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农增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22:04:40

助农增收范文篇1

我乡下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79个经济社。总户数6042户,其中农业户5986户;总人口15897人,其中农业人口15112万人,占总人口的95%,外出务工劳动力8457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7268人。全乡辖区面积45.5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974.48亩,小二型水库3口,山坪塘133口,石河堰43道,2015年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0927.9元。

二、目标任务

2016年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48元,同比增长12%。

三、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下发的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文件精神,充分利用我乡土地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农民增收新型业态,积极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从而带动农民增收。

四、主要工作措施

1、强化对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为保障我乡农民增收工作的落实,成立助农增收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组织员任第一常务副组长,各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农业服务中心各工作人员和各村三职干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农业服务中心,由组织员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为了增加各村委会的工作动力,乡政府将助农增收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确保全乡乡村干部思想统一,齐心协力做好农民增收工作。

2、坚持发展魔芋、莲藕支柱产业。一是以提高单产为主,适当扩大魔芋和莲藕的种植面积。力争到年底魔芋的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新增种植面积100亩;二是加快对魔芋初加工模式的改革。

3、抓好示范,努力打造一村一品。去年,我乡利用李晓亮养殖竹鼠的契机,准备逐步在村扩大养殖规模,将村打造成竹鼠养殖村,并逐步将竹鼠养殖在全乡推广,将打造成竹鼠养殖乡。今年,我乡还将继续抓好竹鼠养殖村的打造工作,同时我乡还将在打造竹鼠养殖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在全乡其他村委会进行一村一品的打造,力争打造2-3个专业养殖村如养羊村、养鸡村等。例如利用村现有的养羊大户的带动下,将村打造成养羊村。

4、大力发展瓜菜产业。面对农村荒废土地多的状况,根据这一现状,乡政府及时作出了大力发展瓜菜产业的战略调整,今年乡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圣学村村200多亩低洼的土地进行改造,做好排水设施,将这片低洼地改造成瓜菜种植基地,确保瓜菜基地正常生产,带动更多农民种植瓜菜。力争到年底常年瓜菜种植面积达到7500亩,冬季瓜菜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

5、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我乡林业资源丰富,但林下空间利用率却有限。根据县政府下发的发展林下经济的文件精神要求,今年我乡将着力发展林下养鸡,建设2-3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力争全年林下养鸡出栏2万只。

6、抓好畜牧生产。2016年,继续抓好畜禽防疫,做好春防和秋防工作,确保没有重大疫情发生;做好禽类规模户补贴、母猪补贴等的发放工作,增加农民发展畜牧业的信心。力争到年底禽类出栏突破45万只,其中鸡出栏32万只,生猪出栏量达到6万头。

7、抓好水产养殖。我乡有小二型水库3口,山坪塘133口,石河堰43道,水资源丰富。2016年我们争取资金对部分塘库堰进行改造维护,并加强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提高养鱼技术增加单产,力争2016年全乡养鱼面积达到1000亩。

8、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减少低收入人口水平。贫困人口过多会拉低整体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2016年,我乡计划通过一系列措施,减少贫困人口340户,实现900人脱贫。一是通过发放扶贫的鸡苗等物质帮助贫困户脱贫;二是结对帮扶。即:由乡里的领导干部带头,全乡所有乡村干部与贫困户一一结对,解决贫困户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三是抓好太平村、老岗磨村、书房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协助县相关单位做好各类扶贫物质的发放,扶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各项工作,把太平村、老岗磨村、书房村打造成全县扶贫整村推进示范村。

9、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夯实基础。没有好的水利基础设施,要使农业高产高效是一句空话,我乡水利资源相对缺乏,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今年我乡力争上级水务部门支持,加快对辖区的武引水利设施建设完善。这些设施建设完成后,极大改善我乡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10、加强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增收能力。今年我乡将积极联系县相关单位来乡,举办各类农业技能培训班。柠檬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班2期,瓜菜种植及管理培训班2期,养猪技术培训班1期,黑山羊饲养培训班1期。计划培训农民3000人次,通过这些培训班,提高农民的农业技能,增加增收的能力。

助农增收范文篇2

一、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肯定成果、正视差异

大力实施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中,去年以来。全市上下大力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对瞅准的事,坚持不懈,扭住不放;对定了事,不遗余力,一抓到底,干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要事实事。

(一)宣传发动得力。各级各部门多形式、多途径、多渠道在受灾群众中广泛宣传助农增收政策。积极参与灾后重建。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使广大受灾群众主动投身到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中来。日报等媒体开辟专栏做了深入细致的报道,特别是对典型事例、先进个人做了专访,对落后的地方充分曝光,使“助农增收、致富还贷”相关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摸底排查完全。市级各部门依照市委安排安排。会同乡镇干部进村入户,与村、组干部进行了拉网式”逐户调查,对地震受灾农户特别是农房重建户的人口状况、劳动力状况、经济收入及构成状况等情况,一户一卡”进行了登记,建好了电子档案。完成了地震受灾农户重建户基本情况统计表》地震受灾农房重建户灾后重建与发展规划表》等统计,就助农增收、致富还贷总体目标中的五个一”和“不欠贷”基本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的摸底排查。

(三)规划科学具体。各县区围绕受灾农户达到五个一”和“不欠贷”目标。结合区域发展产业布局,以户为单元、村为基础、乡镇为单位作了专业规划,把“五个一”内容规划到户、项目、年度。实行了以户建卡、以村造表、以乡造册、以县汇总,做到一户一卡、一村一表、一乡一册。

(四)责任落实到位。各乡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了工作主体作用。见到实效,各县区采取了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的方法,落实了帮扶措施;市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了专门领导和专职干部驻乡抓帮扶工作;市县区农工委对全市“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进行了综合协调、指导考核,打好了总体战。

(五)五个一”发展效果显著。全力攻坚,助农增收效果显著。截止目前,全市农民灾后重建贷款总额38.96亿元,还款15.22亿元,共培育熟练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的明白人23万人、建立经济园18万多亩、终年转移输出务工人员78.8万人,户平年增收1万元以上。

(六)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各县区在认真实施“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中。有效地推进了工作开展。特别是剑阁县委、县政府抓“助农增收、致富还贷”工作有目标,有思路,有措施,有效果。上午大家都参观了现场,看主要体现了四个特点:一是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实现了多渠道增收;二是突出了产业发展主题,烟叶、蔬菜、畜牧、旅游等产业发展都卓有成效;三是助农增收工作的领导力量强,责任得到具体落实;四是农户增收还贷信心足,积极性高,效果好。其他县区也分别在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实践过程中有一些好的做法,值得我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实施“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以来,总之。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为灾后重建发展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一分为二地看,工作中也还存在许多差别和不足,局部工作效果还不够理想,县区与县区、部门与部门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加快发展的压力巨大。

全市累计发放农房重建贷款38.96亿元、154347户,一是农房重建不良贷款数额较大。截至2010年4月末。其中:贫困农户建房贷款10.07亿元、35712户;累计收回农房重建贷款15.22亿元、48696户。随着前期发放的局部农房重建贷款陆续到期,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农户日益增多,农房重建贷款风险逐渐显现。截至4月末,逾期贷款9548万元、农户5083户,分别占当期农房重建贷款余额和户数的4.8%和4%未按期结息的农户46500户,占当期贷款户数44%拖欠贷款利息3937万元,欠息率32.9%其中,欠本欠息农户4575户,拖欠本息8972万元。从贷款质量看,4月末不良贷款(按五级分类)4210万元,占当期该类贷款余额的1.78%分县区不良率看,元坝区5.1%苍溪县4%朝天区3.4%剑阁县2.1%利州区2%旺苍县0.7%青川县0.07%分乡镇看,青川县的骑马乡、旺苍县的燕子乡、元坝区的卫子镇、剑阁县的上寺乡、朝天区的马家乡不良率较高。

特别是局部乡镇存在大面积的欠息,二是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地方的助农增收工作之所以滞后。台账建立不完善,这与工作作风有很大关系。表示在工作中,就是责任不落实,工作不深入,害怕和群众打交道,工作效能低下,对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工作拖拖拉拉,工作节奏不能适应加快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必需引起各县区、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研究,着力解决。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扎实推进“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下阶段工作

致富是目标,开展“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增收是核心。还贷是义务。扎实推进“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下阶段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及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全局,掌握“巩固回升、加快发展”工作基调,坚持“五个一”基本思路,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突出提速加快、又好又快主基调,把“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同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发展农业产业化等紧密结合,整合资源,整合项目,统筹推进。力争今年底基本实现“五个一”即:有一至二个熟练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的明白人、建立一个经济园、有一至两个农业增收项目、终年转移一至二个务工人员,户平年增收一万元以上)2011年巩固提高,2012年全面实现预期目标。

要坚持多措并举,打好“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下阶段攻坚战。努力开辟增收途径。

(一)抓核心。

增加经营性收入。要充分依托绿色、特色、生态农产品优势,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积极实施农产品“走出去”战略,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不时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区域性特色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市场、技术、政策、法规等方面开展信息服务。积极培育农村市场流通主体,支持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提供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营销服务。各级干部要积极主动地协助开辟农产品流通市场,主动参与农产品流通,充任经纪人,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增加劳务性收入。去年全市劳务收入47.2亿元,扎实抓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全市农民人均年实现劳务收入1919元,同比增收139元,劳务性收入助农增收效果明显。今后要进一步层层落实责任,有计划、有组织地搞好劳务开发。认真加强劳务基地建设和品牌培育,扩大、提高劳务输出规模和质量,促进农民特别是受灾群众有序转移。努力营造全民守业氛围,吸引、鼓励和支持更多有成就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参与到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行动中来。

增加财富性收入。充分用够、用好、用活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梯级试点市先行先试的核心政策资源。凡是有利于农民增收、农民得实惠、农民群众满意的改革探索,有效推进农村改革创新。都要鼓励支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力推进农村产权为核心的制度改革,承包地、宅基地、林地、水面等经营机制方面大胆探索创新,为农民享有财富性收入发明条件。重点是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维护,规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同时要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方面进行探索,激活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努力增加农民特别是受灾农户的财富性收入。

增加政策性收入。要及时、全面兑现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灾后重建扶持政策。同时,认真兑现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进一步强化对受灾农户的政策扶持力度。市委、市政府已就财政支持、项目资金布置、金融信贷、劳动保证、民政救济等方面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扶持优惠政策。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同时,还可以结合各地实际,制订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加以推进。

(二)抓根本。

市优势特色产业助农增收明显。去年全市特色产业实现产值55.37亿元,近年来。同比新增纯收入3.54亿元,为农民人均新增纯收入148元。今后要进一步抓住产业发展这个根本,以七绝为核心,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以米仓山茶叶、朝天核桃等为重点,加快“七绝”整合重组。要优化区域布局,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产业带,加快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中发展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各类专合组织建立规范的运行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深入推进农业规范化生产,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业品牌认证工作。

(三)抓主线。

推进激进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工作抓手和主线。要强化规划导向,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市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优化规划布局,加速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集中发展区;强化产业基础,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为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强化资源整合,重点整合土地、产业、资金、科技等资源;强化农民主体,使农民成为基地和园区的建设主体和发展成果的享有主体;强化统筹结合,实现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相配套,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相统一,提升建设综合效益。坚持“多园一业、块状覆盖,园区农业与庭园农业共生互促”建设模式,走好“建园区带基地、兴产业促增收”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路子,带动现代农业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基地发展。

(四)抓重点。

当前全国、全世界正在大力建议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农业。低碳农业不只要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农业阶段、激进农业阶段和工业化农业阶段。而且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更加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大力发展森林经济。去年全市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森林蔬菜业、森林果业、森林畜牧业和森林加工业等林业特色产业,实现林业产值39.8亿元,山区农民人均从林业上的收入达680元,同比增加80元。今后要继续依照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和林业资源转化的要求,紧紧围绕“6+3特色林业产业体系,充分考虑绿化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大力营造生态经济兼用林,推进低碳农业继续健康发展。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效果转化和实用技术集成推广应用。建议低碳生活,搞好老式沼气的改造和新式沼气的大力推广,利用好“家电下乡”搞好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既维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又增加群众收入。

(五)抓机制。

做好每一户产业发展、增收致富还贷工作。市级各部门要继续紧紧围绕“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认真落实专门领导和专职干部驻乡抓帮扶,各县区要继续采取县级领导包片包乡、部门包乡包村、乡干部包户、党员和机关干部结对帮扶的方法。完善帮扶机制,搞好指导、协调、督促,有效开展工作。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帮扶责任,落实具体任务,使帮扶工作不走过场。通过“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的深入开展,让扶贫解困明显推进、灾后重建明显加快、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基层组织明显加强。

(六)抓导向。

重点宣传农房重建贷款性质。向农户讲明农房重建贷款是商业贷款,要做好政策宣传和引导。内容上。而不是财政补助、扶贫资金;要强化农户诚信知识,增强欠贷必还意识。对象上,要做到对所有农户全覆盖。重点针对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建房农户群体,特别是有钱不还和等待观望的农户。同时要树立积极还贷的典型进行广泛宣传。方式上,金融机构要积极主动,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广泛、集中开展大规模、有声势的诚信和政策宣传活动,同时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多种载体,保证继续、有力度、全方位的宣传。措施上,要开展一次全市范围农房重建贷款的调查,完全摸清贷款农户目前家庭收支情况、信用状况和还贷能力;对到逾期贷款和欠息农户进行逐一排查,根据调查资料划分出无力偿债农户、有一定收入但暂时还款困难农户、有偿付能力而还款意愿较差农户,采取“一户一策”制定清收措施;同时,要建立和完善贷款管理责任制,及时完善相关贷款手续和档案资料,确保每一笔贷款责任落实到人,并加强对农房重建户经济活动跟踪,建立相关记录并加强农房重建贷款贷后检查,定期进行分析评估,做到对风险心中有数。

三、逗硬作风,加强领导。确保完成“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目标任务

摆在突出位置,一要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助农增收、致富还贷切实纳入灾后重建、全面夺取双胜利、重建美好新的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分管领导要亲自抓,抓关键环节、抓重点工作、抓带共性的重大问题的解决和政策的落实。各级各部门都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发挥作用,积极为继续深入实施好“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出实招、下真功,贡献力量。

助农增收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全县实际情况,细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助农增收工作顺利推进落实。

二、目标任务

加大助农增收工作力度,创新助农增收模式,全年完成既定科技项目的实施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扎实推进既定科技扶贫示范村级示范户建设,确保培育出农牧民经济收入新的增长点;积极探索建立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全年开展科普活动15场次,培训新型农牧民上3500人次;全年完成50人的科技人才以科技成果、专业技术入股或承包等形式开展助农增收工作;积极做好全县涉农项目奖补验收工作,确保农牧民经济收入明显增长。

三、主要工作

(一)大力抓好科技项目实施

1.年内完成完成赤芍、藏红花等中药材的试种与推广、高原有机夏秋草莓产业化示范与推广、蓝莓产业化示范与推广及其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等科技项目申报、立项等工作。2.全年完成与我县相关民营科技企业或合作社签订扶贫培训及务工合同,扶持部分贫困人员发展产业项目2-3件,有效解决贫困人员200人的就业增收问题。

(二)有效推进科技扶贫示范村、示范户建设

年内完成在全县确立的7个科技扶贫示范村积极发展中(藏)药材、有机蔬菜、草莓、蓝莓、藏香猪及高原牦牛等产业,探索建立“龙头企业+科技基地+专合组织+贫困户”的科技扶贫新模式,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农牧民经济收入新的增长点,扎实推进7个科技扶贫示范村、35户示范户的建设。

(三)探索建立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作用,为全县农牧民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政策咨询,积极探索建立全县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四)有效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根据全县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积极举办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班,加强农牧民群众务工、务农就业技能培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利用科技下乡、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等活动,扎实开展全民科学文化知识普及,进一步提高全民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文化素质,努力使人民群众在知识思想上脱贫。全年开展科普活动15次,培训新型农牧民上3500人次,有效畅通技术进村入户到人渠道。

(五)积极鼓励科技人才开展助农增收工作

全年完成50人的科技人才以科技成果、专业技术入股或承包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结对帮扶等助农增收工作,对于在助农增收工作中所取得的收益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同时对在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的科技人才,由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奖励。

(六)协同相关单位,组织人员,全面有效完成全县涉农项目奖补验收工作。

四、组织保障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责任。成立由局“一把手”为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为副组长,其余干部职工为成员的助农增收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对单位全年助农增收工作负总责,抓实抓好组织部署、督促落实等工作。副组长积极协助组长开展各项工作,负责具体工作的推进落实。

助农增收范文篇4

一、加强品牌打造

(一)狠抓重点品种,打造核心示范基地。以道地优势品种——川贝母为主,依托药业企业狠抓种植技术研究与攻关,制定了相关种植技术标准,建立了川贝母规范化种植基地两个——卡卡沟川贝母种植基地(国青科技)、龙让沟川贝母种植基地(新荷花),新荷花川贝母种植基地成为国内首家通过gap认证的川贝母基地。新荷花现种植面积2700余亩,建立了11个川贝母现代温室育苗大棚,面积3000余平米,主要用于川贝母两年生幼苗的繁育,可以大幅提高幼苗的保苗率,降低种植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国青公司瓦布贝母种植已初见成效。

(二)以公司为依托,严格种植技术规程。以生产无化残、农残及重金属残留道地中(藏)药材为标准,以国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荷花川贝母生态药材有限公司为技术依托,种苗采取集中培育,严把技术关,严格按照国家中药材标准生产,促进我县道地中(藏)药材进一步的合理开发,创立地域品牌。

二、注重市场对接、开拓

有效运用现代农业品牌塑造理念,将品牌建设作为公司(组织)、农户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抓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对接、媒体造势、专家助力,川贝母品牌越来越响,名气越来越大,从而大幅提高川贝母销售价格,促进了农牧民增收致富。

助农增收范文篇5

(一)活动主题。以“兴渔牧,送服务,促增收,保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秋冬季农业生产和全年农民增收目标,层层组织工作队,深入基层和农业农村一线,采取各种形式,认真抓好基础建设、产业开发、技术服务、就业创业、防病减灾、推介促销、政策落实等重点工作,从而推动我市水产畜牧业基础有新加强、特色产业有新提升、农民收入有新增长、“三农”服务上新水平。

(二)目标任务。市水产畜牧兽医系派出的2388名工作队员与12名自治区级工作队员,共2400名工作人员,组成自治区、市、县(区)、乡(镇)、村五级工作队,深入全市各村屯开展秋冬季助农增收活动。活动期间,计划完成以下工作目标任务:一是培训农民12000人次;二是推广应用8项先进实用技术;三是水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高水平;四是新增加能繁母猪5000头以上,生猪良种补贴2万头,力争全市短期养殖项目养殖量比上年增加30%以上,增加农民养殖收入4.75亿元,人均增收97元。

二、活动时间和要求

活动时间从2009年8月中旬起至2009年12月中旬止,为期4个月。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组织动员阶段(8月下旬)。按照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主管局)各有关部门根据统一部署和要求,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成立机构,组建工作队,做好规划,明确秋冬季水产畜牧业发展重点、项目和规模,落实建设重点、资金安排等前期准备工作。

(二)行动服务阶段(9月初至11月底)。工作队按计划进驻各县乡镇深入村屯开展调查研究,与当地党委政府、对口部门衔接,按照方案总体要求,全面做好活动开展和项目实施,组织开展相关技术培训,认真抓好各种典型培育。确保助农增收各项行动落到实处。

(三)检查总结阶段(12月上旬)。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主管局)进行自查,评选出先进个人,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提出下一步发展意见建议和明年春季渔牧业生产思路,于12月18日前将总结材料电子邮件报送*市水产畜牧兽医局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邮箱:*)。

三、活动的主要内容

秋冬季是全年水产畜牧业生产的关键时刻,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十分关键。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主管局)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年中工作会议以及我局相关工作部署,突出抓好“两大重点助农增收项目”和“八个助农增收活动”,科学安排,统筹推进,努力实现全年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

(一)两大重点助农增收项目

——短平快养殖产业项目。扶持发展秋冬生猪、家禽、山羊、鹅、兔以及大规格鱼种培育等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重点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通过实施今年农村养殖设施建设项目,农业养殖产业化项目,生猪龙头企业贴息贷款项目、生猪良种化项目等,新增生猪养殖量30万头,家禽养殖量1500万羽。依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由牛、羊、兔、鹅等草食动物,加大牛品改力度,积极推进龟鳖庭院养殖发展。近期我局将召开一次特色养殖现场会,总结推广我市特色养殖典型经验,力争秋冬季兔、鹅养殖量长30%;龟鳖庭院养殖量增加30%。力争全市短期特色产业养殖量比上年增加30%以上,大幅增加农民养殖收入。

——产业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加快发展设施渔业,启动中低产鱼塘改造工程。在今年秋冬季要建设一批鱼种越冬大棚,培育大规格鱼种1.36亿尾以上,改造中低产池塘3.63万亩,为明年渔业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二)八个助农增收活动

——落实政策助增收活动。今年以来,中央和自治区、*市进一步加大水产畜牧业投入,各种支农资金不断增加。要通过*市开展助农增收大行动,推动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水产畜牧业的各项惠农政策,使惠农政策100%覆盖所有行政村。要严格按照程序要求和管理办法,及时组织水产畜牧业补贴资金的申报和发放,重点落实800万元新农村建设养殖基础设施改造建设项目,200万元生猪重点龙头企业贴息贷款任务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罗非鱼产业化扶持政策,把扶持资金用好,尽可能发挥促进产业发展作用;加强与发改委、财政等部门的配合,组织开展项目落实情况督查,加快扶持资金的使用,促使扶持政策在推动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效益,确保渔牧民享受最大实惠。

此项工作由局市场信息与科技科牵头,各业务科室、局属各单位、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主管局)配合。

——特色养殖助增收活动。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牛、羊、兔、鹅、草食性鱼类为主的草食动物产业,加大牛品种改良力度,加快草食动物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做大做强奶水牛产业,努力把奶水牛产业培育成为水产畜牧业经济的新兴产业。加快罗非鱼等出口优质水产品产业开发,积极推进龟鳖庭院养殖发展。

此项工作由局渔业生产管理科、畜牧与饲料科分头负责,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主管局)配合。

——科技推广助增收活动。重点推广牛杂交改良、粗饲料加工利用、牛病综合防治、优良牧草、罗非鱼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养殖技术,亚冷水性鱼类养殖技术、龟鳖庭院养殖技术,向科技要效益,以技术促增收,全面完成全年肉、奶、蛋、鱼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目标任务。充分利用农事村办、“农家课堂”、科技特派员、驻村指导员等多种比较成熟的培训带动模式,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

此项工作由局渔业生产管理科、畜牧科牵头负责,各业务科室、相关直属单位以及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主管局)配合。

——就业创业助增收活动。以组织实施水产畜牧业“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和“无公害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项目”为载体,围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在全市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大培训,提高渔牧民的就业创业技能。继续加大返乡农民工培训力度,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协助有关部门解决贷款、用地、收费、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困难问题。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结合实际,发展特色养殖业。

此项工作由局市场信息与科技科牵头,局人事科、市水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主管局)配合。

——产销对接助增收活动。加大我市优势渔牧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利用广西水产畜牧信息网及各种媒体,重点宣传推介生猪、家禽、罗非鱼、对虾、水牛奶等大宗农产品,努力打响我市优质渔牧产品品牌,促进销售增收。不定期在网上主要养殖产品市场信息,吸引经销商前来采购、经销。因地制宜组织参加各种类型农产品展销促销活动,促使全市渔牧产品商品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扎实推进“一企一策”活动,抓好肉类水产加工等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育发展,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加快农民专业合作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促销作用,牵线搭桥,引进客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网络。

此项工作由局渔业生产管理科、畜牧与饲料科、市场信息与科技科分别负责,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主管局)配合。

——防病减灾助增收活动。宣传国家防控政策,使群众明白防疫是养殖者的义务;宣传防控知识,实现群防群控;宣传对病死畜禽实现“四不准一处理”,使群众自觉不出售、不转运、不宰杀、不食用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从源头上防止疫病发生。切实抓好秋冬季动物免疫工作,扎实开展高致性猪蓝耳病突击月活动和规模养殖场疾病净化工作。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加强动物防疫,确保全市禽流感、口蹄疫免疫密度达100%。做好水产畜牧养殖灾害防御工作。同时,加大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力度,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提供组织和人力保障。

此项工作由局防疫检疫监督科、渔业生产管理科、畜牧与饲料科、兽医医政药政科分别负责,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主管局)配合。

——安全监管助增收活动。一是切实做好苗种、饲料、兽药等养殖生产物资的市场供应,及时主要渔牧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价格等信息,引导和帮助农民合理安排秋冬养殖计划。二是组织开展“苗种、饲料、兽药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主管局)从8月下旬开始会同当地农业、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开展农资市场大检查,集中力量对苗种、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清理整顿无证无照和标签标识不规范等不合格市场主体。组织开展饲料兽药市场专项检查,重点整治经营违禁药物及“四无”饲料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加强兽药经营、使用管理,组织清查违禁兽药、假劣兽药。8~10月,统一组织对重点地区的饲料、兽药进行质量监督抽检,抽检与查处联动,对制售假冒伪劣饲料、兽药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确保水产畜牧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民利益。三是开展水产畜牧产品质量抽检,确保渔牧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切实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和防台风工作。

此项工作由兽医医政药政科、畜牧与饲料科、渔业生产管理科按职能分别负责,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以及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主管局)配合。

——和谐发展助增收活动。妥善解决灾区、贫困地区渔牧民和返乡农民工的实际困难,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其发展生产,多方增收。落实救灾救济措施,帮助困难渔牧民解决好生产所需资金和物资等难题。协助各地积极疏导排解各种不安定因素和矛盾,切实重视做好渔牧民信访工作,为水产畜牧业发展、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环境,确保农村社会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期间的稳定。

此项工作由局办公室负责,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主管局)配合。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活动各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市水产畜牧兽医局成立深入农村开展秋冬季助农增收大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立4个小组,组织派出12个宣讲服务工作组。

*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主管局)要高度重视,切实把秋冬季助农增收大行动作为下半年“三农”工作重点。尽快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切实加强领导。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领导要率先垂范,每人联系指导1-2个村屯开展工作。各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参加工作组(队),靠前指挥,并抽调业务骨干及时组成工作队,尽快深入基层开展活动。

(二)落实经费,分片包干。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部门要以此次活动作为检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内容,层层落实责任制,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制。各工作组(队)要根据实际,制订、细化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度、工作要求,确保领导、人员、资金、物资、技术、服务“六个到位”。

(三)加强合作,密切配合。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主管局)要积极履行职责,加强与农业、公安、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的协作,各负其责,相互支持。水产畜牧兽医系统内部各单位要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全力加快推进工作进度。

(四)创新形式,突出主题。积极创新活动载体,紧密结合地方实际,举办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带动明显的助农增收活动,迅速掀起秋冬季水产畜牧业生产高潮。一是开展“三下乡”集中行动。活动期间,各工作组要与所负责的县(区)开展1~2次“三下乡”集中行动,开展科技咨询、培训服务、问计访谈、赠送科技书刊、光盘、手册等丰富多彩的科技、法律、物资下乡活动。二是开展助农扶农主题实践活动。9~11月,各县(区)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开展1—2次助农增收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各种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多为农民办实事好事,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和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五)培育典型,点面推进。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主管局)要积极挖掘和培育活动典型,认真总结活动亮点、先进人物事迹和成功经验,为探索形成农民持续增收新机制新路子积累经验。充分发挥典型引路、样板激励和示范带动等作用,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纸等载体,开辟专栏,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进行广泛宣传,弘扬先进,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形成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助农增收的良好氛围。加大部门、地区、工作队之间的经验交流,确保各地活动齐头并进,平衡发展。

(六)转变作风,热情服务。全市水产畜牧兽医干部、技术人员特别是工作队队员,要切实转变作风,一要轻车从简,二要抓点示范,三要做好服务,让农民满意,基层干部满意。

助农增收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按照县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围绕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县目标,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推进畜牧科技进村、到场、入户,提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达到科技助农增收的目的。

二、工作原则

(一)全面参与。广泛发动乡镇畜牧兽医站、村级防疫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畜牧龙头企业等多方力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畜牧科技助农增收活动。

(二)统一部署。县局制定实施方案,统一部署、统筹实施。

(三)突出重点。开展畜牧科技助农增收工作要把基地建设、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统一起来,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作为提升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的着力方向,不断探索创新“两个带动”机制模式,扩大对养殖农户的带动面、参与面和收益面。畜牧科技助农增收工作要把组织农民进行专业化生产、提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为农服务、教农学技、带农入市、助农增收”的重要工作,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落实政策、落实措施、落实服务、创新思维、创新管理、创新机制,不断提指导畜牧经济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服务基层农民群众的科技水平,加快我市畜牧业由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方向转变,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方向转变。

三、主要目标任务

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围绕我县制定的畜牧业发展“十二五”发展目标,紧密结合畜牧生产建设项目所提供的资金条件,重点加强畜牧实用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县畜牧兽医局对今年申报省、市标准化示范创建场进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技术培训,并结合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在春秋两季对规模养殖小区(场)各举办一期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技术培训,培训面达90%以上。全县畜牧系统参与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的畜牧兽医科技人员为43名,其中县级13名,乡镇科技人员30名。每个技术人员联系6户农户,共联系258户养殖农户(场)。通过活动,要求完成联系户人均增收200元的目标任务。各乡镇及机关股室科技助农增收目标任务分解表见附件。

四、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畜牧兽医实用技术推广,提养殖技术水平。

(二)强化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我县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有机对接。加强对畜牧兽医技术骨干的培训,并在畜牧科技促进年活动中发挥技术引领与支撑作用,提全县科学养殖水平。

(三)注重畜牧技术培训,确保畜牧科技进村入户。各乡镇要组织畜牧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推广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面向养殖农户的技术培训。各站股及县局分管领导和科技人员要有自己的联系户,要结合畜禽养殖项目,为养殖户送政策、送技术、送良种、送知识,确保畜牧科技进村入户。

(四)完善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的管理。县局进一步完善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的管理、检查和督导制度,坚持季度检查、半年小结、年度考核等各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对在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中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表彰奖励。

助农增收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区域协调、政府扶持、群众主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工作原则;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题,以养殖、种植、劳务输出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设施化、市场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目标任务

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促进劳务输出和农民创业,确保2014年全镇农民人均增收831元以上,同比增长13%以上,力争全镇农民人均增收895元以上,同比增长14%。

三、增收途径

(一)蔬菜产业

巩固我镇蔬菜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特色美人椒,不断提高蔬菜品质,打造蔬菜品牌,人均增收30元以上。(牵头单位:经发办;责任单位:各村)

(二)畜牧产业

落实国家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建设生猪、仔猪、能繁母猪、肉牛规模化饲养场,全年畜牧产业促进农民人均增收181元以上。(牵头单位:畜牧兽医站;责任单位:各村)

(三)烤烟产业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烤烟促农增收效益,巩固烟点发展成果,积极推进烟点配套改革,开展烤烟保险,大力扶持发展烤烟产业经济,人均增收50元以上。(牵头单位:烟站;责任单位:各村)

(四)易地扶贫搬迁

积极申报项目,争取资金,加大产业化扶持力度,指导贫困村调整产业结构,夯实农村基础建设,增强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收入明显增长,人均增收60元以上。(牵头单位:经发办;责任单位:各村)

(五)劳务产业

依托全镇重点项目,优先保障我镇剩余劳动力用工,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人,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技能水平,积极为劳务输出创造良好环境;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人才,开展新型农民培训2000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000人次,农业科技培训2500人次,种植养殖技术培训1500人次,全年实现劳务输出同比增加800人,人均增收500元以上。(牵头单位:社事中心;责任单位:各村)

(六)惠农转移性收入

加大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发展补助、做好农作物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能繁母猪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产品补贴、易地扶贫搬迁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生态公益林补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危房改造补助等各项惠农补贴工作,人均增收10元以上。(牵头单位:财政所;责任单位:各村)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大资金投入

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民办公助”等机制创新;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形成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农户资金互融共进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乡村公路、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四)强化农业科技服务

推行技物结合、技术承包、全程托管服务等低成本、使得化、全方位的生产性服务,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到田到户。加强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充分发挥农业、林业、科技、畜牧、农机和职教中心等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全面实行技术人员包村、包户技术承包责任制,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实现农业科学发展。

(五)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发展能力,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引领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能力。进一步完善农产品销售网络,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助农增收范文篇8

全镇助农增收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开拓农业产业化视野、加快产业化进程、帮助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基础,以一村一品为重点,把质量安全的理念贯穿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创新模式,搭建新的产业平台,拓展新的生产领域,从增加农民经营性、转移性、工资性、财产性等方面收入着力,扶持壮大优势产业,完善扶持政策,不断拓展增收空间,扩大增收渠道,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全面搞活农业经济,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二、目标任务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16%,到2020年翻一番,其中2013年增收17%以上。

三、增收途径

1、粮油生产。在稳定粮油播面的基础上,一是大力开展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其中2013年1500亩,分别是五岔、郑家的各500亩水稻、500亩玉米高产示范;二是扎实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工程;三是广泛开展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制、良机等六良配套;四是科学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坚决杜绝重大病虫害的爆发流行。

2、蔬菜生产。利用我镇地处城郊的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或绿色蔬菜产业基地,2013年成片新发展现代农业蔬菜产业示范基地1000亩,其中:土垭村200亩,红店村150亩,滑桥村250亩、安丰村200亩、南垭村100亩、河湾村100亩。年可新增无公害新鲜蔬菜2000吨,可新增解决县城10000人一年吃上无公害新鲜菜的问题,缓解城市居民吃不上新鲜蔬菜的矛盾,同时,示范区年可新增纯收益600万元,仅此一项,可实现全年全镇人均增收150元。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镇地处城郊的优势更加明显,蔬菜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蔬菜生产面积将年年递增,结构不断优化,确保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

3、脐橙产业。重点抓好等村3700亩成年果园的科学管理,提高单产促增收,加强村幼龄果园管护。其中2013年可实现同比增产150公斤,达到1000公斤,实现增产555吨,可新增纯收入222万元,全镇可实现人均增收63元。

4、畜牧业。坚持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标准化、防疫制度化,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优化产业布局,实施新增优质生猪生产能力工程,大力发展畜牧业,重点发展以高坪、和南垭安丰为重点的生猪、家禽两个产业带,发展以郑家、为重点的特种养殖业,实现年增加生猪出栏头数3000头、肉牛150头,家禽出栏80000只促增收,可实现人均年增收260元以上。

5、现代林业。重点在、等村发展木质原料为主,核桃、花椒、花卉等特色产业为辅的现代林产业,扶持产业基地,引进培育林产业加工企业。

6、旅游开发。一是继续抓好红店子渡假村、铠祥休闲渡假中心、九洞水等旅游点的建设,使接待能力比上年增长15%,达到5万多人次;二是切实打造好分别落户于我镇村、村的县瑞峰堂生态旅游开发、杰地灵旅游开发,目前,两个项目正在火热的建设中,其中瑞峰堂总投资1.5亿元,目前已投资2000万元,7月份后将初步形成旅游接待能力;三是做好旅游点配套产业的建设。

7、劳务开发。一是利用我镇两化互动进程加快,需大量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机遇,实现年新增劳动就业200人次,年实现新增劳务收入720万元;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利用劳务就业培训方式,计划年培训430人次,实现有序转移劳动力年400人次,年增加劳务收入1548万元;三是年新增小微企业25户,实现年新增产值375万元。

8、农民城市化。随着地处我镇的高速路西出口、南出口、北出口与县城连接线和渝邻快速通道、殡仪馆、凤凰城市广场等重大项目建设,我镇将有5000多农民城市化,城市化的农民不仅可同等享受市民的优惠政策,而且可经商办企业,做小本生意,将有力地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促增收。

9、品牌打造。通过打造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数量和市场占有率的全面升级,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打造好城南的蔬菜品牌;二是打造好弥猴桃、核桃品牌;三是打造好外二杂瘦肉型肉猪、林下跑山鸡、黄牛品牌;十八个标准化养殖场生猪;四是做大做强龙须茶品牌;五是打造好花卉苗圃基地和、河湾商品林基地现代林业品牌。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了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助农增收工作过程中的宣传、组织、发动、规划、技术、资金、物资、督查、考核、总结等具体问题。领导小组下设了农业产业增收组、自主创业和劳务开发组、乡村旅游开发组、项目争取和社会投入组、市场开拓和组织经营组等四个小组,各司其责,负责日常工作。

2、落实责任。镇党政办为综合协调部门,财政所要确保工作经费的按时足额到位,镇党政办、信用社、农业、林业、畜牧、农机、经发、文化、统计、劳保、水产技术推广站等部门,根据所属小组的工作职能,对号入座,狠抓工作的落实,每项工作具体责任到人。

3、资金保证。镇财政挤出资金10万无,用于助农增收工作。

4、专合组织。规范农民合作组织运行,大力推进农民合作组织标准化、规范化运营,真正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发展的作用。每年新发展专合组织3-5个,其中2013年新发展6个。

助农增收范文篇9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

助农增收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是一级基层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为切实提高农业、农村、农民的收入,镇政府成立了以政府镇长王庆为组长,镇纪委书记、副镇长、为副组长,党政办、财政所、经发办、民政办、劳保所、林业站、畜牧兽医站、水务所、农技站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经发办,由陈勇兼任办公室主任,经发办主任何述群负责处理相关事宜。

二、明确目标、强化措施

今年我镇助农增收的目标任务是实现人均纯收入8744元,力争8821元,比上年的7738元分别增加13%力争14%。

为此,我们要整合落实和用好各单位、部门的政策和力量,认真做好各项切实可行的规划,落实好有效措施,确保工作见实效,政府部门人员联系的农户将对他们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搞好现代农业信息的宣传,转变农户的小农意识;二是指导农户的科技种养殖水平,提高农户的生产效益;三是为农户提供40只鸡苗,为农户增添收入项目,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助农增收范文篇10

一、全面落实惠民政策。

1、农业方面:2014年发放农资综合补贴资金407891.56元、粮食直补资金41577.42元、发放抗旱资金53120元。

2、林业方面:2014年退耕还林兑现10305.83元,公益林补偿926925.11元。

3、全面完成5个村太阳能安装工作,总计安装太阳能214台。

4、民政方面:发放大病医疗救助59200元,涉及全乡58人;全乡低保户数180户,779人:其中a类9户39人标准每人每月110元,b类171户740人标准每人每月95元;全乡五保人数:30人,标准每人每月260元;80岁以上老人发放敬老金30人,标准每人每月50元;全乡残疾人总数129人,重度残疾53人(其中一级16人,二级37人)人,重度残疾护理费发放标准一级每人每月80月,二级每人每月50元。

5、全面完成美诺村和头道村的幸福美丽家园提升改造工作。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助推农民增收。

(一)科学谋划找出路,甜樱桃喜获丰收。乡甜樱桃产业发展前景优良,为做大做强该产业。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与县联乡领导、包乡单位和相关技术部门衔接,年初召开了甜樱桃产业种植发展推进会议,就如何拓展市场,扩大产业发展,提高百姓收入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与部署。

1、加强对外宣传。县相关部门和专业合作社要做好甜樱桃宣传工作,初步建立网络宣传平台,利用网络对外宣传销售甜樱桃,印制专业合作社名片,积极开展“采摘节”等活动。积极联系眉山援藏力量,拓展眉山水果市场,与眉山百姓开展互动活动,宣传县甜樱桃,搞好销售等服务活动。

2、加强技术指导。经常组织农业技术人员送农业科技到田间地头,宣传科学种植技术,现场进行栽植技术指导,帮助种植户解决栽植和早期田间管理遇到的实际问题。

3、打造名牌效应。形成特色甜樱桃水果商标品牌,设计出精美、适用、有品位的包装,有效促进特色甜樱桃种植产业的快速发展。

4、加强产业规范化建设。改变传统种植和销售模式,形成特色甜樱桃种植的规范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取得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5、充分发挥“支部+协会+农户”的作用,分流一部分果农在市场上进行自主销售,尽力减少甜樱桃因季节来临集中上市卖不起价的难题。甜樱桃上市后,鉴于以前交通不畅销售难卖不起价的问题,今年乡、村两级结合实际提前谋划,积极引导县外个体收购商前来收购,个体收购商之间需要相互竞争才能收到,避免了以往几家垄断压价的局面,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利益。

据统计,今年头道村800亩甜樱桃销售约39吨,产值约150余万,全村1000余人人均增加了约1400元收益。

(二)加大宽叶羌活种植力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助农增收致富。

乡村属典型的高半山地区,出产胡豆、豌豆、洋芋等农作物,大部分村民居住在高半山,由于土地贫瘠,群众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为群众增收致富找出路,组织成立了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村民种植宽叶羌活、重楼等名贵中药材,有效改变了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模式,带领村群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群众积极加入合作社,开始试种宽叶羌活后,平均每年一亩地能收入十万元左右。

今年,全乡宽叶羌活种植面积已扩大到600余亩,辐射等6个村,年产值达500万元。

(三)结合高山村实际情况,探索推进羊肚菌、松茸人工种植试点工作,为老百姓增收致富寻找出路。

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县农工办、县科技局相关领导到实地进行指导,并与省农科院沟通和衔接,加强信息合作,分析效益前景,争取做出成效。预计试点种植成功后羊肚菌亩产量可达400斤左右,产值近2.4万元,目前已完成前期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