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0:15:56

准确范文篇1

论准确贸易术语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性是流星毕业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而的,论准确贸易术语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性是篇高质量的论文,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对您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论准确贸易术语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性为免费毕业论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摘要]本文从国际贸易术语着手,以商务实践中的案例为切入点,对国际贸易中出现的贸易术语进行深入贴切的分析,阐明正确使用贸易术语对商务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旨在使学生认识到准确术语的重要性,提高商务英语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术语商务英语准确重要性

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商务活动日新月异,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成为人才市场众多商家的抢手货。商务英语成为商务活动中的日益重要的工具。商务英语教学的任务是不仅使学生了解一定的专业术语及国际惯例,更重要的是怎样准确应用这些术语。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准确应用英语进行交流,达到商务沟通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仅仅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是远远不够的,专业术语往往是商务英语学习的障碍,但却在商务交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贸易术语

术语是应用语言的一个分支,它是某种学科的专门用语。贸易术语又称贸易条件,价格术语,是在长期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价格构成,明确双方有关费用,风险、责任的划分,并确定卖方交货和买方接货的权利和义务的专门术语。

说到贸易术语,不能不提到信用证。信用证(LetterofCredit)指由银行(开证行)依据客户(开证申请人)的要求和指示或自己主动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前提下,凭规定的单据向第三者(受益人)或其指定方进行付款或承兑和支款,或承兑和支付汇票;或授权另一家银行议付。作为一种支付方式,信用证之所以能够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成为国际最广泛的支付工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银行信用,不仅能使买方及时收到货物也使卖方按时收回货款。但要保证双方都达到目的,必须正确理解信用证内容。否则会给双方带来严重的损失。小小一张信用证,专业术语占据大部分的篇幅。准确理解这些术语的具体含义,是旅行合同达到商务目的的关键。

三、正确使用贸易术语对商务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

在当今商务活动中,有关交易双方责任权力义务的划分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敏感的问题。准确运用贸易术语对交易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贸易术语有一个统一的解释与规定,被世界各国所认可。对于交易双方来说选择适当的贸易术语能够很好地履行合同,降低成本并有效解决争端,由此,在商务英语学习中,准确理解和使用专业术语具有以下方面的作用:提高信息清晰度减少含糊不清的信息;简化内容的创建及本土化过程;增强语言产品质量;行业间的沟通更为简练与准确;降低翻译成本;良好的沟通可提高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

四、案例分析

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专业术语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很多学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并具备一定的商务英语词汇,但论到专业术语却是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大多数学生仅仅能记住术语的名称,对于术语含义却是混淆不清。在使用中出现词义混乱、自相矛盾、术语过度分散及术语的时效性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无疑增加了学生正确应用各种贸易术语的难度,影响商务沟通的效果。在国际商务中,必须正确理解贸易术语,否则势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请看下

论准确贸易术语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性是流星毕业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而的,论准确贸易术语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性是篇高质量的论文,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对您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论准确贸易术语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性为免费毕业论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面的案例。

A厂于2000年年四月取得进口经营权,同年六月与印尼B商以CIF价签定一笔出口空调合同,支付方式为即期L/C。签约时B商提出CIF价为到货合同就由买方在到货后检验,在其认为合格后付款。听了这番话后,A厂认为有道理,没有提出异议。并且他们认为其产品质量一直比较稳定。所以双方在合同上签署了买方收货并检验合格后付款的条款。A厂收到L/C后按时按质按量发运货物并向中行交单议付,一周后不见开证行付款,开证行复电说:L/C规定由买方验货后付款,因买方未来检验,所以不能付款。

A厂立即与B商联系,对方答复称经权威机构检验发现部分货物不合格要求退货。双方经多次洽商,又拖了一个多月,以A厂对所为不合格的部分商品做五折处理告终。A厂最终遭受了迟收货款三个月利息及部分货物打折的损失共记12万美元。

综观该案可知损失完全由于A厂对于CIF术语性质没有准确的理解所致。(CIF术语买卖双方责任权利不再赘述)由于缺乏对专业术语的准确理解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的案例不胜枚举。在很多情况下,交易双方都没有违约,但对术语的理解有误而造成严重后果。我们除了对因术语应用不当而遭受的损失表示惋惜外,对术语准确性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全球通用的贸易术语划分为4组共13项。但在实际外贸工作中接触和使用最多的仅是其中的3项:FOB条款,CFR条款和CIF条款。这里面,CFR和CIF的主要区别只是在报价中是否含有为买方购买的海运保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最容易混淆的是FOB条款和CFR条款,虽然FOB术语和CFR都是装运港交货,但FOB术语后面应标明装运港,而CFR术语后面则应标明目的港。由于学生未注意区分,往往在出口报价的实际操作训练中,会出现FOBLAGOS(拉各斯:尼日利亚港口)这样的错误,而正确的应是CFRLAGOS。

准确范文篇2

关键词:跨文化因素;商务英语翻译;准确性

文化跟语言之间存在重要联系,文化之中包含了语言,语言能够充当文化传播的载体。翻译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纽带,我们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信、雅、达的标准,能够充分尊重原文的风格、内容以及结构,这也是评价翻译是否准确性的重要标准[1]。我们在具体进行商务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将中西方文化结合起来考虑,单纯依靠某一国家的文化背景来进行商务翻译,都会使翻译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对跨文化因素进行研究。

一、影响商务英语翻译的跨文化因素

(一)对事物的认识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对事物的认识上面也有所不同。比如,我们将“龙”作为是我国中华民族图腾的象征,我们也常常称自己为龙的子孙。但是,在西方文化之中,他们并不是将龙作为吉祥的象征,反而认为它是邪恶的怪物[2]。特别是在欧洲的中世纪,邪恶的魔鬼撒旦便被认为是thegreatdragon。除此之外,龙(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这无疑是一个不好的词语。所以,相同的一个事物龙(dragon)在中西方之间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如果我们在进行商务翻译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的话,就容易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

(二)对颜色的认识

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虽然在理解颜色的意思上拥有相似性,但在对颜色的认识上面,却存在不同的感觉。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国家在风俗习惯、文化背景或者是地理位置上存在差异,所以才会在颜色的认识上面,有不同的感觉。比如,蓝色在西方国家通常会被当成是忧郁的代名词,但中国人却不会对蓝色感到忧郁。中国人往往看到蓝色,就会在脑海中呈现出大海的景象,从而感受到心旷神怡[3]。中国将绿茶翻译成英语便成为了greentea,而红茶翻译成英语便是blacktea而不是redtea。我国汉语通常是根据茶叶冲泡后的颜色来进行划分,所以就有了绿茶跟红茶之分,但西方一般是按照茶叶本身所呈现的颜色来进行命名。

(三)对数字的理解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九”跟“久”存在谐音现象,所以我们一般将九当成是天长地久、长长久久来表示。比如,我国封建时期的皇帝通常会认为自己是九五至尊,他们希望天下能够长治久安,所以对九比较崇拜。但是,西方英语中的nine却没有这样的含义[4]。我们在欧美地区通常会看到一些带有数字7的商标,就像是Septwolves(七匹狼),sept在法语中代表的是7。但西方国家很少会用6或者是13作为商标,这主要是因为Six有魔鬼的意思,而Thirteen则被他们看成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但是,6在中国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使用。

二、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与跨文化因素的关系

(一)对商标的翻译

商标作为商品销售的重要标识,通常能够将商品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来。一般来讲,一个好的商标通常需要简洁醒目、通俗易懂、表达准确,能够被广大消费者所理解与接受,让他们在第一次看到商标的时候,能够产生一个较深的印象,从而起到吸引顾客的作用。外国商标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通常会利用两个字或者三个字来代替,这主要为了加深消费者对商标的印象。就像是McDonald通常会翻译成麦当劳,Sprite一般会翻译成雪碧。还有就是互联网搜索Yahoo被翻译成雅虎,这些翻译方式简捷明了,而且富有情趣,有效吸引了众多消费者[5]。中国人通常将虎当成是百兽之王,有着威严的象征,这就有效凸显了雅虎在搜索引擎中的地位。在虎的前面再加上一个小巧可爱的雅字,让用户的脑海中呈现出了一个可爱的小老虎形象,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与接受。所以,我们在翻译商标的过程中,需要在保留商标原来精华的基础上,赋予商标更多生动的含义,从而才能起到有效吸引顾客的目的。

(二)翻译广告宣传

商家进行广告宣传,主要是为了引导顾客进行消费,有效提高商品的销售量。跟商标一样,我们在翻译广告宣传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因为文化差异会影响到消费者对广告的理解。因此,我们需要运用正确的翻译策略来让顾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广告的内涵,同时了解到商品存在哪些优势。与此同时,我们要想提高翻译广告宣传的准确性,还需要充分了解到广告的投入经费、所要表达的信息等等。商务翻译人员只有在充分把握这些广告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在具体翻译过程中有效突出广告的重点。除此之外,我们在具体翻译广告的过程中,还需要了解到一些国家或民族的禁忌,需要充分考虑到一些民族的风俗习惯[6]。只有在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广告翻译,才能提高商品的销售量。比如,日本人忌讳荷花、狐狸,喜欢樱花、乌龟;英国人喜欢熊猫,不喜欢大象;俄罗斯人忌讳黄色的蔷薇花等等。商务人员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到与颜色有关的广告词,日本人忌讳绿色,但印度人喜欢绿色;比利时人讨厌蓝色,认为蓝色是不吉利的象征等等。所以,我们在翻译广告时,要充分了解这些国家与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这才能够有效提高商品的销售量。与此同时,我们在制作广告语时,需要考虑到各种文化因素,这才能够有效保障翻译的准确性。

(三)商务活动翻译

许多商务活动都会涉及到商务翻译,要求商务英语翻译人员能够充分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思维方式以及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从而提高自身语言翻译的准确性。翻译人员只有恰当处理好交流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笼统不明的情况,才可以让翻译变得精炼简洁,从而促进跨国贸易的顺利进行。比如,当外方在向中方表示感谢时,中方通常会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来回答到,这是我应该做的[7]。如果将这句话进行直译的话,就会让外方将中方所要表达的意思误解为是出于工作原因而并不是心甘情愿为我做事。商务翻译人员需要根据外国的语言习惯来合理表达出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用Withpleasure来表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通常会在商务活动中表现得比较内敛与含蓄,所以容易在交际中用到也许(maybe)、大概(about)等等。如果过多使用这些词语的话,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就像是美国人,他们通常喜欢用开门见山的表达方式,直奔主题,如果过多运用这些模糊词语的话,就会带给他们模糊不清、言不由衷的印象。

三、理解跨文化来保证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一)理解思维方式存在差异

由于中西方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语言习惯、思维方式上面,往往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甚至有些时候还容易在思维方式上产生相应的冲突。例如,英语广告由于受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所以在编排内容上,通常会采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就像是这条广告语:“Givehimdiamond,thegifthewillneverforget.Menisdiamondringsandmenisdiamondweddingbindsinboldandmasculinedesigns.Pricedfrom$500to$2,000.ADiamondIsForever.THEMANISDIAMOND.WhenAWomanLovesaMen.”这则广告只用了短短几句话就将跟商品相关的价格、款式、优点等表达出来,这就可以看到思维方式的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所产生的影响。在抽象思维跟形象思维上面,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喜好。中国人在阐述问题的时候,往往习惯运用比喻的方法来表达,就算是遇到跟逻辑推理有关的问题,也会运用形象思维来解决[8]。但针对西方国家来讲,他们由于受哲学思想的影响,所以在表达问题与思考问题上面,倾向于运用抽象思维。中西方之间在思维方式的选择上面存在差异,就会使得我们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难以准确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

(二)理解文化背景有所不同

中西方之间文化背景的不同,就会导致文化上存在相应的差异。文化上的差异通常会反映到经济上。我们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在文化背景上,通常会表现出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但是,针对西方国家而言,他们有许多国家都是靠从事海洋贸易而发展起来的,所以通过会表现出商业文化的特点。如果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在遇到要翻译的内容跟该国文化背景有关时,就需要增加一部分翻译来进行说明。就像是英国,它是一个岛国,但是,它却靠航海贸易发展起来了。但是,我们中国是在亚洲大陆上繁衍生息的,所以以农耕文化为主。例如,我们比喻花钱大手大脚,不知道节制时,英语会用spendmoneylikewater来表示,但我们汉语通常会运用一个成语来表示,就是挥金如土。又例如,美国许多小孩都会在星期天去SUNDAYSCHOOL,但中国人会认为美国学生是在上周末的辅导班。事实却是,在美国,基督徒通常会在周日去教堂做礼拜,教会也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而设置了相应的圣经阅读班。任何语言都是在一个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其中包含了一部分约定俗成的表达习惯,如果我们只是运用汉语来进行机械性的语言转换,就会出现翻译不准确的情况,从而产生了一些不标准的中式英语。例如,我们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会将浓茶翻译成strongtea,而不是翻译成chicktea,炒鸡蛋需要翻译成scrambledeggs,而不是翻译成friedeggs。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就需要对跨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充分培养商务英语翻译人员的语言敏感性。一位成功的商务英语翻译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翻译技巧,具备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对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进行研究。从跨文化的角度去审视所要翻译内容的具体内涵,进而实现两种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合理转换。从而才能在具体实施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让翻译内容更加具有准确性。

作者:王文晶 张秀梅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冬萍.跨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及调整策略[J].海外英语,2011,07:214-215.

[2]贾越明.探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4:241-242.

[3]夏锋.有关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和语用因素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2:126-143.

[4]李欢.浅析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准确性的影响[J].商,2014,01:150.

[5]刘蓉.浅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与语用因素[J].大学教育,2014,14:173-174.

[6]马希丽.基于跨文化因素的商务英语翻译技巧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0:30-31.

准确范文篇3

一、是提高考察者的素质是提高考察工作准确性的基础

干部考察工作者应当具有知人用人的能力,成为知人善任的行家里手,能够全面分析、正确把握被考察者的综合素质、个性特长,把每个人安排到恰当的岗位上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干部的视野日益开阔,思想日益活跃,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样一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对干部考察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就越高。因此,应当突出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严密组织。近几年来,我们注重挑选一些思想政治素质好、文化层次高、有较丰富工作经验并熟悉干部工作的人员担任考察工作,特别注重从纪检、人事、政法等部门吸收综合分析能力强的干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锻炼,基本形成了一支队伍稳定、人员充足、经验丰富的考察工作队伍,为各项考察任务的顺利完成做出了奠定了基础。二是学习培训。我们通过考察前集中学习培训等形式,让考察人员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严守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充分掌握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增强考察人员的专业知识、考察技巧、综合分析能力。三是与考察人员签订考察责任状,增强考察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明确责任,做到谁考察谁负责,谁失误追究谁,对因考察不准、不细、不透,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而造成用人失误的,要追究责任。

二、是改进考察方法是提高干部考察准确性的关键

为了把干部的真实情况全面准确地考察了解清楚,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扩大群众参与面。一是要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领导干部生活在群众中,其一言一行都被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群众的意见最有说服力,最有发言权。二是要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领导班子是一个有机整体,班子成员工作谁好谁差,每个成员都心中有数,而且对问题看得清,抓得准,便于掌握干部的具体情况。三是要听取主管部门的意见。主管部门居高临下,容易纵横比较,可以作出有权威的评价。四是要注意听取执纪、执法部门的意见。五是要扩大谈话范围。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反映,接触的人员应尽量多一些,谈话范围要尽量大一些,特别要注意听取部分党外同志、已经调离的同志和曾与干部有工作联系的同志的意见。对有争议的干部,要采取慎重的态度,注意听取和分析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直至将问题了解清楚。

(二)考察情况要全面细致。要把干部情况全面地考察了解清楚,必须做到工作方法细、听取谈话细、询问情况细、考察记录细、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干部考察质量,客观、公正、全面、历史地反映出一个干部的面貌。评价和选拔干部必须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对干部的政治立场、思想作风、廉洁勤政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衡量,对干部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做出具体的评价;要注意用发展的眼光看干部的潜力、改革创新精神、工作实绩和专业技术水平,以便对干部作出全面评价。

(三)坚持集中考察与平时考察相结合。一是要逐步建立健全干部日常表现档案。对干部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与政绩有关的材料及时归入干部日常表现档案。二是要拓宽平时考察的渠道,可以到干部原工作单位、干部住处、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场所,采取听汇报、暗访等形式,及时掌握在正式考察中不便说、不愿说、不敢说的问题,作为考察干部的有益补充和全面评价干部的参考依据。

三、完善制度是提高干部考察准确性的保证

(一)是实行推荐责任制。领导干部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应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要求,负责地写出署名推荐材料,详细介绍被推荐人的情况,推荐理由,与被推荐人的关系等,并对推荐材料负责。基层党组织推荐干部,应事先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必须经过民主推荐程序,并经班子绝大多数成员的同意,否则不能呈报。在组织上没有决定之前,不能泄露呈报内容。

(二)是实行考察工作责任制。考察组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深入细致,如实反映考察情况和意见,并对考察材料负责。

(三)是实行差额考察制。考察人选应多于拟任人选,在考察中可以相互比较,对比分析,便于比较优劣,发现问题,变“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进一步提高考察准确性。

准确范文篇4

关键词:工程;估算;准确性

投资估算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和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着项目决策者的决策,对控制项目投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建设项目投资难以控制的现象较为普遍。工程投资控制源头在于项目的前期工作上,也就是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的投资估算。

因此要切实把好投资估算关,并在项目实施各阶段确保项目投资在投资估算控制的范围内,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现在工程实施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现象是司空见惯,是建设参与方利益博弈的结果,最终的矛头都指向投资估算,因为投资估算是各阶段工程造价的坐标原点,投资估算与各阶段造价偏离较大,我觉得不外乎4种原因:

1、项目立项时领导意志作祟。现在很多工程都属于典型的政绩工程,领导很多都属于门外汉,对工程造价知之甚少,但喜欢对项目投资指手画脚,发表高见,喜欢跟同类工程比较,觉得工程造价或偏高、或偏低,殊不知两者差异性较大,可比性不强,需要进行换算方能进行比较。也有些领导要求在投资估算中要增列某类费用,或删减某类费用,而不是按实际情况、编制办法和计价政策计算。更有甚者,有些建设单位为了项目能被批准,要求设计单位在投资估算时有意低估,搞“钓鱼工程”,从而使投资估算缺乏准确性。

2、造价人员的经验问题。制投资估算主要的依据是投资估算指标、类似工程经济指标、当前的设备材料价格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但事实上,估算指标时效性强,经过搜集资料、编制指标、指标三个阶段,并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实用性和时效性已大打折扣。而类似工程的结算造价资料无专人收集,缺乏统一的管理,而且一个工程往往分解成多个标段实施,要编制指标就要对多个标段进行汇总才能确定,而且前期的估算、概预算资料与施工阶段的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资料是不连续的,由不同单位编制,而且时间跨度大,短则一年,长则7、8年,造价资料前后脱节,缺乏系统性、可靠性,可比性不强,准确的造价指标难以确定。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只能依靠概预算人员根据自己所经历过的工程做一些积累和总结,但毕竟由于精力有限,专业限制,所积累的资料范围小。而且由于不存在一模一样的工程项目,例如桥梁跨度不同,水深不同,没有相对应的估算指标可以套用,类似的工程没有亲身经历过,或是有类似工程但不适用,必须要对估算指标进行换算,市政估算指标只能手工去换算,公路估算指标也是适用性不大,跟实际工程情况差异性较大,为了保险起见,造价人员往往对指标进行放大取高值,高估冒算,确保概算不会超估算,这样与最终结算的工程造价差异性较大。

3、材料价格来源。由于估算概预算的编制主要以各地造价主管部门的材料指导价格为主,但是由于材料指导价都有滞后性,个别地区是每月指导价,而有些地区是一个季度一次,刊印成册面世又滞后一个月,导致定额套用的材料价格失真滞后,在价格波动的月份尤为明显,特别是在当今经济衰退及恢复的过程中,主要材料价格起起落落,影响着工程造价。另外,由于人员编制所限,造价站的材料指导价格不能涵盖工程的全部,造价人员在编制投资估算过程中,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无法了解到确切的生产厂家及准确的价格信息,只能参考同类设备或其它设备的价格,势必造成设备价格水平失真,估算价格与实际价格的脱节。即使通过市场询价的方式获得一些没有的材料设备价格,也是与实际价格大相径庭,同一种型号设备存在多家厂商生产竞争,价格混乱,报价不一,没有统一的规范市场,造价人员自己也无所适从,难以确定准确的市场价格。而且概预算编制单位和审核单位通过询价获得的价格信息不同,也可能审核出来的造价和送审的造价差异较大。

4、图纸编制深度问题。图纸是概预算编制的依据,但在现行的行业习惯中,设计市场普遍存在设计周期短的现象,由于设计周期缩短,协调的部门如电力、水利、航道等没协调好,地质勘察测量资料粗糙,外部调查不够详细,模糊性大,导致从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图纸粗糙,不确定因素多,达不到编制深度要求,其后的施工图图纸变更、方案推到重来或重大调整的现象时有发生。过多的不确定因素要靠造价人员的判断能力和经验估计确定,势必影响投资估算的准确性,也给建设单位追加投资和项目主管部门压缩投资留下了缺口,例如管线迁移的不确定性,地质勘察资料的不足影响对排水管道地基处理费用的考虑,都可大大影响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我觉得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提高准确度,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及时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

能力是通过经验的积累获得的,要做好估算工作不注意积累与总结是无法提高业务水平的。笔者认为要对自己做过的施工图预算进行系统的总结,根据施工图,标准图集进行详细的计算,并汇总归纳,建立自己的造价指标,例如排水工程中的顶管工作坑和接收坑,箱涵,各种混凝土检查井、消能井,因为没有合适的估算指标,只能根据以往经验来估算,因此要根据图示内容算出混凝土、钢筋、挖填土方、支撑支护、地基处理、模板等内容套出一个综合价格,并注明项目特征,以后便可方便套用。再如桥梁工程中,要对斜拉桥、连续梁桥、简支空心板、小箱梁、T型钢构各种桥型,还有水中的、陆地的、不同跨度的,都要根据施工图自己亲自计算一下,并按标准的指标建立方法建立造价指标,在以后的估算指标套用中就不会脑海中一片茫然,做到心中有数。造价人员也要熟悉施工工艺流程,熟悉图纸,必要时要到工地参观学习,体验一下,看看自己平时概预算工作中是否遗漏什么项目。

2.建立健全的材料设备价格机制及更新估算指标

工程材料品种繁多,而造价部门受限于人员编制,显然无法应付这么庞大的信息采集,因此建议以各地造价管理部门为牵头单位,以标准定额材料为核心,组织材料设备厂家及经销商通过期刊、价格信息网等平台,建立材料设备标准编码,分门别类,按不同专业定期材料指导价和参考价格,同时对材料设备价格进行甄别核查,确保参考价和实际价格差异性不大。投资估算指标是根据历史的预、决算资料和当时的价格来编制的,但其更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估算指标的时效性大打折扣,建议造价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缩短估算指标的更新时间,并定期一些典型工程的参考指标价格,以利于投资估算的编制。

3.提高图纸质量

工程造价应该是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造价控制不只是造价人员的事情,设计人员要按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严格执行设计标准,不能以设计周期短为由,提供粗糙的图纸,深度达不到要求,更不能以此为由要求造价人员高估冒算来保证概算不超估算。

综上所述,投资估算工作是系统的价值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各方面的配合,才能如实反映工程投资,为后续的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决算奠定坚实的基础。

准确范文篇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对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和谐的集中体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的和谐上。首先,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关系应该是和谐的。社会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各种社会关系和谐的社会。其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其次,和谐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应该是和谐的。社会结构是由组成人类社会的各种要素所构成的,合理的社会结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社会结构中,家庭、民族、阶级、阶层、国家、政党、军队、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要素配置方式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最后,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心理应该是和谐的。社会心理是社会成员对现实社会的心理感受和认同,是社会成员的内心体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要实现物质层面的和谐,还要实现社会心理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是社会的主体。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这就告诉我们,和谐社会首先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就是说,尽管每个社会成员所处的社会地位不一样、所从事的职业不相同、所获得的利益不一致,但他们的心理感受应该是基本平衡的,对社会是基本认同的,彼此之间是可以和谐相处的。在和谐社会中,人的主体价值能够得到充分实现、主体人格能够得到充分尊重、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并得到应有的权益。要形成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局面,最重要的是实现利益的和谐。利益关系基本协调、利益格局基本合理、利益层次基本相容、利益分配调整适度,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因此,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不断调整差别、解决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差别的社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应不断调整、协调利益关系,努力缩小差别,使各种差别保持在合理的、社会心理能够承受的、有利于社会不断进步的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妥善处理各种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因此,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出路,建立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是关键所在,形成妥善处理矛盾的机制是基本保证,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必要条件。

准确范文篇6

一是政治意识。监督法明确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原则。指明了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我国政治制度和国家体制密切相关的监督,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因此,在贯彻监督法的问题上,应当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贯彻监督法,开展监督工作。

二是法律意识。法律就是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监督法作为一部规范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能的基本法律,表面上看,其所规范的是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内容、原则、程序等“作为”的问题;其实作为法律,它同时也蕴含着“不作为也是违法”之义。所以,贯彻监督法,必须有很强的依法办事的观念,不能乱作为,也不能失职。

三是程序意识。监督法系统、具体地规定了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程序。如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从选题、调查、审议、作出审议意见到反馈、跟踪督查,都作出了明确的程序要求和时间要求,具有很强的程序法的特点。程序不仅仅是仪式、手续,更是对主体行为的规范。监督法所明确的程序,固然是对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保障,同时也是对监督行为的规范,更是对“一府两院”接受监督的要求。贯彻监督法,必须强化程序意识,防止监督工作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四是公开意识。公开性是监督法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也是一个重要的亮点。纵观不长的法律条文,前后共有六处有关公开的规定,内容涉及开展监督的计划、过程、结果等整套的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须向人大代表通报或向社会公开。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监督工作的透明度,使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置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鲜明的公开性特点,无疑是悬在监督主体头上的一把“双刃剑”。人大常委会可以有效地利用公开的手段来扩大群众的参与,增强监督工作效果;同时人大常委会工作水平的高低,开展监督工作的过程是否合乎法律要求,结果是否顺应群众期望,将为社会所一览无遗。从某种意义上讲,监督法的公开性,更是对监督主体的能力要求。

监督权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全面的、全过程的监督。据此,监督法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作了一系列的明确规定,明确了开展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内容、形式和程序,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那么,它的针对性、实效性如何在监督工作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呢?笔者认为,按照监督法的要求开展监督工作,应当联系实践,准确把握依法监督的新特点:

第一,监督工作应由“量的扩张”不断向“质的提高”转化。多年来,地方人大常委会一直把履行监督职能作为重中之重,把开展监督作为人大工作的主要内容。监督的内容非常广泛,监督力度也直接反映在量的扩张上,一次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多项工作汇报,一年开展多项执法检查,一个部门甚至多次被纳入监督范围。开展监督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的探索中增多,如审议、评议、执法检查、专题视察、调阅案卷等。应该说,地方人大常委会加大监督力度的初衷和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监督实效不高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顽疾。在量的扩张的过程中,监督工作表面上的轰轰烈烈仍然与被监督者被动应付、人大自身监督水平不高等不和谐因素并存着。

鉴于此,监督法的有关规定更加强调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彰显出监督工作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方向转化的趋势和要求。明确监督内容的重点是紧紧抓住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使得监督工作能够集中精力抓大事;明确规定监督的形式主要是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使得监督工作能够集中精力抓深度;明确规定一旦启动了工作监督的程序,“一府两院”要作出有效的回应,并且将监督的过程置于人大代表和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使得监督工作能够集中精力抓成效。这些都是提高监督质量的保障,应该在今后的监督工作中得到认真的贯彻。

第二,监督工作应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分析任何问题,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监督法的主要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这个观点,突出体现在监督工作的选题和监督形式上。要求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开展监督工作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仅牵扯了过多的精力,也达不到提高监督质量的目的。

监督法明确规定了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并且明确了选题的六种途径。在这里,如何选择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执法检查、代表议案建议、常委会组成人员提议、调研、信访等途径来广泛收集信息,并加以梳理和研究,明确什么是主要矛盾,然后确定群众普遍关注的、反映强烈的问题来开展有效的监督。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过程中,切实杜绝“走过场”现象,将工作重心由“听取”转向“审议”,才是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提高监督实效。

第三,加强监督工作的着眼点应由依赖外因转向狠抓内因。尽管监督权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但以往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客观存在着除宪法外既无实体法、又无程序法规范的尴尬。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加之全社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识还不够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往往表现为力度不够,监督法的颁布实施,真正从法制层面为监督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准确范文篇7

目前主要有**、**两地公务员考试设置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测验。

专家认为,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测验属于速度测验而非难度测验,也就是说,在这类测验中每一个题目都非常容易,只要认真仔细便能做出。但由于题目数量较大,且测验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对应试者而言要完成所有题目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这类测验中得分高低,基本上取决于答对题数目的多少。

一、**省知觉速度与准确性考查内容

国家公务员,尤其是秘书等文职人员,每天面对的所要处理的基本材料大多是汉字、数字、英文字母,对这些材料的基本特征和差异进行敏锐而细致的觉察和分辨是工作的基础,这种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因此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设置知觉速度这样一种能力测试渐渐被人力保障部门采纳。

在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测验中,一般每次只考察三种题型,共计60道题。**省知觉速度与准确性主要考查:同符查找(35题),数字区间定位(15题),字符替换(10题)。

同符查找:每一道题呈现两对数目不等的符号,要求应试者从中找出相同符号的个数,这个“个数”就是正确答案。如无相同符号,则答案为0。

数字区间定位:在这一题型中,先呈现一个数字区间表格,在随后的题目中,每一道题都给出一个数字,要求应试者将这一数字与表格中的数字区间进行比较,判断这一数字位于哪一数字区间,这一数字区间所在的标号即为正确答案。如五个数字区间都未出现这一数字,则答案为0。

字符替换:在这一题型中,先呈现一个汉字与数字或英文字母的对应表,在随后给出题目考问汉字与字母、字符间的置换。专家提示考生字符替换题目样式繁多,答题关键在于应知道对应关系查找。

二、知觉速度与准确性冲刺备考辅导

**省公务员考试日益临近,考生复习也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在这段时间针对知觉速度与准确性的复习,专家认为考生可以在进行模拟训练时寻找和归纳答题的技巧,努力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等方面下功夫,但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同符查找题目,考生应该选取最短的一组字符作为“判断组”,其他组字符作为“参考组”。即逐个检查“判断组”中的字符是否在“参考组”中出现,如出现,则做一次计数。

2.数字区间定位题目需要首先确定选项的首位数字所在区间,然后再比较后面数字的大小。

3.字符替换题目:考生在解答时可以用排除法,即根据试题中第一个汉字所对应的数字或字母,将选项中对应正确的选出来,把其他错误的选项排除掉;然后再根据试题中第二个汉字对应的数字或者字母将错误选项排除掉;以此类推,直到剩下一个选项,再将最后一个汉字对应的数字或字母与选项比较,选出正确答案。

4.在准确的基础上追求速度。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测试题量大、时间紧,考生答不完试题属正常现象,但考生切忌不能只求速度不求准确,而应在准确的基础上求速度,这样才能实现双赢。

5.熟悉试题的编排方式,避免因题型混淆而造成误答。不能因为觉得自己对这类题型了如指掌了,就跳过题目直接答题。考试时还是要用极短的时间对题目进行快速的扫描,做到不误答。

准确范文篇8

关键词:食品安全;化学检测;有效措施;影响因素;准确性

在食品生产的化学检测过程中,其的精准性受到了各个方面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化学检测的工具使用。在进行食品安全化学检测过程中的检测人员和检测工具都会对最终的化学检测结果产生很大程度上的影响,这样一来会严重的威胁到食品安全。因此我们需要对整个食品生产化学检验准确性进行有效的探究,能够综合的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从各种角度出发,能够有效保障食品化学检验的准确性。

1影响食品化学检验准确性的因素

在食品的化学检验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需要的问题就是蒸馏水的质量是不符合标准的,而这一项在食品化学检验的过程中是经常容易被忽视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会因为蒸馏水的化学检验不合格而导致食品化学检验不合格,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另外,在进行食品的化学检验的整个过程中,其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会导致化学检验结果出错。我们经常遇到会影响食品化学检验数据的影响因素有温度、压强、湿度等等。在进行食品化学检验时,检测仪器的使用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实验操作的步骤出错从而会导致整个的实验结果出现误差。总之,在进行食品化学检验时,我们需要综合的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只有全部的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够有效的保障和提高整个食品化学检验的准确性,能够有效的保障食品安全。

2实现食品化学检验准确性的对策

2.1科学的制定样品抽样和制备。在进行食品的化学检验过程中,抽样和制备操作对于整个的化学检验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最终的检验数据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说针对抽样环节我们需要十分的重视,能够采取科学合理的抽样和有效的制备方法,能够严格的把控整个抽样检测环节的准确性,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食品抽样,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化学检验的准确性。另外,在进行食品化学检验的抽样过程,我们需要注意实验试剂的整洁性,进行及时的清洁处理。另外,对于抽样的数量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把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食品化学检验的准确性。最后,在进行食品化学检验的抽样操作前,我们需要能够将试样进行均匀的混合,这样也可以有效的提高食品化学检验的准确性。2.2按照规范使用食品化学检验实验仪器。在进行食品的化学检验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很多的试验仪器,而这些实验仪器中经常会存在着校准调零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能够对于这些实验仪器进行有效的校准调零,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保障实验检测仪器的准确性,避免因实验仪器的校准问题对整个的食品化学检验出现差错。另外,在使用蒸馏水的时候需要检验蒸馏水的气密性,可以定期的对检测仪器进行检查防护,可以有效的避免仪器出现差错。2.3根据检测的需要配制实验试剂。在相关一系列的食品化学检验过程中,实验试剂的选择是具有重要的影响的。因为化学检验中食品检测样是需要和实验试剂进行直接接触直接反应的,因此我们需要保障配置试剂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于一些实验检验试剂来说,其本身是具有保质期的,因此在进行食品化学检验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整个化学检验过程中所用到的化学试剂的保质期,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减少因试剂而导致的检测结果的偏差。举例子来说,金属的标准液的有效保质期是一年左右,但是有一些类型的实验试剂只有一个月左右,另外,很多的试剂是需要在进行检验时提前配置,现配现用,可以保障试剂的安全使用。除此之外,在食品化学检验过程中用到的实验试剂是多中多样的,很多试剂可能会发生有效的反应,因此我们需要将实验试剂进行分门别类的保存。2.4找到正确的检验方法。食品安全问题是全国关注的热点话题,如果不能够有效的保障食品安全,就会对个人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的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在进行食品的化学检验过程时,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检验方法,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合理的顺序进行食品的化学检验操作。在现阶段,我们在食品安全的化学检验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是仲裁法,其指的是能够根据不同的食品含量进行检验实验。2.5跟进调整适合食品化学检验的实验环境。在进行食品安全的化学检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保障整个实验环境的合格,能够减少环境因素对于整个实验检验数据的影响。在上文中我们提到环境中的温度、压强、湿度都会对整个化学检验实验完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保障进行食品化学检验的环境是合理的。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确保实验室的温度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温度差异而导致的实偏差。2.6对检验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增强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当今社会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知识也在每时每刻的发生更新和完善,因此我们需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对于食品安全的化学检验过程,我们需要注意实验操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需要定期组织检验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能够不断的加强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提高技能,能够有效的提高提高检验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个食品化学检验的准确性。另外,我们需要积极的探究食品检验的新方法,能够有效的促进食品化学检验的科学性准确性。除此以外,在进行定期的培训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训练检验人员,能够确保操作人员在整个的食品化学检验过程中操作熟练,不会因为人员的操作失误而导致整个的食品检验环境出现误差。另外,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检测环节安排不同的检测人员,能够合理的进行分工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够有效的提升检测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化学检验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其具有重要影响的,但是进行食品化学检验时受到了十分多的因素影响,这些因素能够有效的降低食品化学检验的准确性,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在进行食品化学的安全检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保障实验操作人员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能够熟练的进行实验操作,除此之外,还能够保障抽样合理、环境适宜、工序合理、试剂有效,一些对于食品安全的化学检验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的实验结果。因此,我们需要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能够确保食品化学检验的准确性,选取最科学的仪器和合理的检测方式来进行食品化学检验,为我国打造一支具有超强实力的食品化学检验团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的提高化学检验的准确性,有效的规避食品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白国强.浅谈影响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J].大众标准化,2009,18(1):120-134.

[2]国家技术监督局.GB/T8538-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3]田秋霖,田卫群,田卫群,等.铬天青S-异丙醇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微量铝[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9,16(2):108-109.

准确范文篇9

因此要切实把好投资估算关,并在项目实施各阶段确保项目投资在投资估算控制的范围内,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现在工程实施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现象是司空见惯,是建设参与方利益博弈的结果,最终的矛头都指向投资估算,因为投资估算是各阶段工程造价的坐标原点,投资估算与各阶段造价偏离较大,我觉得不外乎4种原因:

1、项目立项时领导意志作祟。现在很多工程都属于典型的政绩工程,领导很多都属于门外汉,对工程造价知之甚少,但喜欢对项目投资指手画脚,发表高见,喜欢跟同类工程比较,觉得工程造价或偏高、或偏低,殊不知两者差异性较大,可比性不强,需要进行换算方能进行比较。也有些领导要求在投资估算中要增列某类费用,或删减某类费用,而不是按实际情况、编制办法和计价政策计算。更有甚者,有些建设单位为了项目能被批准,要求设计单位在投资估算时有意低估,搞“钓鱼工程”,从而使投资估算缺乏准确性。

2、造价人员的经验问题。制投资估算主要的依据是投资估算指标、类似工程经济指标、当前的设备材料价格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但事实上,估算指标时效性强,经过搜集资料、编制指标、指标三个阶段,并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实用性和时效性已大打折扣。而类似工程的结算造价资料无专人收集,缺乏统一的管理,而且一个工程往往分解成多个标段实施,要编制指标就要对多个标段进行汇总才能确定,而且前期的估算、概预算资料与施工阶段的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资料是不连续的,由不同单位编制,而且时间跨度大,短则一年,长则7、8年,造价资料前后脱节,缺乏系统性、可靠性,可比性不强,准确的造价指标难以确定。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只能依靠概预算人员根据自己所经历过的工程做一些积累和总结,但毕竟由于精力有限,专业限制,所积累的资料范围小。而且由于不存在一模一样的工程项目,例如桥梁跨度不同,水深不同,没有相对应的估算指标可以套用,类似的工程没有亲身经历过,或是有类似工程但不适用,必须要对估算指标进行换算,市政估算指标只能手工去换算,公路估算指标也是适用性不大,跟实际工程情况差异性较大,为了保险起见,造价人员往往对指标进行放大取高值,高估冒算,确保概算不会超估算,这样与最终结算的工程造价差异性较大。

3、材料价格来源。由于估算概预算的编制主要以各地造价主管部门的材料指导价格为主,但是由于材料指导价都有滞后性,个别地区是每月指导价,而有些地区是一个季度一次,刊印成册面世又滞后一个月,导致定额套用的材料价格失真滞后,在价格波动的月份尤为明显,特别是在当今经济衰退及恢复的过程中,主要材料价格起起落落,影响着工程造价。另外,由于人员编制所限,造价站的材料指导价格不能涵盖工程的全部,造价人员在编制投资估算过程中,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无法了解到确切的生产厂家及准确的价格信息,只能参考同类设备或其它设备的价格,势必造成设备价格水平失真,估算价格与实际价格的脱节。即使通过市场询价的方式获得一些没有的材料设备价格,也是与实际价格大相径庭,同一种型号设备存在多家厂商生产竞争,价格混乱,报价不一,没有统一的规范市场,造价人员自己也无所适从,难以确定准确的市场价格。而且概预算编制单位和审核单位通过询价获得的价格信息不同,也可能审核出来的造价和送审的造价差异较大。

4、图纸编制深度问题。图纸是概预算编制的依据,但在现行的行业习惯中,设计市场普遍存在设计周期短的现象,由于设计周期缩短,协调的部门如电力、水利、航道等没协调好,地质勘察测量资料粗糙,外部调查不够详细,模糊性大,导致从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图纸粗糙,不确定因素多,达不到编制深度要求,其后的施工图图纸变更、方案推到重来或重大调整的现象时有发生。过多的不确定因素要靠造价人员的判断能力和经验估计确定,势必影响投资估算的准确性,也给建设单位追加投资和项目主管部门压缩投资留下了缺口,例如管线迁移的不确定性,地质勘察资料的不足影响对排水管道地基处理费用的考虑,都可大大影响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我觉得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提高准确度,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及时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

能力是通过经验的积累获得的,要做好估算工作不注意积累与总结是无法提高业务水平的。笔者认为要对自己做过的施工图预算进行系统的总结,根据施工图,标准图集进行详细的计算,并汇总归纳,建立自己的造价指标,例如排水工程中的顶管工作坑和接收坑,箱涵,各种混凝土检查井、消能井,因为没有合适的估算指标,只能根据以往经验来估算,因此要根据图示内容算出混凝土、钢筋、挖填土方、支撑支护、地基处理、模板等内容套出一个综合价格,并注明项目特征,以后便可方便套用。再如桥梁工程中,要对斜拉桥、连续梁桥、简支空心板、小箱梁、T型钢构各种桥型,还有水中的、陆地的、不同跨度的,都要根据施工图自己亲自计算一下,并按标准的指标建立方法建立造价指标,在以后的估算指标套用中就不会脑海中一片茫然,做到心中有数。造价人员也要熟悉施工工艺流程,熟悉图纸,必要时要到工地参观学习,体验一下,看看自己平时概预算工作中是否遗漏什么项目。

2.建立健全的材料设备价格机制及更新估算指标

工程材料品种繁多,而造价部门受限于人员编制,显然无法应付这么庞大的信息采集,因此建议以各地造价管理部门为牵头单位,以标准定额材料为核心,组织材料设备厂家及经销商通过期刊、价格信息网等平台,建立材料设备标准编码,分门别类,按不同专业定期材料指导价和参考价格,同时对材料设备价格进行甄别核查,确保参考价和实际价格差异性不大。投资估算指标是根据历史的预、决算资料和当时的价格来编制的,但其更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估算指标的时效性大打折扣,建议造价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缩短估算指标的更新时间,并定期一些典型工程的参考指标价格,以利于投资估算的编制。

3.提高图纸质量

准确范文篇10

一、把握好审计立项环节,着力提高项目的针对性

审计立项,简单地说,是为什么要搞这项审计。搞好审计立项,总体讲,要做到“三个围绕”:即围绕当地经济工作中心,围绕领导关心的难点、重点问题,围绕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当前审计工作任务重与力量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必须合理安排审计工作任务,做到压数量,保质量,突出效果。能够抽出充足的时间围绕本地经济工作中心确定审计项目。近年来我们相继开展了以经济为重点的经济效益审计,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领导关心的难点,安置基地审价结算,专项审计调查,干部任用经济责任审计等等;还有随着国家对农村基本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社会关注的建设投资项目越来越多,大量的人力投入到基本建设项目审计中去。由于我们是内部审计部门,职能范围不只是单纯做几个项目,还应处理其他日常事务,这样一方面影响了日常审计的开展,另一方面,由于项目过于饱和,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的矛盾尤为突出,审计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把握好方案制定环节,着力提高方案的操作性

制定审计方案,也就是确定这项审计工作的具体操作思路、方法以及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制定审计方案必须做到三点:一是切实增强方案的针对性,认真搞好审前调查,摸清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把握宏观态势,理清审计思路,突出审计重点。二是切实增强方案的可操作性。审计方案除包括审计项目的名称、被审计对象、审计指导思想和目标,审计的起止时间、审计的组织方式和具体操作步骤及方法、审计力量的安排等情况以外,特别是要明确重要问题和线索,确定审计重点。方案的制定要力求细,使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三是切实增强方案的科学性,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的方案不能一成不变,要随时针对变化的情况适时进行调整。要求方案尽量地贴近工作实际,对方案中不尽合理的地方,要进行适当调整,及时补充完善。对经讨论确定的审计方案,要确保其权威性,没有特殊情况,必须严格按方案的要求组织实施审计。目前,极大部分乡镇内审部门,领导交办审计项目后,急于介入审计,对审前调查取得的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性复核后,便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归纳,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随便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操作时随心所欲,凭经验审计,老套套,凭感觉审哪算哪。然后因审计资料归档需要,再按项目全过程编制一个实施方案。我们应逐步改变工作方法,注意工作流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

三、把握好审计实施环节,着力提高审计的准确性

审计实施是指具体组织实施审计的过程。审计实施环节处在整个环节中的第三关,也是能否打造审计精品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一是要精心组织,切实搞好审计力量的有效整合,明确各岗位的任务、目标和责任,实行审计力量的最优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整体效能。二是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深入进行审计。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根本要求,因此,必须突出重点。要以资金运动为主线,审清来龙去脉,在审计中要善于抓住疑点,逐个深入,特别是对审计发现的一些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案件线索,要查深查透,不留疑点,并举一反三,将有问题的资金来源、使用结果等环节全部查清,切实做到过程清楚、事实准确、定性适当。三是既要坚持依法依规,又要按“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正确处理好依法审计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搞好审计评价和处理。对审计发现的有些问题,尽管是合理的,但不一定合法;有些问题虽然合法,但又不一定合理;有些单位的做法虽然与现行法规不相一致,却是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经济发展。对此,我们在审计过程中要坚持按“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生搬硬套法规。只要是有利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积极给予支持和引导;对难以定性的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反馈,并密切关注其发展变化情况;对严重违反国家规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则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使审计工作更加贴近实际,更好地服务改革和经济发展。四是规范操作,切实防范审计风险。在实施审计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审计风险,一方面,要认真执行审计署颁布的审计准则,严格审计程序;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审计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取证要正确判断,要证据确凿、判断准确、签字确认。作为乡镇审计部门,不同于审计机关,属内部审计范畴,重在为本地区经济服务,以一审二帮三促进为目的,着重督促整改,帮助总结、完善、提高,促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财务基础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早规范。因此,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沟通协调是相当重要的,与被审计对象进行交流沟通,摆事实讲道理,以据服人,以理服人,让人心服口服。当然也要充分听取被审计对象的陈述意见,特别是对方的不同意见,认真做好记录并进行核实,对于正确的积极采纳,错误的耐心解释反驳。正确处理,最终达成共识。

四、把握好审计报告环节,着力提高报告的实用性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成果的集中反映,是审计质量的最终体现,是审计工作服务领导宏观决策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是提高审计成果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在整个审计环境中处于核心位置。要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和水平,关键要把握好三点:一是要夯实报告的基础,要保证报告有比较详实的审计内容,就必须善于抓准问题的实质进行反映。凡是审计发现的问题,必须要由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予以支持,数据要准确、真实、可靠,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交待清楚。二是审计报告内容要完整、重点突出。要结合实际,合理调整报告的结构,在报告表述的方式上多下功夫。在全面完整地反映审计结果的同时,还要强调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要抓住问题,不要求面面俱到。三是要把着力点放在主攻审计报告的作用及效果上。审计报告要围绕该审计事项目标进行撰写,延伸调查、剖析深层次包括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审计报告所产生的意见建议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目前,在审计报告方面,还有许多东西需要探索和改进,重点是要研究如何使审计报告从数据和专业术语中解脱出来。审计报告的对象大多是领导,因此,审计报告要以非专业人员看懂读懂为标准,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使之一目了然。使审计报告既能让专家看懂,又能使行政领导看懂。从审计一线工作人员来讲,要注意转变一个观念,即不能为了揭露而揭露。揭露是为了纠正,为了引以为戒;要考虑如何对审计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归纳和分析,形成整体概念;如何合理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从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为了确保这个环节能出成果,各级应采取措施,加强对报告质量的考核,力争使报告在扩大审计影响、审计成果转化上发挥作用,从而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于领导宏观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