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农的含义十篇

时间:2024-01-23 17:56:51

助农的含义

助农的含义篇1

一、充分认识做好我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重大意义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中、省、市关于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县政府当前及以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特别是县政府在我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按照省、市统一要求,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机制改革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关心支持教育,坚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决心。因此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县政府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尤其是县财政、县教育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精心组织,全面部署,强化措施,不折不扣地将改革政策落到实处。

二、我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主要内容和经费来源

改革遵循“明确各级责任,中、省、市、县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将农村义务教育(含县城,下同)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增加财政投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一)从20*年开始,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含信息技术费、取暖费,下同);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免杂费标准按省颁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中贫困县农村中小学年生均杂费标准并适当提高,即小学181元,初中233元。所需资金由中、省财政按8:2比例全额承担。

免费教科书资金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

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市、县财政按2:8比例分担,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1.5元,一学年按240天有效上学日计算。

(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在免除杂费的同时,按在校学生数补助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

20*年至20*年,在落实由中、省按8:2比例全额承担的省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内年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即小学*元、初中30元的同时,由县财政安排资金,使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达到每生每学年小学22元,初中32元标准。

20*年,达到20*年秋季开学前省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年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所需资金,仍由中、省按8:2比例全额承担。同时,中央安排扩大免费教科书覆盖范围。

2009年,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省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年生均公用经费最高标准(含预算内公用经费最高标准)低于基准差额部分,当年安排50%,所需资金,仍由中、省按8:2比例全额承担。

20*年,中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

(三)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从20*年起,根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学生数和校舍生均面积、使用年限、单位造价等因素,测定全县中小学每年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按中、省、市县5:2.5:2.5比例分担。县级财政分担比例及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待市上具体方案出台后确定。

20*年和20*年,县上根据省市安排,集中两年时间,统筹安排中、省、市、县校舍维修资金,集中完成全县现存的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任务。并安排专项资金对B、C级危房进行维修。同时,根据省、市制定的布局调整指导性意见,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对现存D级危房集中改造后,形成的危房纳入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解决。

(四)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教师工资维持现行财政体制予以保证,进一步巩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归县管机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按时足额发放。

三、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严格监督,积极推进我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

(一)县政府成立由县长陈伦宝任组长,杨海波、马霞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马霞兼任办公室主任,胡加顺、汪波任副主任,具体负责全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

(二)进一步健全以农村初中和中心小学为基本单位的教育预算编制制度,村级小学(含教学点)统一纳入中小学代编,实行报账制。

严格实行教育资金专户管理制度,建立教育资金专户,对包括上级与本级专款在内的所有教育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教育资金由县教育资金专户直接拨付到校,严禁各级各类教育资金户外循环,确保教育资金安全运转和高效使用。教师工资继续执行县级统一发放制度,进入县级工资专户管理。

助农的含义篇2

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十一五”期末建立起“责任明确、经费共担、保障有力、管理有序”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二、主要内容

20*年我县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一)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含县城所在地学生,下同),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年免除学杂费补助标准(含信息技术教育费25元)为:农村小学年生均1*元/年,农村初中年生均141元/年;县镇小学年生均148元,县镇初中年生均182元。免学杂费资金由中央和地方6:4分担,地方分担部分由省、市、县按5:2:3分担,即中央、省、市、县分别按60%、20%、8%、12%的比例分担。免杂费补助资金是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规定全部用于学校公用经费支出,严禁任何部门、单位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滞留、挤占和挪用。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由中央承担。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市、县按各50%的比例承担,补助对象为农村家庭贫困学生,资助标准在20*年的基础上每生提高30元,即小学每生每年200元,初中每生每年240元。并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扩大资助面积。

(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在免除学杂费的同时,先落实省制定的农村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即小学100元/生·年、初中142元/生·年,所需资金由中央、省、市、县按照免学杂费资金的比例分担的办法,确保县级负担资金部分及时足额到位。在此基础上,逐步达到国家制定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

(三)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根据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和校舍生均面积、使用年限、单位造价、财力状况等因素,测定每年校舍维修改造资金,所需资金由中央分担50%,地方分担的50%部分由省、市、县按4∶3∶3比例分担。保证县级负担部分及时足额到位。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的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等校舍的维修改造(重点用于D级危房)。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要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封闭运行、集中支付,确保专款专用。

(四)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继续加大对薄弱学校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对地方政府出台的教师应享受的津贴补贴项目要逐步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严禁挪用公用经费和向学生收费发放教师津贴补贴。

三、实施步骤

我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20*年春季学期开学起,分年度逐步实施。

(一)20*年,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同时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原通过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用于农村中小学的公用经费要足额拨付到位,并进入省级特设专户管理。切实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全面试行农村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巩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二)2008年,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定基本标准;并加大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助力度,扩大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覆盖范围。

(三)2009年,对我县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低于中央出台的基准定额的差额部分,当年安排50%,所需资金由中央、省、市、县按照免学杂费资金的分担比例共同承担。

(五)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

四、保障措施

采取有效政策措施,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

一)明确职责,加强领导

要切实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领导,“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县政府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教育、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改革领导组,明确责任,加强领导,统一部署,组织实施,统一领导全县的改革工作。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和县财政局,负责落实改革各项具体工作。

(二)积极筹资,落实经费分担责任

坚持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校财局管校用的体制。政府按规定的分担比例足额安排落实应分担的资金。改革所需资金要全部使用新增经费安排,政府原来已经安排的资金不撤出,继续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确保总体经费稳定增长,确保这项影响深远的保障机制改革落到实处。

(三)强化预算和资金管理

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将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在财政预算中单列,不得挤占、挪用。严格特设专户的管理,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要全额通过特设专项资金专户进行核算。财政部门要将两个特设帐户专项资金分别在春、秋开学前按规定方式和程序,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学校相关帐户,不得下拨到乡镇。切实保证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健全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预算办理各项支出,确保资金分配使用的及时、规范、安全和有效。

(四)坚决制止乱收费

全面清理现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政策,从20*年春季学期开学起一律停止收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含信息技术教育费),除寄宿制学生住宿费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外,全部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学校只能按规定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代收费。。从2009年春季学期开学起,取消寄宿制学生住宿费。除此之外,学校和教职工不得再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坚决杜绝乱收费。认真加强教辅资料管理,禁止学校统一收费、统一组织征订教辅资料。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向学校和学生乱摊派、乱收费。

(五)强化监督检查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安排要切实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监察、财政、教育、物价、审计、建设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使用、贫困学生界定、中小学收费、校舍维修改造等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齐抓共管,真正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工作成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阳光工程。

助农的含义篇3

在小满节气过后,人们就会迎来芒种这个节气,而人们对于这个节气也存在着许多的未知,那你知道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22芒种节气的含义寓意是什么。欢迎大家来阅读。

芒种节气的含义寓意是什么“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芒种节气的民间谚语1、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芒种既是麦收、夏收的时候,也是播种玉米、移栽水稻的时候。如果芒种的时候耽误了农活,错过了农作物的最佳时期,想要补种为时已晚,也很难有好收成了。这句话用来劝诫农民把握好时节,把握好轻重。

2、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

这是在湖南、湖北等地流传的一种说法,指的是在芒种期间天气如果特别炎热的话,那在夏至的时候就会雨水特别多,会出现阴雨连连的天气。在有些地方还有着“芒种雨涟涟,夏至要旱田”、“芒种落雨,端午涨水”这样的说法。

3、芒种到,狗伸舌,鸡张嘴

这句俗语说的是在芒种节气到来之后,天气也就开始日渐炎热了,而狗会热得伸出舌头来降温,鸡都热得要张开嘴巴了。事实也如此,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从此以后天气甚热,雨水较多,湿度增大,北方进入雷雨、阵雨天,南方则已进入梅雨天,要注意防湿。

4、芒种芒种,碰到亲家不说话

这是四川等地的俗语,意思就是芒种时期,农民太忙了,农活一刻也不能耽误,走到路上碰到亲戚都来不及搭话。

助农的含义篇4

一、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南部边缘,全县辖9个镇、6个乡(含2个彝族乡),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少数民族待遇县。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共有158所,其中:初中22所(含九年一贯制12所),小学136所(含教学点10个)。在校生29763人,其中:小学生19985人,初中生9778人。

二、我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执行情况

(一)、我县坚持因地制宜、以校施策的原则,按照“具备食堂供餐条件的学校实行食堂供餐,不具备食堂供餐条件的学校实行蛋奶供餐”的思路,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目前,实施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学校共有12所,涉及学生5993人;实施蛋奶供餐的学校146所,涉及学生23770人。

(二)、县财政按照省定小学20元/生·年,初中800元/生·年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根据教育事业统计学生数统筹安排公用经费,列入县级财政年度预算。2011年至2013年累计安排生均公用经费()万元(其中:2011年()万元,2012年2080万元,2013年()万元)。上级拨付的学杂费和生均公用经费全额划拨到县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及时划拨到学校,保证学校正常运转。

(三)、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后,为加强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加大对校舍的规范化监督管理,建立了校舍改造长效机制,中小学校舍的维护、改造、建设纳入全县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经费财政列入预算,全额保障。汶川地震后国务院启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项目,县制定了2009年至2013年校安工程建设五年规划,县财政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五年规划的顺利实施。2009年投入为2390万元,完成了19所非淹没区学校40栋楼19541平方米的重建及加固;2010年投入资金2479万元,完成了36所非淹没区学校55栋楼16857平方米的重建及加固。

(四)、全面贯彻落实“两免一补”及义务教育助学金制度。出台了系列关于做好“两免一补”工作的政策措施,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立和完善了资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救助制度和助学金制度。

三、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先进市、县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些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

(一)、教育经费短缺。我县是部级贫困县,财政困难,政府办学财力不足,导致许多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不全,软件设施不到位。2013年县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为,以后需逐年增长已成困难。因此,经费不足已成为制约全县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

(二)、教育资源匮乏。目前,我县教育资源匮乏主要体现在农村骨干教师频繁流失和学校设施不全两个方面。农村骨干教师频繁流失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农村教师除了工资由县级财政保证外,奖金、补助等福利待遇基本没有;二是工作负荷较重,由于农村学校规模小,教师相对短缺,农村教师往往要兼教多门课程,工作压力大。三是学校设施配备不全,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还阻碍了教师个人的发展。而学校设施配备不全的原因主要是经费不足。这种现象使农村义务教育形成了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

(三)、学校财务管理混乱。由于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结构混乱,财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等原因,直接导致了学校经费分配不合理的现状,造成了国家教育经费的浪费。例如学校不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财务部门忽略对其的核查和管理,使得资产的闲置。部分学校由于领导没有长期发展的规划,盲目地、无规划地搞建设或重复维修,而这些项目往往都列入了政府专项资金投资项目,这也是导致了资金严重浪费的重要原因。

四、关于我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专项资金对贫困县的投入,缩小贫困县与发达县差距。贫困县由于自身财政经费困难,导致教育投入与发达县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为缩小这个差距,我们建议省市财政在下达转移支付及专项资金时,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县的倾斜力度,以弥补贫困县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不足,实现县县、县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优化教学资源管理体制,实现县、乡镇、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缩小乡镇与县直学校的差距,让乡镇学校也能享受县直学校同等的教育资源。一是要加大对乡镇学校设施设备的财政投入,保证乡镇学生有与县直学校相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二是改善中小学教师队伍和结构,实行“县管全局统筹、学校双向流动”制度,实行优秀干部、教师顺向流动到薄弱学校的方式,帮助提高全县教育管理、教师素质。对教师分配、待遇应区别对待,对山区教师进行区域补助,保证山区教师的稳定性,实现山区学生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三是整体提高县中小学教师素质,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由财政拨款定期派送部分教师到名校接受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和专业技能,学习回来后对县上全体教师进行再培训,以此带动整个县的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技能的提高。

助农的含义篇5

根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植保植检站统计预测分析,2014年全国农药需求总量(商品量)预计比上年略有减少,减少幅度为1.38%,为100.99万吨,折百量为32.97万吨。杀虫剂的需求量下降,杀菌剂基本持平,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增幅明显,种衣剂和植保药械的需求也将有大幅增加。

杀虫剂、杀螨剂和杀鼠剂需求下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副处长赵青表示,杀虫剂的需求量预计会减少,需求量为12.03万吨,比上年减少1.21%。其中有机磷类常规农药用量将明显减少,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品种用量上升,预计需求8.27万吨,比上年减少3.95%。由于常规的有机磷杀虫剂需求量下降,致使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需求量比上年增加10.72%,预计需求0.64万吨,上升幅度较大。用量较大的品种是异丙威、克百威、丁硫克百威、灭多威、抗蚜威。而拟除虫菊酯类预计需求0.42万吨,比上年增加16.05%,用量较大的产品有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等,特别是甲氰菊酯上升幅度较大。杀螨剂需求也呈下降趋势,预计需求1.05万吨,比上年减少3.38%。杀鼠剂需求略有下降,预计需求量为85.92吨,同比减少24.21%。

杀菌剂的需求量基本持平。杀菌剂预计需求8.40万吨。需求量较大的品种是硫酸铜、多菌灵、代森类、甲基硫菌灵、三环唑、百菌清、井冈霉素、三唑酮和福美类。

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需求量均有大幅上升。除草剂预计需10.90万吨,需求量较大的品种有草甘膦、乙草胺、莠去津、百草枯、丁草胺、2,4-滴丁酯和灭草松。新品种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恶唑酰草胺上升较明显。而植物生长调节剂预计需求4456.86吨,同比增加20.27%。需求量较大的品种是乙烯利、多效唑和缩节胺等。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启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主产区开展机械深松整地”的决策部署,财政部、农业部日前决定对2013年东北、黄淮海部分地区开展的秋季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进行补助试点。近日,农业部举办“启动实施农机深松补助政策培训班”,要求各地把握政策要点,抓紧启动实施。

农业部要求,各有关省(区)要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确定具体的作业补助试点项目区;补助对象为项目区内自愿实施农机深松整地的农民(包括农场职工),或者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农机户);同一项目区执行相同的补助标准,由各有关省(区)综合考虑本地农机深松整地的技术模式、成本费用、农民意愿、规划任务等因素自主确定。农机深松整地的作业深度应达到或超过25厘米(东北地区应达到或超过30厘米),作业后的地块要达到“深、平、细、实”的要求;采取“先作业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的方式发放作业补助,补贴对象、作业面积要进行公示。

农业部强调,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很强,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务必科学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公开公平公正操作,确保科学、高效、规范、廉洁实施。各地要合理划定补助项目区,确定补助面积、补助标准,细化补助程序。2013年底前完成补助面积核定工作,力争在2014年上半年将补助资金兑付到农户。要组织力量对作业面积、作业质量进行核定与抽查,坚决防止发生虚报作业面积、套取补助资金等行为。农业部将对补助资金落实情况进行抽查。

(摘自中国农业信息网)

2013年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单公布

按照《〈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实施方案》的规定,农业部组织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专家组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申报企业进行了形式审查和现场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农业部公布18家企业:天津市惠康种猪育种有限公司、安平县浩源养殖有限公司、河北吴氏润康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浩翔农牧有限公司、宁德市南阳实业有限公司、南平市一春种猪育种有限公司、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临沂新程金锣牧业有限公司、河南省黄泛区鑫欣牧业有限公司、河南太平种猪繁育有限公司、河南省谊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浠水长流牧业有限公司、宜昌正大畜牧有限公司、湖北龙王畜牧有限公司、湖南佳和农牧有限公司汨罗分公司、湖南鑫广安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清远市龙发种猪有限公司、江油新希望海波尔种猪育种有限公司,为2013年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

农业部要求相关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加强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监管、指导与服务。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切实履行义务,认真开展种猪登记、性能测定、数据上报和遗传交流等育种工作,主动配合农业部做好种猪生产性能抽测和种猪场疫病净化等相关工作。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两家企业兽药生产许可证被吊销

日前,农业部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依法吊销了河南海润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和赣州精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的兽药生产许可证。

据介绍,河南海润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5个品种9批次产品为假劣兽药。其中,杨树花口服液等4个品种7批次产品因性状不合格或含量标识不符合标准规定判定为劣兽药;硫酸黏菌素预混剂2个批次产品标识的批准文号为假文号,判定为假兽药。赣州精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黄芪多糖等11个产品属于无产品批准文号的假兽药,并擅自改变产品组方,而且生产记录和销售记录不全。

农业部负责人说,目前我国兽药生产企业有1803家,经营企业约8万家,兽药总产值约400亿元。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努力,兽药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2012年,全国共检验兽药13 497批,合格率92.8%,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三个环节抽检合格率首次均达到90%以上,为历史最高水平;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合格率100%;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合格率连续六年保持在99%以上。农业部将进一步深化兽药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强化源头治理,严格市场准入,加强生产过程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假劣兽药行为;继续强化兽药残留监控,实施抗菌药专项整治,加强抗菌药监管,着力治理非法添加、非法使用违禁兽药以及不执行休药期等突出问题。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兰2号”紫花苜蓿培育成功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联合甘肃农业大学共同培育成功的新品种“中兰2号”紫花苜蓿通过了甘肃省第一届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据了解,“中兰2号”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草本,密植时株形较紧凑,适用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旱作栽培,可直接饲喂家畜,调制、加工草产品等,生产性能优良。在饲用品质方面,该苜蓿营养成分高,适口性好。初花期干物质含量90.6%、粗蛋白含量17.62%、无氮浸出物含量33.77%、粗纤维含量55.56%、钙含量1.78%。产草量超过当地农家品种15%以上,超过当地推广品种和国外引进品种10%以上,可解决现有推广品种在降雨较少的生长季或年份产草量大幅下降的问题,对提高干旱缺水的西部地区草地生产率、推动区域苜蓿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广西育出土豆新品种

据悉,由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承担的“日本保健功能型马铃薯种质的引进、创新及应用”项目已通过自治区专家组验收。该项目首次在广西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保健功能型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填补了广西无自主选育马铃薯品种的空白。

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郑虚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增强,富含保健物质、能自然吸收的食品越来越受青睐。最近五年来,保健功能型(高维生素C含量或富含类胡萝卜素或花色苷)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品种的选育成为欧美、日本等地马铃薯研究的热点,开发的产品供不应求。而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我所选育出的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模样依然是传统的黄皮黄肉,但维生素C含量比普通的马铃薯高出30%以上,而选育出的另一马铃薯品种“桂彩薯1号”则是紫皮紫肉,花色苷含量是外地品种“黑美人”的4倍,成为目前国内外花色苷含量最高的马铃薯品种。花色苷能抗氧化、抗衰老、防止血管硬化,还是一种潜在的抗癌化合物,可作为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的天然色素。

据了解,“桂农薯1号”和“桂彩薯1号”适应性强,已在南宁市邕宁区、防城港市防城区、玉林市福绵区、永福、富川、宾阳、平果等多地示范推广应用。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大蒜中提取出小麦杀虫剂

江苏省丰县高级农艺师孙启善经过多年苦心研究,成功研制出无公害生物源小麦杀虫、杀菌剂。据悉,此研究成果已获国家专利。

孙启善以最新农用高科技为技术依托,从大蒜中提取主要成分——乙蒜素,添加少量无公害杀虫、杀菌剂,经复配形成水乳剂。该新型农药,具有无毒副作用、杀虫广谱的优点,适合在小麦生长期,特别是中后期使用,可高效杀死蚜虫、红蜘蛛、麦叶蜂等多种害虫;也可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叶枯病和纹枯病;并减少因全蚀病、茎基褐腐病所引起的后期死株。

(摘自《农民日报》)

海南玉足海参池塘养殖试验获成功

最近,一批人工繁育的玉足海参苗种经池塘养殖后达到商品规格,这意味着海南省人工繁育玉足海参池塘养殖试验初获成功。

据了解,玉足海参属于热带、亚热带海参,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近年来,我国科研机构正利用玉足海参为原料,开发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因此玉足海参的开发利用前景较好。

助农的含义篇6

[关键词]产权;产权残缺;交易费用

[中图分类号]F121.2;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4)02-0001-04

一、引言:一个需要解释的现象

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大大提升了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通常来说,土地总面积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快速增加的,因此土地用途的转变,即由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过程不可避免,这也导致了全国各地征地运动的兴起。

征地是法律赋予政府的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1日施行,2004年第二次修正,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但是在征地的过程中,一个现象——“暴力征地”也凸显出来,只要稍微留心,电视、报纸、网络都充斥了“暴力征地”、“暴力拆迁”的新闻报导,很多还充满了血腥气息。“暴力征地”的现象变得如此普遍,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需要解释的现象。本文就是试图提供一个客观的经济学解释。

本文分析的“暴力征地”指对农村土地的强制征用,包括对农村宅基地的强制占用,但是不包括城市的房屋“暴力拆迁”。

二、土地产权与暴力征地

对任何一种财产的使用肯定与其产权状况相关的,因此,从土地产权状况分析“暴力征地”的现象可能是比较好的一个视角。以下先介绍产权的含义,接着据此分析中国农村土地的产权性质,进而得出:中国农地产权尤其是转让权是残缺的。

(一)“产权”的含义

“产权”本来是一个法律术语,后来被经济学家引入经济学的分析中。但是正是因为法学与经济学都使用这个“相同”术语,使得“产权”的含义变得莫测高深,也混乱不堪①。法律上的“产权”通常是指(广义的)财产的(狭义的)所有权,即财产归属某主体所有,强调归属权。“广义的财产”是指不仅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物品,比如名誉。“狭义的所有权”是指物品归谁所有的(一个)权力,其实就是指归属权。“广义的所有权”是指物品的一组权力,通常包括狭义所有权(归属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等等(黄少安,2004)。多数经济研究者认为经济学的“产权”是与法律的“产权”的含义不同(也有一些人在具体使用时常常混同),经济学的“产权”是“财产权力”的简称,其英文词是“Property-Rights”,通常指的是一组权力,而不是单一的权力。可以称为“广义的所有权”(Ownership)。所以很多产权理论家都指出产权的可分割性,正是居于产权的多个权力而言的。经济学家之间对于产权概念的分歧主要集中于产权所包含的具体的权力内容,或者更直接一点讲:产权是否应当包括“狭义所有权”。一派经济学家认为“产权”是包括狭义所有权在内的广义所有权,这类学者的代表有德姆塞茨(H.Demsetz,1964,1966)、诺思(D.North,2008)、阿尔钦(A.Alchian,1965)、巴泽尔(Y.Barzel,1997),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产权的概念,但是其著作中经常出现的“所有制”其实就是指“广义所有权”。另一派经济学家则认为产权不需要包括“狭义所有权”,代表学者是科斯(R.Coase,1960)、张五常(1969,2002)、李俊慧(2005)。科斯的“产权”概念着重于“使用权”。张五常1969年在其著作《佃农理论》(The Theory of Share Tenancy )中明确指出“私有产权”包括三组权利:私人使用权、收入享受权和自由转让权。2002年,张五常在其重要著作《经济解释》(卷三《制度的选择》)中明确指出:产权不需要包括“狭义所有权”,只需要包括三组权力——使用权、收入权和转让权,因为“狭义所有权”只是在法律的层面上很重要(无主或无争议之物经过一段时间被某主体占有即归其所有),但是在经济学的分析中只需要分析产权的三组权力就足够,因此所有权不重要。这部著作中论述了私有产权的三组权利的具体内容。私人使用权是指私人或个人决定使用资源的权利,有权决定怎么用,但是不一定自己使用,重点是有权决定由谁使用和怎么使用,另外一个重点是使用权一定有权限的限制。例如,在飞机场附近的建筑物的高度可能有一定的规限以利机的起飞和降落;对于苹果的使用权力也有限制,不能把吃剩的苹果乱扔(李俊慧,2005)。收入权则是私人运用其财产的使用权而获得的货币收入和非货币收入的权力。转让权是私人可以自由地选择与他人订立合约,自由选择合约的形式,将资产的使用权进行买卖或出租。这三种权力之间的关系是:如果没有任何的使用权,则不可能有收入权。具有私人转让权的资产,在某程度必定有私人使用权及收入权(张五常,2002)。因此可以得出推论:使用权是收入权的基础,转让权是产权中重要的权力,对于判断一项资产是否具有私产性质有关键性作用。②任何一项财产的产权如果不完整,比如政府对于财产的使用权、收入权或者转让权进行管制,则导致了产权的残缺。③

笔者认为:张五常对于“产权”的定义与分析比较适合经济分析,因此本文采用其定义。

(二)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状况

现在来分析我国农地的产权状况。首先来看使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03年3月1日施行,以下简称《承包法》)明确将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划归为一定集体组织的农民,这种使用权是农民通过承包的方式获得,有一定的期限④,而且这种使用权是排他性的(他人和组织不能干扰)。同时《承包法》也对农地的使用权进行了一定的规限,例如其规定:“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第八条)、“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第十七条)。但是这种规限对于农地的使用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可以认为:农民对于农地具有一定的私人使用权。但是农地用于非农建设则必须通过政府的批准,或者政府征用土地后变为非农用地。

其次来看收入权,《承包法》中规定,“承包方享有: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第十六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第三十六条)。这表明农民使用土地获得的收入或者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或被征用)获得收入的权利归其所有,因此农民对于农地具有收入权。

最后来看转让权,转让财产的权力有多种形式,包括买卖、抵押、典当、出租等等。《承包法》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第十条)、“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第三十二条)。但是《承包法》第四条同时明确规定:“承包地不得买卖。”我们从中知道:农地的转让权可以通过流转、出租、抵押等方式进行,但是最主要的转让方式——买卖是被明确禁止。这说明:农地的转让权是不完善的,是残缺的。

经过上面的详细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农村土地具有一定的使用权(承包经营权)、收入享受权和某程度的转让权,因此中国的农村土地具有某程度的私产的性质,但是由于其使用权的规限(主要是农地除批准不得用于非农建设)和转让权的不自由(没有土地的买卖权),因此中国农地不是纯粹的私产。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国农民对自己应该拥有多少土地权利并没有话语权,农民的土地权利是国家“给予”的。至于给予什么和给予多少权利则服从于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目标——主要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目标(黄少安,刘明宇,2008)。而这种土地的产权状况为政府(暴力)征用土地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市场交易的本质是在竞争下买卖双方对于交易条件和价格形成一致意见。市场交易是通过市价机制作为调节,其重要特点是平等自愿。但是在中国,由于农民对于土地的转让权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农民不能随意转让土地),土地的需求者其实只是一个垄断者(政府)。因此,征地的实质就是一个垄断政府与农民双方就土地的使用权(承包经营权)的进行的交易,但是这种交易不是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因此很难确定征地补偿款就是土地的市价。鉴于此,双方的交易很难说是平等自愿的,暴力的行为可能发生。

鉴于以上分析,提出第一个假说:暴力征地是由于中国土地产权残缺,尤其是土地使用权和转让权的不完善。

三、交易费用与暴力征地

中国农地产权残缺(尤其是土地转让权的残缺)是导致政府“暴力征用”土地(而非买地)的原因,征地过程中由于高昂的交易费用则加剧了“暴力征地”的现象。高昂的交易费用主要包括量度费用(mesurment cost)和信息费用(information cost)(周双文,2010)。

(一)地价量度的困难:高昂的量度费用

征地过程中出现“暴力”情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交易双方(政府与农民)对于征地补偿金额的分歧。这种分歧为什么出现呢?度量所征用的土地的补偿价格的成本极为高昂。如果采用市场的交易方式,则土地的市价就是土地租值收入的折现值。但是由于采取的是非市场的征用方式,而且征用的土地涉及的农户数量巨大,如果每次征地都采用讨价还价的方式,成本必定极为高昂。另外政府是土地需求的垄断者,因此有压低征地补偿款的激励,以便获得更多的垄断租值,很多地方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买卖地收入,也就是很多学者所谓的“土地财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其中对征地补偿款进行了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补偿)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第四十七条)这只是国家对于征用农村土地的补偿进行的一个大概的规定,弹性较大,具体的补偿规定的权利属于地方政府。但是由于我国农村面积广大,不同的地区(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的位置(比如靠近城市的郊区的征地和偏远地区的公路铁路征地),地价就相差很大。各省、市县虽然都颁布了征地补偿的规例和条例,但是往往远远偏于土地市价,甚至使农民被征地后不能保证原来的生活水平,这是农民与地方政府不能达成补偿款水平意见一致的原因,从而可能出现“暴力征地”事件。

(二)补偿款的发放落实:信息费用的困扰

除了征地补偿款的度量问题外,另外一个造成“暴力征地”现象的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即信息费用的问题。目前由于有些政府单位的信用状况不佳,农民对于政府是否会兑现承诺按时足量的发放征地补偿额没有信心,因此通常要求政府在征地之前一次性付清补偿款。虽然《土地管理法》也规定:“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但是在现实中,地方政府或者由于财政的困境,或者凭借其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暴力的合法拥有者身份,拖欠、克扣农地补偿款的现象经常出现。而农民作为弱势群体,一旦出现政府拖欠款项的问题,由于利益诉诸渠道的有限和费用的昂贵(上访、与政府打官司都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采用暴力抵抗政府征地可能是保护自己财产的较佳手段。因此,“暴力征地”现象容易出现。

鉴于以上分析,提出第二个假说:暴力征地是由于量度土地(使用权)价值困难以及政府和农民对于补偿款的发放的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

四、含义的检验

现象的解释是需要运用逻辑方法推出抽象的理论,从理论推出的含义必须是可能被事实但是没有被事实,则现象就算被解释了,这是实证科学方法论的要求。⑤

从文章第二、第三部分提出的假说,可以推出以下的检验含义:

(一)土地(资产)具有自由的转让权,则被暴力征用(占用)的概率越低

这个含义是明显的被事实验证了的。当前美国、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是私有的,具有自由的土地转让权,而较少看到(或听到)英美等国家经常出现暴力征用土地(或暴力拆迁)事件。中国的经验也验证了这一点,当前我国的劳力产权(或者称为人力资本产权)是私有的,劳力有自由转让权,即自由选择雇主(出租劳力)的权利,因此国家不能采用低价或无偿强制“征夫”活动,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不可能发生。公务员是国家的雇员,但是如果公务员的待遇很低,则其可以选择辞职(即可以选择自身劳力的转让权)。⑥

(二)量度地价的费用下降,政府和农民对于补偿款的发放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减少,暴力征用的状况越少

这个含义也间接地得到验证。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5月15日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中明确规定:“要严格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实施的征地补偿标准。尚未按照有关规定公布实施新的征地朴偿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必须于2010年6月底前公布实施;已经公布实施但标准偏低的,必须尽快调整提高。要加强对征地实施过程的监管,确保征地补偿费用及时足额支付到位,防止出现拖欠、截留、挪用等问题。征地涉及拆迁农民住房的,必须先安置后拆迁,妥善解决好被征地农户的居住问题,切实做到被征地拆迁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征地拆迁的,要带头严格执行规定程序和补偿标准。”这说明国家已经清楚认识到征地与量度费用和信息费用的紧密关系,要破除“暴力征地”现象,制定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及时足额发放补偿款是关键。

五、结论性评论

本文通过提出两个假说来解释中国农村“暴力征地”现象,并且从两个假设中推出的两个含义没有被事实否定,即都得到了事实的验证。因此,本文的结论是明显的:农地产权残缺,尤其是土地转让权的不完善是中国农村“暴力征地”现象的理论依据,而高昂的交易费用,包括量度地价的费用和补偿款发放落实的信息费用则是造成“暴力征地”的最主要原因。本文的分析对于解决“暴力征地”现象也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完善农地的产权(土地确权)和加强政府自身信用状况的建设。

助农的含义篇7

(一)树立支农新理念,坚持“三个取向”

一是坚持“三农”取向,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农民的银行、农村社区的银行和零售银行”,切实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水平。二是坚持市场化取向,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坚持“双效”取向,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控制信贷风险,实现农村信用社自身效益,达到社农双赢。

(二)确立信贷新投向,实现“三个转变”

新时期的信贷支农要从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现代农业转变,从支持传统农民向支持现代农民转变,从支持传统农村向支持新农村转变。

(三)转变支农新策略,突出支持“三化”

在支农工作中,要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现代化,以“三化”为载体,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创新举措,扎实履行支持新农村建设责任

(一)积极发挥信贷导向作用

农村信用社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信贷结构,大力支持地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方式。例如,山西泽州信用社倡导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核心的“四在农家”新农村建设,大力培植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订单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逐步实现生猪、果蔬、花卉、林牧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规模化和产业化,使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二)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帮助农民增收

一是“多予”,即要积极扩大“三农”贷款的总量。农村信用社要努力扩大资金来源,多渠道筹集资金,千方百计增加对“三农”的资金投入,确保每年新增“三农”贷款的比例不低于70%,不断扩大贷款的覆盖面,充分满足农民合理的资金需求。二是“少取”,即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对用于“三农”的贷款,特别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要适当控制利率浮动的幅度,尽可能给农民以利率优惠,千方百计减轻农民利率负担,做到让利于农。三是“放活”,即要灵活放贷,方便农民贷款。要灵活确定“三农”贷款的对象、额度和期限,尽量满足农村不同层次客户的贷款需求;要采取灵活的信贷经营方式,方便农民贷款;要加强“三农”贷款的风险控制,确保“三农”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促进“三农”贷款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三、创新产品,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贷需求

(一)拓展基础性信贷产品

一是在巩固现有支农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制度,拓展信贷服务对象,支持农户从事多种经营,通过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力争在当地农村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基地化的优势农业项目,充分发挥产业化生产和经营的链条作用,促进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二是因地制宜调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对符合新农村规划的农户建房贷款,村镇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应予以优先支持,以改变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

(二)创新多元化信贷产品

一是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工作,扩大助学贷款扶持对象,支持更多农村贫困学生就学。二是开办支农金融超市,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开设收付电话费、水电费、学杂费、保险费以及各类扶贫项目款项和退耕补助等中间业务,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先进的金融产品,便捷的金融服务,改进农民的理财观念,提高农民经济生活品质。

四、创新环境,形成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深入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培育诚信风气

农村信用社要依靠信贷杠杆,深入推进“信用村镇”及“信用农户”创建评比工作,通过建立、完善客户经济档案和账户管理,加强跟踪调查,尽快建立农户、个体私营经济组织的信用咨询系统。并在信用评级的基础上,对诚实守信者予以信贷支持,对失信者予以信贷制裁,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之风。

助农的含义篇8

关键词:农业发展探析

一、生物技术给农业发展带来机遇

广义上讲,生物技术是利用有机体、死细胞、活细胞以及细胞内含物,采用特殊的过程生产出特殊的产品应作到农业、医药以及环境修复治理中,尤其是70年代基因工程的出现,它能改变、取代物种的基因。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中已有广泛的应用。最初通过遗传工程获得而进入市场的作物是:玉米、大豆和棉花。它们经转基因后具有抗除草剂和棉铃虫的能力。这种玉米、大豆和棉花从Bt细菌获得基因,经遗传改良后具有防虫害的能力。利用Bt细菌获得经遗传改良的作物的潜力是相当大的。例如:美国有200万hm2的Bt棉花,澳大利亚有40万hm2,两者各相当于2.5亿美元价值。如果将Bt玉米引种在美国1000万hm2的土地上,只要增产5%,就意味着能增加3.5亿美元收入。这项技术进一步促进了Bt制剂控制虫害在商业上的应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经转入特定基因的玉米品种,这些品种能同时抗除草剂和一些虫害。

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上应用所获得的益处与在农作物上相似。一方面,生物技术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命力以及消灭竞争者。促进畜禽生长的物质有生长激素以及促进其生长的调节剂,这些物质可由基因工程而获得。如利用鼠类基因(该基因能促进角蛋白的形成)能获得了经遗传改良的绵羊,这种绵羊比普通棉羊产毛量能提高6%左右。另一方面,生物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例如,通过控制饲料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可提高畜牧业生产力;利用基因调控技术可以提高包括豆科作物在内一些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减少饲料作物中难消化的木质素含量等。达比等人已生产出一种转基因三叶草,可应用于澳大利亚绵羊牧场。该基因来自向日葵,经转基因的三叶草能制造富含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经食物链进入绵羊体内,进而能提高产毛量。

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也包括在生态和环境两个方面。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可以减低农业向原始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扩张的要求,因此,它有助于有人类保存、保护地球上仅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资源,有助于人们未来再利用其中的基因资源开发新的产品。

生物技术已用于生产抗虫害、抗除草剂作物。正如前面所述,一些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等具有抗虫害、抗除草剂的能力。1995年人们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转基因马铃薯,这种马铃薯能产生水晶蛋白,而水晶蛋白对科伦那多马铃薯甲虫有毒害作用。这些转基因作物能减少杀虫剂的用量,降低杀虫剂及其残留物对食物链、水体造成污染,从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在许多农业生产区,土壤氮素可利用量是制约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子。而一高科技农业生产区使用人造氮肥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制造氮肥要利用大量能源,据统计,英联邦农场平均投入的能源大约有50%来自肥料。由施用肥料而产生的温度气体(二氧气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不可避免地促进地球气候变暖。除此之外,农业土壤的氮素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生物技术的利用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潜在的、真正有价值的帮助。

同样,人们可以利用真菌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温莱指出:特定的真菌类能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从而促进作物生长;真菌也能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例如纤维素等)释放出糖类,促进固氮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可能,包括获得转基因细菌和真菌,以进一步增强它们制造养分和释放土壤养分的能力。转基因作物的最终目标是使作物本身能够自行固氮,避免、减少使用人造肥料,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在目前尚不可能,但在将来却有望实现这个目标。二、利用生物技术发展农业应注意克服的问题

从经济角度上讲,生物技术带来的不利并不明显,然而,它会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因为,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输出生物技术产品而获得利润。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及其产品还远没有被广泛接受。

生物技术可能引起生产方式和人类健康的退变。这种情奖品可能会随着需要特定处理的转基因作物的出现而产生,特别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出现。农民必须从同一公司购买种子和除草剂,否则除草剂起不了作用。同样的问题也可能在需人造肥料的转基因作物上出现,这些转基因作物会取代传统的依靠有机肥的作物,后者在发展中国家是很普遍的,并且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也会造成许多困难。生物技术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制造麻烦。近年来在英国已有这方面的报道。特别是当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的基因转入农作物时,例如,坚果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若它的基因被导入其他作物,则有可能其他作物也会引起人体过敏。为了预防起见,转基因作物产品必须经免疫测定筛选后才能利用。

生物技术也可能引发环境问题。人们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出抗旱、耐盐、抗病虫害作物同时,也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导致一些物种灭绝。这一结果是由于生物技术促进农作物向它原本不适应的地域扩张而造成的。生物技术同样加速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农业,尤其是耕作农业的扩张会增加除草剂、杀虫剂、人造肥料的使用,农业中不断投入的能源促进全球变暖。与此同时,氮素生物化学循环的改变也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直接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

助农的含义篇9

所谓“三农问题”的体制转型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要求 和任务,必然会体现为一系列的制度创制;其二,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体制在这些创制中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三农问题”自身将失去意义。指出这个体制转型的主要内容,将有助于更加正确地运用科学发展观,使学术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具有更为贴近和合理的真实关联。由此,本文先集中阐明提出这个转型的根据和真实含义,然后分别说明转型的若干主要内容,包括新型土地生产关系创制、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民生统筹以及乡村治理等。显然,这些阐释和分析包括许多内容,我不过是针对这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包括指出它们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以期引起关注和讨论。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失去意义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整体的农村发展已经到了一个体制转型的阶段,其基本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里的“整体”就是所谓的“三农”, “发展”则是指这三个方面问题朝着预期愿望的变化情况,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应该是针对今后这方面发展的性质和形态而言的。因此,如何理解“三农问题”的真实含义和变化情况,是科学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

 

多年来我一直认为,“三农问题”的提法是不对的,或者说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命题。主要理由有二。其一,人们几乎都是在简约指称的意义上使用 “问题”这个词,实际意思不过是指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工作,表示这个工作很难以及这方面的问题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大负担。事实上,“三农问题”的真实含义在于,这三个“农”,尤其是“农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它不是可以被对象性加以“解决”的,只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具体情况而失去意义。其二,把“三农”并列起来作为某种复合概念是不对的,因为农业和农村都是农民的对象,如果有什么对象性问题需要解决,实施解决的最终主体恰恰是农民本身,而不是农民问题被什么办法解决了[1]。由于理解的不同或歧义,就容易模糊制度在其规范性和针对性之间的联结,或者说减弱制度的实效,由此带来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过,如果只把“三农”作为一个方便的指称,那就的确没有必要对其成立与否的合理性做细致的理论辨析,而且在实际做法中,即使不是分别对待这三个“农”,至少也是有其政策规范和工作针对的侧重区别的。比如,相对说来,中共中央2004年1号文件关注的是“农民”,旨在提高农民的收入;2005年1号文件关注的是“农业”,旨在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1号文件的主题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对体制转型的说明既是针对指称意义上的“三农问题”整体内容,也包括农村、农业、农民各自的变化,而“三农问题”的失去意义则是这种转型和变化的逻辑结果。

孙 津:中国“三农问题”的体制转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4期首先,就农村来说,体制转型的性质和内容就在于新农村的“新”。不难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要求中的“农村”不可能指仅仅与农业和农民相区别的自然空间概念,而是某种社会发展的文明形态。所以,文件把这个要求归纳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但是,从时间上讲,早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就讲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从要求上讲,那二十个字的内容更是现代社会普遍愿望达到的文明形态。因此,要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致流于一句空洞的口号,就必须理解并以行动赋予它区别于前次做法以及不同于普遍愿望的特定含义。简括地说,这个含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体制,而从任务目标来讲,则是在农村发展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创制。

 

作为发展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改革开放前后有着明显的政治理念延续,这就是使农民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问题在于,政社合一的体制以及各种运动方式局限或延阻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使建设者的利益增进变得极为困难。责任制的问题后面要专门讨论,这里仅限于指出,作为农村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责任制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的潜能已释放殆尽,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必须要求,就是创制能够进一步、甚至是再一次促进生产力解放的制度体系。同样,上述二十个字所说的建设内容是要由更高的生产力和更强的物质基础来支撑的,但是,如何实现这些建设内容,尤其是如何保证它们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仍然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创制。一方面,与这些内容方面的建设相适应的各种制度仍有待建立和健全;另一方面,这些建设内容本身就包括或者就是制度的创制,比如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

 

其次,农业方面的体制转型主要是农业经济的范畴延扩以及相应的制度创制。无论什么样的文明形态,经济发展都是其最基本的能力支撑和实际内容,因此从现代化进程的实际状况来讲,新农村所要求的农业必然是某种现代农业,所以中央2005年1号文件才会提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为了强调这一点,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或纠正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已经出现的误导和偏向,中央在2007年初又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任务是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关于现代农业的制度问题后面再专门讨论,这里只是指出,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求相应的体制转型,而且建立健全能够促进和保证这个发展的运作机制和功能规范就是制度本身的创制,其核心内容是提供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和实施产业结构的调整机制。

 

第三,关键的问题在于农民本身的转型。农民本身的转型方向,就是使农民本身不再成为问题。就此而言,正确认识“农民本身就是问题”这个事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提供了农民本身转型的必然性及其作为“三农问题”体制转型关键因素和核心工作的合理性,而且直接表明了所谓“中国革命就是农民革命”、“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以及“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等说法的真实含义。

 

无论整体的“三农”还是每一个“农”,它们本身作为“问题”的性质含义是从社会学角度讲的,即某个事物或现象自身的内在矛盾具有影响全社会现状发生根本变化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农民本身就是问题”的主要含义就在于,作为某个群体(或阶级)存在的农民的自身内在矛盾直接影响和制约了中国的整体发展。简括地说,这个内在矛盾就体现为农民在其概念生成和真实行为中的身份转变。这个转变在时间上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转为自觉的革命主体。中国革命的核心任务是推翻封建的土地私有制,然而为了实现这个任务就必须动员大多数人愿意并且实施对这个制度的推翻。于是,同处于土地私有制这个政治和经济结构中的大部分人(即包括贫农、下中农、中农甚至上中农等在内的“农民”)就必须被剥离出来,从而作为革命主体去反对和打倒这个结构中的少部分人(即地主和富农)。其二是转为创新的建设主体。革命的实际成果、甚至革命得以成功的保证都是实现平均地权,但是,土地私有制与革命的社会主义方向相悖,而农民作为革命主体又不能自己革自己的命,所以就有了合作化,从而使农民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主体;责任制仍处于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因为责任制既不能保证作为建设主体的农民个体能够、并且以规范的形式实现对公有制(即包括土地在内的集体经济)的真实占有,也没能使这种占有能够实现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和农民利益持续增进的一致性。

 

由上可以看出,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要求和基本保证都是一系列制度创制,所以说是体制转型;另一方面,根据转型的目标设计,农民作为这个转型的主体其“自身就是问题”的性质将随着转型的实施和实现失去意义,而农村和农业即使存在问题,也只是主体需要,并可以解决的对象性工作,所以整体的“三农问题”也就失去意义了。

 

2 体制转型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既定的目标方向,而其内容则要由具体的建设来充实和实现。整体说来,这个建设所涉及的工作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三农问题”,所以,新农村的“新”就体现为“三农问题”正在进入一个体制转型的新阶段。换句话说,体制转型就是农村综合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也是一次总体性的体制转型。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以下从四个方面讨论体制转型的主要内容。

 

2.1 责任制与新型土地生产关系创制

 

作为农村现行的基本制度,责任制的规范功能包括三个主要领域,即政治、经济和社会。从制度的实际作用来讲,很难将这三个领域分开来,不过还是可以就其针对或侧重作区别说明。相对说来,政治上指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即以土地所有为核心内容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上指的是土地产权与其经营权相分离的运作制度,实际上是对平均地权实施某种形式和程度的负责的机制;通过政治和经济这两方面的规范,责任制实际上成为农村社会形态在制度层面的基本维系和联结,也就是说,只有直接或间接地经由责任制允许或转换,农村社会的各种形态才能够具有其真实的空间。因此,从现行的基本制度来讲,总体性转型或者说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责任制基础上的体制创制;而从土地所有制在上述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领域的制度意义和作用来讲,这个任务的核心内容,就是新型土地生产关系的创制。

 

事实上,既定的集体土地所有制是由体制直接安排的,因为我国所有土地都是国家的,但是,由于农民生存、生产、生活的特殊性,就由体制为所有农民划出一部分土地,并规定他们只能以集体的名义来占有。这个特殊性所体现的是某种同一性关系,即土地同时是农民生存环境、生产资料和生活条件的统一体。不难看出,至少从逻辑上讲,责任制的产权和经营权分离,实际上是进一步悬置了这个集体名义,而农业税的废止则使土地成为依生产方式而变化的公共用地。因此,这方面转型的基本含义就在于,创制一种能够为政治(所有制性质)和经济(生产和经营获益)建立机制联结的土地生产关系。新型土地生产关系延续了土地生产资料的公有性质,但是,它在以平均地权作为实施经营权的资格的基础上,改变了责任制的形式结构,即不是把产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是将平均地权的资格直接作为土地占有的形式,从而使农民成为土地利用(包括土地的增值、交易、转让、合作等)的真实主体,或者说以个体农民真实地占有他们公共所有的土地的方式落实集体所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基本制度,新型土地生产关系的具体建构仍需要进一步探讨[2,3]。

 

2.2 粮食经济与现代农业

 

在新中国近60年的建设历程中,有一半时间是粮食短缺的紧张阶段,因此农业经济实际上就是为着粮食增长的经济,“以粮为纲”也才是客观条件所允许的合理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粮食经济的投入和政策扶持,从对种粮采取各种补贴政策直至完全取消了农业税。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4 900亿kg以上,根据规划,2007年要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提高复种指数,种足种好粮食作物,力争粮食面积稳定在10亿hm2以上;同时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力争单产增长1%以上。这再次表明,粮食经济始终都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农村改革开放的一个巨大成就,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这个成就的意义怎么估计都不过分。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粮食经济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逐渐产生和突出了两个主要的新问题。一个是农民能否、以及怎样靠粮食经济来保证收入的持续增加;另一个就是如何对待国家的粮食安全。事实上,正是粮食经济的关键作用,农业才被看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人多耕地资源又有限的大国来讲,这个基础的真实含义其实是指一个由众多吃饭人口组成的公分母,分母越大,分值就越小。即使在今天,粮食产量的取得不仅要靠一系列针对性的相关政策扶持,而且既不能等同于粮食持续增长的牢固基础,也不能替代高质量供需平衡意义上的粮食安全。

 

如果单靠粮食出售就能够赚钱,农民的生活也就没有问题了,然而事实正好相反。一方面,农业的自然经济形态以及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刚性局限,使得土地的农业产出无法支撑农民的收入增加,甚至难以摆脱贫困;另一方面,随着整个经济运作的市场化转型,不仅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降低、务农成本日益加大,而且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也持续拉大。因此,真正的出路是彻底转变以粮食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经济结构。事实上,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任务规定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必然就会要求大大延伸和扩展农业经济的含义。但是,不仅由于粮食安全的必需,更因为多数耕地仍然是用来生产粮食的、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需要多数农民来从事这种生产,所以相对以粮食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制度来讲,发展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在于如何处理内涵和外延都扩大了的大农业经济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换句话说,有没有粮食吃以及是否够吃,与吃什么粮食以及怎样运作粮食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所反映的问题实质,就是以粮食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经济向现代大农业经济的转型。

 

这个转型同样需要制度的创制,或者说由此逐步形成发展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其内容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经济结构本身,也就是某种大农业概念,它所涉及的制度创制主要是农业的工业化问题。其二是所谓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在制度层面保证农民可以享有现代农业经济从生产到最终消费完整链环上每个环节的利润,尤其是增值利润。

 

2.3 道义关注与民生统筹

 

事实上,之所以会提出所谓“三农问题”并引起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道义的原因。一方面,人们关注“三农问题”是因为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体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们又对农民普遍抱有同情弱势的心态。尽管从道理上讲,随着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农民不仅成为这个发展的建设主体而且也是其利益的享有者,“三农问题”将逐步失去意义,但是,道义关切毕竟不能替代相对弱势一方本身的富强。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的、也必然会产生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对农民生存、生计和生活进行整合协调的民生统筹制度。就像上面说到的土地与中国农民的特殊关系一样,生存、生计和生活也是农民各民生要素方面的统一体,不过从转型的角度讲,这方面的制度创制至少包括三项内容,即农民与土地关系、就业形式以及社会保障。

 

从形态的角度讲,农民生存的最直接因素就是他与土地的关系。这个问题涉及到上面讨论的生产关系,不过无论哪种所有制,中国农民生存形态的改变都是和土地利用的选择可能紧密联系的。的确,越来越多的农民劳动力或农村人口从土地耕作意义上的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然而恰恰是这个趋势表明,在土地利用的选择方面亟需创制相应的制度和运作机制,其主要问题,在于农民如何从土地中退出。看起来,退出土地不仅是断了农民的后路,更是放弃了他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但真正的问题就在于,如何用这种占有资格来实施所有权的让渡、交易、转换,甚至受益。从生计的角度讲,农民就业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工资,所以长期以来农民务农不被看作是一种就业形式。这方面创制的主要内容一是如何提高务农就业的质量,另一则是如何保证农民在选择其他就业形式方面的平等权利。从生活的角度讲,最突出的问题是各种社会保障。这方面的讨论很多,不过在我看来,问题并不在于农村和城市待遇的一致,而是如何创制适合农村特性(比如生存、生产和生活的同一性关系)的社会保障体系。

 

2.4 城乡统筹中的乡村治理

 

体制转型的直接目的是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制度体系,因此,体制转型并不仅仅是某种发展的需要,更是各种制度和政策的功能实施,即是说,方方面面的创制同时也就构成了乡村治理的制度体系。但是,农村发展不可能离开它与城市的关系,包括农村自己的城镇化,因此,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应该是农村体制转型的题中之义。就治理来讲,之所以说“乡村”而不是“农村”,主要是为了突出对于作为与城市相区别的某种社会形态进行治理的性质特征,而且也是为了尽量避免把三个“农”混在一起可能造成的误解。同样,城乡统筹本身也是一个多层面和综合性的工作,比如至少包括身份及相应权利的主体统筹、以经济活动为主导的要素统筹、以及以空间形态为载体的区域统筹等,并不仅仅指制度层面的协调。不过,就这个统筹机制对乡村治理的作用针对来讲,可以从公共产品供给、村民自治、税费改革以及生态环境等问题比较突出的方面来分析其体制转型的主要内容。

 

首先,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讲,乡村治理需要的物质基础或条件要由农村自己的发展来解决,然而从公正的角度讲,农村这方面最大的弱势就在于缺乏公共产品的供给。因此,如何在公正的前提下,帮助农村改善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是城乡统筹在为乡村治理提供物质支撑方面最需要的制度创制。其次,村民自治当然包含农村政治民主的含义,但是,这个制度本身的作用是为乡村共同体提供一个与外界打交道的经纪职能。从乡村来讲,这方面最主要的创制是如何设置并真实形成乡村共同体利益代表和经纪相同一的自治主体;从城乡统筹的角度讲,则是如何使这个自治主体真正具有与城市进行谈判和合作的平等权利。第三,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目的一直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但是,减免税费本身并不必然会促进生产力发展,甚至也不必然具有公正性。因此,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针对乡村财政严重不足以及税费职能从乡村治理中悬置起来或剥离出去的状况,从城乡统筹的意义上进行新型的税费制度创制。第四,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乡村和城市共同的任务,因此从城乡统筹的角度讲,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制度创制至少要达到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能够与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协调一致,另一是能够预防和制止城市扩张对乡村利益的侵占。

 

仅从上述四个方面就不难看出,用城乡统筹的原则来进行乡村治理不仅仅指城乡的公正互助,还包括某些普遍性的因素或改革需求。比如财政体制的改革。乡村治理需要钱,但是现在的财政制度导致乡村以及地方政府的事权远远大于财权,而且中央税收的比重仍在加大。20世纪90年代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比重约为34∶66;21世纪初就变成了52∶48;2006年更是达到了55∶45。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地方不仅只能维持吃饭财政,而且靠卖地支撑GDP的趋势也有增无减。又比如要求政府职能转变或成为服务型政府。如果政府职能转变只是一个整体的导向,而GDP增长仍是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那么既要挣钱又要服务的职能取向矛盾就无法解决,依法行政、监督法治、服务和调节经济以及保障公正和公平等作为也就愈加困难。事实上,地方政府即使是卖地,前期的土地整理费用大多也只能靠贷款,加上政绩考核的经济指标压力,致使每届政府都希望多借债,还债的责任感几乎被磨灭。

助农的含义篇10

各基层团委:

按照团盟委的统一要求,团旗委决定在全旗范围内开展“青年建新农村”活动,现将《2006—2010年科右中旗共青团“青春建功新农村工程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加以落实。

共青团科右中旗委员会

2006年月日

2006—2010年科右中旗共青团“青春建功新农村”工程规划

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我旗农村牧区共青团事业发展,提高团组织为广大农村牧区团员青年兴业创业、致富成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结合我旗共青团工作发展实际,团旗委按照团盟委的要求,决定在全旗范围内组织开展“青春建功新农村”工程,并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十一次全委会议精神,围绕科右中旗“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以“青春建功新农村,服务百村当先”为主题,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活动优势和人才优势,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促进我旗农村牧区“三个文明”建设,团结带领全旗广大团员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二、目标任务

共青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青春建新农村”工程以服务建设“十村、百户、千人”为目标,即利用五年的时间,在全旗范围内创建10个“共青团示范村”,“共青团示范村”包括“共青团致富示范村”、“共青团文明示范村”和“共青团生态示范村”;培养100名“科技示范户”;转移“1000名农村青年就业。具体任务是,2006年各苏木镇团委创建1个示范村,10名示范户,转移100名农村青年就业。

十村创建标准是:“共青团示范村“有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村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人均收入;有文明进步的村规民约,道德风尚健康向上,家庭和美、乡邻和睦、村组和谐、言行文明、衣食卫生、诚信友爱;有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村民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有科学的持续发展规划,村落布局合理,村容整洁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百户”培养标准是:“科技示范户”具有一种或几种产业项目,科技含量较高,达到一定规模,收入在全村处于前列;积极带领10户以上群众致富,帮助群众解决项目、技术等致富难题,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

“千人”服务标准是:转移就业青年农牧民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够长期在外务工,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收入水平高于本地区人均收入;能够把经济收入用于家庭及家乡建设,能够带动5名以上群众外出务工。

三、具体内容

1、以“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农村牧区

青年思想教育。紧密联系农村牧区团员青年思想实际,深入开展“增强农村牧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科学的发展观武装团员青年,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刻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要求,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上来。

2、以“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为载体,丰富乡村青年文化生

活。紧紧围绕“乡风文明”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乡村青年文化活动,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和广场文化等,繁荣农村青年文化,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发现和推出乡村青年文化人才,发挥他们的社会影响和积极作用,创作、生产、推广一批体现地方特色、富有牵动性的特色文化活动精品。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村青年倡树文明新风,在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中发挥重要作用。

3、以创建“共青团致富示范村”为载体,推进农牧业产业化

发展。进一步加大“共青团领科技推广项目”投入力度,通过建立“领办项目推广示范基本”,引导青年农牧民认识项目、发展项目,努力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程度;联合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加大农牧业实用生产技术培训推广工作,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

4、以培养“青年科技示范户”为载体,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

才。在投入项目、加大培训基础上,重点培养文化科技水平高、能力突出的科技示范户,积极联系信用社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难题,积极组织科技示范户走出去,开阔视野,开拓市场,使他们不公成为生产发展的示范户,还要成为经营流通的示范户。努力发挥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作用,带动群众共同创业致富。

5、以“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行动”为载体,引导青年农牧

民务工致富。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帮助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联合劳动部门开展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村青年提高致富本领和就业技能。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帮助和引导农村青年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创业,促进农村青年有序流动、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引导进城务工有为青年返乡创业,回报家乡,促进当地民营业员经济的发展。

6、以农村青年中心建设为载体,提高团组织服务农村青年的

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大农村牧区青年中心建设力度,按照“六个一”的建设标准,帮助青年中心解决一些现实难题,提高农村牧区青年中心的能力和水平,把农村牧区青年中心打造成为团组织服务农村青年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有力助手。

7、以“共青团扶危助困”活动为栽体,帮助贫困家庭解决生

产生活难题。积极组织开展“共青团真情助困进成家”、“千名团干部结对救助贫户”、“青年文明号一号助一户”等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团组织自向实力,积极帮助贫困弱势群体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把党团组织的温暖送到贫困户家里、心中。

四、具体要求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青春建功新农村”工程是科右中

旗共青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摆上重要议程,纳入总体规划。

2、明确任务,整合资源。“青春建功新农村”工程是共青团

工作社会化运作、项目化实施、事业化推进、品牌化打造的重要举措。各级团组织要立足长远、顾全大局、明确职责,集中团内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为“青春建功新农村”工程科技、项目、信息、市场、资金等方面服务。要把争取外界的广泛支持与调动内在积极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创造性,在青年主动、团组织带动、全社会联动的格局下共同完成创建任务。

3、统筹兼顾,科学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工程是当前和

今后一个时期整体活跃农村团的工作的有效载体。各级团组织要切实服务党政工作大局、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服务青年增收成才,认真把握和处理好服务与建设、内力与外力、短期与长期、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要切忌大而化这,切忌议而不行,切忆急躁冒进,以科学的精神、求实的态度,抓好基础建设,制定长远规划,确保工作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