点、中心、主题)和所使用的材料,因此“深化训练”实质就是针对前一作的浅显的宗旨、简单的材料,更换成后一作的较深奥的宗旨、较复杂的材料,然后训练。如此进展不断,就形成内容深度上的训练序列。

策动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在于奋力达到一定的目的,序列训练就在于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在学生初写议论文时,教师布置一些较难的题目(或材料),那么,必然会使学生陷入无米可炊又不能不炊的尴尬之中。因此,在学生初写议论文时,教师应布置一些内容浅显而学生熟悉的题目进行训练,逐渐加深。

在培养学生掌握给材料议论文写作技能时,我是按照培养“评述说理─→引申说理─→辩证说理”的能力进行序列训练的,此训练体现文章内容上“由浅显到深奥”的训练序列。

1.评述说理

评述说理,就是根据材料提供某一件事、某一个生活现象、某一种思想言论或某个故事等,联系现实生活讲明道理。评述说理的能力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础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能从议论对象中提炼出正确的观点。

2.引申说理

引申说理,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联想思维能力,是评述说理的进一步深化。它把笔锋指向社会实际,使文章内容扩展,中心突出,涵义加深。引申说理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是联想和想象。

3.辩证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