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枯竭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2:58:28

职业枯竭

职业枯竭范文篇1

一、“职业枯竭”的内涵

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了职业枯竭的概念,即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1981年,Maslach等人确定了职业枯竭的三个核心成分:(1)情绪衰竭,是枯竭的个体压力维度,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情感资源枯竭,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非人性化,是枯竭的人际关系维度,表现为个体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的态度去对待自己身边的人,甚至把人当做一件无生命的物体看待;(3)个人成就感降低,是枯竭的自我评价维度,表现为个体对自身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丧失,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工作,从而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并不再付出努力。这一职业枯竭的三维模型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认同,并且被证明为具有跨文化、跨行业的适用性。我国学者在20世纪末才开始关注职业枯竭现象,国内职业枯竭问题研究专家许燕教授认为,职业枯竭是一种在工作的重压之下身心疲惫的状态,是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也可称为心理枯竭。

二、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枯竭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高校心理咨询师数量不足与工作任务重的矛盾。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师由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两部分组成。其中专职心理咨询师主要包括学校独立的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人数极少。这部分教师能较好地胜任心理咨询工作,但他们除了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之外,还要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开展相关的科研工作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繁重的工作很容易令他们身心疲惫,丧失对工作的热情。而兼职心理咨询师主要由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毕业的教师、从事思政工作的教师和辅导员组成,兼任心理咨询工作会让他们更加疲惫不堪,出现情感枯竭和非人性化行为。

另外,随着大学生对心理问题认识的提高,他们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敢于主动预约咨询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也使得心理咨询师数量不足的情况日益凸显。通过对北京、武汉、西安的20所高校的调查显示,有1~2个专职心理咨询师的占29.4%,有3~4个的占47.1%,配备了5个以上的高校只有5.9%,有17.6%的高校甚至没有专职心理咨询师。在访谈中,有不少咨询师谈到一般每天要咨询4个甚至更多的个案。长此以往,咨询师将会感到身心能量耗尽,工作动机降低,自我效能感下降,甚至出现冷漠、失去活力、睡眠障碍等症状。

2.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与学校和社会对心理咨询的高期待的矛盾。近年来,大学生患心理障碍与疾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因心理疾病而引发的校园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笔者所在的高校连续四年对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发现新生的心理状况逐年渐差,2008级新生中存在中度及以上心理困扰的学生比例为13.2%,而2009级的比例已达16.52%。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就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关注,学校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在无形中给高校心理咨询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通过访谈发现,许多咨询师害怕恶性事件的发生,他们在接待有自杀倾向或具有攻击性的学生时极度紧张和焦虑,担心自己处理不好而产生严重后果。心理咨询师长期处理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心理危机干预,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很容易因工作过于投入而导致身心倦怠。

3.高标准的专业要求与缺乏专业支持的矛盾。心理咨询工作对从业者的专业要求较高,心理咨询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心理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各种心理咨询的技巧。咨询师要有效地开展工作,避免职业枯竭,就需要更好地依靠团队的力量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师所获得专业帮助与支持是十分有限的,许多学校没有划拨经费用于促进咨询师的个人成长。访谈中,许多咨询师表示,专业培训的机会太少,而专业的心理督导更是从未接受过。心理咨询师长期得不到专业支持,很容易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职业枯竭。

4.心理咨询师的高付出和低回报的矛盾。心理咨询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工作,咨询师需要全身心地投入,然而心理咨询师所获得的回报却较低。首先,经济回报较低。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兼职教师和心理辅导或咨询人员,按学校有关规定计算工作量或给予报酬。”但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师所获得的报酬很低,与其实际付出不成比例。访谈中发现,有些学校将咨询师的一切咨询工作都算在行政工作量里,不再额外计报酬,而有些学校则规定咨询半天计20元报酬。其次,精神回报不足。有些心理咨询师因咨询效果不明显,而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有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不重视心理咨询工作。第三,对咨询师的考评和职称认定难。许多高校在心理咨询师的考评和职称认定上均不成熟,导致很多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意向不明确,犹豫不决的态度必将影响他们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感到焦躁不安。

(二)主观原因

1.专业成长不够,专业知识不足。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积极的咨询态度,能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需要掌握良好的会谈技巧、影响和干预技术等。而这些专业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许多高校心理咨询师从业时间短,缺乏工作经验,虽然他们大多具有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的背景,但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心理咨询训练,因此,很难有效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心理咨询师在遇到难以处理的问题时,会给自己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寝食难安;另一方面,有些心理咨询师自我成长不够,在咨询中,不仅不能处理别人的问题,反而让自己卷入其中,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威胁。

2.具有易感的人格特征。许多研究表明,职业枯竭和人格特征的相关性较高,Fontana和Abouserie用艾森克模型研究发现,在神经质、内向性格方面得高分的往往是心理枯竭的高发人群;Mil和Huebner用大五模型研究发现,神经质、内向性格和枯竭的三个维度之间存在相关。这说明具有内向、忧郁、焦虑、情绪反应强烈、孤独、冷漠、迟钝、倔强、低自尊等人格特征的人可能更易产生职业枯竭。内向的人在面对工作压力时往往不善于向他人求助,精神压力逐渐增大,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倦怠;情绪不稳的人常常会因为工作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致身心疲惫;自尊水平低的人容易在工作中体验到无能感,从而产生倦怠。高校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经常接触负面情绪,如果他们具有这些人格特征,很少向他人倾诉宣泄,长期压抑焦虑,就会严重影响其自身的心理平衡,最终导致情感枯竭。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高校心理咨询师人格特征方面的某些易感因素可能是导致其产生职业枯竭的重要原因之一③。

3.自我期望过高。许多心理咨询师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别人调整心理状态,然而过高的助人情结往往会导致挫败感。在访谈中,笔者发现有些心理咨询师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合理地设置自我期望值,他们往往希望自己能解决来访者的所有问题,一旦遇到挫折或咨询失败,就十分沮丧。

三、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枯竭的对策

高校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枯竭对咨询师个体、学生及学校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一旦咨询师陷入职业倦怠,他的消极心态会导致工作质量下降,不仅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反而会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客观环境和咨询师个人两个方面寻求应对策略。

(一)环境和组织对策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充分认识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计划”,“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要“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心理咨询师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主力军,因此,高校应为心理咨询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出现职业枯竭的情况。

1.以规章制度保障心理咨询师的权益。学校需要有关工作制度化,保障心理咨询师的权益。完善心理咨询师休假制度,学校应出台灵活的休假制度,既要保证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效率,又要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完善心理咨询师工作评价制度和职称晋升制度,让他们的工作得到充分认可,并且有较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增加心理咨询师编制,缩小师生比,适度减少心理咨询师的工作量。

2.为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高校应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一方面,用于心理咨询师培训。心理咨询师只有不断接受培训,才能更好地促进自我成长,掌握更多的心理咨询技术,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另一方面,用于改善工作条件。学校要布置温馨的心理咨询室,增设各种心理咨询设备,为心理咨询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大量的研究证明,在与枯竭有关的工作资源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支持。国外研究发现,来自领导(如校长)的支持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同事和其他人的支持。王芳、许燕的研究表明,校领导、同事、家人、学生、家长、朋友的社会支持对降低情绪衰竭感、去人性化水平和知识枯竭程度,同时对提升个人成就感都有着显著的作用。学校应该建立“学生—学院—心理中心、学工部—校领导”四级心理干预机制,由各方共同承担心理健康工作,减轻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压力。同时还要建立心理督导机制,加强团队建设,使心理咨询师在专业知识和情感上得到团队成员和专家的有力支持。

(二)心理咨询师的个人对策

1.注重自身的专业成长和人格修炼。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锻炼。只有这样,心理咨询师才能觉察并理解来访者的需求、矛盾、期待、困惑和痛苦,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同时,咨询师要提升自我觉察能力,要准确把握自己的需要、能力、感受和状态、工作动机等,从而有效解决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人格素养。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健康的人性观、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的人文关怀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正确处理咨询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职业枯竭范文篇2

关键词:辅导员;自我效能感;队伍建设;职业枯竭

职业枯竭,也称职业倦怠或心理枯竭,是指一种在工作重压下身心疲惫的状态,是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往往伴随职业者心理上的不健康状态,包括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悲观沮丧等,在人际关系上,常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在心理和身体上都刻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并由于自身情感资源的干涸,而无力关怀他人。职业枯竭是一种情绪性耗竭的症状,这种症状最容易在工作情境中出现,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尽时,职业枯竭现象就产生了。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枯竭的表现

高校辅导员就整体而言积极向上、自信健康,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安全稳定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近几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逐渐呈现出不稳定的现象,人员流失现象较严重,一些在职的辅导员工作状态已经表现出自我效能感不足的职业倦怠特征:

1.情绪衰竭。情绪衰竭被认为是职业倦怠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处于情绪衰竭的辅导员常常表现出疲劳感,即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常感到焦虑、紧张、孤独、情感压抑。由于情绪衰竭常伴有紧张感、挫折感的发生,所以辅导员会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无法致力于工作,从而缺乏活力和工作热情,并对生活和前景感到冷漠、悲观。

2.去个性化。去个性化的特征是视其服务对象为物,辅导员对待学生或同事倾向于冷漠,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将学生工作视为没有感情的事物对待,对学生产生麻木、冷淡的态度。

3.个人成就感低落。个人成就感低落指辅导员倾向于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感觉无助以及自尊心下降。感觉到工作中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无法给学生的生活带来更大变化,而他们的职业所带来的诸如金钱、社会认可等回报也少之又少时,就产生了较强的自卑感。当较低的成就感与前两种职业倦怠的感觉混合在一起时,它们就会大大减少辅导员工作的驱动力,最终导致工作能力衰退,丧失成就感,以消极的态度来评价自己,很少把辅导员工作作为终身的理想职业。

二、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枯竭的原因

1.工作的持续不变性造成对工作的新鲜度、好奇心、探索欲减低。高校辅导员刚进入职业队伍时充满了对工作的热情和自信,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最初带来满足感的工作渐渐褪色、趋于平淡,意识到理想并不等于现实,致使一些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热情和兴趣降低了,好奇心和探索欲减弱了。职业心理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工作效率也逐渐降低。

2.工作内容多,持续承受压力,对于职业的兴趣下降。辅导员职业是典型的助人职业,辅导员是从事学生工作的基层干部,是学生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承担了各种各样的职责。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身兼数职。“千条线一根针”,要求辅导员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现在辅导员与学生的师生比越来越高。辅导员在繁重的事务下往往超负荷运转。而学生工作具有时间连续性和空间广延性的特点,随时都有事情发生,随处都有事务关照,工作时需要身心的极大投入。

3.社会认可度与辅导员真正付出的差距。辅导员的工作成效和个人信心的树立依靠社会认可度,但往往辅导员付出的努力与所得到的社会认可度不一致。高校同龄教师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并不断提高学历,而辅导员在有限的时间内除了进行日常处理工作外,还要深入学生中与学生交心谈心,时间、精力的大量投入与个人需要的不满足及其与其他任课教师横向比较的心理差距,使辅导员队伍产生心理失衡。

4.辅导员个体素质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一些带着较高目标标和期望、满怀热情进入职业领域的人更容易体验到职业倦怠。高校辅导员的成就动机一般比较高,一部分辅导员将真实世界中的个人形象同理想中的形象等同起来,对自己产生了一种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竭尽全力甚至超过自己的能力扮演着社会期待的完美的形象,而这种由高度紧张和高度焦虑维持的理想行为,必然带来身心的超负荷运转,从而加速职业倦怠的产生。工作压力越高,则工作应激反应越低,职业倦怠的严重程度也越高。

三、高校辅导员预防职业枯竭的措施

1.培养和提升自我效能感,消除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由著名行为学习与社会认知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提出,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高校辅导员自我效感就是辅导员对教育工作和自身教育能力与影响力的判断与感受。一个人自我效能感的强弱主要受个人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个体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情景条件等五方面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强弱将影响主体工作绩效的好坏。

首先,自我效能感能有效调节辅导员的认知过程。通过培养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增强辅导员对自己实现目标的能力的信心,在设定目标时构造成功者的剧情,消除畏难情绪,从而为随后的行动提供积极的指导和支持。

其次,自我效能感能有效调节辅导员的行为动机。通过培养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改善辅导员的认知体系和行为预期,促使他们大胆按照对未来的设想设置有价值的目标,并策划行动方案。

第三,自我效能感能增强辅导员的情绪调节能力。通过培养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可以促使辅导员合理评估自己的自控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避免面临问题和处理事件时立即紧张焦虑进而产生消极想像、消极判断和消极回避行为。

第四,自我效能感能有效调节辅导员的选择过程。通过培养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可以促使辅导员正确评估自己所处的环境,并提高自己在这个环境当中的胜任力、价值感和兴趣。当在工作受挫时肯定自己的选择,避免轻率做出跳槽换工作的消极决定,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2.学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提供等更多的服务保障。

(1)建立健全辅导员培养、管理、发展机制,激发辅导员活力。建立和完善辅导员的培养制度,设立培养专项经费,切实像培养业务学术骨干那样,花大力气培养辅导员;建立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加强对辅导员工作的考核,对他们履行职责提出严格的要求;建立完善辅导员队伍发展机制,为辅导员开辟出口。要为辅导员的发展搭建平台,让更多优秀人才在这个岗位上有所作为,真正做到政策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

(2)推进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整体素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发挥辅导员自主性,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促进其从经验型辅导员向研究型辅导员发展,使专业成熟程度不断提高,真正成为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者也是实践者。

(3)明确岗位职责,进行科学的定位,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高校要树立辅导员也是专业从业人员的思想,彻底改变辅导员是学生事务“勤杂人员”的现状,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科学的定位,制定岗位说明,划定工作范围,强化工作职责,分清工作主次,把辅导员的工作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工,避免辅导员“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使辅导员从繁重的非本职工作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改变辅导员只重管理和服务,轻引导和思想教育的现状,确保他们把主要工作时间和精力用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用在研究和掌握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上,深入到学生中间,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实际,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细,防止或减少因角色困惑而引发的职业倦怠心理的产生。

3.强化心理干预措施,提高辅导员应对压力的能力。组织高校辅导员参加心理知识的培训,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技能,从而提高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心理调适技能主要包括归因训练、应激训练、情绪转移等。归因训练可以提高个体内控能力,帮助个体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以激发个体的工作热情;应激训练可以改变个体面对问题的应对态度,采取积极的应对手段,提高个体在工作中表达见解和主张的积极性,从而降低因逃避问题而产生的工作倦怠;情绪转移可以使个体迅速走出情绪低谷,以适当的方式(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进行合理的情感宣泄和压力缓解,使个体的心理处于正常的可控状态。建立、健全辅导员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心理救助的机制和机构,在职业倦怠尚未出现或初现端倪的时候,就施以贴心的关注,提供相应的抚慰,而对于某些依靠自身力量实在无法摆脱和治愈职业倦怠的辅导员,则及时给予系统而科学的心理诊疗课程和康复训练,最终帮助其迅速走出职业阴霾,重建职业自信,重拾职业乐趣。

高校辅导员是一个素质较高的群体,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较强的能力素质,良好的文化素养,这些都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潜在的成就动力。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要特别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的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为每个辅导员提供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不断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防止职业倦怠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孙敏,王志坚.以改革创特色着力构建生物科学人才培养创新体系[J].决策管理.2008.(21):2.

[2]罗涤.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7,(6):84.

职业枯竭范文篇3

一、充分认识做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重大意义

我省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稀土金属矿产资源丰富,铜、钽、重稀土、铀等10种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全省已经建成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盐业六大矿业体系,形成了一批资源型重点城镇。由于长期高强度开采,资源型城镇的资源日渐衰竭,在实现持续发展、结构调整、生态环保、民生保障、财政支出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十一五”期间,萍乡市、镇市先后被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在国家和省里政策支持下,城市转型取得积极成效。“十二五”期间,继续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实施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战略的本质要求,是统筹区域发展、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转变发展方式,以加快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为抓手,以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壮大、城市功能转型、人才结构转变、民生改善为重点,着力优化经济结构,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促进资源枯竭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转型目标。到年,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基本建立,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得到基本缓解,多元产业共同支撑经济发展的框架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到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显著进步,技术创新达到较高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快速发展轨道。

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

(三)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资源枯竭城市要尽快制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立足工业园区和转型基地,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形成新的有竞争力产业体系。乡,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煤—焦—化工、煤—电—铝—型材—制品、煤—电—新型建材砖产业,加快改造提升煤炭、陶瓷、水泥、花炮、冶金等传统产业;依托经济转型园区,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通过经济转型,带动生态转型、文化转型、社会转型。镇,加快传统工业改造升级,重点培育壮大高技术陶瓷和创意产业、汽车航空产业、有机食品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实施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打造世界级陶瓷设计创意中心、陶瓷文化体验中心、陶瓷文化博览会展中心、陶瓷文化交流中心,巩固提升世界级瓷都文化品牌,建设全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创新示范区。

(四)推动城市功能转型。资源枯竭城市要高起点编制、严要求实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强化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和政府服务功能,建设产业实力较强、基础设施发达、社会和谐稳定、城市繁荣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实现单一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向现代加工制造和旅游商贸城市转变。萍乡市,按照“南延北扩、东整西合”城市框架,推进萍乡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等“四个组团”建设,形成“一主(主城区)一副(湘东城区)”的空间格局,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城、中部地区生态特征明显的生态宜居城、赣湘边界地区区域中心城和全省新型工业发展先行城。景德镇市,依托中外著名瓷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通过打造“一城、四片区”,建成世界陶瓷艺术文化展示及交流中心、全国陶瓷产业重要生产基地及教育基地、“七山三湖”区域旅游中心、赣浙皖区域重要交通物流枢纽、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

(五)抓好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采取耕地、湿地、水面等开发模式,科学治理采煤等矿区塌陷地。深入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重点推进矿区植被和生态修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煤矸石、建筑垃圾、尾矿等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积极推进城市矿产工程试点、城市餐厨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突出抓好建材行业的粉尘治理、钢铁行业烟气脱硫。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民生优先,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再就业的扶持政策,组织实施各类职业培训,重点解决好煤炭企业、陶瓷企业失业人员就业问题。稳步扩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努力保障基本生活来源。着力解决国有关闭破产改制及连续停产停业一年以上企业退休人员、内退人员和职工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加快棚户区改造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健全廉租、公租住房制度,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七)促进人才结构转变。围绕城市转型和产业培育,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专业人才、高素质劳动者,大力引进急需的特殊人才,切实用好各类人才。加快萍乡高专、景德镇高专专升本进程,提升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科建设水平,积极建设萍乡、景德镇职业学院,立足当地产业和工业园区发展,办好中等职业学校。

四、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八)支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产业基地优先升格为省级工业园区,打造转型产业平台。支持资源枯竭城市争取国家重大产业项目布局。支持市、镇市汽车航空机械制造、煤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电瓷、工业陶瓷、高技术陶瓷、钢铁等行业布局实施重大项目,优先列入全省“十二五”专项规划和省重大项目调度会调度,加大省级建设基金、国债资金的投入力度。

(九)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支持萍乡武功山国家地质公园升级为世界地质公园,加快开发武功山绿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以安源国家矿山公园为基础的红色旅游资源;加快开发以萍乡傩文化、杨岐普通寺佛教文化为主的古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动漫等新型文化产业。支持景德镇市开展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做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支持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支持资源枯竭城市红色旅游景区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积极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物保护,在省级贷款贴息资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

(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湘东陶瓷产业基地建设,加快组建工业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业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大力发展功能陶瓷;支持萍乡发展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加快宣风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支持萍乡开展太阳能级多晶硅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支持景德镇航空直升机产业园列入国家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在省新兴产业发展资金、建设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发挥景德镇陶瓷学院部级工程中心的人才、技术、信息优势,促进陶瓷产业改造、转型和升级。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

(十一)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支持资源枯竭城市申报国家节能减排试点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对重大投资项目布局开展水资源利用论证,落实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积极向国家申报节能节水、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加大对环境监测监控、塌陷地治理、林业生态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低碳交通运输和大型物流交通枢纽,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资格认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加快萍水河生态防洪工程、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景德镇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十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认真执行国家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各项政策,用足用好国家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在资源枯竭城市享受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政策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

(十三)着力加强金融支持。积极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到资源枯竭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地方金融机构要积极设立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加大对接续替代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转型项目的信贷投放。

(十四)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发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债券,吸纳社会和民间资本用于城市转型和解决社会问题。支持重点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积极创造条件,加大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融资力度。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十五)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由资源型企业在税前按一定比例提取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专门用于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企业关闭后的善后工作等。资源型城市政府要按照“企业所有、专款专用、专户储存、政府监管”的原则,加强对准备金的监管。

(十六)依法依规确保用地。指导重大转型项目科学选址,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大项目,优先列入省重大项目调度会,优先安排省级预留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十七)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开展以采煤塌陷区为重点的土地复垦项目,连续5年安排的治理规模每年不低于1万亩。对符合划拨条件的采煤塌陷区职工搬迁异地安置住房用地,经批准可以划拨方式提供。

(十八)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继续加大地质勘查投入力度,支持国有地勘单位争取国家和社会资金,加强现有矿山深部找矿,加快对海内外接续资源基地的评价、勘探,增强资源枯竭城市资源保障能力。对省内新探明的煤炭、瓷土矿等资源,按市场运作方式,优先支持资源枯竭城市相关重要企业取得采矿权。

(十九)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政策。妥善解决未参保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养老保障遗留问题,以及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妥善解决老工伤人员的待遇问题。鼓励国有煤炭、陶瓷等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多渠道分流安置职工。加大省级失业保险调剂金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调剂力度,加大就业资金转移支付力度,在职业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示范(街、园),优先支持建设综合养老康复中心。

(二十)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列入国家棚户区改造试点城市,落实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政策,省、市两级共同保障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廉租住房、公租房建设。

五、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

按照国务院要求,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工作由省政府负总责。省政府成立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定期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有关工作。

职业枯竭范文篇4

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长期以来,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等原因,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当前保障能源资源供给、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改善人居条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为基本目标,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自主创新为根本动力,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积极引进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拓展资源型城市发展空间。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努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实现资源产业与非资源产业、城区与矿(林)区、农村与城市、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三是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着眼于解决资源型城市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抓紧构建长效发展机制,同时加快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解决好民生问题。四是坚持政府调控,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政府要制定并完善政策,积极进行引导和支持。

工作目标:**年前,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基本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2015年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二、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在资源开采过程中,遵循市场规律,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明确企业是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责任主体。对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和原中央所属矿业、森工企业,国家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帮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补偿社会保障、生态、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欠账。

建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资源型城市要统筹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积极转移剩余生产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各种职业培训,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解决资源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保障资源枯竭企业平稳退出和社会安定。对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各级人民政府要施行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帮助解决资源枯竭矿山(森工)企业破产引发的经济衰退、职工失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要加快资源价格改革步伐,逐步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科学制定资源性产品成本的财务核算办法,把矿业权取得、资源开采、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安全设施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企业退出和转产等费用列入资源性产品的成本构成,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防止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私人成本社会化。

三、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要因地制宜,加强指导,协助资源型城市寻求切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对资源开采处于增产稳产期的城市,要制订合理的开采计划,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采收率,发展上下游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对资源开采开始衰减的城市,要加强资源综合评价,开发利用好各种共伴生资源,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潜力,拓宽资源开发领域,重视开发利用区外、境外资源,为本地资源型企业寻找后备基地,同时抓紧培育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接续替代产业。对于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要选择好产业转型方向,重点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尽快形成新的主导产业。有关部门在规划重大产业项目布局时,要适当向资源枯竭城市倾斜,帮助其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鼓励有条件的资源型城市组织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积极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流通业,支持将具备条件的资源型城市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

四、着力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

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努力为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就业创造条件。资源型城市要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认真执行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加大对资源型城市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要向资源型城市适当倾斜,中央和地方设立的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要对资源枯竭城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必要的倾斜支持。大力开发公益性工作岗位,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优先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鼓励自主创业和企业吸纳就业,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以及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支持大中型资源开采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渠道,妥善分流安置职工。鼓励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企业整体或部分搬迁到其他地区开发新资源,带动本企业职工异地就业。鼓励承载现有人口确实困难的资源枯竭城市的居民易地就业或迁移到其他地区,迁出、迁入地人民政府要积极为移民的搬迁、生活和就业等提供便利条件。

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消除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对资源枯竭城市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保证各项社会保险金按时足额支付。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群按规定及时给予救助。防止在企业破产、改制过程中发生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抓紧改造棚户区。继续支持东北地区加快完成棚户区改造,同时研究解决其他地区资源型城市棚户区改造问题。对难以实现商业开发的棚户区改造,中央政府给予适当支持,主要用于新建小区内部和连接市政公共设施的供排水、供暖、供气、供电、道路的外部基础设施,以及配套学校、医院的建设。棚户区的拆迁安置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考虑低收入居民的实际困难,地方人民政府及企业给予适当补助。切实加强改造后住宅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巩固改造成果。

五、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

加大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创造宜居环境。对政策规定的环境补偿和整治资金,企业要足额提取和安排,政府要足额征收和安排,并确保专款专用,管好用好。做好土地复垦规划,从征收的土地复垦费中拨出一部分资金,加大矿山废弃土地的复垦力度。科学编制水资源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有关部门在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治理工程时,适当向资源型城市倾斜。

加强深部采空区、特大型矿坑对地质结构、地下水文造成危害的基础性研究,制定治理办法。继续做好采煤沉陷区治理,抓紧组织治理废弃的露天矿坑、矸石山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有效预防矸石山自燃和坍塌等事件发生。加大对石油开采造成的水位沉降漏斗、土地盐碱化等问题的治理力度。继续巩固“天保”工程成果,调减木材产量,完善配套政策。加快公益林和商品林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矿山环境治理。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企业可研究组建专业化矿区治理公司,依托其研究制订矿山治理规划并组织实施。

新建矿区要认真借鉴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界定生产和生活区。加强对矿山资源开发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订资源开发环评内容、标准和规范。资源开采前必须进行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专项评估,对可能造成严重生态破坏和重大经济损失的,应禁止开采;经评估可以开采的,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加强对资源开采活动的环境监理,切实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矿山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及劳动生产率,减少物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推进共伴生资源和尾矿、废弃物综合利用。在油气开采与加工、煤炭采掘与转化及其他矿业开采与加工企业中,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对于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和项目,各级人民政府可给予一定的投资补贴和优惠政策支持。

六、加强资源勘查和矿业权管理

加强对资源型城市现有矿区周边及深部矿业权的管理,根据矿产资源规划组织编制矿区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原矿区深部及周边的资源勘查,经批准可由原矿业企业中技术装备先进、资源回收利用率高的大型矿业企业以协议出让方式获取矿业权并进行勘查。允许矿业企业的矿产资源勘查支出计入矿产品成本。进一步做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加大对矿业企业接替资源预查和普查的支持力度,引导矿业企业出资完成详查和勘探,增强危机矿山的资源保障能力。

对于新发现矿区,在以市场竞价方式有偿取得探矿权、采矿权的原则下,优先支持资源枯竭城市的矿业企业开发。省际之间的异地资源开发,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省(区、市)内的异地资源开发,由省(区、市)人民政府协调。

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中央和省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的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力度。20**—**年,设立针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增强其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重点用于完善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专项贷款贴息等方面。具体方案和首批资源枯竭城市界定名单分别由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振兴东北办另行上报国务院。

改革资源税制度,完善资源税计税依据,调整资源税负水平,加强资源税的征收管理,增加资源开采地的财政收入。

结合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试点,研究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由资源型企业在税前按一定比例提取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专门用于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和企业关闭后的善后工作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企业所有、专款专用、专户储存、政府监管”的原则,加强对准备金的监管,具体办法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鼓励金融机构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设立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为资源型城市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东北地区是资源型城市较为集中的区域。要把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未来5年内,安排一部分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集中扶持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建设一批能够充分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项目。财政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帮助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资源枯竭城市解决厂办大集体、企业办社会等历史遗留问题。

八、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转型试点市人民政府要抓紧做好转型规划,提出转型工作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要把解决失业问题、消除贫困、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棚户区搬迁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等工作情况,作为今后一段时期资源型城市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帮助资源型城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抓紧研究落实配套的政策措施;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协商机制,发挥合力,共同推进。

职业枯竭范文篇5

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长期以来,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等原因,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当前保障能源资源供给、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改善人居条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为基本目标,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自主创新为根本动力,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积极引进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拓展资源型城市发展空间。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努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实现资源产业与非资源产业、城区与矿(林)区、农村与城市、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三是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着眼于解决资源型城市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抓紧构建长效发展机制,同时加快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解决好民生问题。四是坚持政府调控,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政府要制定并完善政策,积极进行引导和支持。

工作目标:2010年前,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基本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2015年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二、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在资源开采过程中,遵循市场规律,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明确企业是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责任主体。对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和原中央所属矿业、森工企业,国家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帮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补偿社会保障、生态、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欠账。

建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资源型城市要统筹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积极转移剩余生产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各种职业培训,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解决资源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保障资源枯竭企业平稳退出和社会安定。对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各级人民政府要施行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帮助解决资源枯竭矿山(森工)企业破产引发的经济衰退、职工失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要加快资源价格改革步伐,逐步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科学制定资源性产品成本的财务核算办法,把矿业权取得、资源开采、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安全设施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企业退出和转产等费用列入资源性产品的成本构成,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防止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私人成本社会化。

三、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要因地制宜,加强指导,协助资源型城市寻求切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对资源开采处于增产稳产期的城市,要制订合理的开采计划,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采收率,发展上下游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对资源开采开始衰减的城市,要加强资源综合评价,开发利用好各种共伴生资源,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潜力,拓宽资源开发领域,重视开发利用区外、境外资源,为本地资源型企业寻找后备基地,同时抓紧培育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接续替代产业。对于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要选择好产业转型方向,重点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尽快形成新的主导产业。有关部门在规划重大产业项目布局时,要适当向资源枯竭城市倾斜,帮助其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鼓励有条件的资源型城市组织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积极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流通业,支持将具备条件的资源型城市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

四、着力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

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努力为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就业创造条件。资源型城市要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认真执行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加大对资源型城市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要向资源型城市适当倾斜,中央和地方设立的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要对资源枯竭城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必要的倾斜支持。大力开发公益性工作岗位,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优先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鼓励自主创业和企业吸纳就业,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以及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支持大中型资源开采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渠道,妥善分流安置职工。鼓励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企业整体或部分搬迁到其他地区开发新资源,带动本企业职工异地就业。鼓励承载现有人口确实困难的资源枯竭城市的居民易地就业或迁移到其他地区,迁出、迁入地人民政府要积极为移民的搬迁、生活和就业等提供便利条件。

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消除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对资源枯竭城市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保证各项社会保险金按时足额支付。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群按规定及时给予救助。防止在企业破产、改制过程中发生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抓紧改造棚户区。继续支持东北地区加快完成棚户区改造,同时研究解决其他地区资源型城市棚户区改造问题。对难以实现商业开发的棚户区改造,中央政府给予适当支持,主要用于新建小区内部和连接市政公共设施的供排水、供暖、供气、供电、道路的外部基础设施,以及配套学校、医院的建设。棚户区的拆迁安置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考虑低收入居民的实际困难,地方人民政府及企业给予适当补助。切实加强改造后住宅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巩固改造成果。

五、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

加大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创造宜居环境。对政策规定的环境补偿和整治资金,企业要足额提取和安排,政府要足额征收和安排,并确保专款专用,管好用好。做好土地复垦规划,从征收的土地复垦费中拨出一部分资金,加大矿山废弃土地的复垦力度。科学编制水资源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有关部门在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治理工程时,适当向资源型城市倾斜。

加强深部采空区、特大型矿坑对地质结构、地下水文造成危害的基础性研究,制定治理办法。继续做好采煤沉陷区治理,抓紧组织治理废弃的露天矿坑、矸石山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有效预防矸石山自燃和坍塌等事件发生。加大对石油开采造成的水位沉降漏斗、土地盐碱化等问题的治理力度。继续巩固“天保”工程成果,调减木材产量,完善配套政策。加快公益林和商品林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矿山环境治理。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企业可研究组建专业化矿区治理公司,依托其研究制订矿山治理规划并组织实施。

新建矿区要认真借鉴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界定生产和生活区。加强对矿山资源开发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订资源开发环评内容、标准和规范。资源开采前必须进行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专项评估,对可能造成严重生态破坏和重大经济损失的,应禁止开采;经评估可以开采的,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加强对资源开采活动的环境监理,切实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矿山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及劳动生产率,减少物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推进共伴生资源和尾矿、废弃物综合利用。在油气开采与加工、煤炭采掘与转化及其他矿业开采与加工企业中,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对于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和项目,各级人民政府可给予一定的投资补贴和优惠政策支持。

六、加强资源勘查和矿业权管理

加强对资源型城市现有矿区周边及深部矿业权的管理,根据矿产资源规划组织编制矿区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原矿区深部及周边的资源勘查,经批准可由原矿业企业中技术装备先进、资源回收利用率高的大型矿业企业以协议出让方式获取矿业权并进行勘查。允许矿业企业的矿产资源勘查支出计入矿产品成本。进一步做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加大对矿业企业接替资源预查和普查的支持力度,引导矿业企业出资完成详查和勘探,增强危机矿山的资源保障能力。

对于新发现矿区,在以市场竞价方式有偿取得探矿权、采矿权的原则下,优先支持资源枯竭城市的矿业企业开发。省际之间的异地资源开发,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省(区、市)内的异地资源开发,由省(区、市)人民政府协调。

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中央和省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的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力度。2007—2010年,设立针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增强其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重点用于完善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专项贷款贴息等方面。具体方案和首批资源枯竭城市界定名单分别由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振兴东北办另行上报国务院。

改革资源税制度,完善资源税计税依据,调整资源税负水平,加强资源税的征收管理,增加资源开采地的财政收入。

结合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试点,研究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由资源型企业在税前按一定比例提取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专门用于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和企业关闭后的善后工作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企业所有、专款专用、专户储存、政府监管”的原则,加强对准备金的监管,具体办法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鼓励金融机构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设立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为资源型城市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东北地区是资源型城市较为集中的区域。要把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未来5年内,安排一部分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集中扶持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建设一批能够充分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项目。财政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帮助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资源枯竭城市解决厂办大集体、企业办社会等历史遗留问题。

八、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转型试点市人民政府要抓紧做好转型规划,提出转型工作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要把解决失业问题、消除贫困、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棚户区搬迁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等工作情况,作为今后一段时期资源型城市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帮助资源型城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抓紧研究落实配套的政策措施;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协商机制,发挥合力,共同推进。

职业枯竭范文篇6

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长期以来,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等原因,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当前保障能源资源供给、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改善人居条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为基本目标,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自主创新为根本动力,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积极引进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拓展资源型城市发展空间。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努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实现资源产业与非资源产业、城区与矿(林)区、农村与城市、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三是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着眼于解决资源型城市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抓紧构建长效发展机制,同时加快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解决好民生问题。四是坚持政府调控,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政府要制定并完善政策,积极进行引导和支持。

工作目标:**年前,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基本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年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二、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在资源开采过程中,遵循市场规律,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明确企业是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责任主体。对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和原中央所属矿业、森工企业,国家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帮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补偿社会保障、生态、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欠账。

建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资源型城市要统筹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积极转移剩余生产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各种职业培训,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解决资源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保障资源枯竭企业平稳退出和社会安定。对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各级人民政府要施行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帮助解决资源枯竭矿山(森工)企业破产引发的经济衰退、职工失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要加快资源价格改革步伐,逐步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科学制定资源性产品成本的财务核算办法,把矿业权取得、资源开采、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安全设施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企业退出和转产等费用列入资源性产品的成本构成,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防止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私人成本社会化。

三、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要因地制宜,加强指导,协助资源型城市寻求切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对资源开采处于增产稳产期的城市,要制订合理的开采计划,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采收率,发展上下游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对资源开采开始衰减的城市,要加强资源综合评价,开发利用好各种共伴生资源,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潜力,拓宽资源开发领域,重视开发利用区外、境外资源,为本地资源型企业寻找后备基地,同时抓紧培育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接续替代产业。对于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要选择好产业转型方向,重点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尽快形成新的主导产业。有关部门在规划重大产业项目布局时,要适当向资源枯竭城市倾斜,帮助其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鼓励有条件的资源型城市组织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积极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流通业,支持将具备条件的资源型城市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

四、着力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

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努力为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就业创造条件。资源型城市要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认真执行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加大对资源型城市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要向资源型城市适当倾斜,中央和地方设立的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要对资源枯竭城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必要的倾斜支持。大力开发公益性工作岗位,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优先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鼓励自主创业和企业吸纳就业,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以及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支持大中型资源开采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渠道,妥善分流安置职工。鼓励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企业整体或部分搬迁到其他地区开发新资源,带动本企业职工异地就业。鼓励承载现有人口确实困难的资源枯竭城市的居民易地就业或迁移到其他地区,迁出、迁入地人民政府要积极为移民的搬迁、生活和就业等提供便利条件。

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消除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对资源枯竭城市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保证各项社会保险金按时足额支付。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群按规定及时给予救助。防止在企业破产、改制过程中发生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抓紧改造棚户区。继续支持东北地区加快完成棚户区改造,同时研究解决其他地区资源型城市棚户区改造问题。对难以实现商业开发的棚户区改造,中央政府给予适当支持,主要用于新建小区内部和连接市政公共设施的供排水、供暖、供气、供电、道路的外部基础设施,以及配套学校、医院的建设。棚户区的拆迁安置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考虑低收入居民的实际困难,地方人民政府及企业给予适当补助。切实加强改造后住宅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巩固改造成果。

五、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

加大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创造宜居环境。对政策规定的环境补偿和整治资金,企业要足额提取和安排,政府要足额征收和安排,并确保专款专用,管好用好。做好土地复垦规划,从征收的土地复垦费中拨出一部分资金,加大矿山废弃土地的复垦力度。科学编制水资源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有关部门在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治理工程时,适当向资源型城市倾斜。

加强深部采空区、特大型矿坑对地质结构、地下水文造成危害的基础性研究,制定治理办法。继续做好采煤沉陷区治理,抓紧组织治理废弃的露天矿坑、矸石山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有效预防矸石山自燃和坍塌等事件发生。加大对石油开采造成的水位沉降漏斗、土地盐碱化等问题的治理力度。继续巩固“天保”工程成果,调减木材产量,完善配套政策。加快公益林和商品林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矿山环境治理。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企业可研究组建专业化矿区治理公司,依托其研究制订矿山治理规划并组织实施。

新建矿区要认真借鉴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界定生产和生活区。加强对矿山资源开发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订资源开发环评内容、标准和规范。资源开采前必须进行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专项评估,对可能造成严重生态破坏和重大经济损失的,应禁止开采;经评估可以开采的,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加强对资源开采活动的环境监理,切实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矿山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及劳动生产率,减少物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推进共伴生资源和尾矿、废弃物综合利用。在油气开采与加工、煤炭采掘与转化及其他矿业开采与加工企业中,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对于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和项目,各级人民政府可给予一定的投资补贴和优惠政策支持。

六、加强资源勘查和矿业权管理

加强对资源型城市现有矿区周边及深部矿业权的管理,根据矿产资源规划组织编制矿区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原矿区深部及周边的资源勘查,经批准可由原矿业企业中技术装备先进、资源回收利用率高的大型矿业企业以协议出让方式获取矿业权并进行勘查。允许矿业企业的矿产资源勘查支出计入矿产品成本。进一步做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加大对矿业企业接替资源预查和普查的支持力度,引导矿业企业出资完成详查和勘探,增强危机矿山的资源保障能力。

对于新发现矿区,在以市场竞价方式有偿取得探矿权、采矿权的原则下,优先支持资源枯竭城市的矿业企业开发。省际之间的异地资源开发,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省(区、市)内的异地资源开发,由省(区、市)人民政府协调。

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中央和省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的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力度。20**—**年,设立针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增强其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重点用于完善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专项贷款贴息等方面。具体方案和首批资源枯竭城市界定名单分别由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振兴东北办另行上报国务院。

改革资源税制度,完善资源税计税依据,调整资源税负水平,加强资源税的征收管理,增加资源开采地的财政收入。

结合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试点,研究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由资源型企业在税前按一定比例提取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专门用于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和企业关闭后的善后工作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企业所有、专款专用、专户储存、政府监管”的原则,加强对准备金的监管,具体办法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鼓励金融机构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设立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为资源型城市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东北地区是资源型城市较为集中的区域。要把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未来5年内,安排一部分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集中扶持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建设一批能够充分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项目。财政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帮助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资源枯竭城市解决厂办大集体、企业办社会等历史遗留问题。

八、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转型试点市人民政府要抓紧做好转型规划,提出转型工作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要把解决失业问题、消除贫困、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棚户区搬迁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等工作情况,作为今后一段时期资源型城市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帮助资源型城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抓紧研究落实配套的政策措施;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协商机制,发挥合力,共同推进。

职业枯竭范文篇7

一、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的现状

1.1精神科护士整体的职业倦怠程度较为严重:精神科护士整体的职业倦怠程度较为严重,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6]。精神科护士的情感枯竭程度中等,冷漠程度较高,职业效能感较高。精神科护士与其他科室的相比,在冷漠维度上二者存在显著的差异。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感中情绪倦怠得分24.65±10.27,工作冷淡得分6.17±5.58,均为中度倦怠,个人成就得分为31.31±9.51,属于高度倦怠;心理状况结果显示,抑郁、焦虑与正常人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躯体化、人际关系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护理工作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较大的职业之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精神科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导致护理工作质量下降。有关文献报道,精神科护士遭受病人的攻击率为98.47%,工作辛苦,风险大、节律快、不善于应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适,对病人产生厌倦、恐惧的心理,造成心理压力大,产生职些倦怠的概率高。

1.2精神科男护士职业倦怠高于女护士:精神科男护士在职业倦怠的情绪枯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上及工作压力源均高于女护士,在生活满意度评定、社会支持度评定、均低于女护士。而男护在工作承受能力、工作时间上优于女护士,且控制决策能力、思维能力和患者沟通能力都强于女护士。因此消除职业倦怠对于发挥精神科男护士的独特优势,提高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1.3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高于综合科护士:梁正英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MBI-GS)对173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工作倦怠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精神科护士情感耗竭程度中等,职业效能敏感度较高,与综合科护士没有较大差距,但在冷漠维度上二者存在显著差异,精神科护士冷漠程度高。究其原因,与精神科护士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她们每天面对的是精神病人,精神疾病的复杂性,病人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自知力与自制力,另外受到社会的偏见与不理解,相对造成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较为严重。

二、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的特点

2.1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与其三维人格特征的特定维度和因子有关:段明君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川省成都市某医院55名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和三维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情绪衰竭与RD2呈负相关。玩世不恭与NS3、NS4、HA4呈正相关,与RD2、RD呈负相关。成就感低与NS2、NS4、HA4、NS、HA呈负相关,与RD2、RD呈正相关(P<005)。因此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2.2精神、神经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倦怠中人格解体程度较高:汤晓红采用李永鑫等编制的中式工作倦怠量表对某精神、神经专科医院27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本组护士工作倦怠160人,检出率70.48%,其中人格解体评分(10.15±6.83)分,检出77人,检出率33.92%,占工作倦怠护士的48.13%;中度倦怠中人格解体占77.05%,重度倦怠中人格解体占100%[16]。调查显示,积极的应对方式与人格解体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护士要正视工作倦怠中人格解体的存在,识别自己是否处于这个状态,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及工作状态,提高应对和预测压力的认知能力,保障护士职业群体和服务对象的安全。

三、预防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有效策略

3.1精神科护士总体应对方式是成熟的;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焦虑程度存在明显交互作用解决问题、求助为精神科护士主要的应对方式:其中20-30岁、护龄1~5年的护士较多采用求助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自责与工作倦怠3个维度和焦虑具有相关性;幻想、退避、合理化与工作倦怠中的情绪枯竭和去人格化及焦虑具有相关性[17]。护士要正视和处置困难与应急,将工作中所遇负性体验及时释放,减少因情感资源耗尽而出现的极度疲倦状态,每解决一个问题就会有一次成功感的体验,运用这样成熟的应对方式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效降低工作的倦怠感。

3.2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角色认知、工作满足感有关,充分提高个体的角色认知能力和工作成就感,可以作为预防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一个有效策略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问卷的情绪耗竭因子、去人格化因子得分为中度耗竭、低个人成就感因子得分高度耗竭。护士情绪耗竭、去人格化与角色冲突呈正相关(r=0.356,r=0.372,P<0.01);与角色模糊及工作满足感呈负相关;个人成就感与角色模糊、工作满足感呈正相关,与角色冲突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角色冲突、工作满足感是主要预测因子[19]。其原因是精神科护士每天面对特殊的患者,随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件,承受压力大,个人成就感也显得低,过大的压力会引起身心疾病,因此,要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内控感和心理适应能力,积极应对情绪困扰,提高个体角色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心理行为、认知管理等方面的继续教育,鼓励护士善于面对现实,适应自己的角色,使职业耗竭程度降至最低。

3.3自我效能感对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有不同的影响,充分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以保证提高工作绩效胡峥毅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MBI)对184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20]。结果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呈中等水平;进一步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均表明,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的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对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01);职业倦怠量表的低个人成就感对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01)。

护士工作倦怠现状不容乐观,将严重影响护士身心健康及护理工作质量,应引起护理管理者及全社会的重视。医院管理者要加强医院支持系统的完善与规范,关注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特殊成因,改善她们工作的外部环境,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精神科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积极的应对技巧,降低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倦怠,激发她们的自豪感、责任感,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郝立,王艳.浅谈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J].中华综合医学杂志,2005,6(4):350

[2]魏秋香.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倦怠及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J].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6(22):1986-1987

[3]李倩,岳光,王玉兰.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角色认知、工作满足感相关性调查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8,21(4):300-301

[4]何晓艳.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09,(20):46-47

[5]杨佩娣,陈思路.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研究与干预[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4):243-244

职业枯竭范文篇8

1因废就废,开发资源型产业遗存物资源型产业遗存物指的是资源型产业发展过程中遗存下来的踪迹和实物,其中主要为资源型产业生产、生活遗存物,也包括档案、史籍及其它影音资料等.资源型产业遗存物的最直接开发形式就是建立遗址公园,其中影响很大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德国鲁尔区从矿山到公园的转型,鲁尔区是德国的重工业基地,也是其资源型产业的集中地,这里曾经浓烟蔽日,煤渣满地,改造后到处是公园绿地,景色清幽,尤其是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更是鲁尔区遗址公园开发的典范.以矿山公园为代表的资源型枯竭型城市遗址公园的开发对于修复当地环境,保护当地文化,完成产业转型并最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除此之外,资源型产业遗存物的开发还包括兴建展览馆、博物馆,并可以和工矿企业外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资源开发文化展示等内容相衔接,构建统一的旅游景区点.澳大利亚索弗仑金山公园就是由昔日的金矿矿山、淘金场、古街、黄金博物馆组成,这些场景保留古貌,并且展示1851年之后的矿山生产和生活场景.我国44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废弃矿区比比皆是,发展遗址公园真可谓是一举多得,除了能使废弃物(区)变废为宝,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2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招徕旅游者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因此让游客进入旅游地是旅游规划与设计方面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事实上旅游地的可进入性还应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旅游地的空间通达性;二是旅游区点的可进入性.提高旅游地空间通达性旨在缩短旅游者进入旅游地的距离,进而节约路上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旅游地的竞争力,能够使旅游者越快到达旅游地越好,这就需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新建或改建道路、铁路、机场、桥梁等,从而缩短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客源地或者交通中转地之间的时间.旅游区点的可进入性则是指旅游区点内或者旅游区点间的交通连接情况,游客在区点间或区点内的旅途实际上也是游览观光的一部分,提高旅游区点的可进入性更注重通过完善的交通网络使旅游活动更加充实、有情趣,交通速度也是因势利导,不追求越快越好,缆车、环保电瓶车、游船、步行等是其主要的交通方式.德国鲁尔区转型过程中把建设综合性运输网络放在首位,发展区内快车线,使区内任何地点距高速公路的距离都不超过6公里,同时最大限度发挥本区水运优势的基础上搞好水陆联运,加速南北向交通线路的建设,鲁尔区已建成了欧洲最稠密的交通运输网.通达的交通运输网不仅对旅游产业有重要促进作用,而且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整个经济转型过程都是大有裨益的.

3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旅游出行设施、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其中旅游出行设施在前文中已经重点论述,此处所指的相关基础设施指的是后两者.旅游基础设施因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特征及低回报特征,决定了其必须依靠政府部门加以建设.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往往比较落后,完善基础设施是其转型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这正好与发展旅游业的优先步骤相契合.然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这也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面临的巨大困境,既要加大力度建设,又要量财力而行,避免出现日本夕张市举债兴建旅游设施,最终事与愿违,导致财政破产的局面.

4引进、培养人才对于绝大多数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劳动力是过剩的,但往往却面临专业技术人才结构性短缺的局面,旅游专业技术人才也是如此,解决的办法无非有两个:引进或者培养.在引进与培养间要本着首先解决本地人员就业的原则恰当选择,具体来说就是,凡那些培养周期长,专业技术要求高,发展急需的人才应该采取引进的办法,使之能迅速到位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比如旅游企业管理人才、旅游规划与开发人才、职业经理人、投资创业人才,外语导游等,凡那些培养周期短,专业技术要求低,所需数量大的人才则应采取培养本地劳动力的方式填补,比如宾馆饭店的服务人员,一般导游员,汽车驾驶员等.

5依托资源产业名气,加大旅游营销力度旅游营销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伴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日趋成熟,旅游营销活动也逐步完善,但与西方国家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市场促销能力方面.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营销活动既要面向旅游者又要面向旅游企业(旅行社等).旅游经济是典型的“眼球”经济,只有让人知道、了解,并且感兴趣才能有可能带来经济效益,因此旅游营销活动也要以此为出发点,想方设法宣传自己,扩大知名度,而旅游广告宣传则是最为直接的手段.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资源产业往往具有一定知名度,旅游广告宣传可以充分利用,以达到最佳的营销效果.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困境和出路

1政府的财政收入的大头也来自于资源型企业,资源枯竭就会直接造成财政困难,因此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产业或者进行其它经济转型很难从当地地方政府得到较大资金支持.解决资金困境的出路首先就是要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截至2010年底,中央财政将累计下达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168亿元,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向可持续化发展方向转移,然而这些资金仍是杯水车薪,转移支付力度仍需加强.其次,积极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包括向金融机构筹资,吸引民间投资和外资等,事实上,2009年起国家开发银行与黄石市等8个资源枯竭城市签署了《开发性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合作备忘录》,其中6个城市已与开发银行签订的融资总额达到320亿元,下一步就是要进一步扩大试点城市的数量,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创新合作模式.

职业枯竭范文篇9

在建国之初,根据国家工业的整体布局,众多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富集地区产生发展起来。这些城市在国家经济恢复、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功能就是为国家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国家在短期内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本,迅速注入资源富集地区,其目的是要在短时期内获得最大量的矿产资源以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资源型城市从产生之时,就存在着功能单一,城市社会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先天性不足等问题。同时,资源型城市数量扩张型的开发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资源的保护性开发、集约化开发和综合开发,导致利于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转换率的相关产业及其他优势产业长期得不到发展,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单一,使城市难以形成综合发展能力。资源枯竭型城市(包括资源枯竭型地区)则是资源型城市中各种问题集中爆发的一类城市(或地区)。这些城市所依托的主体资源采掘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主体资源已经萎缩,资源主导产业衰退而使城市生产和生活等综合功能开始全面衰落。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主体资源衰减等原因,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基础薄弱、体制机制僵化、生产要素匮乏、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社会保障能力乏力、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生态衰退和环境污染等。应当指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出现是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诸多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必然结果。近些年来,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发展中凸现出来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和支持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200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先后审议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4—2020年)(草案)》、《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年)》。2007年,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了国家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2009年,国务院又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下发《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又界定了第三批25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国家已分三批界定了69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并确定了大小兴安岭林区9个县级单位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经济转型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现实要求和发展主题。这也需要我们全面考察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承载能力,并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指明方向。

二、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核心———综合承载力

(一)资源型城市研究范式的演化

伴随着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的出现,资源型城市的相关研究逐渐兴起。20世纪初,国外学者主要针对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由于这些社会现象并不仅限于经济学领域,因此这一阶段的理论研究范围较广,涉及了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地理学等诸多学科。理论研究主要以单一工业城市或特定区域中的若干城市为对象,研究内容重点放在人口统计学特征、建筑和城镇规划问题以及单一工业的偏远城镇中的诸多社会问题上。此后,行为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和区域发展理论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方法也得到了应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部分经济学家开始利用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等理论来进行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在国内,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一直有着深刻的国家政策烙印,研究指向不仅与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发展状况有关,更与国家宏观经济制度和政策的走向密切相关。从时间维度来看,国内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生产力布局与工业综合发展研究阶段、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阶段。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开始出现衰退的迹象,经济学界开始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多局限于个体案例分析,系统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规模。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领域扩展到各个方面,绝大多数研究以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与转型为主。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新范式

资源稀缺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资源都具有稀缺性。而资源枯竭则是一个地质学的概念,它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资源物质量的消失。因此,我们在理解分析资源枯竭这个概念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学研究的相关范式。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资源枯竭还是一个相对概念。首先,资源枯竭是相对于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而言的。一旦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与资源本身不匹配,资源开发活动就难以为继。这是资源枯竭的技术约束。其次,资源枯竭是相对于资源产品的市场需求而言的。当某种资源型产品的市场需求下降,对该种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就会减小直至为零。这是资源枯竭的市场需求约束。再次,资源枯竭是相对于资源开发地区环境要求而言的。因为环境容量的限制,一些矿产资源开采规模受到严格限制。这是资源枯竭的环境约束。最后,资源枯竭是相对于市场综合开发成本而言的。当资源的市场综合开发成本高于目前市场能够承担的价格时,资源开发主体就会因无利可图而放弃生产。这是资源枯竭的综合开发成本约束。此外,资源枯竭还受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制约。因此,资源枯竭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也不仅仅是城市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变革和转变,它涉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是一个包括众多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庞大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涉及城市制度、体制、机制和管理,涉及城市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等。总体上看,我国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症结在于:经济转型不仅仅是简单处理资源枯竭的问题,而且是区域经济社会环境配套改革的综合过程。地区经济转型伴随着区域内的产业转型,同时还要受城市功能转型、社会服务转型、生态环境约束等诸多因素的掣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资源型城市遵照国家指令单纯向外输出资源,其产业分工的不是建立在上下游产业关联基础上的产业链分工,而是架构在中央计划体系下的原料产地分工,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同时,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资源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之间存在巨大的“剪刀差”,在资源输出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使当地一些矿山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难以为继。这些不利因素使资源枯竭型地区进一步丧失资源的集聚能力,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区域发展赤字。在这里,我们把这些赤字归纳为经济赤字、社会赤字和环境赤字。由于这些赤字的存在,资源型城市在没有外部力量帮助的前提下很难独自承担巨大的地区转型成本。这里,为了形象地说明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问题,我们借用一个土木工程专业的概念:地基承载力。在土木工程建设方面,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即地基在同时满足变形和强度两个条件时,单位面积所能承受最大荷载值。

有鉴于此,我们把资源枯竭型地区能够承担转型成本的综合能力定义为地区综合承载力。综合承载力是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基础性保障资源,经济转型的重点和难点也在于提升综合承载力,提高经济转型的保障能力。针对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具体现状,我们把综合承载力划分为三个维度,即经济创造力、社会支撑力和环境承载力。尽管它们有可能会发生交叉,但并不影响我们分析的基本结论。这样分类为我们研究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做铺垫,更能寻找到转型承载力存在形式和影响,以及更容易寻找出相应的对策研究。通过综合承载力这一理念所衍生出的相应分析范式,本文力图在理论上探索资源枯竭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实现条件,丰富产业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现有的理论研究,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三、资源枯竭型地区综合承载力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经济创造力不足

第一,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微观经济基础薄弱。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是接续产业的发展问题,而产业的微观基础是企业。当前资源枯竭地区的微观经济主体的核心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央直属大企业。由于中央直属企业内部的纵向、横向一体化程度及对产品配套的要求较高,其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多在系统内或企业内部完成。同时,由于中直大型国有企业在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和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强势地位,使得各方资源配置过度集中,大幅挤占了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因此,这样的外部环境造成了资源枯竭型地区国有企业过度强大的态势,不仅难以带动当地中小企业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还在客观上形成了难以逾越的产业进入壁垒,限制了中小企业发展,导致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转换的微观主体活力不足,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低下。第二,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僵化。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资源总体调度的需要,资源枯竭型地区又成为计划经济管理的重点区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深入,资源枯竭地区的体制环境也有所改观。但由于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甚至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受计划经济影响深远,加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制度化约束不够明确,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常常不能有效发挥。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煤炭、金属等矿产资源没有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导致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私采滥挖,破坏严重。第三,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生产要素匮乏。一是人才要素。资源枯竭型地区的高水平人才总量不小,但结构单一,多为与资源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他诸如管理、策划及具有创新创业意愿和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不多,导致实现地区经济转型的人才约束较大。二是科技要素。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创新行为主体能力不强,科技费用投入普遍不足,科技创新的资源相对缺乏,社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创新的技术条件相对落后,阻碍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功能的发挥。三是资金要素。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水平较低,吸引外部资金投入本地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较差,导致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其他地区。四是区位要素。资源枯竭型地区多数位于内陆,地理环境闭塞,远离交通干线、远离工商业发达地区,远离国内、国际市场、区位条件较差。第四,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一是资源枯竭型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失衡,接续产业发展困难。这些资源枯竭型地区以资源采掘业及关联原材料初加工工业为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从而形成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同时,这些产业也没有围绕资源开发优化产业链,导致资源不能合理开发和深度加工,难以形成新的接续产业。二是资源枯竭型地区产业发展层次低,整体效益不高。多数资源枯竭型地区的传统资源产业技术装备起点较低,新技术应用程度不高;新兴的接续替代产业缺乏或发育缓慢;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升级换代比较困难。

(二)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的社会支撑力脆弱

第一,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就业创业能力不足。资源枯竭型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产业的逐步衰退和资源企业的逐步退出,造成失业人口数量激增。这些失业人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于资源枯竭或资产重组而造成的企业减员,另一部分是因资源企业萎缩而造成的关联企业和缺乏竞争力的其他企业所产生的失业人员,还有一部分则是因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而形成的新增长劳动力的失业。由于专业化锁定效应和职业教育缺乏等原因,这些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成本高、困难大,这已经成为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和地区协调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矛盾。此外,我国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发展路径与计划经济体制高度契合,加上国家经济布局等历史与现实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们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观念,市场竞争意识、商业冒险精神、接受先进经营管理手段等创业所需要素的能力和速度均落后于其他地区。简言之,区域内创业能力不足。第二,资源枯竭型地区的人才集聚能力较低。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不仅是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是促进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资源枯竭型地区只有最终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才能走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的道路。目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地区的人力资本格局结构性矛盾突出,低层次人力资本供给过剩并大量闲置或失效,中高层次的人力资本供给不足且外流现象严重,这造成人力资本存量结构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局面。[2]第三,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社会保障能力亟待加强。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我国实行高积累、全保障的政策,社会保障由国家统一安排,公众不必为个人的生老病死担忧,因此,对社会保障资源的地方积累基本上属于空白。资源枯竭型地区企业职工本应缴纳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资金被国家以国有企业利润的方式无偿提取,实际是将当时国企工作人员的保障资金强行进行了积累。这些国有资产中不仅凝结了这些工作人员的劳动投入,实际上还包含了应有的社会保障资金投入。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不断调整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享受社会保障的统一性与累积社会保障资源的差异性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资源的缺口,形成社会保障的“历史欠账”。这种“历史欠账”在资源枯竭型地区最为明显,这些欠账成为资源枯竭型地区社会保障问题的一个最大瓶颈。第四,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城市多是因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在发展上大都“先企业,后城市”,在管理上最初都是由企业代替政府,实行“政企合一”的体制,形成典型的“企业型城市”。企业不仅管理自身的发展,也是地方管理的主体。城市成为企业实施生产计划的载体,重视资源基地的建设而轻视对城市功能发展的现象较为普遍。城市的各项公共服务功能基本都是为资源开发服务的,造成了地方利益和城市中心功能无法得到体现,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差,环境污染缺乏治理,地方产业无法得到发展。在大多数资源枯竭型地区,资源开发企业都是大型或特大型的国有企业,人员多、规模大、职能全,各方面在城市都居主体地位。也有部分城市实行了政企分开的体制,由地方政府承担城市的综合管理,企业负责生产运行,但总体上看,政府公共职能缺位现象还较为普遍。

(三)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的环境承载力薄弱

第一,资源枯竭型地区生态衰退严重。建国以来,作为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能源基地,长时间、高强度、大规模资源与污染治理的滞后,不仅使这些资源地区的矿产资源迅速衰竭,也使这些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开发使得资源枯竭型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突出。一些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生态资源已接近不可恢复的临界状态。如大庆由于油田开采和人为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到1.03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8.6%。同时,草原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日益扩大,已达84%。特别是近20年间,矿区草原面积净减少15.1万公顷,71.82%的草原退化,中轻度盐碱土地面积每年以667公顷的速度增加,重度盐碱土地已达7万公顷。[3]第二,资源枯竭型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矿山开采和燃烧过程中,排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及含有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的粉尘,造成大气污染,其带来的严重后果是酸雨及温室效应。如辽宁抚顺煤田因露天采煤,煤田周边地区空气污染严重,改变了区域的小气候,矿区空气富含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人体及动植物有很大损害。[4]全国因采矿、尾矿、废石堆积,直接破坏和占用土地近200万公顷,破坏森林面积累积超过106万公顷,破坏草地面积26.3万公顷,而且工矿废弃地复垦率不到12%,而先进国家的复垦率达50%。[5]第三,矿产资源开采诱发多种次生地质灾害,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一些资源型城市中,由于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自然山体、斜坡稳定,导致矿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仅以煤炭工业为例,至2007年全国采煤沉陷土地面积950万亩,形成矸石山2800余座,积存煤矸石36亿吨,矸石山占地6.5万公顷,露天矿挖损土地1125万亩,煤炭自燃56个火区,过火面积720平方公里。目前,我国因采矿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

四、提升综合承载力,促进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

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区域经济的再工业化过程,而这个再工业化的过程必须充分适应市场经济规则,在政府导向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来完成,是一个去资源化的再工业化过程。在此期间,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导向不仅要关注新项目的开发,同时还要注重接续产业的合理布局。同时,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性、社会性、生态性和政策性问题错综复杂、相互纠结,传统的政出多门的单一向度政策指导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因此,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通盘考虑、综合协调、全面部署、多管齐下,以提升综合承载力为核心,促进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经济转型。

(一)提升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经济创造力

一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要为地区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建立、健全促进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体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制度,要推动中小企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造和升级,做好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配套供给工作。二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要为加强经营、融资、政策咨询等多方面服务,降低商务成本;要健全各类中介组织,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应当结合产业政策进行全盘考虑,加大第三产业的比例,并且用产业结构政策来指导产业组织政策,结合地区的优势产业和具体的地理环境优势,充分发挥本地区的独特优势,既要避免重复建设,又要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四是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以资源税改革委试点,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财政转移支付效能发挥入手,加强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放宽这些地区的土地使用限制,增强其自身经济的造血能力。

(二)提升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社会支撑力

一是要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和就业创业水平。要通实施职工转岗培训及再就业计划,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增加资源型城市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加强创业教育,在社会上营造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帮助资源枯竭型地区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二是加强社会保障建设。要在国家整体制度框架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状况的保障制度;要建立下岗失业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库,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工作;要千方百计解决社会保障的欠账问题,实现资源枯竭型地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政府要切实承担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减少对微观层面的直接干预,加强对转型企业的政策引导,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四是进一步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动员各种力量参与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社会管理创新,加强NGO组织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以弥合社会断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职业枯竭范文篇10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由于其独特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在相似或相同的工作环境、条件下,为什么幼儿教师群体产生不同的职业体验?本文从个体背景性因素、人格特征、职业态度三个维度出发探讨了个人因素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幼儿教师的自我干预策略。

职业倦怠主要出现在以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是从业人员因无法有效应对工作中持续的压力或现有工作状态无法实现个人价值感而产生的一种以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亦称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为主要特征的症状。幼儿教师由于其独特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更易出现职业倦怠。本,文主要探讨了个体因素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一、个体因素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一)个体背景性因素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1.教龄

国内梁惠娟、冯晓霞的研究表明,从刚参加工作到有23年教龄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分布比较广泛;在教龄为1}23年的幼儿教师中,8,9,16,19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比例较低,5,11,12,15年教师的倦怠比例较高,而这一情况在教龄超过23年的老教师身上则明显好转。丁海东、李春芳的调查研究认为,幼儿教师在参加教学工作的最初阶段里,基本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幼儿教师在参加工作后的5一10年里是职业倦怠感发展的高峰期,以后则缓慢减弱。在工作20年以后,幼儿教师的倦怠感最弱。刘丹通过调查发现,5年以下教龄的幼儿教师的情感枯竭现象相对最轻微,教龄I1-15年左右则是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高发期。

通过国内外研究文献对比,我们可以肯定教龄是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虽然具体多少年教龄是职业倦怠的高峰期还没有定论,但我们可以初步确定:教龄11-15年左右是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高发期。因为,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教师对工作的新鲜感慢慢失去,面临着更多来自于工作、人际和家庭的压力。

2.年龄

国外研究发现,年轻教师比年老教师容易倦怠。梁惠娟、冯晓霞的研究中也发现了这种差异,年龄分界约为40岁左右。刘丹、王欢的研究一致认为,幼儿职业倦怠随年龄由小到大呈现出倒U型,以31-40岁为最高峰。幼儿教师多为女性,处于31-40岁的幼儿教师生理开始发生变化,个人的精神状态、身体健康都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这一年龄段的教师承受着更多的来自教学、同事、家庭和社会的压力。研究表明,这一阶段的幼儿教师情感枯竭最为严重。

3.婚姻

刘丹、王欢的研究都认为未婚幼儿教师与已婚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已婚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显著高于未婚幼儿教师。因为已婚的教师相对于未婚幼儿教师来说,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处理家庭事务,面对更多的家庭压力,如果协调不善,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但仍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未婚教师比已婚教师更容易出现非人性化的现象,一些研究认为,婚姻能够使人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助于幼儿教师及时缓解消极情绪,减少职业倦怠感。

笔者认为,研究婚姻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不能仅仅停留在结婚与否的层面,而应该深人了解婚姻伴侣对幼教的认知、儿童观、教育观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影响,探讨婚姻质量、婚姻状况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4学历

很多调查研究表明,学历越高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程度越大。王欢的文章表明,随着幼儿教师学历的不断增加,情绪衰竭程度不断严重,学历为本科的幼儿教师情绪衰竭程度在所有教师群体中是最严重的。

不同学历幼儿教师的自我期望、社会期望程度也不相同。学历越高的幼儿教师自我期望及社会期望越高。当期望与现实冲突时,会产生较大压力和消极情绪,学历越高,幼儿教师的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程度就越高,职业倦怠的水平也相对较高。

(二)人格特征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1.性格类型

一些研究发现,职业倦怠较容易发生在A型人格特质的个体身上。A型人格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具有极端的挑战性、好竞争、紧张、易急躁、喜怒无常、难以面对挫折、理想主义、易动情、专注、奉献。A型人格的个体往往自我期望值较高,事业心较强。当A型人格特质的幼儿教师工作受到挫折,或者由于外界影响而不得不做出让步时,很容易产生压力感进而产生倦怠感。

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性格类型与教师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定关系,但是这一关系尚未得到广泛的经验性验证,性格类型并不必然导致职业倦怠。但作为一种“可能”出现的因素,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2.心理控制点

心理控制点指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分内控和外控两种,前者指把责任归于个体的一些内在原因(如个人能力、努力程度等),后者则是指把责任或原因归于个体自身以外的因素(如环境因素、运气、他人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外控型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梁惠娟、冯晓霞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控制点类型”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有直接影响:“外控型”教师的确比“内控型”教师更容易受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职业倦怠感。

3.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反映了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心理平衡的能力,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情绪感知能力、自我情绪调控能力、调控他人情绪的能力和运用情绪的能力。刘丹的研究情绪智力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影响的调查资料显示,情绪智力水平高的人,情感枯竭程度低。在情绪智力的四个等级中,只有第一等级情绪感知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情感枯竭维度有显著影响,而其他等级则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没有显著影响。

(三)职业态度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1.择业动机

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幼儿教师的择业动机与职业倦怠存在一定关系。幼儿园教师的择业动机很多,真正热爱孩子,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的教师,其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则较少或倦怠程度较低;而被迫选择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的人,其职业倦怠较为严重。

2.职业专长

莫源秋在研究中发现,处于职业倦怠状态中的幼儿教师常抱怨“工作没劲”“工作单调乏味”“工作繁杂辛苦而毫无成就感”。而对那些工作总是充满热J清,并有强烈的职业自豪感的幼儿教师的调查则发现,有75.3%的幼儿教师在幼教工作方面有自己的特长。这些教师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职业特长,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个人成就感比较高,出现职业倦怠的几率相对较低。

3.自我效能感较低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加强个体的动机水平。反之,则会削弱个体的动机水平。很多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其职业倦怠程度有关。

国外研究指出,职业倦怠中成就感维度的降低伴随着降低的效能感和自尊。那些有强烈的自我效能感的教师有更充分的准备去尝试新的试验和教育改革,这些教师不只在与工作相关的问题上是更好的计划者和组织者,而且他们对生活也有更大的热情。高度的自我效能感,有助干幼儿教师在工作中获得较高的满足感。梁惠娟、冯晓霞的研究表明,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的满足感越多,就越倾向于认为自己适合这个工作,从而更倾向于认同该工作对于个人发展的价值,从而减少职业倦怠产生的几率。

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干预策略

(一)教师个体努力及自我调节

应对职业倦怠,幼儿教师应该采取措施提高自我干预及自我调节的能力。教师自我干预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认识职业倦怠

幼儿教师应正确认识职业倦怠,清醒认识到职业倦怠并不可怕。倦怠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当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症状时,要勇于面对现实,寻找自己的压力来源,采取多种方式解决,主动寻求帮助,加以化解。

2.认知改变

幼儿教师个体要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从而使自我期望与个体能力水平相符合。不因为不适当的自我期望而产生挫败感,导致职业倦怠。

3.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

幼儿教师对问题要采用积极的应对手段,而不是逃避。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使自己坚定职业信念,有效地面对压力、树立信心和勇气,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力、法。

4.归因训练

幼儿教师要加强归因训练,正确分析问题,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如个人能力、努力程度等,而不是怨天尤人。

5.运用心理暗示的策略

心理暗示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重要影响。积极的心理暗示可帮助被暗示个体稳定情绪、树立信心及增强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因此幼儿教师要经常对自己实施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自己树立信心、提高适应和自我调控的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6.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

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Cherniss和Krantz曾比喻,对某一事业的信念和理想是职业倦怠的最好解毒剂。因此,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师信念,培养对幼儿无私的、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对防止教师职业倦怠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幼儿园要给予恰当的配合

1.对进人或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进行严格的人职筛选

幼儿园可以在招聘幼儿教师时,引人心理测评机制,即对幼儿教师进行人格测评。招聘时,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录用具有谦虚顺从、轻松兴奋、信赖随和、安详沉着等人格特征的教师,在源头上减少职业倦怠产生的可能。

2.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园要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帮助其形成专业特长,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及个人成就感。

3.加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