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5:53:36

中风范文篇1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毒邪认识的深化,诸多医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中风病的病机探讨中,逐渐认识到毒邪与中风病的密切关系。以王永炎院士为代表,在中风毒邪论指导下形成了“毒损脑络”病机假说[2],这一病机假说是对中风毒邪学说的发展和完善。该假说认为,中风发病是由于毒邪损伤脑络,络脉破损,或络脉拘挛瘀闭,气血渗灌失常,导致脑神失养,神机失守,形成神昏闭厥、半身不遂的病理状态。毒之来源,因于脏腑虚损,阴阳失衡,内风丛起,风火上扰,鼓荡气血,气逆血乱,上冲于脑,或风火夹击,内生瘀血,痰浊上犯于脑,交结阻于脑络等,终致营卫失和而壅滞,则毒邪内生。毒损脑络是中风发病和损害的最直接病机,因此,解毒以驱除损害因素,通络以畅通气血的渗灌,从而恢复脑神的正常功能,是中风治疗的核心环节。而日本汉方医家常把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黄连解毒汤作为脑血管病常用方予以应用,临床疗效可[3],从而也反佐证明中风确有内毒存在的事实。

尽管目前毒邪在中风病机中的作用逐渐成为热点,采用解毒、排毒法治疗也能提高中风的疗效,但从毒论治中风仍有许多问题需深入探讨,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笔者不揣浅陋,试就一些问题稍作浅探。

1“毒损脑络”学说中毒邪的界定

毒的本义是指毒草,《说文解字》释:“毒,厚也,害人之草。”在古代医药典籍中,毒具有多重含义,或言病因,或言病证,或言药物,或言治疗等。就病因学而言,毒是指毒邪,有内外之分。外毒由外而来,侵袭机体,造成毒害,如寒毒、热毒、疫疠之毒等;内生之毒来源于体内,它是正衰积损、脏腑功能减退、体内排毒系统功能发生障碍的标志。

“毒损脑络”学说认为,在病理状态下的毒邪,系脏腑功能失调和气血运行失常使体内的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过多而成。照此来说,中风“毒损脑络”之毒当属内毒范畴。笔者认为,中风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内毒之邪是肯定的,但致病因素中,尤其是在中风病危急重症中,此毒邪是否尚包括外来原发之毒?

外毒,顾名思义来源于体外,以外感六淫为主,六淫之邪侵袭人体,著者邪盛为毒,微者病因积累,日久反复外感,邪积为毒。就中风而言,此毒当以邪积之毒为主,且很多中风病起病急、来势猛,尤其是急性期,病程之短以致内毒尚未完全形成之时病情就变化迅速、变证丛生,从而也反佐证明了中风致病原因中尚存在外毒,且具有性质猛烈的致病特点。故认为,“毒损脑络”中毒邪的界定,确以内毒为主,但不排除外毒的存在。

2对“毒损脑络”学说中络的认识

《素问·调经论》云:“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可知中医学中的络,一是指经脉的一种,其大小介于经与孙之间;一是指连络。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有“久痛入络”,认为凡久痛、久病,多因络脉瘀滞而引起,亦因久痛、久病而致络脉瘀滞。张学文教授的“颅脑水瘀系指瘀血与水湿痰浊互阻于脑络”,此络似乎是指脉道而言。笔者认为,“毒损脑络”之说可以是指毒邪损伤脑部的某一脉络,亦可以是对毒邪侵袭出现的某一类证候而言,或者是某一基因调控紊乱的一组表现。毒损脑络,络之内涵有待深化。

3“毒邪”的具体含义及临证的难以把握性

前已述及,“毒损脑络”学说认为毒邪系脏腑功能失调和气血运行失常,导致体内的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过多而成。然而,我们知道,传统中风病因病机中的风、火、痰、瘀等无不是脏腑功能失调和气血运行失常的产物,其与“毒邪”有何区别,风、火、痰、瘀蕴结到何种程度才化为火毒、热毒、痰毒、瘀毒,二者有何区别?其在临床上有何特异表现?临床辨证应以何依据为准?

冯氏等[4]在对中风毒邪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发热、头痛、呕吐、神昏甚至厥脱可作为瘀血转化为瘀毒的标志;喉中痰鸣、喘促气粗是痰浊化毒的标志;火热化毒的标志是发热、烦躁不安、吐血、便血、便秘、尿少、尿赤、舌绛、苔黄燥、脉数等;二便不畅是毒邪内存的显著标志。这些都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刘氏[5]则强调毒邪具有依附性,内毒往往依附于体内的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积滞等,形成痰毒、瘀毒、粪毒等各种毒邪。因是在原有病邪基础上而化生,故又保留了原有病邪的某些特点。王氏[6]也提出,作为病因而言,“毒”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致病因素,而是依附于其它病邪而致病,即所谓“无邪不有毒”。其所以称为火毒、热毒、痰毒、瘀毒者,盖言诸邪致病暴戾,病势急骤,病情凶险,预后不良,或病情反复顽固,常规治疗难以奏效,且诸邪交挟为患。另外,“毒邪”亦表明邪侵部位的重要,如同为痰浊,若阻于脑窍、损伤脑神、出现神昏等病情危重者,此即为痰毒为患;若仅有言语不利、半身不遂、麻木等病情轻浅者,则宜称为痰阻脑窍而不称为痰毒。在此基础上,王氏提出中风发病后出现意识障碍是诸邪化毒的标志,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笔者以为,中风病毒证是对中风病情危重、恶化状态的描述,反映风、火、痰、瘀诸邪亢盛暴戾,致病凶险,病情危重,预后不良;“毒为邪甚”,故毒邪致病的作用主要强调在瘀、热、痰至久至甚时的情况。但毒邪在临床上有何特异表现及临床辨证标准如何,仍需深入探讨。

4解毒法指导下的方药应用缺乏特色

迄今为止,很多医家已探讨了解毒法的应用。林氏[7]认为,中风“临证施治以解毒为要”。原氏[8]指出,解毒法在中风超早期和早期运用,不但能解毒、抑毒,导毒邪外排,而且会因毒邪被及时清除而瘀滞渐化。刘氏[9]则提出解毒降浊法是防治中风病机转归的关键。然纵观解毒法指导下的具体用药,不外乎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安宫牛黄丸、至宝丹及承气汤、黄连解毒汤之类,常用药物有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生栀子、生大黄、黄芩、黄连、丹参、天麻、黄芪等,所用方药与传统中风病因病机学说指导下的用药无甚区别。笔者认为,一种理论的创立,不仅在于创立了新的学说,更重要的是要在用药上有突破,这样才会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而目前尚不存在特异性中风解毒药,一般只认为能够缓解或消除某些毒性症状的药物,即为相应的解毒药。因而,笔者以为,解毒法与一般疗法之间如何区别应用,解毒药如何选择,是使中风内毒论真正确立、临床具有可操作性、研究具有可深入性的关键,尚需医家共同探索。当然,需要明确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一味夸大毒邪的作用,只重视毒邪的存在,寻求纯粹的解毒方法与药物,置内毒原发病邪及辨证论治于不顾,恐怕也很难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永炎.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2):195.

[2]李澎涛,王永炎,黄启福.“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的形成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1):1.

[3]长谷川恒雄.脑血管障碍的汉方治疗[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1,13(5):7.

[4]冯学功,刘茂才.中风病毒邪界定与治疗初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6):3-5.

[5]刘卫红.从毒邪论治中风病急性期[J].辽宁中医杂志,1999,26(1):14.

[6]王立新.中风从毒论治浅探[J].中医杂志,2002,43(9):715-716.

[7]林亚明.出血性中风的内生毒邪说[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14(1):18-20.

中风范文篇2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通过增加复杂碳水化合物和天然糖类的摄入量,控制白糖、动物脂肪、食盐及胆固醇的摄入量等饮食措施,可用来预防脑血管意外。具体而言,宜从以下诸方面做起:

多吃优质蛋白和高钾、高镁、高钙食物

很多研究资料表明,饮食中蛋白质和钾元素摄入不足,或蛋白质的质量欠佳,会使动脉血管脆性增加,容易引起脑内小动脉破裂出血。含甲硫氨酸、赖氨酸、脯氨酸、牛磺酸的鱼类、禽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除能维持正常血管弹性及改善脑血流外,还能促进钠盐的排泄,起到降血压作用。高钾食物的摄入也可促进钠盐的排泄,调节改善细胞内钠与钾的比值,对降低血压、维护心脏功能及预防中风至关重要。高钾食物有食用蕈类(香菇、蘑菇、平菇、银耳等)、莲子、豆类、紫菜、海带、马铃薯、贝类、葵花子以及香蕉、橙子、柚子、甜瓜等。现代研究发现,天然食物中所含的镁具有抗凝、降低血脂、扩张血管、保钾等预防脑血管病的独特效应。故平时应注意多吃一些富含镁的食物,诸如甜菜、豌豆、苜蓿、蛤类、乳制品、坚果等。中老年人往往会因缺钙而引起骨骼中的钙质向软组织和血液中“迁移”,致使过多的钙沉积于动脉壁上,则易引起血-管弹性纤维变性、断裂,诱发脑血管疾患。所以,酌情多食富钙食物如奶类、豆类、鱼类、虾皮、芝麻、海带等,对于预防中风也大有裨益。

多食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

新近研究发现,脑梗塞患者体内抗氧化维生素C、E水平明显低下,这劝;是脑梗塞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原因。因为低水平的维生素C、E状态难以有效地清除细胞膜和基因的“杀手”--过氧化自由基,易使中枢神经系统细胞膜脂质发生氧化、变性损伤。为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日常生活中应多摄食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如菜椒、青蒜、荠菜、芫荽、芹菜、韭菜、鲜枣、柠檬、猕猴桃、刺梨、柑桔、胡桃、橄榄油等。

注意选食富含多酚类的食物

动脉硬化是脑血管疾病的“元凶”,而低密度脂蛋白一旦氧化被巨噬细胞吞噬,便会变成泡沫细胞附着于动脉壁上,诱发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因此,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及抑制其氧化甚为重要。而富含没食子酸、儿茶素的多酚类物质,能捕捉活性氧,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从而保持血管壁弹性。富含多酚类的食物有红葡萄及红葡萄酒、绿茶、柿子、苹果等。

中风范文篇3

[摘要]目的:加强重视中风患者的院内护理,为进一步康复奠定基础。方法:正确早期心理护理,对瘫痪肢体功能锻炼指导,应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量力而行,先被动后主动,由下而上的规律。结果:426例患者中,治愈100例(占23.4%),好转313例(占73.4%),死亡13例(占3.1%)。结论:通过对中风患者的精心护理,能明显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减轻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风病;瘫痪;护理

中风病属古代“风、痨、鼓、膈”四大证之一,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三高二低的特点,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发病年龄偏低。严重影响国人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中风患者的危害性,日益受到国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所以加强对中风患者的护理,能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着现实意义。

1一般资料

本科于2001年至2003年共收治中风患者426例,其中男250例,女176例。中经络320例,中脏腑106例,年龄在40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53岁,其中治愈100例,好转313例,死亡13例。本组病例全部经CT确诊,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蹇涩或失语、偏身麻木、昏迷、嗜睡,加强了病情、饮食、瘫痪肢体、皮肤的观察和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2护理体会

2.1密切观察病情

中风急性期,病情变化迅速多端,因此需仔细地观察病情,及时而准确地掌握病情发展的顺逆,正确地体察病因,分析病机,这是确保施以治疗促进病情向愈合发展的关键,譬如昏迷浅深的变化,是由浅昏迷变为深昏迷,还是由浅昏迷转为清醒,再如体温由正常到发烧,尤其是对发高烧者又应仔细观察是否有躯干灼热而手足逆冷,还有瘫肢是进展加重,还是逐渐减轻等,都应做细致的观察和记录,为及时准确施治,及时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为医疗取证做到详细、客观的记载。

2.2情志调护

中风患者,多数平素性情急躁,遇事易发脾气,做事时间观念强,中医认为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的,所以情志致病与五脏的功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当然,五脏之中又以心为主导,因为心主神明又为神之舍。五脏与五志各有相应的联系,即所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怒为肝志,中风主病在肝,故大怒、暴怒、恼怒等情志过激都与中风的发病有直接的关系,做好中风患者的精神调养工作需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是根据患者性格特点的不同,病情轻重的不同,家庭境遇的不同等,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工作,同时要照顾好生活,帮助解决养病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其二,是控制探视,尽量减少探视,避免使患者受到不良的精神刺激,不要在患者面前谈论任何不利于治病和养病的话,否则会加重病情,甚至有复中的危险。其三,加强护患沟通,达到互相信任、热情、耐心地劝慰患者,打消悲观失望的情绪,振作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四,是运用中医“以其胜治之”的方法即所谓“恐胜喜”、“悲胜怒”、“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就是说在某一种情绪过分的情况下,可以激发另一种情绪以平息它,比如患者精神负担很重,忧思重重的时候,多和患者说些使他高兴的事,让患者欢喜,以帮助克服忧伤的情绪,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心理治疗[1]。

2.3饮食调养

中风患者的饮食总以清淡为宜,对中脏腑阳闭者,除鼻饲混合奶以外,应每天给菜汤200ml,可用少量白菜、菠菜、芹菜等性味甘寒的蔬菜煮汤,或饮绿豆汤、鲜果汁也可,皆有清热作用。对于中脏腑阴闭者除鼻饲混合之外,每天可用薏仁30g、生山药20g、扁豆20g煮汤,每天鼻饲200ml左右,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中经络以半身不遂为主的患者,在急性期可按清淡饮食配膳,内容有稀饭和米粥、绿豆米粥、莲子粥等,还有面片、面汤、素馅饺子、包子或素馅馄饨也可。蔬菜用白菜、菠菜、芹菜、冬瓜、黄瓜、甘寒为主的进行调配,可适当地加些猪、鸭类的瘦嫩肉和鸡蛋。最好少用鸡、牛、羊等肉类。此外,中风患者必须戒酒。

2.4皮肤护理

中风患者大多数卧床时间较长,为了有效地防止褥疮的发生,必须做到经常翻身,一般2h翻身一次,翻身时要做到勤、彻、平、干、揉、早。就是说要勤翻身,翻得彻底,对昏迷患者要检查皮肤、衣服、被是否干燥和平整,当受压皮肤发红时,应用手掌揉擦,使之改善气血的循环,天气炎热时,由于皮肤受压易出汗,还可擦用爽身粉,保持皮肤干燥,若局部皮肤受压破损时,可用“黄沙条”每天换两次,防止破损皮肤扩大。护理工作要求一丝不苟,不怕脏,不怕累,上述措施要认真地执行,时刻记住做好皮肤护理是中风病尽早康复的重要环节。

2.5瘫肢功能指导

“生命在运动中”是一句至理名言,对于已患中风的患者则通过积极的锻炼,既能驱除病魔缠身恢复功能,又可预防再度发病增长寿数。我国古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用来形容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则寓意十分深刻。对瘫痪肢体的锻炼,首先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量力而行,活动有度,先在床上,被动开始,争取主动,每日多次,蹬腿抬腰,坐站莫忘,抬耸肩部,上肢随后,外展内收,前臂康复,多翻手心,手指锻炼,既难且慢,手攒木棍,揉动核桃,关节活动,曲伸关键,手指屈伸,结果一样。后在室外,初次下床,两人搀扶,一周过后,一人搀扶,强调安全,扭跌损伤,时刻牢记;其次是鼓励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要有毅力,战胜病痛,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6出院指导

详细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有关本病的一般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指导患者做到起居有常,保证充足睡眠,坚持有计划的锻炼,以改变患者依赖药物治疗的观念,使其牢固树立未病先防的思想,正如《证治汇补,预防中风》篇说:“……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2]还要定期门诊复查,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注意饮食清淡,忌烟、限酒,劳逸适度,要有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做好中风患者复中的预防。

3结论

通过对中风患者的护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中风病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且时间长,但只要抓好其护理要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环节及身心护理,就能促进中风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中风范文篇4

瘫痪是中风病人最常见症状,合理的护理有利于病人康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护理要点如下:

●充分了解病人瘫痪分布,注意有无其他症状如失语,了解病人生活自理程度,以便制订治疗计划。可以与医生商量,共同制订1个护理计划和康复计划。

●防止肢体挛缩,要被动地牵引关节活动。

●早期病人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时候,或康复训练结束时,要把患侧肢体固定于功能位:发病早期,上肢屈曲下肢伸直,踝关节处于90度,防止足下垂。可以在疾病早期,就给病人穿上硬底的布鞋,“强迫”足部位于功能位。

●早期被动运动,急性期只要生命体征稳定,就应及早进行肌肉按摩,关节被动运动;急性期过后要鼓励病人自主活动,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预防褥疮护理要点

褥疮是中风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产生褥疮的关键是病人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差,因此,要预防褥疮就要做到“多动”,避免1个部位长期受压,通俗地说,就是要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更衣,勤整理,勤检查,勤交换(7勤);使用轮椅者可加用新型充气的坐垫;床单应保持干燥清洁;每周至少擦洗或洗澡1次。要求每2~3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应该扶住病人身体,轻轻地翻,而不可拖拉床褥以免损伤皮肤,也不可动作粗暴造成病人关节脱位。对于易患褥疮部位,如骶尾部、髂后上嵴等部位要用气垫、海绵垫以减轻压力。如果经济条件许可,推荐使用气垫床、水床。

中风的其他护理要点

●防止烫伤中风病人因为感觉减退,或肢体无力(遇到烫的东西无力避开),会造成烫伤。为此,尽量不要使用烫婆子、热水袋等物品,慎重使用电热器具。

●防止跌倒康复期病人跌跤会造成运动能力下降,还会使病人因怕跌跤而不愿多动,对病人造成不良影响。

●保持大小便的通畅尽量给病人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纤维素含量高的饮食,如果便秘,可以使用轻泻药。如果病人行走困难,训练病人在床上或轮椅上大小便;可以使用成人纸尿裤。前列腺肥大的病人,要考虑留置导尿管。

中风病人吞咽因难的护理

主要是要防止饮食、饮水的呛咳,造成病人的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尽量避免卧位饮水、饮食坐位的饮食、饮水最为重要。病人可以先使用吸管食用流质,慢慢地吸,逐步训练咽部协调动作。

中风范文篇5

中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复视是脑干血管病的症候。笔者在深入研讨其中、西医发病机制基础上,探索采用针刺治疗中风后复视,积累了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

1西医认识

复视有将一个物体看成2个的症状表现。分为单眼复试和双眼复视,以后者多见。大多是由于眼肌运动障碍,外界物体不能投射到两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所致。其病因以血管病最多见[1]。可见于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综合征、脑桥下部内侧综合征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干血管病[2]。另外,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基础上,血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微栓塞或出血等微血管病变引起颅神经供血障碍,也可导致颅神经功能异常而出现复视[1]。如果微血管病变发生在眼部,神经末梢供血障碍,其支配的眼外肌麻痹,也可出现复视,呈现部分性单神经功能障碍和非神经解剖关系的定位体征[3]。后2种情况是由于微血管病变造成,其发病也呈现血管病的发病特点,突然发病,仅以复视为主诉,不伴有其他颅神经及上下行传导束受损体征。广义来说,也属中风范畴。近年来,由于各种血管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微血管病变造成的损伤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2中医病因病机

复视属中医学“视一为二”症。《灵枢·大惑论》谓:“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审视谣函》曰:“视一为二症,此症为目视一物而为二也,乃光华耗衰,偏隔败坏矣。病在胆肾,胆肾真精不足,而阳光失其主倚,故错乱而缈视为二。”其病机以本虚为主,病位在肝、胆、肾,可见肝肾阴虚、气血两虚证,并可兼夹风、痰、瘀等标实证。治宜滋补肝肾,填精益髓,濡养筋脉。目前认为中风病机为肝、肾、脾不足,风、火、痰、热、瘀内邪阻闭经脉。两者发病有共同之处。所以,视歧症也是中风的一个临床表现,有研究把它归属于类中风范畴[4]。

3针刺治疗

局部选穴、辨证取穴与神经解剖结合。远端穴位:风池、天柱、颈夹脊、足三里、太溪、太冲。局部穴位:内直肌麻痹者,取睛明、攒竹;外直肌麻痹者,取太阳、瞳子骨羽人彡、丝竹空;上直肌麻痹者,取阳白、鱼腰;下直肌麻痹者,取球后、四白,并配印堂。

操作方法:针具用30号1.5~2寸毫针,穴位与针具常规消毒,针刺攒竹时针尖向外下方浅刺,刺丝竹空时针尖向内下方浅刺,其他穴位按常规进针方法。行捻转或提插补泻手法。针刺眼部穴位时进针要缓慢,不可大幅度提插,退针时要用消毒干棉球轻压针孔,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休息3日可继续下1个疗程。

4体会

复视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是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局部反映。故治疗时当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睛明、阳白、鱼腰、四白、太阳等为局部穴位,针之可疏通局部气血,通调经筋;风池、天柱分别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其经脉循行过颈项而至目系,针刺风池、天柱可疏通经气,调理经筋;足三里、太溪、太冲分别为足阳明胃、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经穴,针之可起到补肝肾,熄肝风,运脾胃,调理脾、肾、肝三经经气的作用。诸穴配伍,局部取穴与整体调理相结合,共奏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络、通达经筋之功效,气血冲和,阴平阳秘,则目正睛复,视物正常。

从神经解剖来看,眼外肌为动眼、滑车、外展3对颅神经所支配,眼球向各方向活动需要各个眼肌间的十分精细的协调运动,这种协调运动要求与眼球运动有关的所有神经核团间的相互紧密联系,这种基本联系是通过内侧纵束实现的。内侧纵束在脑干中线两旁走行,上自中脑下至颈髓,连接眼肌运动神经核,并接受来自颈髓(支配前后颈肌)、前庭神经核、网状结构以及皮质和基底节的神经冲动[5]。颈夹脊为华佗夹脊穴的颈部延伸,与风池、天柱同位于颈项部。通过刺激颈项部穴位兴奋内侧纵束,从而协调与眼球运动有关的神经核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使眼球运动恢复正常。另外,通过针刺眼周腧穴,刺激动眼、滑车、外展颅神经的神经末梢,其释放的冲动可促进局部肌肉运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针刺兴奋周围神经可将刺激反馈到中枢,促进中枢与周围神经的联系,使复视得以改善。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和实践,认为在中医辨证和西医神经解剖理论指导下,针刺是治疗复视的有效疗法。

【参考文献】

[1]夏群,关航,崔宝华,等.131例老年人复视的临床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1996,32(3):212-215

[2]冯毅,周丽华.中风后双眼复视的中医治疗[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5):38

[3]谢小玲,谭塔林,林喜湘.21例眼肌麻痹性复视临床与病因探讨[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26(3):171-172

中风范文篇6

一般资料:

自1981年至1994年治疗的20例中,男八例、女十二例。36岁——50岁的七人,51——80岁的13人,当病至10天的八人;10日至30日的七人,一个月以上的五人。中经络的七人,中脏腑的八人,后遗症的五人。

对本病的认识1、特点:突然发病、昏迷神志不清、不醒人事、进而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治疗不当,往往致死致残。

2、病因病机,诱发本病的病因:风、火、痰、毒、中风的发生和发展可涉及到心、肺、肝、肾四个脏器;由于以上四个脏器阴阳失调、平时房劳过度,劳累、嗜酒,生活无常,膏梁厚味,肉食过度而发生。

治疗方法:(分类)

一经络:

1、肝肾阴虚及肝阳上亢型:表现为头晕头疼、耳鸣、少寐多梦,腰酸脚软、手脚麻木,逐渐发展为偏瘫、口眼歪斜、舌实、语言障碍、舌质发红、苔白或稍黄、脉象眩滑或弦细数脉。

治疗原则: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为则。

治疗方法:中药、生龙骨30克,生牡物30克、代褚石15克、钩藤30克、菊花15克、白芍15克、玄参10克、龟板10克、怀牛膝30克、天麻10克,生地30克。

每日一剂,每日分三次口服:若头胀失眠,严重者加羚羊角粉1克冲服。

针炙:曲池、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通里、用泻法,一日一次或一日二次;第一次针患侧,第二次针健侧,如隔日一次,每次健患侧均做针炙治疗,语言不利的加廉泉,玉液、金津放血,口眼歪斜加针攒竹透鱼腰、太阳透下关,医风等。

体液疗法,丹参液加大黄液静滴、剂量可根据体质情况而定;另加小活络丹内服,每日二次,每次一粒、黄酒送下。

2、痰热腑实及风痰上扰型:表现为半身不遂,或半身麻木、口眼歪斜,大便干燥或秘结、语言不利、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而大。

治疗原则:代痰通络,祛痰活络为利。

治疗方法:中药:胆南星15克、全瓜蒌10克,大黄10克、芝硝10克(冲服),服后如果大便每日3到5次,症状逐渐好转后,改用下例处方:胆南星10克、全瓜蒌30克、丹参30克、白芍6克、鸡血藤30克;若头昏严重者加钩藤30克、菊花15克,珠珠母30克,(先前)若烦燥不安,彻夜不眠者,痰热内蕴,阴虚阳亢的加生地10克、沙参10克,夜交藤12克。

针炙: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通里、丰隆、阳陵泉用泻法。每日一次或二次,第一天针刺患侧,第二天针健侧,若隔日治疗一次,患健两侧均取;语言不流利的加廉泉,金津、玉液放血;口眼歪斜加刺攒竹透鱼腰,四白透迎香,地仓透颊车,医风、下关。

中成药可选用牛黄清心丸,每日二次,每次一丸,早晚分服,白开水送下。

一、中腑腑:分闭证和脱证两大类型。

1、闭证:由於阴阳元气发生逆乱而得、症状:表现为突然昏倒,不醒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口眼歪斜、两手紧握、患肢拘急、强痉、烦躁不安、面赤身热、气粗、大便闭阻、痰声漉漉、舌苔黄腻、脉象弦滑数。

治疗原则:化痰开窍、平肝熄风

治疗方法:1、急性期的抢救针炙:人中、十二井穴点刺放血、必然苏醒、苏醒后针刺以下穴位:廉泉、氵勇泉、丰隆、太冲、合谷均用泻法。

2、中成药灌服:安官牛黄丸、至宝丹,紫雪散、万氏牛黄清心丸、根据病情可选一种应用、应采用先针刺后灌药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才更好。

1、中药的应用:羚羊角粉1.5克(冲服),钩藤30克(后下),竹沥水20ml,半夏10克、醋胆南星10克,七节菖蒲10克、郁金10克、天竹黄10克、黄连5克、夏谷草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次频服。

若风痰偏盛、静而不烦、面白唇紫,舌苔白腻、去黄连、夏谷草;另加苏合香丸、每次1-2丸;若痰盛,喉间痰涌,加川贝母,或竹沥水40ml灌服,每次间隔4-6小时一次。

若痰火重灼、面赤气粗、身热烦躁,呕吐、呃逆、大便秘结,加龙胆草10克、大典10克、枳实10克、风化硝5克(冲服)。

若风痰偏重,手足抽搐的加石决明30克,(先煎),全虫5克、地龙15克、煎服,每日一剂。

1、脱证:表现为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半身肢体瘫软,口眼歪斜、目合口张、鼻干、息微、手足撒开、二便失禁、汗多、肢冷、舌痿脉象微弱欲绝。

治疗原则:回阳固脱为则。

治疗方法:重用灸法;大推、神厥、丹田关元,隔姜50-300壮,大艾炷。苏醒后针气海穴、关元穴。

2、内闭外脱症:

首先采用人中穴强刺激的方法进行治疗,刺后加灸足三里,气海、百会、兼轻久刺激三阴交穴,用平补平泻法。

中药液静滴;生脉散注射液或参附散注射液静脉滴注。

中药处方:小红参10克、制附子10克、急前后灌服或鼻饲、用人参、附子汤也可以。

若汗多不止的加生龙骨30克,生牡(牛历)30克、上两味先煎、黄芪30克、五味子6克,煎石服。

3、后遗症的处理:治疗一个月后,形成的偏瘫,口眼歪斜症状的患者、统按后遗症处理及治疗。

气滞血瘀型;症状:肢体软弱无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质紫、有瘀点、舌苔白、脉象细涩。

治疗:针灸、阳白穴、下关穴、地仓穴、廉泉穴、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阳池穴、通里穴、环跳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绝骨穴等。

一般的情况下,每次治疗取面部二穴,上肢、下肢各取三穴、或用透穴法;尽量做到取穴少而精,以上穴位轮换使用;另外,每次治疗加取心、肝、肺、肾的原穴:即太冲、太溪、内关、三阴交穴等。

每个病例坚持治疗三个疗程、评定效果。每日一次或一日二次针灸,上午针患侧,下午刺健侧。也可隔日一次治疗,每次患健侧双侧针灸穴位,二十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相隔七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上以穴位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取哑门穴第一针先刺哑门穴、然后再配合其它穴位,每周针哑门穴一到三次。

中药的应用:中成药、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牛黄清心丸、可任选一种或两种运用。按说明书剂量服用。

中药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30克、当归30克、鸡血藤15克、丹参10克、赤芍10克、桑寄生15克、红花6克、地龙10克、桂枝6克、每日一剂三次分服。

肝肾亏虚型:症状:一般表现为上下肢软弱偏瘫,发酸、言语不利、流品水、头晕面赤;神志呆痴,面色无华、无神、舌白、脉细微。

治疗方法:针灸处方、四白、下关、地仓、廉泉、曲池、外关、合谷,阳池、通里、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绝骨、肾俞、胆俞、肝俞。

一般每次治病取面部二穴,上下肢各取三个穴位,或取透穴,以上穴位轮流使用、用补法或者灸法、每个病例治疗三个疗程评定治疗效果十次或十天为一疗程。

中成药,可使用人参再造丸,或健步虎潜丸服用,每日二次,每次一丸。

中药处方:地黄30克、巴戟天10克、石斛10克、肉苁蓉10克、五味子10克、麦冬10克、熟附子8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每日一剂,早晚分二次口服。

民间卓验方的治疗:

1、生附子研未,用醋调和,贴双湧前穴上每日一次,用於下肢冰冷型的患者。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思维正常,语言清楚流畅,四肢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者为临床治愈。思维清楚,语言及四肢功能大部分恢复。生活基本可自理的为显效。病情较前好转;思维清楚,语言及四肢功能较前好转为有效。同治疗前后相比病避孕药没有变化或恶化者为无效。

治疗效果:

20例病人中,治疗10人,占总数的50%,显效6人,占总数的30%,有效3人,占总数的15%,死亡1人,占5%,总有效律为95%。显效以上的病例为80%。

讨论:以上20例用纯中医方法治疗,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没有什么毒副作用,是治疗中风病较理想的系列治疗方法,很值得同道们临床一试,并推广之於一九九五年六月。

摘要]:笔者自1981年1994年,治疗中风症20例,简略的论述了病因,病机风、火、痰、虚、涉及心、肺、肝、肾四脏、并系统简明了分类介绍了自己的治疗方法。

中风范文篇7

【论文摘要】根据脑为元神之腑的理论,本文提出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病名,明确本病的病位在脑,并在病机上提出阳亢血菀、痰瘀互结、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致脑络阻塞,元神不利,失于支配而发诸症,并在辩证上分清病情之轻重,分为阳亢血菀、痰瘀阻络、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气虚阳脱等六个基本证型进行施治。

缺血性脑中风属传统“中风”范畴,部分属“眩晕、头痛、风痹”等范畴。其实在《内经》里面已认识到重症中风病位在头,如“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汗出偏沮,使人偏估”,这个“上”指的就是头部,菀者,盛而上冲也。估,就是不用的意思,偏估就是半身不利或不遂。《杂病论》“或左或右,……歪僻不遂……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中风使然。”这是典型的脑中风症状。但遗憾的是后世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内经》“血菀于上”学说,而逐渐形成了中经络、中脏腑之说,并沿用至今。由中经络的症状描述来看,则似乎与脑无关。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腑”学说,对脑的作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元神”即人的真神、主神,元神主宰人的一切活动,为今天的脑中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进一步认识到脑的作用,脑为生命之中枢,脑主神明,统管思维、运动、语言、功能协调等一切活动。但近代对这些的认识却没有进一步发扬,一直沿用古代之说,中风的学术理论千百年未变,阻碍了缺血性脑中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虽然现代医学“脑梗塞”的诊断已十分明确,但中医学界时至今日才形成“缺血性脑中风”的确切诊断。

1病名新论

“中风”是传统中医病名,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学引用了现代医学的特殊检查,上世纪末行业标准将中风分成“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但还没有明确指出病位在脑。本文命名的“缺血性脑中风”则进一步吸取了古今病名的长处,突出了“脑”的作用,更进一步准确地反映了本病的部位在脑,虽然只是在传统病名前增加了一个“脑”字,但却是现代中医学在该病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时至今日中医学最为合适的病名,最终完善了该病的诊断命名。如果基层无影像学支持,只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明确是否缺血,则只能统称为“脑中风”,即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如只有头晕头痛,没有肢体不利、语言不利等症,只要影像学支持,又能排除其它脑病,亦能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与时俱进。

2病因病机探讨

2.1阳亢血菀年事渐高,脏腑渐亏,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或平素阳盛之人,或房事不节,或体劳过度,暗耗肝肾阴精,或者七情内伤,肝失条达,气郁化火,致阴阳失调,肝阳上亢,或先天遗传,禀赋不足,潜藏阴虚阳亢之体,加之后天养护失慎(包括饮食、情志、劳倦、环境等),引发肝阳上亢。进而引起肝风内动,血随风逆,血菀于脑,血滞不散,阻闭脑络;

2.2痰瘀阻脑养护失慎,经常饱餐,肉食过多,或嗜酒成性,痰湿内生,血浊血稠,渐成瘀血,或痰痰郁化热,痰热蕴结,痰火上扰,血液瘀滞,痰瘀阻痹脑络;

2.3气虚血瘀劳倦伤脾,或年高体弱,饮食失调,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两虚,宗气不足,运血无力,瘀血内生,或素有瘀血,随脉上行,阻闭脑络;

2.4肝肾阴虚血为阴分,若肝肾阴虚,则血液黏稠,或继而闭阻脑络。

现代中医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病机作了大量研究,病因主要集中在内风、痰、瘀说,认识上已趋于统一,“缺血性脑中风”把病位明确定在脑,从而病机作用的最终部位也就在脑,根本病机则为本虚标实。本虚者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实者风阳上扰,血瘀痰阻。脑藏元神,脑为元神之腑,有赖于气血之濡养,才能支配人的思维、肢体、语言等等,一旦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食不节、劳累、外邪等诱因下,致脑络闭阻,气血流通受阻,脑部持续缺血,元神失于气血津液之濡养,也就因之失于所主,无以支配肢体甚至丧失支配(简称元神失于支配),相应部位也就不利,根据缺血的部位和程度不同,临床上有轻重之别,轻者突发头痛头晕乏力,或半身不利,口眼歪僻,语言不利。重则损害元神,神明失主,则会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燥动不安,肢体不遂,甚者息微肢冷,阴阳离决(元神与肉体分离)而死亡。

3辨证论治

3.1辨轻重传统上分为中经络、中脏腑,原因在于对脑中风的病位不明,也不利于临床医生掌握,现代中医认识上与时俱进,既已明确病位在脑,则不应再沿用传统分法。病情之轻重与缺血部位和缺血大小有重要关系,亦直接关系到预后,故建议采用轻、中、重、极重四型分法,十分直观易于掌握,现代医学对此已分得十分详尽。轻度:神志清楚,肌力3级以上。中度:神志清楚,肌力2~3级。重度:神志模糊,肌力0~2级。极重度:昏迷,肌力0~1级。

3.2辨虚实本病可分虚证实证,以及虚实夹杂,凡面赤面垢,气粗躁动,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有力者为实;而面色无华,舌淡苔薄或少苔无苔,脉细弱,甚至气微息弱,汗出肢冷者为虚,初发者常以标实为先为急,后期则多见本虚或虚实夹杂。

3.3分型论治

3.3.1阳亢血菀(肝阳化风)症见肢体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头痛,重则昏仆不省,或躁动,口臭气粗,或有鼾声,面垢或暗红或浊,便秘尿黄。舌红苔黄厚干或黄厚腻,脉弦数或弦滑数。平素可有头晕头痛。治以平肝潜阳,活血通脉。方用天麻钩藤汤加减:天麻10g、钩藤15g、石决明20g、川牛膝10g、杜仲10g、山栀子12g、生地20g、桑寄生15g、川断15g、大黄10g、枳实10g、水蛭10g、地龙10g、羚羊骨15g、鸡血藤15g、当归12g、石菖蒲10g、郁金15g、夏枯草10g等,大黄视病情可后下。亦可静滴醒脑静、清开灵等,重者合安宫牛黄丸或新雪丹服之,不能口服者可鼻饲。

3.3.2痰瘀阻脑症见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昏迷不醒,或偏重于痰或偏重于瘀。痰热重者舌红苔黄厚甚至厚腻,脉滑数;痰热不重而偏于痰湿者舌苔白厚或腻,脉滑或弦滑或细滑。是痰是瘀看舌象,舌苔厚腻必为痰,舌有瘀斑必是瘀。治以涤痰化浊,活血通脉。轻者予化痰通络醒脑汤:制半夏12g、胆南星10g、泽泻12g、竹茹6g、橘红或陈皮10g、当归10g、茯苓15g、白术10g、丹参15g、全蝎10g、黄芪30g、地龙10g、山栀子12g、川断15g、大黄10g、水蛭10g、羚羊骨15g、鸡血藤15g、石菖蒲10g、郁金15g等。瘀重者重用活血通络之品如乳香、没药、穿山甲、三棱、莪术、白花蛇、土鳖虫等。亦可静滴醒脑静、清开灵等,可合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服之。

3.3.3气虚血瘀症见歪僻不遂,或语言不利等症,甚则昏仆不省人事。平时可有头晕、肢麻、乏力等症。舌质淡暗或暗红、舌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或细弦或涩,或脉律不齐。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益气通脉活血汤加减:黄芪30~100g、党参15g、天麻10g、全蝎10g、川芎10g、丹参15g、当归10g、鸡血藤15g、地龙10g、石菖蒲10g、郁金15g、杜仲10g、续断15g等。如有气滞者则去补气之党参黄芪,改用理气之品如木香、枳壳、路路通、沉香等。重者重用活血通络之品如乳香、没药、穿山甲、三棱、莪术、白花蛇、土鳖虫等。

3.3.4气血两虚症见半身不利或歪僻不遂,或语言不利,面色不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以补气养血,养脑通络。方用八珍汤加减:太子参20g、黄芪20~100g、白术10g、茯苓15g、当归10g、川芎6g、赤芍10g、白芍10g、鸡血藤15g、三七5g、杞子10g、淮山15g。本型可重用黄芪或红参以补气,从而促进气血之流通。

3.3.5肝肾阴虚症见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面潮红,口干便结,重则亦可昏仆,舌红苔少或薄黄,脉弦或细弦数。平素可有头晕头痛。本型多见于年高体弱者。治以滋补肝肾,养血通脉。方用育阴活血通脉汤:龟板20g、鳖甲20g、白芍20g、干地黄10g、王不留行10g、丹参10g、水蛭10g、天麻10g、胡麻仁15g、黄精15g、西洋参20g、麦冬15g、知母12g、玄参12g等。

3.3.6气虚阳脱症见昏仆不省人事,歪僻不遂,面白,肢冷,舌淡红,苔白,脉细弱。治以补气温阳。方药:参附针、参麦针、丽参针等。此型须以西医药治疗为主,病情好转后,可按上法分型进一步治疗之。

根据临床经验,临床分型不宜过多,以便于临床医生掌握。以上诸型仅是基本证型,临床上常是相互兼见,如阳亢血菀兼痰热、痰瘀,气虚血瘀兼痰湿,阴虚兼血瘀等,或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证型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证型,没有一成不变的药方及剂量,需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施治之,灵活加减调配。治疗上总以活血化瘀、疏通血脉、熄风通络、除痰宁神、醒脑开窍、益气补元为法,使坏死的脑细胞复活,受损的元神复利。临床上常是使用复方,药味甚至多达几十味,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相当复杂,功效也很复杂,往往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

3.4辨通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故在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通腑泄热。因出血性脑中风如风火内盛,可致痰热腑实,肠腑不通,浊气则难以下泄,而大肠燥结,毒素吸收,又可加剧痰热阳亢,腑气不通还可影响转归、愈后。所以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的治疗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常加用通腑泻下药,以引痰浊之邪由肠腑下泄,浊气下泄而不蒙敝元神,清气上升促进醒脑开窍,大便通畅而症状常得以改善,常用通腑导痰汤(大黄、芒硝、枳实、傣石、安息香、天竺黄、竹茹、牛膝)煎汁灌肠,驱除肠道积滞,清热祛邪,醒脑开窍。待大便通畅后而停之,甚至先用攻下之剂,而后再按上法辩证施治。

中风范文篇8

【论文摘要】根据脑为元神之腑的理论,本文提出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病名,明确本病的病位在脑,并在病机上提出阳亢血菀、痰瘀互结、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致脑络阻塞,元神不利,失于支配而发诸症,并在辩证上分清病情之轻重,分为阳亢血菀、痰瘀阻络、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气虚阳脱等六个基本证型进行施治。

缺血性脑中风属传统“中风”范畴,部分属“眩晕、头痛、风痹”等范畴。其实在《内经》里面已认识到重症中风病位在头,如“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汗出偏沮,使人偏估”,这个“上”指的就是头部,菀者,盛而上冲也。估,就是不用的意思,偏估就是半身不利或不遂。《杂病论》“或左或右,……歪僻不遂……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中风使然。”这是典型的脑中风症状。但遗憾的是后世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内经》“血菀于上”学说,而逐渐形成了中经络、中脏腑之说,并沿用至今。由中经络的症状描述来看,则似乎与脑无关。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腑”学说,对脑的作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元神”即人的真神、主神,元神主宰人的一切活动,为今天的脑中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进一步认识到脑的作用,脑为生命之中枢,脑主神明,统管思维、运动、语言、功能协调等一切活动。但近代对这些的认识却没有进一步发扬,一直沿用古代之说,中风的学术理论千百年未变,阻碍了缺血性脑中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虽然现代医学“脑梗塞”的诊断已十分明确,但中医学界时至今日才形成“缺血性脑中风”的确切诊断。

1病名新论

“中风”是传统中医病名,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学引用了现代医学的特殊检查,上世纪末行业标准将中风分成“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但还没有明确指出病位在脑。本文命名的“缺血性脑中风”则进一步吸取了古今病名的长处,突出了“脑”的作用,更进一步准确地反映了本病的部位在脑,虽然只是在传统病名前增加了一个“脑”字,但却是现代中医学在该病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时至今日中医学最为合适的病名,最终完善了该病的诊断命名。如果基层无影像学支持,只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明确是否缺血,则只能统称为“脑中风”,即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如只有头晕头痛,没有肢体不利、语言不利等症,只要影像学支持,又能排除其它脑病,亦能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与时俱进。

2病因病机探讨

2.1阳亢血菀年事渐高,脏腑渐亏,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或平素阳盛之人,或房事不节,或体劳过度,暗耗肝肾阴精,或者七情内伤,肝失条达,气郁化火,致阴阳失调,肝阳上亢,或先天遗传,禀赋不足,潜藏阴虚阳亢之体,加之后天养护失慎(包括饮食、情志、劳倦、环境等),引发肝阳上亢。进而引起肝风内动,血随风逆,血菀于脑,血滞不散,阻闭脑络;

2.2痰瘀阻脑养护失慎,经常饱餐,肉食过多,或嗜酒成性,痰湿内生,血浊血稠,渐成瘀血,或痰痰郁化热,痰热蕴结,痰火上扰,血液瘀滞,痰瘀阻痹脑络;

2.3气虚血瘀劳倦伤脾,或年高体弱,饮食失调,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两虚,宗气不足,运血无力,瘀血内生,或素有瘀血,随脉上行,阻闭脑络;

2.4肝肾阴虚血为阴分,若肝肾阴虚,则血液黏稠,或继而闭阻脑络。

现代中医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病机作了大量研究,病因主要集中在内风、痰、瘀说,认识上已趋于统一,“缺血性脑中风”把病位明确定在脑,从而病机作用的最终部位也就在脑,根本病机则为本虚标实。本虚者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实者风阳上扰,血瘀痰阻。脑藏元神,脑为元神之腑,有赖于气血之濡养,才能支配人的思维、肢体、语言等等,一旦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食不节、劳累、外邪等诱因下,致脑络闭阻,气血流通受阻,脑部持续缺血,元神失于气血津液之濡养,也就因之失于所主,无以支配肢体甚至丧失支配(简称元神失于支配),相应部位也就不利,根据缺血的部位和程度不同,临床上有轻重之别,轻者突发头痛头晕乏力,或半身不利,口眼歪僻,语言不利。重则损害元神,神明失主,则会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燥动不安,肢体不遂,甚者息微肢冷,阴阳离决(元神与肉体分离)而死亡。

3辨证论治

3.1辨轻重传统上分为中经络、中脏腑,原因在于对脑中风的病位不明,也不利于临床医生掌握,现代中医认识上与时俱进,既已明确病位在脑,则不应再沿用传统分法。病情之轻重与缺血部位和缺血大小有重要关系,亦直接关系到预后,故建议采用轻、中、重、极重四型分法,十分直观易于掌握,现代医学对此已分得十分详尽。轻度:神志清楚,肌力3级以上。中度:神志清楚,肌力2~3级。重度:神志模糊,肌力0~2级。极重度:昏迷,肌力0~1级。

3.2辨虚实本病可分虚证实证,以及虚实夹杂,凡面赤面垢,气粗躁动,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有力者为实;而面色无华,舌淡苔薄或少苔无苔,脉细弱,甚至气微息弱,汗出肢冷者为虚,初发者常以标实为先为急,后期则多见本虚或虚实夹杂。

3.3分型论治

3.3.1阳亢血菀(肝阳化风)症见肢体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头痛,重则昏仆不省,或躁动,口臭气粗,或有鼾声,面垢或暗红或浊,便秘尿黄。舌红苔黄厚干或黄厚腻,脉弦数或弦滑数。平素可有头晕头痛。治以平肝潜阳,活血通脉。方用天麻钩藤汤加减:天麻10g、钩藤15g、石决明20g、川牛膝10g、杜仲10g、山栀子12g、生地20g、桑寄生15g、川断15g、大黄10g、枳实10g、水蛭10g、地龙10g、羚羊骨15g、鸡血藤15g、当归12g、石菖蒲10g、郁金15g、夏枯草10g等,大黄视病情可后下。亦可静滴醒脑静、清开灵等,重者合安宫牛黄丸或新雪丹服之,不能口服者可鼻饲。

3.3.2痰瘀阻脑症见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昏迷不醒,或偏重于痰或偏重于瘀。痰热重者舌红苔黄厚甚至厚腻,脉滑数;痰热不重而偏于痰湿者舌苔白厚或腻,脉滑或弦滑或细滑。是痰是瘀看舌象,舌苔厚腻必为痰,舌有瘀斑必是瘀。治以涤痰化浊,活血通脉。轻者予化痰通络醒脑汤:制半夏12g、胆南星10g、泽泻12g、竹茹6g、橘红或陈皮10g、当归10g、茯苓15g、白术10g、丹参15g、全蝎10g、黄芪30g、地龙10g、山栀子12g、川断15g、大黄10g、水蛭10g、羚羊骨15g、鸡血藤15g、石菖蒲10g、郁金15g等。瘀重者重用活血通络之品如乳香、没药、穿山甲、三棱、莪术、白花蛇、土鳖虫等。亦可静滴醒脑静、清开灵等,可合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服之。

3.3.3气虚血瘀症见歪僻不遂,或语言不利等症,甚则昏仆不省人事。平时可有头晕、肢麻、乏力等症。舌质淡暗或暗红、舌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或细弦或涩,或脉律不齐。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益气通脉活血汤加减:黄芪30~100g、党参15g、天麻10g、全蝎10g、川芎10g、丹参15g、当归10g、鸡血藤15g、地龙10g、石菖蒲10g、郁金15g、杜仲10g、续断15g等。如有气滞者则去补气之党参黄芪,改用理气之品如木香、枳壳、路路通、沉香等。重者重用活血通络之品如乳香、没药、穿山甲、三棱、莪术、白花蛇、土鳖虫等。

3.3.4气血两虚症见半身不利或歪僻不遂,或语言不利,面色不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以补气养血,养脑通络。方用八珍汤加减:太子参20g、黄芪20~100g、白术10g、茯苓15g、当归10g、川芎6g、赤芍10g、白芍10g、鸡血藤15g、三七5g、杞子10g、淮山15g。本型可重用黄芪或红参以补气,从而促进气血之流通。

3.3.5肝肾阴虚症见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面潮红,口干便结,重则亦可昏仆,舌红苔少或薄黄,脉弦或细弦数。平素可有头晕头痛。本型多见于年高体弱者。治以滋补肝肾,养血通脉。方用育阴活血通脉汤:龟板20g、鳖甲20g、白芍20g、干地黄10g、王不留行10g、丹参10g、水蛭10g、天麻10g、胡麻仁15g、黄精15g、西洋参20g、麦冬15g、知母12g、玄参12g等。

3.3.6气虚阳脱症见昏仆不省人事,歪僻不遂,面白,肢冷,舌淡红,苔白,脉细弱。治以补气温阳。方药:参附针、参麦针、丽参针等。此型须以西医药治疗为主,病情好转后,可按上法分型进一步治疗之。

根据临床经验,临床分型不宜过多,以便于临床医生掌握。以上诸型仅是基本证型,临床上常是相互兼见,如阳亢血菀兼痰热、痰瘀,气虚血瘀兼痰湿,阴虚兼血瘀等,或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证型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证型,没有一成不变的药方及剂量,需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施治之,灵活加减调配。治疗上总以活血化瘀、疏通血脉、熄风通络、除痰宁神、醒脑开窍、益气补元为法,使坏死的脑细胞复活,受损的元神复利。临床上常是使用复方,药味甚至多达几十味,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相当复杂,功效也很复杂,往往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

3.4辨通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故在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通腑泄热。因出血性脑中风如风火内盛,可致痰热腑实,肠腑不通,浊气则难以下泄,而大肠燥结,毒素吸收,又可加剧痰热阳亢,腑气不通还可影响转归、愈后。所以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的治疗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常加用通腑泻下药,以引痰浊之邪由肠腑下泄,浊气下泄而不蒙敝元神,清气上升促进醒脑开窍,大便通畅而症状常得以改善,常用通腑导痰汤(大黄、芒硝、枳实、傣石、安息香、天竺黄、竹茹、牛膝)煎汁灌肠,驱除肠道积滞,清热祛邪,醒脑开窍。待大便通畅后而停之,甚至先用攻下之剂,而后再按上法辩证施治。

中风范文篇9

关键词:国际贸易;风险;预见;规避方法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国际贸易中还存在不少风险。国际贸易业务中,由于受不可知因素的影响,与外方发生贸易纠纷是不可避免的。国际买方可能采用以下手段损害卖方企业利益:利用中国出口商对国际贸易规则不熟悉而设圈套进行欺诈,从而侵吞货款;因自身财务问题而拖欠货款,甚至破产倒闭从而逃避债务;因市场问题,以各种理由中止与中国厂商的合同、并拒收货物,或采用拒付货款、要求降价等手段让中国厂商蒙受损失;发生国际贸易纠纷时,中外双方解决争议因人力、物力的消耗造成的成本较高问题。

国际贸易风险主要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发生的风险。比如在交易前的准备环节,由于市场调查失真而引起的信用风险。由于国际贸易是一个紧紧依赖于环境的活动,尤其是对国际环境的依赖,所以,诱导国际贸易的风险因素极为繁多,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多变,更使得国际贸易风险因素复杂化而难以准确把握,致使国际贸易风险事件经常发生,并导致重大的风险损失。然而,也正是环境的复杂多变,又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有利的机会,使国际贸易活动有可能获得风险收人。企业常常会对这种风险收人与风险损失、风险成本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并实施相应的管理行为。本文就国际贸易中风险的预见及规避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2、国际贸易风险的功能、特性及规避

2.1诱惑功能

诱惑功能是指国际贸易风险诱导经营者追逐风险利益。马克思曾这样评价过风险利益的诱惑功能:对于资本家来说,如果有20%的利润,他们就会活跃起来;如果有50%的利润,他们有的就会挺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一切法律,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杀头的危险。马克思所描述的现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已经成为过去,但他所指示的风险对企业经营的诱惑功能却是深刻的,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收益与风险伴生的规律。

风险诱惑功能的强弱,取决于风险收人与风险成本之间的比率或差额。风险收人是指国际贸易活动在风险因素构成的环境中所获得的收人,它是国际贸易活动全部经营收人减去非风险经营收人的余额;风险成本是为克服风险因素的作用,企业所投人的资本、人力、时间、信誉和社会利益等。风险收人与风险成本之间的比率或差额越高,风险的诱惑功能越强,反之则越弱。

2.2约束功能

风险是一种带来费用、损失与损害的不确定性。因此它在引诱贸易活动、追求风险收益的同时,也对贸易管理行为构成了约束。这种约束具体表现为国际贸易活动的威胁、抑制和阻碍,也就是风险成本与风险损失对国际贸易活动的约束。

国际贸易风险约束力的大小取决于风险损失的大小与风险成本的大小。当风险损失与风险成本都很大时,风险约束力就强;当风险损失较大、风险成本较小或风险损失较小、风险成本较大时,风险的约束力也较强;当风险损失与风险成本较小时,风险将更多地表现为对国际贸易行为的诱导。

2.3国际贸易风险的特性

(1)经营活动中风险的共性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经营活动中都有可能会遇到风险,经营活动中的所有可能遇到的风险都有其共同的特性。

第一,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人类存在的历史证明,无论是自然界中的地震、台风、洪水等,还是社会领域中的战争、瘟疫、冲突、意外事故等,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们是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也就是说,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人们无法回避它,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从而避免费用、损失与损害的产生。

第二,风险的相对变化性。风险的相对变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风险性质的变化。比如车祸,在汽车没有普及以前,表现为特定风险,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汽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后,车祸就成为基本风险。又如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的海难,对船东和出口商或是进口商而言,是纯粹风险,而对承担大量货物运输风险的保险人来讲,却是一种投机风险。②风险量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风险、抗御风险能力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风险能够加以控制,使其发生的频率降低,导致损失的范围减少和损失的程度降低。预测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完善,对风险的估测日趋精确,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风险的不确定性。③某些风险在一定空间与时间范围内被消除。比如,随着通信技术和银行业的发展,电子信用证和SWIFT格式成为信用证结算的主要手段,使得以涂改或伪造信用证进行欺诈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控制乃至消除。而同时,伴随一项新活动的开始,又可能有新风险的产生。比如,EDI贸易方式的产生及发展,引起了电子提单及其他电子数据安全哇风险的产生和其他风险。

第三,风险的可识别控制性。所谓识别,是指可以根据过去的统计资料,通过有关方法来判断某种风险发生的概率与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的程度,诸如费用、损失的损害;所谓控制,是指可以通过适当的技术来规避风险或控制风险发生导致不利影响的程度,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为风险识别与风险控制提供了理论、技术和方法支持。

(2)国际贸易业务中风险的特性

既然风险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能够引起损失和损害的不确定性,而国际贸易风险则是这种不确定性事件发生、表现和影响于市场参与主体的经营活动和结果的特殊形态。因此,我们可以分析、推导出国际贸易风险所具有的特征。

第一,国际贸易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国际贸易风险是国际经济交往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际贸易风险是国际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性表现为形成国际贸易风险原因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产生和诱发国际贸易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主要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规律的复杂性和市场经济参与主体的认识及其他方面能力的局限性。由此国际贸易风险就有了存在的客观基础和依据,就必然以风险成因的角度表现出来。国际贸易风险的客观存在性还表现为国际贸易风险的不可避免性,在国际贸易风险存在基础消除之前,国际贸易风险是“必然事件”,国际贸易经营者只能将其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但无法将其降低至零。另外,国际贸易风险的客观存在性还表现在它是通过偶然性体现出来的。国际贸易风险的存在具有抽象性和不确定性,但风险的表现形式却有个体性和差异性,风险的发生无论是范围、程度、频度,还是时间、区间、强度等都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形态,并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二,国际贸易风险的无意识性。国际贸易风险形成于国际贸易主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失误,又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承担了这些失误及其所产生的后果。总体说来,首先,国际贸易风险与有关经营商的主观意识的无意识性密切相关。因为即使比较复杂的国际环境,在正常情况下,只要经营主体能够准确意识到所处的环境,有意识地采取切实有效的避免风险的策略和措施,国际贸易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避免或降低。因此,国际贸易风险往往与经营行为主体的主观无意识性相关,经营行为人的主观无意识性包括其无意中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无意中采用了不适合的贸易方式方法,无意中遗漏了贸易过程的某些环节,对贸易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分析失误等。其次,国际贸易风险是经营主体无意中接受的,经营行为人事先对风险的发生并无足够的觉察,或对风险的强度判断失准,所采取对策与实际发生的风险不对等。再次,国际贸易风险不包括经营行为人故意行为所产生的后果。

2.4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规避方法

(1)广泛咨询收集贸易中的对方相关信息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谁掌握的信息量越多,胜出的机会就大大增加,就能避免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盲目性。到海外投资,一定要请国际政治专家帮助考证当地政治环境是否稳定,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关系如何等;与国外大公司、金融财团合作,一定要设法弄清楚他们与该国政府、议会之间的关系;虽然不能完全消除这些风险,但可以了解这些风险的发生规律。

(2)风险转移

所谓风险转移,就是将风险转由其他主体承担,自己不承保。保险是一种最典型的风险转移技术,企业为避免火灾、水灾等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通常会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万一企业遭受这类损失,保险公司将给予相应的赔偿。这样,企业就可以不承担或不完全承担这类损失,风险得以转移。与保险类似的还有期权。对于将来准备以外币支付来进口某项产品的企业来说,汇率上涨极为不利。于是,为避免汇率上涨带来的损失,该企业将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用以购买“保险”,即买入一个买权。保险是防范贸易风险的重要工具,企业应加强认识,积极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主要通过承保出口过程中面临的政治风险和买家风险为出口企业提供风险保障。此外,信用保险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衍生功能:一是通过对买方信用风险的承保,推进银行介入贸易融资,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二是促进企业间交易由现金交易甚至易货交易模式,变为更高效经济的信用交易模式,润滑企业的交易过程,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三是保险后的应收账款资产质量得以提高,从而改善企业总体财务状况,改善财务报表;四是帮助企业采用灵活的贸易条件,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巩固贸易关系。

中风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根据脑为元神之腑的理论,本文提出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病名,明确本病的病位在脑,并在病机上提出阳亢血菀、痰瘀互结、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致脑络阻塞,元神不利,失于支配而发诸症,并在辩证上分清病情之轻重,分为阳亢血菀、痰瘀阻络、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气虚阳脱等六个基本证型进行施治。

缺血性脑中风属传统“中风”范畴,部分属“眩晕、头痛、风痹”等范畴。其实在《内经》里面已认识到重症中风病位在头,如“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汗出偏沮,使人偏估”,这个“上”指的就是头部,菀者,盛而上冲也。估,就是不用的意思,偏估就是半身不利或不遂。《杂病论》“或左或右,……歪僻不遂……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中风使然。”这是典型的脑中风症状。但遗憾的是后世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内经》“血菀于上”学说,而逐渐形成了中经络、中脏腑之说,并沿用至今。由中经络的症状描述来看,则似乎与脑无关。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腑”学说,对脑的作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元神”即人的真神、主神,元神主宰人的一切活动,为今天的脑中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进一步认识到脑的作用,脑为生命之中枢,脑主神明,统管思维、运动、语言、功能协调等一切活动。但近代对这些的认识却没有进一步发扬,一直沿用古代之说,中风的学术理论千百年未变,阻碍了缺血性脑中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虽然现代医学“脑梗塞”的诊断已十分明确,但中医学界时至今日才形成“缺血性脑中风”的确切诊断。

1病名新论

“中风”是传统中医病名,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学引用了现代医学的特殊检查,上世纪末行业标准将中风分成“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但还没有明确指出病位在脑。本文命名的“缺血性脑中风”则进一步吸取了古今病名的长处,突出了“脑”的作用,更进一步准确地反映了本病的部位在脑,虽然只是在传统病名前增加了一个“脑”字,但却是现代中医学在该病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时至今日中医学最为合适的病名,最终完善了该病的诊断命名。如果基层无影像学支持,只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明确是否缺血,则只能统称为“脑中风”,即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如只有头晕头痛,没有肢体不利、语言不利等症,只要影像学支持,又能排除其它脑病,亦能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与时俱进。

2病因病机探讨

2.1阳亢血菀年事渐高,脏腑渐亏,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或平素阳盛之人,或房事不节,或体劳过度,暗耗肝肾阴精,或者七情内伤,肝失条达,气郁化火,致阴阳失调,肝阳上亢,或先天遗传,禀赋不足,潜藏阴虚阳亢之体,加之后天养护失慎(包括饮食、情志、劳倦、环境等),引发肝阳上亢。进而引起肝风内动,血随风逆,血菀于脑,血滞不散,阻闭脑络;

2.2痰瘀阻脑养护失慎,经常饱餐,肉食过多,或嗜酒成性,痰湿内生,血浊血稠,渐成瘀血,或痰痰郁化热,痰热蕴结,痰火上扰,血液瘀滞,痰瘀阻痹脑络;

2.3气虚血瘀劳倦伤脾,或年高体弱,饮食失调,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两虚,宗气不足,运血无力,瘀血内生,或素有瘀血,随脉上行,阻闭脑络;

2.4肝肾阴虚血为阴分,若肝肾阴虚,则血液黏稠,或继而闭阻脑络。

现代中医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病机作了大量研究,病因主要集中在内风、痰、瘀说,认识上已趋于统一,“缺血性脑中风”把病位明确定在脑,从而病机作用的最终部位也就在脑,根本病机则为本虚标实。本虚者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实者风阳上扰,血瘀痰阻。脑藏元神,脑为元神之腑,有赖于气血之濡养,才能支配人的思维、肢体、语言等等,一旦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食不节、劳累、外邪等诱因下,致脑络闭阻,气血流通受阻,脑部持续缺血,元神失于气血津液之濡养,也就因之失于所主,无以支配肢体甚至丧失支配(简称元神失于支配),相应部位也就不利,根据缺血的部位和程度不同,临床上有轻重之别,轻者突发头痛头晕乏力,或半身不利,口眼歪僻,语言不利。重则损害元神,神明失主,则会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燥动不安,肢体不遂,甚者息微肢冷,阴阳离决(元神与肉体分离)而死亡。

3辨证论治

3.1辨轻重传统上分为中经络、中脏腑,原因在于对脑中风的病位不明,也不利于临床医生掌握,现代中医认识上与时俱进,既已明确病位在脑,则不应再沿用传统分法。病情之轻重与缺血部位和缺血大小有重要关系,亦直接关系到预后,故建议采用轻、中、重、极重四型分法,十分直观易于掌握,现代医学对此已分得十分详尽。轻度:神志清楚,肌力3级以上。中度:神志清楚,肌力2~3级。重度:神志模糊,肌力0~2级。极重度:昏迷,肌力0~1级。

3.2辨虚实本病可分虚证实证,以及虚实夹杂,凡面赤面垢,气粗躁动,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有力者为实;而面色无华,舌淡苔薄或少苔无苔,脉细弱,甚至气微息弱,汗出肢冷者为虚,初发者常以标实为先为急,后期则多见本虚或虚实夹杂。

3.3分型论治

3.3.1阳亢血菀(肝阳化风)症见肢体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头痛,重则昏仆不省,或躁动,口臭气粗,或有鼾声,面垢或暗红或浊,便秘尿黄。舌红苔黄厚干或黄厚腻,脉弦数或弦滑数。平素可有头晕头痛。治以平肝潜阳,活血通脉。方用天麻钩藤汤加减:天麻10g、钩藤15g、石决明20g、川牛膝10g、杜仲10g、山栀子12g、生地20g、桑寄生15g、川断15g、大黄10g、枳实10g、水蛭10g、地龙10g、羚羊骨15g、鸡血藤15g、当归12g、石菖蒲10g、郁金15g、夏枯草10g等,大黄视病情可后下。亦可静滴醒脑静、清开灵等,重者合安宫牛黄丸或新雪丹服之,不能口服者可鼻饲。

3.3.2痰瘀阻脑症见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昏迷不醒,或偏重于痰或偏重于瘀。痰热重者舌红苔黄厚甚至厚腻,脉滑数;痰热不重而偏于痰湿者舌苔白厚或腻,脉滑或弦滑或细滑。是痰是瘀看舌象,舌苔厚腻必为痰,舌有瘀斑必是瘀。治以涤痰化浊,活血通脉。者予化痰通络醒脑汤:制半夏12g、胆南星10g、泽泻12g、竹茹6g、橘红或陈皮10g、当归10g、茯苓15g、白术10g、丹参15g、全蝎10g、黄芪30g、地龙10g、山栀子12g、川断15g、大黄10g、水蛭10g、羚羊骨15g、鸡血藤15g、石菖蒲10g、郁金15g等。瘀重者重用活血通络之品如乳香、没药、穿山甲、三棱、莪术、白花蛇、土鳖虫等。亦可静滴醒脑静、清开灵等,可合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服之。

3.3.3气虚血瘀症见歪僻不遂,或语言不利等症,甚则昏仆不省人事。平时可有头晕、肢麻、乏力等症。舌质淡暗或暗红、舌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或细弦或涩,或脉律不齐。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益气通脉活血汤加减:黄芪30~100g、党参15g、天麻10g、全蝎10g、川芎10g、丹参15g、当归10g、鸡血藤15g、地龙10g、石菖蒲10g、郁金15g、杜仲10g、续断15g等。如有气滞者则去补气之党参黄芪,改用理气之品如木香、枳壳、路路通、沉香等。重者重用活血通络之品如乳香、没药、穿山甲、三棱、莪术、白花蛇、土鳖虫等。

3.3.4气血两虚症见半身不利或歪僻不遂,或语言不利,面色不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以补气养血,养脑通络。方用八珍汤加减:太子参20g、黄芪20~100g、白术10g、茯苓15g、当归10g、川芎6g、赤芍10g、白芍10g、鸡血藤15g、三七5g、杞子10g、淮山15g。本型可重用黄芪或红参以补气,从而促进气血之流通。

3.3.5肝肾阴虚症见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面潮红,口干便结,重则亦可昏仆,舌红苔少或薄黄,脉弦或细弦数。平素可有头晕头痛。本型多见于年高体弱者。治以滋补肝肾,养血通脉。方用育阴活血通脉汤:龟板20g、鳖甲20g、白芍20g、干地黄10g、王不留行10g、丹参10g、水蛭10g、天麻10g、胡麻仁15g、黄精15g、西洋参20g、麦冬15g、知母12g、玄参12g等。

3.3.6气虚阳脱症见昏仆不省人事,歪僻不遂,面白,肢冷,舌淡红,苔白,脉细弱。治以补气温阳。方药:参附针、参麦针、丽参针等。此型须以西医药治疗为主,病情好转后,可按上法分型进一步治疗之。

根据临床经验,临床分型不宜过多,以便于临床医生掌握。以上诸型仅是基本证型,临床上常是相互兼见,如阳亢血菀兼痰热、痰瘀,气虚血瘀兼痰湿,阴虚兼血瘀等,或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证型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证型,没有一成不变的药方及剂量,需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施治之,灵活加减调配。治疗上总以活血化瘀、疏通血脉、熄风通络、除痰宁神、醒脑开窍、益气补元为法,使坏死的脑细胞复活,受损的元神复利。临床上常是使用复方,药味甚至多达几十味,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相当复杂,功效也很复杂,往往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

3.4辨通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故在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通腑泄热。因出血性脑中风如风火内盛,可致痰热腑实,肠腑不通,浊气则难以下泄,而大肠燥结,毒素吸收,又可加剧痰热阳亢,腑气不通还可影响转归、愈后。所以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的治疗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常加用通腑泻下药,以引痰浊之邪由肠腑下泄,浊气下泄而不蒙敝元神,清气上升促进醒脑开窍,大便通畅而症状常得以改善,常用通腑导痰汤(大黄、芒硝、枳实、傣石、安息香、天竺黄、竹茹、牛膝)煎汁灌肠,驱除肠道积滞,清热祛邪,醒脑开窍。待大便通畅后而停之,甚至先用攻下之剂,而后再按上法辩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