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8:02:51

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范文篇1

草履蚧雌虫体长7~10mm,红褐色,体被白色腊粉,腹部有横皱褶和纵沟。雄成虫紫红色,体长5~6mm,有前翅1对。

2生活习性

一般1年发生1代,以卵囊在根际附近的土中、草堆下越冬。翌年2月10日左右开始孵化(气候适宜,会提前4~5d),孵化后的若虫仍停留在卵囊中,2月下旬后,随着气温的升高陆续上树,3月中旬开始为害。4月上中旬第1次脱皮,4月下旬至5月初第2次脱皮,雄若虫不再取食,下树寻找疏松土层或砖石缝处结薄茧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雌若虫第3次脱皮与雄虫羽化期一致。5月中下旬为交配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下树入土分泌白色绵状卵囊,在其中产卵并越夏越冬。若虫的取食特点是初龄若虫大部分选择一至二年生嫩枝背部靠芽的下方群居为害,通过2次脱皮后刺吸能力增强,树体幼嫩部均能取食,有些还爬至突出地面的树根部为家。雄若虫下树化蛹和雌成虫下树产卵,均是直接从树上落下,再寻找适宜场所。

3综合防治措施

3.1农业防治

(1)树干扎塑料布或缠塑料胶带阻隔若虫上树法。于若虫上树前(2月10日之前)给树干扎塑料布或缠胶带。将树干环刮老皮至光滑,宽约15~20cm,剪塑料布(新塑料布为佳),用订书机固定环扎于刮皮处,阻隔率可达98%以上;再人工扑杀,效果明显。

(2)树干基部周围培松土诱集雄虫化蛹和雌虫产卵法。以树干基部周围培厚土15~20cm,待雄若虫、雌成虫下树后钻入松土内,扒开后集中消灭。

3.2生物防治

草履蚧的天敌种类很多,如大红瓢虫、红环瓢虫、红点唇瓢虫、草蛉、蚂蚁、鸟类等。天敌是控制草履蚧种群繁殖的重要因素,所以利用天敌不失为防治草履蚧的有效途径,在生产中杨树种植户应当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尽量做到充分保护天敌昆虫和鸟类。

3.3化学防治

(1)树干注干机注药。可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在树干基部周围每隔5cm斜向下呈45°打1孔,深达木质部,选用40%氧化乐果和40%久效磷杀虫剂,春季可用原药,夏季用3倍液(原药对水3倍),然后用湿土封堵注药孔,每隔10~15d防治1次,杀虫效果都在90%以上。

(2)人工打孔注射防治草履蚧。此法的原理与树干注射机注射防治相同,选用氧化乐果或久效磷原液,总的防治效果在90%~98%之间。

(3)药剂涂干防治草履蚧。在若虫孵化上树前(徐州地区2月5日),采取剥皮涂药和直接涂毒环的方法。前者选二至四年生以上杨树,后者选一年生树苗或泡桐等树干较为幼嫩的树。选用40%氧化乐果或40%久效磷杀虫剂原液,或用敌杀死对废机油以1∶100的比例或取废机油1.1kg+石油沥青1kg,加热熬成粘虫胶涂干,宽度为10~15cm,此办法可以结合树干扎塑料布或缠塑料胶带阻隔若虫上树法实施,效果更佳。

(4)农药喷雾法防治草履蚧1~2龄若虫。在草履蚧1~2龄若虫期(徐州地区4月20日之前),可选用50%久效磷1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倍液+2.5%的溴氰菊酯乳油400倍液、狂杀蚧600~800倍液、30%的呋喃丹颗粒剂根施,用药量根据树的大小而定。每隔7~10d喷药1次,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

4总结

(1)对草履蚧的防治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当准确的确定用药时间,选择最佳时机,不仅对天敌危险性最小,还能节约用药成本;②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内吸剂农药;③掌握用药浓度,以保护天敌。

(2)从草履蚧发生规律上看,该虫危害期虽短,但对林木危害程度极大,特别对苏北地区杨树速丰林的生产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3)徐州地区杨树种植户若能高度重视,采取上述综合防治措施,草履蚧是可以得到控制和消灭的。目前,最佳、最为有效的途径是采用阻隔和化学防治相结合,防治效果可以达到98%以上。

参考文献

[1]苗家宇,沙宇.草履蚧的生活习性与防治方法[J].安徽林业,2007(1):35.

[2]孙兴华,胡英强,徐卿,等.杨树草履蚧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的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4(6):42-43.

[3]李召义,孟霞,杨末华.杨树草履蚧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J].河北林业,2008(3):73.

综合防治范文篇2

1草鱼“三病”

1.1赤皮病

病原为萤光极毛杆菌。病鱼体表局部腐烂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鳍基部充血,鳍条间组织破坏,腐烂呈刷状,严重的病鱼,上下颚及鳃盖部分充血,出现块状红斑。全年均可发生,高峰期为4-6月。

1.2草鱼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为鱼害粘球菌。病鱼鳃丝腐烂,鳃盖的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常被腐烂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窗。多数鳃丝尖端组织腐烂,造成鳃丝边缘残缺不全,鳃丝粘附有污泥。我市各地常见。可以造成草鱼大批死亡。通常水温在20℃时,开始出现病鱼,水温25℃-30℃是流行盛期。流行高峰期是5-6月。

1.3肠炎病

病原为肠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轻压腹,肛门流出一种黄色粘液,严重的病鱼肛门处后肠外翻,一提起鱼,肛门就有粘液流出。此病在我市各地流行广,危害大,死亡率高,常与烂鳃病、赤皮病同时发生。发病时间为4-6月。

2草鱼“三病”的综合防治

草鱼的三病常两病或三病同时发生,因此要进行综合防治,内服、外用并施。

2.1草鱼三病的预防措施

2.1.1彻底清塘

彻底清塘包括清整池塘和药物清塘。

(1)清整池塘。每年成鱼出池后,排干池水,挖(冲)去一层池底污泥,经过5-7天阳光暴晒,并加固池坎,防止池塘渗漏。

(2)药物清塘。养鱼池用生石灰彻底清池消毒。每667m2用生石灰100-150kg,先在池底挖几个小凼,将生石灰放入乳化,不待冷却立即遍洒全池,第二天早上用铁耙将塘泥耙动,使石灰与塘泥充分混合,以杀灭淤泥中的病原体及各种生物。

2.1.2水体消毒

在鱼病流行季节来临之前,定期用药物全池泼洒,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具体做法是:

(1)漂白粉。在细菌性鱼病流行季节,每半个月泼洒一次,按每m3用漂白粉1g溶于水中,沿池塘边和食场附近泼洒。

(2)生石灰。泼洒生石灰水对防病、治疗和改善水质都有很好的效果。每667m2平均水深1m,用生石灰25-30kg兑水后全池泼洒。每月泼洒一次,有防治烂鳃病、赤皮病等的效果,同时对池塘水质环境的改善有良好的作用。

2.1.3鱼体消毒

在鱼种下塘前,用15-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30分钟,或用3%-5%的食盐水对浸洗5-15分钟,以杀灭鱼种体表的病原体等。

2.1.4食场消毒

定点投喂的食场周围,常有残渣剩饵在附近的池底中,日积月累,这些残饵一方面由于细菌的作用腐败分解,消耗水中的氧气;另一方面为病原体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很容易引起鱼病的发生。所以在鱼病流行季节,每1-2周在鱼类吃食后,对食场进行一次漂白粉消毒。其方法是:每个食场一次用250g,先将漂白粉溶化在10-15kg水中,然后泼洒到食场水中进行消毒。

在鱼病流行季节,采用挂袋法和挂篓法交替进行食场消毒,这对预防鱼病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其具体做法是:

(1)在食场(台)各边框上悬挂内装100-150g漂白粉的小竹篓,每个食场(台)上挂3-6个,每天更换一次,连挂3天。由于草鱼喜欢在水的上层吃食,因此,竹篓应挂在水表层。漂白粉主要杀灭体表细菌。

(2)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挂袋:在食场(台)悬挂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布袋3个,每周一次,连挂3次,每个袋内装硫酸铜100g、硫酸亚铁40g。

2.1.5注射疫苗

实践证明,注射草鱼三病多联灭活疫苗后,草鱼的成活率可达到85%-95.9%。

2.2草鱼三病的治疗措施

草鱼三病的治疗,需采用外泼消毒液,内服抗菌药饲喂,内、外结合。

2.2.1全池泼洒药物。

漂白粉:按每m3用漂白粉1g溶于水中,全池泼洒;

五倍子:用五倍子煎水后泼洒,使池水成2-4ppm的浓度;

强氯精:用0.3-0.4ppm的强氯精溶液全池泼洒;

生石灰:用生石灰25-30kg/667m2兑水后全池泼洒。

2.2.2内服药饵

大蒜:每100kg鱼用1-2kg,将大蒜捣烂,捣成蒜泥,然后再加入饵料拌合,晾干后投喂,每天一次,连续用3天。大蒜药饵避免阳光照射,应现配现用。

综合防治范文篇3

关键词: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

葡萄是鲁山县栽培面积较大的果树,近年来,由于葡萄生产发展迅速,病虫害的种类随之增多,发生规律也较为复杂。主要病害有白腐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粉病、炭疽病、葡萄黑痘病等[1],主要的害虫有葡萄红蜘蛛、透翅蛾等。现将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以期为有效控制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提供参考。

1农业防治

由于葡萄生长期间高温多雨的气候,极易发生黑痘病、白腐病、霜霉病等。从品种抗病性而言,一般早熟葡萄品种较晚熟葡萄品种抗病,无核葡萄较有核葡萄抗病。鲁山县可选用成熟期较早的雨水红、黑峰、巨玫瑰等抗病性强的葡萄品种。在休眠期结合冬季修剪,剪除并烧毁各种病虫枝、叶、干枯果穗,清除地面落叶、残枝、残果,剥老皮、消灭越冬虫卵和病菌,是解决老果园病(虫)源较多的有效方法,有利于降低越冬病(虫)源基数[2]。葡萄架面枝叶过密,果穗留量太多,通风透光较差,容易发生病虫害。因此,及时绑蔓摘心和疏除副梢,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接近地面的果穗,可用绳子适当高拉,以防病虫危害。结合施基肥深翻,可以将土壤表层的害虫和病菌埋入施肥沟中,以减少病虫来源。并将葡萄植株根部附近土中的虫蛹、虫茧和幼虫挖出来,集中杀死。果园中的残枝落叶和杂草是病菌、害虫越冬和繁殖的场所,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虫危害。葡萄生长前期雨水较多,以清沟排渍为主,特别是幼果快速生长期,过多渍水可引起裂果和病菌滋生;葡萄在生长期间要多施钾肥,施含硫酸钾高浓度复合肥600kg/hm2以上,在葡萄收获后要追施有机肥料和速效氮肥,加强养分积累,有机肥以人粪尿、土渣肥为主。病害发生前对果穗套袋能有效阻止病菌与果穗的接触,是防治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等病害的有效办法。

2物理防治

利用果树病原、害虫对温度、光谱、声响等特异性、反应和耐受能力,杀死或驱避有害生物。在害虫的成虫盛发期,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透翅蛾、吸果夜蛾等害虫的成虫,减少果园卵量,这样既能消灭害虫,又能减少化学农药对葡萄果实的污染。小面积果园还可设置糖醋液诱盆诱杀吸果夜蛾等害虫。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等方面。其特点是对果树和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和有益生物,具有长期控制效果[3]。另外,自然界里天敌昆虫很多,保护利用自然天敌,防治果园中的害虫,也是生物防治的主要环节。

4药剂防治

应用化学农药控制病虫害发生,是目前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手段,也是综合防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目的,要在不同时期确定不同的防治重点,针对不同病虫,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休眠期至萌芽露绿期,以防治越冬病菌、虫卵为主。在冬季修剪后对树木喷1次1∶1∶200石硫合剂;在葡萄芽萌动露绿时,用好破口药,喷1次1.0∶0.5∶200.0的石硫合剂,减少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等多种病菌的菌源。展叶期至花期,以防治黑痘病为主;幼果速生期至硬核期,是多种病害和透翅蛾的重发期,也是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防治重点包括黑痘病、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透翅蛾;浆果着色至完熟期主要防治炭疽病、白粉病、白腐病[4]。防治黑痘病、炭疽病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福星乳油800倍液;防治白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8%的科波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速克灵1000倍液;防治白粉病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喷雾;防治霜霉病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用20%螨死净乳油2000倍液,或8%的阿维菌素乳油6000倍液,或73%的克螨特乳油3000倍液。葡萄病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黑痘病、炭疽病、白腐病等在发病前喷施农药预防[5-8],以后每隔7~10d补喷1次,连续喷2~3次;其他病害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以后每隔7~10d补喷1次,连续喷2~3次。在施药时,交替使用农药品种,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5参考文献

[1]刘金光,张振阳,张合奎.葡萄常见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技术[J].现代园艺,2008(10):32-34.

[2]段罗顺,张书英.葡萄病虫害与综合防治[J].种业导刊,2008(2):28-30.

[3]徐焕禄,王新华,温秀敏.无公害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烟台果树,2008(3):9-10.

[4]贾继霞,杨绍敏,卫红光,等.葡萄病虫害防治研究[J].中国果菜,2009(4):32-33.

[5]丁锦凤.无公害葡萄生产的病虫害防治要点[J].现代农业科学,2006(7):16.

[6]付文君,塔里木,陈勇,等.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3(S1):46.

综合防治范文篇4

笔者认为综合防治的新概念,它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错综复杂的动植物、农作物的耕种和周边环境构成一个生态体系。这里面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支,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体体系的稳定,在关键因素上甚至可一发而动全身,进而影响病虫害种群的消长。

2、综合防治的目的是控制种群数量,使害虫密度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所以不要求进行不必要的防治工作。通常不是使害虫绝灭,有时为使天敌能继续生活繁殖,在今后抑制虫害中发挥作用,在防治时还要有计划留下一部分害虫。

3、各种防治手段如化学防治、天敌利用、抗虫品种、农技措施或昆虫绝育,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限制,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采用多种防治手段,将其有机联系,互相协调补充,才能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所以必须全面考虑,使其对于生态系内外的副作用减至最低。不但要注意它们对防治对象,作物和人畜的影响,还必须考虑到和其它害虫、天敌、益虫和其它生物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综合防治的配套技术是:根据综合防治的原则和当地生态的特点,以作物及新的防治技术进行组装和协调运用。其内容包括:

1、保护利用有益生物,结合农事操作为天敌提供栖息场所,注意合理用药,减少天敌杀伤,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

2、以农业防治为主的预防系统,如有利控制的高产耕种、轮作制度,种植抗(耐)性强的优良品种及其合理的品种布局;培育无病虫的种苗,针对性的种子消毒、土壤处理。

综合防治范文篇5

草履蚧雌虫体长7~10mm,红褐色,体被白色腊粉,腹部有横皱褶和纵沟。雄成虫紫红色,体长5~6mm,有前翅1对。

2生活习性

一般1年发生1代,以卵囊在根际附近的土中、草堆下越冬。翌年2月10日左右开始孵化(气候适宜,会提前4~5d),孵化后的若虫仍停留在卵囊中,2月下旬后,随着气温的升高陆续上树,3月中旬开始为害。4月上中旬第1次脱皮,4月下旬至5月初第2次脱皮,雄若虫不再取食,下树寻找疏松土层或砖石缝处结薄茧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雌若虫第3次脱皮与雄虫羽化期一致。5月中下旬为交配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下树入土分泌白色绵状卵囊,在其中产卵并越夏越冬。若虫的取食特点是初龄若虫大部分选择一至二年生嫩枝背部靠芽的下方群居为害,通过2次脱皮后刺吸能力增强,树体幼嫩部均能取食,有些还爬至突出地面的树根部为家。雄若虫下树化蛹和雌成虫下树产卵,均是直接从树上落下,再寻找适宜场所。

3综合防治措施

3.1农业防治

(1)树干扎塑料布或缠塑料胶带阻隔若虫上树法。于若虫上树前(2月10日之前)给树干扎塑料布或缠胶带。将树干环刮老皮至光滑,宽约15~20cm,剪塑料布(新塑料布为佳),用订书机固定环扎于刮皮处,阻隔率可达98%以上;再人工扑杀,效果明显。

(2)树干基部周围培松土诱集雄虫化蛹和雌虫产卵法。以树干基部周围培厚土15~20cm,待雄若虫、雌成虫下树后钻入松土内,扒开后集中消灭。

3.2生物防治

草履蚧的天敌种类很多,如大红瓢虫、红环瓢虫、红点唇瓢虫、草蛉、蚂蚁、鸟类等。天敌是控制草履蚧种群繁殖的重要因素,所以利用天敌不失为防治草履蚧的有效途径,在生产中杨树种植户应当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尽量做到充分保护天敌昆虫和鸟类。

3.3化学防治

(1)树干注干机注药。可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在树干基部周围每隔5cm斜向下呈45°打1孔,深达木质部,选用40%氧化乐果和40%久效磷杀虫剂,春季可用原药,夏季用3倍液(原药对水3倍),然后用湿土封堵注药孔,每隔10~15d防治1次,杀虫效果都在90%以上。

(2)人工打孔注射防治草履蚧。此法的原理与树干注射机注射防治相同,选用氧化乐果或久效磷原液,总的防治效果在90%~98%之间。

(3)药剂涂干防治草履蚧。在若虫孵化上树前(徐州地区2月5日),采取剥皮涂药和直接涂毒环的方法。前者选二至四年生以上杨树,后者选一年生树苗或泡桐等树干较为幼嫩的树。选用40%氧化乐果或40%久效磷杀虫剂原液,或用敌杀死对废机油以1∶100的比例或取废机油1.1kg+石油沥青1kg,加热熬成粘虫胶涂干,宽度为10~15cm,此办法可以结合树干扎塑料布或缠塑料胶带阻隔若虫上树法实施,效果更佳。

(4)农药喷雾法防治草履蚧1~2龄若虫。在草履蚧1~2龄若虫期(徐州地区4月20日之前),可选用50%久效磷1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倍液+2.5%的溴氰菊酯乳油400倍液、狂杀蚧600~800倍液、30%的呋喃丹颗粒剂根施,用药量根据树的大小而定。每隔7~10d喷药1次,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

4总结

(1)对草履蚧的防治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当准确的确定用药时间,选择最佳时机,不仅对天敌危险性最小,还能节约用药成本;②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内吸剂农药;③掌握用药浓度,以保护天敌。

(2)从草履蚧发生规律上看,该虫危害期虽短,但对林木危害程度极大,特别对苏北地区杨树速丰林的生产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3)徐州地区杨树种植户若能高度重视,采取上述综合防治措施,草履蚧是可以得到控制和消灭的。目前,最佳、最为有效的途径是采用阻隔和化学防治相结合,防治效果可以达到98%以上。

参考文献

[1]苗家宇,沙宇.草履蚧的生活习性与防治方法[J].安徽林业,2007(1):35.

[2]孙兴华,胡英强,徐卿,等.杨树草履蚧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的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4(6):42-43.

[3]李召义,孟霞,杨末华.杨树草履蚧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J].河北林业,2008(3):73.

[4]高存茗,王小纪,张军灵,等.草履蚧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147-150.

[5]黄万涛,徐国彬,王志慧,等.草履蚧的科学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34.

综合防治范文篇6

一、高度重视紧密部署

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办公室、动物疫控中心、动物卫生执法大队、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牧站等相关业务科室骨干人员为实施包虫病综合防治小组,分工到站、责任到人。从该项工作启动至今,我局组织召开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专题会议23次,学习省、州、县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具体事务、明确分工责任、知晓率宣传等内容,借其它职工大会安排包虫病防治工作30余次,局长及其他班子成员多次带队到全县各地牧场、村庄检查犬只驱虫与畜间防控情况。局班子与各乡镇党委政府签订《县农牧和科技局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该书明确了开展包虫病教育宣传、牲畜统计、畜间传染控制、犬只登记驱虫、犬粪无害化处理、配合啮齿类动物防治等详细目标任务及奖惩措施。

二、犬只驱虫管理情况

(一)人员组织

与各乡镇党委、政府包虫病防治工作人员建立qq、手机联系方式,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优化兽医队伍,重组了一支具有一定文化基础、身体健康、责任心强的村兽医队伍,目前全县214名村兽医在农牧和科技局的技术指导、乡镇党委政府管理下,带动群众,群防群控,从事动物疫病免疫接种和包虫病防治犬只“月月驱虫”投药、犬粪无害化处理工作。

(二)技术培训

以老手带新手、骨干带成员,先集中再分散的方式对每年分春秋两期集中半脱产兽医和各乡镇负责老兽医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再由他们带着犬驱虫药回到乡村进行讲解、示范和使用。同时,乡干部在宣讲进程中也对其进行了相应培训。县农牧和科技局利用走牧场农户时机检验培训效果,察看了解犬只驱虫情况,对还没有掌握要领的兽医和群众再及时进行培训宣讲。

(三)犬只驱虫药物与犬粪无害化处理

严格控制犬只数量与管理。2016年完成了1.4145万只拴养犬的“犬犬投药,月月驱虫”,犬粪深埋处理100%;2017年共完成犬只驱虫和犬粪深埋处理14000多犬次。拴养犬的驱虫和犬粪无害化处理达100%;2018年半年来共完成了3.6948万只次的拴养犬的“犬犬投药,月月驱虫”,犬粪深埋处理覆盖率达100%。

(四)防治监测

每年向省、州动物疫控中心采集犬粪样本送检监测,2016年共采集犬样本1060份,病变内脏120份,羊血清600多份;2017年共完成采样送检,羊血清110份,病变内脏60份,犬粪460份;2018年已送检集犬样本150份。

三、畜间防控

目前开展的是羊只间棘球蚴基因工程单位苗免疫接种,2016年完成全县7.2685只羊的免疫接种;屠宰监管牛羊9000多头(只)次,处理各类病变内脏4000多份;2017年共接种包虫病基因工程苗13.5万只次,定点屠宰监测羊203只、牛5200多头,无害化处理病变内脏307份,屠宰检测阳性在5%左右。今年我县上半年已完成了69965只羊的包虫病免疫,目前还我县还无牛羊屠宰出栏,现正在采集羊血清样本100份。

四、草原灭鼠

我县已多年无草原灭鼠项目,没有灭鼠药物。现利用草原灭蝗工作,向牧民进行啮齿类动物疫病防控,加强保护,避免人员感染。

五、下一步工作

1.落实下半年任务。

2.加强兽医及群众培训。

综合防治范文篇7

乡政府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政法、畜牧、卫生、派出所的副乡长为副组长,相关站所和村委会负责人为成员的狂犬病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四个职能组即宣传教育组、人狂犬病防治指导组、犬狂犬病防治指导组和犬只捕杀组。在领导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各职能组的协同配合下,我乡的狂犬病综合防治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实现了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部门协调、各方联动”的要求。

二、加大宣传提高群众的防治意识

(一)乡上召开村“两委”会议3次以会代训125人次,各村分别召小组长会议2次,部分重点区域群众会议3次,接受教育群众4000多人次,有力地增强了地方群众对狂犬病的防治意识。

(二)为加强宣传在重要路段和醒目地方书写永久性宣传标语24条、张贴《××县人民政府关于狂犬病疫点灭犬和疫区防疫的公告》200多余份;

(三)向村民及中小学生发放《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3000余份。

通过大力的宣传,取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防治狂犬病的意识。

三、大力加强狂犬疫苗注射和全力捕杀流浪犬、野犬

从9月10日起,我乡组织兽医站、卫生院、派出所等人员联合开展了狂犬病综合防治工作。

(一)对拴养和圈养的犬只由乡兽医站人员进行了狂犬疫苗注射,目前,已有1824只犬注射了狂犬疫苗;

(二)对被犬咬伤的94个村民由卫生院进行了狂犬疫苗注射,注射率为100%。

(三)派出所出动了警力56余人次,各村组织“两委”班子人员30多余人次对在我乡辖区内的流浪犬和野犬进行捕杀,共捕杀犬只232只,并将其掩埋。

四、存在问题

(一)现在有很少部份村民抱着侥幸的心理,暂时把自己的犬拴养或圈养不主动对犬进行疫苗注射。

(二)由于我乡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利、农户居住分散。群众养犬数量多,对狂犬病的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多困难。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舆论宣传,坚持正确导向,倡导科学、文明养犬,争取广大群众对养犬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综合防治范文篇8

关键词:棉蚜;越冬寄主;消长因素;防治措施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疆棉区棉蚜已成为主要防治对象。在过去20多年中棉蚜出现多次大范围的大发生,给农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究其原因:新疆棉区种植结构单一,作物结构不合理,棉花与其他作物的比例严重失调,造成田间生态脆弱,天敌繁殖空间有限,影响其种群的发展;防治措施以及防治药剂的选择不当,造成棉田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防治效果降低,天敌数量不断下降。现将棉蚜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棉花蚜虫越冬寄主

新疆棉区危害棉花的蚜虫有棉蚜、棉黑蚜、棉长管蚜、拐枣蚜、桃蚜、菜豆蚜。属同翅目,蚜科。棉蚜又名腻虫、蜜虫、油虫、油旱等[1,2]。棉蚜属多食性害虫,已记载的寄主植物有285种,属于75科。第1寄主(又叫越冬寄主)阿拉尔地区棉蚜的越冬场所为居室、温室及塑料大棚内的花卉和蔬菜等。棉蚜主要以孤雌胎生蚜进行同寄主和异寄主不全周期型生活史。尚可在冬季冷藏的石榴、花椒、菊花等寄主产卵越冬进行异寄主全周期型生活史。棉蚜室外寄主如黄金树、石榴、核桃、葡萄等上的棉蚜卵可以越冬进行异寄主全周期型生活史[3,4]。第2寄主(又名侨居寄主)主要为棉花、红麻等锦葵科植物。

2棉蚜消长因素

阿拉尔地区棉蚜群消长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和害虫的天敌昆虫(瓢虫、草蛉、寄生蜂、食蚜蝇)和蜘蛛;人为的不利影响,如乱用杀虫剂,也会导致棉蚜的猖獗发生。年际间影响棉蚜种群消长的主要因素取决于棉蚜发生期间持续高温天气的出现期,天敌的出现期和数量,以及天敌与高温天气单因素或多因素作用。

一般春秋两季棉蚜体色以墨绿色为多,夏季黄色增多。当6月棉田棉蚜有墨绿色和黄色混合发生,则当年棉蚜发生重。当6月上旬棉田有蚜株率10%以下,有翅蚜株率在10%以上;6月中旬有蚜株率30%~50%,有翅株率在30%以上;6月下旬有蚜株率、有翅蚜株率在80%以上时,当年发生重。

在一定基数条件下,4~6月温湿度变化是当年棉蚜发生的重要因素。如果在这个时期气温适宜(多在23~27℃)、天敌数量不大,棉蚜的种群数量迅速增长。25℃种群增长率最高,平均气温高于29℃对棉蚜有抑制作用;气温23~27℃,相对湿度40%~60%,此气候条件为棉蚜个体发育和种群的扩散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适宜温度是棉蚜种群数量剧增的主导因素。因此,做好4~6月温度、湿度和检测对棉蚜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3防治措施

3.1人工防治

一是预测预防。棉蚜的预报技术对棉蚜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4月至5月上旬的气温情况,预报棉蚜迁入棉田发生期。根据5~6月棉田棉长管蚜、棉黑蚜的发生与天敌数量关系,预报6月棉田棉蚜的发生程度。二是消灭蚜源。于初冬和早春在室内花盆中,埋施15%铁灭克,3月下旬再认真检查灭蚜效果,以确保消灭越冬棉蚜。温室大棚每棚使用敌敌畏0.5~0.7g在3~4月熏蒸,开棚前再熏蒸1次,减少棉蚜迁飞数量。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及早春3月对迁飞到庭院作物(葡萄、石榴等)的蚜虫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各全面喷施1次。对棉蚜发生重的条田四周、果园、菜地使用蚜虱净3000~4000倍液喷施,以减少棉蚜越冬数量。三是种子处理。在棉蚜发生重的条田,使用苗康3号种衣剂拌种,播在条田四周,同时可预防棉叶螨、棉蓟马等害虫。四是群防群治,彻底消灭棉蚜。一般在5月上旬,发挥群防群治的力量,组织职工在棉田查找中心蚜株,发生1株可就地掩埋,也可装袋带出田外掩埋;或用蚜虱净3000~4000倍液单株喷雾防治。此外,黄板诱蚜对有翅蚜的迁飞也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五是结合栽培措施降低棉田危害。适期播种促苗早发、促壮苗,不但能避开棉蓟马、地老虎的危害,而且能提高棉株的抗蚜能力,减轻蚜虫危害;及时铲除棉田杂草,消灭棉蚜寄主可有效推迟棉蚜迁入棉田的时间;科学的水肥管理使棉株壮而不旺,可有效地降低棉蚜的繁殖速度。当棉田出现少量蚜虫时可用磷酸二氢钾750g/hm2喷施,促棉叶迅速老化抵抗棉蚜危害。

3.2化学防治

经观察与实践,加上其他团场防治经验的借鉴,天敌与棉蚜的益害比应为1∶300比较合适。但是当棉田棉株卷叶率在10%左右时,对棉花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此时必须进行化学防治。选用保护天敌的生物制剂或对天敌伤害小的药物,同时不可大面积整体防治。棉田的点片防治可用氧化乐果、久效磷涂茎,将原液配成1∶5的药液,涂于棉茎一侧红绿交接处,长度3cm。也可采用药液滴心,即用200倍液在棉花生长点滴2~3滴。

4参考文献

[1]郭天凤,李国萍,王淑娟.棉蚜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农村科技,2008(4):35-36.

[2]陈连芳,陆民.棉蚜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J].农村科技,2009(8):44-45.

综合防治范文篇9

1.1品种选择

应选择适合加工出口、开花结实集中、嫩英圆而直、粗纤维含量低、荚长11~15cm、荚径粗0.5cm左右、荚色绿、耐热抗病的青刀豆品种。

1.2整地施肥

青刀豆栽培宜选择土层深厚、通气性好、疏松肥沃的土壤(福建省沿海多为沙壤土,非常适合种植),不要选用豆类作物连作的地块,实行3~4年轮作。播种前要深翻地,整地前施优质农家肥30.0~37.5t/hm2、过磷酸钙300~450kg/hm2、尿素150~225kg/hm2、氯化钾225~300kg/hm2。

1.3播种

蔓生和矮生青刀豆均可春播,也可秋播,以春播为主,同一品种春播较秋播产量高15%左右。播种时应选粒大、饱满和无病虫的新种子,多直播,也可育苗移栽。播种密度,蔓生品种行穴距55~60cm×30~40cm,35.25万穴/hm2左右,每穴播2~3粒种子;矮生品种行穴距40cm×30cm,37.5万穴/hm2左右。播种时间:春作5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方可播种,一般在3月上旬至4月中下旬,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早5~10d播种。秋作一般6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高温情况下从播种到齐苗后10d左右可利用遮阳网覆盖栽培。

1.4肥水运筹

青刀豆整个生育期需要适宜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苗期一般较耐旱,可酌情浇水1~2次,齐苗后可随水追1次氮肥,施尿素90~120kg/hm2,以促进植株生长和花芽分化。蔓生品种甩蔓时,应及时插架。开花结荚期应保证肥水供应,一般每3~5d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随浇水追肥2~3次,每次施人粪尿15~30t/hm2,或硫酸铵300~450kg/hm2。配合进行叶面追肥2~3次,每5~7d喷施1次,每次叶面喷施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或2%过磷酸钙溶液,最好3种肥料交替运用。叶面追肥有减少落花落荚、增加后期荚重的作用。

1.5适时采收

据观察,青刀豆豆荚在发育过程中,果荚首先膨大,荚长12~15cm时,种子开始膨大,这时要适时采收。采收过晚,养分迅速向种子集中,影响幼荚的生长,同时荚皮得到的养分减少,纤维素增多,品质下降。一般可产嫩荚22.5t/hm2以上。

2病虫害综合防治

2.1防治原则

提倡“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农业防治为基础,科学使用药剂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2.2防治措施

(1)实行轮作。与非豆类作物轮作,或实行水旱轮作,可有效降低一些土传病害在土壤中的病原基数,减轻病害发生。

(2)种子消毒。播种前以种子重量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处理,预防青刀豆苗期病害发生。

(3)清洁田园。及时清除杂草、田间病株、虫株残体,集中深埋烧毁,能有效减轻病虫害和病原微生物,避免病虫害扩散。

(4)合理施肥。根据青刀豆在不同时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适当增施磷钾肥,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提高蔬菜品质。

综合防治范文篇10

摘要: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世界性的重要稻病,它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常发性水稻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流行年份,会造成水稻产量下降,品质低下,严重地块甚至绝产,颗粒无收。

关键词:稻瘟病

一、主要类性和症状

1、叶瘟病斑有两种,即急性型病斑和慢性型病斑。急性型病斑的特征是叶片上可以看到暗绿色近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叶片正反面同时生有大量灰色霉层,这种病斑的出现往往是叶瘟流行的征兆,但它也可转变为慢性型病斑。慢性型病斑是叶瘟常见的典型性病斑,最初在叶片上产生褐色或暗绿色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大成梭型斑,病斑中央呈灰白色,边缘褐色,叶背面有灰色霉层。

2、节瘟多在抽穗后发生,最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逐渐环绕节扩展,最终使整个稻节变黑腐烂,干燥时稻株病部易折断。

3、稻颈瘟最初在稻颈上产生褐色小点,扩展后使稻穗颈成段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发病早而重的可造成水稻白穗;发病晚的可使水稻瘪粒增多。穗部枝梗、穗轴受害后,会变成褐色或灰白色,并使其上的小穗不结实。

二、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用熟期适宜的抗病品种。同时注意抗病品种的交替使用,以推迟品种抗病性的丧失,延长水稻品种的使用寿命。

2、药剂防治一般以种子处理为主,药剂用2.5%或10%的适乐时、25%的施保克、80%的强氯精、10%的浸种灵等,浸种后要充分洗净再催芽。一般在栽移时,用25%的阿米西达悬浮剂、30%的克瘟散乳油、2%的加收米液剂、40%的富士一号乳油、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25%的施保克乳油等,可有效的抑制叶瘟的发病。

防治穗颈瘟和枝梗瘟应在破口始期和齐穗期各用药一次,以40%的富士一号乳油、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为最佳。对生长嫩绿、肥多贪青的田块,在灌浆时再用药一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