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9:54:05

住区范文篇1

近二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于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不在是过去那种单纯的对于居住功能空间的需求,而是提高到较高的居住环境需求上,甚至于更高的文化品位。住宅产业不仅是建筑业的重要支柱,也是城市建筑形象的重要体现,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表现。近年来,住宅市场各种欧式、美式及一些说不出风格的楼盘获得了蓬勃发展;传统民居由于空间、层数等的限制,却日渐稀少。城市建筑在大踏步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同时,城市文化的个性和特色也逐渐丧失,城市建筑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失去了地域与民族应有的特色。中式传统建筑强调在有限的封闭空间内营造出大意境,这非常符合现代人对家的需要。基于对现代都市人精神和物质的需求,将中式古典建筑的空间序列与现代居住建筑的空间进行有效组织和优化,成为一种新的形式--新中式建筑。本文中,作者以江苏淮安市金凤梧桐华苑小区规划设计为例,探索在现代住区规划中如何融入中式传统民居建筑的精髓,创造出符合地域城市特色的居住建筑,以期为建筑师进行现代中式住区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2项目概况

金凤梧桐华苑小区地块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延安西路7号,京杭大运河北岸,基地西起规划道路、东面和南起面临规划中的运北西路、北侧有道路连接延安西路。地势总体较为平坦,临近淮安市中心城区,交通便利,是淮安市区中综合设施配套较好的地区之一。小区幽静恬适,相对独立的环境,内部宽大绿地的美景,造型典雅古朴的设计风格,先进完善的配套设施,形成一个集居住、休闲为一体的住区环境。项目总用地面积7.28hm2,地上总建筑面积16.73万m2,地下建筑面积3.52万m2,容积率达2.29,地形较不规则;因此,设计中以高层住宅建筑居多。

3住区规划设计理念

3.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创造“理想的家园”,实现小区居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将居民生活真正融入到自然环境中,为小区提供高品质的居民交往空间。

3.2贯彻“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小区以建设生态宜居型居住空间环境为目标,满足住宅空间的舒适性、安全性及宜居性,着力提高住区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3.3利用现代建筑技术与材料传承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淮安早在1986年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历史文化背景深厚,境内有着丰厚的民居建筑文化遗迹;加上本次项目地块位于古运河沿岸,设计中自然将小区定位为现代中式风格,以传承地域民居建筑文化。新中式建筑通过现代材料和手法修改了传统建筑中的各个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演化和抽象化,外貌上看不到传统建筑的原来模样,但在整体风格上,仍然保留着中式住宅的神韵和精髓。

4总体环境规划设计

4.1总平面规划

4.1.1住区建筑布局

考虑到淮安地处夏热冬冷地区,借鉴传统民居院落的布局形式,将住宅都南北向布置,以便能获得良好的通风、采光及日照条件,不仅适合本地气候特点,也符合地区人们的传统生活习惯。住区总平面规划主要依据地形展开,采取分片布局的形式。由于基地北侧是多层住宅,东侧虽没有建筑,根据《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要求也需要沿地界向西退一定距离,建筑高度越高退的越多;而小区要求高容积率,同时考虑小区开发梯次问题,设计时将东、北两侧布置多层住宅,其余区域为高层住宅。西侧沿规划道路布置四栋高层,平行布置,底层设二层商业用房,以解决小区相关配套设施用房。

4.1.2入口与规划结构

住区西侧是规划道路,南接运北西路,北连延安西路,是理想的小区主入口方位;基地东北角是旧金凤集团厂区主要道路,向北也可以连接延安西路,适合作为次入口兼作前期施工通行之用。小区整体由近似椭圆形的环道与其下方半方形道路组成主要路网,连接主、次出入口;另有两条交叉的生态绿带穿行其中,共同组成空间骨架;小区内部空间布置灵活,建筑摆放符合传统民居特征,形成静谧的总体空间格局。

4.2景观环境设计

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住区环境设计尤为重要,人们不仅要在其中居住、生活,还要学习、娱乐、享受自然环境及满足人际交往等需求;传统民居封闭的院落式,一家一个小天地的建筑环境形式在现代就不太合适了。本项目设计中,笔者努力营造一种比较静谧的、适宜交往的、半开半合的中式环境空间,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在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中,主要采取集中与分散两种布局形式。集中布置是在中间椭圆形环道的中心区设置小区中心绿化广场,在地块左下角区域设计一个组团中心广场,用一条斜向弧形步道联系这两个中心广场;北侧一条横向的生态绿带穿过中心绿化广场,不仅将中心绿地向四周扩散,也将城市绿化引入小区,丰富了小区绿化空间层次。此外,将两个绿化中心周围的高层住宅底层作架空设计,既解决了底层住宅的日照问题,又可作为邻里交往的场所,还可以加强夏季导风效果,在炎热的夏季为小区居民引入凉风,借鉴传统民居中的穿堂风设计,节约小区能耗。分散环境布局就是利用住宅之间的小片空地,做成类似江南私家园林那样的小环境,再用块石或卵石砌筑小路与中心绿化相连通,使小区形成分散的、半封闭的小环境和半开敞的中心大环境相结合的、层次分明的景观空间。

4.3道路与停车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的总体情况设计小区内部道路,用椭圆形和半方形组成小区环形路网结构,路面宽7m,椭圆和方形道路重合部分在日常管理时作步道使用,紧急情况下可打开供车辆通行,这样最大程度的实现小区内部的人车分流,保证居民出行的安全与内部环境的完整性,有助于形成安静、优美的内部景观环境。为确保小区环境品质,除东侧多层住宅区及沿中心环道设置了部分地面停车位,绝大部分停车都在地下解决,地下室停车库面积达3.5万m2,地面沿环道设置了4个汽车库出入口,高层区居民可以通过单元垂直交通直接到达地下车库,方便了居民出行。

5建筑设计

5.1户型设计

根据项目总体定位及淮安居民传统居住习惯,设计力求为住户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空间。具体做法是:

5.1.1在保持户型方正实用的基础上,力争户内通透明亮,主要卧室多设置在南向,以争取获得较多的日照。

5.1.2根据人们的家庭生活习惯,积极引入南向客厅的观念,使住户家庭白天活动空间能充满阳光。

5.1.3考虑现代人的生活特点和个性需要,建筑多采用框架结构,使户内空间可以灵活隔断,可塑性更强;同时设置大阳台,东西山墙户型设大的观景台,引入美丽的运河水岸风光。

5.2建筑造型设计

本项目以中式设计风格为主基调,根据地方传统民居,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新材料,创造有时代感的“新”而“中”的建筑,满足现代居民的生活需求。淮安传统民居大多是明清时期的,风格既有北方民居的庄重、典雅,也有江南徽式民居的精巧、秀美;建筑多外砌青砖,内衬木结构框架,正立面为木雕花门窗,青砖铺地。本次方案设计中积极吸取传统民居的一些做法,整体以白色外墙为背景色,搭配灰色面砖山墙等,细部简化、抽象的雕花处理,现代简洁流畅的线条,使住宅造型不仅具有传统民居的古朴、典雅,而且颇具现代感。具体设计手法如下:1)所有建筑以白墙为基调,在建筑下部、山墙局部内凹砌筑灰色面砖,多层仿传统民居做坡屋顶,深灰百叶,使建筑整体呈现白墙、灰瓦的传统民居风韵。2)高层住宅出于视角、比例与尺度问题,取消传统民居坡屋顶的做法,将女儿墙和阳台框架提升上去作为屋顶部分的延伸,墙上开竖条形、小方形洞口,以减少建筑顶部的沉重感,再在女儿墙上加深灰色压顶,加强高层住宅的传统中式韵味。3)细部方面在阳台栏板上做个凹灰条,高层顶部几层阳台做连通的玻璃窗,用深色铝合金仿传统窗花装饰,上部做突出的抽象简化方块体等与传统民居元素相呼应,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总体而言,设计出来的建筑新中式的风格非常明显,特别是高层住宅,虽然没用坡屋顶,但是整体效果上看中式味道很足,也可说是对高层现代中式造型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6结语

住区范文篇2

一、防汛抗灾抢险应急平台建设及组织机构

1、成立防汛抗灾抢险应急领导小组。区住建局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情况处理的领导工作;分管领导任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情况处理的协调、督导工作;市政办工作人员及相关负责人任小组成员,负责情况的具体处理工作。

组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副组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成员:

2、防汛抗灾抢险应急平台建设。防汛抗灾抢险应急办公室设在区政府二号楼三楼,值班电话为,手机:,建立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所有值班情况记录在册,所有工作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建立区市政设施防汛抗灾抢险维护管理微信群,及时利用网上信息服务平台处置应急事件,做到上下联动,确保能够快速出击进行防汛抗灾抢险应急救援工作。

3、区道路养护中心为防汛抗灾抢险应急救援队

负责辖区防汛抗灾抢险市政设施维修,养护中心配备专业维修人员及专业设备。

二、防汛抗灾抢险应急物资配备

防汛抗灾抢险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物资存放于区道路养护中心,包括铁锨、镐、油锯、手锯、编织袋、救生衣、灭火器、雨具等工具,另外配备抢险用车1部、水泵10部、发电机2台。

三、防汛抗灾抢险紧急事故处理规程

发现防汛抗灾抢险应急情况或接到上级指令及其他报警电话后,单位负责人和救援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做好各项抢险的准备工作,抢险车、水泵3部、发电机1台、绳索、油锯、灭火器等应急物资整装待命。到达应急现场后,先设定安全警戒范围,再根据应急方案进行抢险。各部门根据各自的责任范围做好配合工作。

四、防汛抗灾抢险应急处置措施实施步骤

1、获悉市政设施损坏紧急事件,首先在区市政设施防汛抗灾抢险微信群公布事件信息。

2、市政设施巡查组确定案件位置,同时该路段责任人应第一时间到达案件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护栏。

3、及时将现场图片视频上传至微信群平台。按照案件大小分类上报上级领导。

4、主要负责人带领应急救援队伍到达案件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5、做好救援现场安全管理,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做好救援现场的资料保存工作。将救援现场的图片视频资料及时上传平台。

6、做好事件经过的总结工作,汲取经验教训。

五、宣传与培训

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原则,通过宣传画、安全教育、发放明白纸等手段,广泛宣传突发防汛抗灾抢险紧急事件的各项应急规定,积极向社会各界宣传各种防汛抗灾抢险突发紧急事件的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和技能,向市民公布发生突发紧急事件时启动的应急预案内容及报警电话。

住区范文篇3

(1)个性设计理念每个住区都因对居住人群定位的不同而具有自身较为明显的特色和个性,不同的社区对公共设施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具有鲜明特色的公共设施恰好能够体现这种特色和个性。“住区特色”强调的是区别性,或者称之为个性。住区都应该具备各自突出的个性,以彰显不同于其他的社区文化,从而使居住群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因此,作为居住社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设施,就可根据地域、文化、居住人群等存在差异的因素,体现个性化的设计理念,展现社区形象、区域文化以及人文特征。例如,存在于江南水乡的居住社区与存在于中原腹地的居住社区在公共设施产品的设计上就可通过材质、造型、色彩等要素展现居住社区全然不同的特质。

(2)和谐设计理念以工业设计的角度出发,公共设施产品设计中的和谐不单是指有形产品自身个体的和谐,而是关注人与人,人与设施以及人与环境,环境与设施,设施与设施几者之间的和谐。因此,作为工业产品的住区公共设施在设计之初,运用工业设计的方法考虑产品构件的互换、通用,减少模具的套数,实现标准化、模块化、多元组合的拆卸、装配方式,既为批量生产提供捷径,又可解决公共设施产品后期使用及维护问题,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通过对产品的材料选择、生产工艺、添加与延续乃至设施废弃后的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考良,减轻产品实施的经济负担,加大产品可循环利用的有效性,充分体现和谐设计理念。例如,在住区公共设施设计中,因南北气候差异,北方适合选用木材、石材等耐干燥的材料,而南方则适合选用竹子、水泥等耐湿润的材质,合理利用材料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不仅可以带来丰富的感官享受,还可体现和谐的设计理念。同时,在住区内设计功能适宜、数量充足且规划合理的公共设施,有利于延长居民在公共环境中逗留的时间,增加其相互交流与了解,在当今钢筋水泥的冰冷城市中更依恋和热爱其生活的空间,让人们享受到诗意的现代生活,真正促进人———物———环境的和谐共生。将绿植与休闲设施结合在一起,在人们休憩、交流的同时,又可亲近自然,较好的体现了和谐的设计理念。

(3)通用设计理念城市住区内的居住人群构成是极为复杂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认知程度、不同身体障碍的人们聚居在一起,虽然有着诸多不同点,但在住区这一公共空间内使用公共设施产品时,人们所希望达到的生理感觉与心理感受却是相同的,那就是生理上使用方便,心理上给与尊重。因此,在住区公共设施产品的设计上就应遵循通用设计的理念,强调设计时考虑的对象不应局限于特定的适用人群,在环境、产品设计中综合考虑所有人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在最大限度范围内,不分性别、年龄与能力,设计出适合所有人使用方便的产品。其理念不仅体现了设计的合理性、亲近感及人性化,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消除使用者的心理障碍。

2、设计原则

(1)功能性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居住社区公共设施产品的设计应最大化的实现功能性。针对不同居住社区内不同人群的活动形态进行调研分析,以便设计出尺度合理、结构简易、操作方便的公共设施产品。同时,在设计上还要考虑到不同使用人群的生理、心理特点,满足人机工学的要求,考虑人的使用感受。功能性原则是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要求,它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带给人们精神和物质的多重享受。所示,该座椅不仅较好地满足人们使用的基本功能,还通过座椅与花池的设计结合,巧妙地为人们规划出合理空间,保证了人们心理上的安全空间以及私密感。

(2)整体性原则居住社区公共设施设计是一个系统,不仅需要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其自身也应具有整体性。在居住社区内,作为公共设施的各个产品,无论大小、形态、材质、色彩等,彼此之间都应相互兼顾,相互呼应。在绝对保证设计共性的前提下,体现设计的个性,展现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大小要符合人的视觉认知心理,过大或过小的体量都会使人因为视觉上的不适而引起心理上的不舒适感,从而放弃使用公共设施。公共设施产品的尺寸可用下式计算:α=2arctg(D/2L)式中:α为视角(分);D为被看对象上两点的距离(m);L为眼睛至被看对象的距离(m)。由此式可以得出适合人们心理需求的公共设施的合理尺寸。符合人们生理需求的公共设施尺寸则可参看文献。公共设施产品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生理上的需求,还要顾及人们心理上的感受。通过设计吸引人们使用公共设施,刺激人们出外活动,促进人们沟通交流,培养社会公德心,构建和谐空间。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划分为5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在现实生活世界中,人不是独个存在的,社会交往是人的根本属性,也是社会形成并发展的根本方式。

3、设计方法

(1)造型设计住区公共设施产品的造型既是功能的载体,也是视觉传达的媒介。设计时可充分考虑设计要素中点、线、面、体几者之间的转承、搭配与协调的关系,还可融入住区的文化特征,起到宣传住区、构建和谐住区的作用。同时,在造型设计上,应以简洁为主,不仅要考虑人们实际使用时的舒适感,即符合人机工程学;还要考虑视觉舒适感,即人在第一眼看到公共设施产品时不会因为其造型怪异、呆板或是体量上与空间环境不相协调,而引起心理上的不适感,从而影响人们的使用。以公共设施中最常见的座椅为例,其造型如果过于复杂,使用时不仅给人们带来身体上的不适感,同时在心理上也会让人产生抗拒感,从而放弃使用。

(2)色彩选择色彩作为公共设施产品的视觉设计要素,其自身具有极强的感情性特征。合理的运用色彩,可以协调公共设施产品之间、公共设施与使用者以及公共设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人们创建和谐的空间环境,实现与周边环境的点缀或融合的效果。同时,色彩的视觉特性也可为公共设施产品的设计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炎热的夏季,冷色调的公共设施可以使人们在心理上感觉凉爽;冬季,暖色调的公共设施又可带给人们温暖的感觉,这都会在无形间刺激人们使用公共设施的频率,加强人们在住区内沟通交流的机会,增强人们的住区归属感。

(3)材质应用材质是工业设计的基础,也是公共设施产品的支撑体。不同的材质除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外,还可表现出不同的质感与触感,可为公共设施产品带来丰富的变化。城市住区公共设施产品的材质选择,应首先考虑工艺简单、经济适用和安全环保的材质,在此基础之上,兼顾考虑住区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如德国的公共设施在材料的选择上就偏向于经济实用和安全环保,虽看上去有些笨重,但结实耐用,且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他人的独特风格。

(4)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不同于以往的传统设计方法,是工业设计中新兴的一种设计方法。模块化系列产品就是由一组特定的模块,在一定范围内组成多种不同功能或同一功能而不同性能的产品。在住区公共设施产品中采用模块化设计,不仅可以在同一住区内,还可在不同住区间,通过模块化组合,实现功能、形态均可变化的产品,大大降低了公共设施产品的生产、运营及维护成本。同时,通过模块化设计,还可实现循环利用,在新产品中延续使用废弃产品的零部件,达到公共设施产品的最优化设计。

4、结束语

住区范文篇4

一、新型智慧城市与智慧住区建设

2016年4月19日,在全国网信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提出建设真正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民生服务便捷、社会治理精准、社会经济绿色、城乡发展一体、网络安全可控的智慧城市。智慧住区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单位,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类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及时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对住区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生活七大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让“五化”成为居民工作、生活的主要方式,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利、舒适、愉悦的生活环境。

二、智慧住区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还处于智慧社区应用和发展的初级阶段,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等沿海城市发展相对较快,对于智慧社区的应用接受能力相对较高。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出台关于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智慧社区建设指南等政策文件,形成了北京西城区广内街道“智慧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上海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智慧社区服务平台等典型平台;广州将天河、越秀、海珠、番禺四区的多个社区作为第一批“智慧社区”试点,积极构建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智慧社区服务标准体系。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到建设成本以及消费水平的制约因素限制,智慧社区还没有达成广泛的应用共识。在智慧住区时代,以碧桂园、万科、恒大、万达、绿地为首的房地产商,华为、阿里、小米、海尔等智能产品科技公司、软件开发商等,都在谋求变革。尤其是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方向下,各省市也在积极推动智慧城市的基础细胞——智慧住区的建设。

三、智慧住区建设模式

由于住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切入点不同以及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目前智慧住区建设存在以下四种模式:物业模式、运营商模式、政府管理模式、O2O平台模式。(一)物业模式。物业模式的核心就是业主的服务与管理,以构建整体的物业服务管理设备及系统作为主要手段,配置智能门禁设备、智能监控设备、监控中心、智能灭火设备等安防、消防系统保证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配置远传水电燃气表,建立业主服务中心、信息平台、智能停车系统等各类智能设备和智能系统,让业主通过手机APP就能快速寻找到停车位,还可以进行物业和水电燃气缴费、设备报修、意见投诉等,满足用户便利的日常住区生活需求。打造整体的物业服务管理设备及系统,构建住区物业生态圈。物业模式更加注重硬件与系统的建设,智能化水平最高,往往应用于新建小区的规划设计,对于后期运维的要求较高,既需要消耗较多的能源资源,也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运维。(二)运营商模式。2020年3月,中国移动(雄安)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智慧社区白皮书》,利用5G网络、NB-lOT物联网及固网资源优势,打造泛在感知、泛在连接的社区,整合已有社区的基础资源与数据,推动网络基础设施与智能化社区公共设施全面升级,实现社区环境及能源可溯源、可检测、可管理的体系。2019年7月,中国电信了《中国电信智慧社区白皮书》,其智慧社区解决方案主要以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为核心,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辅助手段,将社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及社区服务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打造“云平台+应用+服务”运作模式,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规范整合各种数据,以实现各个系统的联动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社区管理效率,为智慧社区建设赋能。(三)政府管理模式。政府管理模式的核心就在于“大数据”,利用住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搭建住区用户的信息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的收集、传输、分析与共享,使数据可以跨越地理空间,实现大数据资源充分利用,提高基层政府的自治和服务管理能力。例如公开政务信息、工作动态,住区活动、便民信息,开通维权窗口等,建立全面、系统、便捷的信息化服务体系。让住区居民可以提前在网上了解办事指南并提前预约办事,真正实现“数据跑路”。政府管理模式的智慧住区建设,更加侧重于智慧数据平台的构建,而非住区内部智能设备的建造。(四)O2O平台模式。这种模式与物业模式有相同之处,但是其相对于物业模式侧重于住区内部的管理与服务而言,这一模式主要着力于为住区内部居民提供在住区之外的便利生活。该种模式更加注重物联网和大数据、服务商和物业相结合,加强基础服务品质的提升,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智慧住区建设模式,诞生了许多为社区生活提供各项服务的社区O2O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立足住区、立足生活,提供大众生活消费服务。O2O平台模式是物业+商业+医疗+娱乐+……是一种“住区+N”的互联网+模式,其主要载体就是手机APP,主要特点就是范围小、涵盖广,以住区为中心辐射一公里生活圈,集成包含衣、食、住、行、财、医、政、娱、购、游、学在内的各领域服务资源。相对于其它的建设模式,该种模式的适配性最强,可以与物业模式等各种模式相兼容,但是需要依靠第三方运营商的维护,而且受住区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周围生活圈不够完善的住区,该种模式就会相对鸡肋。

四、智慧住区建设标准的现状

对于如何建设智慧住区,目前国内尚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各地方的智慧住区试点工作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探索。其中最早的有关智慧住区建设的标准是1999年12月原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出台的《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2006年后又陆续了《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第1部分:系统通用要求》GB/T20299.1-2006;《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第2部分:检测验收》GB/T20299.2-2006;《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第3部分:物业管理》GB/T20299.3-2006;《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第4部分:控制网络通信协议应用要求》GB/T20299.4-2006等国家标准。这些标准涵盖了系统搭建、检测验收、物业管理、网络通信协议等住区数字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是目前国内涵盖面较全的系列国家标准。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为我国社区的智慧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和评价标准,指明了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此后,内蒙古、北京、上海、四川、山东、湖北、重庆等地陆续了相关标准、导则和指南。例如,湖南省长沙市的《长沙市智慧物业、小区标准建设指导意见》;上海市的《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北京市的《智慧社区指导标准(试行)》;山东省陆续的《山东省绿色智慧住区建设指南(试行)》和2018年6月最新的《山东省绿色智慧住区建设指南》。在标准方面:2016年,内蒙古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智慧小区设计标准》DBJ03-70-2016。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了《智慧社区智慧家庭设施设备通用规范》DB42/T1226-2016,在此基础上2017年又了《智慧社区智慧家庭业务接入管理通用规范》DB42/T1320-2017。2018年,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批准《智慧小区评价标准》DBJ50/T-279-2018,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了《智慧住区建设评价标准》T/CECS526-2018。

五、现行智慧住区技术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从现存的智慧住区的建设模式和的指南、导则和标准来看:整体智慧住区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国家标准数量较少,多是以地方导则、地方标准为主,而且《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系列国家标准年限较早,对于目前技术和建设水平来说,具有滞后性,并且多方面标准缺失。平台标准缺失:目前智慧住区建设需要管理可视化、信息精准化、管理智能化、生活便利化,如此就需要整体的住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在平台建设方面并没有相对应的标准出台。信息安全标准缺失:目前出台的智慧住区建设标准方面,缺少智慧住区安全标准规范。尤其是信息安全标准,智慧住区的建设离不开智能化硬件、配套的智能系统、管理服务平台等各项软硬件的建设与运维,其中各类设备与系统的安全问题和用户日常数据的存储安全问题,都没有对应的信息安全标准进行规范。(二)标准需求不同。用户、企业和政府对于智慧住区建设标准的需求各不相同,政府层面更多关注居民的信息服务、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管理等内容,房地产商、物业企业更多关注住区硬件建设、系统化建设、物业维护管理等方面,作为业主用户而言,对于智慧住区的标准需求主要关心安全、日常出行便捷程度、智能化水平、生活环境与服务水平等要点。但是目前的标准的服务对象与标准的制定者,毫无疑问是以企业和政府居多,对于用户需求考虑较少。(三)各自为政现象突出。各省市地方都颁布当地的智慧住区建设指南或者建设标准。因具体情况不同而对智慧住区相关指南、导则和标准的编制方向也存在区别与差异。地方的智慧住区建设指南与标准,多数倾向于建设的指导与规划,在评价性标准方面则相对缺失。

六、智慧住区标准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

住区范文篇5

关键词:开放式住区;封闭式住区;规划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均在提升,对住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发现,传统封闭式住区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开放和多元的趋势。基于此,在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1],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该意见一经,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对开放式住区规划设计策略进行探索刻不容缓。

1我国传统封闭式住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1.1封闭式住区的发展现状。封闭式住区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用围墙将建筑物及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划为一个圈,圈内自主服务和管理,具有明确边界的住区类型。20世纪60年代,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阶段,住区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尚未成形,当时对于住区规模的界定、公建配套指标的确定是以佩里的邻里单位这一理论为依据实施的,而这些都来源于苏联模式。考虑到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和城市开发模式的多样化,传统封闭式住区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当代居民的生活需求。除此之外,还引发了道路交通拥堵、公服设施资源浪费等一系列城市问题。1.2封闭式住区的问题。(1)道路交通拥堵。封闭的住区阻隔了城市交通的进入,降低了城市路网的密度,破坏了城市肌理,导致城市干道的负荷变大,最终造成了道路拥堵等一系列交通问题。另外,由于封闭式的住区占地面积大,无形之中拉长了居民出行的步行距离,进而增加了居民对机动车的依赖性。(2)公服设施资源浪费。经过调查发现,拥有完整配套设施的小区在不断增加,但是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已经超出了周边居民的使用需求,因此大量的重复性建设活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3)住区生活丧失活力。封闭的住区环境也封锁了人们与外界交往的机会,主要表现为周边居民之间的交流减少、住区的活力降低。封闭式住区容易造成人的封闭心理,过多时间的独处会让人渐渐失去同外界沟通的兴趣,当这种状况蔓延开后会导致住区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居住氛围,进而影响甚至降低住区的生机和活力。(4)安全保障问题。很多人认为只有住在封闭的住区里才是安全的,但是封闭式住区不仅影响了街道安全,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城市割裂。在住区之外,街道安全主要通过邻里监控来实现,只有足够数量的行人和丰富的街道生活才能保证住区外的道路安全。在住区内部,封闭的布局和管理模式阻碍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它们造成了城市各个部分的割裂。

2既有小区的改造和新建开放式住区的相关案例

2.1湛江市海港小区(既有小区改造)。(1)项目地址。湛江海港小区位于湛江霞山区建新东路12号,占地面积约13万m2,小区东与工农路相邻,南与工农西二路相邻,南临建设一横路,北临建新西路。(2)现状分析。小区内有湛江市第六中学及一所幼儿园,小区周边为城市主干道,道路交通流量较大,小区内部道路夹杂在楼宇之间,且未设置专用停车场。封闭式的小区道路影响了城市道路网的布局,打断并阻隔周边城市干道的联系。小区内缺乏公共绿地和其他活动场所。(3)规划思路。通过营造协调的城市道路网络,为市政道路减压;通过开放式住区内部公共资源,提升城市资源共享性;在保障住区居民自主产权以及生活私密性的前提下,营造更加宜居的开放式住区。(4)规划方案。用打开围墙的方式来衔接市政道路及小区内部道网,完善小区内部的道路网络,以此来分流城市主干道的车流压力。为提高居民的生活便利性,改造小区内部设计布局不合理的建筑群,打造更加宜居的小区环境。同时改造小区内部的公共设施及景观绿地,改善长期以来居民无设施可使用、无景观可停留的局面,实现居民公共生活的繁荣。2.2深圳万科城(新建开放式住区)。(1)项目地址。深圳万科城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坂雪岗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约46万m2,建筑面积约53万m2。(2)规划定位。依据当地地势区位,建设出具有西班牙和地中海建筑风格的低密度别墅群,建筑主要以多层为主,少量高层建筑点缀其中。(3)规划特色。第一,功能布局:通过水面及公共绿地将用地范围内的住区、市政配套设施、商业设施等进行有机串联,在商业街区做开放。第二,道路设置:市政道路主要设置在商业街区附近,小区主要道路在小区内部进行环形围绕,将商业街区和各个住宅组团连接起来,使小区内组团间通过主要道路发生有机联系。小区次要道路与小区主路进行良好的衔接,使组团内部也能拥有较好的内部通达性。从上文的两个案例分析可知,开放式住区更加注重住区与城市道路系统的有效连接和资源景观的共享,同时也拥有居住、商业、公共配套设施等多种功能。

3开放式住区的规划设计策略

3.1既有小区改造策略。既有小区主要可以分为传统的单位大院和封闭住宅小区。(1)传统单位大院改造策略。对于传统的单位大院,它属于公共资源,公民有权利对其进行合理使用。对于少数有保密要求的特殊机关单位,可实施封闭管理,但对于其他大部分普通机关单位,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向民众开放[2]。这对于城市的道路系统的完善、绿化指标的提高以及市政公共设施的利用都有积极意义。(2)封闭式住宅小区改造策略。对于占地面积不超过5万m2或对城市交通影响不大的封闭住宅小区,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对外开放。对于超大的住宅小区,可以根据每一个小区的开放需求程度来对其进行分割。将超大住宅小区转变成数个规模适宜的小组团,将小组团进行一定程度的封闭,然后用公共道路来连接这些组团。这样既可以使社会能够公用小区内的大部分公共道路,增加其通行能力,又可以减少因小区道路公共化对小组团内居民生活的影响。这种“大开放、小封闭”的开放式住区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2新建开放式住区规划设计策略。(1)交通设计策略。在对开放式住区的路网进行规划设计时,应重点强调高效性、可达性和便利性。例如,将具有城市支路性质的生活性道路引进住区,使住区对城市开放,能有效改善城市路网低密度的问题。另外,可将一部分住区内道路变为城市道路,使其具备城市道路的相应功能,在增强了可达性的同时,也节约了城市的建设用地。良好的交通系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交通问题,营造出更多的城市开放空间。(2)配套设计策略。开放式住区融合了居住、商业、办公等复合多样的功能,人们可以选择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物质环境也变得十分便利。可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主要设置在重要公交站点附近,扩大其开放性以及服务半径,也可以把公共配套设施设置在小区内道路两侧,使人群流通量增加,这样做能够为住区内部住户及住区外部周边人群提供良好的服务,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3)住区活力设计策略。开放式住区能够有效提高开发强度,促进土地利用的多样化,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加强日常交流。例如,建设一些具有复合功能的建筑,提供一些能够丰富居民日常生活的活动场所。同时,规划的公共空间和绿地广场等又促进了更多交往机会和互动行为的产生,由此提升了住区的活力和氛围,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4)住区安全设计策略。开放式住区在设计时会考虑适宜的街道尺度,因临街面的商铺较多,常住人口对于经常路过的居民都有一种良好的辨识度,对于异常情况的出现就会更快地引起重视。这就形成了一种全民“街道眼”的模式,能够使居住安全得到相应的保证。将门禁单位缩小到独栋或几栋,保安也会相应熟悉住户,会更好地识别外来人口,能更好地实行安保措施。

4结束语

通过分析封闭式住区所存在的道路交通拥堵、公服设施资源浪费、住区生活丧失活力、安全保障问题,得出开放式住区的实施是城市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通过对既有小区改造和开放式住区案例的探究,提出了既有小区改造和新建开放式住区两方面的策略,为开放式住区的规划设计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虽然开放式住区优点良多,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需要考虑当地的建设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不能一味地为开放而开放,而是要适度开放,建设“大开放、小封闭”的开放式住区。

参考文献:

[1]彭忠益,王艳.城市封闭住宅小区何以开放?:一个“地方政府与业主博弈”的视角[J].党政研究,2017(2):99-109.

住区范文篇6

我国目前的住区规划组织结构一直以小区模式为唯一模式,随着国家试点小区的推行和成熟,小区用地按功能划分为居住用地、配套公建用地、道路及绿地等子系统,内部空间逐步形成“小区-组团-院落”的三级结构及对其改良形成的“小区-院落”的二级组织结构。设计更加注重其封闭性,空间常作内向性处理,通常公共活动设施在小区内居中布局,小区道路单纯担负小区的交通功能,商业设施设置在小区的入口以及沿街的裙房。

这种组织结构彼此功能划分明确,空间互不交叉,各部分按等级层层分解、逐级缩小,从而将各个子系统分解成等级化的树形结构,忽视了人对居住空间的主体性,排除了居住、交通、休闲、服务等空间的综合交叉,无法与居民生活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所具有的网络化结构相符合。其既定的结构和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使居住小区在形体环境和规模彼此相似的同时,失去了不同居住小区与各种类型居住人群之间应有的差异,因此当物质环境得以改善,再进而追求居住空间更多的精神层次内涵的时候,小区模式就明显表现出先天不足,由此导致在现有居住小区中,当人们享受物质环境日益完善的同时,感慨精神生活的贫瘠,居民对所居住的空间缺乏认同,居民间缺乏交往,人际关系冷漠。

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以上问题,除应加强城市规划对住区规划的管理外,还要不断更新设计理念,借鉴发达国家的住区规划发展过程,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进行具体分析,积极改善居住条件,笔者认为可以从拓展住区模式及开放住区空间形态两方面入手考虑。

2、采取多种规划模式

以社区理论取代小区模式现行的居住小区模式建立于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基础上,在住宅匮乏、需要大量建设的背景下形成并成熟的,该模式忽略了与居住生活相对应的含混复杂的内在机理,注重空间组织的秩序和空间结构的明晰与条理性,试图以良好的形体环境重塑人的社会生活。在大量住宅建设时这一作法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但当社会从满足量的需求发展转变为提高质的水平时,这种简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就鲜明地显现出来。因此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做出不同的规划,形成多样的组织结构是必要的。

19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不断反思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背景下产生的诸多理念,并进而倡导以社区理论作为居住空间塑造的理论依据。社区理论强调了社会整体关怀,把居住置于社会网络的整体中,即把人与所居住的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并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生活与物质环境的对应,追求多层次的物质环境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复合,激发居住者对所居住的环境的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居住空间在组织结构上不再继续沿袭邻里单位的树形结构,并试图使居住空间与丰富多样的具有网络结构的邻里生活相适应,向多功能复合的空间回归,同时对居住空间中人的认知、参与、创造能力及居住空间的秩序、意义的认识也在不断具体和深入。工作、居住、交通、游憩等各项职能空间不再被机械地割裂,居住空间内允许与其它城市职能混合布局,比如办公、小型工业、多种服务设施,同时将多种功能立体化地进行组织。

我国的居住小区规划强调各项设施的功能划分,在布局上各成体系,目前很难做到功能的复合交叉。但可以将居住小区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从居住小区中分离抽取出来,置于几个小规模居住小区间的交界线形成的道路上,将这种道路建设成步行街或符合人的尺度的人车混流的小路,改变其单纯的交通功能,同时利用各小区间规划中预留的弹性空间,允许某些功能以及功能所需空间的自发形成或调整,以引发规划无从设计的空间细节和自发形成的城市肌理,从而在改善住宅组织结构、重组各功能设施之间的关系的同时,逐步恢复传统街区的多元化和多层次,为社会各阶层提供需要的各种类型生活空间。

3开放住区空间,使之回归城市封闭住区空间,向客户提供安全宁静的环境本无可厚非,但在开发建设中为了形成本区的优美环境,目光仅集中在区内中心空间,不但空间尽量封闭,设置围墙、隔断,而且出入口也是以少为佳,不论地块大小,与城市的边界被忽视、冷漠、变得不友好,这种尽力逃离城市,建设孤岛式的世外桃源的开发模式往往与城市失去联系,或基本实现不了城市生活的肌理,变成了周末度假村或者门庭冷落而陷入困境。

封闭式的住区空间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主要可归为两类:一是现阶段我国城市住宅由房地产开发商分别开发建设,在商业利益及品牌竞争的机制下,往往是开发商拿到一块地之后便围合起来加以精心打造、包装以便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产品”推向市场,住区与住区,住区与城市就变成了相互割裂的关系,成了住区被从城市中划出来并加以封闭的最大动因。其二是由于转型期间所出现的社会想象,一是人们的居住心理,买房的同时希冀由此买到一个身份,为次开发商也常以最尊贵、最具个性的产品来吸引顾客,要尊贵、独特当然就要与他人保持距离;此外,转型期社会的动荡、贫富差距所造成的不安定感,也促成了住区的封闭。关注城市,保持住区与城市的友好界面关系等这并不是开发商的责任,必须由城市建设的决策者,规划师立足于更高的层面,运用政策、法规来加以引导、调控才可奏效。

开放住区空间一方面可以改善住区与城市交通的出行,完善城市道路体系,使之更加的便捷,其次可以利用分散在一个个住区内的绿化形成城市的风景和生态走廊,从而丰富城市街道景观、美化城市、提高城市总体环境质量。设计应重点考虑住区开放形式与限度,避免造成对于住区内部生活的干扰和不安全因素的出现。列入国家康居住宅示范工程的广州星河湾小区(一期)、获得1999年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的深圳万科城市花园等案例,在规划设计中均采用了组团围合的手法,组团内部既安静又适于住户间交往,而且对居住质量影响也不大,居民生活依然从容、娴静。因此城市住区空间不能不顾条件一味取封闭式,应在提供围合的前提下,保持与城市的积极联系,使住区融入城市,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

综合以上,城市住区设计应吸取我国几十年来住宅建设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国外的有益做法,以避免因盲目建设而造成对居民生活和城市的更大伤害,要视城市为载体,强化住区与城市的联系,以多种规模结构和规划模式应对多元化的社会阶层和多样化的需求,从而使居住空间的塑造向真正能融入城市的社区回归。

住区范文篇7

白桦林居居住区位于西安市城北区的一块居住用地上,占地42hm2,总建筑面积为65万m2,建筑密度35%,容积率1.95,绿化率37.7%。住区内塔式住宅和板式住宅混合布置,共计65栋,建筑层数包含6层、7层、10层、11层、18层、25层、26层、30层、33层,建筑高度18.9~99m不等。标准层设计有一梯两户、一梯三户、两梯两户共三种布置类型。住区户数约5712户,居住区设有地下停车位1000个,地上停车位沿小区道路路边停放。居住区入住率为68%。

2区位分析

从城市总体布局来看,“白桦林居”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内,在西安市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中属于为居住用地。未央区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市人民政府驻地。区境东至灞河,西依漆渠河,南靠龙首北路,北临渭水,西南部与雁塔区、长安区接壤。境内有部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和浐灞生态区。著名的名胜古迹有秦阿房宫遗址,汉未央宫遗址,唐大明宫遗址等。“白桦林居”居住区位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东靠文景路,西靠明光路,南北介于凤城八路和九路之间,四周均为城市主干道。基地总用地面积36hm2,有西安市文景中学、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西安市凤景小学、西安经发小学分布于其西侧500~600m距离。地铁2号线和地铁4号线位于住区东西两侧。住区靠近4号线凤城九路站和文景路地铁站,各个出入口有公交站点,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良好。住区东侧隔文景路有西安城市运动公园,居住环境较好。同时居住区东南侧有民生百货(0~300m)、汉神购物广场(500~600m)、熙地港(1000m),商业服务业设施较为齐全。

3住区规划结构分析

白桦林居居住区内有住宅用地、配套设施用地。空间规划上东侧集中为社区服务空间。其中包括了社区服务中心、社区主广场以及商业活动空间等,同时西侧和东侧入口向内为小区内部商业步行街,即商住混合区。小区内缺少大的公共活动空间,没有公园绿地和广场等,空间规划些许单调。

4住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分析

小区面向四条城市道路,各设置有四个主要出入口,西向裙房又设置有两个人行入口,增加了文景路两侧小区之间的联系,同时不会给周边城市干道增加很大的压力。内部道路结构采用了三级道路系统,分为居住区小区道路、组团道路和宅前路,其中居住小区道路布置形式为环通式,连通性很强。小区内道路的断面形式为经典一块板的变形,所有道路都在同一条车行道上双向行驶。住宅组团间的道路宽约15m,右侧是人行道,人行道的宽度合适,并且局部路段考虑到了自行车停车的要求。而组团内部的道路宽约8m,两侧皆为绿化,同时有宅前小路穿过绿化通向建筑入口。白桦林居采用的是“人车混行与局部分行”的道路系统。“人车混行”的路网系统是指机动车交通和人行交通共同使用同一套路网。这种交通组织方式在私人小汽车不多的国家和地区,既方便又经济,是一种常见而传统的居住区交通组织方式。“人车局部分行”的路网系统是指在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基础上,另设置一套联系居住区内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及中小学的专用步行道路,步行道与车行道交叉处不采用立交。这种道路系统不利于人在住区内的活动,在小区内道路上行驶经常会发生车辆和人路线产生冲突的现象,安全性较差。小区共有8个地下停车出入口,皆为小规模停车场,车位数在30~60不等,部分停车场与住宅有垂直交通相连接。而其主要停车方式地上停车,停车位位于每栋住宅楼南北两侧和主要道路一侧,与住宅楼有绿化相隔。但是现有的停车场数量明显不足,出现了部分车辆占停小区内道路的现象。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则在由居住区东侧主入口进入后的小区道路两侧的广场上集中停放。小区内所有组团级道路作为消防通道使用。5住区住宅类型及住宅组群布局白桦林居共有果岭、兰溪、翠鸣园、阳光谷、沁园、绿岛6个住宅组团。组团形式均为行列式。5.1层高布置与城市的关系。住宅立面延续城市街道的肌理,建筑群整体以深红色为主,顶部具有白色的装饰色彩。两种颜色搭配和谐。暖色为主更为小区营造出温暖的舒心的感觉,整个住宅区融入城市环境中,符合当下汽车快速出行时代的特点。由于住宅区四边临城市干道,同时部分住宅楼采用商住混合的模式,据观察住宅建筑本身并未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周边住宅建筑可能受交通噪声和人群活动噪声的影响较大。但是沿街建筑较高的建筑高度的布置牺牲部分沿街住宅,阻隔交通噪声和人群活动噪声,防止噪声扰乱住宅区内部声环境。5.2住区内部组团关系。果岭组团是24层、26层的高层Ⅱ类住宅。兰溪组团是南面为18层高层Ⅰ类住宅、北面为26层的高层Ⅱ类住宅。翠鸣园、沁园组团为9层的多层Ⅱ类住宅和10、11层的高层Ⅰ类住宅。阳光谷组团为5~6层的多层Ⅰ类住宅。绿岛组团是18层高层Ⅰ类和26层的高层Ⅱ类住宅。大体上形成了“北向高南向低,四周高中间低”的组群空间效果。这种“北向高南向低,四周高中间低”的住区组团空间,有利于住宅区的全年采光,同时利于引入夏季东南风和阻挡冬季西北风。风的导入可以带走夏季多余的热量,冬季西北风的阻隔助于住区内住宅建筑的保温隔热,有利于住宅的节能。同时,组团内南北向住宅建筑的间距为15~20m。经过计算后,所有建筑物之间南北间距均符合西安本地的日照标准。一个组团内建筑山墙的间距为35m。组团间的建筑山墙间距为45m。符合防火间距。整体来看,住区内没有规模较大规模的广场和绿地,从而缺少了公共空间这一层次。半公共空间是在绿地中的健身场地、健身步道和休憩空间,通过小道和宅间小路连接,以铺砖的变化、标高的抬升,灌木的围合来限定这一空间。半私有空间是住宅单元入口处空间,空间通过铺砖的变化和建筑入口墙面来限定。私有空间则是一层人家的私有庭院,庭院的标高下降,同时有栏杆作为私有空间和半私有空间的分隔,庭院入口通过石板路先和绿地中由可渗水铺砖铺成的砖路相连,砖路再和宅间小路相连。从进入庭院的方式上来看,庭院私密性较强,但是由于住区道路系统采用“人车混行,局部分行”的方式,绿地中的砖路对于人来说可能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导致这种私有庭院私密性减弱。同时私有庭院和宅间道路间的距离不算大,之间的绿化树木的茂密程度不够,不能完全保证庭院的私密性。所以我们调研的时候发现有的居民在庭院中养了鸟,当有人靠近庭院栏杆入口处时,鸟就会发出尖锐的鸣叫,警示“入侵者”,同时告诉主人私有空间遭到了“威胁”。但是庭院中人的活动、行为和活动痕迹,或许给宅间小路一种街道的感觉,让小区更具有生活气息。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和私密空间的营造较为丰富,利用石板路自由多变的特性,创造了丰富多变的进入半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的入口形式,使得空间更具变化和具有趣味性。但大量的绿化和相似规模的配套的布置使空间相似度较高,没有特色和标志,使人缺乏归属感,同时组团道路识别性也很差,辩识性不强。小区内部唯一的商业街是东入口处的一段街道,通过管理和警示限制车辆鸣笛,同时有近20m的绿化隔离带将噪声隔绝,保证小区内较为安静的声环境。白桦林居内住宅为梯间式住宅和内廊式住宅。梯间式住宅平面布置紧凑,住宅内公共交通面积少,户间干扰不大,相对比较安静。而内廊式住宅的优点在于外墙完整,结构布局规整简明,楼梯服务户数较多,用地相对更为节省;但是这种平面组织方式各户只有一个朝向,而且由于楼梯间与户屋相对,无法开窗产生穿堂风,采光和通风都大大降低;而各户之间公用走廊,户间干扰增加了很多。

6配套设施分析

住区内的公共建筑主要分布在住区东西两侧。东侧为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广场、商业服务业建筑在此集中,西侧为底层商业上层住宅的商住楼。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占地面积约1.8hm2,包括白桦林居社区家门口派出所、居委会、白桦林居物业服务中心、白桦林居幼儿园、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公共厕所等。社区主广场占地面积约为1.4hm2。沿街建设有裙房,开设了超市、药店、洗衣店、美发店等商业网点以及各类餐饮设施。小区西北角设置变电站,占地面积约为600m2。白桦林居小区内设置有两条步行街,开设了水果生鲜店、养生会所、便利店、餐饮店等。多处儿童活动场地及运动健身活动场地散布在各个组团当中,另设有塑胶步道环绕阳光谷组团,为儿童、老年人提供了小型活动场地。但是住区内部配套设施小而散,不能满足居民日常活动的需求,居民只能在小区内部进行散步、遛狗等简单的休闲行为活动。而由于住区内部缺乏相应层级的服务设施,住区西区的居民生活上便捷性较东区居民大大减弱。

7绿地系统、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住区东侧隔文景路即为亚洲首屈一指的生态运动主题公园——西安城市运动公园。它占地800亩,兼具休闲、游憩功能,被称为城市绿肺。西安城市运动公园服务半径大于2000m,白桦林居居住区就在其服务半径内。同时根据卫星图观测,并根据新标准附录A第A.0.2条的规定,居住街坊内绿地率达到37%以上。但5min生活圈内绿地组织形式较为单一,均为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集中绿地,没有符合新定义的公园绿地。10min生活圈有公共绿地约3hm2,15min生活圈居住区有公共绿地约21hm2。仅有的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集中绿地的设计营造出隐蔽让人有安全的带型空间,让人忽视高层住宅在高度上带来的压抑感。植物配置方式以乔、灌、草搭配为主,主要植物类型有:白桦树、梧桐树、桃树、石榴树、七叶树、女贞、枇杷树、玉兰等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搭配,紫叶小檗、齿叶冬青、小叶黄杨等灌木成丛状或球状。景观四季变化较为丰富。

8住宅区地下空间的开发以及雨水的自然回收和利用

住区地下空间大量开发作为防空洞、住区停车场和商业中心地下停车场,因此对于雨水的自然回收和利用较差。整个住区缺乏雨水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空间的布置。

9居住区的适宜性整体评价

“白桦林居”项目位于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东临“西安城市运动公园”,西靠明光路,南北介于凤城八路和九路之间。由住宅区与商业区两部分组成,其中住宅部分由花园洋房、小高层及少量高层组成,划分为兰溪园、阳光谷、沁园、翠鸣园、果岭、绿岛6个组团。优点:(1)住区所处城市区位较好,周边设施齐全。(2)小区道路交通组织较好,到达各个住宅组团的便捷行较强。(3)住区建筑的布置方式延续城市肌理,住区隐于城市中。同时内部建筑水平间距布置合理,在垂直高度上形成“北向高南向低,四周高中间低”的组群空间效果。住宅建筑间和住宅组团间的空间富有层次,富有趣味性。(4)绿化率较高,部分住宅楼顶都会种植绿植,植物种类多样,四季景观变化丰富,四季常年有绿化。因此小区内空气清新,噪声少,居民的隐私性得到较好的保障。缺点:(1)小区用地规划和空间规划较为单一,不灵活,整个住区内部缺乏大规模的公共开放空间。(2)住区交通模式采用“人车混行和局部分行”,导致住区道路人安全性降低。同时停车场数目设定不合理导致车辆占停车道的现象。(3)组团间空间和宅间空间相似度太高,缺乏标志和特色,辩识性差,让人没有归属感。(4)大型配套设施分布位置太偏,不合理,降低居民生活的便捷性,同时导致资源的浪费。内部配套设施小而散,不利于邻里交流。(5)地下空间过度开发利用作为防空洞和地下停车场,导致住区内雨水的自然回收和利用较差。

10总结

住区范文篇8

关键词:健康视角;住区慢行系统;景观设计

1引言

随着我国健康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公众对健康的需求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身体状况的良好,而是转向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三者统一的全面健康。同时,公众健康问题也不再局限于医学领域,而是呈现多学科交叉的趋势,包括环境心理学、景观设计学等。如何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寻求专业层面的实现途径,已经成为各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21世纪以来,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环境下,国内开始流行“慢生活”理念,并且激发了以慢跑、健步走、健身操等为代表的“慢行”潮流兴起。“慢行”以其运动时间自由、场地条件灵活、运动量适度等优势获得人们的青睐。而“慢行”发生的场地载体,则通常被称为“慢行系统”。它是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系统,主要包含3个要素,即人——主体要素、慢行空间——环境要素、慢行行为——行为要素。近年来,由于城市住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居民慢行行为产生的起止之所,也是满足居民交流往来、亲近自然、休闲栖息等需求的场所,因此,慢行系统的概念也被逐渐引入住区建设之中,并受到越来越多从业者和学者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提道:“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应当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设施,加强健身步道、骑行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建设。”可见,住区慢行系统建设既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也是提高公众整体健康程度的必然选择。慢行系统的景观配套不仅仅包含慢行路径,还包括了慢行系统沿线的空间环境。良好的住区慢行系统景观,可以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提高外部活动空间质量,为居民创造健康、友好的环境品质。由于慢行景观中使用者的行为特征是“慢行”,因此慢行系统景观往往呈带状,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使其具备慢行的功能,符合慢行的视觉特点并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

2我国住区慢行系统景观现状分析

目前,在很多住区的景观规划及建设中纷纷将慢行系统融入其整个过程。但是由于我国研究起步较晚、理论不够完善、居民要求不断提升等,住区慢行系统景观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2.1路径规划失衡,影响生理健康。路径规划是慢行系统最基本的环节,对慢行系统的空间质量起到根本性的影响。合理的路径规划能够提升居民外出活动的频率和时长,从而改善住区居民的生理健康状况。住区慢行系统路径规划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住区慢行系统路径不连续,这是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这种不连续主要指4种情况:(1)住区慢行路网未做环形闭合式设计,出现尽端路;(2)住区内慢行路径与机动车道产生交叉,易产生安全问题;(3)住区机动车停放混乱,挤占慢行系统道路;(4)慢行路网未能覆盖住区居民经常性往来的场所。其二,某些住区慢行系统的竖向景观设计处理不当,给老年人及儿童群体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也不利于提升居民外出活动的积极性。2.2沿线景观乏味,影响心理健康。沿线景观是住区慢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营造住区文化特色,为居民带来领域感和归属感,又可以构建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景观环境,起到舒缓压力、放松心情的作用。然而,现有的住区慢行系统沿线景观往往“千景一面”,没有起到传承地域文化和体现住区特色的作用。以沿线种植设计为例,容易造成植物搭配方式不符合慢行行为与视觉要求的问题,如植物品类单一,缺乏季相变化;植物疏密和尺度组织不当,导致漫步者形成视线交汇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居民在进行慢行运动时难以获得高层次的、愉悦的精神感受,不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2.3缺少交流空间,影响社会适应健康。住区慢行系统及周边景观环境也是居民主要的交往空间之一,且此类交往活动具有短时性与伴生性,即交往活动往往是伴随着散步、跑步、遛狗等活动进行的。然而,现有的住区慢行系统景观空间往往缺乏可供停留的、可产生随机交往的驻足景观。与此同时,居民在进行随机交往时,往往还需要提供不同使用情境的交往空间。例如与朋友、家人进行交往活动时,人们往往倾向于私密性较强的交流性空间;而进行公共性交往活动时,则更需要开放性较强、能供人集散的开敞空间。就现状而言,目前很多住区景观还缺乏对居民日常交往类型的综合考量,这会导致住区内居民交往频次降低和交往时间减少,不利于住区居民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健康。

3案例分析

3.1促进生理健康——菲茨杰拉德复兴项目。该项目位于美国底特律菲茨杰拉德,虽为国外住区景观更新项目,但其采用的设计策略亦可为我国住区慢行系统建设提供借鉴。底特律曾是美国的重工业制造中心,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一地区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一度面临破产的窘境。底特律的城市住区也正面临着损毁和空城化的问题。该项目基于以上的时代背景,以住区复兴为导向,以“健康景观”为框架,大胆地将目光投向整个住区环境,而非逐一解决损毁的房屋。该方案通过平面规划,将空闲的土地连接合并为全新的林荫道和公园,并将200个闲置地块改造为住区活动中心、果园、授粉生物栖息地以及雨水处理场地,展示出一种以景观为驱动力的、全新的住区复兴方式(图01)。根据方案构想,住区慢行林荫道将承载出行和日常锻炼的基础性功能。主林荫道将贯穿整个社区,为各处景观带来更多路径上的选择。次林荫道贯穿了社区中的空置地块,与周边的街角花园和果园共同增加了社区景观的丰富性。另外,新建成的慢行系统路面将利用标线漆绘制印花图案,在起到安全引导作用的同时,赋予道路独有的特征,增加了使用的领域感和场所感。3.2促进心理健康——“乡愁设计”回迁住区景观营造。该项目地处北京西南五环外的长辛店老镇,区域自然优势显著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钢筋水泥的高层住宅取代了传统的村落,住区景观呈现基础设施落后、历史文脉断裂、地方特色缺失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师提出5L理念来延续并提升场地内的人文及自然优势,分别是:低维护、低成本、当地文化、就地取材和场地记忆,并以景观设计为媒介,重新建立起居民与环境的联系。住区慢行系统景观将居民怀念乡村生活的心理纳入考量,不仅保留了场地内的古庙和原生树木,还结合特色竹廊、雨水花园和种植设计,在慢行系统周边构建了类似乡村自然环境的景观,形成了乡村野趣风格的住区人造自然。以此唤起居民对自然的向往、对场地的追忆、对聚居的渴望,唤回丢失已久的一抹乡愁(图02)。3.3促进社会适应健康——“缘圈”青年人住区。景观设计该项目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以青年人为服务对象,旨在打造集社交、会谈、聚会、体育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青年住区景观。项目以“缘圈”为景观设计策略,即以圆形为基本元素布置各种主题功能,并通过慢行系统步道串联各个功能分区,形成紧凑有序的开放空间。设计者希望通过富有特色的景观设计,促进青年人走出居所来到室外环境,并结合自身兴趣,结识与自己有相同爱好的居民,由此探索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住区内慢行系统贯穿场地形成环路,且与城市人行道路保持了良好的衔接,同时很好地消解了场地内的高差,增强了通达性。道路局部呈现波浪形,增加了游赏的趣味性。沿线种植采用了灌木—花灌木—乔木的种植层次,结合道路状况形成有节奏的空间形态。住区慢行系统周边分布着运动圈、分享圈、阅读圈、互动圈、聚会圈等可供随机交流的场所,以便兴趣相投居民的日常交往及聚集活动。另外,活动场地有大量的装置以供青年人使用。装置以明亮的黄色为主,既契合了青年人的审美,也奠定了场地的整体风格。考虑到青年人的行为特点,装置为不同姿态的运动提供了可能。尤其是“健身圈”中的环形装置,结合了休息座椅、绿化和健身设施,为居民提供了多样的使用方式和宜人的健身环境(图03)。

4社区慢行系统景观优化策略

4.1合理规划路径,形成环形流线。合理、科学的路径规划是慢行系统发挥作用的第一步,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居民日常步行出行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因此,社区慢行路径应当注意以下3点:(1)保证社区慢行系统的便捷性以及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良好接驳,为居民创造在进行必要性活动时采取步行的景观条件;(2)住区慢行路网应当覆盖住区居民经常性到访的场所,提高自发性健康活动、促进活动发生的频率;(3)场地内慢行道路应尽量形成闭环,便于开展较长时间的体育锻炼。4.2优化沿线种植,增加游赏趣味。住区慢行系统的沿线种植有着优化景观体验、增加游赏趣味等作用,有助于增加住区居民单次户外活动的时间长度,以增强居民的身心健康。良好的沿线种植设计应当强调以下几点:(1)在对住区居民慢行行为特点研究的基础上,营造慢行场地微地形、组织有季相变化且适宜步行观赏的林缘线,增加游赏的趣味性;(2)利用植物的疏密程度优化沿线的空间体验,避免植物郁闭度较高或植物种植密度过低给使用者带来不良的心理感受。4.3丰富停留空间,促进随机交流。住区慢行系统周边的停留空间,是居民随机交流行为产生的主要场所。驻足景观的布局及质量能够影响居民的交往行为,从而进一步影响居民的社会适应健康程度。因此,驻足景观的布局应当符合慢行行为的特征,特别是要顾及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使用体验。另外,在驻足景观的营造上,应当结合绿化种植、建造材料、景观小品、色彩搭配等因素进行系统设计,以打造宜人、舒适的驻足景观。4.4结合住区文化,营造慢行特色。富有住区特色的慢行系统景观能够强化居民的领域感和归属感,从而影响居民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状况。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体现因地制宜的特色化空间效果,还要发掘和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与地域特色,以创造符合城市大环境下的住区慢行景观。此外,还可以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让社区居民参与到住区景观营造之中来;结合交流空间,设置社区文化展示廊道,以便住区居民了解住区文化,增强邻里感和归属感。

5结语

住区慢行系统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场所,对使用者的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其景观设计质量更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我国慢行系统研究与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住区慢行系统的景观建设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设计好服务于居民健康的慢行景观,仍需长期关注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晔.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探讨: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8(3):78.

[2]张婷婷.基于健康城市理念的住区慢行交通规划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6.

住区范文篇9

关键词:寒地;友好交往;住区;公共空间

一、引言

国内对于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从住区规划、环境设计、交往空间等方面,而基于地域气候视角下对于住区公共空间的研究,也只是从宏观的角度来阐述了气候因素对于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影响。因寒地气候区,冬季长、气温低、寒风冰雪天气较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且现有的大多数住区内公共空间设计存在诸多问题也面临更多困难,直接影响到住区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问题。

二、影响因素

1.地理环境因素。寒地城市位于北半球北纬45°以北的高纬度地区,特点是冬季漫长,日昼及日照时间较短,季节变化明显。尤其东北地区,由于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处于严寒、降雪、寒风等恶劣气候状态下,造成住区公共空间的使用率下降,出行不便等状况。2.行为模式影响。人的行为模式主要分为:必要性活动(是指为了满足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不得不进行的一些活动;自发性活动(只有在时间、地点等条件允许下,并且人们有参与其中的意愿的情况时才会发生;社会性活动(指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从这三种活动类型可以看出,人们在公共空间的活动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其中物质环境是一个主要因素。当户外环境的质量欠佳时,就只能发生必要性活动;当户外环境质量较高时,在发生必要性活动的基础上,户外活动时间具有显著的延长性,同时自发性活动发生的概率增加,伴随着自发性活动质量的提高,自然地社会性活动的概率也会逐步增加。

三、问题研究

1.设计思想忽视人的社会性。城市空间具有相应的社会属性,住区也应该是物质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结合。某些住区在空间环境设计上缺乏对居民日常生活的调查研究,设计中对人的社会性关注不够,不能很好的满足居民的行为活动需求。造成很多方案虽然在设计图纸上严格符合规范要求,采光、通风、间距等都很有理、很美观,但是建成环境和居民使用反映却差强人意,尤其体现在寒冬季节。2.空间可使用时间短。地处寒地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设施的使用受到季节及时间影响较大,而由于不少住区的空间环境设计片面注重空间环境设计的形式化,往往不能很好的为居民在各个时间段的使用,这实际上造成了公共空间的浪费。没有创造出方便、温暖的交往场所,使住区公共空间没有承担应有的社会角色和功能属性。3.地域文化的缺稀。当前的住区设计定位不同程度的存在追逐时髦等倾向。不考虑气候和地域文化的差异造成“千城一面”的公共空间,这种没有识别性的城市住区也难以使居民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无法促进交往。4.住区舒适度降低。住区公共空间的活动设施、活动类型的缺乏,导致冬季住区公共空间长达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无人问津的惨状。住区内部陈设简单的健身器材、儿童娱乐设施,对于寒冷气候的冬季,也只是住区环境中冰冷的摆设,却没有真正地考虑到住区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对于住户的需求,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与设计,创造出适合寒地城市住区冬季公共空间的适宜场所。

四、冬季又好理念的住区公共空间

对于寒地住区在进行公共空间的设计时,应着重寒地气候因素与其他环境因素综合考虑的基础上,一方面改善住区公共环境能抵御寒风的气候,创造出适合居民在冬季进行户外活动与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注重冬季气候环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创造出适合寒地气候的住区公共空间。1.增加文化活动。在冬季,居民除一些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如上班、买菜等,大多数时间在室内度过,因为住区室外环境是寒冷的,无法提供良好的、热舒适的室外空间,因而要想吸引居民冬季在室外环境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和社会交往,通过改善住区的气候环境,创造出防风、防寒的热舒适的公共空间。既促进里邻里交往,又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使住区充满生机。2.优化气候环境。保证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相互协调、相互渗透,改善冬季寒冷气候因素对住区公共空间的影响,提高住区整体热舒适度的微气候,减少冷风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交往的影响。随着冬季寒冷气候因素的影响,要保证其铺装、材质、设施的可持续循环利用并合理的种植枝叶茂密的高大常绿乔木和低矮灌木,可以抵挡冬季冷风的侵入,优化住区内的气候环境。3.营造人文环境。居住区公共空间是居民生活重要的交流纽带与生活润滑剂,只有以人为本的设计才能满足当代社会应该具有的人文气息,在寒地这一点更为重要。通过对住区公共空间的研究分析,提出适宜寒地气候的住区冬季友好的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从而创造出满足人们日常活动需求与社会交往的住区公共空间,对于长春市住区公共空间的阶段性的调研成果,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更加深入研究,并希望能够将成果应用到实践项目中,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的可行性。希望通过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及实际建设,将长春市住区的公共空间建设更加舒适宜人。

五、结语

针对寒地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与研究,通过对必要性活动空间的优化设计,使得在这里进行必要性活动的人们通过空间的优化来进行一定的交流与沟通。当人们的内心需求得到满足时,也为下次进行愉悦的必要性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周而复始,我们相信这里的必要性活动空间会转化为社会性活动的空间,为在冬季的人们提供舒适宜人的友好交往的公共空间提供可能,这也是研究的最终目的与美好希望。

作者:韩蒙 周欣荣 曾玉熙 张堃鹏 杨柯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参考文献:

住区范文篇10

【关键词】住区空间;住区规划;饮食文化;场所感;归属感

1背景

1.1饮食文化步入社会生活主流

民以食为天,我国有享受饮食过程的习惯。近些年媒体的宣传(如纪录片、自媒体、移动传播平台等)对群众意识影响显著。加之现阶段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下馆子”,同时这种饮食行为也成为城市居民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我国餐饮业的消费连续20多年呈高速增长趋势,餐饮活动也更深入地融入不同类型居民的生活中。

1.2住区居民消费观念变化

在以往人们进行饮食活动或旅游时,倾向于寻找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店铺进行餐饮体验,品牌效应使部分百年老店对人流量有趋近于“垄断”的吸引力。但消费者的体验往往是“价格昂贵,名不副实,只顾赚钱不求质量”等负面评价。随着时间推移及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对人群的渗透,绝大多数隐藏在市井下居民口口相传的“口碑小店”逐渐被人们发现并推广,餐饮小吃的消费者也转移了目标。

1.3住区公共空间设计面临新的机遇

走访和调研哈尔滨市20余家口碑小店后得知,这些隐藏的口碑小店店面不大,一般位于老旧小区的街巷胡同,可达性差,但往往物美价廉,具有良好的口碑效应。由于其位置闭塞加上信息流通不畅,受众群体往往是店铺所在地附近的居民,以及小部分因机缘巧合了解情况的住区外居民。随着信息时代来临,以及市内交通日趋便捷,其他区域的居民会通过公交、共享单车、私家车等方式根据网络信息“寻觅”这些口碑小店,这些小店所在的住区人流量加大,经济收入提高,并引发新的使用活动。这些小店相当于住区内新的活力点,对于住区设计中公共空间的营造是可利用的机遇(见图1)。

2基础理论

2.1饮食文化

我国的饮食及菜式具有多元化特征,不同地域和不同特点使每个城市的饮食文化均具有可挖掘和利用的巨大潜力。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如成都、重庆、南京、长沙等地区的饮食文化已在当地形成其独特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市井之中的特色小吃店面或摊位带来住区及周边的经济活动,提升地区活力,甚至由此产生旅游业的游客吸引点。在目前国内饮食市场中,小吃消费每年约占全部餐饮市场的三分之一,对城市的消费拉动具有明显作用[1]。

2.2场所理论

场所理论主要指在物质空间中由于特殊的人、事物、历史事件等赋予空间对城市居民的特殊意义,使空间成为一个场所。场所感最明显的体现是归属感等心理活动。在城市住区中表现为对住区的情感,包括对所在住区的热爱、认可、习惯甚至是依恋的感觉,是居民把自己归入住区集体的群众心理活动和每个组成人员个人感情色彩的集合[2]。住区场所感使住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提高了其宜居性和生活体验,对于住区的发展意义重大,而特色餐饮的口碑小店对附近居民的吸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区场所感的形成。

3案例分析:以哈尔滨市现有口碑小店为例

3.1调研对象现状

3.1.1口碑小店自身特点1)人群印象既不属于城市有名气的老字号,但存在多年,在时间和市场考验中形成自己的口碑效应。2)所在位置及环境多存在于老旧住区内,大多为住宅的1层住宅空间改造或利用裙房开设店铺,不属于商业用地范畴,使用面积较小,环境相对简陋。3)用餐时间集中人流集中时间为11∶00—14∶00,店内较拥挤,而且大部分人需排队等位,此时部分人会选择就近闲逛或原地等待。3.1.2区位与客流特点大多数口碑小店对周围的住宅、企业、学校的居民、职员、学生等人群产生辐射作用。经调查,大多数店面距周边最近的学校或住宅的平均距离为100~300m,基本在5min以内步行范围,形成稳定的日常就餐流线。相关研究发现,当餐饮店面所在地的交通便利可达性较好时,可吸引远处居民前来用餐;住区周边邻近步行街区会激发人群的饮食行为;周围的商业区、休闲空间也是影响人员流动的关键因素。3.1.3居民饮食活动模式分析经调研,大部分口碑小店的成因属于店主单方面经济行为,开店之初是为养家糊口,但由于口味等原因被小区居民认可,逐渐形成居民的固有用餐行为模式。小区内中老年人准时来吃早点,很多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长时间在此就餐,以至于在多年发展过程中形成居民的习惯性活动,小店也就成为承载其习惯活动及记忆的场所。3.1.4消费者行为活动一些餐馆随着名气逐渐增大,会考虑迁址扩大店面,形成独具风格的建筑立面,并加以装饰以提升品牌特色,如老道外的张包铺、砂锅居等建筑外立面风格偏向复古,店门外布置有铜人雕塑,作为显眼的标志物向人们讲述老字号的历史沿革,增添文化气息,并单独设置广场空间。口碑小店位于住区附近会激发居民户外停留,提升小区公共空间利用率。居民在就餐之后有散步或户外停留休息的喜好,居民区的广场和供人们休息的石凳等设施吸引有需求的使用者,产生社会交往活动,从而提高场所使用效率。

3.2现存问题

小店产生的大量厨余垃圾影响住区形象或城市形象,同时增加环卫工作量和难度。由于午间和晚间客流量较大,产生的噪声、烟尘对楼上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此外,当城市更新或住区更新时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些小店,由于环境较差,很多小店存在安全隐患,可能面临拆迁等风险,易导致部分小店就此消失。对于城市来说,少了一处人群聚集的节点;对居民来说,经常光顾的小店突然消失会使其失去一个重要的社交活动目的地,由于习惯被突然打破,幸福指数降低,对中老年群体的影响尤为明显。

3.3对住区空间和场所营造的影响

3.3.1积极影响1)提供住区居民出行的饮食目的地,增加居民选择活动;客流量增加的同时,提升人与人交流的机会。2)促进居民消费,为住区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市场活力。3)住区某些特色饮食小店易被居民接纳,提高居民场所感和归属感。4)提高住区内公共空间利用率。3.3.2消极影响1)产生大量厨余垃圾。2)产生噪声、烟尘,影响同栋居民生活。3)外来用餐人员影响住区私密性,存在安全隐患。4)小店受城市更新影响较大。

4住区空间场所营造方法

4.1整体设计,打造饮食文化活力点

在有口碑小店的小区规划设计时,应在平面布局阶段将口碑小店的相关因素作为前提条件纳入考虑。充分了解其过往,妥善布局,使其符合人群活动客观规律,并使小店和周边空间既不因空间尺度过大而有空洞感,又不因尺度过小而产出生压迫感,使其作为小区重要的活力点持续发挥作用,增加场所感。

4.2策划小区活动,营造场所氛围

借助活力点优势和口碑效应举办与饮食文化相关的活动,鼓励住区居民与消费者游客参与;完善场地设施以满足居民饮食相关的日常休闲活动需要;增添住区主题文化活动举办场所,并应为使用活动设计步行系统和节点空间。

4.3完善场所活力点空间配置

营造与口碑小店相匹配的半开放节点空间,可对就餐等位人员和餐后休闲人员进行疏散,既保障小区安全性,又可作为消费者饭前饭后社交活动的空间载体;采取合理的空间尺度,考虑四季温度等不同因素影响,结合活动营造适宜主题的空间特色。此外,应根据饮食文化活力点布局,合理配置垃圾清运和环卫系统,考虑隔声和油烟排放系统,降低对居民的影响。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